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_第1页
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_第2页
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_第3页
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_第4页
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本章内容要点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二、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格局三、知识经济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本章内容要点1第一节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人口政策、增长、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存在差异,根本原因来自文化差异。第一节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2一、种族种族亦称人种,主要指在生理上和体态外貌上具有共同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的人的群体。这种人的群体具有区域性的特点一、种族3(一)种族的划分及其自然特征种族的划分黄种人肤色发黄、毛发黑、圆头、黑色瞳孔、单眼皮多、眼窝浅、身材适中。以蒙古人最为典型。(两个分支:亚洲分支、北美和南美的印地安人)。黑种人肤色发黑、毛发黑且卷、圆头、手臂长、黑色瞳孔、鼻梁宽、嘴厚、身材适中、爆发力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白种人肤色白色、毛发多颜色、皮肤粗、眼窝深、鼻梁高、长头、手臂长、瞳孔多色、双眼皮多、身材高大。欧洲人最为典型。南亚的印度和西亚的阿拉伯人在其自然属性上都是白种人(一)种族的划分及其自然特征种族的划分黄种人肤色发黄、毛发黑4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5(二)种族的分布与迁移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亚洲美洲非洲美洲欧洲欧洲美洲及其他地区(二)种族的分布与迁移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亚洲美洲非洲美洲欧洲6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7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图5.1.1世界人种的分布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图5.1.1世界人种8(三)世界的种族问题世界的种族问题主要表现为种族之间的歧视与矛盾●自古以来就存在●殖民主义统治期间最盛●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强烈●二战后有所改善●当今世界依然存在●今后的路任重而道远(三)世界的种族问题世界的种族问题主要表现为种族之间的歧视与9二、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二、民族10民族是人口的文化属性。种族是人口的自然属性。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形成的前提条件。民族是地域文化(语言、信仰、经济活动方式、生活方式)的产物。是相对封闭条件下长期发展的结果。亚洲、欧洲、非洲是世界民族演化、发展和民族人口扩散的核心地。民族是人口的文化属性。种族是人口的自然属性。共同的地域是民族11(一)世界民族与民族区域

民族是地域文化(语言、信仰、经济活动方式、生活方式)的产物。是相对封闭条件下长期发展的结果。随着交往的发展,独立的地域现在很难找到,因此,今天不存在新民族产生的条件。国家也不会承认新民族的诞生。世界的民族2000多个世界最大的民族汉族按民族构成可分几个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北亚与北非、西欧、东欧、撒哈拉以南的北部地区、北美、中南美洲、大洋洲(一)世界民族与民族区域民族是地域文化(语言12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语言习惯。汉语使用人数达十二亿多,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人数约4.7亿,使用地域广,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牙买加等国。俄语使用人数约2.4亿,主要有俄罗斯和前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西班牙语使用人数约2.1亿,使用国家有西班牙和大部分拉丁美洲的国家。印欧语系的属于罗曼语族。印地语印度国语,使用人数约1.8亿,除印度外,毛里求斯、圭亚那、斐济、苏里南等国也使用印地语。印尼语印度尼西亚国语,是在马来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使用人数约1.3亿。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语言习惯。汉语使用人数达十二亿多,是世13阿拉伯语主要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和地区使用,使用人数1.27亿。孟加拉语孟加拉国的国语,使用人数约1.25亿,孟加拉国和印度使用。日语使用人数约1.165亿,日本的国语。葡萄牙语使用人数约1.15亿,使用国家主要是葡萄牙和巴西。德语使用人数约为1亿。使用国家主要是德国、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法语使用人数约9000万。除法国外,法语在加拿大、比利时和瑞士等国同英语或德语并用。在卢森堡、海地、和非洲殖民地国家,法语也是官方语言。意大利语使用人数约6500万。使用国家主要有意大利和圣马利诺。意大利语也是瑞士的国语之一。阿拉伯语主要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和地区使用,使用人数114(二)世界民族的迁移、同化与融合民族的迁徙:不是指某些民族季节性移动,指民族地域的扩大或民族人口往其他民族地域迁移。原因:历史上民族迁移多与战争、灾难有关。(二)世界民族的迁移、同化与融合民族的迁徙:原因:15现在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被民族人口的迁移所替代。迁移过程中民族间出现同化与融合同化自然同化强迫同化民族融合---是多个民族同居于一定区域,通过交往、联系、互相取长补短,使共同的东西增多,而民族原来的特征减少,形成一格个有别于其他民族地域的综合民族特征地域。今后民族融合和同化的进程将越来越快。现在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被民族人口的迁移所替代。迁移过程中民16三、世界宗教与文化(一)三大宗教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西亚、北非、东南亚)佛教东正教(南欧)天主教(东欧)新教(西欧、北欧、北美洲、大洋洲)印度教小乘佛教(东亚)大乘佛教(东南亚)喇嘛教(小乘佛教在西藏和蒙古演变而来)三、世界宗教与文化(一)三大宗教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17(二)世界文化的分区世界文化的分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以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儒教为基础)(以基督教为基础)(二)世界文化的分区世界文化的分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以佛教18四、世界的国家(一)单民族的国家(二)多民族的国家(三)跨国家分布的民族日本、朝鲜、蒙古、德国等中国、印度、英国、美国等阿拉伯民族、朝鲜族等四、世界的国家(一)单民族的国家(二)多民族的国家(三)19(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国家划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国家划分按经济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按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国家市场转型国家计划经济国家按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按政治倾向第一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第二世界国家(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国家划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国家划20第二节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820年——10亿1830年——20亿1975年——40亿1999年——60亿(1999年10月12日,60亿人口日)2010年——80亿(预计)第二节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21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1000‰年平均人口数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22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23世界人口大规模增长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导致人类供养能力的提高供养能力提供物质能力食物其他生活文化产品抗风险能力抗疾病能力抗灾害能力崇尚文明能力拒绝战争能力世界人口大规模增长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导致人类供养能力的提高供养24人口年增长率与人口翻倍的关系(1+x)=2nn=lg2lg(1+x)人口增长率(%)人口数翻倍所需时间(年)0.51411.0701.5462.0352.528人口数翻倍所需时间人口年增长率与人口翻倍的关系(1+x)=2nn=lg2lg25

