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智慧对比研究课件_第1页
中西方哲学智慧对比研究课件_第2页
中西方哲学智慧对比研究课件_第3页
中西方哲学智慧对比研究课件_第4页
中西方哲学智慧对比研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哲学智慧》

张志伟2008年2月

教学计划第一讲:智慧的痛苦第二讲:哲学的诞生第三讲:苏格拉底的问题第四讲:柏拉图的理念论第五讲: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第六讲: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第七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第八讲:主体性的觉醒第九讲:大陆唯理论第十讲:英国经验论第十一讲:社会政治理论第十二讲: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第十三讲:康德的批判哲学第十四讲: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第十五讲: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批判第十六讲: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第十七讲:海德格尔与老庄一、什么是哲学二、智慧的痛苦三、问题与对话一、什么是哲学

关于哲学的成见

○哲学是科学○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哲学无用

哲学是什么?科学←→宗教↓哲学

哲学家通常思想的都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他们思得也很“根本”,于是就把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到了极端,后人若要解决问题就不可能再走老路,因为那条路已经被前人走“绝”了,他只好换一条路走。所以,哲学并不只有一条路而是有许多条路,任何一条路都不足以代表哲学本身,所有的哲学运思之路“综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幅比较完整的哲学图画。换言之,哲学是由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那一条条思想之路构成的。哲学=哲学史=问题史

问题是:如果哲学问题注定无法得到最终的解决,我们为什么还要追问这些难题?二、智慧的痛苦智慧的痛苦虚无主义的侵袭

陀斯托也夫斯基的小说《群魔》中的主人公之一基里洛夫感到上帝是必要的,而且上帝应该存在。但他又知道,上帝并不存在,上帝也不能存在。这就意味着人生是荒谬的,根本没有意义。而这在他看来就意味着人没有活下去的理由,所以他准备自杀。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上帝、没有善恶、没有正义、没有规则、没有意义……我们生活的理由是什么?哲学=人的精神家园

了解哲学家的问题,熟悉哲学家的术语,沿着哲学家的思路,理解哲学家的思想。对话=辩证法1、问题2、对话3、理解

公元前六世纪米利都的泰勒斯有一天仰观天象,不留神掉到了井里,旁边的女仆嘲笑他:连眼前的东西都还没有看清楚,却想知道天上的事!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由此开始:我们人类恰恰是一些不只关注眼前的事情,同时也关注未来,关注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的生物。人生的境界儒家哲学智慧中国哲学---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从头到尾都是教我们如何做人,为我们中国人的为人处世提供了最高的榜样,确立了基本的规范,提出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内圣外王”内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内心修养成为圣贤之人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内心修养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活动推行王道,创造和谐社会大同社会。二、孔子漫谈元代皇帝元成宗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圣旨曰:“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血统高贵,出身低贱商纣王之家族血统父亲:叔梁紇(士阶层)龙生、虎养、鹰打扇三岁时父亲去世三、孔子哲学的思想核心是“仁”

其涵义有四:一是“仁者,人也。”二是“仁者,爱人”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一)亲亲--对亲人的爱“立爱自亲始。”----《礼记.祭义》《孝经·圣治章》:“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亲亲:对亲人之爱----对父母的爱---孝鳝鱼的故事日本抛弃老人的习俗教授的心理测试1、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女人非常漂亮。有一天,女人遇上车祸毁容了,问,这个男人会不会还爱这个女人?A一定会B一定不会C可能会爱2、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是个大老板。有一天,这个男人破产了,身无分文了。问,这个女人会不会还爱这个男人?

