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_第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_第2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_第3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_第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二单元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第二单元课时目标·导航课堂导学·探究基础训练·达标能力提升·巩固课时目标·导航课堂导学·探究基础训练·达标能力提升课时目标·导航课时目标·导航1.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课堂导学·探究课堂导学·探究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基础梳理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______下游。(2)范围:包括_____、深圳、______、佛山、江门、_______、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_____和澳门。珠江广州珠海东莞香港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珠江广州珠海东莞香港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以发展________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形成______________地带。(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化由__________向由区域核心城市_______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3.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________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镇_______多,分布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______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广州城镇人口数量外来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广州城镇人●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探究以下问题。(1)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四个表现方面。提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合作探究(2)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较快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提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较快的有利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城市众多、靠近港澳和东南亚,是著名侨乡,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较早,经济基础较好,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等,成为我国重要经济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商品农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等。(2)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较快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提示: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能够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转移,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归纳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较快(见下表)。条件优势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自然条件地形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水源河流纵横交错,水源充足●归纳提升条件优势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条件优势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历史因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历史经济基础比较好,在此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国家改革开放政策198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得以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交通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对外联系便利,信息来源广,传播快技术技术先进,便于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著名侨乡投资、招商、引资条件优势社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历史因素资本主义经济萌特别提醒:(1)珠江三角洲初期城市化的特点城乡融合、农业和非农产业相混合的城乡一体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化特点。(2)一镇一品的优势①便于分工协作,提高专业化水平;②便于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与信息交流;③便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规模效益;④有利于政府的指导与管理。特别提醒:(3)200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征为:①沿河分布: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②沿河口分布: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③沿海分布:珠海、澳门、香港等。(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拓展延伸“珠江三角洲地区”、“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区别。“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我国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主要为珠江下游三角洲附近丘陵平原地区。“大珠三角”是指粤港澳三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泛珠三角”指的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我们通常叫“9+2”,它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泛珠三角”地区陆地面积为199.45万平方千米,人口4.46亿人,占全国面积的20.78%,人口的34.76%。“泛珠三角”指的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我(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后城镇人口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第(2)题,据图可判断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说明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有所提高,但并没有快速提高,也没有超过第三产业。第(3)题,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发展可提高就业率,以农产品加工为原料的加工业可增强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答案:(1)B

(2)D

(3)A第(2)题,据图可判断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说明劳动力(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是(

)①以旅游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以出口加工业为主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这里平原广阔,水热丰沛,河流纵横交错。珠江的运输能力仅次于长江。位居全国第二位。第(2)题,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第(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主。答案:(1)C

(2)C

(3)B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区,位于广东省东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基础梳理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经历的阶段阶段具体表现________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__________出口加工业发展迅速8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以___________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了_____工业体系_______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_________得到优化调整,____________明显提高,____________保持较高水平,基本实现了___________夯实基础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轻型稳步发展工业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增长速度乡村工业化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阶段具体表现_____2.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推动作用2.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推动作用●合作探究结合材料“汹涌的‘民工潮’”,探究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吸引大量劳动力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珠江三角洲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区内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口,因此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地区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所以吸引了大量劳动力流入。●合作探究●归纳提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归纳提升特别提醒:(1)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以优化调整,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工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基本上实现了乡村工业化。(2)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促进珠三角工业化的条件①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③良好的区位条件;④全国最大侨乡之一。特别提醒:●拓展延伸比较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拓展延伸(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1990年以来,该省(

)A.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B.始终以第二产业为主导C.第三产业产值先升后降D.环境承载力下降(2)对于该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B.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问题逐渐突出C.2008年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D.2008年,该省城市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1990年以来,该省()解析:第(1)题,结合图表资料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该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可知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1990年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选项B错误;2008年第三产业比重虽然下降,但是第三产业产值一直呈增长状态,选项C错误;随经济的发展该省环境承载力呈上升趋势,选项D错误。第(2)题,2008年该省城市化水平高于40%,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该省城市化水平虽然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在缩小。答案:(1)A