从1990年到1995年,世界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5%,而1990年世界人口总数为53.2亿,1995年为57.1亿,按上述经验推算,50年以后世界人口规模应该达到110亿。但是,实际上在9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却在下降。这是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类在供养能力提高的同时,对数量的控制能力也在加强。这在人口统计学上称为“人口增长的过渡”,从下图中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出生和人口死亡率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从1990年到1995年,世界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26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7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分布极不平衡(集中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28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29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30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31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32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3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34三、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类型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高出生但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三、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类型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自然增长率35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36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37

四、世界人口的城市化(一)概述城市是先进文明的代表,是经济地域发展的高级阶段四、世界人口的城市化38城市化表现为: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大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表现为: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39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40(二)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地理过程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移动城市景观的扩散各种形式网络的发展(交通、通讯、电力、管道、信息)(二)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地理过程41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42(三)世界城市化问题城市贫民城市犯罪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环境问题(三)世界城市化问题4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44第三节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一、陆地高纬度地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二、陆地中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三、陆地低纬度地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第三节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一、陆地高纬度地带的人类生45一、陆地高纬度地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陆地高纬度地带主要指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的陆地寒带以及南半球的南极大陆地区。

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46(一)陆地寒带(含南极大陆)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自然条件:由于陆地寒带自然条件严酷,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寒带,是世界上人口最为稀疏的地区。

(一)陆地寒带(含南极大陆)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47人类生产活动:陆地寒带的当地人类活动主要以初始的渔猎、游牧为主,种植业在该地带几乎绝迹。当地居民多年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同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相融合。但这里的矿业开发则对环境构成了威胁,如巴芬岛的铁矿开发(加拿大),格陵兰岛的铅矿开发(丹麦),通古斯、勒拿、泰梅尔的煤田开发(俄罗斯),以及瑞典北部的铁矿开发和挪威斯瓦巴德岛的煤田开发等。人类生产活动:48(二)陆地亚寒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自然资源:

陆地亚寒带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北欧和俄罗斯的中北部。这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自然资源为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二)陆地亚寒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49

森林资源陆地亚寒带所在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情况表

地区

项目

世界

俄罗斯(A)

加拿大(B)

北欧(C)

A+B+C

面积

28.59

9

2.64

0.45

12.09

比例(%)10031.59.21.642.03资料来源:根据“GeographyoftheWorld’sMajorRegions”和《世界农业地理总论》(张同铸主编)整理而来。表中森林面积为郁闭森林面积,下同。森林资源

比例(%)50矿产资源陆地亚寒带主要为加拿大地盾、北欧地台、俄罗斯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分布区及地槽褶皱分布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51

耕地资源陆地亚寒带地区主要为针叶林所占据,因此相对于针叶林带的幅员面积而言,耕地面积不大,但由于俄罗斯和加拿大都是世界领土大国,且人口密度低,所以该带人均拥有耕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耕地资源52人类生产活动由于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采伐业成为陆地亚寒带国家的传统产业部门之一。人类生产活动53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因此采掘业是陆地亚寒带又一传统产业部门。

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因此采掘业是陆地亚寒带又一传54除森林采伐工业和采掘业外,陆地亚寒带的主要国家还积极发展资源加工型工业。如在俄罗斯的亚寒带地区就形成了以能源工业、冶金机械工业、石油化工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地带。除森林采伐工业和采掘业外,陆地亚寒带的主要国家还积极发展资源55评价:

