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教材课件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教材课件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教材课件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教材课件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教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1928——1937、7、7学习提要

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也就是从1927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这一阶段,称30年代文学。现代文学在结束了第一个十年之后,经过了一年的思想上的酝酿和准备,队伍又加以了重新组合,从而又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每一个十年都有其显著的特征,那么,第二个十年和第一个十-年相比,主要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文学主潮变得空前的政治化,五四所开启的思想上相对自由的氛围消失。

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和初步运用。

3、左翼文学、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以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创作。

第七章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联”第一节什么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早在1923-1926年就有初期革命文学倡导,其代表人物是共产党员邓中夏、恽代英、瞿秋白、肖楚女等人,自从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所谓革命文学就已露出端倪,它的发生自然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结果。归结起来,其崛起的历史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前面我们说过的早期共产党人的倡导。有的共产党人甚至是从政治革命直接走向了革命文学运动,如茅盾、蒋光赤等。

2.社会的急剧变革,也使革命的小资产阶级作家“卷进了革命的思潮之中”,成了无产阶级文化的代表,如创造社、太阳社的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人。

3.大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有建设无产阶级文学、以领导文艺界的需要。

4.来自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

5.革命作家相对集中于上海,提供了组织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队伍的可能性。

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是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首先提出:

1、"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

2、文学的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无产阶级政治实践活动是文学反映现实的唯一角度和内容。

第二节“左联”

一、左联成立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出席成立会议的有鲁迅,冯雪峰、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等四十余人,加盟的有五十多人,郭沫若、郁达大都加入了左联。会议通过了“左联”的理沦纲领和行动纲领,作出了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外国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决定。在左联成立大会上,鲁迅做了后来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总结了革命文学倡导中的经验教训。二、左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首先,它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

其次,标志着党对文艺事业的直接领导,

最后,明确了文艺同革命的密切关系。其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作为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一个支部,左联的许多活动都和国际上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同步。

2、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

3、自觉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输入苏联文学作品,如高尔基的《母亲》,法捷耶大的《毁灭》等,同时,鲁迅、郭沫若、茅盾、张天翼、丁玲、沈从文、郁达夫、林语堂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被介绍到国外。

4、积极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5、重视创作方法的革新,积极推行富于革命意味的新的现实主义。写出了一大批思想锐利、情感激昂、即具有文体形式的先锋性。第八章30年代小说发展第一节

小说发展概况

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和作家们的创作实践,到了三十年代,现代白话小说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出现了大批的中长篇小说创作(二)、三部曲作品大量涌现较有影响的有:茅盾的《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李劼人的“大波系列”(包括《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长篇)。长篇小说数量的激增,还有三部曲作品的大量涌现,显示了30年代小说作家的创作气魄和创作实力都有所增强。这一时期并肩站立着三位杰出的小说家:茅盾、老舍和巴金。(三)、小说创作队伍的庞大:一方面,五四时期出现的老作家继续创作,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一批青年作家,数量之多,水平之高远远超过了二十年代。(四)、小说创作流派的纷纷涌现,形成了这一时期"左翼""京派""海派"三大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相互渗透。如果细分起来,有社会剖析派、革命小说派、自我小说派、京派、新感觉派等等。左翼作家以自己的创作呼应了世界"红色30年代"的创作潮流,新感觉派、京派小说家则以自己的创作呼应了20世纪的现代小说创作的潮流,这些创作共同、充实、丰富、拓展了五四形成的小说世界。(五)、小说创作题材领域的宽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农村题材、都市题材、神话历史题材、

知识分子题材。(六)、小说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如茅盾的严峻和理性、老舍的幽默隽永、巴金的热情、沈从文诗一般的优美。

第二节左联新作家群

随着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叶紫等一批新生代青年作家的涌现,左翼小说也在逐渐走向成熟。

一、张天翼(1906-1985)是左联优秀的讽刺小说家以及这一时期少有的文体家。1928年,经过鲁迅的手,张天翼在《奔流》上发表了《三天半的梦》,并从此成为新文学作家。张天翼自发表描写兵士的小说《二十一个》而崭露头角,1938年,其代表作《华威先生》问世,从而引发了长达数年的关于抗战文学要不要排斥暴露的论争,为整个40年代国统区的讽刺文学开了先河。其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鬼土日记》、短篇《脊背与奶子》、《包氏父子》、《笑》、《清明时节》、《华威先生》等。他的笔下主要出现了三类讽刺人物: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小市民形象,愚昧不幸的城乡底层人民形象。艺术特点:具有尖锐、直露、明快并富于浓厚生活气息的讽刺风格,速写式的人物,特写般的场景,写实的口语,巧妙的叙事距离短篇小说《包氏父子》

展现了代代相传的奴性。门房老包一辈子当牛做马伺候人,就幻想自己的儿子小包能够爬进统治者的圈子,因此拼命供小包读洋学校,希望能够借此摆脱穷困低贱的社会地位,他认为:从洋学堂出来就是洋老爷,要作大官。而小包呢,他一心想挤进花花公子郭纯们的行列里去,但是那些公子哥们只是把他当作一个走狗来看,最后还没等老包挤到前面去,连他自己在家里生存的空间,也被儿子挤掉了,这是一幕使人发笑的悲剧。父子两代生活态度似乎不同,但是精神实质是一样的,都具有根深蒂固的奴性。张天翼就是在讽刺小市民和其他愚弱的劳动者方面继承了鲁迅的批判国民性精神。

二、沙汀(1904-1992)抗战之后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之一,是鲁迅之后,赵树理之前,在讽刺中国农村现实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作家,沙汀的小说专以苦涩、凝重的笔调描写闭塞偏僻、黑暗落后的四川农村乡镇的社会现实见长,作品主要有《丁跛公》《代理县长》《凶手》《兽道》《在祠堂里》。如《凶手》描写哥哥被抓了壮丁,还被人强迫亲手枪毙当了逃兵的弟弟;《兽道》描写灭绝人性的军阀士兵强奸了一个坐月子的妇女,从而逼得她的婆婆发了疯;《在祠堂里》描写一位争自由的弱女子,在五四运动发生十几年后的内地,被活活地钉死在棺材里。

这些作品散发出泥土的气味,沉闷、闭塞、阴暗,是从四川农民饱受军阀中世纪式的暴政里浓缩出来的,具有时代、阶级烙印的黑色基调。尽管沙汀更大的创作成就是在下一个时期,但是在这一阶段,已经表现出他是一个最能刻写旧中国农村黑暗生活,有着农民幽默气质的小说家。三、艾芜(1904-1992)

《南行记》

这部小说以其题材的新颖--南疆风情中的各种奇人异事,开拓了现代文学的一个新的表现领域。作者率先在现代小说中描写了罕为人知的西南边境及异国他乡的社会习俗和人文自然景观,通过一个漂泊知识者"我"的眼光观察并叙述边疆异域特殊的下层生活,刻画出各式各样具有特殊命运的流民形象,包括偷马贼、烟贩子、强盗、流浪汉等,这些人被生活抛出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被迫采取各种各样的谋生手段,从而表现出性格上的特异色彩,而作者又多以自己的流浪为线索,描绘边地特有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如高大而又浓密的原始丛林,奔流不息的大盈江,克钦山,茅草地……,淡淡的哀愁,辛酸的行程,绮丽的风光,野性的意象,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南疆风情画面,所以有人把艾芜的小说称为是"南疆风情小说"。