(2)C解析:第(1)题,结合图表资料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南高北低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1)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解析:第(1)题,从图1中的图例可知,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平衡,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第(2)题,从图2中看出,区位交通条件在四个城市中对苏州的影响最小,对苏州本身而言,五个因素中动力最小的也是区位交通。答案:(1)B

(2)A解析:第(1)题,从图1中的图例可知,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基础梳理1.工业化问题(1)大量占用_____。(2)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3)____________严重。(4)__________层次偏低等。耕地环境污染产业结构耕地环境污染产业结构2.城市化问题(1)城市__________建设亟待完善。(2)城市占用_______面积不断扩大。(3)珠江水质恶化。(4)城市______现象严重。(5)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3.解决对策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基础设施耕地酸雨2.城市化问题基础设施耕地酸雨●合作探究工业化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请思考下列问题。(1)“只有限制珠江三角洲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才能彻底解决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示:不对。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所以这些问题还得在发展中解决。只有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但不能把解决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理解为限制珠江三角洲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合作探究(2)解决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的措施有哪些?提示: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以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归纳提升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的困难。●归纳提升(2)城市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城市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拓展延伸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酸性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2)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3)伴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该地区农业应如何发展?(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解析:第(1)题,酸性气体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的措施应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减少排放、增加回收等方面归纳。第(2)题,针对问题,从构建城市群和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两方面分析。第(3)题,为适应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一方面要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重点发展城郊农业;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答案:(1)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酸性气体排放量,并进行回收利用(推广原煤脱硫技术、工业废气脱硫处理);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污染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答出3点即可)

(2)加强城市群整体统筹与规划;构建区域核心城市,提高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合作等。(答出3点即可)

(3)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加大蔬菜、肉蛋奶、花卉等城市需求量大的农副产品生产;保护基本农田,增加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答案:(1)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酸性(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2006~2011年间,中国海洋产业的(

)A.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波动上升B.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C.三次产业的总产值变化不大且有波动D.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2)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关于这两个地区的海洋产业重点发展措施及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A.这两个地区的海洋产业应发挥技术和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发展海洋化工和盐业生产B.长三角地区利用技术优势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和海洋服务业C.针对能源资源短缺,应大力发展海洋潮汐发电和油气产业D.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紧张,海洋产业的重点是海水淡化产业(2)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总产值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在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总体结构逐步趋向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升,非持续上升;总产值一直升高。第(2)题,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海洋产业重点发展的措施和方向应考虑到区域特征,选项B比较符合区域发展的特点。答案:(1)B

(2)B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在下降基础训练·达标基础训练·达标一、单项选择题(2014·山东青岛一模)下图为“我国三省区甘蔗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动状况图”。读图,完成第1~2题。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广东省甘蔗种植面积与产糖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低温霜冻 B.产业结构调整C.干旱洪涝 D.市场需求解析:广东省甘蔗种植面积不断减小主要是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的结果。答案:B1.导致广东省甘蔗种植面积与产糖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2.与广东相比,云南制糖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是(

)A.技术 B.工业基础C.交通 D.劳动力解析:云南省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价格低廉。答案:D(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2014·广东汕头一模)读“某市1997~2010年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用水量的变化图”,完成第3~4题。(2014·广东汕头一模)读“某市1997~2010年城市化3.由图可知(

)A.该市供水总量呈上升趋势B.生产用水量一直小于生活用水量C.城市用水量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D.该市供水充足解析:根据图例比较各用水量可知,该市供水量一直大于生活、生产的需水量,城市供水充足;总供水量总体平稳,略有下降,生活用水量在1999年以后低于生产用水量。答案:D3.由图可知()4.该市生产用水量不断降低,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严控新建耗水量大的企业B.经济陷于衰退C.节水政策实施D.企业配置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解析:该地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说明经济在不断发展。答案:B4.该市生产用水量不断降低,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2014·天津4月联考)下图示意为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第5~6题。(2014·天津4月联考)下图示意为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5.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