陆地亚寒带虽然有比较大规模的人类资源开发活动,但由于热量条件不足,季节性冻土和永久性冻土带广为分布,相对低温使蒸发不旺,又使地表水积留形成大面积湿地,加之北冰洋水系在此带形成广阔的河口低地,与冰期遗留下的水面一起形成大面积的湖沼,从而大大限制了人类的农牧业开发。低温虽然会使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相当脆弱,但水分条件好和有限的人类开发则使这里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态环境。发达国家足够的经济自给、技术开发能力和较早形成的保护环境的传统,也对亚寒带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从亚寒带向南,我们会看到随着热量条件的变化,传统农牧业开发的强度在增加,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在增加,各个自然带的生态环境问题随之增加。陆地亚寒带虽然有比较大规模的人类资源开发活动,但由于热量条件56二、陆地中纬度地带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陆地中纬度地带主要指陆地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该地带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带。陆地的东、西沿岸地区是最适合于人类生存之地。在人类历史上,这里不仅有着四大文明发祥地的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阿拉伯半岛上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南亚次大陆上的印度河一恒河流域和我国的黄河流域,而且也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今天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都集中于该地带。应该说,陆地中纬度地带是全球人地关系程度最深,也是最为复杂的地带。

二、陆地中纬度地带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57地域差异:由于陆地中纬度地带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客观存在着地域差异,从而也影响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地域差异:58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59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主要是中纬度地带人地关系不断复杂化的表现。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60(一)陆地中纬度地带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1.陆地温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

陆地温带的农业生产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陆地温带的自然环境主要呈东西向变化,所以在陆地温带形成了主要依水分状况变化的农业生产类型。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主要与气候类型有关。当然,其他社会经济因素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类型的形成,。(一)陆地中纬度地带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1.陆地温带农61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622.陆地亚热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

农业生产活动同样存在着与水分条件的矛盾和依水分条件的地域分异而导致的地域性特点2.陆地亚热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6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64(二)陆地中纬度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1.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主要基础条件(1)从原料地来看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世界的铁矿有大部分分布在该地带的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和中国;农业发达,且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这里也较发达。(2)从燃料与动力来源地来看该地带占有世界70%以上的煤炭地质储量,占世界石油资源的56.6%,中东一些国家更成为世界石油生产中心;不仅使得水资源丰富,潮汐能、风能也十分丰富。故从总体上看,该地带的燃料、动力资源已成为工业布局的优势条件。(3)从消费地来看世界人口的大多数集中在占地球面积不到1/3的陆地上,其中亚洲大部、欧洲大部和非洲南部就占世界人口的75%以上。世界的发达国家及主要城市也位于该地带。人口的众多、经济的发达、城市的繁荣等使这里成为工业品的主要消费地。(4)从人力资本集中地来看这里既有科技实力相当雄厚的发达国家,也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工业的发展格局在这里体现得最为充分。(5)从交通与区位条件来看其临海地带的交通与区位条件优越,沿海地带成为世界生产力布局的重心地带。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二)陆地中纬度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1.陆地中纬度地带工65

总之,陆地中纬度地带具备了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基础,虽这些基础并不一定完全与陆地中纬度地带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有关,但这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确实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总之,陆地中纬度地带具备了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基础,虽66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672.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变

自从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以来,世界工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始终在陆地中纬度地带,它大体经历了以英国一极为主导的工业革命时期,再到西欧和北美的共同发展时期,西欧、北美与日本的三足鼎立以至后来的多极化发展时期。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变68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69三、陆地低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地理范围:陆地低纬度地带主要指赤道带和热带,该地带由于气候过热,并不十分有益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地理障碍:与中纬度地带人类开发活动所获得的回报相比较,这里的高昂成本构成开发的地理障碍,且其即使对于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来说也是难以克服的。正因为如此,近代工业殖民者把这里只是作为工业原料(如热带经济作物)和资本积累(如黄金、白银)的开采地,长期以来抑制其制造业的发展,从而也抑制了社会制度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工业在这个地带极为薄弱。落后的农牧业是其主导的经济活动。按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程度,大体可把陆地低纬度地带划分为:

原始的热带湿润地区、开发中的热带湿润地区、过度开发的热带干湿季地区和热带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四种类型。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三、陆地低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地理范围:地理障碍70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71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72第四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格局二、世界经济的中心地系统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区域化四、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第四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7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74

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格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历史世界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结构的“倒金字塔”过程。世界经济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世界经济的空间距离在不断缩小。地球表面的水体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分布中作用演变。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格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75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76(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经济总量的不断发展

从1950年到1998年,世界人口从24.5亿增加到58亿多,世界各国的GNP在1997年已经达到30万亿美元,GDP达到28万亿美元。表5.4.1列出了部分国家①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的情况。

表5.4.1世界部分国家①经济总量的增长11815410687水泥3936018205奶类61610`7166钢铁168803384肉类100029*8049*发电量3016607棉花871235211768能源(标准燃料物1998年产量/104t(*kW·t)1950年产量/104t(*kW·t)产品1999年产量/104t1950年产量/104t产品注①这些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埃及、中国、印度、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南非、泰国、土耳其、委内瑞拉、南斯拉夫。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1.经济总量的不断发展77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782.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

(1)一方面从全世界的范围上看,经过二战后50多年的发展,经济总规模已经比较大,在这个日益膨胀的规模上,速度肯定要趋于下降;(2)主要发达国家除了规模原因外,产业结构的转型——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方向的转移,也对发展速度产生影响;(3)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走上顺畅的途径,拉丁美洲国家主要是受发达国家速度放慢的影响,非洲许多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一次进入政治动荡状态。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1)一方面从全世界的79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803.“新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4.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二元发展

