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广东省吴川市城区某驻军单位面向社会招考2名工作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620f97e43034adb1d37917e739d051/7b620f97e43034adb1d37917e739d0511.gif)
![2022年10月广东省吴川市城区某驻军单位面向社会招考2名工作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620f97e43034adb1d37917e739d051/7b620f97e43034adb1d37917e739d0512.gif)
![2022年10月广东省吴川市城区某驻军单位面向社会招考2名工作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620f97e43034adb1d37917e739d051/7b620f97e43034adb1d37917e739d0513.gif)
![2022年10月广东省吴川市城区某驻军单位面向社会招考2名工作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620f97e43034adb1d37917e739d051/7b620f97e43034adb1d37917e739d0514.gif)
![2022年10月广东省吴川市城区某驻军单位面向社会招考2名工作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620f97e43034adb1d37917e739d051/7b620f97e43034adb1d37917e739d05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广东省吴川市城区某驻军单位面向社会招考2名工作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写工作总结要突出重点,不可写成“流水账”。所谓重点是指:
A.基本情况
B.经验教训
C.存在问题
D.今后打算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务公文知识。
第二步,工作总结指的是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由此可知工作总结重点是要总结经验教训。
因此,选择B选项。
2.头发∶颜色∶长度
A.狗∶品种∶性格
B.蔬菜∶价格∶营养
C.衣服∶款式∶尺码
D.人∶长相∶气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颜色”和“长度”是划分“头发”的不同标准,三者属于对应关系,并且“颜色”和“长度”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品种”和“性格”是划分“狗”的不同标准,但“性格”是内在的,排除;
B项:“价格”和“营养”是划分“蔬菜”的不同标准,但“营养”是内在的,排除;
C项:“款式”和“尺码”是划分“衣服”的不同标准,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款式”和“尺码”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长相”和“气质”是划分“人”的不同标准,但“气质”是内在的,“长相”和“气质”受人的主观影响,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3.中国国粹京剧的脸谱颜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以下脸谱颜色与代表的人物性格特征匹配错误的是:
A.红色——忠勇正义
B.黑色——刚毅勇猛
C.白色——温和正直
D.黄色——凶恶残暴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白色表示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蒿,秦桧。C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A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黑色象征刚烈、正直、勇猛。如“包公戏”里的包拯;“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B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黄色象征勇猛、暴躁。如典韦。D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4.下列属于总需求组成的部分是(
)。
A.政府收入
B.储蓄
C.投资
D.进口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中总需求常识。
总需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组成。消费需求由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组成。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A项错误,政府收入不属于总需求。
B项错误,储蓄不属于总需求。
C项正确,投资属于总需求。
D项错误,进口不属于总需求。
故正确答案为C。5.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影响是:
A.遗传病连代传递
B.产生交叉遗传
C.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出现返祖现象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较简单,是初高中学过的生物常识。本题还可从选项角度来解题,A、B、D三项的说法都是确定性的,但根据实际,近亲结婚后,其后代不一定会产生这三项的影响,只是患某些病的概率增大了。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人群中每个人约携带5~6种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随机婚配(非近亲婚配)时,由于夫妇两人无血缘关系,相同的基因很少,他们所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不同,因而不易形成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体(患者)。而在近亲结婚时,夫妇两人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在子代相遇,而使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
故本题选C。6.古诗文中以“桑梓”指代家乡,“布衣”指代平民。(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桑梓”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思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人用来借指故乡。“布衣”原指平民百姓最普通的廉价衣服,故以此为平民的代称。
故表述正确。7.3,1,5,1,11,1,21,1,(
)
A.0
B.1
C.4
D.35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九项,考虑奇数项、偶数项各自成规律。
奇数项:3,5,11,21,(35),相邻两项做差后为2,6,10,(14)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10+4=14,所求项为21+14=35;
偶数项:1,1,1,1,是为1的常数数列。
因此,选择D选项。
8.关于水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年生的禾本科植物
B.大多为自花授粉并结出种子
C.中国、印度、日本都是主产国
