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介绍课件_第1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介绍课件_第2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介绍课件_第3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介绍课件_第4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介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沿革理学院的前身是哈军工时期的数学教研室与物理教授会。数学教研室成立于1953年,1976年基础课部成立,戴遗山任数学教研室主任,李峨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数学力学系成立,曹希真任数学教研室主任,陈林珠任党支部书记。物理教授会成立于1952年哈军工筹建时期,由余瑞璜担任物理教授会主任。1953年哈军工成立,朱起鹤为物理教授会正主任。1988年物理教研室从基础部分设,成立物理部,陈伟强任主任,崔三烈任支部书记。1999年理学院成立,设立数学与物理2个学科,苏景辉任院长,吕英玮任总支书记,赵言诚、沈继红任副院长。2009年,组建现任领导班子,由孙伟民任院长,沈继红、吕开东任总支正副书记,沈继红(兼)、康崇、张晓威任副院长。理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4个本科专业;具有“应用数学”、“光学”、“光学工程”(学术型及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系统科学(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学院现有教职工151人,双聘院士2人,高级职称教师6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人)。现有在校本科生387人,硕士研究生294人。学院向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先后与中科院北京半导体研究所、南京天光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49所、中广核集团太阳能分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于2011年聘请崔向群院士为我院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学院建有“理学之光”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用地面积300多平米,有光、机、电类设备及计量工具价值110多万元。主要承担学生的科研训练计划及各级比赛活动,近年来在数学建模、光电竞赛、传感器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物理仪器创新大赛等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学科设置研究方向光纤传感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研究人员:实验室主任:苑立波(教授博导)副主任:杨军(教授博导)成员:教授:刘志海(博导)、关春颖(硕导)、樊亚仙(硕导)、陶智勇(硕导)副教授、硕导:耿涛、张涛、杨兴华、周爱、姜海丽讲师:戴强、田凤军、赵恩铭、张羽、刘艳磊、李松高级实验师:佟成国光纤传感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黑龙江省光纤传感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目前现有研究人员1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高级实验师1人,博士生导师3人,另有机加工人2人。2009年,光纤传感技术团队获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2011年纤维集成光学实验室被批复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苑立波教授是中国光子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历任第十届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常委,第十一届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常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人选。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和黑龙江省教学名师称号。光纤传感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多年来,该实验室形成了多个具有特色的长期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纤维集成光学技术特种光纤制备技术,特种光纤光栅制作及应用,激光微加工,光纤集成器件,纤维集成光器件封装等。光纤传感与测量技术光纤白光干涉传感技术,光纤陀螺,光纤加速度计,光学地听技术等。生物光子学光镊技术,光致微动力学,光马达等。光纤传感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多芯光纤“微光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利用多芯光纤输出的交叉组合光束来可以俘获微小粒子并实现三维操纵,通过对多光束中每个光束的光功率进行调整和控制,如同调整手抓物体时的每个手指的指力一样,达到对单光纤所俘获的粒子在实现三维操纵的同时,还可以完成姿态调整与控制的目的。由于这种方法所实现的微小粒子俘获是由于多光束形成的高数值孔径组合光束而实现的,我们可以形象的称其为“微光手”。光纤传感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研究方向1:光学精密测量及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人员 孙伟民、张建中、张军海、黄宗军、张志林、赵文辉、李玉祥、卢春莲、刘双强研究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对俄专项子项目等联系方式 sunweimin@;

zhangjianzhong@;

jhzhang@;

luchunlian@

光子信息研究组本方向的研究领域包括光学弱磁检测技术、光纤折射率传感技术、光纤水听器、光纤温度测量技术、光学温度场测试技术等。主要是利用光学方法进行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开展光学(光纤)测试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本方向和校内水声、动能学院,国内49所、618所,中科院半导体所、中国计量院等多家单位合作紧密,多项指标国内领先!本方向欢迎物理基好、光学理论强,或者熟悉电路设计、擅长动手操作的同学加盟。弱磁检测原理——原子在磁场中的拉莫进动

光子信息研究组研究方向2:微结构光纤及光子学器件研究人员孙伟民、张建中、刘永军、姜宇、刘艳磊研究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文专项等

联系方式weimin_sun2003@;

zhangjianzhong@;

liuyj@本方向的研究领域包括光子晶体光纤、微结构光纤器件、光纤光栅功能器件、液晶光子学器件、天文光子学器件等。主要是利用理论分析及仿真,制作及测试等方法,瞄准国家需求,设计、制作新型光子学功能器件,并分析其性能。本方向和英、澳多家研究机构合作紧密,得到陆埮、崔向群两位院士帮助和支持!光子信息研究组本方面欢迎光波导理论功底深厚、计算机仿真能力强,或光学实验能力强的同学加盟。光子信息研究组