这就是知识和创新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信息产业和生态经济是新的经济方向,是新的经济理念的形成。

新经济,其核心也就是创新,永远属于有能力、有条件和有需求的国家与地区。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的工业化仍然是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人们要实现温饱,但又支付不起恢复和保护环境所需的巨额资本;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原料的巨大需求和它们对国内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使得它们把对自然环境的剥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只有在这种交换中才能够得到它们所需的资本和产品。这种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存在并有所发展。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3.“新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4.传统经济与“新经81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82(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形态

首先是世界经济发展在地域上表现出来的格局,是一种态势;其次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形式,其表现方式如中心地、条带、轴、边缘区等。A.“南北关系”是世界经济发展地域格局的最重要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地理概括。B.北半球40~60°N之间,几乎等距离地分布着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西欧、日本和美国。这种分布强化了南北关系格局中北方的主导地位。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形态首先是世界经济发8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84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85二、世界经济的中心地系统区域性的中心地的本质是形成了高级的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和地域结构)和从而具有强大的对外作用功能。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性中心地转移简介:最早起源于16世纪前的地中海地区,当时南部欧洲国家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经济中心;→到16世纪和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相继成为世界区域性中心;→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扩散,英国、法国、德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大国,其所在的中、西欧地区也成为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是继欧洲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性区域中心地,且仍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中心地;→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地区是后起的第三个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目前,日本与后起的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区共同支撑着东亚这个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区域中心地时间转化表)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二、世界经济的中心地系统区域性的中心地的本质是形成了高级的经86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8754.76170.068.924.2112.8合

计6.36.914.915.94.212.2日

本33.7约1327.627.311.156.0西

欧①14.741.127.525.78.854.6美

国进口额航空客运量GDPGNP城市人口总人口表5.4.2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997年)注①这里的西欧国家指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英国等。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1998/99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整理。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54.76170.068.924.2112.8合计6.3688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89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90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区域化A.自从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形成以来,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进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只要生产是社会化的,就会要求不断地减少社会化生产过程中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障碍,即要求实现生产要素可以充分流动的市场。B.关税以及对进出口货物的配额(或者是许可证制度)、国内的税收、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国家的经济体制等都可以形成对生产要素充分流动的障碍。被分割成或大或小的区域,或者是在一定的地域上实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就是世界经济的区域化。1.必然性分析

因此可以说经济区域化是一体化的地理形式,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区域化A.自从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形成91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922.世界经济一体化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A.交通运输技术和交融运输的发展,以及世界通讯业的巨大进步,遍布世界各地的交通和通讯网络使得全球每一个角落都进入国际分工的体系中,从而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能获得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取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B.建立起了可以有效地协调国际经济关系框架——先前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和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WTO)。C.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已经把国际经济关系变成它们自身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国界在这里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世界经济一体化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9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94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95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A.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利益均衡化,拥有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的发达国家仍然处于贸易优势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市场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这样,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仍然会继续发展,甚至会更严重。“经济全球化使资本流向全世界,使利润流向发达国家”,这个批评不无道理。B.而对发达国家来说,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框架下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利用那里更为廉价的劳动力组织生产,可以不再顾及关税成本的增加和“非国民待遇”。这就势必带来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国内削减劳动密集性的生产,造成新的失业。C.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产业、夕阳产业创造了方便条件,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对这些产业的转移是欢迎的,但是落后的技术势必伴随着对发展中国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威胁和破坏;发达国家也可以只把产品的开发环节留在国内,而把产生污染的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与发达国家污染的“外部化”可能结伴而行。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96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973.世界经济区域化与集团化(1)概念:世界经济区域化是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分异现象它有着自己的地理分布规律。(2)最本质的特征:同处一个共同的地理单元。A.欧洲的经济区域化B.亚洲的经济区域化C.跨洲的经济区域化D.其他的经济区域化

(3)经济区域化地域分异: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3.世界经济区域化与集团化(1)概念:世界经济区域化是经济98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99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00四、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

1.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

地理学重视“知识经济时代”,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使得空间距离的意义和性质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将会更加理智。这种理智的倾向一方面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人类的智慧,而人类智慧的地理分布有着与传统自然资源完全不同的规律。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四、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1.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101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02A.在生产力领域,人类在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价值和充分掌握了现代技术以后,开始节省传统的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不可再生的和可以再生的),开始利用生命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生物物种的、物质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地球以外太空空间的和信息等的资源价值。B.在生产关系领域,人类开始从生产制度(如灵活、无库存、定单的生产方式)上和信息传送的速度上开发生产力。在对资源的认识上,强调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认为高素质的和掌握了新的技术和形成了新的观念的人力资源占据资源的主导地位。

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最大区别是:知识经济把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知识经济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

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为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需的软环境(如法律、资金的筹措和使用、人才市场)成为新的产业,如教育、科技、法律服务、投资业、信息服务和人才服务等。与新技术相关的新的产业改变了原有的经济部门结构,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业、信息产业等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A.在生产力领域,人类在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价值和10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04

