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科普讲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课件_第1页
健康知识科普讲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课件_第2页
健康知识科普讲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课件_第3页
健康知识科普讲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课件_第4页
健康知识科普讲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健康宣教1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健康宣教1概述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病,起病急,病情重,来势凶险。其高残率,高病死率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痛苦。病人常表现惶恐不安、紧张、焦虑,故要及时对病人实施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缓解紧张情绪,影响并改变病人的不安心态和行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概述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病,起病急,病情重,来势凶险。定义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CVD)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通俗的讲,临床上脑血管疾病以急性发病居多,多为中、老年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俗称中风或卒中。3定义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CVD)是指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1、缺血性脑卒中:主要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2、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4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干预可干预

高血压年龄糖尿病性别心脏病种族TIA或脑卒中病史遗传因素其他:肥胖、无症状性劲动脉狭窄、抗凝治疗、酗酒、吸烟等5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突然,历时短暂,最长时间不超过24小时。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恢复完全,不留后遗症状,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表现基本相似(如瘫痪、失语、定向障碍、黑蒙、眩晕等视其不同病发部位表现不同症状)。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多伴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若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可用纤溶酶治疗其他7治疗抗血小板聚集7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脑保护、外科、血管内治疗等)脑栓塞(治疗原则同上、原发病治疗、抗凝治疗)腔隙性梗死(治疗原则同脑血栓形成、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尤其是血压)8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包括:8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炎性脑梗死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及部位。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当发生基底动脉血栓或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9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炎性脑梗死以护理措施1.安全指导:合理休息和运动,频繁发作的病人应避免重体力运动,发作时卧床休息枕头不宜太高(15-20度),枕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作轻柔。2.运动指导3.饮食指导:戒烟限酒、低盐低脂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饮食。4.病情观察: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伴随症状等,对有失液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及补充适量液体,以防低血压、血液浓缩而导致脑血栓的形成。

10护理措施1.安全指导:合理休息和运动,频繁发作的10脑栓塞可发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意识障碍有无取决于栓塞血管的大小和梗死的面积。不同部位的血管栓塞会造成相应的血管闭塞综合征。与脑血栓形成相比,脑栓塞易导致多发性梗死,并容易复发和出血。11脑栓塞可发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脑栓塞的分类按栓子来源分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来源,主要是常见的心脏疾病非心源性脑栓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斑块破裂、脂肪滴、空气、肿瘤细胞、寄生虫卵、羊水等来源不明12脑栓塞的分类按栓子来源分12护理措施注意个人卫生的护理饮食护理: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不消化食物。做好心理护理,多鼓励患者,树立良好心理素质,有利于疾病的治愈和身体的康复13护理措施注意个人卫生的护理13脑出血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在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发病后病情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发病后多有血压明显升高。由于颅压升高,常有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或昏迷等,大约10%ICH病例有抽搐发生。14脑出血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冬春两季发病率较护理措施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20度,避免不必要的搬动,留专人陪护协助生活护理。及时清除消化道分泌物,防止窒息。保持大小便通畅。观察生命体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精神紧张、烦躁、头痛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药或镇痛药。心理护理。15护理措施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20度,避免不必要的搬动,留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以中青年发病居多,起病突然,多数患者发病前有明显诱因。一般症状主要包括:头痛脑膜刺激征眼部症状精神症状其他症状16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以中青年发病居多,起病突然,治疗内科治疗(保守治疗):一般处理:绝对卧床,避免颅压及血压增高诱因等。降颅压治疗:甘露醇。预防再出血预防血管痉挛放脑脊液疗法外科治疗:手术治疗17治疗内科治疗(保守治疗):17一般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4-6周,严格限制探视,各种治疗护理活动应集中进行,为病人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并添加适量润肠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遵医嘱予缓泻剂、开塞露等药物。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会阴部护理,预防感染。18一般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4-6周,严格限制探视,各种治疗护理活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发病前预防,即对有卒中倾向、但无卒中病史的个体,干预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二级预防:针对已发生过卒中或有TIA病史的个体,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发展为完全性卒中。三级预防:脑卒中发生后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减少致残,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19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发病前预防,即对有卒中倾向、但健康教育心理指导1.帮助病人适应住院环境。2.采用多种方式与患者接触交流。3.鼓励家人朋友多关心鼓励患者,避免患者情绪激动。4.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0健康教育心理指导20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软质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食物温度适宜。适当饮茶,戒烟酒。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辛辣食物。21饮食指导21休息与活动指导保证充足睡眠,卧床时抬高床头15-30度,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训练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不习惯引起便秘,尿潴留对于有肢体偏瘫患者,要指导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质量22休息与活动指导保证充足睡眠,卧床时抬高床头15-30度,有利避免诱发脑出血保持大小便通畅,保持平静心境,睡眠充足,探视人员不宜太多,嘱家属避免谈论使病人激动的话题不单独外出,卧床休息为主,躁动不安的病人宜约束四肢,必要时镇静血压高的病人,坚持药物治疗,不可随意漏服或停服降压药23避免诱发脑出血保持大小便通畅,23出院指导休息: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刺激,保持情绪稳定饮食:多吃营养丰富及粗纤维食物用药:遵医嘱服降压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功能锻炼:长期卧床及功能障碍者,指导皮肤护理及肢体、语言功能训练,切记剧烈运动24出院指导休息: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刺激,保持情绪稳定24