D.淀粉含量是早、中、晚品种的分类标准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要熟悉生物常识和水稻的地理分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环境因素有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水稻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A项说法正确。水稻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几乎所有的粮食,除了荞麦以外,都是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玉米、大麦、高粱等。
B项说法正确。自花授粉指一株植物的花粉,对同一个体的雌蕊进行授粉的现象。水稻大多为自花授粉。
C项说法正确。水稻的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中国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
D项说法错误。稻谷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稻谷的生长方式分为水稻和旱稻;按生长季节和生长期长短分为早稻谷、中稻谷和晚稻谷;按粒形粒质分为粳稻谷、籼稻谷、糯稻谷。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水稻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早、中、晚稻主要根据播种期和收获期而划分。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中稻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晚稻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十月上中旬收获。同一地区,种完早稻可以接着种植晚稻,俗称双季稻。而中稻生育期较长,同一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次。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A项正确,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禾亚科稻属。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粒)去壳后称大米、香米、稻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
B项正确,自花授粉指一株植物的花粉,对同一个体的雌蕊进行授粉的现象。大部分水稻是自花授粉并结出种子。
C项正确,水稻的主要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
D项错误,早、中、晚稻主要根据播种期和收获期而划分。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中稻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晚稻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上中旬收获。同一地区,种完早稻可以接着种植晚稻,俗称双季稻。而中稻生育期较长,同一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次。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9.巡查∶巡视∶巡逻
A.考试∶考察∶考核
B.目标∶目的∶目前
C.数学∶数控∶数量
D.人生∶人际∶人员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巡查”“巡视”和“巡逻”都有行走查看的意思,三者属于近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考试”“考察”和“考核”都有检验审核的意思,三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目标”和“目的”都有想要达到的目的或标准的意思,二者属于近义关系,“目前”指的是现在此刻,与“目标”和“目的”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数学”是一门学科,“数控”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数量”指事物的多少,三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人生”是人类从出生至死亡所经历的过程,“人际”指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交往,“人员”通常指担任某种职务或从事某种工作的人,三者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10.依据公文的行文方向分类,公文可分为:
A.上行文
B.下行文
C.平行文
D.报请性公文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第二步,通过分析题干“公文可分为”可以得知,此题是一道多选题。
按行文方向划分,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A项:上行文,指下级机关或业务部门向所属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的一种行文。如请示、报告。A项正确。
B项:下行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下行文一般常用指示、决定、通知、批复等。B项正确。
C项:平行文,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主要是函。C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选项。
D项:根据公文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报请性公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示问题所使用的陈述性、请求性公文,主要是报告、请示。不是根据公文的行文方向分类而来。D项错误。
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
1.指挥性公文件,指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或群众发出的用以领导与指导工作的公文,如命令、决定、意见、批复和政策性通知等。
2.报请性公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示问题所使用的陈述性、请求性公文,主要是报告、请示。
3.知照性公文,指机关单位发布的需要周知或遵守,以及各机关单位之间联系工作,通报情况所使用的公文,如公报、公告、知照性通知、通报、函等。
4.记录性公文,指各机关、组织用以记载公务活动以备查考的公文,如纪要。
11.﹣3,10,7,17,(
),41
A.18
B.21
C.24
D.31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不大,考虑递推和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7=﹣3+10,17=7+10,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所求项为7+17=24,验证后一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C选项。
12.科学家们表示,年幼的狨猴会学着在别的狨猴呼喊结束后再发声,这一发现或可帮助我们________________。除了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都学不会发声,没有模仿所听到的声音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说话来说必不可少。但是狨猴研究者表示,灵长类动物仍然在以近乎交谈的方式互相呼喊,因为它们会等待别人呼喊结束后再发声——而这种能力经常在语言进化的讨论中被忽略。如果这种技能是后天习得的,那么它该更接近人类的相当技能,因为婴儿是在和母亲咿咿呀呀的过程中学会这种技能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更好地分析人类交往的方式
B.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起源