四、叶紫(1912-1939)短篇小说《丰收》是叶紫的成名作,发表于1933年,写的是一个丰收成灾的故事,主人公是云普叔和立秋父子俩,通过描写他们对现实的迥然不同的态度,蕴含着子辈对父辈文化意识的历史反思。艺术特点:

1、场面广阔、结构精心、画面严酷而逼真,善于在父子冲突中刻画两代农民的形象,即使在悲伤的叙述中,也蕴含着一种昂扬的雄壮之美,充分体现了“文学是战斗的”这么一种特点。

叶紫小说的阶级矛盾都是混杂着他的血和泪写出来的,因此格外让人感到厚重。同叶紫的《丰收》相似,当时描写丰收成灾的作品还有茅盾的《春蚕》、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夏征农的《禾场上》等,但是叶紫的这篇小说却格外引人注目,不但场面广阔、结构精心,而且描写了尖锐的阶级对立,揭示出灾难的产生根源于“人祸”,画面严酷而逼真。

2、叶紫的小说类似“黑白分明的铅画”,在他的笔下,只有地主和农民之间的不可调和的阶级对立,人物也只具有强烈的爱与憎两种感情。

五、丁玲(1904-1986)1927年底和1928年初,丁玲在《小说月报》发表了《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从此便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主要收入了《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三个集子之中。1930年代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一个人的诞生》《夜会》,中篇《一九三О年春在上海》(之一,之二),《韦护》《水》,以及长篇小说《母亲》等。1936年赴陕北。40年代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篇小说《在医院中》和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人。上中学时,受到“五四”影响。1923年进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7年发表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逃离南京转赴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县。在陕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并先后创作《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等解放区文学优秀作品。1948年写成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1955年和1957年被错误地定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主要成员,1958年又受到“再批判”。并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被投入监狱。1979年平反后重返文坛、先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青年时代的丁玲

(一)、丁玲早期小说的内容:丁玲早期的创作延续的仍然是五四落潮期"个性解放"幻灭的思绪,关注知识女性的命运,在创作上承续了五四受郁达夫影响的浪漫抒情小说传统,表述了现代女性在30年代社会的人生感受。(二)、《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年)

1928年初,丁玲又发表成名作《沙菲女士的日记》,震动了整个文艺界,从此成为最受重视的女作家。

《沙菲女士的日记》,是篇“日记体”小说,全文由女主人公莎菲一个冬天里的30多段日记组成。

莎菲形象:是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现代知识女性形象,她性情孤傲、“怪僻”,内心充满狂热幻想,蔑视封建礼教,追求“真的爱情”和个性解放,但是大革命失败后的特殊环境,小资产阶级在追求幻灭后的内心骚乱,都决定了她执拗地寻觅人生的意义而又没有出路,鄙视世俗又不时感到有沉入纵情声色中的危险,重感情,而更爱幻想、狂想。这就具体反映出历史投射在一部分知识青年身上的时代阴影――使反抗带有病态但仍是反抗(病态的反抗)――表现出莎菲形象的全部矛盾性。

这篇小说的全部核心,就是倾诉女主人公沙菲内心深处的灵与肉的冲突、情欲与思想的冲突、以及最后灵怎样战胜肉,尊严怎样战胜欲望,真实怎样战胜虚假。这种对人物心灵的大胆剖露,产生了惊世骇俗的阅读震撼,从而被看作是"女性的《沉沦》",但是莎菲的灵与肉的冲突却比郁达夫《沉沦》的主人公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因为这是一个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却丧失了选择对象和选择意义的时代寓言:莎菲的苦闷,是五四时期获得个性解放的激进青年,在革命低潮中陷入彷徨无主的真实写照,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批判性,也对当时青年的时代苦闷起到聚光一照,发人深省的作用。

丁玲把自叙传小说带入了革命小说的新轨道,把冷静的心理分析与热切的时代呼唤相结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细腻、大胆而又富有饱满感情的刻画人物复杂心理的特色,代表了丁玲的主要艺术成就。(三)、艺术特点:

1、创造了独特的女性形象系列

作为女性作家,丁玲一直对女性的命运给以了极大的关注。她的作品相当多是以女性为主要人物的,如梦珂、莎菲、阿毛、伊萨、丽嘉、曼贞、贞贞、陆萍等等。由于作家对她们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准确把握和细腻表现,使她们成为中国20-40年代女性形象中一组不可忽略的风景。

2、叙述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在丁玲的作品中作家的主体性相当强烈,她笔下人物的心态其实就是作家内心世界的流露,因此,其叙述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作家常常喜欢采用“我”这一叙事角度和日记的文体,又加强了这一特征。

3、有明确的社会批判意识

丁玲曾分析自己写小说的初衷是因为“对社会不满,自己生活的无出路,有许多话要说出来,却找不到人听,很想做些事,又找不到机会,于是便提起了笔,要代替自己来给这社会一个分析”。尽管丁玲的创作道路有过一些变化,但她一直也未曾放弃过社会批判意识,她的作品内容是心灵世界的流动,而目标却往往指向社会批判,是个人叙事和社会批判的紧密结合。(四)、其他作品

1930年,丁玲发表了中篇小说《韦护》和《一九三O年春在上海》(之一和之二),这三篇小说的题材都是“革命+恋爱”,特色在于把握过渡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比较准确真实。1931年,丁玲发表了中篇小说《水》,小说最大的特色是塑造了农民的群像。1932年,丁玲以自己的母亲为模特创作长篇小说《母亲》,展示了母亲"曼贞"那一代女性寻求自立、追求真理的艰难历程,延续了作家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

第三节东北作家群一、东北作家群的概念指"九一八事变“后从沦陷的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他们的作品多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下的苦难和斗争生活,表达了对敌伪的仇恨,对故乡的眷恋和早日光复国土的愿望,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代表作主要有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等。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实际上构成了左联创作的一部分,虽然其中有些人并未加入左联。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河。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二、萧红(1911-1942)(一)、地位及影响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天才女作家,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一生寂寞坎坷,情感上屡遭不幸,开始创作仅仅9年,年仅31岁就因病客死香港,她和萧军、端木蕻良之间的感情纠葛,成为永远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话题。但是,就在这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萧红却创作了大量凄美动人的文学作品,早在三、四十年代就风靡一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城三月》、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短篇集《牛车上》《旷野的呐喊》等,以自己不足十年的创作生涯,创造了上海――东京时期,香港时期两个高峰,留下了不少佳作。(二)中篇小说《生死场》(1935年)

1934年秋,萧红在青岛完成《生死场》《生死场》是不愿意做奴隶的作家献给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的书,它呼唤着人们起来反抗。甚至连鲁迅先生也吃惊于萧红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更吃惊于看上去还有点纤弱的萧红,却能把"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描绘得"力透纸背"。