电磁测量研究室是以光电、电磁测量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一个研究室,现有教师6名,以青年教师为主,5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主要在激光技术及其水下目标探测技术方向、混沌理论在保密通信和电力系统的应用方向、光纤陀螺抗振技术领域、地磁导航定位及传感器工程化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十一”五期间,共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论文7篇,EI论文28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3项,获得科研经费220万;现已配套生产各类传感器150万元,在一些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电磁测量研究室电磁测量研究室固体激光器与光纤激光器二极管端面抽运固体和光纤激光器可产生1~2微米红外波段连续与脉冲激光输出,在光纤通信、大气遥感探测和激光雷达等科学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

主要研究方向:红外固体激光器红外光纤激光器光学双稳激光器激光器非线性动力学激光与非线性光学实验室非线性光子器件物理与应用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获得光学频率变换、光限幅、全光开关与双稳逻辑功能器件,是推动全光通信、激光防护和光信息处理等领域发展的重要物理基础和关键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光学双稳态和光开关受激布里渊散射光限幅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激光与非线性光学实验室

负责人:陈玉金教授成员:欧阳秋云齐立红李春燕课题组主要开展光电显示器件、场效应晶体管、非线性光子器件、能源材料与器件和雷达波隐身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项,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等科研项目17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方向1:微纳光电磁探测器利用微加工技术,制作微纳光电磁器件,器件具有微型化、可集成等特点,在光、电、磁、气体的探测等科学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方向3:能源器件

利用微纳光电功能材料构建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以及光催化制氢器件等,开辟它们在清洁能源的存储、运输、制备等方面的基础应用研究。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方向4:微纳光电材料的新物理特性

研究微纳光电功能材料的光、电、磁特性以及它们在雷达波隐身、量子器件、光电器件等方面的基础应用研究。

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主要从事光电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指导硕士研究生30名,已毕业20名,指导本科毕业设计60名。承担省攻关项目1项,市攻关项目1项,横向课题5项,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横向课题5项。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项,省高校科技二等奖1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专利2项。出版著作1部,主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60余篇,EI收录20篇。欢迎对该方向有兴趣,具有较强的光学基础和电路基础,具备踏实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实验能力的同学加盟。红外与光信号处理研究室红外与光信号处理研究室

电磁超材料(Metamaterials或称新型人工电磁材料)是将具有特定几何形状的亚波长宏观基本单元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排列所构成的人工材料,表现出自然界中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电磁特性。Metamaterials可以实现负折射、“隐身斗篷”、超透镜成像等。

主要研究方向:低损耗的Metamaterials研究Metamaterials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研究光学Metamaterials的谐振特性研究手性Metamaterials研究非线性与开关Metamaterials研究SPASER研究电磁超材料Metamaterials

研究室电磁超材料Metamaterials研究室

超材料领域取得成果:石英玻璃基底MetamaterialsTrapped-mode谐振及局域能量增强现象研究传输线型Metamaterials研究及Metamaterials非线性研究全向超材料Metamaterials的研究高温超导体YBCOMetamaterials的Fano谐振研究超材料Metamaterials性能的可调谐研究电磁超材料Metamaterials研究室

通常视觉信息占人类获取信息量的70%以上,当人类所发明的各类装置拥有了手脚甚至大脑之后,为其植入眼睛的技术便成为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一项关键技术,这就是机器视觉技术。在此背景下,“机器视觉与测控技术”研究室将图像获取技术与高速电路技术相结合,着重解决特殊环境下的测量与控制问题,获国防科技一等奖1次、省市级科技奖多次、发明专利10余项,高水平论文10余篇,主要技术内容为:机器视觉研究室机器视觉研究室(1)DSP电路设计及算法设计技术,为装置植入“大脑”;(2)FPGA应用技术,实现复杂的可重复定义的逻辑电路,与DSP技术相结合使“大脑”提速;(3)高速线阵CCD系统设计技术,是目前分辨率最高图像获取方式,在天文观测和工业过程中被大量应用;(4)空间场测量及智能算法优化技术,用于三维测量系统的校正、配准以提高测量精度,实现单纯硬件技术无法达到的测量效果。机器视觉研究室

应用数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于2003年9月获批招生以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本硕士点形成了一个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队伍,包括教授、副教授二十余人、讲师多人,现有硕士生导师近20人。曾有多位教授出国学习、进修或合作研究。经过学科点内所有同志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科研与教学成果。近三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科研经费到款几十万元。其中完成或在研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在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分别被SCI或EI收录十余篇。数学研究中心数学研究中心本硕士点现已毕业研究生百余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五十余人,生源主要来自东北地区的其他院校。本学科点开授专业课程十余门,任课教师都是在职的教授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多年来在完成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同时,本硕士点团队成员的学术水平、理论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学科点建设的更好,获得更多具有更高学术水平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希望各位优秀的同学报考应用数学专业,继续你们的学业。

数学研究中心

系统理论哈尔滨工程大学系统理论硕士点虽然于2006年1月才被批准,但关于系统科学的理论及其在各种实际系统中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有10多年的历史,已形成了系统分析与预报方法、动力系统中的发展方程理论、模糊信息分析与智能识别、非线性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