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巢湖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安徽省巢湖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安徽省巢湖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安徽省巢湖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佛教传人我国的时间是()A.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2.西藏和平解放是在

A.1949年B.1952年C.1951年D.1953年

3.

4.隋朝大运河从北到南四段顺序是()①永济渠②江南河③通济渠④邗沟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④②D.①②④③

5.有关山西能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设坑口电站,实现西电东送

B.开发利用汾河的水力资源

C.大力开发当地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D.建设核电站,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6.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民权主义”是指()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7.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的扬尘、沙尘暴天气渐趋严重,发生次数增多,影响范围增大,最远的可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地区,据此回答24~25题.

对扬沙、沙尘暴起影响作用的天气系统是()A.A.准静止锋

B.暖锋

C.冷锋

D.气旋

8.关于我国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地区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B.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高原和独特的高寒气候

C.季风与非季风区,外流区与内流区的界限均通过本区

D.是黄河、长江、印度河和恒河等河流的发源地

9.下列有关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危机从日本开始,席卷欧美B.破坏性强C.生产过剩与金融信用危机同时爆发D.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10.图1为某海域的海底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题。图中A地和B地的深度差值可能是()A.1000米B.1300米C.2000米D.1400米

11.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A.A.咖啡、甘蔗、香蕉、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B.农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大大超过工业

C.最大的工业中心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

D.东南部人口稠密,因为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12.今天藏族的祖先在唐朝被称作()

A.吐蕃B.回鹘C.羌D.南诏

13.南半球的主要粮食出口国家是()A.美国和加拿大B.中国和印度C.阿根廷和澳大利亚D.南非和智利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位的是()A.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15.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民权主义”是指()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16.1115年建立金政权的女真族首领是

A.元昊B.松赞干布C.完颜阿骨打D.努尔哈赤

17.图3示意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读图3,完成26-28题。该地6月份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别是()A.28℃、150mmB.30℃、290mmC.31℃、385mmD.32℃、400mm

1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C.交战的主要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9.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八七”会议的内容()

①批判和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以湘鄂粤赣为中心发动秋收起义④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A.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以下自然资源中,不具有地带性规律的是()

A.水资源B.矿产资源C.气候资源D.生物资源

二、简答题(2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会议呼吁,亚洲和非洲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得到繁荣,如果没有一个团结的亚洲和非洲,甚至全世界的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证。从谅解中将产生彼此间更大的尊重,从尊重中将产生集体的行动。——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简要说明亚非会议召开的目的和倡导的基本原则。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海洋塑料垃圾污染(图9)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海洋环境问题,其中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或颗粒称为微塑料。由于它们粒径小,被形象地比喻为海洋中的“PM2.5”。(1)根据图示信息,补充完成表1。(8分)(2)分析海洋微塑料数量增加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5分)(3)列举两项减少海洋塑料垃圾的措施。(5分)

三、图表题(2题)2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西气东输线路依次(自西向东)经过()、()、()、()、()、()等6个省区。(2)图中①一②一③自然植被类型呈现()一荒漠草原一()的变化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3)关于图中③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选择填空)。A.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地形主要是高山和盆地,地貌流水侵蚀作用明显C.以荒漠景观为主,山地中分布有森林及草甸植被D.以内流河为主,径流多以雨水补给为主(4)黄河在A河段含沙量陡增,该河段流经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并简要分析产生该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5)请简要说明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对东部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2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岛B.()半岛C.()半岛。D.()岛E.()海(2)B地气候类型为(),沿40°N纬线由A岛北部向西至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呈现出()的趋势。(3)A国家,F国家和D地区相同经济特点的是();其形成原因是()

四、非选择题(5题)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摘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材料二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他们的观点,实质上是主张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照搬就行了。——摘自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概述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内容及意义。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1)将下列环境污染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

A.工业“三废”B.建筑施工

C.汽车D.居民炉灶

E.生活垃圾F.生活污水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各代表何种治理污染措施?

27.

28.材料很显然,《辛丑条约》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奴役性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列强进一步获取了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更多权益,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人民敲诈勒索外,还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的在华代理人。清政府也彻底投降帝国主义,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并公开保证永远禁止中国官民成立任何反帝组织和坚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概述《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洋务运动时期,奕诉说:“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中国道无熟悉夕卜.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洋务派在‘‘求强,,的实跋活动中由得出“必先富而后能强”的结论。左宗棠提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后人评价,其求富举措尚有可嘉,其自强之道实属可训,其失败结局令人可悲。——摘编自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失败原因。

五、问答题(2题)30.读长江中下游图和美国五大湖地区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___;五大湖地区__________。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__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五大湖周围属__________农业带。

(3)两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共同之处是(至少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城市)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好丑各半。……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1)上述制度是在中国近代哪一次革命运动中制定的?

