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基本知识总结初中物理基本知识总结(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3
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复习目标(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3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复2(二)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33
音调与发声体频率的关系。
知道响度的定义及与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知道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音色一般不同。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二)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33音调与发声体频率3(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声的利用23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知道噪声的危害及学会控制噪声。复习目标重点解读(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声的利用23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复习4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
,它可以在__
中传播,
—不能传声。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它有
。2.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23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典题赏析振动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声波能量真题再现340m/s
快340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声音5
1.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__,是由声源振动的__决定的。2.音调表示声音的__,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不同,声波的____也不同。(二)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3
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节奏不同典题赏析真题再现C
1.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__,是由声源振动的__6(一)光的直线传播23
了解光源及分类。掌握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现象。复习目标重点解读
光源:太阳、萤火虫、斧头鱼、水母、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灯等等。注意:反光的镜子、月亮不是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光速: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c=3×108m/s=3×105km/s。不同介质中光速大小-------空气>水>玻璃。注意:光年是长度的单位,是指在一年内光传播的距离。
光的传播规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条件、事例、光速)光的反射规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光的折射规律、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眼睛和眼镜、光的色散(一)光的直线传播23了解光源及分类。复习目标重点解读光7(二)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36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意镜面反射、漫反射都满足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重点解读(二)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36光的反射定律:注镜面反射、漫反8(三)光的折射现象37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空气水入射光线法线入射点O折射光线重点解读(三)光的折射现象37光的折射定律空气水入射光线法线入射点O9(四)透镜及其应用38
凸透镜
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光路可逆。重点解读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光路可逆。(四)透镜及其应用38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10(五)透镜成像规律39重点解读注意: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越大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览表(五)透镜成像规律39重点解读注意: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11(六)眼睛和眼镜10
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重点解读正常的眼睛调节
近视眼的矫正矫正前矫正后
远视眼的矫正矫正前矫正后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厚度: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这样眼睛就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六)眼睛和眼镜10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12(一)温度与温度计31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正确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重点解读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复习目标正确读数与计数(一)温度与温度计31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正确方法:13(二)物质的三态及物态变化312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能解释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复习目标物质的三态
物态变化(二)物质的三态及物态变化312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14(二)物质的三态及物态变化313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二)物质的三态及物态变化313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151.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了解内能和热量。3.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三)分子动理论、内能314复习目标温度、热量、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内能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体积、状态。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两者是等效的。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炉子的效率: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之比。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之比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固、液、气体以及他们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并且证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扩散现象热值与效率内能重点解读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减少。1.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16(四)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315比热容的概念;物质的比热值表示的物理意义;运用热量公式求解比热容、质量、热量及物体的初温和末温等。比热容: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物质不同,比热一般不同。2.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变化和吸热放热的多少均无关。同种物质(状态相同)的比热容相同。热量的计算:
1.计算公式:C=Q/(m*△t)
注意:这个公式是比热容的计算式,但不是决定式。也就是说可用这个公式来计算比热容的大小,但比热容C的大小与Q、m、△t无关。它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强弱。比热大,吸热(或放热)本领强。2.Q吸=Cm△t=Cm(t初—t末)3.Q放=Cm△t=Cm(t末—t初)4.绝热:Q吸=Q放(热平衡方程)说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达到热平衡时,低温物体吸收的人两等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复习目标重点解读(四)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315比热容的概念;物质的比热值表示17(五)内能的利用316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2.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3.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4.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5.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6.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复习目标重点解读(五)内能的利用316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18(一)质量和密度317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会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复习目标重点解读1、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成正比。2、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之比不变,它跟质量和体积无关。3、对不同的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之比一般不同。(一)质量和密度317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19(二)力和弹力318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3.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4.知道二力平衡条件。5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复习目标重点解读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3、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调零。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的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二)力和弹力318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20(三)运动和力、重力319重点解读(三)运动和力、重力319重点解读21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四)压强320复习目标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内能重点解读
压强的计算公式适用于任何条件下压强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而有时借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解固体压强会更快捷、准确,但需要注意限制条件:⑴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实心柱体(圆柱体或棱柱体);⑵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物体的底面积就是受力面积;⑶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是由物体所受的重力产生的,且F=G。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2(五)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21重点解读(五)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21重点解23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六)浮力及其应用322复习目标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内能重点解读
气体与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具有竖直向上的力,即也有浮力的作用。
