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友谊观差异_第1页
中美友谊观差异_第2页
中美友谊观差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中美友谊观差异《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0期

中美友谊概念的对比研究

陆欣王小芳

(长春大学,吉林长春130000;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中国人与朋友的友谊关系一般比较长久。中国有句俗话:“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中国人向来好交朋友,珍惜友情。交上一个朋友需要较长时间,人们一旦成为朋友,这种友谊将持续很久,乃至一生。朋友之间,肝胆相照,为了朋友不惜两肋插刀,“士为知己者死”。中国历史上,君子之交,贫贱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不乏其例。

一般来说,美国人交朋友快,忘记朋友也快,彼此感情淡漠。这从friend一词的词义中也可以看出。《简明牛津词典》中“friend”作为名词的含义主要有:与性爱和亲属之间的爱无关的与另一个亲近和相互友爱的人(Onejoinedtoanotherinintimacyandmutualbenevolenceindependentlyofsexualorfamilylove);代理者,例如,作为一对人中的第二个人(personwhoactsforone,eg.assecondindual);熟人,偶然路遇的陌生人或有机会提起的人(acquaintance,strangerthatonecomesacrossorhasoccasiontomentionagain);同情者、帮手、赞助者(sympathizer,helper,patron)。美国人社交广,接触新事物、新思想较快。他们不断寻求新刺激、新朋友、新机遇,以求开拓视野,达到取得新的成功的目的。(AlisonLanier)在其撰写的《生活在美国》(LivingintheU.S.A.,1981)一书中指出:美国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国家。美国人的友情可能是密切的,连续的,强烈的,慷慨的,真诚的。但是,一旦环境改变了,这一切也就随之消失了。对于美国来说,朋友间不会因此而伤害对方的感情。朋友双方在分别后一二年中互相寄张圣诞贺卡或写几封信。之后,他们之间就杳无音信了。若干年后,老朋友邂逅相遇,双方会非常高兴的重叙旧情,并为此感到兴奋不已。从这段话不难看出:同美国人交朋友容易,深交却最难;同美国人一见如故,热情有加,但有“人走茶凉”的感觉。美国社会语言学家科登和约瑟夫(J.C.Cordon&FathiYousef)曾在其“AnIntroductionto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一文中,把美国人这种友谊称为Kleenexfriendship(手绢纸友谊),用完就扔。

美国人友好随和,世界上没有比结识美国人更容易的,但是他们深交却最困难。从表面上看,美国人常常比其他国家都友好,这与其社会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和高度发达经济有直接关系。作为一个基本上是陌生人组成的民族,美国缺乏悠久的传统,从小就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美国是一个流动的社会,据美国官方统计,一个美国人在一生中平均要搬21次家。美国人调换工作之勤,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整个社会和公司老板们把这看作是值得称道的品德,是具有雄心壮志和冒险精神的象征。由于美国人经常调动工作和搬家,他们对陌生人友好。然而,这种流动性又限制人们建立深厚持久的友谊。美国学者辛格说,“在我们现代工业社会人们似乎善于没有丝毫感情色彩的人际交流。我们要是走到富有感情色彩的人际交流似乎是极为困难的。我们很多人感到没有能力和那些想与我们接近的人建立紧密的、温暖的、公有的、亲密的关系。密切的、感情真切的、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会把人们吓着,——特别是美国的男子和另一名男子。因而他们倾向于避免这种关系,尽量在某种意识的层次上他们可能需要这种人际关系。”

三、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美国人朋友之间强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以诚相待。朋友之间乐于谈论的话题如业余爱好、节日、气候、国内外新闻、电影、书籍、体育赛事等。但是,属于个人隐私的话题是不喜欢他人问津的。例如:个人收入多少,钱是怎么花的,家里有多少存款,身上的衣服花多少钱买的,个人的健康,女士的年龄,家庭情况等。总之,朋友之间不询问对方的隐私,也决不干涉对方的私事。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美国

朋友间的经济帐一清二楚。若是涉及到两个朋友之间的劳务关系,如甲要求乙为自己干活,工作,那么关于报酬的问题,双方都是坦率得很,一小时多少钱,决不含糊。朋友一起去吃饭用餐时,如果不是某人出面邀请,一般都各自付帐,这对他们来说是件平常的事,没有半点不够“朋友”之意。这都体现了美国人强调个人独立和个人隐私,不愿承担任何义务和压力的价值观念。这些做法对中国人来说让人难以接受。中国人认为,朋友之间应该没有什么秘密可言(隐私权和中国传统文化是相悖的,中国人喜欢标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事物不可与人言”。既是朋友也就不应该分彼此。朋友之间应当肝胆相照,在义利问题上应当重义轻利,为了知己朋友,牺牲自身某些利益也在所不惜。直到1988年,我国才以司法解释的形式首次对隐私权做了初步的法律规定)。

四、朋友之间责任理解不同

中国人交朋友崇尚的是“义气”。所谓“义气”是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由此可见,中国人认为的完美友谊是可肝胆相照、两肋插刀的友谊,最疼很的是背信弃义。中国的俗话说的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靠”字不难看出,中国人的友谊所承载的责任,这决不仅仅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它担负的甚至有道义的重任。中国人说一句“够朋友”,这绝对是够分量的褒奖,等于说你有义气,值得信赖。在经济上,好朋友也可以不分彼此。中国人重视吃,也同样重视请客,朋友之间往往是抢着付帐,真心的请客,在心理上也是一种满足。所以在饭店里经常可以看到争抢着付帐的场面。即使不够真心,他们在表面上也会争抢一番,满足面子上的和心理上的需求。

美国人则不愿交往过深,美国人一般喜欢在尽可能不招致社会责任的条件下寻求他们的社交生活。中国人处于某种情况下,会求助于朋友,从朋友那儿得到帮助、支持或安慰;美国人则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而不想给他们的朋友带来麻烦。尽管如此,美国人有时也会请求朋友给予一种几乎被称之为“治疗性”(therapeutic)的帮助。美国人常常去咨询专业人士,请他们帮助克服自己的忧郁或焦虑的心情,而那些专业人则很可能会建议他们“走出去见见人”,“交几个新朋友”(Bellahetal,1985,134-135)。这种利用朋友的实用主义观点也许同戴尔(Bellahetal)在她呼应美国社会法理式行为动力局限性的批评中,对这个现象做了如下评价:

我们为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而结交朋友,但那些朋友是否真的好到可以增进我们身心健康的地步呢?心理疗法的流行,语言本质上非常个人主义化,即使当“自力更生”(self-sufficiency)的说法被认识到存在着不足之处,也很难想象还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感觉到精神上孤独的美国人,他们的感情处在饥渴状态,急于寻求亲密的人际关系。

总之,对“朋友”、“友谊”,中国人和美国人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中国人之间的友谊情深意重,讲究重义轻利;美国人的英语温暖而泛泛,重利重己。尽管差异多多,可是他们之间有着最重要的共同点:大家都渴望真诚的朋友和真挚的友谊。了解差异和不同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别,而是为了促进、加深相互了解,为更顺畅的沟通做好准备,从而使我们能从容的应对西方文化背景的朋友,友谊。

[2](美)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卫景译.美国文化模式一跨文化视野中的分析[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3](美)加里奥尔森,阿曼达多兰,苏珊希马尼亚,戴冰译[M].中国水利出版社,2004.

[4]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辞典[Z].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