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11/231第十一讲新闻受众心理(二)受众的态度2022/11/221第十一讲新闻受众心理(二)2022/11/232一、受众的态度概述什么是态度?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倾向,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一现象的内心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2022/11/222一、受众的态度概述什么是态度?2022/11/233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包括人对于客观对象所拥有的信仰、观点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情感成分:人对客观对象的情绪或感情。行为成分:人对客观对象以某种确定的方式所作出的行为反应。2022/11/223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包括人对于客观对象2022/11/234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我知道他人很诚实我喜欢他我和他关系密切我认为新闻联播的新闻比较权威我喜欢李瑞英播报新闻的风格我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基础)(核心)(外观)2022/11/224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我知道2022/11/235受众态度的形成:指受众对某种新闻媒介或新闻信息从不具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的转变。受众态度的改变:指受众已有的态度因新闻媒介或新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包括强度上的改变(量变)与方向上的改变(质变)两种。2022/11/225受众态度的形成:指受众对某种新闻媒介或2022/11/236二、影响受众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因素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过程新闻受众新闻传播情境2022/11/226二、影响受众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因素新闻传2022/11/2371、新闻传播者三种特性三种效应2022/11/2271、新闻传播者三种特性2022/11/238权威性与可信性的内涵:专业性(专家身份)社会地位职业年龄仪表说话的信心
人品(思想政治品质、道德情操……)立场(动机)2022/11/228权威性与可信性的内涵:2022/11/239对人态度(可信性因素)公正不公正友好不友好诚恳不诚恳业务水平(专业性因素)有训练无训练有经验无经验有技术无技术知识丰富知识欠丰富表述能力勇敢胆怯主动被动语调坚定语调疲软精力充沛疲倦乏力传播者威信的组成部分2022/11/229对人态度(可信性因素)公正不公正友好不2022/11/2310可信性影响传者可信度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因素是传者的宣传动机是否公正无私。
和权威性相比,可信性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后者决定着影响力的有无。2022/11/2210可信性2022/11/2311认知平衡理论海德(Heider,1958)人们认知上的不平衡会产生行为动机,以达成或恢复认知上的平衡。P-O-X模型所谓平衡的系统是指,你和你所喜欢的人意见一致,或和你不喜欢的人的意见不一致。不平衡的系统则指,你和你喜欢的人的意见不一致,或和你不喜欢的人的意见一致。2022/11/2211认知平衡理论海德(Heider,12022/11/2312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2022/11/2212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2022/11/2313“自己人”效应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任何的相似之处都会提高宣传的效果。因为这种相似之处会使人将宣传者看成是自己人。自己人讲话有时候会带来很大的可信性。因此传播者有时会力求在信仰、民族、籍贯、专业、个性、情趣、距离上与受众接近或相似。2022/11/2213“自己人”效应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任何的2022/11/2314“他人之口”效应借他人之口说话并非新闻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是偶尔使用,也能带来增强可信性的效果。这是因为影响传者可信度的最主要的核心因素是宣传者的动机,如果借用他人之口说话,会增加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可信性更强。2022/11/2214“他人之口”效应借他人之口说话并非新2022/11/2315“他说”策略的具体做法:(1)直接引用权威人士、知名媒体的评价和报道。(2)积极利用“言论”、“短评”、“随感”等形式,吸引专家、学者等社会知名人士和网民“发言”,借以说出一些传播者想说而又不便说的话。(3)针对重大主题性宣传和社会热点问题,开设一些栏目,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同声音进行交流和碰撞,引导受众自己出来说话,或让受众在他人的对话声中得出自己的结论。2022/11/2215“他说”策略的具体做法:2022/11/2316“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是态度改变研究中一个有趣而反常的现象,是指在态度改变过程中,说服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降低反而提高的一种现象。经过对睡眠者效应的研究发现,信息的内容比信息源更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改变受众的态度。因此,即使新闻传者的权威性、可信性和喜爱性都不高,但是它们所提供的信息也不会被当做胡言乱语而得不到认真的考虑。