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
与常见病预防(HealthSurveillanceandDiseaseControlofChildrenandAdolescnts)第四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
与常见病预防(Health1第一节健康监测
定义:学生健康监测(students’healthsurveillance)是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确定的监测点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等长期的动态观察。第一节健康监测定义:学生健康监测(students’2一、意义掌握学生群体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内容评价不同地区和学校卫生工作质量的手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一、意义掌握学生群体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3二、健康监测的实施对象:具有代表性时间:在每年同一时间内进行,人员经过培训。二、健康监测的实施对象:具有代表性4监测内容生长发育状况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肩宽、骨盆宽、上臂围、皮褶厚度等。功能指标: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指标:速度、爆发力、肌力、柔韧性、耐力、心理等。疾病或异常:常见病筛查因病缺课状况:月病假率、因病缺课率、病因分析监测内容生长发育状况5三、儿童少年时期患病特点(一)儿童少年患病率1、检出率患某病的人数受检查的总人数某病检出率=×100%2、发病率某期间内发病的例数同时期该群体或地区的平均人数×100%发病率=新发病率=×100%某期间内发病的例数同时期内该群体的平均人数-原患病人数三、儿童少年时期患病特点(一)儿童少年患病率某病检出率=×163、因病缺课率:常以月为单位平均因病缺课日数=全学年因病缺课人日数该学期全校学生平均数×100%月病假率=某月病假总人时(节或日)数同月授课总人时(节或日)数×100%3、因病缺课率:常以月为单位平均因病缺课日数=全学年因病缺7儿童少年患病特点婴幼儿期呼吸道、消化道、蛲虫、佝偻病学龄前期呼吸系统疾病仍较多,消化道疾病下降,肠寄生虫、龋齿、沙眼等增加。童年期(学龄期)呼吸道疾患以及消化道疾病仍居前列。与卫生习惯和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的蛔虫、沙眼感染、龋齿多见。与学习生活相关的近视、脊柱弯曲异常等增加。青春期(中学阶段)与卫生习惯、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感染率下降,与学习负担有关的近视、固定性脊柱侧弯、驼背等上升。月经异常、手淫、痤疮等较常见。此外,学生心理行为异常问题突出。儿童少年患病特点婴幼儿期呼吸道、消化道、蛲虫、佝偻病学龄前期8四、儿童少年死亡率和死亡原因(一)儿童少年死亡率年龄别(组)死亡率=某年内某年龄组儿童死亡人数同年该年龄组平均人口数×1000‰意义:衡量一个国家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我国特点:越来越低;年龄特征呈V字形;男孩高于女孩;农村高于城市;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地区差异很大。四、儿童少年死亡率和死亡原因(一)儿童少年死亡率某年内某年龄9(二)死因分析死因构成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大城市:类似发达国家,围产因素、先天异常、恶性肿瘤等位居前列。偏远地区和农村:呼吸、消化系统等感染性疾病(二)死因分析死因构成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10死亡率显著低于婴幼儿死亡率和患病率不呈平行关系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虽很高,但并不致死。意外死亡是首位死因。儿童少年的死亡率特点:死亡率显著低于婴幼儿儿童少年的死亡率特点:11第二节学校常见病预防
国务院1990年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研究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早期发现、积极治疗的方法,降低其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是儿少卫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第二节学校常见病预防国务院1990年颁布12一、视力低下近视(myopia)远视(hyperopia)散光(astigmatism)弱视(amblyopia)一、视力低下近视(myopia)13晶状体将外来光线倒转后投射在视网膜上,就象照相机胶片捕捉图象一样。图象以电波的形式被送到大脑成影像。晶状体将外来光线倒转后投射在视网膜上,就象照相机胶片捕捉图象14(一)近视myopia1、概述: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分类:①屈光性近视:眼轴正常,晶状体屈折力过强;②轴性近视:晶状体屈折力正常,眼轴过长。(一)近视myopia1、概述: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15近视≠视力低下近视: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视力低下:远视力表检查视力,凡裸眼视力低于5.0称视力低下。生成原因:各种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弱视、其他眼病。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近视≠视力低下162、视觉器官的发育特点和视力不良的形成年龄眼轴长度(mm)新生儿18.73岁男23.23岁女22.514岁男24.016岁女23.5特点:随年龄增长,眼轴逐渐变长。婴幼儿期—生理性远视正视近视2、视觉器官的发育特点和视力不良的形成年龄眼轴长度(mm)新17年龄别眼屈光状况的曲线年龄别眼屈光状况的曲线18近点距离: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他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离。年龄越小,晶状体弹性越大,眼的调节能力越强,近点距离越近。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减弱,调节能力逐渐减退,近点距离增大。近点距离: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他细小物19正常人近点值和调节范围正常人近点值和调节范围20过近距离读写、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光照条件不良眼高度调节紧张晶状体凸度增大,屈折力过强远处物体影像落在视网膜前近视(调节紧张性近视,属于屈光性近视)眼球充血、眼压增高、眼球壁弹性降低,眼轴变长轴性近视过近距离读写、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光照条件不良眼高度调节紧张晶21随学习年限增加而上升;城市>农村;女生>男生;随年龄增长,重度视力不良者的构成比逐渐上升;重点学校检出率>非重点学校。