全书共17节,大致可分为两部分,1-9节是小说的第一部分,描写的是二十年代东北哈尔滨附近农村中闭塞朴野的社会风气和悲苦无告的农民生活。从10-17节是小说的第二部分,描写的是三十年代东北沦陷后这些农民的苦难与斗争。两部分合起来,就生动刻画出了东北农民在沦陷前后的原始惰性和麻木,描写了他们从蒙昧、麻木、受剥削压迫到在民族存亡的关头终于醒悟的心理过程,在死的挣扎和生的顽强中,表现出民族觉醒、奋起的历史的重负。

小说主要描写了三个家庭:瘸了腿还要辛苦劳作的二里半一家;丧夫再嫁,却依然顽强生活的王婆的一家;追求幸福,却收获了悲哀的金枝的一家。小说没有主要故事,而是全采取生活场面连缀铺叙的写法,写出各种各样的生生死死。如王婆的死而复生――儿子反抗官府被枪毙后,她悲愤自杀,却在下葬时活了过来;金枝女儿的初生即死――金枝怀着身孕过门,生下了一个女儿,没有满月就被丈夫摔死;还有全村最美丽的少妇月英的死。月英病重,丈夫就不再理她,把枕头换成了硬砖头,临死时想喝一口水,丈夫也懒得取。但是民族遭到的惨劫改变了这些平凡百姓的生和死的形式,王婆开始为秘密团体站岗放哨,二里半也改变了守着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理想,开始进行反抗。

(三)、艺术特点:

萧红的艺术风格变化丰富,多彩多姿,前期明丽刚健、后期沉郁隽永。其小说创作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手法,将小说散文化、抒情诗化、绘画化,淡化了故事情节,而以感情的起伏脉络为主线贯穿事件的片断或生活场景,从而形成一种自然流动的小说结构;此外,她还善于捕捉生活的场景、瞬间,以缀锦、连珠的手法结构全篇;创作风格明丽凄婉,又内含英武之气,其忧郁具有女性的纯净美。三、萧军(1907-1988)萧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萧红齐名,两人既是爱侣,又是战友,合称二萧。萧军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家,这不是因为他的作品,也不仅仅因为他与萧红的爱情故事,更在于他的性格。萧军是典型的关东大汉,为人粗犷豪放,具有"侠客"的精神。再加上青年时当过士兵、下级军官,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具有刚猛的反抗精神,嫉恶如仇,为人仗义,个性倔强。读萧军的作品,扑面而来的是粗犷、强悍的气息,他把东北山野的强悍气息带进了文坛之中。

萧军的代表作是《八月的乡村》,此外还有短篇集《江上》《羊》等,以后又用近二十年之力,写出了宏大的《过去的年代》,(1936年以《第三代》为名出版了1、2部,1955年之后以《过去的年代》为名出版全书),共8部84万言,小说史实般地将东北人民自辛亥革命以来的生活和对压迫者的反抗深广地展现开来,对东北特异的"胡子"性格做了精心的描绘,对东北的民魂作了历史深广度的开掘,众多分属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气势恢弘的场面,显示了作者驾驭大型题材的能力。第四节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

京派和海派,在30年代分别活跃在京津和上海它们介于左翼和国民党文化之间,持有自己独特的主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有着极大的影响。

京派和海派的对峙和冲突,是30年代中国社会的重要主题。1934年1月10日,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了《论海派》一文,无意间引发了一场“京派”和“海派”的论争,这场论争看似偶然,却蕴含着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诸多基本母题:如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乡土与都市、沿海与内陆等等,从而折射出了古老的农业中国,在向现代文明转换过程中的丰富景观。一、"京派"小说

(一)定义:

“京派”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他们追求文学(学术)的自由与独立,既反对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是一群维护文学的理想主义者,其基本成员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以《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水星》为主要阵地,以沈从文、废名、朱光潜、凌叔华、萧乾、李健吾、芦焚、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林庚等一批学者型的文人,即非职业化作家为代表,其中最重要的作家就是沈从文。(二)京派文化

“京派”文化是乡土文化的典型象征,具有双重的文化和美学特征:一方面对现代性既追求,又怀疑,从而导致对现代性的焦虑;另一方面,是在现代性的强大冲击下,对本土的传统美感日渐消失而感受到了一种挽歌情怀。(三)文学观念

京派小说家们的文学观念和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坚持自由主义,反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干预和制约;其次,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对抗文学的商品化。

在30年代的政治历史语境中,京派作家无疑是处在边缘的,因为左翼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海派主张文学商品化,而他们的主张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是他们所追求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理想,他们对人的尊严、对和谐生命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固守,都具有某种永久的启示意义。(四)艺术特征

京派小说家创作的共同特点是:多带有乡土气息,具有来自乡野的质朴的美和凝重古久的风格,并由于对本土经验的眷恋和回归的渴望,其文体都具有一种抒情性。如废名的《桥》、沈从文的《边城》、芦焚的《果园城记》等。(五)京派代表作家京派作家之中以小说著称的,有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林徽因等,他们的作品除了具有京派的共同特质以外,每个人又都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风格。

二战时萧乾在英国广播公司林徽因二、新感觉派小说(一)、"新感觉派"的定义及形成过程

新感觉派是一个小说流派,发端于20年代末,形成于30年代前半期,是海派的第二代。以《现代》杂志为主要阵地,代表作家是刘呐鸥、穆时英、施蜇存,其作品多表现半殖民地中国现代都市的畸形和病态生活,刻意描写主观感觉和印象,着重人物的心理分析和潜意识、隐意识的开掘,人物多具有“二重人格”,一部分作品具有心理分析小说的特色,并流露出颓废悲观情绪。因主要受日本新感觉主义的影响,所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新感觉派。

日本新感觉派,是1924年左右兴起,1927年就基本消散了的文学流派。1924年,日本作家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创办了同人杂志《文艺时代》,开始了新感觉派运动。他们强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人们应该以新的感觉方式来体验、认识和表现世界,尤其是以视觉、听觉作为认识现代世界的出发点,特别注重传达瞬间的感觉体验,潜意识和内心的世界。1928年9月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这是新感觉派小说的萌芽;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大型文学期刊《现代》创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作为一个小说流派已经形成,并开始走向成熟;1935年初施蛰存因故辞去《现代》编辑一职,标志着这一流派的解体。(二)、新感觉派小说出现的意义

它是真正观照现代大都市的文学。新感觉派作家对都市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作品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真正的大都市的气息。他们不仅注重对都市外在景观的炫奇式的描绘,而且也注重对都市的感受和体验的描写,并且将这种外在景观和内在体验同时落实到了小说的形式层面上,获得了把体验到的内在的都市内容和外在的文本形式相对应的诗学途径。(三)、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点

1、擅长捕捉都市化意象

"都市"是新感觉派作家小说中的真正主角,其具体化意象有:流线型的汽车、服装、广告、咖啡厅、摩天大楼、霓虹灯、电影院等,而最核心的意象就是"舞厅"。新感觉派的名篇如《夜总会里的五个人》、《黑牡丹》、《上海的狐步舞》中都有舞厅的场景,其中暗含着的内在景观就是充满了商业化和娱乐气息的消费文化,还有中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的生活习惯、节奏、态度和情趣。