实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对气体同样适用。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24(七)功和机械能323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2.知道动能、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与做功的多少是不同的。
做的功多,做功不一定快,即功率不一定大,因为这个功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完成;功率大,做的功不一定多,因为做功的时间可能很短。
要比较功率的大小,必须同时考虑两个因素:做功的多少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七)功和机械能323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25(八)简单机械324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八)简单机械324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26(九)机械效率325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复习目标重点解读滑轮组的三种功求法抽水机:60%-80%柴油机:28%-40%电梯:50%-55%
(九)机械效率325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27(一)电流和电路326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3.知道电流。4.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5.会使用电流表。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一)电流和电路326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28(二)电压、电阻3271.知道电压和电阻。2.了解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3.会使用电压表。复习目标重点解读(二)电压、电阻3271.知道电压和电阻。复习目标重点解读29(三)欧姆定律328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复习目标欧姆1787~1854
公式R=U/I: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这里要注意的是,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跟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或电压的大小,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或电流的大小无关。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
公式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但要注意,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导体电阻依然存在。因此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也成正比。
1.同体性;
2.同时性;3.定律中说的电流跟电压成正比,是对电阻一定的情况下而言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是对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而言的,即两个关系分别有不同的前提条件;
4.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I
的单位用A,U
的单位用V,R
的单位用Ω。
重点解读运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三)欧姆定律328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30(四)电功、电能3291.理解电功的概念,会计算用电器在一定时间消耗电能的多少。2.利用电能表和秒表正确测出电能和电功率。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电表的表盘每转2500圈,电路中就消耗1度电(四)电功、电能3291.理解电功的概念,会计算用电器在一定31(五)电功率、焦耳定律330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关系。2.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电热器的原理,会计算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3.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连接,掌握常见家庭电路的故障。4.掌握测量灯泡额定功率的方法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计算电功率时需注意1.“实际”与“额定”的对应关系,及实际功率对应实际电流、实际电压;而额定功率对应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千万不可张冠李戴。2.对于每一个用电器来说,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只有一个,而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可以是无数个。特别提醒(五)电功率、焦耳定律330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32(六)家庭电路、安全用电331认识家庭电路;知道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的原因。知道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作用;能分析家庭电路中故障产生的原因;知道安全电压,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复习目标
用检验灯泡检查家庭电路支路故障时,有三种可能性:
①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短路;
②检验灯泡发光暗淡,说明该支路正常;
③检验灯泡不发光,说明该支路断路。特别提醒
重点解读(六)家庭电路、安全用电331认识家庭电路;知道家庭电路中总33(七)磁现象3321.认识磁体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体的性质。2.了解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场具有方向性,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3.认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
(1)在磁场中按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画出的一些带箭头曲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2)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3)磁场强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密;磁场越弱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疏。
磁感线并不存在,是人们假想出来的。简单磁现象磁感线(七)磁现象3321.认识磁体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体的34(八)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3331.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其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2.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知道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复习目标磁感线
电磁铁是内部插有铁芯的螺线管,当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而改变电流方向只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性质。知识链接电磁继电器的构造
重点解读(八)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3331.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35(九)电磁感应现象3341认识电磁感应现象,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复习目标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是“闭合电路”,电路必须是完整的回路;(2)是“一部分导体”,不是全部的导体都在参与运动;(3)是“切割磁感线运动”。“切割”指类似于切菜或割草的方式,垂直或者斜着切割都可以,也就是说,导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磁感线成一定角度,而不是与磁感线平行,否则将无法切割磁感线。
“切割磁感线运动”指导体与磁感线相对运动,方式可以是:导体不动,磁场运动;导体运动,磁场不运动;两者都动。
重点解读知识链接(九)电磁感应现象3341认识电磁感应现象,了解导体在磁场中36初中物理基本知识总结初中物理基本知识总结(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3
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复习目标(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3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复38(二)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33
音调与发声体频率的关系。
知道响度的定义及与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知道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音色一般不同。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二)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33音调与发声体频率39(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声的利用23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知道噪声的危害及学会控制噪声。复习目标重点解读(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声的利用23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复习40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
,它可以在__
中传播,
—不能传声。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它有
。2.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23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典题赏析振动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声波能量真题再现340m/s
快340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声音41
1.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__,是由声源振动的__决定的。2.音调表示声音的__,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不同,声波的____也不同。(二)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3
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节奏不同典题赏析真题再现C
1.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__,是由声源振动的__42(一)光的直线传播23
了解光源及分类。掌握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现象。复习目标重点解读
光源:太阳、萤火虫、斧头鱼、水母、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灯等等。注意:反光的镜子、月亮不是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光速: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c=3×108m/s=3×105km/s。不同介质中光速大小-------空气>水>玻璃。注意:光年是长度的单位,是指在一年内光传播的距离。
光的传播规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条件、事例、光速)光的反射规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光的折射规律、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眼睛和眼镜、光的色散(一)光的直线传播23了解光源及分类。复习目标重点解读光43(二)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36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意镜面反射、漫反射都满足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重点解读(二)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36光的反射定律:注镜面反射、漫反44(三)光的折射现象37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空气水入射光线法线入射点O折射光线重点解读(三)光的折射现象37光的折射定律空气水入射光线法线入射点O45(四)透镜及其应用38
凸透镜