3、近视发生规律随学习年限增加而上升;3、近视发生规律222000年全国学生视力不良程度分析2000年全国学生视力不良程度分析234、近视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1)环境:光线不足视近工作时间长看书姿势不正确4、近视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1)环境:24(2)遗传因素:占总人口2%的高度近视(-6.0D以上)患者,由遗传决定,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双生子研究结果表明,近视遗传度为65%。家系调查计算出中、低度近视的遗传度为50.5%。父母或家族中患有近视的儿童应为防护的重点对象。(2)遗传因素:占总人口2%的高度近视(-6.0D以上)患者25(3)体质、营养、健康因素青春期生长突增的同时,眼轴出现一定程度延长,在学习负担加重和不良学习环境影响下,容易发生近视,而且会加快发展。体质弱、病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持续用眼导致视疲劳程度加重,容易发生近视。糖、蛋白质、钙的摄入量和体内微量元素缺乏有关。(3)体质、营养、健康因素青春期生长突增的同时,眼轴出现一定265、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重视读写卫生开展体育锻炼,增加室外活动合理饮食,注意营养改善学习环境定期检查视力健康教育5、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276、近视的矫治阿托品类制剂云雾法配戴眼镜手术治疗6、近视的矫治阿托品类制剂28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课件29(二)弱视(amblyopia)1、概述定义: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0.8,且通过屈光矫正仍达不到正常的视力不良。我国儿童患病率约3%~4%。特点:仅发生在视觉发育未成熟的幼小儿童,8岁以上不会发生;不能形成完整的立体视觉。(二)弱视(amblyopia)1、概述302、分类:按程度分轻度矫正视力0.8~0.6中度矫正视力0.5~0.2重度矫正视力≤0.1按性质分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3、防治
早发现早治疗2、分类:31二、沙眼(trachoma)1、概述:沙眼衣原体引起,通过接触传染。2、预防措施:积极治疗现患;人员培训;教育宣传。3、治疗:0.1%利福平眼药水
金霉素眼药膏四环素眼药膏
二、沙眼(trachoma)1、概述:沙眼衣原体引起,通过接32三、龋齿(dentalcaries)1、概述:WHO将其列为全球范围内需要重点防治的第三位非传染疾病。危害:疼痛影响食欲、咀嚼、消化影响生长发育链球菌感染(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肾炎、心内膜炎等)三、龋齿(dentalcaries)1、概述:WHO将其列332、流行特点(1)患龋率:与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密切相关。发达国家患龋率高低年龄段患龋率高城市>农村大城市>中小城市
2、流行特点342000年全国汉族学生部分年龄组恒牙龋患率(%)注意:我国儿童少年的龋患率虽然处于WHO规定的“较低水平”,但有相当部分的龋齿未得到治疗。2000年全国汉族学生部分年龄组恒牙龋患率(%)注意:我国儿35(2)龋均和患者龋均:反映龋齿患病程度龋均=总龋数受检总人数患者龋均=总龋数患龋总人数防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人群上。(2)龋均和患者龋均:反映龋齿患病程度总龋数受检总人数患者龋36龋均与年龄的关系龋均与年龄的关系37(3)龋齿的度数分布:乳龋和恒龋的度数分布有显著差别。提示:乳龋发展较快,应适当提高检查密度,力争及时矫治;恒龋发展相对慢,早期填充可取得较好疗效。龋齿的度数分布(3)龋齿的度数分布:乳龋和恒龋的度数分布有显著差别。龋齿的38(4)好发牙和好发部位:乳龋第1、2乳磨牙(第4、5乳牙)恒龋第1、2恒磨牙(第6、7恒牙)好发部位为咬和面,刷牙应重点刷磨牙及其咬和面。(4)好发牙和好发部位:393、致病因素:Newbrum提出“四联因素论”细菌:主要是变形链球菌、放线菌、乳酸杆菌食物: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宿主:牙齿的形态、结构、排列和组成牙列不齐唾液的流量和流速营养状况全身性内分泌功能改变时间:从菌斑形成到发展为龋洞是缓慢的逐步发展过程牙萌出后2~4年内牙釉质表面成熟过程2~14岁是患龋敏感期微生物食物时间宿主龋3、致病因素:Newbrum提出“四联因素论”细菌:主要是变404、龋齿的预防措施(1)加强口腔保健宣传: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竖刷法刷牙,不少于3分钟进食后3分钟为最佳刷牙时间牙刷头朝上,放置于通风处3个月左右更换新牙刷4、龋齿的预防措施(1)加强口腔保健宣传:41(2)定期口腔检查每年至少一次(3)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钙、磷、VD(4)药物防龋氟化物(5)窝沟封闭釉质薄弱部位(6)其他洗必泰漱口(2)定期口腔检查42四、单纯性肥胖1、肥胖(obesity):营养代谢性疾病。身体脂肪细胞增多或细胞体积增大,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导致体内脂肪成分显著升高,与其他体成分失去正常比例,体重明显高出正常范围。危害: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密切习惯我国儿童少年肥胖检出率大幅增加,国际上已将肥胖症视为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主要内容之一。四、单纯性肥胖1、肥胖(obesity):营养代谢性疾病。身43分型单纯性肥胖:能量过剩造成。继发性肥胖:因神经和内分泌代谢失调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群体筛查方法:身高标准体重法判定身高标准体重正常90%~110%超重110%~120%轻度肥胖120%~130%中度肥胖130%~150%重度肥胖>150%分型单纯性肥胖:能量过剩造成。群体筛查方法:身高标准体重法判442、流行病学:欧美发达国家儿童少年肥胖症的发生率一般为10%~15%左右。我国特点:在20世纪80年代肥胖检出率还很低,90年代开始肥胖检出率迅速增加;城市检出率成倍增长部分大城市男儿童肥胖检出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发达地区乡村儿童肥胖率增长2、流行病学:欧美发达国家儿童少年肥胖症的发生率一般为10%453、肥胖症发生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肥胖有家族倾向。Gurnry等发现,双亲都肥胖者子女约70%肥胖;双亲之一肥胖者,子女肥胖占40%;双亲都不肥胖者子女仅10%~14%发生肥胖。双生子研究也表明,皮褶厚度的遗传度较高。瘦素(leptin)缺乏或抵抗与肥胖发生有关。NPY、Orexin、等。3、肥胖症发生的影响因素46(2)环境因素饮食营养、社会经济条件、家庭环境和体育活动等与儿童肥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高脂、高热量饮食不良饮食习惯,如吃饭速度快、爱吃甜食、边吃边看电视母亲文化程度体育活动家庭经济条件(2)环境因素474、肥胖症的易发时期孕后期:孕30周以后,胎儿脂肪细胞增殖。婴儿期:脂肪细胞体积增大。青春早期:生长突增,下丘脑对饱食中枢抑制作用下降,食欲猛增。青春发育后期:生长速度减慢,热量总需求量下降,如食欲仍旺盛,不良饮食习惯已养成,易造成机体能量过剩。4、肥胖症的易发时期孕后期:孕30周以后,胎儿脂肪细胞增殖。485、肥胖症对儿童少年健康的影响心理影响:肥胖发生越早,心理压抑越大,对个性、性格、气质、情绪和社会化能力发展有长久不利影响。易造成自卑、高度敏感、偏差心理。身体健康影响:肥胖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肥胖者易患疖子、黑棘皮症、皮肤褶皱处擦伤等。5、肥胖症对儿童少年健康的影响心理影响:肥胖发生越早,心理496、肥胖症的治疗饮食:控制饮食,平衡饮食,控制脂肪摄入,保证蛋白质供给,少吃甜品,多吃蔬菜水果。运动:增加运动,增加能量消耗。药物:不提倡。其他:如针灸减肥等。6、肥胖症的治疗饮食:控制饮食,平衡饮食,控制脂肪摄入,保507、肥胖症的预防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肥胖危害性的认识从孕妇开始,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