)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B.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C.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D.制造业重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解析:注意阅读图例对比三幅图可知,该城市制造业的分布逐渐从市中心向外围沿高速公路发展,其重心有向南迁移的趋势。答案:D5.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6.图中显示出的变化,说明城市制造业(

)A.在区域社会经济进入高水平时期就业比重将大幅度增加B.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C.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不大D.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始终为主体(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解析: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资源密集型企业逐步升级为资金、技术密集型,需要的工人数量减少;空间格局的演变受政策、交通的影响显著,制造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与城市的发展。答案:B(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

(2013·浙江)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7~8题。7.右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013·浙江)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流动和工业区位因素及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产面临“用工荒”,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流入民工减少,导致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劳动力不足。根据三角形坐标图,图中④工业劳动力的投入成本最高,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所以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流动和工业区位因素及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我8.“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劳动力回流到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解析:“用工荒”问题的产生,使劳动力的工资提高,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生产成本增加,所以能够刺激东部沿海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答案:B8.“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二、综合题9.(2014·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图甲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乙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二、综合题(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0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820城市化水平(%)6890GDP占全国比重(%)1820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①国际金融②机械制造③服装制造④石油化工⑤文化创意⑥进出口贸易(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考查城市化及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甲可判断城市等级体系和城市化数量特征,表中反映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信息。第(2)题,考查不同等级城市的功能。首位城市上海经济发达,科研力量强,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交通便利,适合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等产业。(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第(3)题,考查经济发展及其原因。根据图乙可知,苏州和嘉兴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包括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差异,其原因包括城市内部的产业基础和政策,还有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第(4)题,考查城市群。建设城市群的核心是达到整体的最优,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减少行政壁垒;和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相比,可知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程度有待加强。第(3)题,考查经济发展及其原因。根据图乙可知,苏州和嘉兴经答案:(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①⑤⑥(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答案:(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能力提升·巩固(点此链接)能力提升·巩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三单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三单元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第三单元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第三单元课时目标·导航课堂导学·探究基础训练·达标能力提升·巩固课时目标·导航课堂导学·探究基础训练·达标能力提升课时目标·导航课时目标·导航1.了解GIS的概念及其发展。2.学会运用相关资料的示意图,理解掌握GIS的组成、工作过程及其基本原理。3.理论联系实际,掌握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并学会应用电子地图查询地理信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课堂导学·探究课堂导学·探究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梳理1.概念:______、存储、______、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___________系统。2.功能:除一般信息系统功能外,还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_______、模拟、______和预测等功能。采集管理空间信息分析统计一、地理信息系统采集管理空间信息分析统计4.组成:由_________、地理数据、______、人员、_________五部分组成。硬件设备软件应用模型4.组成:由_________、地理数据、______、人员5.工作过程5.工作过程●合作探究结合下列材料,探究问题。2012年暑假期间,王刚和李明去北京、上海旅游,到了上海王刚买了一份上海地图,查找要去景点的位置、坐车线路等信息。李明拿出手机,很快告诉王刚景点位置、乘车线路及景区特色等,王刚很吃惊,李明指着手机说:“都在这里呢。”(1)李明为什么能迅速找到景点位置、乘车线路及景区特色等信息?提示:李明用的是手机里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所以能迅速找到景点位置、乘车线路及景区特色等信息。●合作探究(2)李明用的手机里的系统与王刚用的传统地图有何区别?提示:GIS是地图的延伸,除具有一般地图的功能外,GIS还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在存储信息的形式上,GIS是通过建立数据模型,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而传统地图是以图像方式存储;②在查询方式上,GIS是用计算机查询,针对性强,而传统地图是靠肉眼来查询;③在信息来源上,GIS可以对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的地图、遥感数据、统计报表等进行综合分析,这是传统地图无法做到的。(2)李明用的手机里的系统与王刚用的传统地图有何区别?(3)李明用的手机里的系统,与传统地图相比,具有哪些优点?提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完备;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归纳提升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GIS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如图所示。(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特别提醒:对于图形数据的输入,常用的方法是扫描纸质地图后进行数字化处理,如图所示:特别提醒:(1)关于GIS的叙述,正确的是(