C.更好地解决人类交流的障碍
D.更好地探讨人类文明的起源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根据“这一发现或可帮助我们”可知,所填句子应体现这一发现的价值。前文讲述了科学家关于狨猴的发现;后文是对“这一发现”的价值的具体介绍,所填句子也应是对后文内容的概括。横线之后,先阐述了人类以外的动物都没有模仿听到的声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说话是很重要的。接着通过转折词“但”引出了狨猴相互呼喊的技能与人类的语言技能很接近,与人类的语言学习存在联系。填入的语句应体现出“人类语言”这一话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横线出现在文段首句,揭示“这一发现”的作用,后文的内容对所填语句进行解释说明,需对后文进行概括。文段阐述了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没有模仿声音的能力,并指出这种能力对于说话非常重要,接下来通过转折词“但”引出研究者的观点,指出灵长类动物互相呼喊的方式和人类说话和学语思维过程有相似之处。根据“说话”、“学语”等词可知,文段主要在强调这一发现对于理解人类语言的重要性,对应B项。
A项“交往的方式”、C项“交流的障碍”在文段中均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人类文明的起源”范围扩大,文段仅强调语言,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狨猴的交流帮助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起源》13.(
)之于风油精相当于碳酸之于(
)
A.薄荷脑;可乐
B.清凉;陈醋
C.叶绿素;花露水
D.液体;二氧化碳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薄荷脑是风油精的成分,二者是成分对应关系;碳酸是可乐的成分,二者是成分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风油精具有清凉的作用,二者是功能对应关系;陈醋与碳酸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风油精含有叶绿素,二者是成分对应关系,花露水和碳酸之间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风油精是一种液体,二者是种属关系;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可以生成碳酸,二者是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4.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
中。这里所谓的礼治也许就是通常所谓的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
,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态歧义
B.模式偏差
C.情态误解
D.形势干扰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文中“法治和礼治”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方式。A项“形态”指事物存在的样貌,或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B项“模式”指事物的标准样式。C项“情态”指情状、状态。D项“形势”指事物发展的状况。第一空很难排除,再看第二空。
第二空,横线处搭配“引起”,B项“偏差”是指运动物体偏离确定方向的角度,也指工作上的差错,D项“干扰”指打扰,妨碍、使混乱,均搭配不当,排除。“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是对“礼治”“人治”的错误理解,C项“误解”对于某事物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当选。A项“歧义”指同一(语言文字)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义,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以致”可知,该空是“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的原因,原因是对“礼治”的一种错误的理解,而非对“礼治”有不同、不明确的理解。A项“歧义”指不同或不明确的理解,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和D项均不能照应后文“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排除B项和D项。C项“误解”指不正确的理解。符合语境,答案锁定为C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把“情态”代入第一空,“社会情态”搭配恰当。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备选词语填入均可,不好辨析,可以选择从第二空入手,通过辨析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二空,“歧义”谓语言文字的意义不明确,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偏差”指运动的物体离开确定方向的角度;工作上产生的过分或不及的差错。“误解”指理解得不正确;不正确的理解。“干扰”指扰乱,打扰。
“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是对“人治”的一种错误理解。故此处填“误解”最恰当。故本题选C。15.下列说法与其所蕴涵的法治原则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切蛋糕者最后拿蛋糕——效率原则
B.两害相权取其轻——利益权衡原则
C.有恒产者有恒心——人权保障原则
D.法无授权不可为——权力制约原则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错误,“切蛋糕者最后拿蛋糕”的意思是:如果分蛋糕的人不公平地分蛋糕,则会让先拿蛋糕的人受益。因此分蛋糕的人最后拿蛋糕,可以促使其公正地平分蛋糕。强调的是公平原则。
B项正确,出自章炳麟的《答某书》,意思是:将两种损害进行比较,选择比较轻的的一项。体现的是利益权衡原则。
C项正确,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意思是:有稳定产业的人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该观点强调要保障人民的私有财产,体现了人权保障原则。
D项正确,“法无授权不可为”表示公权力的行使必须有法律授权,体现了权力制约原则。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16.4,10,30,105,420,(
)
A.956
B.125
C.1684
D.1890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数列倍数关系明显,优先考虑做商。后项除以前项得新数列:2.5、3、3.5、4、(
),是公差为0.5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因此所求项为。
故正确答案为D。17.以下科技常识正确的是:
A.原子弹爆炸是核能聚变的反应过程
B.使用甲醇含量高的建材进行家庭装修,容易导致室内环境污染
C.“钛”因为耐高温,比铝还轻,被称为“太空金属”
D.手机刚接通时的电子辐射最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手机在刚接通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稳定,电磁辐射出来的功率最大,此时电子辐射最强。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原子弹爆炸是核裂变过程,氢弹爆炸是核聚变过程。A项错误。
B项:装修时导致室内环境污染的化学物质是甲醛,而非甲醇。甲醇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B项错误。