7、肥胖症的预防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肥胖危害性的认识51五、营养不良(PEM)1、概述: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rtein-energymalnutrition),仍是对全球儿童健康和生存的主要威胁,贫困国家尤其多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05年发布的年报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1.7亿儿童营养不良。亚洲和非洲是高发区。五、营养不良(PEM)1、概述: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rt52SOURCES:Forcause-specificmortality:WorldHealthReport2003.
Fordeathsattributabletoundernutrition:Caulfieldetal.Undernutritionasanunderlyingcauseofchilddeathsassociatedwithdiarrhea,pneumonia,malaria,andmeasles.AmericanJ.ClinicalNutrition2004;80:193-8SOURCES:Forcause-specificmo53中国学龄儿童少年11%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并存
“中国不同家庭收入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利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大型“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组织人员,对其中不同家庭收入6—17岁儿童少年的相关数据研究分析而成。中国学龄儿童少年11%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并存“中国不同家庭542、营养不良的原因小儿(esp.<2岁)是高发人群,断奶前后婴儿最常见。先天因素:母孕期营养不良、早产所致出生体重低下,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所致摄入食物不足和吸收障碍膳食摄入不足:生长发育迅速,需求量大,进食量少不良饮食习惯:喂养不当、儿童偏食、过度节食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疾病等
2、营养不良的原因小儿(esp.<2岁)是高发人群,断奶前后55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课件564、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体重不增、体重下降生长缓慢、消瘦、水肿严重者组织器官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合并感染、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4、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体重不增、体重下降575、营养不良的筛检标准WHO推荐的方法:身高标准体重法判定身高标准体重正常90%~110%低体重80%~90%轻度营养不良70%~80%中度营养不良<70%5、营养不良的筛检标准WHO推荐的方法:身高标准体重法判定586、营养不良的预防搞好妇幼卫生保健,孕期保健和合理喂养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合理安排生活制度,搞好营养餐配制定期体检,及早筛查,积极治疗营养不良做好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
6、营养不良的预防搞好妇幼卫生保健,孕期保健和合理喂养59六、贫血(anemia)
1、概述:以缺铁性贫血(iron—dendencyanemia)最常见,是指周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世界各国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均较高,是一种全球性营养缺乏病。常以血红蛋白浓度(g/L)作为人群中贫血的筛查指标。六、贫血(anemia)1、概述:以缺铁性贫血(iron—602、分类缺铁性贫血:缺铁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出血性贫血:急性大量出血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过度破坏恶性贫血:缺乏内因子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引起
2、分类缺铁性贫血:缺铁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613、流行病学可发生与任何年龄,以6个月~2岁患病率最高低年龄儿童患病率高青春期14岁左右乡村>城市,女生>男生3、流行病学624、铁代谢:
60%存在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内5、贫血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先天性储铁不足机体需铁量增多:青春期比成人需求量高近一倍摄入不足:食谱不当、慢性腹泻等铁丢失过多:钩虫病、胃溃疡、月经不调等4、铁代谢:636、临床表现皮肤黏膜苍白食欲不振容易疲劳头昏眼花生长发育缓慢学习能力下降,行为异常降低免疫力6、临床表现皮肤黏膜苍白647、缺铁性贫血的判定7、缺铁性贫血的判定658、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普及营养知识调整饮食结构合理使用铁强化食品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硫酸亚铁:每日口服元素铁4~6mg/kg,每日3次,饭后口服。
→口服铁剂1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3、4周贫血纠正
→血红蛋白正常后1~3个月才能停药8、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普及营养知识66七、蛔虫病儿童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感染主要是吃进蛔虫卵所致临床表现消化吸收不良消瘦、食欲不振脐周疼痛严重者影响生长发育可出现蛔虫性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症防治: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环境卫生,驱虫治疗七、蛔虫病儿童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67八、脊柱弯曲异常1、定义:脊柱弯曲超出了正常生理范围叫作脊柱弯曲异常。八、脊柱弯曲异常1、定义:脊柱弯曲超出了正常生理范围叫作脊柱682、按方向分:脊柱侧弯