2022/11/2216“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是态度改变研2022/11/2317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睡眠者效应并不是普遍存在的,研究者Cook认为,该效应的产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1)信息本身必须是具有劝服力的,能显著影响态度;(2)时间间隔必须足够长,使得信息与线索之间能在测试之前发生分离。2022/11/2217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睡眠者效应并不是普2022/11/23182、新闻传播过程(1)态度的差异:指受众原有的态度与新闻信息所持的态度之间的歧异程度。态度差异如果在中等水平之前,受众态度的改变与差异的增大成正比;当差异超过中度向高度发展时,受众越来越倾向于不改变自己的态度。态度改变与态度差异、传者权威性之间的关系:见教材p321页图2022/11/22182、新闻传播过程(1)态度的差异:指2022/11/2319这一效应被称为“回返效应”。回返效应:由于双方差距太大,反而可能造成受众原来的立场更加坚定,原来的态度更加坚决。对新闻传者的启示:宣传前摸清受众的态度差异,不能相差太大采用逐步宣传的方法采用给予一定报酬的方法2022/11/2219这一效应被称为“回返效应”。2022/11/2320(2)唤起恐惧:唤起恐惧策略又称敲警钟策略,是传者试图借用带有较强恐惧性情绪色彩的媒介信息去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2022/11/2220(2)唤起恐惧:唤起恐惧策略又称敲2022/11/2321(3)理性的说服VS感性的煽动在传播活动中,情绪因素的影响虽然和强烈,但是容易消失,理性因素的效果会保持较长的时间。一般说来,文化程度较高,对传播的问题很关心的人,充分说理的材料要比情绪色彩强的材料对他们有更大的影响。反之,文化程度较低,对传播问题并不关心的人,富于情绪色彩的材料对他们有更大的影响。在传播活动的开始,最好利用情绪因素,因为富于情绪色彩的材料会引起人们对宣传问题的兴趣,产生积极的态度。然后,利用有充分论据的材料进行说理,这样能使宣传产生长期的效果。2022/11/2221(3)理性的说服VS感性的煽动在传播2022/11/2322(4)单方面VS双方面论证即新闻传者安排说服性信息的两种方法,是仅安排有利于传者的言论,不提反面观点,还是注意安排正、反两种立场的信息内容,甚至承认对方观点中的可取之处,但因能巧妙地道出其不足,所以仍能让受众乐于接受传者的观点。究竟哪种安排信息的方式更好呢?2022/11/2222(4)单方面VS双方面论证即新闻传者2022/11/2323必须考虑三个因素:A、客观情况:如果传播的观点、材料是人们一致要研究的,而且一般不会产生相反的观点,这时最好只提出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单方面论证方式一般可以增加受众态度在量上的变化,强化或弱化其本来的认识;双方面论证方式则可以引起受众态度的“质”变,改变态度的方向。2022/11/2223必须考虑三个因素:2022/11/2324B、受众的态度: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对宣传的观点抱肯定的态度,最好只提出正面的观点和材料,这有助于巩固和加深受众的肯定态度。如果有一部分甚至多数受众一开始就对宣传的观点抱反对或怀疑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传播者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和材料,这有助于消除怀疑,改变反对的态度。2022/11/2224B、受众的态度: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对宣2022/11/2325C、传播的内容:如果传播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最好只提出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如果传播的任务是要培养和形成人们长期稳定的态度和信念,则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和材料,使宣传对象通过正反材料的比较,形成对正面观点的稳定态度和信念。2022/11/2225C、传播的内容:如果传播的任务是解决2022/11/2326呈现材料时顺序应该怎么安排?前摄抑制倒摄抑制2022/11/2226呈现材料时顺序应该怎么安排?2022/11/2327(5)结论引出VS得出指传者的意图是由传者直接道出还是由受众自己得出更具说服力?一般而言,对于简单明了的事件,受众更加相信自己得出的结论。而对于复杂深奥的事物,明示结论则利于受众接受。2022/11/2227(5)结论引出VS得出指传者的意图是2022/11/2328新闻评论一般而言采用引出结论的方式,因为之前已经经过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要对受众起到引导、导向的作用;而消息、通讯、现场短新闻、摄影等主要采用得出结论的方式,即让受众自己观察和理解事实,自己透过新闻事实得出结论。2022/11/2228新闻评论一般而言采用引出结论的方式,2022/11/2329在受众理解畅通的情况下,让受众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更好,因为暗示态度,不容易产生抵触心理;而且经由受众自己认真分析、综合、归纳后得出的结论,往往印象深、记得牢。2022/11/2229在受众理解畅通的情况下,让受众自己得2022/11/2330(6)心理控制法:指新闻传播者对于某些新闻事件有意采取低调、淡化或回避的处理方式,目的是控制受众的心理使其朝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在新闻报道中,有一些不想提倡的事情,一般可以在报道中淡化处理,或不通过新闻媒介而经过其他渠道说服受众。2022/11/2230(6)心理控制法:指新闻传播者对于某2022/11/2331(7)参与改变2022/11/2231(7)参与改变2022/11/23323、新闻受众的因素(1)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选择: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2022/11/22323、新闻受众的因素(1)受众对新闻信2022/11/2333(2)受众的人格特点
智力高的人适合意义复杂、形式深奥的说服,而不适合意义浅显、形式简单的说服。智力低的人恰恰相反。2022/11/2233(2)受众的人格特点
