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幻灯片)课件_第1页
存在主义(幻灯片)课件_第2页
存在主义(幻灯片)课件_第3页
存在主义(幻灯片)课件_第4页
存在主义(幻灯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思潮广泛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期的西欧,它不但是一种哲学,而且几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意识形态、文学、艺术、服饰、饮食、家庭关系等,被称为“时代的象征”。2022/11/23第六章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思潮广泛流行于20世

一.存在主义的思想先驱基尔凯郭尔

基尔凯郭尔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哲学家。2022/11/23一.存在主义的思想先驱基尔凯郭尔

把“孤独个体”看作是人的真正存在,哲学的出发点,从而为存在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存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人的真正存在——“孤独个体”

2022/11/23把“孤独个体”看作是人的真正存在,哲学的出发点,从而1.指精神个体、主观思想者,而不是指在物质环境中生活的感性具体的人。

2.是“单独自我”,是那种“与它本身发生关系的关系”,是主观思想者所直接体验和感受到的整个神秘的精神状态。2022/11/231.指精神个体、主观思想者,而不是指在物质环境中生活的

3.是孤独的,只与自身发生关系,是绝对排他的。

一种孤独的非理性的主观心理体验,是个人在自己的存在中领会和意识到的。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其他物只是存在着。

2022/11/233.是孤独的,只与自身发生关系,是绝对排他的。动物只有类本质,没有存在。

每一个人都可以按自己选择的、类本质所不能规定的独特方式生活。

2022/11/23动物只有类本质,没有存在。

每一个人都可以按自己选(二)人的存在状态——恐怖、厌烦、忧郁、绝望

把人的纯粹主观意识及其活动作为自己哲学的主要内容,阐述了恐怖、厌烦、忧郁和绝望等一系列体验概念,为存在主义奠定了悲观主义基调。2022/11/23(二)人的存在状态——恐怖、厌烦、忧郁、绝望

1.恐怖是“孤独个体”最基本的存在状态,是人存在的本质。

深奥莫测的神秘恐怖就是虚无,虚无就是“原罪”。

2.厌烦、忧郁、绝望是恐怖的表现形式。

2022/11/231.恐怖是“孤独个体”最基本的存在状态,是人存在的本(三)人的存在和发展阶段

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 1.美学阶段。第一个阶段:感性的、世俗的阶段。

2022/11/23(三)人的存在和发展阶段

2.伦理学阶段。

第二个阶段:理性的阶段。

只是一个理性的人,还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

2022/11/232.伦理学阶段。

第二个阶段:理性的阶段。

第三阶段:最高的、最后的阶段。

只有宗教阶段,人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

3.宗教阶段。2022/11/23第三阶段:最高的、最后的阶段。

只有

三个阶段不合乎逻辑,没有必然联系,过渡是完全主观的,突然的,是由个人按照自己主观意志选择和决定的。

唯我主义

悲观主义

虚无主义

2022/11/23三个阶段不合乎逻辑,没有必然联系,过渡是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22/11/23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一)现象学的方法论

1.现象学的方法是惟一的科学的哲学方法。2022/11/23(一)现象学的方法论

1.现象学的方法是惟一的科学的哲学

2.“现象学”的定义是:在判断或理解的过程中,让存在显示自身。

“现象学”(phenomenology)前者:自我显示出来的东西,在希腊文中,有时等于“存在者”。后者:“言说”,作为判断的动态过程,显示出意义。2022/11/232.“现象学”的定义是:在判断或理解的过程中,让存在

胡塞尔:现象是在意向活动中显示出来的对象。

海德格尔:任何显现都是对人的显现,但却不同意说显现只在人的意识中发生,表现为意向行为。

3.对现象的理解不同于胡塞尔。

2022/11/23胡塞尔:现象是在意向活动中显示出来的对象。

现象学的中心问题不是认识论,而是存在论。

2022/11/23现象学的中心问题不是认识论,而是存在论。

2(二)“基础本体论”

1.存在论的区分表面上看,全部的西方形而上学都在谈论“存在”,但实际上,人们谈论的只是“存在物”,人们忘记了“存在”和“存在物”之间的“存在论的区分”。2022/11/23(二)“基础本体论”1.存在论