脊柱后凸(驼背)鞍背及直背
按性质分:姿势性脊柱弯曲异常病理性脊柱弯曲异常:各种疾病,如脊柱结核、佝楼病、小儿麻痹或外伤等所致特发性脊柱弯曲异常2、按方向分:693、检查方法(一)望诊:从三方面观察是否对称,颈肩线、肩胛角、腰弯凹。(二)悬垂法:用锤子从第7颈椎向下垂(三)前屈试验:受检者双膝伸直,双手掌对合,低头后,躯干徐徐前弯至90°左右。检者观察受检者背、腰两侧是否对称,有否单侧肋骨隆凸或单侧肌肉挛缩3、检查方法(一)望诊:从三方面观察是否对称,颈肩线、肩胛角704、防治措施预防:应从小做起,培养正确读、写姿势;配备适宜的课桌椅,写字时要左侧采光。用双肩背书包;加强体锻炼和体力劳动,促进肌肉发育;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及现矫正。矫治:基本原则是伸展脊柱,使脊柱经常向变形的相反方向做弯曲运动,矫正操动作要缓和而有弹性。除做矫正操外,还要配合肋木、单杠、双杠、平衡木、体操棒等及其他运动项止的锻炼。要持之以恒。习惯性脊柱弯曲经矫治2~3个月后,多数可以恢复正常,固定性脊柱弯曲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正常以后,仍坚持锻炼,使矫治效果得到巩固。4、防治措施预防:应从小做起,培养正确读、写姿势;配备适宜的71九、意外伤害
(unintentionalinjuries)定义:突然发生的某种事件,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如车祸、窒息、溺水、电击伤、中暑、中毒、运动伤害、自杀等。九、意外伤害
(unintentionalinjuries72流行状况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急、慢性传染病和营养障碍性疾病已年减少,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威胁儿童健康及生命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位死因(溺水、车祸等)。儿童青少年独立意识强,冲劲足,安危感差。意外伤害发生的场所为:家庭、学校、上学途中、公共场所、运动场、幼儿园、游乐场、其他场所流行状况73预防
普及对意外伤害的预防意识加强行为规范和安全教育(如交通规则、急救电话110、119、120、999等)进行预防意外伤害的技术培训普及急救知识(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预防74十、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
成年期疾病(adulthooddisease)是指成年后容易患的一些疾病,如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病及高血脂症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成年期的健康、老年期的生存质量,而且对生命构成危害。心脏病、脑血管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成年人冠心病的患病率约为5%,患者约为3000万,且每年死于脑血管病和心脏病者分别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0%和10%,2项合计则占近1/3。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病、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因而,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的预防应是防治中的重点内容。十、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成年期疾病(adult75(一)高血压我国已成为高血压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成年期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始于儿童期的主要依据是:儿童期血压与成年期血压水平有一定相关性,且在儿童期就可能出现原发性高血压;膳食钠盐摄入、缺乏锻炼和精神紧张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常自幼形成。
1982年,WHO在日内瓦召开的高血压预防会议上提出高血压的预防应从儿童期开始。(一)高血压我国已成为高血压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76
高血压的诊断筛查方法尽管已知儿童期即有原发性高血压出现,但对儿童高血压的诊断,迄今尚无统一而能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对个体儿童血压的准确测量,是儿童群体血压研究和预防实践的前提。血压计袖带的选择及舒张压测定点的确定是其技术关键。高血压的诊断筛查方法尽管已知儿童期即有原发77
儿童血压的影响因素遗传:家族聚集性膳食因素:钠盐摄人过多体格发育水平:肥胖、青春期一过性高血压体育锻炼心理社会因素:精神紧张、A型行为等
A型行为的人主要行为特征是:(1)行为急促,具有时间紧迫感。如走路、办事匆匆忙忙,说话快、急,声音响亮,脾气急躁,力求短时间完成更多工作,同一时间可做两种工作,办事快,效率高等。(2)个性好争强好胜,竞争意识强烈,事业心强。如好争取工作,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好与人争辩,对人怀有敌意,富有攻击性。(3)情绪上易怒。如容易激动,容易恼火,好发脾气,生气时易向外界发泄等。儿童血压的影响因素遗传:家族聚集性78
儿童期高血压早期预防策略群体预防策略:目的是宣传高血压预防的有关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内容有:对儿童青少年进行高血压预防的健康教育倡导合理膳食、积极锻炼和规律的作息制度等健康的生活行为;注意控制钠盐的摄入,<5g/日定期测量血压儿童期高血压早期预防策略群体预防策略:目的是宣传高血压预防79高危人群预防策略原发性高血压儿童:如无明显自觉症状,原则上不考虑用药物控制血压,而应采取行为疗法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但要适度,不能过于剧烈;控制饮食,钠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d以下,减少膳食脂肪摄入;肥胖者必须减肥;合理的作息制度,保持心情愉快;高血压倾向儿童:定期复查,行为疗法高血压易患儿童:根据家族史来确定易患儿童,控制钠盐摄入量和体重,培养健康的生活行为高危人群预防策略80(二)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或/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由于血浆中的胆固醇或/和三酰甘油是疏水分子,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必须与血液中的脂蛋白一起组合,高脂血症是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水平升高的表现,严格说来应称为高脂蛋白血症。