2.知识经济在世界的分布

在世界知识经济分布的规律是:集中了高素质人才和拥有充分技术开发条件的发达国家和国家内部的发达地区成为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只是拥有传统资源的国家和地区仍然以传统经济为主。下表是部分国家教育、科技业等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知识经济发展水平。从地域上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说完全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的发展与分布总是不平衡的。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a.美国的东北部、大湖南岸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中西部”、南部以亚特兰大—休斯敦为中心的城市群和西部沿太平洋沿岸分布的城市群;b.巴西东部沿海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地区;c.欧洲的英格兰东南部(伦敦、牛津、剑桥)和苏格兰谷地,德国北部的汉堡、莱茵河谷地和南巴伐利亚高原城市群,法国的巴黎盆地、南部图卢兹、罗讷河谷地和东部的南锡—阿尔萨斯区,意大利的米兰—都灵地区,俄罗斯的莫斯科和新西伯利亚城;d.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中国的香港、上海、北京,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地区,新加坡、中国台湾的新竹园区和以色列的沿海地区等。

可从地区金融、贸易、信息、高技术制造业和教育科研业的发展情况,大致看出世界上最典型的知识经济地区。主要包括:2.知识经济在世界的分布在世界知识经济分布的规律105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06表5.4.3部分国家教育、科技业和信息媒体的发展--53701.85.580澳大利亚1055659602.24.947意大利--193222.05.352英

国1303625500--4.847德

国7248127002.36.052法

国----0.9--43俄罗斯95876569902.65.481美

国1083490300.34.916墨西哥--1286--8.019南

非60023730.24.820埃

及66438000.14.822泰

国56010951.13.039新加坡8171177002.83.767韩

国20092727052.83.641日

本189--0.73.27印

度38514--0.72.36中

国图书馆藏书量(104册,90年代中期)日报的发行数量(1000份,90年代中期)R&D经费占GNP(%,90年代中期)教育经费支出占GDP(%,1995、96年)大学生占成人人口比重(%,1997年)国家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表5.4.3部分国家教育、科技业和信息媒体的发展107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083.知识经济时代的传统经济

世界上更多的地区仍然是传统经济分布的地区。这是因为:(1)符合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地区并不多;(2)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只能是小部分地区和少部分人的经济形态;(3)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包括农业的工业化生产)仍然是它们必需经历的发展过程;(4)世界经济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分工格局下实现的,一部分地区先进,另一部分地区被先进地区所带动。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3.知识经济时代的传统经济世界上更多的地区仍然是传统经济109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10在亚洲,中国的中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阶段,而西部地区的资源潜力预示着那里将成为国家部分自然资源开发地区和农牧业地区。俄罗斯东部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资源开采地区。亚洲东南部和南部的许多国家必需首先完成工业体系的建立,否则很难避免以往由金融和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引起的泡沫经济和经济危机。在非洲,发展农业和解决食品供给是最首要的任务,而且对非洲的许多国家来说,即使是工业化,依然还是相当遥远的事情。在拉丁美洲,几个主要国家,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和智利,虽然其工业化的发展有了相当长时期的积累,但是仍然以初级产品(农产品和工矿业产品)的出口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过剩和接连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它们缺乏支持知识经济的必要资源。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要快于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以经济作物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农业、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现象、地区矛盾和国家政治的动荡将长期障碍它们的产业高级化。尽管一些发展中国家距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发展和培育知识经济的要素,也不妨碍他们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成果促进传统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的中国政府明确提出的以知识经济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积极态度。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在亚洲,中国的中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阶段,而西部地区的资源潜力111思考题1.世界民族与文化分区的基本格局。2.世界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与世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有什么联系。3.为什么说世界人口的城市化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过程。4.如何认识陆地中纬度地带农业生产活动开发深度的差异。5.陆地低纬度地带的农业生产类型与其他地带有那些不同?6.总结一下不同地带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深度,其原因是什么。7.世界经济部门结构发展的趋势是什么。8.为什么会形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它们的作用是什么。9.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之间有什么区别。10.知识经济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是什么。思考题112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本章内容要点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二、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格局三、知识经济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本章内容要点113第一节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人口政策、增长、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存在差异,根本原因来自文化差异。第一节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114一、种族种族亦称人种,主要指在生理上和体态外貌上具有共同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的人的群体。这种人的群体具有区域性的特点一、种族115(一)种族的划分及其自然特征种族的划分黄种人肤色发黄、毛发黑、圆头、黑色瞳孔、单眼皮多、眼窝浅、身材适中。以蒙古人最为典型。(两个分支:亚洲分支、北美和南美的印地安人)。黑种人肤色发黑、毛发黑且卷、圆头、手臂长、黑色瞳孔、鼻梁宽、嘴厚、身材适中、爆发力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白种人肤色白色、毛发多颜色、皮肤粗、眼窝深、鼻梁高、长头、手臂长、瞳孔多色、双眼皮多、身材高大。欧洲人最为典型。南亚的印度和西亚的阿拉伯人在其自然属性上都是白种人(一)种族的划分及其自然特征种族的划分黄种人肤色发黄、毛发黑116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17(二)种族的分布与迁移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亚洲美洲非洲美洲欧洲欧洲美洲及其他地区(二)种族的分布与迁移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亚洲美洲非洲美洲欧洲118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19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图5.1.1世界人种的分布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图5.1.1世界人种120(三)世界的种族问题世界的种族问题主要表现为种族之间的歧视与矛盾●自古以来就存在●殖民主义统治期间最盛●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强烈●二战后有所改善●当今世界依然存在●今后的路任重而道远(三)世界的种族问题世界的种族问题主要表现为种族之间的歧视与121二、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二、民族122民族是人口的文化属性。种族是人口的自然属性。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形成的前提条件。民族是地域文化(语言、信仰、经济活动方式、生活方式)的产物。是相对封闭条件下长期发展的结果。亚洲、欧洲、非洲是世界民族演化、发展和民族人口扩散的核心地。民族是人口的文化属性。种族是人口的自然属性。共同的地域是民族123(一)世界民族与民族区域