)A.GIS是利用计算机采集地理信息的一种工具B.GIS是利用计算机处理、分析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C.GIS是利用计算机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输出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与工具D.20世纪60年代以来GIS发展迅速(1)关于GIS的叙述,正确的是()(2)有关GIS工作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源只来自GPS和RSB.输出形式包括图文声像等C.属性数据反映事物空间位置D.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及卫星等解析:第(1)题,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第(2)题,信息源来自现有的GPS和RS以及其他形式得到的信息。属性数据主要反映地理事物其他特征的信息。系统硬件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外设硬件、绘图仪等。答案:(1)C

(2)B(2)有关GIS工作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C.商店布局 D.客货流量(2)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A.甲与乙 B.甲与丁C.乙与丁 D.甲、乙、丁解析:第(1)题,商店布局需要考虑交通条件和消费人群的分布状况。第(2)题,交通线路建设受地形、河流、人口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答案:(1)C

(2)D(1)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二、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基础梳理1.GIS的应用领域包括资源调查、__________、灾害预测、国土管理、__________、邮电通信、__________、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环境评估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环境评估城市规划交通运输2.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3.GIS的新进展网络GIS,三维GIS与虚拟GIS、______GIS。应用领域典型应用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设计、__________、城市管理和辅助决策基础设施管理工程设计、应急抢修、_____________等工作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城市_________、环境评价、环境与_____________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工程选址日常维护管理生态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多媒体2.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应用领域典型应用城市规●合作探究如果你是110系统中心的工作人员,当接到某报警电话后,你将如何进行应急处理?提示:接到报警后,立即从GIS电子地图上确定案件的发生地,并同时搜索最近的巡逻警车,通知附近各路口交警封锁或疏导道路;启动最佳路线功能,给警车指引道路,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案件发生地。●合作探究●归纳提升GI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归纳提升(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该信息显示屏应用的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卫星导航系统(2)应用该显示屏所呈现的动态信息,便于对车辆(

)A.准确定位 B.合理分流C.超速监控 D.流量统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利用GIS能够模拟城市道路空间分布,并及时把交通拥堵情况、车流量、交通事故、交通环境等情况显示在显示屏上,帮助驾驶员找出最佳行车路线,便于对车辆合理分流。答案:(1)C

(2)B(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2)有的渔民已经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应用这一技术(

)A.可以使渔获量持续增长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C.绝对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解析:第(1)题,利用GIS监测森林火灾,主要是监测森林火灾的现状,先后不同时间的火灾图层叠加在一起可以分析其蔓延方向,以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灭火方案;第(2)题,GIS可以寻找鱼群,暂时增加捕捞量,随着产量增加,生产成本会逐渐降低,但由于过度捕捞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渔民的收益大幅度减少,进而降低渔民的生活水平。答案:(1)D

(2)B解析:第(1)题,利用GIS监测森林火灾,主要是监测森林火灾基础训练·达标基础训练·达标一、单项选择题(2014·成都石室中学月考)栅格模式是储存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主要方式之一。右面三图分别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地不同地理图层的栅格图,每格实际面积约100平方千米。读图完成1~2题。一、单项选择题1.VE区域最可能是(

)A.丘陵 B.耕地C.海域 D.沙漠解析:本题考查了GIS数据的“分层”存储技术,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比较能力。根据图中信息可知,VE处是河流结束的位置,由于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所以河流结束的位置是入海口。答案:C1.VE区域最可能是()2.该地规划修建大型山水生态公园,最适宜的区域是(