(二)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或/和81LDL增高是AS的重要危险因子,儿童血脂谱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性别:TC,TG,LDL-C,apoβ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HDL-C,apoAI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成年期前血脂谱水平年龄差别不明显。遗传:一些原发性高血脂症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遗传缺陷膳食: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可使TC升高,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使之下降肥胖:肥胖儿童有明显的脂代谢紊乱运动:运动或体力活动多,HDL-C水平上升吸烟:吸烟可使血浆TG,VLDL,LDL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疾病:阻塞性肝病、肾病综合征、卟啉症、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积累病、胰腺炎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药物:降血脂药、噻嗪类利尿剂能使血浆TG及LDL升高,雌激素类LDL增高是AS的重要危险因子,82
儿童血脂谱水平异常的筛检筛检目的: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早期发现血脂谱水平异常及高危险者,并尽可能早的对其血脂谱水平进行监测和干预。筛检对象:美国全民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推荐的确定条件为:父母、祖父母中有早发性(<55岁有动脉粥样硬化,经动脉造影确诊)者一、二级亲属中有曾患明确的心肌梗死、心绞痛、周围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心性猝死者双亲中有高胆固醇血症(TC>6.2mmol/L)者有2个或2个以上心血管病其他危险因素者儿童血脂谱水平异常的筛检筛检目的: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早期发83
儿童血脂谱水平异常的干预一般性干预方案:用于血脂谱水平异常高危险儿童,也适用于健康儿童青少年。主要内容为: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的健康教育,合理膳食,有氧运动、控制体重。膳食控制:限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过多摄入药物降脂:中膳食控制(治疗)无效,且血脂谱水平严重异常者,10岁以上儿童儿童血脂谱水平异常的干预一般性干预方案:用于血脂谱水平异常84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发生在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以脂质沉着(主要是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行、增殖,内膜增厚发展而形成的粥样病灶(atheroma)或纤维脂质斑块。它向管腔隆起,并可有钙盐沉着。动脉壁增厚及纤维增生和钙化,使罹患的血管变硬,弹性减退。严重时可发生局部内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从而易于在局部形成附壁血栓使管腔变狭窄甚至阻塞,导致临床上发生冠状血管或脑血管阻塞。血管弹性减退可以引起血压增高。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85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课件86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课件87
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年龄和性别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其他,如肥胖、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多、口服避孕药、高尿酸血症、体育活动过少、神经过度紧张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年龄和性别88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积极防治高脂血症膳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大力宣传戒烟控制糖尿病减肥和运动少量饮酒食用维生素C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积极防治高脂血症89第三节青春期常见卫生问题痤疮(acne)经期卫生遗精(emission)手淫(masturbation)第三节青春期常见卫生问题痤疮(acne)90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原则明确教育目的:促进青少年的性健康,使其自愿采纳有利于性健康的行为。掌握正确的性知识,具有良好的性道德观念。了解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需求明确教育目标增强性道德观减少性发育中的恐惧与焦虑减少青少年性行为的发生减少性病的发生减少少女怀孕促进青少年的性健康注意"适时""适量"和"适度"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原则91思考题什么是健康检测?目前的学校卫生工作者需要特别注意哪些疾病的预防工作?近视眼的防治措施有哪些?思考题什么是健康检测?92第四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
与常见病预防(HealthSurveillanceandDiseaseControlofChildrenandAdolescnts)第四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
与常见病预防(Health93第一节健康监测
定义:学生健康监测(students’healthsurveillance)是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确定的监测点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等长期的动态观察。第一节健康监测定义:学生健康监测(students’94一、意义掌握学生群体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内容评价不同地区和学校卫生工作质量的手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一、意义掌握学生群体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95二、健康监测的实施对象:具有代表性时间:在每年同一时间内进行,人员经过培训。二、健康监测的实施对象:具有代表性96监测内容生长发育状况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肩宽、骨盆宽、上臂围、皮褶厚度等。功能指标: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指标:速度、爆发力、肌力、柔韧性、耐力、心理等。