2、在小说形式层面整合了现代都市的体验和感性。

新感觉派真正的价值在于提供了对都市的丰富的感性直观体验。在小说中他们充分调动了各种现代技巧来传达都市的感性,动用自己五官感觉的复合体验、学习和借鉴电影蒙太奇的技巧,打乱叙事时间和结构,在形式上活用印刷字体来冲击读者的视觉感受,省略标点符号等。这些形式上的变革,激活了文学的感性和小说的想象力,传达出了现代都市所展示的人类心理体验和感性存在的新视野,有着很大的进步意义,其局限在于有些过分地沉溺于都市的感官刺激、过分地震惊于光怪陆离的意象世界的体验,缺乏自反式的观照,从而显示出了一种文化贫血症。3、侧重于挖掘心理、潜意识、瞬间体验和感觉世界,不以复杂离奇的故事性情节取胜。

舞厅的视角是新感觉派小说核心的视角,小说的叙事者追寻的往往是舞厅中的主人公的眼睛,而不是故事本身,因为舞场上的男女大都是逢场作戏,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中的女主人公就坦然承认,她从来也没有和一个男人在一起待过三个小时以上,以这种主人公的眼睛为追寻对象,显然很难生成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

(四)、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

新感觉派作家的创作虽然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但是却又各自有其独特的个性。其中,真正沉溺于都市题材的小说家是刘呐鸥和穆时英。施蛰存(1905-2004)

施蛰存是新感觉派小说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也是其中比较特异的人物。与新感觉派的其他人相比,施蛰存的小说创作题材更加广泛、多样。

施蛰存的第一个短篇集是《上元灯》,其中大部分小说都是用怀旧情绪来表达少男少女初恋的诗意和小市民生活,出版后获得了好评。1932年主编《现代》杂志后,开始同穆时英的新感觉派部分地合流。

施蛰存的代表作是《梅雨之夕》、《春阳》、《善女人的品行》、《将军底头》等。他更擅长描写现代人在都市中的孤独感和疏离感,特别注重挖掘都市市民的深层心理世界。这种倾向最终发展为他的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梅雨之夕》和《春阳》都揭示了都市男女隐秘而曲折的内心流程,写他们卑微的渴望的萌动和这种渴望的无声无息的破灭,力图展现现代都市男女特有的情爱方式。

通过潜意识探索人性,是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核心追求。叙事的技巧相对传统些,将传统和现代有机地接合了起来。节奏比较平缓,故事性较强,有一种怀旧的气息和古典的诗情。施蛰存小说的艺术特点:第五节茅盾的社会分析小说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生于1896年,1981年逝世,享年86岁,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茅盾是他192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所用的笔名。

茅盾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父亲沈永锡是清末的秀才,思想比较开明,注重自然科学,希望儿子学实业,没想到茅盾却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父亲早逝,茅盾是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的。茅盾的母亲陈爱珠是大家闺秀,通文理,有远见,对孩子们要求严格,茅盾称自己的母亲是他"第一个启蒙老师",非常敬佩。

茅盾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因为家里穷中止了学业,同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作编辑。1920年开始主持《小说月报》的"小说新潮栏",发表了一些重要文章,同年11月接编并且开始着手改革《小说月报》,1920年年底至1921年1月,和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等人一起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提出了"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现实主义艺术精神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新文学建设理论。茅盾故乡乌镇创作

茅盾最初以革命家的身份登上社会舞台,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1925年直接参加了五卅运动,1926年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任国民党中宣部秘书,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等职。从1925到1927年,茅盾一直处在革命运动的漩涡中心,接触了大量的人和事,这一段丰富的政治生活,为他今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也使他具备了一种社会科学家的气质。

茅盾的文学创作始于1927年。国共分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现实使茅盾精神极度苦闷,足足有10个月,茅盾足不出户,开始了文学创作,到1928年6月,完成了《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从1928年到1930年4月,茅盾抛妻弃子客居日本,期间完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虹》,以及《野蔷薇》等短篇小说和《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重要论文。1930年茅盾回国,1933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子夜》,获得轰动。从1937年抗战爆发到40年代,茅盾连续创作了《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等一系列长篇和剧本《清明前后》。。

茅盾的短篇小说著名的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

以茅盾为首所构成的30年代之后的革命文学传统,和从五四发源的鲁迅传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这区别,正代表了茅盾的独创和他之所以更能代表正宗的原因所在——他的创作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的文学反映。

《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是茅盾的处女作。"茅盾"的笔名就是这时开始用的,从这个笔名我们就可以窥视出茅盾当时的心境,即矛盾的心态。

《蚀》展现的是从1926年到1928年大革命期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状况,小说以广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迅速、真实地反映了刚刚过去的大革命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着的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心理。在《蚀》三部曲中,茅盾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验为基础,真实地表现了一些投身大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展示了现代青年在革命浪潮中所经历的三个时期:革命前夕的高昂兴奋与革命到来之时的幻灭;革命激烈与挫折时期的动摇;幻灭与动摇之后的新的追求等。写于1929年的《虹》是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是茅盾自1929年4月到6月在日本时所写的,全部过程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虹》是一个"狂乱的混合物",从它发表的第一天起,人们对它就抱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

小说以女主人公梅行素(梅女士)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反映了从"五四"到"五卅"运动期间中国最初觉醒的一代女性的人的意识的觉醒,和由人的意识转换为群的意识的心灵历程和历史进程。

"虹"是一个象征主义的题目。茅盾在给郑振铎的信中说:"虹是一座桥,便是春之女神由此以出冥国,重到世间的那一座桥,又常见于傍晚,是黑夜前的幻美,然而易散,虹有迷人的魅力,然而本身是虚空的幻想。这些便是虹的命意。"茅盾以"虹"来象征小说女主人公梅女士的性格,具有两重含义:一是以梅女士的转变,象征着西方神话故事中的"春之神"从冥国(即黑暗中)重返世间那种光明夺目的力量,二是梅女士性格的"幻美"和矛盾性。按照作者的意思,梅女士即使走向革命,也仍然是"似是而非"的,要经过种种磨难,可惜的是这部长篇并没有写完。

短篇小说《林家铺子》(1932.6)