民族是地域文化(语言、信仰、经济活动方式、生活方式)的产物。是相对封闭条件下长期发展的结果。随着交往的发展,独立的地域现在很难找到,因此,今天不存在新民族产生的条件。国家也不会承认新民族的诞生。世界的民族2000多个世界最大的民族汉族按民族构成可分几个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北亚与北非、西欧、东欧、撒哈拉以南的北部地区、北美、中南美洲、大洋洲(一)世界民族与民族区域民族是地域文化(语言124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语言习惯。汉语使用人数达十二亿多,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人数约4.7亿,使用地域广,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牙买加等国。俄语使用人数约2.4亿,主要有俄罗斯和前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西班牙语使用人数约2.1亿,使用国家有西班牙和大部分拉丁美洲的国家。印欧语系的属于罗曼语族。印地语印度国语,使用人数约1.8亿,除印度外,毛里求斯、圭亚那、斐济、苏里南等国也使用印地语。印尼语印度尼西亚国语,是在马来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使用人数约1.3亿。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语言习惯。汉语使用人数达十二亿多,是世125阿拉伯语主要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和地区使用,使用人数1.27亿。孟加拉语孟加拉国的国语,使用人数约1.25亿,孟加拉国和印度使用。日语使用人数约1.165亿,日本的国语。葡萄牙语使用人数约1.15亿,使用国家主要是葡萄牙和巴西。德语使用人数约为1亿。使用国家主要是德国、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法语使用人数约9000万。除法国外,法语在加拿大、比利时和瑞士等国同英语或德语并用。在卢森堡、海地、和非洲殖民地国家,法语也是官方语言。意大利语使用人数约6500万。使用国家主要有意大利和圣马利诺。意大利语也是瑞士的国语之一。阿拉伯语主要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和地区使用,使用人数1126(二)世界民族的迁移、同化与融合民族的迁徙:不是指某些民族季节性移动,指民族地域的扩大或民族人口往其他民族地域迁移。原因:历史上民族迁移多与战争、灾难有关。(二)世界民族的迁移、同化与融合民族的迁徙:原因:127现在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被民族人口的迁移所替代。迁移过程中民族间出现同化与融合同化自然同化强迫同化民族融合---是多个民族同居于一定区域,通过交往、联系、互相取长补短,使共同的东西增多,而民族原来的特征减少,形成一格个有别于其他民族地域的综合民族特征地域。今后民族融合和同化的进程将越来越快。现在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被民族人口的迁移所替代。迁移过程中民128三、世界宗教与文化(一)三大宗教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西亚、北非、东南亚)佛教东正教(南欧)天主教(东欧)新教(西欧、北欧、北美洲、大洋洲)印度教小乘佛教(东亚)大乘佛教(东南亚)喇嘛教(小乘佛教在西藏和蒙古演变而来)三、世界宗教与文化(一)三大宗教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129(二)世界文化的分区世界文化的分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以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儒教为基础)(以基督教为基础)(二)世界文化的分区世界文化的分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以佛教130四、世界的国家(一)单民族的国家(二)多民族的国家(三)跨国家分布的民族日本、朝鲜、蒙古、德国等中国、印度、英国、美国等阿拉伯民族、朝鲜族等四、世界的国家(一)单民族的国家(二)多民族的国家(三)131(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国家划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国家划分按经济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按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国家市场转型国家计划经济国家按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按政治倾向第一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第二世界国家(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国家划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国家划132第二节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820年——10亿1830年——20亿1975年——40亿1999年——60亿(1999年10月12日,60亿人口日)2010年——80亿(预计)第二节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133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1000‰年平均人口数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134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35世界人口大规模增长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导致人类供养能力的提高供养能力提供物质能力食物其他生活文化产品抗风险能力抗疾病能力抗灾害能力崇尚文明能力拒绝战争能力世界人口大规模增长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导致人类供养能力的提高供养136人口年增长率与人口翻倍的关系(1+x)=2nn=lg2lg(1+x)人口增长率(%)人口数翻倍所需时间(年)0.51411.0701.5462.0352.528人口数翻倍所需时间人口年增长率与人口翻倍的关系(1+x)=2nn=lg2lg137

