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对咳喘的预防和治疗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访问学者
张清苓博士
中医对咳喘的预防和治疗1咳喘的概念
咳:谓无痰而有声
咳嗽 有痰而有声
嗽:谓无声而有痰
呼吸困难,鼻翼煽动气喘 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咳喘的概念 2病因与分类
外感(六淫外邪) 邪实咳嗽 气喘 正虚 内伤(饮食、情志、劳欲)
病因与分类3病 机
口鼻六淫外邪 外感 咳嗽 皮毛
肺系受病,肺气上逆情志刺激
饮食不当 内伤 气喘劳伤脏腑《素问·咳论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临证指南医案·喘》:“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类证治裁·喘症》:“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病 机 口鼻4预 防(1)
预防外感邪气:
主观调节:“顺四时而适寒暑” 防风、防寒、防暑、防湿、防燥。
客观调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预 防(1)预防外感邪气:5预 防(2)预防内伤脏腑:1、适饮食:饮食不当,或喜好凉冷;或过食肥厚辛辣,而导致脾胃功能失常,以致痰浊或水饮内生,上干于肺则为咳喘。2、调情志:情怀不遂,忧思气结,既可使得肺气痹阻而气机不利,亦可影响脾胃功能而使痰浊内生,或郁怒伤肝,肝郁化火,肝气上犯于肺,而肺气不得肃降,诸此之类,皆能使肺气上逆而作咳喘。3、慎起居:“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预防咳喘的一个重要方面。起居不慎,过于劳累,尤其是房室太过,劳伤肾气,是导致内伤咳喘的主要原因。劳欲伤肾,精气内夺,根本不固,则气失摄纳,上出于肺,逆气上奔而为咳喘。预 防(2)预防内伤脏腑:6治 疗(1)
外感咳喘: 其病尚浅而易治,但燥与湿二者较为缠绵,因湿邪困脾,久则脾虚而致积湿生痰,转为内伤之痰湿咳喘;燥伤肺津,久则肺阴亏耗,成为内伤阴虚肺燥之咳喘。故方书有‘燥咳每成痨’之说。内伤咳喘: 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较深,治疗难取速效。痰湿咳喘之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反复病久,肺脾两伤,可发展成为痰饮咳喘,在病理演变上有两方面的转归,一因阳气渐衰,病延及肾,表现为“肺气虚寒”的虚性咳喘;或因痰湿转从寒化,气不布津,停而为饮,表现为本虚标实之“寒饮伏肺”证。肺虚咳喘,虽然初起轻微,但如疏忽延误失治,则往往日益加重。
治 疗(1)外感咳喘:7治 疗(2)治疗咳喘,要分清外感与内伤,正虚与邪实等一般的寒、热、虚、实状态。治疗的重点应在与咳喘相关的具体疾病上。在不同的疾病过程中,咳喘的临床证候以及其发展变化均有其各自的特点与规律,把握好在外感或内伤各种疾病中所出现咳喘的特殊性,对于咳喘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治 疗(2)治疗咳喘,要分清外感与内伤,正虚与邪实等一般的8咳喘的常见证候 风寒袭肺
表寒里热
外感咳喘
风热犯肺
风燥伤肺
痰湿蕴肺
实 痰热郁肺
肝火犯肺
内伤咳喘 肾虚水泛
肺阴亏耗
虚 肺气虚弱
肾气虚弱咳喘的常见证候 风寒袭肺9风寒袭肺
临床特点:咳喘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 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 痠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 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平喘止咳。常用方药:麻黄汤、三拗汤、桂枝汤、止嗽 散。
风寒袭肺临床特点:咳喘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 薄色白,常10表寒里热
临床特点: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 煽,咳而不爽,痰吐稠粘,伴有形寒,身 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 薄白或黄,质红,脉浮数(滑)。治法:宣肺泄热。常用方药:麻杏石甘汤。
表寒里热临床特点: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 煽,咳而不11风热犯肺
临床特点:咳喘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 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 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 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 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常用方药:桑菊饮、银翘散。
风热犯肺临床特点:咳喘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 喉燥咽痛,咯12风燥伤肺
临床特点:干咳,连声作呛,或气喘, 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 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 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 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苔薄白或 薄黄,质红、干而少津,脉浮数或小 数。治法:疏风清肺,润燥宣肺。常用方药:桑杏汤、杏苏散、清燥救肺 汤。
风燥伤肺临床特点:干咳,连声作呛,或气喘, 喉痒,咽喉干痛13痰湿蕴肺