A一定会

B一定不会

C可能会爱父母之爱亘古绵长儒家讲的孝就是对父母之爱的感恩回报。“百善孝为先”,孝之永恒价值和普遍价值都不可否认。儒家思想把道德活动放在一个非常自然、非常可靠的基石之上。孝的价值质疑韩非子:“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于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其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母之泽乎!”(《韩非子·六反》).汉末孔融的“言论”父之于子,当有和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母之于子,亦复溪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基督教之博爱三大理念:信、望、爱信主才能得救,信主才能有希望,因为,爱来自于上帝,上帝就是爱!“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响应上帝的召唤去爱人,你才能赎清罪孽,死后才可回到天堂。这是基督教的一种基本诉求。基督教的教堂,哥特式建筑,高高的尖顶上面的十字架坚定地指向苍穹,无论阴云密布还是晴空万里,仿佛在向世人宣示着一个不灭的信念:皈依上帝才是唯一得救之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个人权利至上,吞没了本来应该温情脉脉的伦理关系,一切关系法律化,人际关系也冷冰冰、硬邦邦,很可怕。基督教到了中国以后,也明确主张教徒要孝敬父母,要做父母的好孩子。比尔·盖茨:“孝,是不能等待的。”佛教之“爱”“四大皆空”:构成宇宙的根本元素只有四样----地水火风,且宇宙都是空幻的,人不要太执著、太认真、太贪恋世俗的一切,这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斩断尘缘”“六根清净”:“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是一切欲望的来源。佛教中国化:《坛经》里说“恩则孝养父母”;《佛说孝子经》“佛以孝为至道之宗”佛家“年轻人找佛的故事”传统“孝”之局限孝与忠混在一起《吕氏春秋》:“人臣孝,则事君忠”;“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对于专制帝王来说,孝不过是手段,忠才是目的。孔子:“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曹丕和邴原曹丕:“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耶?父耶?”“父也!”“父母论”现代之批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祭妹文》之小妹)孝成为礼教带来的问题当孝成为对个性的压抑,对个人情感的蹂躏,对个人权利的剥夺时,就往往会酿成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巴金的《家》“五四”对孝道的批判:一是提倡个性解放,冲破家族压迫;二是提倡政治解放,推翻专制压迫。(二)、仁民—对大众的爱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从对亲人的爱推广开来,就进入爱的第二个层面“仁民”——对大众的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佛教“天堂地狱一水隔”故事

“富之教之”孔子认为实现“仁”的最重要的标准是大众的幸福。治理国家,首先应该保障老百姓的生存权,使老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有可能、有资格对他们进行教化。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天地之性人为贵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陶渊明:“此亦人子也,当善遇之。”白居易:“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古代歧视商人汉代法律规定:商人上街穿鞋必须一只白、一只黑。明朝的法律规定,商人走路必须溜边走,穿粗布衣服。(三)爱物—对天地万物的爱人情味儿的宇宙,“仁,天心也”天人合一。宇宙在中国人眼里是生命的鼓动,是情趣的流荡,是严整的秩序,是圆满的和谐。是安顿生命的家园。中国人对大自然、宇宙充满认同感、亲和感、和归宿感。

程颢《秋日偶成》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罗素:每当我和科学家谈人生,谈完了,回家我就想自杀,但回到家,看到家里的花园(审美世界、艺术世界、中国人的文化世界),又觉得人生充满盎然生趣。(英国,诺贝尔文学奖)把无情的事物有情化,把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是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情怀。苏东坡:寄天地于蜉蝣,渺沧海之一-----《前赤壁赋》“须将幕席为天地,歌前起舞花前睡。”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爱的缺失五常仁为本仁义礼智信,以信为例爱的缺失,最严重的精神危机西方获普利策奖记者自杀、中国众多人拍摄女性自杀、广西冷漠一条街人生境界:

圣人—大丈夫—君子

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说大人则渺之,无视其巍巍然”;“说大人则渺之,无视其巍巍然”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涂之人皆可以为禹”孔子:“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做个君子(二)高山仰止——司马迁的追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三)下学上达——极高明而道中庸把平凡的事都做好就不平凡《易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个世界、两个世界西方宗教型文化都讲两个世界:基督教:上帝之城、世俗之城;佛教:西方极乐世界和人间。伊斯兰教:天国和人间。天国是永恒的、美妙的、欢乐的世界,人间则充满缺陷和罪恶。人来到世间就是遵循神的使命勤奋工作,慈爱大众,赎清罪孽,最后回到天国,享受永生。具有虔诚宗教情怀的宗教徒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投入人生事业。

中国人

“一个世界”的文化观庄子评价孔子:“六合(天地、东西南北)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执著人生,珍爱人间,只羡鸳鸯不羡仙。桃花春水绿,池上鸳鸯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寂寞嫦娥舒广袖。毛泽在人间已是癫,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温柔同眠。《包青天》歌曲耳熟能详的说法里积淀着深厚的人生智慧。“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国是凭借恭敬有礼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人讲一个世界,一个人生,珍爱人生,“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没有宗教迷狂。培育了一种入世理性的、实用的文化意识和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在今天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欢乐颂》“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辉照耀下,四海之内皆成兄弟。”

西方是依靠神圣的力量,在神的圣殿里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西方纵然有些宗教徒很迷狂,但是纯正的宗教情怀,培育了一种深厚的文化意识,培育了一种敬畏感,灵魂时常受到鞭挞、受到净化。精神更加高蹈,更加崇高,更加深沉,文化可能更有深度。“东圣西圣,心同理同”---冯友兰生死拷问关于死生的慨叹:孔子:“死生亦大矣!”陶渊明:“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曹操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西方宗教“终极关怀”:宗教徒在神的怀抱里解脱死亡中国人在一个世界里,

完成生命的不朽肉体的不朽靠传宗接代精神上的不朽----“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孔子:“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宋代张载“四句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