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验
1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验1第一节
白细胞检测(whitebloodcellexamination)2第一节(whitebloodcellexam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3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一、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成人
(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4一、白细胞计数参考值:4中性粒细胞(N)杆状核(ST)0~50.04~0.05
分叶核(Sg)50~702~7嗜酸性粒细胞(E)0.5~50.05~0.5嗜碱性粒细胞(B)0~10~0.1淋巴细胞(L)20~400.8~4单核细胞(M)3~80.12~0.8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细胞类型形态百分数(%)绝对值(×109/L)
5中性粒细胞(N)二、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类型三、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骨髓血液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杆状核分叶核循环池边缘池组织体液分裂池(约4~5天)成熟池(约3~5天)储备池小静脉、毛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6三、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骨髓血液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1)中性粒细胞增多
产生机制:①生成增多;②释放加速;③从边缘池至循环池移动;④粒细胞释放入组织减少;⑤共同作用。
7(1)中性粒细胞增多产生机制:7正常骨髓储存池转移边缘池转移循环池释放增殖增殖周围粒细胞生存期延长分裂池成熟池储存池
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杆状核分叶核循环池边缘池
骨髓血液机制原因应激、缺氧、感染内分泌紊乱类固醇样作用
应激、缺氧、感染运动、雄激素类固醇样作用
慢性感染、肿瘤、炎症粒缺恢复期髓系增殖紊乱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功能池
8正常骨髓储存池转移边缘池转移循环池释放增殖增殖分裂池成熟池①下午较早晨高;②妊娠后期及分娩时;③剧烈运动或劳动后;④饱餐或或淋浴后;⑤高温或严寒
生理性增多(一过性)病理性增多
反应性
急性感染轻度:总数正常,中性粒%↑
中度:总数>20×109/L,核左移
重度:极重度总数可能下降广泛组织损伤坏死:外伤、创伤、烧伤急性溶血:缺氧+分解产物→刺激贮存池释放→总数,中性↑急性失血:缺氧+应激→刺激贮存池释放(1-2h)急性中毒:中性分叶核为主恶性肿瘤:坏死产物刺激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骨髓转移破坏调控
粒细胞白血病
增生性
白血病细胞之间缺乏接触抑制而无限制增殖白血病细胞缺乏渗出性不能运出于血管外
骨髓增生性疾病:除了一种血细胞成份主要增多外,常伴一种
或两种其它血细胞的增生。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增小板增多症
增多9①下午较早晨高;②妊娠后期及分娩时;③剧烈运动或劳动后;(2)中性细胞减少产生机制:①生成减少或无效生成;②利用增加;③细胞从循环池转移到边缘池;④以上共存。
10(2)中性细胞减少产生机制:10分裂池成熟池储存池
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杆状核分叶核循环池边缘池
骨髓血液机制原因正常生成减少边缘池转移周围利用或破坏破坏储存池释放血液系统疾病:再障、粒细胞减少症
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伤寒
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化学因素脾功能亢进功能池
11分裂池成熟池储存池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了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比值增大、超过1:13,或出现杆状核以前的更幼稚细胞。核右移:分叶核过多,分叶在5叶以上的细胞超过3%。
12(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13132.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因此嗜酸性粒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14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减少: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血吸虫、蛔虫病
皮肤病:湿疹、天疱疹
血液病:慢粒
恶性肿瘤:肿瘤等上皮系肿瘤
猩红热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
增多15减少: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变态反应性疾3.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超敏反应,主要是由嗜碱粒细胞表面有IgE的Fc受体,当与IgE结合后即被致敏。释放嗜碱性颗粒,而其颗粒中含有许多活性物质。
163.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超敏反应,主要是由嗜碱粒细4.淋巴细胞
具有与抗原超特异反应的能力,是人体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
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50~70%。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被抗原致敏后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占15~30%,参与体液免疫。
分类:174.淋巴细胞具有与抗原超特异反应的能力,是人体T淋生理性增多:婴儿出生时淋巴细胞占35%,4~6天后达50%,至4~6岁时比例逐渐下降。病理性增多: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急、慢淋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
增多:减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乏性疾病。
18生理性增多:婴儿出生时淋巴细胞占35%,增多:减低:接触放5.单核细胞
功能:①诱导免疫反应;②吞和杀死某些病源体;③吞噬细胞和清除损伤组织及死亡细胞;④抗肿瘤活性;⑤对白细胞生成的调节。
195.单核细胞功能:19增多: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减少:无临床意义。
20增多: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206.外周血白细胞形态
大小不均:
中毒颗粒:
空泡形成:
杜勒小体:
核变性:
(1)中性粒细胞①中毒性改变216.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大小不均:(1)中性粒细胞21②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巨幼细胞性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
③棒状小体:有棒状小体即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也可做为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急粒、急单有、急淋无。
22②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巨幼细胞性22(2)异型淋巴细胞
在外周血中有时可见的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过敏性疾病也可出现。