《林家铺子》是茅盾最著名的中篇小说,叙述的是"一.二八"上海战争前后,江南小镇一个小商人在军阀混战、农村凋敝、洋货倾销、社会黑暗的环境中苦苦挣扎而最终破产的故事。小说着力刻画了林老板这个小商人的形象:作为一个小商人,林老板巴结、认真、手段高明,但是处在那种乱世局面,他仍然难以支撑门面,不仅要拿银子四处打点,连自己的女儿都差点被局长抢去,无奈之下只得逃走,小店就此倒闭,其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那个令人无法安身的黑暗社会。"农村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小说《春蚕》及其姊妹篇《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春蚕》完成于1932年,《秋收》和《残冬》完成于1933年。这几年间,农村破产、凋敝、"丰收成灾"的现象日益严重。丰收而致成灾,农民负债、破产、卖儿卖女乃至流离失所,这触目惊心的社会景象,引起了革命作家极大的关注,茅盾的《春蚕》便是这类题材中最早出现的优秀作品。"农村三部曲"既体现出了茅盾对中国社会经济状况整体的独到把握和敏锐观察,在人物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生动性上,又体现出其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春蚕》通过农民老通宝一家的悲剧性遭遇,揭示了半殖民地经济条件下农民不可避免的破产。小说描写了江南农村老通宝一家养蚕"丰收成灾"的悲惨事实,同时勾勒了两代中国农民不同的思想与行为,父亲老通宝勤劳俭朴、忠厚老实,具有韧性和忍受精神,但是却因循守旧,是受封建旧意识毒害很深的老一代农民形象。儿子多多头豪爽、热情、乐观,更有独立见解,对农民的命运开始有所认识:单靠勤俭工作,即使作到背脊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和父亲的冥顽不化的封建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正在觉醒中的新一代农民的形象。作品通过两代农民的对比,预示了他们所走的道路的不同。《秋收》和《残冬》是《春蚕》的续篇,与《春蚕》相比笔墨显得粗疏一些,但时代风情与地方风俗交相辉映,仍然使它们适时地提供了30年代中国农村大便动的历史画面。

《春蚕》剧照长篇小说《子夜》(1933年)

1933年1月,《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它标志着茅盾创作的一个高峰,也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正如瞿秋白所说:《子夜》是"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扛鼎之作,"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一、创作背景

1930年,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在这场论战中,托洛茨基派认为:"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应由中国资产阶级来担任。"茅盾也就由此萌发了以形象思维来参与这次论战的企图,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史诗性结构和气魄的巨著《子夜》就诞生了,这部作品要回答的正是:半殖民地的中国不可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观念。《子夜》原名《夕阳》,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动笔,于1932年12月5日完稿,历时14个月。

茅盾试图在《子夜》中反映的是中国社会的三个方面:

①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压迫下,在世界经济恐慌的影响下,在农村破产的环境下,为要自保,使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加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②民族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引起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的政治的斗争。

③当时的军阀混战、南北大战,农村经济破产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暴动又加深了民族工业的恐慌。

从整个作品的完成来看,茅盾集中笔力描写了前两点,而第三点写的稍薄弱一些,不过这个缺陷在后来的短篇《农村三部曲》中得到了弥补。思想内容

《子夜》是一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资本的社会命运的悲剧,作品以30年代初的上海为背景,惊心动魄地描写了一个刚强有为的民族工业巨子吴荪甫,如何在帝国主义和军阀政治双重压迫之下,在工农革命的夹击中,一败涂地的悲剧命运,从而深刻地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是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的,全景式地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面貌。。

在这部作品中,茅盾选择了一个有着深厚封建背景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做小说的主人公,通过其不可逆转的失败命运,揭示出在被外国政治和经济严重牵制着的半殖民地中国,要想发展独立的民族工业是根本不可能的,从而突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而是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更加殖民地化了。人物形象分析

(一)吴荪甫形象及其悲剧发生的原因

民族资本家的典型,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途中的末路英雄形象。1、吴荪甫具有现代资本家性格的基本特征。

吴荪甫曾经游历过欧美,学会了一整套现代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在精神上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兄弟,也是“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他有着发展中国独立的民族工业的雄才大略,有着活跃的生命力、铁腕与魄力,性格刚毅、顽强、果断,不满足于做一个投机商人,想要摆脱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吴荪甫的气魄和实力使他成为了上海金融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他肯定会靠自己的实干一步步实现自己理想的,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现状是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政治局势动荡、前途未卜,经济命脉都掌握在洋人手中,这样处于种种矛盾和夹击中的吴荪甫,其失败就成了不可避免的。

2、具有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既有自私、贪婪、专断与残酷的一面,也存在着悲壮的一面。在吴荪甫的身上,既表现出了民族意识,又体现出了资本家的阶级属性,二者是互相交融在一起的。他对工人群众步步进逼,千方百计把自己的灾难转嫁到工人的身上,如延长工时、减少工资,收买工贼,甚至勾结反动军警,镇压工潮。对外资的侵袭是抵制的,对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要胁也充满了同仇敌忾、乃至困兽犹斗之势,他那强悍的生命力量正是我们柔弱的民族性格中所缺乏的,我们的民族可以说自20世纪以来就在不断呼唤着这样的铁腕人物出现,能够以他的雄才大略、经营之才和大刀阔斧的魄力打破停滞不前的局面,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因此,吴荪甫落入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网中,困兽般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结局,所引起的读者的感情是复杂的。

在家庭关系上,吴荪甫是孤独的,他虽然以封建家长的权威在公馆中颐指气使,但是却难以弥合家庭成员中存在的越来越深的裂痕,这里有僵尸般的封建老朽吴老太爷;有和他貌合神离,成天恋着旧日情人,做白日梦的妻子林佩瑶;弟弟阿萱受到了都市生活的诱惑而纨绔习气十足;妹妹四小姐惠芳则因为长期接受封建教养而害怕现代生活,个人生活十分封闭。偌大一个家庭竟没有一个人能够为他排忧解难,帮他建功立业。亲人之间只有隔膜、利用、榨取,而没有理解和援助。在工厂管理上,吴荪甫也是孤独的。一方面,他认为莫干丞"只配在乡下收租讨账",另一方面,他亲自提拔起来的屠维岳虽然干练而狡诈,但是由于没有好的助手与他配合,结果其分化工人队伍的计策,被靠裙带关系掌握权力的人弄得捉襟见肘而最后失败。吴荪甫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最紧要的关头,在工厂里和他捣乱的竟是他自己的亲戚。长期的封建文化沉积,给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和困扰,这是《子夜》极为深刻、极为发人深省的艺术发现。3、长期的封建文化沉积,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和困扰,这是《子夜》极为深刻、极为发人深省的艺术发现。

4、性格复杂,似强实弱,外强中干,随着情节的发展,前者不断让位于后者。

吴荪甫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人物,他的一切社会和心理表现,我们都可以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或生存环境中找到充分的根据。

吴荪甫平时是比较清醒而又富于理智的,但在层层进逼的困境中又经常会显示出软弱和颓唐,遇到困难时,往往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暴跳如雷;对军阀战乱他没有好感,可是为了公债的得失,他又盼望这讨厌的战乱不要马上停下来;他和赵伯韬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是金钱的力量却又能使他们暂时同坐到一条板凳上。这种种前后矛盾的方面,从不同的侧面凸现出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存在于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民族资本家的形象。

吴荪甫确实应该是时代英雄传奇所理所当然的主角,可惜却生不逢时。他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而且是在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帝国主义经济大肆侵入中国的30年代中国社会的民族资本家,因此有着种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其自身所具有的封建性(突出表现在他对他的亲人、如妻子、弟弟、妹妹、对其部下以至工人的封建专断性质上,对农民的剥削也是其封建性的外在体现),这使他在和周围人的关系中经常处于孤立的地位。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他在和背后有帝国主义撑腰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常感自己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其性格中强与弱两个方面不断进行搏斗,而发展趋势是前者不断让位于后者,直至最后精神上陷于崩溃。吴荪甫的悲剧命运说明: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就是在吴荪甫身上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也正是《子夜》的主旨所在。其他人物形象

