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_第1页
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_第2页
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_第3页
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_第4页
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课题1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都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一定的韧性。第八单元课题1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1课题13、合金: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相互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都是混合物。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课题13、合金: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相互融合而成2课题15、钛和钛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课题15、钛和钛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3课题21、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2、铝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缓慢氧化,放出热量,生成三氧化二铝。3、镁和氧气点燃的现象: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课题21、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4课题24、铁与氧气反应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5、金不与氧气反应。6、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和酸生成盐和氢气。7、反应发生的条件: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与稀酸发生反应。课题24、铁与氧气反应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5课题28、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9、金属活动性顺序:课题28、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6课题31铁的冶炼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还原出来。2、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氧气、水接触。3、铜生锈的条件:铜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接触。课题31铁的冶炼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7课题34、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5、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防止金属腐蚀,(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3)合理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替代品。课题34、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8第九单元课题1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均一性:溶液中任意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3、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第九单元课题1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9课题14、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5、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6、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课题14、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10课题17、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8、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X溶液的密度9、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溶液。10、乳浊液的特征:不均一性、不稳定性、长期放置易分层。课题17、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1课题2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课题2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12课题23、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变成饱和溶液。4、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变成不饱和溶液。5、饱和溶液通过蒸发溶剂、冷却得到结晶。课题23、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变成饱和13课题26、固体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7、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溶质、溶剂的性质。(2)温度。课题26、固体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14课题28、大都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列如:硝酸钾。9、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列如:氯化钠。10、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列如:氢氧化钙。课题28、大都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列如:硝酸15课题21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曲线。12、气体溶解度: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课题21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16课题2

13、结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以晶体的形式从其水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课题2

13、结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以晶体的形式从17课题3

1、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液的稀释的计算: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3、稀释计算公式:浓溶液质量X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X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课题3

1、溶质的质量分数:18课题3

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1)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2)所需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滴管、玻璃棒。课题3

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1)步骤:计算、称量、19第十单元课题11、酸碱指示剂:能与酸和碱反应发生颜色变化的物质。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3、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不变色也就是无色),遇碱变红色。第十单元课题11、酸碱指示剂:能与酸和碱反应发生颜色变化的物20课题14、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碳酸。5、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6、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在空气中冒白雾,有酸味。课题14、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碳酸。21课题17、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溶于水时放热。8、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因此可用作干燥剂。课题17、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有吸水性,脱水性,腐22

课题1

9、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产二氧化硫和水,不会产生氢气。10、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酸中。

课题1

9、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产二23

课题1

11、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12、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具有强腐蚀性。13、氢氧化钠的用途:做干燥剂、制肥皂,制洗洁剂。

课题1

11、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24

课题1

14、氢氧化钙:是白色固体,俗称熟石灰、消石灰。15、氢氧化钙的用途:制漂白粉,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建筑,石灰浆刷墙。

课题1

14、氢氧化钙:是白色固体,俗称熟石灰、消石灰。25

课题2

1、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课题2

1、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6

课题2

3、酸碱度表示溶液酸性和碱性强弱的程度,常用pH表示,可以用pH试纸测量。4、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就可以粗略的确定溶液的pH。

课题2

3、酸碱度表示溶液酸性和碱性强弱的程度,常用pH表27

课题2

5、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会造成试剂污染。6、pH试纸一般只用于粗略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0------14之间的整数)。7、pH计能比较准确的测定溶液的pH。

课题2

5、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会造成试剂污28

课题2

8、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9、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10、pH等于7是中性,pH大于7是碱性,pH小于7是酸性。

课题2

8、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pH为7或接近7的29

第十一单元课题1

1、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一类化合物。2、生活中常见的盐是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3、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第十一单元课题1

1、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30

课题1

4、碳酸氢钠的用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5、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产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课题1

4、碳酸氢钠的用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用于31

课题1

6、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后生成气体、沉淀或者水。

课题1

6、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后生成气体32

课题2

1、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2、氮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3、磷肥的作用:促使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课题2

1、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33

课题2

4、钾肥的作用:促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抗虫害、抗倒伏能力。5、复合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课题2

4、钾肥的作用:促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抗虫害、抗倒34

课题3

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和不溶性杂质。2、粗盐的提纯原理,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3、粗盐的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课题3

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35

课题3

4、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的原因:(1)滤纸破损。(2)过滤时,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课题3

4、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的原因:(1)滤纸破损。36第十二单元课题1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第十二单元课题1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37

课题1

3、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构成。4、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二价铁离子)和蛋白质构成。5、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课题1

3、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构成。38

课题1

6、常见的糖有:淀粉、葡萄糖、蔗糖。7、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8、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鱼类。

课题1

6、常见的糖有:淀粉、葡萄糖、蔗糖。39

课题2

1、组成人体的元素共有50多种,其中常量元素有11种。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课题2

1、组成人体的元素共有50多种,其中常量元素有1140

课题2

3、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列入:碳、氢、钙、磷、钾。4、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小于0.01%。列入:铁、锌、硒、碘。

课题2

3、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列入:碳41课题2

5、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是人体必需元素。6.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课题2