)A.ⅠB B.ⅡCC.ⅣD D.ⅢE解析:根据条件可知,ⅠB区域有山、有水,最适合修建大型山水生态公园。答案:A2.该地规划修建大型山水生态公园,最适宜的区域是()小明前去参观信息应用展中有关GIS在政府部门和民间厂商的应用情形。据此完成3~4题。3.GIS“叠图分析”已被公共部门普遍使用。下列哪一项业务最适合用此法来处理(

)A.找出位于水源保护区的养猪户B.界定邻近工地50米的噪音影响范围C.分析最佳视野的游客观景台位置D.规划交通高峰时间避开堵车的替代道路解析:可选出水源保护区的图层及养猪户的分布图,经叠图之后即可寻找出符合条件的养猪户。答案:A小明前去参观信息应用展中有关GIS在政府部门和民间厂商的应用4.小明发现大部分地图出版商皆采用GIS作为辅助制图工具,下列是他写的有关新旧制图差异的心得,其中哪段叙述不正确(

)A.当地图需要更新时,GIS只要将更新部分重绘即可,传统手工绘制图则必须全部重绘B.GIS可用不同图层来管理不同主题的大量资料,传统绘图在一张纸图上仅能有少数主题C.浏览GIS中的电子地图时,可利用放大和缩小工具改变地图的比例尺,传统纸图则只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尺D.不同来源的纸图经过数字化后,使用GIS便可以不经投影和坐标系统的转换,将不同的地图整合在同一张纸上4.小明发现大部分地图出版商皆采用GIS作为辅助制图工具,下解析:做GIS叠图分析或做编辑整合时,首要步骤就是要将投影系统及坐标系统、比例尺统一。答案:D(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小组将它作为课题研究。据此回答5~6题。5.下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

)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小组将它作为课题解析:GIS中存储和处理的数据,可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坐标图、柱状图用传统方法和GIS数据库软件都可以制作,但C选项只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答案:C解析:GIS中存储和处理的数据,可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坐6.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需要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①地形图层②土壤图层③气候图层④人口图层⑤商业网点图层⑥农业图层⑦工业图层⑧城市图层⑨交通图层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⑥⑦⑧⑨ D.⑤⑥⑦⑧(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解析:题目要求分析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而自然条件主要指地形、气候、土壤、河湖等,所以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答案:A(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3)GIS的数据存储采用“________”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如要规划城市商业发展,则应调出水系、土地利用、地形、居民区、土壤、交通六个图层中的________、________图层的资料。(4)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解析:本题以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城市商业的发展与附近地区人口的多少和交通便利程度密切相关,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规划城市商业发展时需要调出该城市的居民区和交通图层的资料。答案:(1)信息输入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2)地理数据库扫描纸质地图数字化(3)分层居民区交通(4)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解析:本题以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地理信能力提升·巩固(点此链接)能力提升·巩固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二单元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第二单元课时目标·导航课堂导学·探究基础训练·达标能力提升·巩固课时目标·导航课堂导学·探究基础训练·达标能力提升课时目标·导航课时目标·导航1.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课堂导学·探究课堂导学·探究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基础梳理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______下游。(2)范围:包括_____、深圳、______、佛山、江门、_______、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_____和澳门。珠江广州珠海东莞香港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珠江广州珠海东莞香港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以发展________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形成______________地带。(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化由__________向由区域核心城市_______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3.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________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镇_______多,分布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______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广州城镇人口数量外来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广州城镇人●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探究以下问题。(1)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四个表现方面。提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合作探究(2)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较快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提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较快的有利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城市众多、靠近港澳和东南亚,是著名侨乡,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较早,经济基础较好,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等,成为我国重要经济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商品农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等。(2)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较快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提示: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能够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转移,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归纳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较快(见下表)。条件优势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自然条件地形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水源河流纵横交错,水源充足●归纳提升条件优势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条件优势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历史因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历史经济基础比较好,在此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国家改革开放政策198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得以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交通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对外联系便利,信息来源广,传播快技术技术先进,便于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著名侨乡投资、招商、引资条件优势社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历史因素资本主义经济萌特别提醒:(1)珠江三角洲初期城市化的特点城乡融合、农业和非农产业相混合的城乡一体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化特点。(2)一镇一品的优势①便于分工协作,提高专业化水平;②便于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与信息交流;③便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规模效益;④有利于政府的指导与管理。特别提醒:(3)200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征为:①沿河分布: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②沿河口分布: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③沿海分布:珠海、澳门、香港等。(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拓展延伸“珠江三角洲地区”、“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区别。“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我国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主要为珠江下游三角洲附近丘陵平原地区。“大珠三角”是指粤港澳三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泛珠三角”指的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我们通常叫“9+2”,它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泛珠三角”地区陆地面积为199.45万平方千米,人口4.46亿人,占全国面积的20.78%,人口的34.76%。“泛珠三角”指的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我(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后城镇人口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第(2)题,据图可判断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说明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有所提高,但并没有快速提高,也没有超过第三产业。第(3)题,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发展可提高就业率,以农产品加工为原料的加工业可增强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答案:(1)B