疾病或异常:常见病筛查因病缺课状况:月病假率、因病缺课率、病因分析监测内容生长发育状况97三、儿童少年时期患病特点(一)儿童少年患病率1、检出率患某病的人数受检查的总人数某病检出率=×100%2、发病率某期间内发病的例数同时期该群体或地区的平均人数×100%发病率=新发病率=×100%某期间内发病的例数同时期内该群体的平均人数-原患病人数三、儿童少年时期患病特点(一)儿童少年患病率某病检出率=×1983、因病缺课率:常以月为单位平均因病缺课日数=全学年因病缺课人日数该学期全校学生平均数×100%月病假率=某月病假总人时(节或日)数同月授课总人时(节或日)数×100%3、因病缺课率:常以月为单位平均因病缺课日数=全学年因病缺99儿童少年患病特点婴幼儿期呼吸道、消化道、蛲虫、佝偻病学龄前期呼吸系统疾病仍较多,消化道疾病下降,肠寄生虫、龋齿、沙眼等增加。童年期(学龄期)呼吸道疾患以及消化道疾病仍居前列。与卫生习惯和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的蛔虫、沙眼感染、龋齿多见。与学习生活相关的近视、脊柱弯曲异常等增加。青春期(中学阶段)与卫生习惯、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感染率下降,与学习负担有关的近视、固定性脊柱侧弯、驼背等上升。月经异常、手淫、痤疮等较常见。此外,学生心理行为异常问题突出。儿童少年患病特点婴幼儿期呼吸道、消化道、蛲虫、佝偻病学龄前期100四、儿童少年死亡率和死亡原因(一)儿童少年死亡率年龄别(组)死亡率=某年内某年龄组儿童死亡人数同年该年龄组平均人口数×1000‰意义:衡量一个国家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我国特点:越来越低;年龄特征呈V字形;男孩高于女孩;农村高于城市;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地区差异很大。四、儿童少年死亡率和死亡原因(一)儿童少年死亡率某年内某年龄101(二)死因分析死因构成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大城市:类似发达国家,围产因素、先天异常、恶性肿瘤等位居前列。偏远地区和农村:呼吸、消化系统等感染性疾病(二)死因分析死因构成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102死亡率显著低于婴幼儿死亡率和患病率不呈平行关系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虽很高,但并不致死。意外死亡是首位死因。儿童少年的死亡率特点:死亡率显著低于婴幼儿儿童少年的死亡率特点:103第二节学校常见病预防
国务院1990年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研究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早期发现、积极治疗的方法,降低其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是儿少卫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第二节学校常见病预防国务院1990年颁布104一、视力低下近视(myopia)远视(hyperopia)散光(astigmatism)弱视(amblyopia)一、视力低下近视(myopia)105晶状体将外来光线倒转后投射在视网膜上,就象照相机胶片捕捉图象一样。图象以电波的形式被送到大脑成影像。晶状体将外来光线倒转后投射在视网膜上,就象照相机胶片捕捉图象106(一)近视myopia1、概述: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分类:①屈光性近视:眼轴正常,晶状体屈折力过强;②轴性近视:晶状体屈折力正常,眼轴过长。(一)近视myopia1、概述: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107近视≠视力低下近视: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视力低下:远视力表检查视力,凡裸眼视力低于5.0称视力低下。生成原因:各种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弱视、其他眼病。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近视≠视力低下1082、视觉器官的发育特点和视力不良的形成年龄眼轴长度(mm)新生儿18.73岁男23.23岁女22.514岁男24.016岁女23.5特点:随年龄增长,眼轴逐渐变长。婴幼儿期—生理性远视正视近视2、视觉器官的发育特点和视力不良的形成年龄眼轴长度(mm)新109年龄别眼屈光状况的曲线年龄别眼屈光状况的曲线110近点距离: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他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离。年龄越小,晶状体弹性越大,眼的调节能力越强,近点距离越近。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减弱,调节能力逐渐减退,近点距离增大。近点距离: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他细小物111正常人近点值和调节范围正常人近点值和调节范围112过近距离读写、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光照条件不良眼高度调节紧张晶状体凸度增大,屈折力过强远处物体影像落在视网膜前近视(调节紧张性近视,属于屈光性近视)眼球充血、眼压增高、眼球壁弹性降低,眼轴变长轴性近视过近距离读写、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光照条件不良眼高度调节紧张晶113随学习年限增加而上升;城市>农村;女生>男生;随年龄增长,重度视力不良者的构成比逐渐上升;重点学校检出率>非重点学校。3、近视发生规律随学习年限增加而上升;3、近视发生规律1142000年全国学生视力不良程度分析2000年全国学生视力不良程度分析1154、近视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1)环境:光线不足视近工作时间长看书姿势不正确4、近视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1)环境:116(2)遗传因素:占总人口2%的高度近视(-6.0D以上)患者,由遗传决定,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双生子研究结果表明,近视遗传度为65%。家系调查计算出中、低度近视的遗传度为50.5%。父母或家族中患有近视的儿童应为防护的重点对象。(2)遗传因素:占总人口2%的高度近视(-6.0D以上)患者117(3)体质、营养、健康因素青春期生长突增的同时,眼轴出现一定程度延长,在学习负担加重和不良学习环境影响下,容易发生近视,而且会加快发展。体质弱、病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持续用眼导致视疲劳程度加重,容易发生近视。糖、蛋白质、钙的摄入量和体内微量元素缺乏有关。(3)体质、营养、健康因素青春期生长突增的同时,眼轴出现一定1185、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重视读写卫生开展体育锻炼,增加室外活动合理饮食,注意营养改善学习环境定期检查视力健康教育5、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1196、近视的矫治阿托品类制剂云雾法配戴眼镜手术治疗6、近视的矫治阿托品类制剂120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课件121(二)弱视(amblyopia)1、概述定义: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0.8,且通过屈光矫正仍达不到正常的视力不良。我国儿童患病率约3%~4%。特点:仅发生在视觉发育未成熟的幼小儿童,8岁以上不会发生;不能形成完整的立体视觉。(二)弱视(amblyopia)1、概述1222、分类:按程度分轻度矫正视力0.8~0.6中度矫正视力0.5~0.2重度矫正视力≤0.1按性质分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3、防治