智力高的人适合2022/11/2334(3)心理免疫指当受众对某些问题的反面观点已经有所准备的时候,反而有利于他们对原有态度的维持;如同接收了疫苗增强了抵抗力一样。因此,重视对受众进行心理免疫,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有效的宣传方法。适度为受众提供不同的声音,尤其是一些反面信息,对于他们提高识别和抵制错误观点是十分有益的。例:反邪教的宣传活动2022/11/2234(3)心理免疫指当受众对某些问题的反2022/11/2335(4)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面对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一系列的反应机制。即当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是环境因素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自我防御机制强烈的人不易改变态度。2022/11/2235(4)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2022/11/2336(5)受暗示心理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2022/11/2236(5)受暗示心理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2022/11/2337(6)从众心理新闻受众的从众心理是指当受众个体在强大的新闻舆论或由这种舆论而引起的人际压力之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社会知觉、社会判断、态度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新闻舆论相一致的现象。媒体与社会舆论也会有互相的配合,联手推进。2022/11/2237(6)从众心理新闻受众的从众心理是指2022/11/2338对于“结构化”和“肯定性”需求较高的人、如焦虑者,缺乏自信的人或注重别人赞许的人容易发生从众,因而容易发生态度改变。而思想固执、否定权威、不愿接受新观念的人态度不容易发生改变。2022/11/2238对于“结构化”和“肯定性”需求较高的2022/11/2339(7)逆反心理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当新闻报道同受众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与传者意图相对立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拒不接受传媒的引导。2022/11/2239(7)逆反心理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当新2022/11/2340逆反心理的特质受心理定势的支配随着传播者的主观宣传增强而不断增强2022/11/2240逆反心理的特质受心理定势的支配2022/11/2341评价逆反:即受众对传播的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与传播者所持的判断呈相反性趋向情感逆反:即传播者在传播中所蕴含和表现的情绪和情感,不仅未被受众接受,而且激起受众的反感行为逆反:传播者企盼受众采取一种行为,受众却反其道而行之。——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2022/11/2241评价逆反:即受众对传播的事实判断或价2022/11/2342受众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强化原有态度作出逆向选择:怀疑、厌烦贬损宣传者:批驳2022/11/2242受众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2022/11/2343引起受众逆反心理的原因:新闻报道的失实、失真、失当、失策、失误,对传者失去信赖受众本身在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立场等各方面与传者的不同。新闻报道单调僵化,受众对新闻传播方式失去兴趣2022/11/2243引起受众逆反心理的原因:2022/11/2344如何规避受众的逆反心理?新闻报道力求真实、全面防止过度报道给受众必要的选择空间恰当地报道重要信息营造多元的意见空间2022/11/2244如何规避受众的逆反心理?新闻报道力求2022/11/23454、情境因素分心:受众因受外界的干扰处于精神涣散的状态时易接受传播者的观点。强化:通过一些奖励措施来强化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2022/11/22454、情境因素分心:受众因受外界的干扰2022/11/2346第十一讲新闻受众心理(二)受众的态度2022/11/221第十一讲新闻受众心理(二)2022/11/2347一、受众的态度概述什么是态度?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倾向,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一现象的内心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2022/11/222一、受众的态度概述什么是态度?2022/11/2348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包括人对于客观对象所拥有的信仰、观点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情感成分:人对客观对象的情绪或感情。行为成分:人对客观对象以某种确定的方式所作出的行为反应。2022/11/223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包括人对于客观对象2022/11/2349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我知道他人很诚实我喜欢他我和他关系密切我认为新闻联播的新闻比较权威我喜欢李瑞英播报新闻的风格我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基础)(核心)(外观)2022/11/224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我知道2022/11/2350受众态度的形成:指受众对某种新闻媒介或新闻信息从不具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的转变。受众态度的改变:指受众已有的态度因新闻媒介或新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包括强度上的改变(量变)与方向上的改变(质变)两种。2022/11/225受众态度的形成:指受众对某种新闻媒介或2022/11/2351二、影响受众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因素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过程新闻受众新闻传播情境2022/11/226二、影响受众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因素新闻传2022/11/23521、新闻传播者三种特性三种效应2022/11/2271、新闻传播者三种特性2022/11/2353权威性与可信性的内涵:专业性(专家身份)社会地位职业年龄仪表说话的信心