①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在于混淆了“存在”(Being)与“存在物”(Beings)这两个概念:“存在”的意义是过程,是动词(tobe)的含义;“存在物”的意义是实体,是名称的含义。

2022/11/23 ①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在于混淆了“存在”(Being)与“存在

②自笛卡儿起的近代哲学也没有分清“存在”与“存在物”的区别,实体仍是形而上学的对象。不过,存在不再是在事物的意义上所说的实体,而是在事物的本质的意义上所说的实体。

2022/11/23 ②自笛卡儿起的近代哲学也没有分清“存在”与“存在物”的区别

①存在论的出发点不能是任何一种存在物,而必须是这样的存在物,它的存在是其他存在物的存在的基础。

2.“此在”的概念

2022/11/23

①存在论的出发点不能是任何一种存在物,而必须是这样的存人就是这样的存在物。

②用“此在”(Dasein)这一名称指称人这样的存在者。

2022/11/23人就是这样的存在物。

②用“此在”(Dasein)

③只有人才能追问存在的意义问题,而追问存在的意义问题本身,就蕴涵着“此在”的概念。

2022/11/23

③只有人才能追问存在的意义问题,而追问存在的意义问题本身

④“此在”是存在论的出发点,对人的存在的分析把存在与存在物沟通起来,是对一切存在物的存在所做的存在论分析,是存在论的基础与入门,因此被称作“基础本体论”。

2022/11/23

④“此在”是存在论的出发点,对人的存在的分析把存在与存

“此在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这个存在者为之存在的那个存在,总是我的存在”。 ——《存在与时间》的总纲。3.“此在”的特征

2022/11/23

“此在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3.“此在”的特征

202

①说明人与其他存在物的根本不同点: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样具有固定的、不变的本质,他的本质是由他的存在过程决定的。2022/11/23

①说明人与其他存在物的根本不同点: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样

②说明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另一个不同点: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样是一个类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存在者。本真的存在——自我的真实存在 非本真的存在——被平凡的、公众的生活所掩盖的个人存在2022/11/23

②说明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另一个不同点: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

1.在世之在和与他人共在①人的存在的方式是“在世之在”。 “世界”是人的存在的方式,是其他事物向人显示的结构。

(三)“此在”的存在状态2022/11/23

1.在世之在和与他人共在(三)“此在”的存在状态20“烦忙”——显示事物的存在方式

“打交道”——人与事物的遭遇关系

2022/11/23“烦忙”——显示事物的存在方式

“打交道”——人与事物的遭遇

“共在”是一种把自我和他人同时显现出来的存在方式。“烦神”——显示“共在”的方式,有非本真和本真的分别。

②“此在”的存在是“与他人共在”。

2022/11/23

“共在”是一种把自我和他人同时显现出来的存在方式。

非本真的“共在”:其一,让自我消失在他人之中——“常人”其二,用自我代替他人——“介入”本真的“共在”:“超脱”:自我与他人保持距离,达到平衡;以我为主,回应他人。2022/11/23

非本真的“共在”:2022/9/24

存在的意义在于时间 ——《存在与时间》的主题。

2.“此在”与时间

2022/11/23

存在的意义在于时间2.“此在”与时间

2①时间性与“此在”存在状态的联系

过去——沉沦态(falling)

现在——抛置态(thrownness)

将来——生存态(existentiality)

2022/11/23①时间性与“此在”存在状态的联系

过去——沉沦态(f

由“心态”揭示非本真的状态:“恐惧”本真的心态:“焦虑”

A.沉沦态:沉沦在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的既定状态之中。2022/11/23

由“心态”揭示A.沉沦态:沉沦在过去是、现在仍

由“语言”揭示。非本真的语言:闲谈、好奇和含混。本真的语言:“言谈”

B.抛置态:局限于现有的存在状态,如同被抛置在一个正在进行的生活过程中。2022/11/23

由“语言”揭示。B.抛置态:局限于现有的存在状

由“理解”揭示。非本真的理解:等待、观望和忘记。本真的理解:“设计”。

C.生存态:设计并实现自己的可能性的面向未来的生活状态。2022/11/23

由“理解”揭示。C.生存态:设计并实现自己的可

②每一存在状态都包含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因素,三种存在方式也是一个整体的存在过程。