早发现早治疗2、分类:123二、沙眼(trachoma)1、概述:沙眼衣原体引起,通过接触传染。2、预防措施:积极治疗现患;人员培训;教育宣传。3、治疗:0.1%利福平眼药水
金霉素眼药膏四环素眼药膏
二、沙眼(trachoma)1、概述:沙眼衣原体引起,通过接124三、龋齿(dentalcaries)1、概述:WHO将其列为全球范围内需要重点防治的第三位非传染疾病。危害:疼痛影响食欲、咀嚼、消化影响生长发育链球菌感染(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肾炎、心内膜炎等)三、龋齿(dentalcaries)1、概述:WHO将其列1252、流行特点(1)患龋率:与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密切相关。发达国家患龋率高低年龄段患龋率高城市>农村大城市>中小城市
2、流行特点1262000年全国汉族学生部分年龄组恒牙龋患率(%)注意:我国儿童少年的龋患率虽然处于WHO规定的“较低水平”,但有相当部分的龋齿未得到治疗。2000年全国汉族学生部分年龄组恒牙龋患率(%)注意:我国儿127(2)龋均和患者龋均:反映龋齿患病程度龋均=总龋数受检总人数患者龋均=总龋数患龋总人数防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人群上。(2)龋均和患者龋均:反映龋齿患病程度总龋数受检总人数患者龋128龋均与年龄的关系龋均与年龄的关系129(3)龋齿的度数分布:乳龋和恒龋的度数分布有显著差别。提示:乳龋发展较快,应适当提高检查密度,力争及时矫治;恒龋发展相对慢,早期填充可取得较好疗效。龋齿的度数分布(3)龋齿的度数分布:乳龋和恒龋的度数分布有显著差别。龋齿的130(4)好发牙和好发部位:乳龋第1、2乳磨牙(第4、5乳牙)恒龋第1、2恒磨牙(第6、7恒牙)好发部位为咬和面,刷牙应重点刷磨牙及其咬和面。(4)好发牙和好发部位:1313、致病因素:Newbrum提出“四联因素论”细菌:主要是变形链球菌、放线菌、乳酸杆菌食物: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宿主:牙齿的形态、结构、排列和组成牙列不齐唾液的流量和流速营养状况全身性内分泌功能改变时间:从菌斑形成到发展为龋洞是缓慢的逐步发展过程牙萌出后2~4年内牙釉质表面成熟过程2~14岁是患龋敏感期微生物食物时间宿主龋3、致病因素:Newbrum提出“四联因素论”细菌:主要是变1324、龋齿的预防措施(1)加强口腔保健宣传: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竖刷法刷牙,不少于3分钟进食后3分钟为最佳刷牙时间牙刷头朝上,放置于通风处3个月左右更换新牙刷4、龋齿的预防措施(1)加强口腔保健宣传:133(2)定期口腔检查每年至少一次(3)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钙、磷、VD(4)药物防龋氟化物(5)窝沟封闭釉质薄弱部位(6)其他洗必泰漱口(2)定期口腔检查134四、单纯性肥胖1、肥胖(obesity):营养代谢性疾病。身体脂肪细胞增多或细胞体积增大,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导致体内脂肪成分显著升高,与其他体成分失去正常比例,体重明显高出正常范围。危害: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密切习惯我国儿童少年肥胖检出率大幅增加,国际上已将肥胖症视为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主要内容之一。四、单纯性肥胖1、肥胖(obesity):营养代谢性疾病。身135分型单纯性肥胖:能量过剩造成。继发性肥胖:因神经和内分泌代谢失调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群体筛查方法:身高标准体重法判定身高标准体重正常90%~110%超重110%~120%轻度肥胖120%~130%中度肥胖130%~150%重度肥胖>150%分型单纯性肥胖:能量过剩造成。群体筛查方法:身高标准体重法判1362、流行病学:欧美发达国家儿童少年肥胖症的发生率一般为10%~15%左右。我国特点:在20世纪80年代肥胖检出率还很低,90年代开始肥胖检出率迅速增加;城市检出率成倍增长部分大城市男儿童肥胖检出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发达地区乡村儿童肥胖率增长2、流行病学:欧美发达国家儿童少年肥胖症的发生率一般为10%1373、肥胖症发生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肥胖有家族倾向。Gurnry等发现,双亲都肥胖者子女约70%肥胖;双亲之一肥胖者,子女肥胖占40%;双亲都不肥胖者子女仅10%~14%发生肥胖。双生子研究也表明,皮褶厚度的遗传度较高。瘦素(leptin)缺乏或抵抗与肥胖发生有关。NPY、Orexin、等。3、肥胖症发生的影响因素138(2)环境因素饮食营养、社会经济条件、家庭环境和体育活动等与儿童肥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高脂、高热量饮食不良饮食习惯,如吃饭速度快、爱吃甜食、边吃边看电视母亲文化程度体育活动家庭经济条件(2)环境因素1394、肥胖症的易发时期孕后期:孕30周以后,胎儿脂肪细胞增殖。婴儿期:脂肪细胞体积增大。青春早期:生长突增,下丘脑对饱食中枢抑制作用下降,食欲猛增。青春发育后期:生长速度减慢,热量总需求量下降,如食欲仍旺盛,不良饮食习惯已养成,易造成机体能量过剩。4、肥胖症的易发时期孕后期:孕30周以后,胎儿脂肪细胞增殖。1405、肥胖症对儿童少年健康的影响心理影响:肥胖发生越早,心理压抑越大,对个性、性格、气质、情绪和社会化能力发展有长久不利影响。易造成自卑、高度敏感、偏差心理。身体健康影响:肥胖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肥胖者易患疖子、黑棘皮症、皮肤褶皱处擦伤等。5、肥胖症对儿童少年健康的影响心理影响:肥胖发生越早,心理1416、肥胖症的治疗饮食:控制饮食,平衡饮食,控制脂肪摄入,保证蛋白质供给,少吃甜品,多吃蔬菜水果。运动:增加运动,增加能量消耗。药物:不提倡。其他:如针灸减肥等。6、肥胖症的治疗饮食:控制饮食,平衡饮食,控制脂肪摄入,保1427、肥胖症的预防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肥胖危害性的认识从孕妇开始,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
7、肥胖症的预防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肥胖危害性的认识143五、营养不良(PEM)1、概述: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rtein-energymalnutrition),仍是对全球儿童健康和生存的主要威胁,贫困国家尤其多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05年发布的年报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1.7亿儿童营养不良。亚洲和非洲是高发区。五、营养不良(PEM)1、概述: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rt144SOURCES:Forcause-specificmortality:WorldHealthReport2003.