谢谢!2525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健康宣教26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健康宣教1概述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病,起病急,病情重,来势凶险。其高残率,高病死率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痛苦。病人常表现惶恐不安、紧张、焦虑,故要及时对病人实施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缓解紧张情绪,影响并改变病人的不安心态和行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7概述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病,起病急,病情重,来势凶险。定义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CVD)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通俗的讲,临床上脑血管疾病以急性发病居多,多为中、老年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俗称中风或卒中。28定义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CVD)是指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1、缺血性脑卒中:主要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2、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29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干预可干预

高血压年龄糖尿病性别心脏病种族TIA或脑卒中病史遗传因素其他:肥胖、无症状性劲动脉狭窄、抗凝治疗、酗酒、吸烟等30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突然,历时短暂,最长时间不超过24小时。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恢复完全,不留后遗症状,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表现基本相似(如瘫痪、失语、定向障碍、黑蒙、眩晕等视其不同病发部位表现不同症状)。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多伴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若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可用纤溶酶治疗其他32治疗抗血小板聚集7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脑保护、外科、血管内治疗等)脑栓塞(治疗原则同上、原发病治疗、抗凝治疗)腔隙性梗死(治疗原则同脑血栓形成、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尤其是血压)33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包括:8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炎性脑梗死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及部位。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当发生基底动脉血栓或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34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炎性脑梗死以护理措施1.安全指导:合理休息和运动,频繁发作的病人应避免重体力运动,发作时卧床休息枕头不宜太高(15-20度),枕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作轻柔。2.运动指导3.饮食指导:戒烟限酒、低盐低脂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饮食。4.病情观察: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伴随症状等,对有失液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及补充适量液体,以防低血压、血液浓缩而导致脑血栓的形成。

35护理措施1.安全指导:合理休息和运动,频繁发作的10脑栓塞可发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意识障碍有无取决于栓塞血管的大小和梗死的面积。不同部位的血管栓塞会造成相应的血管闭塞综合征。与脑血栓形成相比,脑栓塞易导致多发性梗死,并容易复发和出血。36脑栓塞可发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脑栓塞的分类按栓子来源分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来源,主要是常见的心脏疾病非心源性脑栓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斑块破裂、脂肪滴、空气、肿瘤细胞、寄生虫卵、羊水等来源不明37脑栓塞的分类按栓子来源分12护理措施注意个人卫生的护理饮食护理: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不消化食物。做好心理护理,多鼓励患者,树立良好心理素质,有利于疾病的治愈和身体的康复38护理措施注意个人卫生的护理13脑出血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在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发病后病情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发病后多有血压明显升高。由于颅压升高,常有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或昏迷等,大约10%ICH病例有抽搐发生。39脑出血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冬春两季发病率较护理措施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20度,避免不必要的搬动,留专人陪护协助生活护理。及时清除消化道分泌物,防止窒息。保持大小便通畅。观察生命体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精神紧张、烦躁、头痛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药或镇痛药。心理护理。40护理措施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20度,避免不必要的搬动,留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以中青年发病居多,起病突然,多数患者发病前有明显诱因。一般症状主要包括:头痛脑膜刺激征眼部症状精神症状其他症状41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以中青年发病居多,起病突然,治疗内科治疗(保守治疗):一般处理:绝对卧床,避免颅压及血压增高诱因等。降颅压治疗:甘露醇。预防再出血预防血管痉挛放脑脊液疗法外科治疗:手术治疗42治疗内科治疗(保守治疗):17一般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4-6周,严格限制探视,各种治疗护理活动应集中进行,为病人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并添加适量润肠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遵医嘱予缓泻剂、开塞露等药物。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会阴部护理,预防感染。43一般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4-6周,严格限制探视,各种治疗护理活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发病前预防,即对有卒中倾向、但无卒中病史的个体,干预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二级预防:针对已发生过卒中或有TIA病史的个体,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发展为完全性卒中。三级预防:脑卒中发生后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