C项:钛被称为“太空金属”是因为其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的特性,适宜作为航空、航天器材。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67,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1,所以钛比铝重。C项错误。
18.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其中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数字庞大得令人吃惊:5580亿美元。这是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估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心脏病、中风都与糖尿病有关。在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后,报告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如果可以在今后十年内将慢性病死亡率在现有趋势基础上每年降低2%,将给中国带来360亿美元的累计经济效益。
这段文字意在:
A.强调重视慢性病防治的必要性
B.呼吁增加在疾病预防方面的投入
C.说明突发急症与糖尿病的关联性
D.探索降低慢性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并列结构,通过分析一份报告中显示的失与得,强调慢性疾病防治的重要性。文段首先指出在一份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中显示,慢性病将导致国民收入损失巨大;接着又进一步指出报告给出的解决方案,即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将给中国带来几百亿美元的累计经济效益。由此可知,重视慢性疾病的防治可以减少损失增加效益,故文段意在强调重视慢性病防治的必要性,A项表述与此意相符。
文段围绕“慢性病”展开,首先排除与此无关的B、C。D项“降低慢性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文中未涉及。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提出了问题,即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对中国的国民收入影响巨大,随即给出了解决方案,“如果可以在……将给中国带来360亿美元的累计经济效益”,强调加强治疗慢性病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效益。文段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主旨句是要解决问题,即作者的意图是呼吁重视慢性病的防治。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二句抛出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的数据,论述慢性病将带来的国民收入损失。第三句说明绝大部分心脏病、中风与糖尿病有关。最后一句提出解决方案,即如果可以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将给中国带来几百亿美元的累计经济效益。故文段强调重视慢性病的必要性,可知A项与文段表述重点契合,为文段主旨,当选。
B项:“疾病预防”概念扩大,文段强调的为“慢性病”,排除。
C项:“糖尿病”概念缩小,“糖尿病”仅为慢性病的一种,排除。
D项:“有效途径”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这里“未得逞”是指(
)。
A.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B.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C.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犯罪构成,又称为犯罪的构成要件。依据我国目前的通说是四要件说,要想认定一个行为属于犯罪,需要符合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四个要件缺一不可,必须符合四个要件才是犯罪行为。因此“未得逞”是说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故正确答案为D。20.内部行政监督是行政监督体系中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直接、最迅速的监督。(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内部行政监督是指国家在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的专门机关,对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遵守国家法律和纪律或对有关公共事务的处理是否符合法律和政策予以检查、调查、处理或提出建议的制度。内部行政监督是行政监督体系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直接、最迅速的监督,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一般监督主要指层级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上产生的一种相互监督的关系和活动;专门监督分为行政监察和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审计监督。
故表述正确。21.小王坐某路公交车从一个终点站到另一个终点站共用1.5小时,细心的小王一路上看到对面一共陆续驶过18辆该路公交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路公交车一共有19辆车
B.该路公交车每十分钟发车一次
C.该路公交车两个站点之间共17个站牌
D.该路公交车每15分钟发车一次
参考答案:A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
第二步,共用时1.5小时=90分钟,一路上看到对面一共陆续驶过18辆公交车,即每90÷18=5(分钟)看到一辆,由公交车相对行驶可知,每十分钟发车一次。一辆公交车从一个终点站到另一个终点站会看到18辆公交车,故该路公交车至少有18+1=19(辆)。
因此,选择ACD选项。
C选项,公交车两个站点间的站牌数量无法推出。
22.鸿雁:笺札:书信
A.月老:红娘:媒人
B.乾坤:天地:宇宙
C.红豆:相思:恋人
D.东宫:王子:储君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鸿雁是一种鸟类,在古代可以指代书信,鸿雁与书信是比喻象征关系;笺札就是指书信,二者是全同关系。即第一词与第三词为比喻象征关系,第二词与第三词为全同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月老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红喜神,后多用作媒人的代称,二者是比喻象征关系;红娘是以介绍婚姻为职业的中间人,就是指媒人,二者是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乾坤不指代宇宙,二者不是比喻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红豆象征相思,且相思与恋人不是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东宫指代储君,二者是比喻象征关系;王子是帝王的儿子,并不等于储君,二者不是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3.下列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
A.大熊猫
B.金丝猴
C.海南兔
D.东北虎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科技。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收录包括了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雪豹、东北虎、梅花鹿、亚洲象等在内的9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中不包括海南兔。