2022/11/23

②每一存在状态都包含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因素,三“此在”的完整存在状态:

“先行于自身的(将来)—已经寓于的(过去)—在世之在(现在)”

揭示“此在”完整的存在状态的过程是“烦”(care)。

2022/11/23“此在”的完整存在状态:

“先行于自身的(将来)

“烦”是“烦忙”(事物)、“烦神”(人) 的一般形式。“烦”所揭示的是“此在”的存在的全部结构。“烦”揭示的是将来-过去-现在的整体结 构。2022/11/23

“烦”是“烦忙”(事物)、“烦神”(人) 的一

非本真的“烦”:“畏”。“烦”的本真的、也是最后的形成——“面对死亡的决断”。2022/11/23

非本真的“烦”:“畏”。2022/9/24

只是在面向死亡的心境中,人才体验到存在的全部含义——对他的全部可能性的依附、设计与实现。

2022/11/23

只是在面向死亡的心境中,人才体“死亡是此在本身必须承担的存在的可能性……死亡于自身显示的是最合适的、无所牵挂的、超越不了的可能性”。2022/11/23“死亡是此在本身必须承担的存在的可能性……死亡于自

不再由“此在”入手,而是另辟蹊径,从真理、语言、艺术和技术等新的视域,显示存在的意义。(四)后期海德格尔

2022/11/23

不再由“此在”入手,而是另辟蹊径,从真理、语言、艺术和

1.离开“此在”,谈论“超越人的自在的真理的本质”,并说:“真理的本质是自由。”

2022/11/23

1.离开“此在”,谈论“超越人的自在的

自由的真理包括各种可能性,既有除蔽的可能性,也有遮蔽的可能性,真理就是遮蔽与除蔽的张力所敞开的场所。

“林中空地”

2022/11/23自由的真理包括各种可能性,既有除蔽的可能性,

2.把存在看做在真理廓清的场所中发生的过程,从而扩展了早期的“世界”的概念。后期海德格尔的“世界”是“天、地、人、神”的结构。2022/11/23

2.把存在看做在真理廓清的场所中发生的过程,从而扩展了

3.关注语言:“当人思索存在时,存在也就进入了语言。语言是存在之家,人栖住于语言之家”。2022/11/23

3.关注语言:“当人思索存在时,存在也就语言的复杂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流动性正是存在显示出的既敞开又隐匿的意义。

2022/11/23语言的复杂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流动性正是存在

①把技术视为一种自我扩张、人所不能控制的“座架”。②“人,诗意地栖居”。

4.“技术”与“艺术”是相对立的存在的显现方式。2022/11/23

①把技术视为一种自我扩张、人所不能控制的“座架”

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1905-1980),法国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三.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2022/11/23

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19

1.意向性不是表示“自我”与意识活动和现象之间关系的特性,而是表示意识与外界事物之间关系的特性。

(一)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分

2022/11/23

1.意向性不是表示“自我”与意识活动和现象之间关系的特“意识的意向性就是对自身的超越性”。

2022/11/23“意识的意向性就是对自身的超越性”。

2022/

2.意识是自由地设置意向对象的第一级意识,是以外的事物为意向对象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以意识为对象的第二级意识。2022/11/23

2.意识是自由地设置意向对象的第一级意识,区别:意识——向外——超越性

自我意识:——向内——以自我为对象

联系:自我意识是反思性的。

意识是前反思性的,为自我意识的反思提供内容。

2022/11/23区别:意识——向外——超越性

自我意识:——向内——

分析各种意识现象的意向性,为自由理论奠定现象学基础。意识活动包括知觉、想象和情绪。

(二)意向活动的自由

2022/11/23

分析各种意识现象的意向性,为自由理论奠定现象

1.判断与知觉的不一致,显示意识具有相对于外物的自由。对外部存在说“不”的自由。

2022/11/231.判断与知觉的不一致,显示意识具有相对于外

2.想象的意向性具有更大的自由,它可以设定知觉不到的事物作为意向对象。2022/11/23

2.想象的意向性具有更大的自由,它可以设定只在想象中存在的意向对象叫影象。

“人之所以能够进行想象,那是因为他先天地是自由的。”