5、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是人体必需元素。42

课题3

1、将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2、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1)天然有机高分子。(2)合成有机高分子。

课题3

1、将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43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44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45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46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47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48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49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50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51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52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53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54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55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56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57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58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59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60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61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62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63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64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65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66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67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68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69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70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71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72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73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74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75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76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77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78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79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80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81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82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83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84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85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86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87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88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89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90初三化学下册笔记整理课件91第八单元课题1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都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一定的韧性。第八单元课题1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92课题13、合金: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相互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都是混合物。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课题13、合金: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相互融合而成93课题15、钛和钛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课题15、钛和钛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94课题21、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2、铝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缓慢氧化,放出热量,生成三氧化二铝。3、镁和氧气点燃的现象: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课题21、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95课题24、铁与氧气反应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5、金不与氧气反应。6、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和酸生成盐和氢气。7、反应发生的条件: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与稀酸发生反应。课题24、铁与氧气反应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96课题28、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9、金属活动性顺序:课题28、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97课题31铁的冶炼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还原出来。2、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氧气、水接触。3、铜生锈的条件:铜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接触。课题31铁的冶炼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98课题34、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5、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防止金属腐蚀,(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3)合理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替代品。课题34、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99第九单元课题1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均一性:溶液中任意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3、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第九单元课题1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100课题14、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5、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6、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课题14、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101课题17、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8、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X溶液的密度9、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溶液。10、乳浊液的特征:不均一性、不稳定性、长期放置易分层。课题17、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02课题2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课题2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103课题23、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变成饱和溶液。4、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变成不饱和溶液。5、饱和溶液通过蒸发溶剂、冷却得到结晶。课题23、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变成饱和104课题26、固体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7、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溶质、溶剂的性质。(2)温度。课题26、固体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105课题28、大都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列如:硝酸钾。9、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列如:氯化钠。10、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列如:氢氧化钙。课题28、大都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列如:硝酸106课题21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曲线。12、气体溶解度: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课题21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107课题2

13、结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以晶体的形式从其水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课题2

13、结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以晶体的形式从108课题3

1、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液的稀释的计算: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3、稀释计算公式:浓溶液质量X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X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课题3

1、溶质的质量分数:109课题3

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1)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2)所需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滴管、玻璃棒。课题3

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1)步骤:计算、称量、110第十单元课题11、酸碱指示剂:能与酸和碱反应发生颜色变化的物质。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3、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不变色也就是无色),遇碱变红色。第十单元课题11、酸碱指示剂:能与酸和碱反应发生颜色变化的物111课题14、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碳酸。5、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6、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在空气中冒白雾,有酸味。课题14、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碳酸。112课题17、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溶于水时放热。8、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因此可用作干燥剂。课题17、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有吸水性,脱水性,腐113

课题1

9、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产二氧化硫和水,不会产生氢气。10、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酸中。

课题1

9、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产二114

课题1

11、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12、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具有强腐蚀性。13、氢氧化钠的用途:做干燥剂、制肥皂,制洗洁剂。

课题1

11、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115

课题1

14、氢氧化钙:是白色固体,俗称熟石灰、消石灰。15、氢氧化钙的用途:制漂白粉,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建筑,石灰浆刷墙。

课题1

14、氢氧化钙:是白色固体,俗称熟石灰、消石灰。116

课题2

1、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课题2

1、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117

课题2

3、酸碱度表示溶液酸性和碱性强弱的程度,常用pH表示,可以用pH试纸测量。4、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就可以粗略的确定溶液的pH。

课题2

3、酸碱度表示溶液酸性和碱性强弱的程度,常用pH表118

课题2

5、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会造成试剂污染。6、pH试纸一般只用于粗略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0------14之间的整数)。7、pH计能比较准确的测定溶液的pH。

课题2

5、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会造成试剂污119

课题2

8、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9、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10、pH等于7是中性,pH大于7是碱性,pH小于7是酸性。

课题2

8、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pH为7或接近7的120

第十一单元课题1

1、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一类化合物。2、生活中常见的盐是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3、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第十一单元课题1

1、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121

课题1

4、碳酸氢钠的用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5、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产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课题1

4、碳酸氢钠的用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用于122

课题1

6、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后生成气体、沉淀或者水。

课题1

6、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后生成气体123

课题2

1、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2、氮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3、磷肥的作用:促使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课题2

1、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124

课题2

4、钾肥的作用:促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抗虫害、抗倒伏能力。5、复合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课题2

4、钾肥的作用:促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抗虫害、抗倒125

课题3

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和不溶性杂质。2、粗盐的提纯原理,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3、粗盐的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课题3

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126

课题3

4、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的原因:(1)滤纸破损。(2)过滤时,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课题3

4、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的原因:(1)滤纸破损。127第十二单元课题1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第十二单元课题1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128

课题1

3、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构成。4、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二价铁离子)和蛋白质构成。5、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课题1

3、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构成。129

课题1

6、常见的糖有:淀粉、葡萄糖、蔗糖。7、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8、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鱼类。

课题1

6、常见的糖有:淀粉、葡萄糖、蔗糖。130

课题2

1、组成人体的元素共有50多种,其中常量元素有11种。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