(2)D

(3)A第(2)题,据图可判断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说明劳动力(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是(

)①以旅游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以出口加工业为主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这里平原广阔,水热丰沛,河流纵横交错。珠江的运输能力仅次于长江。位居全国第二位。第(2)题,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第(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主。答案:(1)C

(2)C

(3)B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区,位于广东省东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基础梳理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经历的阶段阶段具体表现________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__________出口加工业发展迅速8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以___________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了_____工业体系_______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_________得到优化调整,____________明显提高,____________保持较高水平,基本实现了___________夯实基础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轻型稳步发展工业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增长速度乡村工业化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阶段具体表现_____2.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推动作用2.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推动作用●合作探究结合材料“汹涌的‘民工潮’”,探究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吸引大量劳动力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珠江三角洲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区内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口,因此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地区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所以吸引了大量劳动力流入。●合作探究●归纳提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归纳提升特别提醒:(1)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以优化调整,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工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基本上实现了乡村工业化。(2)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促进珠三角工业化的条件①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③良好的区位条件;④全国最大侨乡之一。特别提醒:●拓展延伸比较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拓展延伸(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1990年以来,该省(

)A.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B.始终以第二产业为主导C.第三产业产值先升后降D.环境承载力下降(2)对于该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B.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问题逐渐突出C.2008年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D.2008年,该省城市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1990年以来,该省()解析:第(1)题,结合图表资料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该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可知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1990年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选项B错误;2008年第三产业比重虽然下降,但是第三产业产值一直呈增长状态,选项C错误;随经济的发展该省环境承载力呈上升趋势,选项D错误。第(2)题,2008年该省城市化水平高于40%,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该省城市化水平虽然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在缩小。答案:(1)A

(2)C解析:第(1)题,结合图表资料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南高北低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1)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解析:第(1)题,从图1中的图例可知,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平衡,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第(2)题,从图2中看出,区位交通条件在四个城市中对苏州的影响最小,对苏州本身而言,五个因素中动力最小的也是区位交通。答案:(1)B

(2)A解析:第(1)题,从图1中的图例可知,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基础梳理1.工业化问题(1)大量占用_____。(2)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3)____________严重。(4)__________层次偏低等。耕地环境污染产业结构耕地环境污染产业结构2.城市化问题(1)城市__________建设亟待完善。(2)城市占用_______面积不断扩大。(3)珠江水质恶化。(4)城市______现象严重。(5)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3.解决对策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基础设施耕地酸雨2.城市化问题基础设施耕地酸雨●合作探究工业化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请思考下列问题。(1)“只有限制珠江三角洲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才能彻底解决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示:不对。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所以这些问题还得在发展中解决。只有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但不能把解决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理解为限制珠江三角洲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合作探究(2)解决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的措施有哪些?提示: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以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归纳提升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的困难。●归纳提升(2)城市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城市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拓展延伸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酸性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2)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3)伴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该地区农业应如何发展?(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解析:第(1)题,酸性气体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的措施应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减少排放、增加回收等方面归纳。第(2)题,针对问题,从构建城市群和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两方面分析。第(3)题,为适应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一方面要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重点发展城郊农业;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答案:(1)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酸性气体排放量,并进行回收利用(推广原煤脱硫技术、工业废气脱硫处理);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污染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答出3点即可)