临床特点:咳喘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 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 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 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 胸闷,脘痞,呕嚅,食少,体倦,大便 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治法:健脾燥湿,化痰宣肺。常用方药: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痰湿蕴肺临床特点:咳喘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 多,因痰而嗽14痰热郁肺
临床特点: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 稠色黄、或有热腥味,或夹血色,伴有 胸中烦热,胸肋胀满,咳时引痛,身 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 赤,大便或秘,苔黄或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肃肺。常用方药:清金化痰汤、桑白皮汤、苇茎 汤。
痰热郁肺临床特点: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 稠色黄、或有15肝火犯肺
临床特点:上气咳喘阵作,面赤,咽 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 少质粘,或痰如絮条,脚胁胀痛, 咳时引痛,口干苦。症状可随情绪波 动增减。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常用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
肝火犯肺临床特点:上气咳喘阵作,面赤,咽 干,常感痰滞咽喉16肺阴亏耗
临床特点:气喘干咳,咳声短促,痰少 粘白,或痰中挟血,或声音逐渐嘶哑, 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 夜寐盗汗,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润燥,宣肺降逆。常用方药:沙参麦冬汤。
肺阴亏耗临床特点:气喘干咳,咳声短促,痰少 粘白,或痰中挟17肺气虚弱
临床特点:咳喘短气,气怯声低,喉有 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 风,或咳呛痰少质粘,烦热口干,咽 喉不利,面潮红,舌质淡红或舌红苔 剥,脉软弱或细数。治法:补肺益气养阴。常用方药:生脉散合补肺汤。
肺气虚弱临床特点:咳喘短气,气怯声低,喉有 鼾声,咳声低弱18肾气虚弱
临床特点:咳喘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 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 肢冷,面青唇紫,舌苔淡白或黑润,脉 微细或沉弱。或喘咳,面红烦躁,口咽 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 细数。治法:补肾纳气。常用方药: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参 蛤散。
肾气虚弱临床特点:咳喘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 少,气不得续19肾虚水泛
临床特点:喘咳心悸或水邪泛滥而肢体浮 肿、尿少,舌质淡胖,脉沉细。治法:温肾益气行水。常用方药:真武汤。
肾虚水泛临床特点:喘咳心悸或水邪泛滥而肢体浮 肿、尿少,舌20中医对咳喘的预防和治疗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访问学者
张清苓博士
中医对咳喘的预防和治疗21咳喘的概念
咳:谓无痰而有声
咳嗽 有痰而有声
嗽:谓无声而有痰
呼吸困难,鼻翼煽动气喘 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咳喘的概念 22病因与分类
外感(六淫外邪) 邪实咳嗽 气喘 正虚 内伤(饮食、情志、劳欲)
病因与分类23病 机
口鼻六淫外邪 外感 咳嗽 皮毛
肺系受病,肺气上逆情志刺激
饮食不当 内伤 气喘劳伤脏腑《素问·咳论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临证指南医案·喘》:“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类证治裁·喘症》:“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病 机 口鼻24预 防(1)
预防外感邪气:
主观调节:“顺四时而适寒暑” 防风、防寒、防暑、防湿、防燥。
客观调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预 防(1)预防外感邪气:25预 防(2)预防内伤脏腑:1、适饮食:饮食不当,或喜好凉冷;或过食肥厚辛辣,而导致脾胃功能失常,以致痰浊或水饮内生,上干于肺则为咳喘。2、调情志:情怀不遂,忧思气结,既可使得肺气痹阻而气机不利,亦可影响脾胃功能而使痰浊内生,或郁怒伤肝,肝郁化火,肝气上犯于肺,而肺气不得肃降,诸此之类,皆能使肺气上逆而作咳喘。3、慎起居:“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预防咳喘的一个重要方面。起居不慎,过于劳累,尤其是房室太过,劳伤肾气,是导致内伤咳喘的主要原因。劳欲伤肾,精气内夺,根本不固,则气失摄纳,上出于肺,逆气上奔而为咳喘。预 防(2)预防内伤脏腑:26治 疗(1)
外感咳喘: 其病尚浅而易治,但燥与湿二者较为缠绵,因湿邪困脾,久则脾虚而致积湿生痰,转为内伤之痰湿咳喘;燥伤肺津,久则肺阴亏耗,成为内伤阴虚肺燥之咳喘。故方书有‘燥咳每成痨’之说。内伤咳喘: 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较深,治疗难取速效。痰湿咳喘之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反复病久,肺脾两伤,可发展成为痰饮咳喘,在病理演变上有两方面的转归,一因阳气渐衰,病延及肾,表现为“肺气虚寒”的虚性咳喘;或因痰湿转从寒化,气不布津,停而为饮,表现为本虚标实之“寒饮伏肺”证。肺虚咳喘,虽然初起轻微,但如疏忽延误失治,则往往日益加重。
治 疗(1)外感咳喘:27治 疗(2)治疗咳喘,要分清外感与内伤,正虚与邪实等一般的寒、热、虚、实状态。治疗的重点应在与咳喘相关的具体疾病上。在不同的疾病过程中,咳喘的临床证候以及其发展变化均有其各自的特点与规律,把握好在外感或内伤各种疾病中所出现咳喘的特殊性,对于咳喘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治 疗(2)治疗咳喘,要分清外感与内伤,正虚与邪实等一般的28咳喘的常见证候 风寒袭肺