23(2)异型淋巴细胞23分为三型:Ⅰ型:泡沫型:常见Ⅱ型:不规则型Ⅲ型:幼稚型24分为三型:Ⅱ型:不规则型Ⅲ型:幼稚型24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验
25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验1第一节
白细胞检测(whitebloodcellexamination)26第一节(whitebloodcellexam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27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一、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成人
(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28一、白细胞计数参考值:4中性粒细胞(N)杆状核(ST)0~50.04~0.05
分叶核(Sg)50~702~7嗜酸性粒细胞(E)0.5~50.05~0.5嗜碱性粒细胞(B)0~10~0.1淋巴细胞(L)20~400.8~4单核细胞(M)3~80.12~0.8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细胞类型形态百分数(%)绝对值(×109/L)
29中性粒细胞(N)二、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类型三、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骨髓血液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杆状核分叶核循环池边缘池组织体液分裂池(约4~5天)成熟池(约3~5天)储备池小静脉、毛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30三、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骨髓血液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1)中性粒细胞增多
产生机制:①生成增多;②释放加速;③从边缘池至循环池移动;④粒细胞释放入组织减少;⑤共同作用。
31(1)中性粒细胞增多产生机制:7正常骨髓储存池转移边缘池转移循环池释放增殖增殖周围粒细胞生存期延长分裂池成熟池储存池
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杆状核分叶核循环池边缘池
骨髓血液机制原因应激、缺氧、感染内分泌紊乱类固醇样作用
应激、缺氧、感染运动、雄激素类固醇样作用
慢性感染、肿瘤、炎症粒缺恢复期髓系增殖紊乱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功能池
32正常骨髓储存池转移边缘池转移循环池释放增殖增殖分裂池成熟池①下午较早晨高;②妊娠后期及分娩时;③剧烈运动或劳动后;④饱餐或或淋浴后;⑤高温或严寒
生理性增多(一过性)病理性增多
反应性
急性感染轻度:总数正常,中性粒%↑
中度:总数>20×109/L,核左移
重度:极重度总数可能下降广泛组织损伤坏死:外伤、创伤、烧伤急性溶血:缺氧+分解产物→刺激贮存池释放→总数,中性↑急性失血:缺氧+应激→刺激贮存池释放(1-2h)急性中毒:中性分叶核为主恶性肿瘤:坏死产物刺激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骨髓转移破坏调控
粒细胞白血病
增生性
白血病细胞之间缺乏接触抑制而无限制增殖白血病细胞缺乏渗出性不能运出于血管外
骨髓增生性疾病:除了一种血细胞成份主要增多外,常伴一种
或两种其它血细胞的增生。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增小板增多症
增多33①下午较早晨高;②妊娠后期及分娩时;③剧烈运动或劳动后;(2)中性细胞减少产生机制:①生成减少或无效生成;②利用增加;③细胞从循环池转移到边缘池;④以上共存。
34(2)中性细胞减少产生机制:10分裂池成熟池储存池
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杆状核分叶核循环池边缘池
骨髓血液机制原因正常生成减少边缘池转移周围利用或破坏破坏储存池释放血液系统疾病:再障、粒细胞减少症
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伤寒
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化学因素脾功能亢进功能池
35分裂池成熟池储存池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了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比值增大、超过1:13,或出现杆状核以前的更幼稚细胞。核右移:分叶核过多,分叶在5叶以上的细胞超过3%。
36(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37132.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因此嗜酸性粒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38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减少: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血吸虫、蛔虫病
皮肤病:湿疹、天疱疹
血液病:慢粒
恶性肿瘤:肿瘤等上皮系肿瘤
猩红热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
增多39减少: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变态反应性疾3.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超敏反应,主要是由嗜碱粒细胞表面有IgE的Fc受体,当与IgE结合后即被致敏。释放嗜碱性颗粒,而其颗粒中含有许多活性物质。
403.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超敏反应,主要是由嗜碱粒细4.淋巴细胞
具有与抗原超特异反应的能力,是人体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
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50~70%。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被抗原致敏后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占15~30%,参与体液免疫。
分类:414.淋巴细胞具有与抗原超特异反应的能力,是人体T淋生理性增多:婴儿出生时淋巴细胞占35%,4~6天后达50%,至4~6岁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国的医疗保险
- 危重病人的护理沟通
- 探索科学社团
- 老年护理的沟通技巧
- 湖南工业大学《产品手绘快速表现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商大学《体育(四)》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商大学《金融虚拟仿真(三)-金融科技仿真实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研发质量管理培训
- 湖南工程学院《人体工程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溶栓治疗后的护理
- 2.2.3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赛力斯招聘在线测评题
- 冬季传染病预防-(课件)-小学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全国国家电网招聘之电网计算机考试黑金试卷(附答案)
- 某医院扩建、装修可研究性报告
- 2024LED屏维修及维护服务合同
- 护理专科门诊
- 教学计划(素材)-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2024-2030年中国蓝莓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低保贫困申请书范文
- DL∕T 5161.17-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7部分:电气照明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