赵伯韬是一个买办资本家的形象,为人老奸巨滑、流氓成性,是“公债场上的魔王”,既和军政界有联系,又同美国人打公司,做起公债来回回得手。他可以用30万元把两军对垒的军队买退30里,也可以请准财政部向交易所发布危害吴荪甫的行政命令,能够大大咧咧地坐在豪华旅馆的沙发中,一手扒进公债,一手扒进各种各样的女人,玩笑之中就把吴荪甫置于了绝境。在同吴荪甫的斗争中,赵伯韬始终掌握着主动权。作品中对他荒淫无耻的生活的揭露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金融市场上的贪婪与骄横、精神生活上的空虚与荒唐,同时交织在了他的身上。

吴老太爷是一具古老的封建僵尸形象,具有象征意义。文中对他的描写是非常具有喜剧性的。吴老太爷进上海的场景是几乎可以和《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相媲美的绝妙描写,也是近代工业文明压碎封建老朽心灵的惨剧。

冯云卿是从古老的人伦教义向拜金文化转型的地主阶级典型。本是前清举人,一向"诗礼传家",拥田千亩,在乡间过着稳稳当当的收租放债生活,人称"笑面虎"。农民的骚动使他来到大上海,在交易所浮沉,以作股票为生,最后落入了赵伯韬的圈套之中,蚀了老本。为了翻本逐利,他唆使风流娇憨的女儿冯眉卿用肉体去勾引赵伯韬,结果却探听到了错误的信息,他动用了给女儿作陪嫁的一万两银子去做了最后的赌注,最后落了个倾家荡产的悲惨结局。这是典型的封建地主阶级向洋场文化投降所表现出来的廉耻尽丧,他们为了生存下去,甚至顾不得传统封建伦理的礼规,从而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子夜》的艺术特点

(一)全景观,多层次地反映出了3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现实。

茅盾是一位具有社会科学家气质的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所具有的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不断创造时代典型的努力,都是建筑在他的精细观察和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分析之上的,这种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深广度的创作方法影响深远,并且逐渐成为了左翼文学所公认的主流。以茅盾为首的这一类小说,被人们称为"社会分析小说"。《子夜》以吴荪甫在事业上的奋斗为主线,在宏伟的建构中囊括了时代风云、政治纠葛、军阀间的战乱、工农革命的风潮、工业巨头的竞争、金融市场的并拼等,从许多社会生活的侧面汇成了文化史和社会风俗史,显示出了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小说场面众多,从名流云集的富豪客厅,到股票交易所,从生产车间到交际场所,从少奶奶豪华的卧室,到平民的窝棚,从都市到乡村,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广阔又真切的30年代初上海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图画,塑造了包括金融买办资本家、民族工业资本家、封建余孽、军官、政客、医生、教授、经纪人在内的整个都市上流社会的各色人物。(二)结构恢宏、严谨。

《子夜》虽然人物众多(大约出现了100多个人物)、线索纷繁、矛盾复杂,场面广阔,但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虽仅三月,字数不足50万,却几乎囊括了所有复杂的生活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吴荪甫把相互关连的“三条火线”联结在这里一起,即:公债市场上的斗争;以裕华丝厂为中心的上海纺织工人的罢工斗争,以双桥镇为代表的农民反抗封建恶霸地主的斗争。从而将三十年代初期从农村到城市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和谐地组织到了一起,生动地展现了极为广阔的生活图景。

2、以吴荪甫和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线索,广阔场景,集中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加以表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波澜起伏,缜密自然。

3、精心设计了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小说第一章写的是吴老太爷来到上海而猝死的故事,以吴老太爷的猝死象征着封建地主阶级旧的一章已经结束,同时开始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新的历史悲喜剧;第二章通过吴老太爷的丧事,小说的主要人物全部出场,小说各种矛盾全面展开,并以吴荪甫为中心,组成了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结尾处虚写工农红军的日益壮大,同吴荪甫的失败相对照,预示出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所在。整个结构可以说是浑然一体,缜密而清晰。

在动笔创作《子夜》时,因为要反映的内容过于丰富,所以茅盾事先拟出了几万字的提纲,对情节和人物关系做了详尽的设计和布局,其趋于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式在使其作品结构谨严、完美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情节缺乏偶然,过于规范化的局限,并且在后来的仿效者中产生了僵化的影响。

(三)细致的心理描写。

茅盾十分欣赏西方十九世纪小说中"心理解析的精微真确",所以,在《子夜》中他有意识地学习托尔斯泰,运用"心灵辩证法"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占了很大的比重,如对吴荪甫在开始组办益中公司时的踌躇满志,在镇压工人运动时的焦躁不安、在公债投机市场上与赵伯韬决战时的举棋不定、在失败时的心灰意冷时的内心世界剖露得都非常真实贴切。

(四)富有象征意味的色彩和声音的描写。作者对于典型环境的设置和浓郁氛围的烘托都有匠心的表现,富有象征意味的色彩和声音的描写,在小说中和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和谐地进行了交相辉映。如《子夜》第七章在描写吴内外交困的心境时,作者始终伴有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灰色的云块、闪电、雷鸣、浓雾、金黄色的太阳、绿色的树林、琴韵似的水滴……不同层次的音响效果和不同基调的色彩构成了吴内心世界情绪起伏的流程,狂风暴雨、惊雷骇电、晚霞余辉等自然景物都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有联系,绝对没有为写景而写景的闲笔虚文。(五)人物语言个性化。

小说中吴荪甫的语言是自负和刚愎自用的,短促有力、果断,常常出现"一定""立刻""不能"之类的言辞,将他的强硬、果敢、狠毒的性格表现得真实而准确;而赵伯韬的语言则狂妄、高傲,粗野、下流、夹杂着市侩气,话语中透露出一个买办资产阶级在当时中国社会骄横无忌的精神状态,此外,对各种类型的资本家如朱吟秋、周仲伟、杜竹斋等人的语言的刻画,对曾沧海、冯云卿等封建地主的语言的刻画也都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

(一)、注重题材和主题的时代性、重大性,以及能够反映时代全貌及其。茅盾在创作中自觉地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容"。如果把他的作品按其反映的历史时代先后排列起来看,五四运动前后到40年代末近半个世纪内现代中国社会风貌极其变化,各个阶层的生活动向及彼此之间的冲突,都得到了充分的艺术反映。可以说,茅盾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时段中国社会的编年史。以《子夜》为例,在这部作品中,茅盾自觉展开了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全方位的正面描绘,这里有:在帝国主义侵略下30年代经济大崩溃中的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生死搏斗,农民的破产与暴动,军阀混战、中小城镇商业的凋残,市民阶层的破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毫无出路,以及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和爱国抗日运动的最初发动。作者力求完整地反映出整个大时代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发表后轰动社会,三个月内重版四次,从而成为革命现实主义的里程碑式作品。