(2)上述所引材料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当时中国的什么背景而制定的?

(3)怎样评价这个制度?

参考答案

1.B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道教产生于古老中国.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与道教产生的时间经常放在一起让考生回答.应该掌握佛教传人中国早于道教产生,道教在东汉初年才正式作为一种宗教形态出现.西汉末年,佛教传人我国中原地区.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对我国后世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故也要掌握道家与道教产生的时间.

2.C本题考查了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3.D

4.C605年,隋炀帝命令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北到涿郡(今北京),东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四五千里。四段运河从北向南的顺序可以简记作“永、通、邗、江”,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隋代运河还要记清各段连接的五大水系以及运河的中心等内容。

5.A本题是对山西能源的考查。山西省的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有“煤海”之称。为更加方便的利用山西的能源。因地制宜的在煤矿附近建设电站,把煤炭转换成电能。实现西电东送,供给京津唐地区。

6.C本题考查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也就是要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自主的中国;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也就是要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具体内容就是“平均地权”。

7.C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北方春季出现的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属于冷锋活动.北方冬季雨雪较少,到了春季时,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天气干旱,再加上地面植被缺乏,沙石裸露,当冷锋过境时,强大的风力裹着沙石飞扬,形成沙尘暴或扬沙天气.

8.C本题采用排除法,“西藏的江南”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察隅、墨脱一带;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恒河的发源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部,不在中国境内。

9.A

10.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相对高度的计算等知识点。【应试指导】由图可知0米<A<200米,1500米<B<2000米,可求得两地的深度差值在l300~2000米。

11.C本题考查巴西的有关知识,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也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

12.A要牢牢记住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同时还要记住吐蕃的首领称作赞普。另外,唐朝的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在唐朝中期发生“安史之乱”时,回纥(在唐后期改名为回鹘)曾经出兵、出马帮助唐朝平定叛乱,双方的民族关系较好。羌族和南诏与题目要求相差较远,可视为干扰项,不做选择。

13.C

14.AA项的工业总产值在19世纪中期为世界第四位,1894年上升到第一位.B项在19世纪末期上升到第二位,D项由19世纪中期的第一位下降到19世纪末期的第三位.

15.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应试指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也就是要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自主的中国;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也就是要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具体内容就是“平均地权”。

16.C本题考查了金政权的建立者。1115年,女真部的完颜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17.B本题考查对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的解读。由图可知,6月份对应的纵轴(气温/℃)为30℃;对应的横轴(降水量/mm),远远大于150mm,小于且接近300mm。因此,答案选B。

18.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帝国主义战争的含义。对战争的性质的判定主要不是依据参战国家的性质,因此A项不能作为正确项。B项中的英德两国虽然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并且它们的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但这仍不足以说明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D项更是说服力不强。而帝国主义战争的首要目的就是重新瓜分世界,也就是说,以这样的目的进行的战争,可以定性为帝国主义战争。

19.A①②③都是“八七”会议的内容,④是遵义会议的作用.

20.B本题是对自然资源特征的考查。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各种成矿条件的制约,其分布虽然有规律可循,但不具备地带性规律。

21.(1)目的: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进行友好合作。(4分)(2)倡导的基本原则: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分)②“求同存异”方针,“同”指共同的历史遭遇、现实问题、目的等,“异”指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建设道路等。(4分)

22.(1)②半深海区(2分)浅海区、河流、工厂和船舶(2分)③深海区(2分)半深海区和船舶(2分)(2)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破坏海洋水质;影响海洋的自净能力。(5分)(3)定期进行海上塑料垃圾打捞;加强宣传,提高沿海地区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制定更完善的海洋保护规定。(5分)

23.(1)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2)草原荒漠水分(3)C(4)水土流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破碎起伏大;土质疏松;植被稀疏。(5)有利影响:对东部地区,可以减轻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该题以西气东输为背景,综合考查有关行政区划、自然带、环境问题等相关问题,综合性较强,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要到位。我国西北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是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最明显的表现地带,受水分条件影响,①②③三地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新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少,气候呈现以干旱为主的特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由此影响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因降水少,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为风,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地貌最明显;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在山地地区,受垂直地带因素的影响形成森林或高山草甸植被;受气候因素制约,该地河流流量小,流程短,多为内流河,补给类型以高山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黄河A河段因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而导致含沙量增加,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夏季暴雨集中,且该地区地形起伏大,黄土的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随水流失,加上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故而形成水土流失这一突出的环境问题。西气东输主要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同时能够减轻能源的压力。

24.(1)本州朝鲜山东台湾日本(2)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增强(3)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充分利用优越的海运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出口产品,发展外向型经济

25.(1)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3)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解题指要】材料分析题往往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真理标准大讨论"内容和意义的掌握情况。材料涉及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复习过程中必须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