(2)加强城市群整体统筹与规划;构建区域核心城市,提高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合作等。(答出3点即可)

(3)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加大蔬菜、肉蛋奶、花卉等城市需求量大的农副产品生产;保护基本农田,增加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答案:(1)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酸性(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1)2006~2011年间,中国海洋产业的(

)A.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波动上升B.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C.三次产业的总产值变化不大且有波动D.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2)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关于这两个地区的海洋产业重点发展措施及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A.这两个地区的海洋产业应发挥技术和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发展海洋化工和盐业生产B.长三角地区利用技术优势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和海洋服务业C.针对能源资源短缺,应大力发展海洋潮汐发电和油气产业D.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紧张,海洋产业的重点是海水淡化产业(2)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总产值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在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总体结构逐步趋向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升,非持续上升;总产值一直升高。第(2)题,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海洋产业重点发展的措施和方向应考虑到区域特征,选项B比较符合区域发展的特点。答案:(1)B

(2)B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在下降基础训练·达标基础训练·达标一、单项选择题(2014·山东青岛一模)下图为“我国三省区甘蔗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动状况图”。读图,完成第1~2题。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广东省甘蔗种植面积与产糖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低温霜冻 B.产业结构调整C.干旱洪涝 D.市场需求解析:广东省甘蔗种植面积不断减小主要是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的结果。答案:B1.导致广东省甘蔗种植面积与产糖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2.与广东相比,云南制糖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是(

)A.技术 B.工业基础C.交通 D.劳动力解析:云南省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价格低廉。答案:D(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2014·广东汕头一模)读“某市1997~2010年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用水量的变化图”,完成第3~4题。(2014·广东汕头一模)读“某市1997~2010年城市化3.由图可知(

)A.该市供水总量呈上升趋势B.生产用水量一直小于生活用水量C.城市用水量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D.该市供水充足解析:根据图例比较各用水量可知,该市供水量一直大于生活、生产的需水量,城市供水充足;总供水量总体平稳,略有下降,生活用水量在1999年以后低于生产用水量。答案:D3.由图可知()4.该市生产用水量不断降低,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严控新建耗水量大的企业B.经济陷于衰退C.节水政策实施D.企业配置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解析:该地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说明经济在不断发展。答案:B4.该市生产用水量不断降低,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2014·天津4月联考)下图示意为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第5~6题。(2014·天津4月联考)下图示意为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5.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

)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B.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C.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D.制造业重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解析:注意阅读图例对比三幅图可知,该城市制造业的分布逐渐从市中心向外围沿高速公路发展,其重心有向南迁移的趋势。答案:D5.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6.图中显示出的变化,说明城市制造业(

)A.在区域社会经济进入高水平时期就业比重将大幅度增加B.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C.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不大D.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始终为主体(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解析: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资源密集型企业逐步升级为资金、技术密集型,需要的工人数量减少;空间格局的演变受政策、交通的影响显著,制造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与城市的发展。答案:B(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

(2013·浙江)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7~8题。7.右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013·浙江)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流动和工业区位因素及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产面临“用工荒”,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流入民工减少,导致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劳动力不足。根据三角形坐标图,图中④工业劳动力的投入成本最高,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所以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流动和工业区位因素及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我8.“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劳动力回流到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解析:“用工荒”问题的产生,使劳动力的工资提高,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生产成本增加,所以能够刺激东部沿海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答案:B8.“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二、综合题9.(2014·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