(二)、在小说形象的塑造上,茅盾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吴荪甫就是这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诸点一一加以展开,这也不同于鲁迅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予以传神的勾勒的白描手法。

(三)、结构上,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茅盾的的作品总是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从《子夜》,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特点。这种结构方式是更适合于长篇小说的布局的,而不同于鲁迅小说的单纯而严正的布局要求。从鲁迅到茅盾,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现代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变化。(四)、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社会历史的剖析和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

具体表现为茅盾总是把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运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人物心理发展的历史。茅盾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茅盾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上,他的长篇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他是"社会分析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作家,也是彻底改变"五四"中长篇小说的幼稚状态,使之走向完善的最突出的小说家。他的小说适应了30年代生活内容的变化,对鲁迅开创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体作了新的拓展,向中长篇延伸,大大提高了中国现代小说反映生活和人的心灵深广度的可能性。在茅盾的手里,中国的现代长篇小说真正走向了成熟。[思考题]

(1)为什么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

2)茅盾曾自评其《子夜》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评说?结合对作品的分析,阐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

(3)试从题材、人物塑造、结构和心理描写等方面,评论《子夜》的艺术特色。第六节巴金和他的三部曲小说一、生平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目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硕果仅存的老作家。巴金,是他首次发表小说时使用的笔名,大概和当时巴金崇尚的俄国两位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的名字有关。

巴金少年时受五四运动影响,1922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并和当地进步青年结社办刊。1923年走出家庭,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参加社会活动。1927年赴法国,研读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哲学著述,并翻译无政府主义思想家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并在异国开始了文学创作,写出了处女作《灭亡》。二、创作分期

巴金在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从1928年9月写《灭亡》起,到抗日战争爆发为前期;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为后期。主要作品有革命三部曲(中长篇小说《灭亡》、《新生》、《黎明》(未出版),《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火》三部曲,《第四病室》、《憩园》、《寒夜》等,创作数量非常多。

三、巴金的作品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描写年青一代从事的革命斗争,如“革命三部曲”;二是描写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如“激流三部曲”,后一类作品在他的全部著作中最有影响,以其揭露黑暗,歌颂反抗和光明的主题特别受到青年读者的喜爱。四、创作思想

巴金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和以下三个因素分不开的:

1、出身于封建大家族,有着深刻的尔虞我诈、挣扎者、奋斗者、牺牲者的家庭体验。2、读书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在他就读的成都外国语学校,可以阅读进步书籍。3、受到了无政府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1925年巴金从南京东南大学毕业,开始研究和翻译无政府主义,对法国人克鲁泡特金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曾和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爱玛.高德曼通过信,对这位"为了信仰而坐过牢,希望革命建立自由"的无政府主义者十分崇拜。1927年1月,巴金赴法留学,大量阅读法国大革命史,读卢梭、伏尔泰、左拉等人的作品,对平等博爱思想有了很深的理解。他十分敬佩因鼓吹平等而被捕的意大利工人领袖梵宰蒂,曾致信表达自己的敬仰。梵宰蒂的信念是:"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张口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巴金本人的思想倾向,梵宰蒂给巴金的回信中说"青年是人类的希望""要忠实地生活,要爱人,要帮助人",这些对巴金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都是极大的促进。

五、《灭亡》等前期小说创作这一时期的作品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的,如长篇《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另一类是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的,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代表。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年7月,两个无政府主义者、意大利工人萨柯和梵宰蒂经全世界工人和民众的多方营救无效而被判处死刑,这些事都给巴金以极为沉重的打击,他感到“生活完全失了目标”,正是在这极度的痛苦中,巴金开始小说创作,他说:“我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否则我这颗年轻的心就会枯死。所以我拿起笔……”1928年,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完成。

《灭亡》反映的是1926年北伐战争之前,军阀孙传芳统治下的上海,塑造了以生命向黑暗社会复仇的职业革命者杜大心的形象,这位主人公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却忍住极大的痛苦为反抗专制制度而拼命工作。

杜大心富于正义感和献身精神,又狂热而脆弱,加上错误理论的引导,在狂热、盲目、幼稚的斗争中无畏地牺牲了自己。作品实际上是把杜大心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来处理的,作品感人至深的并不是宣扬了什么主义,而是那种绝望而又抗争的献身精神,其中某些甜软而又抒情的恋爱情节与悲愤、压抑、暴烈的场景互相交错穿插,形成一种狂躁的气氛。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大都充溢着伤感情调,很少英雄至上的气象,巴金的《灭亡》终于让读者有了自己的英雄,尽管是一个在暗夜里绝望呼叫的英雄。巴金本人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经使用过“前期“和”后期“的概念,在前期创作中,巴金坦言自己所喜爱的是总题为《爱情三部曲》的三个中篇《雾》(1932)、《雨》(1933)、《电》(1935)。

《爱情三部曲》的重要性:它是巴金早年对”革命“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痛苦紧张而又持久思索的总结,是作家早期世界观的形象化展现。作品探索了革命的战略、战术、方式、道路、思考了革命者的人生观、政治观以及他们对友谊、婚姻、爱情、家庭等各方面的态度,涉及问题异常广泛,因此是一部巴金心目中所认为的革命者的”生活教科书“。这就是为什么作家早年特别喜爱它的真正原因。

巴金早期作品共同的特征:多以第一人称或日记体叙事,故事多来自臆想,大量的人物独白与内心激情的表述,使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感情真挚、热烈,但叙事并不完美。六、长篇小说《家》:(一)创作背景

巴金的一生就是与封建专制进行不懈斗争的过程。1931年长篇小说《家》(当时以《激流》之名在上海《时代》杂志连载)的诞生,标志着巴金小说一个重要领域――表现自己熟悉的封建家庭生活――的开拓,《家》的成功为巴金小说摆脱幼稚,迈向成熟积累了重要经验。1938年和1940年,巴金又继续顺着《家》的情节发展线索,陆续写成了《春》《秋》,并将这三部长篇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这三部小说一开始并没有总体构思,写作时间先后的间隔很长,每部作品又各有其独立的结构,但在写作过程中又兼顾到各部相互关照,所以是整体统一的长篇系列小说。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整部长篇小说长达104万字),对封建家庭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激流三部曲》还是第一次。《家》仅在1949年以前便出了三十多版,销行数十万册。此后,到1978年,仅北京一地就印行15次,它还先后三次被改编拍摄成电影,亦曾被改编成话剧、越剧、粤剧等。

(二)、小说主题

《家》以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祖孙两代的矛盾冲突为线索,通过梅、鸣凤、瑞珏三个女子的血泪悲剧沉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其腐朽没落,同时热情地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在《关于家十版代序――给我的一个表哥》中,巴金曾经非常激动地谈《家》的创作动机,他说:

