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联考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联考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联考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联考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联考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氧气验满D.探究分子运动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A.铁 B.氧气 C.一氧化碳 D.水3.丙二醇有以下资料:①化学式C3H8O2②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③无味④易燃⑤沸点245°C⑥熔点-6.5°C⑦无腐蚀性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A.①③⑥⑦B.②③⑤⑥C.③④⑦⑧D.②④⑥⑧4.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共同的变化是()A.溶质的质量变小 B.溶剂的质量变小C.溶液的质量变小 D.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小5.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0.5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6.下列与人体的生理活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脂肪摄入过多容易发胖,所以饮食中全吃素食有利于身体健康B.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C.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每人每天都应当通过服用保健品补充各种营养素D.低血糖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7.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8.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D.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9.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收集B探究镁、银、铜金属的活动性将光亮的镁条和银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C鉴别纯铝和硬铝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A.A B.B C.C D.D10.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B.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D.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11.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FeSO4溶液H2SO4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BNaOH溶液Ca(OH)2溶液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CK2SO4溶液CuSO4溶液加入氢氧化钠至不再产生沉淀,再过滤DH2气体HCl气体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A.A B.B C.C D.D1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液体取用 C.量取液体 D.过滤1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二个铵根离子:2NH4B.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C.硫酸镁:MgSO3D.2个氮分子:2N14.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A.CO2(HCl)-KOH溶波B.FeSO4溶液(CuSO4)-镁粉C.铁粉(铜粉)-稀硫酸D.CuO(C)-在氧气流中加热15.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C.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向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存在的溶质是______;在原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化学活动小组围绕磷燃烧的化学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①表1实验记录实验目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量实验装置见装置1现象(证据)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则上表1中的“现象(证据)”栏目应填___________(可多选)。A.产生白雾B.放出热量C.产生五氧化二磷D.瓶内水面上升约1/5②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交流,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可多选)A.改用放大镜聚光引燃会更合理B.铁丝燃烧产生固体Fe304,用铁丝代替白磷也能达到实验目的C.白磷(过量)燃烧熄灭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看出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白磷燃烧结束后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夹的原因是怕冷水进入集气瓶使集气瓶破裂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①乙同学将装置1改装为装置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②调节仪器,称量整个装置的初始质量,将胶塞上的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灼烧,迅速塞紧瓶塞,重新把装置进行称量,质量为(不考虑气球带来的浮力)。实验结束之后,发现反应后质量减少(),同学们分析原因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可多选)A.装置漏气B.白磷量不足C.气球破损D.没冷却到室温就称量燃烧条件的探究丙同学用装置3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白磷的着火点为40℃)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实验记录实验序号ⅠⅡⅢ实验操作将白磷浸入40℃的热水将白磷浸入40℃的热水,通入氧气将白磷浸入冷水中,通入氧气实验现象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分析:对比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Ⅰ”“Ⅱ”“Ⅲ”),可知可燃烧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探究活动(1)(2)(3)中共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室温为25℃时,某小组用无水氯化铜粉末制备氯化铜大晶体,制备过程如下:步骤I: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铜溶解度数据如下温度(℃)0202540506080溶解度(g)69.274.576.481.885.589.498.0步骤Ⅱ:配制少量CuCl2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得到晶种。步骤Ⅲ:把晶种悬挂在新配制的CuCl2热饱和溶液中,室温下静置数天,形成大晶体。步骤Ⅳ:取出大晶体,处理剩余的溶液(母液)。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①计算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_______g。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直至固体完全溶解。母液中Cu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下列方法可用于母液处理的是__________。A.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_____________g(只列计算式,已知Cu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分别写出甲、乙、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_____;乙_____;丙_____.从微观的角度看,丙反应的实质是_____.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_____(写物质名称).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写一种猜想).[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_____的猜想正确.②_____._____的猜想正确.③_____._____的猜想正确.[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

A、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B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复燃,则集满。故C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D、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故D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2、A【解析】

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

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错误;

C、一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错误;

D、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故选A。3、B【解析】

丙二醇的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丙二醇的可燃性、无腐蚀性、可以用作催熟剂等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丙二醇的化学性质。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②③⑤⑥。

故选:B。【点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4、D【解析】

A、浓盐酸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质减少,浓硫酸溶质不变,故A错误;B、浓盐酸溶剂质量不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剂质量增加,故B错误;C、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C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稀,故D正确。故选:D。5、D【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50+0.5-23-24-3=0.5,该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质量减少23g,丙生成24g,丁生成3g,可知是甲分解生成丙和丁,甲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24:3=8:1,该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质量减少23g,丙生成24g,丁生成3g,可知是甲分解生成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6、B【解析】