故正确答案为C。24.下列不属于开放性损伤的是:
A.挫伤
B.割伤
C.刺伤
D.擦伤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开放性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的内部组织与外界相通的损伤,简而言之,就是血能往外流的,或肌肉或骨头外漏的创伤。如擦伤、撕裂伤、切伤、刺伤等。
闭合性创伤是指机体表面没有伤口的损伤。挫伤是钝性暴力或重物打击所致的皮下软组织的损伤,多因车辆碰撞、颠覆、坠落造成,主要表现为伤部肿胀、皮下瘀血,严重者可有肌纤维的撕裂和深部形成血肿。
由此可知,挫伤属于闭合性损伤。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割伤后受伤部位的内部组织与外界相通,属于开放性损伤。B项正确。
C项:刺伤后受伤部位的内部组织与外界相通,属于开放性损伤。C项正确。
D项:擦伤后受伤部位的内部组织与外界相通,属于开放性损伤。D项正确。
25.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④⑥②③⑤
D.①⑤⑥②③④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图①⑤⑥的线条数依次为4、6、4,均为偶数,图②③④的线条数依次为5、3、7,均为奇数,即图①⑤⑥为一组,图②③④为一组,对应D项。
故正确答案为D。26.在公文写作中运用语言的方法和手段称为(
)。
A.公文格式
B.公文体式
C.公文程式
D.表达方式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公文的表达方式是指在写作中运用语言的方法和手段,它是辨别文章体裁的重要标志。主要有:叙述、议论、说明。
故正确答案为D。27.不久前在天津举办的第十三届全运会新增了不少群众项目,包括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如赛龙舟、太极等。下列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中诞生时期最早的为(
)。
A.赛龙舟
B.象棋
C.蹴鞠
D.马球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文化常识。
A项错误,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关于它的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是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的重要活动。
B项正确,象棋,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体诞生时间存在争议,但先秦时期已有记载。
C项错误,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
D项错误,马球,是骑在马上,用马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活动。马球在中国古代叫“击鞠”,始于汉代。
故正确答案为B。28.合乎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社会救助,“皆有所养”是不够的,因为人类还有尊严,人的尊严是统领个人权利的核心价值。体面的、合乎人类尊严的基本生活,不仅体现在物质需求,还体现在精神需求。通俗地说,人不仅要“肚皮”,还要“脸皮”。反窥现实,不论是企业赞助、单位捐赠、政府慰问,都喜欢大张旗鼓地搞捐赠仪式,让领导、捐赠者与受赠人合照、录像,再大肆宣传,不太顾及受赠人的颜面。为了杜绝不合条件者申请救助款,主办单位往往采取将受助人张榜公示、接受举报的办法,让受助者的尊严荡然无存。一些贫困中学生、大学生怕打上贫穷烙印被人瞧不起,干脆放弃申请救助。
这段文字,作者意在强调:
A.目前社会上一些救助行为没有顾及受助人的尊严
B.不顾及受助人颜面的救助行为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C.救助,应该满足受助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
D.社会救助中,受助人的尊严应该得到更多考虑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本题首先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提出观点+指出错误做法”的结构,主旨应涉及改变错误做法的对策。文段首句提出观点——社会救助不能仅止步于“皆有所养”,因为尊严对人很重要。然后批评了现实中一些救助不顾及受助人尊严从而导致救助不能实现预期目的的现象。由此可知,文段旨在提醒社会救助在提供物质救助时要注意方式,多考虑一下受助人的尊严,对应D。A项指出问题,B项论述危害,均不涉及对策,排除。C项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并列,而文段强调的是不要忽略精神需求,排除。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强调社会救助“皆有所养”是不够的,人的尊严是统领个人权利的核心价值,后文对这一观点进行解释说明,并通过列举反例来证明社会救助需要考虑受助人的尊严这一观点。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为文段的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提出观点,即社会救助只是“皆有所养”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到尊严。然后文段解释说明了尊严的重要性,并指出人要“脸皮”,即要有尊严。最后以“反窥现实”引出现实中不顾及尊严的反面例证,进一步论证社会救助应该考虑受助人的尊严,对应D项。
A项,是文段中例证部分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B项,“不顾及受助人颜面的救助行为”为文段中例证部分,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满足”的表述过于绝对,且没有提及文段核心话题“尊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社会救助,请开启尊严模式》29.审计机关依法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在进行财政、财务活动过程中是否坚持依法办事和廉洁奉公所实施的监督属于(
)。
A.检查监督
B.专门监督
C.职能监督
D.立法监督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A项错误,检查监督是检察机关以国家的名义,依法行使检察监督权,其目的是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实施,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B项正确,审计监督是指在国家行政组织内部设立专门机构依法审核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遵纪守法情况,属于行政内部监督中的专门监督。
C项错误,职能监督是指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主管的工作在其职能范围内对其他部门实行的工作监督,包括平行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
D项错误,立法监督,也称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所实施的监督。在我国,立法监督主要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是否坚持依法办事所实施的监督。
故正确答案为B。30.以下不属于强制措施的是(
)。
A.刑事拘留
B.逮捕
C.搜查
D.警告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
A、B、C三项正确,《人民警察法》第十二条规定:“为侦查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依法执行拘留、搜查、逮捕或者其他强制措施。”