Fordeathsattributabletoundernutrition:Caulfieldetal.Undernutritionasanunderlyingcauseofchilddeathsassociatedwithdiarrhea,pneumonia,malaria,andmeasles.AmericanJ.ClinicalNutrition2004;80:193-8SOURCES:Forcause-specificmo145中国学龄儿童少年11%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并存
“中国不同家庭收入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利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大型“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组织人员,对其中不同家庭收入6—17岁儿童少年的相关数据研究分析而成。中国学龄儿童少年11%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并存“中国不同家庭1462、营养不良的原因小儿(esp.<2岁)是高发人群,断奶前后婴儿最常见。先天因素:母孕期营养不良、早产所致出生体重低下,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所致摄入食物不足和吸收障碍膳食摄入不足:生长发育迅速,需求量大,进食量少不良饮食习惯:喂养不当、儿童偏食、过度节食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疾病等
2、营养不良的原因小儿(esp.<2岁)是高发人群,断奶前后147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课件1484、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体重不增、体重下降生长缓慢、消瘦、水肿严重者组织器官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合并感染、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4、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体重不增、体重下降1495、营养不良的筛检标准WHO推荐的方法:身高标准体重法判定身高标准体重正常90%~110%低体重80%~90%轻度营养不良70%~80%中度营养不良<70%5、营养不良的筛检标准WHO推荐的方法:身高标准体重法判定1506、营养不良的预防搞好妇幼卫生保健,孕期保健和合理喂养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合理安排生活制度,搞好营养餐配制定期体检,及早筛查,积极治疗营养不良做好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
6、营养不良的预防搞好妇幼卫生保健,孕期保健和合理喂养151六、贫血(anemia)
1、概述:以缺铁性贫血(iron—dendencyanemia)最常见,是指周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世界各国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均较高,是一种全球性营养缺乏病。常以血红蛋白浓度(g/L)作为人群中贫血的筛查指标。六、贫血(anemia)1、概述:以缺铁性贫血(iron—1522、分类缺铁性贫血:缺铁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出血性贫血:急性大量出血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过度破坏恶性贫血:缺乏内因子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引起
2、分类缺铁性贫血:缺铁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1533、流行病学可发生与任何年龄,以6个月~2岁患病率最高低年龄儿童患病率高青春期14岁左右乡村>城市,女生>男生3、流行病学1544、铁代谢:
60%存在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内5、贫血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先天性储铁不足机体需铁量增多:青春期比成人需求量高近一倍摄入不足:食谱不当、慢性腹泻等铁丢失过多:钩虫病、胃溃疡、月经不调等4、铁代谢:1556、临床表现皮肤黏膜苍白食欲不振容易疲劳头昏眼花生长发育缓慢学习能力下降,行为异常降低免疫力6、临床表现皮肤黏膜苍白1567、缺铁性贫血的判定7、缺铁性贫血的判定1578、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普及营养知识调整饮食结构合理使用铁强化食品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硫酸亚铁:每日口服元素铁4~6mg/kg,每日3次,饭后口服。
→口服铁剂1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3、4周贫血纠正
→血红蛋白正常后1~3个月才能停药8、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普及营养知识158七、蛔虫病儿童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感染主要是吃进蛔虫卵所致临床表现消化吸收不良消瘦、食欲不振脐周疼痛严重者影响生长发育可出现蛔虫性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症防治: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环境卫生,驱虫治疗七、蛔虫病儿童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159八、脊柱弯曲异常1、定义:脊柱弯曲超出了正常生理范围叫作脊柱弯曲异常。八、脊柱弯曲异常1、定义:脊柱弯曲超出了正常生理范围叫作脊柱1602、按方向分:脊柱侧弯
脊柱后凸(驼背)鞍背及直背
按性质分:姿势性脊柱弯曲异常病理性脊柱弯曲异常:各种疾病,如脊柱结核、佝楼病、小儿麻痹或外伤等所致特发性脊柱弯曲异常2、按方向分:1613、检查方法(一)望诊:从三方面观察是否对称,颈肩线、肩胛角、腰弯凹。(二)悬垂法:用锤子从第7颈椎向下垂(三)前屈试验:受检者双膝伸直,双手掌对合,低头后,躯干徐徐前弯至90°左右。检者观察受检者背、腰两侧是否对称,有否单侧肋骨隆凸或单侧肌肉挛缩3、检查方法(一)望诊:从三方面观察是否对称,颈肩线、肩胛角1624、防治措施预防:应从小做起,培养正确读、写姿势;配备适宜的课桌椅,写字时要左侧采光。用双肩背书包;加强体锻炼和体力劳动,促进肌肉发育;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及现矫正。矫治:基本原则是伸展脊柱,使脊柱经常向变形的相反方向做弯曲运动,矫正操动作要缓和而有弹性。除做矫正操外,还要配合肋木、单杠、双杠、平衡木、体操棒等及其他运动项止的锻炼。要持之以恒。习惯性脊柱弯曲经矫治2~3个月后,多数可以恢复正常,固定性脊柱弯曲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正常以后,仍坚持锻炼,使矫治效果得到巩固。4、防治措施预防:应从小做起,培养正确读、写姿势;配备适宜的163九、意外伤害
(unintentionalinjuries)定义:突然发生的某种事件,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如车祸、窒息、溺水、电击伤、中暑、中毒、运动伤害、自杀等。九、意外伤害
(unintentionalinjuries164流行状况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急、慢性传染病和营养障碍性疾病已年减少,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威胁儿童健康及生命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位死因(溺水、车祸等)。儿童青少年独立意识强,冲劲足,安危感差。意外伤害发生的场所为:家庭、学校、上学途中、公共场所、运动场、幼儿园、游乐场、其他场所流行状况165预防
普及对意外伤害的预防意识加强行为规范和安全教育(如交通规则、急救电话110、119、120、999等)进行预防意外伤害的技术培训普及急救知识(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预防166十、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
成年期疾病(adulthooddisease)是指成年后容易患的一些疾病,如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病及高血脂症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成年期的健康、老年期的生存质量,而且对生命构成危害。心脏病、脑血管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成年人冠心病的患病率约为5%,患者约为3000万,且每年死于脑血管病和心脏病者分别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0%和10%,2项合计则占近1/3。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病、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因而,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的预防应是防治中的重点内容。十、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成年期疾病(adult167(一)高血压我国已成为高血压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成年期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始于儿童期的主要依据是:儿童期血压与成年期血压水平有一定相关性,且在儿童期就可能出现原发性高血压;膳食钠盐摄入、缺乏锻炼和精神紧张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常自幼形成。
1982年,WHO在日内瓦召开的高血压预防会议上提出高血压的预防应从儿童期开始。(一)高血压我国已成为高血压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168
高血压的诊断筛查方法尽管已知儿童期即有原发性高血压出现,但对儿童高血压的诊断,迄今尚无统一而能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对个体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建筑设计A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秋天漫画节气课件
-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数字产品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9校联考初三物理试题含解析
- 福建福州市台江区达标名校2025年中考英语试题冲刺卷(一)含答案
-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阅读与写作专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二中2025年高考教育联盟5月期初联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前列腺病人的术后护理
-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织员工激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防沙治沙生态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MOOC】宋词经典-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手术室无菌技术原则和操作
- 中医经典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200题)
- 国际大豆交易合同范例
- 护理阿尔茨海默病
- DB11∕T 2112-2023 城市道路空间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规范
- 《现代控制理论》全套课件(东北大学)
- 国开(安徽)2024年秋《质量管理》形成新考核1-4答案
- 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下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