A、脂肪属于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摄入不足容易生病,故选项错误;B、煤气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便很难再分离,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的能力,造成中毒,故选项正确;C、大部分的营养元素需要从外界摄入,所以我们每天都需要补充各种营养,但不是每天都服用保健品;故选项错误;D、馒头需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转化成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所以低血糖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慢,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煤气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便很难再分离,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的能力,造成中毒。7、B【解析】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仍可以再分,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C、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并最终进入水分子间,错误;D、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故质子数相同,错误。故选B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点评: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

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铁先和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和硝酸铜反应。【详解】A、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亚铁,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有白色沉淀,错误;B、在c点,硝酸银已完全反应,硝酸铜没有全部参加反应,过滤后得到的固体是银与铜的混合物,银与铜都不能与盐酸反应,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正确;C、在d点,硝酸银、硝酸铜已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反应生成的Fe(NO3)2没有Cu(NO3)2,错误;D、在e点,铁粉已经过量,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有银、铜、铁3种物质,错误。故选B。9、D【解析】

A、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分别能除去氯化氢气体、水蒸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B、将光亮的镁条和银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镁>铜;银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铜>银,可以确定活动性:镁>铜>银,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C、硬铝是铝的合金,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硬度大的是硬铝,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D、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无法确定铁锈蚀的条件,应设计对比实验,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D。【点睛】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10、C【解析】试题分析: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实验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11、D【解析】

A、锌与稀硫酸和硫酸亚铁都反应,故错误;B、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可以除取氢氧化钙,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过量的碳酸钠),故错误;C、氢氧化钠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可以除去硫酸铜,但是生成了硫酸钠杂质,不符合除杂原理,故错误;D、氯化氢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被除去,氢气不用氢氧化钠反应,而后将气体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分,故正确。故选D。【点睛】除杂稀不能与主体物质反应,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生成新杂质。12、B【解析】试题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3、B【解析】

A、铵根离子表示为,表示离子个数,直接在离子符号左边写上相应的数字,则二个铵根离子表示为,A选项书写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元素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表示为,B选项书写正确,符合题意;C、硫酸镁由硫酸根和镁离子构成,则硫酸镁的化学式为,C选项书写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氮分子表示为,表示分子个数,直接在分子式左边写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表示为,D选项书写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4、D【解析】

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K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A错误;B、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B错误;C、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D、碳在氧气流中加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D正确。故选D。15、A【解析】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故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错误;C、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故错误;D、物质构成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故选A。【点睛】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硝酸铜和硝酸锌Cu+2AgNO3=Cu(NO3)2+2Ag【解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前置后,铜在银的前面但在锌的后面,因此铜只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2Ag+Cu(NO3)2,而不能和硝酸锌溶液反应,而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没有硝酸银,即硝酸银全部参与化学反应,因此滤液中的溶质有没参与反应的硝酸锌和新生成的硝酸铜。【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前置后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BDAC托盘天平AC白磷不燃烧ⅡⅢ4P+5O22P2O5【解析】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①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白磷燃烧时产生白烟,放出热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瓶内水面上升约1/5,故选BD;②A、改用放大镜聚光引燃会更合理,能防止污染,减小误差,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用铁丝代替白磷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C、白磷(过量)燃烧熄灭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看出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正确;D、白磷燃烧结束后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卡的原因是怕影响进入水的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少于总容积的五分之一,错误。故选AC;(2)①乙同学将装置1改装为装置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还需要的仪器是托盘天平。②只要在密闭系统中反应,称量反应前和反应后都是相等的,如气密性不好,生成物若丢失,就可能称量偏小,故选AC;(3)①实验记录:将白磷浸入冷水中,通入氧气,白磷不燃烧;②实验分析:Ⅱ和Ⅲ都与氧气接触,Ⅱ中白磷放在热水中,Ⅲ中白磷放在冷水中,Ⅱ中白磷燃烧,Ⅲ中白磷不燃烧,对比Ⅱ和Ⅲ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4)探究活动(1)(2)(3)中共同的反应是磷与氧气在点燃时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反应方程式是4P+5O22P2O5。18、17.1搅拌AC【解析】(1)①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由表格中数据可知,50℃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85.5g,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17.1g;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2)A.由题中信息可知,氯化铜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防止落入其他物质,引入杂质,待水分自然蒸干(蒸发结晶)后保存所得固体,则不会有含铜离子的液体排放,不会导致污染,正确;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是氯化银,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中仍然有铜离子,倒入下水道,仍会导致污染;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中只有氯化钠,没有铜离子,倒入下水道,不会因重金属导致污染;(3)由题中信息可知,25℃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76.4g,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