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光路可逆。重点解读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光路可逆。(四)透镜及其应用38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46(五)透镜成像规律39重点解读注意: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越大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览表(五)透镜成像规律39重点解读注意: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47(六)眼睛和眼镜10
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重点解读正常的眼睛调节
近视眼的矫正矫正前矫正后
远视眼的矫正矫正前矫正后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厚度: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这样眼睛就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六)眼睛和眼镜10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48(一)温度与温度计31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正确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重点解读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复习目标正确读数与计数(一)温度与温度计31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正确方法:49(二)物质的三态及物态变化312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能解释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复习目标物质的三态
物态变化(二)物质的三态及物态变化312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50(二)物质的三态及物态变化313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二)物质的三态及物态变化313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511.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了解内能和热量。3.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三)分子动理论、内能314复习目标温度、热量、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内能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体积、状态。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两者是等效的。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炉子的效率: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之比。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之比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固、液、气体以及他们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并且证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扩散现象热值与效率内能重点解读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减少。1.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52(四)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315比热容的概念;物质的比热值表示的物理意义;运用热量公式求解比热容、质量、热量及物体的初温和末温等。比热容: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物质不同,比热一般不同。2.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变化和吸热放热的多少均无关。同种物质(状态相同)的比热容相同。热量的计算:
1.计算公式:C=Q/(m*△t)
注意:这个公式是比热容的计算式,但不是决定式。也就是说可用这个公式来计算比热容的大小,但比热容C的大小与Q、m、△t无关。它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强弱。比热大,吸热(或放热)本领强。2.Q吸=Cm△t=Cm(t初—t末)3.Q放=Cm△t=Cm(t末—t初)4.绝热:Q吸=Q放(热平衡方程)说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达到热平衡时,低温物体吸收的人两等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复习目标重点解读(四)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315比热容的概念;物质的比热值表示53(五)内能的利用316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2.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3.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4.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5.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6.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复习目标重点解读(五)内能的利用316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54(一)质量和密度317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会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复习目标重点解读1、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成正比。2、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之比不变,它跟质量和体积无关。3、对不同的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之比一般不同。(一)质量和密度317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55(二)力和弹力318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3.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4.知道二力平衡条件。5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复习目标重点解读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3、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调零。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的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二)力和弹力318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56(三)运动和力、重力319重点解读(三)运动和力、重力319重点解读57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四)压强320复习目标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内能重点解读
压强的计算公式适用于任何条件下压强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而有时借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解固体压强会更快捷、准确,但需要注意限制条件:⑴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实心柱体(圆柱体或棱柱体);⑵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物体的底面积就是受力面积;⑶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是由物体所受的重力产生的,且F=G。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58(五)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21重点解读(五)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21重点解59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六)浮力及其应用322复习目标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内能重点解读
气体与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具有竖直向上的力,即也有浮力的作用。
实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对气体同样适用。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60(七)功和机械能323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2.知道动能、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与做功的多少是不同的。
做的功多,做功不一定快,即功率不一定大,因为这个功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完成;功率大,做的功不一定多,因为做功的时间可能很短。
要比较功率的大小,必须同时考虑两个因素:做功的多少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七)功和机械能323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61(八)简单机械324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八)简单机械324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62(九)机械效率325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复习目标重点解读滑轮组的三种功求法抽水机:60%-80%柴油机:28%-40%电梯:50%-55%
(九)机械效率325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63(一)电流和电路326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3.知道电流。4.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5.会使用电流表。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一)电流和电路326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64(二)电压、电阻3271.知道电压和电阻。2.了解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3.会使用电压表。复习目标重点解读(二)电压、电阻3271.知道电压和电阻。复习目标重点解读65(三)欧姆定律328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复习目标欧姆1787~1854
公式R=U/I: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这里要注意的是,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跟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或电压的大小,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或电流的大小无关。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
公式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但要注意,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导体电阻依然存在。因此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也成正比。
1.同体性;
2.同时性;3.定律中说的电流跟电压成正比,是对电阻一定的情况下而言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是对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而言的,即两个关系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商业企业购销合同印花税税率调整与税务风险防范协议
- 2025年度代付农民工工资保障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公司法人挂名品牌授权合同
- 2025年度劳动仲裁调解协议范文:智能制造领域员工纠纷处理指南
- 2025年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澳大利亚数字商务消费者见解报告(英文版)-Wunderkind
- 2025年度宅基地永久转让与农村旅游项目投资合同
- 2024大众养老金融调研报告-太平洋保险
- 2025年度家庭紧急救援服务家政合同范例双方
- 2025年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地推推广合作协议书
- 开展户外探险与户外活动课件
- HXD3、HXD3CA型电力机车应急故障处理
- 新浪舆情通建设方案
- 护理四种注射法课件
- 物流营销(第四版) 课件 第六章 物流营销策略制定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题型及解题思路归类汇总
- 壮医滚蛋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人教版(2023)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Unit 1 Art Using Language教案
- 现代控制原理-刘豹
- 电力安全生产“十项严禁”【系列漫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