从1990年到1995年,世界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5%,而1990年世界人口总数为53.2亿,1995年为57.1亿,按上述经验推算,50年以后世界人口规模应该达到110亿。但是,实际上在9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却在下降。这是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类在供养能力提高的同时,对数量的控制能力也在加强。这在人口统计学上称为“人口增长的过渡”,从下图中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出生和人口死亡率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从1990年到1995年,世界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138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139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分布极不平衡(集中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140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41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42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4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44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45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46三、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类型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高出生但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三、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类型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自然增长率147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48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149

四、世界人口的城市化(一)概述城市是先进文明的代表,是经济地域发展的高级阶段四、世界人口的城市化150城市化表现为: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大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表现为: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151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52(二)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地理过程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移动城市景观的扩散各种形式网络的发展(交通、通讯、电力、管道、信息)(二)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地理过程15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54(三)世界城市化问题城市贫民城市犯罪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环境问题(三)世界城市化问题155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56第三节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一、陆地高纬度地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二、陆地中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三、陆地低纬度地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第三节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一、陆地高纬度地带的人类生157一、陆地高纬度地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陆地高纬度地带主要指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的陆地寒带以及南半球的南极大陆地区。

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58(一)陆地寒带(含南极大陆)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自然条件:由于陆地寒带自然条件严酷,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寒带,是世界上人口最为稀疏的地区。

(一)陆地寒带(含南极大陆)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159人类生产活动:陆地寒带的当地人类活动主要以初始的渔猎、游牧为主,种植业在该地带几乎绝迹。当地居民多年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同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相融合。但这里的矿业开发则对环境构成了威胁,如巴芬岛的铁矿开发(加拿大),格陵兰岛的铅矿开发(丹麦),通古斯、勒拿、泰梅尔的煤田开发(俄罗斯),以及瑞典北部的铁矿开发和挪威斯瓦巴德岛的煤田开发等。人类生产活动:160(二)陆地亚寒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自然资源:

陆地亚寒带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北欧和俄罗斯的中北部。这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自然资源为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二)陆地亚寒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161

森林资源陆地亚寒带所在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情况表

地区

项目

世界

俄罗斯(A)

加拿大(B)

北欧(C)

A+B+C

面积

28.59

9

2.64

0.45

12.09

比例(%)10031.59.21.642.03资料来源:根据“GeographyoftheWorld’sMajorRegions”和《世界农业地理总论》(张同铸主编)整理而来。表中森林面积为郁闭森林面积,下同。森林资源

比例(%)162矿产资源陆地亚寒带主要为加拿大地盾、北欧地台、俄罗斯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分布区及地槽褶皱分布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163

耕地资源陆地亚寒带地区主要为针叶林所占据,因此相对于针叶林带的幅员面积而言,耕地面积不大,但由于俄罗斯和加拿大都是世界领土大国,且人口密度低,所以该带人均拥有耕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耕地资源164人类生产活动由于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采伐业成为陆地亚寒带国家的传统产业部门之一。人类生产活动165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因此采掘业是陆地亚寒带又一传统产业部门。

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因此采掘业是陆地亚寒带又一传166除森林采伐工业和采掘业外,陆地亚寒带的主要国家还积极发展资源加工型工业。如在俄罗斯的亚寒带地区就形成了以能源工业、冶金机械工业、石油化工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地带。除森林采伐工业和采掘业外,陆地亚寒带的主要国家还积极发展资源167评价:

陆地亚寒带虽然有比较大规模的人类资源开发活动,但由于热量条件不足,季节性冻土和永久性冻土带广为分布,相对低温使蒸发不旺,又使地表水积留形成大面积湿地,加之北冰洋水系在此带形成广阔的河口低地,与冰期遗留下的水面一起形成大面积的湖沼,从而大大限制了人类的农牧业开发。低温虽然会使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相当脆弱,但水分条件好和有限的人类开发则使这里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态环境。发达国家足够的经济自给、技术开发能力和较早形成的保护环境的传统,也对亚寒带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从亚寒带向南,我们会看到随着热量条件的变化,传统农牧业开发的强度在增加,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在增加,各个自然带的生态环境问题随之增加。陆地亚寒带虽然有比较大规模的人类资源开发活动,但由于热量条件168二、陆地中纬度地带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陆地中纬度地带主要指陆地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该地带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带。陆地的东、西沿岸地区是最适合于人类生存之地。在人类历史上,这里不仅有着四大文明发祥地的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阿拉伯半岛上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南亚次大陆上的印度河一恒河流域和我国的黄河流域,而且也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今天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都集中于该地带。应该说,陆地中纬度地带是全球人地关系程度最深,也是最为复杂的地带。

二、陆地中纬度地带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169地域差异:由于陆地中纬度地带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客观存在着地域差异,从而也影响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地域差异:170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71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主要是中纬度地带人地关系不断复杂化的表现。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72(一)陆地中纬度地带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1.陆地温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

陆地温带的农业生产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陆地温带的自然环境主要呈东西向变化,所以在陆地温带形成了主要依水分状况变化的农业生产类型。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主要与气候类型有关。当然,其他社会经济因素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类型的形成,。(一)陆地中纬度地带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1.陆地温带农17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742.陆地亚热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