旧家庭是渐渐地沉没在灭亡的命运里面了我看见它一天一天地往崩溃的路上走。这是必然的趋势,是被经济关系和社会环境决定了的。这便是我的信念……,它使我更有勇气来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Iaccuse(我控诉)。我不能忘记甚至在崩溃的途中它还会捕获更多的“食物”:牺牲品。无数年轻的有为的生命成为垂死制度的牺牲品,这是不公平的命运,我要反抗这个命运。……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家》描写的是封建旧社会常见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第一代是高老太爷,高老太爷是"高家"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至尊和权威,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其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的是旧家庭和封建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家》直接写高老太爷的章节并不多,但却像幽灵一般无处不在,贯穿全书,在高公馆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直接间接都与高老太爷有关,如鸣凤的死,婉儿的嫁,瑞珏的死,觉新和梅的婚姻悲剧等。小说用许多血淋淋的事实,控诉了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于人的青春、爱情、生命的摧残,而封建压迫者在扼杀人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性。第二代:“克”字辈,即克安、克定之流。这一代是高家“坐吃山空的败家子”典型,在父亲的荫庇下,吃喝嫖赌、抽大烟、捧戏子,把父亲的那种淫秽的行径完全继承、效法了下来,平时对高老太爷敬重的唯恐不周,但高老太爷刚刚去世,这些人就为财权族权争闹不休,演出了一幕幕的丑剧。这一切都表明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已经病入膏肓,即将崩溃。第三代:"觉"字辈。主要以是觉新、觉民和觉慧为代表。觉新是长房长孙,父亲死后,自己这一房的事情由他掌管,为了维护自己这一房的利益,靠逆来顺受、作揖请安来维持和平。觉民所做出的最大的抗争就是争取爱情的自由,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即"琴"表妹)订婚。觉慧是高家这个封建大家族的叛逆者,具有民主的思想,无视封建的阶级和等级观念而爱上了家里的丫头鸣凤,但是思想中仍然具有残余的封建等级观念,在爱情遭到挫折时,也曾遗憾鸣凤没有处在琴的地位上,如果鸣凤也是大家的小姐,那么两人的爱情就顺理成章了,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家》中所写的封建大家庭,是作为当时中国封建制度的一个缩影来表现的。高老太爷一生惨淡经营,得到的主要是两件东西,即金钱和权势,他用金钱供养儿孙,使整个封建家庭终日过着奢侈的生活,也以此为手段,使整个一大家人都得听他的话,他以权势镇压反抗,以维护封建制度和他在家庭中凛然不可侵犯的专制地位,但是时代不同了,这一切结果全都适得其反,"他的钱只会促使儿子们灵魂的堕落,他的专制只会把孙子们逼上革命的路,他更不知道他自己亲手在给这个家庭挖墓"。直至最后心力交瘁,一命呜呼。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巨大的历史潮流正在冲垮封建阶级的统治根基,封建大家庭的崩溃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三、人物分析(一)觉慧

觉慧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抗者,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叛徒",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觉慧从朴素的对劳动者的爱和对封建制度的恨出发,走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最后又走向社会斗争。作者通过他的思想发展过程,展示了近百年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共同经历的思想历程。

觉慧的思想性格主要包括两方面:

1、反抗叛逆是其性格的核心。2、在觉慧身上还存在着他所出身的那个家庭和阶级的思想印记。也因为这点是这个被理想化了的人物看上去显得真实。(二)觉新

《家》的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觉新形象的塑造,觉新是这部小说中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其原型是巴金的大哥李尧枚、一个活得很苦的"多余人",《家》的出版代序中说这部书就是呈现给他的。但是在他还没有读到这部小说之前就服毒自尽了。

觉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软弱者,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又怯于行动的知识分子形象和"多余人",是在封建家庭和旧礼教的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具有双重性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具有美好的素质,才资优异,聪明好学,有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高觉新自小就是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这是一种合于传统礼教的孝子贤孙的理想性格,是父母心目中的“宁馨儿”,却也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致命弱点。他性格中与善良本性分不开的是怯懦,这个性格不仅注定了他人生的被动,也注定了他终究“躲”不过各种灾难和厄运。2、思想性格被封建宗法观念和封建礼教严重地扭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受到了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斗争,另一方面,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逆来顺受,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3、觉新的悲剧既是性格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概括了封建末世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具有悲剧的深刻性和典型性。

尽管觉新总是以牺牲自我的方式以换取家庭的和谐,然而残酷命运让他接连失去生命中两个最亲爱的女人:先是梅表妹因长期精神抑郁,害肺病死去;既而妻子瑞珏在分娩之际被讲迷信的长辈合力逐出家门,因难产死于郊外冰冷的土屋中。觉新内心的无比凄凉和孤独,只有他的弟弟觉民、觉慧稍稍理解,但他们无法帮助已经无力奋飞的哥哥。觉新的悲剧说明对于封建恶势力只能奋起抗争,争得人格的自由和独立,争得爱情的幸福,妥协和退让是没有出路的。存在于觉新身上的那种软弱动摇的性格完全是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家族制度造成的,他的悲剧集中反映了这种制度对健康人性的戕害。从《家》的构思来看,作者是有意将觉慧与觉新两种不同的思想性格和人生道路做鲜明对照,以更完满地表达《家》的思想主题的。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现代知识分子不同的人生追求。如果说觉慧是引导青年应当这样走的形象,觉新就是不该那么做的典型。与《家》中其他承担着悲剧表现职能的女性牺牲者相比,觉新的形象是最具有悲剧内涵的。钱梅芬、瑞珏、鸣凤等人物形象,大都有些类型化;她们的悲剧更多来自命运,而作品对她们命运的表现也略嫌戏剧化。但是,觉新的悲剧性,不仅在于命运的播弄,更在于他怯懦优柔、充满矛盾的性格;这种性格与他位居的家庭地位以及新旧交替的时代环境,决定了他的不可逃脱的牺牲者的命运,造就了负罪而苟且、追求与幻灭的二重人格,成了中国新文学中极有文化内涵和心理深度的人物形象。这也是巴金贡献给现代文学的一个不朽形象。[思考题]

分析《家》中的觉新、觉慧、高老太爷和瑞珏的人物形象。

第七节老舍的京味小说一、生平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父亲舒永寿,是清朝保卫皇城的一名护兵,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的时候阵亡。父亲死后,家境日渐贫困,老舍就和性格刚强的母亲相依为命,艰苦度日。后来,接受了别人的资助,到一家改良的私塾读书,1913年,又考入了免费供应吃住的北京师范学校。五四运动前一年,老舍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但是却没有直接参与激进的新文化运动。老舍真正开始他的创作生涯,是1924去英国担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中文讲师之后,从1924-1929年,老舍旅居在英国,并开始了文学创作,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都在《小说月报》上加以了连载。1926年,经许地山的介绍,老舍加入了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老舍的创作进入鼎盛期,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1936),《猫城记》(1932)、《离婚》(1933)《牛天赐传》(1934)《文博士》(1936-1937),写于1930-1931年间的《大明湖》等长篇巨制。《大明湖》的原稿被战火焚毁,没能出版,后来,他从中提炼出了一部中篇小说,就是著名的《月牙儿》。还有中篇小说《新时代的旧悲剧》(1935)和三个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

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是老舍创作的又一阶段。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老舍曾任总务部主任,积极投身抗战文艺工作。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火葬》(1944)、《四世同堂》(1944-1948)、《鼓书艺人》(1949)、中篇《我这一辈子》(1947)、中篇小说集《月牙集》、短篇小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