人品(思想政治品质、道德情操……)立场(动机)2022/11/228权威性与可信性的内涵:2022/11/2354对人态度(可信性因素)公正不公正友好不友好诚恳不诚恳业务水平(专业性因素)有训练无训练有经验无经验有技术无技术知识丰富知识欠丰富表述能力勇敢胆怯主动被动语调坚定语调疲软精力充沛疲倦乏力传播者威信的组成部分2022/11/229对人态度(可信性因素)公正不公正友好不2022/11/2355可信性影响传者可信度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因素是传者的宣传动机是否公正无私。
和权威性相比,可信性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后者决定着影响力的有无。2022/11/2210可信性2022/11/2356认知平衡理论海德(Heider,1958)人们认知上的不平衡会产生行为动机,以达成或恢复认知上的平衡。P-O-X模型所谓平衡的系统是指,你和你所喜欢的人意见一致,或和你不喜欢的人的意见不一致。不平衡的系统则指,你和你喜欢的人的意见不一致,或和你不喜欢的人的意见一致。2022/11/2211认知平衡理论海德(Heider,12022/11/2357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2022/11/2212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2022/11/2358“自己人”效应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任何的相似之处都会提高宣传的效果。因为这种相似之处会使人将宣传者看成是自己人。自己人讲话有时候会带来很大的可信性。因此传播者有时会力求在信仰、民族、籍贯、专业、个性、情趣、距离上与受众接近或相似。2022/11/2213“自己人”效应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任何的2022/11/2359“他人之口”效应借他人之口说话并非新闻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是偶尔使用,也能带来增强可信性的效果。这是因为影响传者可信度的最主要的核心因素是宣传者的动机,如果借用他人之口说话,会增加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可信性更强。2022/11/2214“他人之口”效应借他人之口说话并非新2022/11/2360“他说”策略的具体做法:(1)直接引用权威人士、知名媒体的评价和报道。(2)积极利用“言论”、“短评”、“随感”等形式,吸引专家、学者等社会知名人士和网民“发言”,借以说出一些传播者想说而又不便说的话。(3)针对重大主题性宣传和社会热点问题,开设一些栏目,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同声音进行交流和碰撞,引导受众自己出来说话,或让受众在他人的对话声中得出自己的结论。2022/11/2215“他说”策略的具体做法:2022/11/2361“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是态度改变研究中一个有趣而反常的现象,是指在态度改变过程中,说服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降低反而提高的一种现象。经过对睡眠者效应的研究发现,信息的内容比信息源更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改变受众的态度。因此,即使新闻传者的权威性、可信性和喜爱性都不高,但是它们所提供的信息也不会被当做胡言乱语而得不到认真的考虑。2022/11/2216“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是态度改变研2022/11/2362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睡眠者效应并不是普遍存在的,研究者Cook认为,该效应的产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1)信息本身必须是具有劝服力的,能显著影响态度;(2)时间间隔必须足够长,使得信息与线索之间能在测试之前发生分离。2022/11/2217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睡眠者效应并不是普2022/11/23632、新闻传播过程(1)态度的差异:指受众原有的态度与新闻信息所持的态度之间的歧异程度。态度差异如果在中等水平之前,受众态度的改变与差异的增大成正比;当差异超过中度向高度发展时,受众越来越倾向于不改变自己的态度。态度改变与态度差异、传者权威性之间的关系:见教材p321页图2022/11/22182、新闻传播过程(1)态度的差异:指2022/11/2364这一效应被称为“回返效应”。回返效应:由于双方差距太大,反而可能造成受众原来的立场更加坚定,原来的态度更加坚决。对新闻传者的启示:宣传前摸清受众的态度差异,不能相差太大采用逐步宣传的方法采用给予一定报酬的方法2022/11/2219这一效应被称为“回返效应”。2022/11/2365(2)唤起恐惧:唤起恐惧策略又称敲警钟策略,是传者试图借用带有较强恐惧性情绪色彩的媒介信息去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2022/11/2220(2)唤起恐惧:唤起恐惧策略又称敲2022/11/2366(3)理性的说服VS感性的煽动在传播活动中,情绪因素的影响虽然和强烈,但是容易消失,理性因素的效果会保持较长的时间。一般说来,文化程度较高,对传播的问题很关心的人,充分说理的材料要比情绪色彩强的材料对他们有更大的影响。反之,文化程度较低,对传播问题并不关心的人,富于情绪色彩的材料对他们有更大的影响。在传播活动的开始,最好利用情绪因素,因为富于情绪色彩的材料会引起人们对宣传问题的兴趣,产生积极的态度。然后,利用有充分论据的材料进行说理,这样能使宣传产生长期的效果。2022/11/2221(3)理性的说服VS感性的煽动在传播2022/11/2367(4)单方面VS双方面论证即新闻传者安排说服性信息的两种方法,是仅安排有利于传者的言论,不提反面观点,还是注意安排正、反两种立场的信息内容,甚至承认对方观点中的可取之处,但因能巧妙地道出其不足,所以仍能让受众乐于接受传者的观点。