农业生产活动同样存在着与水分条件的矛盾和依水分条件的地域分异而导致的地域性特点2.陆地亚热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175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76(二)陆地中纬度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1.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主要基础条件(1)从原料地来看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世界的铁矿有大部分分布在该地带的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和中国;农业发达,且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这里也较发达。(2)从燃料与动力来源地来看该地带占有世界70%以上的煤炭地质储量,占世界石油资源的56.6%,中东一些国家更成为世界石油生产中心;不仅使得水资源丰富,潮汐能、风能也十分丰富。故从总体上看,该地带的燃料、动力资源已成为工业布局的优势条件。(3)从消费地来看世界人口的大多数集中在占地球面积不到1/3的陆地上,其中亚洲大部、欧洲大部和非洲南部就占世界人口的75%以上。世界的发达国家及主要城市也位于该地带。人口的众多、经济的发达、城市的繁荣等使这里成为工业品的主要消费地。(4)从人力资本集中地来看这里既有科技实力相当雄厚的发达国家,也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工业的发展格局在这里体现得最为充分。(5)从交通与区位条件来看其临海地带的交通与区位条件优越,沿海地带成为世界生产力布局的重心地带。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二)陆地中纬度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1.陆地中纬度地带工177

总之,陆地中纬度地带具备了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基础,虽这些基础并不一定完全与陆地中纬度地带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有关,但这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确实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总之,陆地中纬度地带具备了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基础,虽178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792.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变

自从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以来,世界工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始终在陆地中纬度地带,它大体经历了以英国一极为主导的工业革命时期,再到西欧和北美的共同发展时期,西欧、北美与日本的三足鼎立以至后来的多极化发展时期。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变180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81三、陆地低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地理范围:陆地低纬度地带主要指赤道带和热带,该地带由于气候过热,并不十分有益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地理障碍:与中纬度地带人类开发活动所获得的回报相比较,这里的高昂成本构成开发的地理障碍,且其即使对于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来说也是难以克服的。正因为如此,近代工业殖民者把这里只是作为工业原料(如热带经济作物)和资本积累(如黄金、白银)的开采地,长期以来抑制其制造业的发展,从而也抑制了社会制度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工业在这个地带极为薄弱。落后的农牧业是其主导的经济活动。按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程度,大体可把陆地低纬度地带划分为:

原始的热带湿润地区、开发中的热带湿润地区、过度开发的热带干湿季地区和热带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四种类型。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三、陆地低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地理范围:地理障碍182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8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84第四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格局二、世界经济的中心地系统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区域化四、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第四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185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86

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格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历史世界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结构的“倒金字塔”过程。世界经济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世界经济的空间距离在不断缩小。地球表面的水体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分布中作用演变。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格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187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88(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经济总量的不断发展

从1950年到1998年,世界人口从24.5亿增加到58亿多,世界各国的GNP在1997年已经达到30万亿美元,GDP达到28万亿美元。表5.4.1列出了部分国家①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的情况。

表5.4.1世界部分国家①经济总量的增长11815410687水泥3936018205奶类61610`7166钢铁168803384肉类100029*8049*发电量3016607棉花871235211768能源(标准燃料物1998年产量/104t(*kW·t)1950年产量/104t(*kW·t)产品1999年产量/104t1950年产量/104t产品注①这些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埃及、中国、印度、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南非、泰国、土耳其、委内瑞拉、南斯拉夫。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1.经济总量的不断发展189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902.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

(1)一方面从全世界的范围上看,经过二战后50多年的发展,经济总规模已经比较大,在这个日益膨胀的规模上,速度肯定要趋于下降;(2)主要发达国家除了规模原因外,产业结构的转型——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方向的转移,也对发展速度产生影响;(3)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走上顺畅的途径,拉丁美洲国家主要是受发达国家速度放慢的影响,非洲许多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一次进入政治动荡状态。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2.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1)一方面从全世界的191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923.“新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4.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二元发展

这就是知识和创新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信息产业和生态经济是新的经济方向,是新的经济理念的形成。

新经济,其核心也就是创新,永远属于有能力、有条件和有需求的国家与地区。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的工业化仍然是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人们要实现温饱,但又支付不起恢复和保护环境所需的巨额资本;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原料的巨大需求和它们对国内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使得它们把对自然环境的剥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只有在这种交换中才能够得到它们所需的资本和产品。这种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存在并有所发展。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3.“新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4.传统经济与“新经193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94(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形态

首先是世界经济发展在地域上表现出来的格局,是一种态势;其次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形式,其表现方式如中心地、条带、轴、边缘区等。A.“南北关系”是世界经济发展地域格局的最重要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地理概括。B.北半球40~60°N之间,几乎等距离地分布着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西欧、日本和美国。这种分布强化了南北关系格局中北方的主导地位。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形态首先是世界经济发195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96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课件197二、世界经济的中心地系统区域性的中心地的本质是形成了高级的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和地域结构)和从而具有强大的对外作用功能。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性中心地转移简介:最早起源于16世纪前的地中海地区,当时南部欧洲国家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经济中心;→到16世纪和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相继成为世界区域性中心;→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扩散,英国、法国、德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大国,其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