2022/11/23只在想象中存在的意向对象叫影象。

“人之所

情感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认识不是惟一方式。

3.把知觉对象转变为情绪对象,把因果世界转化为自己对之有所反应与作为的世界。2022/11/23

情感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认识不是惟一方式结论:意向活动是自由设定对象的自为活动,从知觉、想象到情绪,是一个自由程度越来越大的过程。

意识不受自我意识的限制。自由是意向活动的内在结构。2022/11/23结论:意向活动是自由设定对象的自为活动,从知觉、想象

1.由于他人意识的出现,自我意识才会发生,“他人”是“自我”的先决条件。(三)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

2022/11/23

1.由于他人意识的出现,自我意识才会发生,“他人”是“

“我看见自己是因为有人看见我。”

2.现实中我与他人的关系的根源在于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的关系。2022/11/23

“我看见自己是因为有人看见我。”2两难处境:我既不能完全把他人当作对象,又不能完全把我当作他人对象。

产生两种矛盾的心理倾向:

一是把我作为注视他人的主体,把他人彻底对象化——虐待狂

一是把他人作为注视我的主体,把我彻底对象化——受虐狂2022/11/23两难处境:我既不能完全把他人当作对象,又不能完全把我

把我与他人关系称作“为他之在”:处在互为对象化的纠缠和矛盾之中。“冲突是为他存在的原初意义”。3.“他人是地狱”。

2022/11/23

把我与他人关系称作“为他之在”:

“我们意识”是集体意识,此时我与他人有共同的注视对象。

4.我与他人的冲突也有中断的时候,即发生在“我们意识”之中。

2022/11/23

“我们意识”是集体意识,此时我与他人有共同的注视“为他之在先于并奠定了与他人共在的基础”。

“为他之在”表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和基础是冲突而不是依存。2022/11/23“为他之在先于并奠定了与他人共在的基础”。

《存在与虚无》发表时的副标题:“现象学的本体论”。“自在”(being-in-itself)与“自为”(being-for-itself)是关于存在的两个最基本概念。(四)自在与自为

2022/11/23

《存在与虚无》发表时的副标题:“现象学的本体论”。(四

1.“自在”:在未被意识所意向之前,存在着某个东西,但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说它以何种方式存在,处于何种状态。

2022/11/23

1.“自在”:在未被意识所意向之前,存在

只能说三句话:“自在是,自在是自身,自在是其所是。”

没有谓语;谓词是自身;进而肯定了“自在是某种东西。”

2022/11/23只能说三句话:“自在是,自在是自身,自在是其所是。”

2.“自为”:被意识活动所意向的存在。它们按意识所规定的目的倾向而如此这般地存在着。2022/11/23

2.“自为”:被意识活动所意向的存在。自在的混沌与朦胧为意向活动提供了背景和素材,意识从中分辨出具体的事物和具体事物的存在状态,包括时间、空间状态。

2022/11/23自在的混沌与朦胧为意向活动提供了背景和素材,

时间性是“自为的特殊的存在模式”,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人从自身存在状态出发而做出的区分。2022/11/23时间性是“自为的特殊的存在模式”,过去、现

自在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没有必然性。

只是人的意识的安排和改造,才会有互相区别与联系的具有实用价值和工具效用的存在——世界。2022/11/23 自在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没有必然性。2022

虚无和存在是“互补”的,“世界理解为世界,这是一种虚无化”。

3.“虚无是使世界获得一个轮廓的东西”。

2022/11/23 虚无和存在是“互补”的,“世界理解为世界,这是一种虚无化“人是使虚无来到世界的存在”。

没有意识的虚无,也就没有人所能意识到的世界。

2022/11/23“人是使虚无来到世界的存在”。

没有意识的虚

人的自在是他现在所处的生活境况,人的自为表现为对已有的存在境况的否定。

4.人存在也有自在与自为之分,人也要虚无自己的自在。

2022/11/23 人的自在是他现在所处的生活境况,人的自为表现为对已人的意识不断地否定他的自在,这是自我虚无化,即从自在中分离出自己所欠缺的存在。

2022/11/23人的意识不断地否定他的自在,这是自我虚无化,即从自在在人的意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