D项错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故警告属于行政处罚,不属于强制措施。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1.在人类寻求安定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法律始终只是一种实现路径,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能依靠法律有效调整,也并不是所有的立法都能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轻视立法固然不可取,但把眼界过于集中在立法的书面活动上,动辄呼吁加强规则制定,也未必是一种追求法治的理性态度。
根据这段文字,作者批判的是什么观点或态度:
A.重立法而轻执法
B.重法治而轻道德
C.社会问题应当通过立法解决
D.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法治的前提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提到“法律始终只是······,并不是······,也并不是······”说明立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现实问题。根据后文“动辄呼吁加强规则制定,也未必是······”可见作者反对的是凡事都诉诸立法解决问题。
A项,文段并没有提到执法情况,“轻执法”属无中生有,排除;B项,文段并没有提到道德情况,“轻道德”属无中生有,排除;C项,即作者所批判的凡事都诉诸立法解决,与题干论述一致,当选;D项,文段并非侧重法律体系是否完善健全,偏离文段主旨,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通过“不是所有立法都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眼界过于集中在立法的上,不是理性态度”可知,作者批判的观点是“什么问题都用立法解决”。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作者的观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作者的观点,由题干已知,作者是对某种观点持“批判”态度,在阅读文段过程中,注意查找符合此态度的内容。文段主要说明法律只是人类寻求安定的社会秩序的一种实现路径,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通过立法来解决。故作者意在批判的是“动辄呼吁加强规则制定”的态度,即一遇到社会问题就认为应通过立法来解决的错误观点,C项表意与此相符,当选。
A项“执法”文段未提及。文段也未比较法治与道德的关系,B项说法有误。D项文段未提及。
故本题选C。32.设施农业是指利用人造设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设施农业:
A.坝上养羊业由传统养羊向科学养羊转变,变传统放牧散养为围栏圈养
B.入春以来,我省北部及山区大部分县农民利用塑料薄膜覆盖点种玉米
C.保定顺平县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草莓,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天,能吃上鲜果
D.我省环省都有关县市发挥水利基础设施作用,种植蔬菜供应北京市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利用人造设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养羊业属于畜牧业范畴,并非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不符合定义;
B项“利用塑料薄膜覆盖”、C项“利用温室大棚”、D项“发挥水利基础设施作用”都符合定义要件,都属于设施农业。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利用人造设施;
②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
③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养羊业由放牧散养变为围栏圈养,是针对于羊养育方式的改革,并非“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不符合定义;
B项:覆盖塑料薄膜属于“人造设施”,可以在局部范围增温保温来改善环境气象因素,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属于“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符合定义;
C项:建造温室大棚属于“人造设施”,可以在局部范围增温保温来改善环境气象因素,为草莓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属于“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符合定义;
D项:水利基础设施属于“人造设施”,可以在局部范围改善干燥或降水量小等环境气象因素,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属于“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设施农业的定义要点,利用人造设施,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要求选择不属于设施农业的一项。设施农业的定义要点:①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②植物。
A项,围栏圈养明显不符合要点①②,不属于设施农业。
B项,用塑料薄膜覆盖点种玉米,符合设施农业的定义。
C项,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符合设施农业的定义。
D项,发挥水利基础设施种植蔬菜,符合设施农业的定义。
故本题选A。33.如图是某立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该立方体最可能是: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将题干展开图标上序号如下图所示,逐一进行分析。
A项:选项一定包含面a和面e,由于面a和面f为相对面,面e和面c为相对面,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面f和面c一定不可能出现,故选项的正面为面b或面d。若选项的正面为面b,在题干展开图中,面b和面e的公共边挨着面b中的黑色三角形,但在选项中,面b和面e的公共边没有挨着面b中的黑色三角形;若选项的正面为面d,在题干展开图中,面a和面d的公共边挨着面d中的黑色三角形,但在选项中,面a和面d的公共边没有挨着面d中的黑色三角形,选项与题干展开图不一致,排除;
B项:选项的上面和右面为面b、面c、面d或面f中的两个面,且面b和面d为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若该项为面b和面c(或面d和面f),题干二者的公共边均与各自面内白色三角形挨着;若该项为面c和面d(或面c和面f、或面b和面f),题干二者的公共边均与各自面内黑色三角形挨着。而选项中的上面和右面的公共边与一个面内的白色三角形和另外一个面内的黑色三角形挨着,选项与题干展开图不一致,排除;
C项:选项中的面为面b、面c、面d或面f中的三个面,且面b和面d为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则选项是面b、面c和面f(或是面c、面d和面f),在题干展开图中,面c和面f的公共边均与各自面内黑色三角形挨着,但在选项中,任意两个面的公共边都挨着一个白色三角形,选项与题干展开图不一致,排除;
D项:选项由面a、面c与面d(或面b、面e和面f)构成,与题干展开图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34.纽约将比首尔先进入2018年。(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方时间,为了解决时间混乱的问题,采取了划分时区的办法。每个时区跨15°经度。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出7.5°经度,作为0时区。即0时区的经度范围是7.5°W——7.5°E。从7.5°E与7.5°W分别向东、向西每15°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直到东11区和西11区。首尔在时区划分中属于东九区,纽约属于西五区。首尔时间比纽约时间要早,所以应该是首尔比纽约先进入2018年。