表寒里热
外感咳喘
风热犯肺
风燥伤肺
痰湿蕴肺
实 痰热郁肺
肝火犯肺
内伤咳喘 肾虚水泛
肺阴亏耗
虚 肺气虚弱
肾气虚弱咳喘的常见证候 风寒袭肺29风寒袭肺
临床特点:咳喘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 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 痠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 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平喘止咳。常用方药:麻黄汤、三拗汤、桂枝汤、止嗽 散。
风寒袭肺临床特点:咳喘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 薄色白,常30表寒里热
临床特点: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 煽,咳而不爽,痰吐稠粘,伴有形寒,身 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 薄白或黄,质红,脉浮数(滑)。治法:宣肺泄热。常用方药:麻杏石甘汤。
表寒里热临床特点: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 煽,咳而不31风热犯肺
临床特点:咳喘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 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 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 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 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常用方药:桑菊饮、银翘散。
风热犯肺临床特点:咳喘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 喉燥咽痛,咯32风燥伤肺
临床特点:干咳,连声作呛,或气喘, 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 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 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 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苔薄白或 薄黄,质红、干而少津,脉浮数或小 数。治法:疏风清肺,润燥宣肺。常用方药:桑杏汤、杏苏散、清燥救肺 汤。
风燥伤肺临床特点:干咳,连声作呛,或气喘, 喉痒,咽喉干痛33痰湿蕴肺
临床特点:咳喘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 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 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 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 胸闷,脘痞,呕嚅,食少,体倦,大便 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治法:健脾燥湿,化痰宣肺。常用方药: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痰湿蕴肺临床特点:咳喘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 多,因痰而嗽34痰热郁肺
临床特点: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 稠色黄、或有热腥味,或夹血色,伴有 胸中烦热,胸肋胀满,咳时引痛,身 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 赤,大便或秘,苔黄或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肃肺。常用方药:清金化痰汤、桑白皮汤、苇茎 汤。
痰热郁肺临床特点: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 稠色黄、或有35肝火犯肺
临床特点:上气咳喘阵作,面赤,咽 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 少质粘,或痰如絮条,脚胁胀痛, 咳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7987-7:2025 EN Road vehicles -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LIN) - Part 7: Electrical physical layer (EPL) conformance test specification
- 学校天然气使用协议书
- 成都安置房合同协议书
- 智能家居品牌及协议书
- 贝米钱包协议书
- 瓶装水生产转让协议书
- 毕业实习第三方协议书
- 终端购机协议书
- 排雷班主播签约协议书
- 快递员承包合同协议书
- 2025-2030新型钢材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玖玖电玩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烟道内喷涂施工方案
- 水电站运维管理
- 材料的断裂(1)
-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
- 监理预验收表格(共11页)
-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营销策略
- 百胜餐饮HIC高效能的辅导
- 皇家宠物食品有限公司的营销策略分
-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设计.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