究竟哪种安排信息的方式更好呢?2022/11/2222(4)单方面VS双方面论证即新闻传者2022/11/2368必须考虑三个因素:A、客观情况:如果传播的观点、材料是人们一致要研究的,而且一般不会产生相反的观点,这时最好只提出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单方面论证方式一般可以增加受众态度在量上的变化,强化或弱化其本来的认识;双方面论证方式则可以引起受众态度的“质”变,改变态度的方向。2022/11/2223必须考虑三个因素:2022/11/2369B、受众的态度: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对宣传的观点抱肯定的态度,最好只提出正面的观点和材料,这有助于巩固和加深受众的肯定态度。如果有一部分甚至多数受众一开始就对宣传的观点抱反对或怀疑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传播者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和材料,这有助于消除怀疑,改变反对的态度。2022/11/2224B、受众的态度: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对宣2022/11/2370C、传播的内容:如果传播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最好只提出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如果传播的任务是要培养和形成人们长期稳定的态度和信念,则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和材料,使宣传对象通过正反材料的比较,形成对正面观点的稳定态度和信念。2022/11/2225C、传播的内容:如果传播的任务是解决2022/11/2371呈现材料时顺序应该怎么安排?前摄抑制倒摄抑制2022/11/2226呈现材料时顺序应该怎么安排?2022/11/2372(5)结论引出VS得出指传者的意图是由传者直接道出还是由受众自己得出更具说服力?一般而言,对于简单明了的事件,受众更加相信自己得出的结论。而对于复杂深奥的事物,明示结论则利于受众接受。2022/11/2227(5)结论引出VS得出指传者的意图是2022/11/2373新闻评论一般而言采用引出结论的方式,因为之前已经经过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要对受众起到引导、导向的作用;而消息、通讯、现场短新闻、摄影等主要采用得出结论的方式,即让受众自己观察和理解事实,自己透过新闻事实得出结论。2022/11/2228新闻评论一般而言采用引出结论的方式,2022/11/2374在受众理解畅通的情况下,让受众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更好,因为暗示态度,不容易产生抵触心理;而且经由受众自己认真分析、综合、归纳后得出的结论,往往印象深、记得牢。2022/11/2229在受众理解畅通的情况下,让受众自己得2022/11/2375(6)心理控制法:指新闻传播者对于某些新闻事件有意采取低调、淡化或回避的处理方式,目的是控制受众的心理使其朝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在新闻报道中,有一些不想提倡的事情,一般可以在报道中淡化处理,或不通过新闻媒介而经过其他渠道说服受众。2022/11/2230(6)心理控制法:指新闻传播者对于某2022/11/2376(7)参与改变2022/11/2231(7)参与改变2022/11/23773、新闻受众的因素(1)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选择: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2022/11/22323、新闻受众的因素(1)受众对新闻信2022/11/2378(2)受众的人格特点
智力高的人适合意义复杂、形式深奥的说服,而不适合意义浅显、形式简单的说服。智力低的人恰恰相反。2022/11/2233(2)受众的人格特点
智力高的人适合2022/11/2379(3)心理免疫指当受众对某些问题的反面观点已经有所准备的时候,反而有利于他们对原有态度的维持;如同接收了疫苗增强了抵抗力一样。因此,重视对受众进行心理免疫,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有效的宣传方法。适度为受众提供不同的声音,尤其是一些反面信息,对于他们提高识别和抵制错误观点是十分有益的。例:反邪教的宣传活动2022/11/2234(3)心理免疫指当受众对某些问题的反2022/11/2380(4)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面对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一系列的反应机制。即当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是环境因素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自我防御机制强烈的人不易改变态度。2022/11/223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工学院《机械工程基础2》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钢化真空玻璃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远程医疗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2024年信用贷款合同样本
- 2024年办公室短期租赁合同书
- 2024年合金钢板订购合同
- 2024年分体式空调购买协议
- 2024年高性能铜镍合金带、线材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4年临时资金调配合同
- 2024年眉山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 公务员2021年国考《申论》真题(地市级)及参考答案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高等数学基础》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DPtech-FW1000系列防火墙系统操作手册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五章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 地方课程六年级上册
- (完整版)PD、QC有限快充的知识讲解
- 浅论构建高效课堂研究的意义
- 习惯一积极主动
- 村级一村一品实施方案
- 高压线安全防护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