因此,本题错误。
35.下列海域中属于沿海国领土的有()。
A.港口
B.大陆架
C.专属经济区
D.领海
参考答案:A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国际法中的领土。领土包括陆地和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国家领土分为领陆、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和领空3个部分,上及高空,下及底土。领水附随于领陆。领空和底土又附随于领陆和领水。因此领陆是最重要的部分,是领土的主要成分,领陆如发生变动,附随于领陆的领水、领空和底土亦随同变动。除上述四个组成部分之外,有些海域,例如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尽管在严格意义上不被视为国家领土的一部分,但沿海国可以对其及其资源行使主权权利,从而构成国家管辖范围的海域。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D项。
36.下列关于法律基础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审理案件时,优先适用法律原则,再适用法律规则
B.法的渊源通常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律规范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
C.法的公布与法的实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实践中法的公布日期即法的实施日期
D.当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出现效力冲突时,一般解决原则是新法优于旧法,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
第二步,法的渊源即法律的来源,是指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为寻求行为的根据而获得具体法律的来源。法的渊源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即法的真实来源、根据和发源,是指法产生于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活条件。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律规范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法的渊源通常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37.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纪录片《药品依赖》中就曾提到,剑桥大学的部分学生利用利他林等精神药品在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下保持充沛精力,并将它们戏称为“大脑伟哥”。美国的滥用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南卡罗莱纳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2007年,美国有160万人并非出于治疗的目的服用兴奋剂。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已急速增长至350万。
作者意在说明:
A.“聪明药”已泛滥成灾
B.“聪明药”的分类
C.“聪明药”的危险
D.“聪明药”的适用病症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四句话,属于“分—分”结构。第一句介绍英国纪录片展现英国学生在使用精神药品,第二句说明美国也有药物滥用情况。第三四句引用研究报告共同指出精神药品的滥用情况十分严峻。因此,整个文段共同描述的是精神类药品泛滥的情况。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意图。B项的“分类”;C项的“危险”;D项的“适用病症”均为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A选项。
38.在日常生活中,礼貌语言作用之大往往超出一般人的
。当人与人之间发生这样那样的
时,礼貌、谦让的语言会如熏风般暖人心扉,将龃龉化为乌有,令睚眦变成笑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期望冲突
B.想象摩擦
C.估计争端
D.设想磕碰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先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处所填的词语应符合“日常生活”的语境,且根据横线处“这样那样的”可知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B项“摩擦”和D项“磕碰”均可以表示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常见的不愉快的情况,保留;A项,“冲突”指激烈的争斗,说这种激烈的斗争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显然不合适,程度过重,排除;C项,“争端”指分歧很大,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同样不符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境,程度过重,排除;
第一空,D项“设想”的意思是对目标的设计、预想,强调一种目标性,文段并未体现出这种目标性,排除;B项,“超出想象”为常见搭配,多用来形容事物的作用、效果很大,放在此处与文意相符,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39.也许有一天,人类能到________行星进行自由探险,使用大功率望远镜认识我们周围的星球;总有一天,我们也将切实探索地球上大洋深处的每一寸土地,以及________的原始森林,却很可能永远无法到地球中心去旅行。由于温度极高、压力极大,地球内部很可能永久性地成为人类无法到达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毗邻人迹罕至禁区
B.近邻郁郁葱葱深渊
C.相邻一望无际绝境
D.紧邻神秘莫测彼岸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观察可知第一空备选词语词义较为简单,重点分析文意,选择与文意相符的词语。第三步,根据文段提示信息即可确定第二空词语。第一空,分析可知,文段说的是未来人们可能去以往从未到过的地方探险,所以这里强调的是没有到过,排除B、C。
第二空,由“人类无法到达”可知,第二空填“禁区”最恰当。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所填词语要修饰“原始森林”,且第一空想表达的意思与横线前的“大洋深处的每一寸土地”构成并列关系,再根据横线后的“可能永远无法到”“成为人类无法到达的……”可知,横线处要体现“很少有人类活动或很难到达的地方”之意。B项“郁郁葱葱”指(草木)苍翠茂盛;C项“一望无际”指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A项“神秘莫测”指非常神秘,难以推测,三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B项和C项。D项“人迹罕至”形容荒凉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符合文意。答案锁定为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由于”体现了因果关系,人类无法到达是因为温度极高压力极大超过人类承受范围的极限。D项“禁区”指难以进入的地区或不准许触及的领域,代入文段,符合自然条件的限制带来的结果,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文段“由于温度极高、压力极大······”可知,人类无法到达地球内部。D项“禁区”指不能去到的地方,符合文意,保留。A项“彼岸”侧重一种境界,如“成功的彼岸”“胜利的彼岸”,B项“深渊”、C项“绝境”都偏消极,三者填入此处均不符合文段语境,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根据文段“人类能到毗邻行星”“我们也将切实探索”“可能永远无法到地球中心”“永久性地成为人类无法到达”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强调的是这个原始森林我们能“到”。D项“人迹罕至”中的“至”也侧重“到”,和文段语境匹配,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40.近日,有能源专家指出,目前全国不少城市搞“光彩工程”,在当前国内普遍缺电的形势下这是不适宜的。按照上海电力部门的测算,上海的光彩工程全部开启后,耗电量将达到20万千瓦/时,占整个城市总发电量的2%,相当于三峡电厂目前对上海的供电容量。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搞光彩工程对国家和人民无益
B.现在不宜在各地推广光彩工程
C.上海整个城市的总发电量不高
D.上海的光彩工程耗电量惊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
文段为典型的总—分结构,首句通过能源专家指出观点:目前形势下“光彩工程”不适宜。第二句通过上海光彩工程的实例来证明这一点。故重点为首句,对应选项B。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错误。题干只是讲目前形势下不适宜,并没有讲到以后怎么样,故A选项过于绝对,排除。
C、D两项,主题范围都是“上海”,文段强调的主题范围是“全国”,并且上海的城市发电量和光彩工程耗电量的情况属于举例子解释说明的部分,非文段重点,排除。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B。
【出处】新华网《上海景观灯光高温“喊停”》41.科技恐惧症又名技术恐慌,是指人们恐惧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认为某项或总体的科学技术是可怕的、不可控或反自然的,会带来巨大的污染,破坏美好生活、摧毁人际关系甚至毁灭全人类,应予以限制或禁止。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科技恐惧症”的是
A.科学的发展如果没有伦理的控制和监督,可能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B.科学的发展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C.科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控性,其中蕴含着很大的风险
D.新的技术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应用失当就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人们恐惧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②认为某项或总体的科学技术是可怕的、不可控或反自然的;
③应予以限制或者禁止。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科技的发展可能带来破坏性的后果,未明显体现出“科学技术是可怕的、不可控或反自然的”,不符合定义;
B项:科学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破坏,体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符合定义;
C项:科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控性,科学蕴含很大风险,体现了“科学技术是可怕的、不可控或反自然的”,符合定义;
D项:新技术应用失当会危及人类生存,体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42.虚数∶复数
A.法律∶刑法
B.麦子∶水稻
C.祥林嫂∶《祝福》
D.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实数和“虚数”统称为“复数”,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刑法”是“法律”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麦子”和“水稻”是不同的粮食种类,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C项:“祥林嫂”是“《祝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二者属于人物与作品的对应关系,排除;
D项:“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43.在《创新管理》课堂上,张教授对学生讲:“企业创新成功与否是以创新绩效来衡量的。一个企业要么创新绩效高,要么创新绩效低。在我看来,一个企业要么创新成功,要么创新失败。由于创新绩效高的企业在我看来都是创新成功的企业,所以创新绩效低的企业在我看来都是创新失败的企业。”
为了使张教授的论证成立,下列假设中必须成立的一项是:
A.由于企业所从事的业务领域不同,其创新绩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很难对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评判
B.在张教授看来,创新绩效高的企业未必是创新成功的企业,创新绩效低的企业也未必是创新失败的企业
C.在张教授看来,创新绩效高的企业就是创新成功的企业,创新绩效低的企业也就是创新失败的企业
D.创新绩效高低具有客观评价标准,且张教授具有区分创新绩效高低的能力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张教授的论证成立的前提假设,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张教授的论点为“创新绩效低的企业都是创新失败的企业”,论据则为张教授说的其他内容。注意所补充的前提假设应确保题干结论能够必然成立。张教授的论据:企业创新成功与否是以创新绩效来衡量的。一个企业要么创新绩效高,要么创新绩效低。一个企业要么创新成功,要么创新失败。创新绩效高的企业都是创新成功的企业。
张教授的论点:创新绩效低的企业都是创新失败的企业。
A项,指出很难对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评判,则无法根据创新绩效来衡量企业创新是否成功,题干结论无法成立,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假设。
B项,题干中张教授说的是“创新绩效高的企业在我看来都是创新成功的企业”,而该项说的是“创新绩效高的企业未必是创新成功的企业”,与张教授的论据矛盾,有削弱作用,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假设。
C项,正常来说,创新绩效高的企业可能创新成功,也可能创新失败;创新绩效低的企业也一样。题干中张教授只说“创新绩效高的企业是创新成功的企业”,但创新绩效低的企业仍可能有创新成功和创新失败两种结果,因此要得到题干结论,就必须建立起“创新绩效低”和“创新失败”之间的联系,该项就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因此该项是题干论证的前提假设。
D项,题干要论述的是企业创新绩效高低与创新成功与否的关系,与张教授是否具有区分创新绩效高低的能力无关,只要创新绩效高低在客观上能够进行评判就可以了,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假设。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创新绩效低的企业在我看来都是创新失败的企业。
论据:一个企业要么创新绩效高,要么创新绩效低,一个企业要么创新成功,要么创新失败,创新绩效高的企业在我看来都是创新成功的企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否定前提。创新绩效很难评判,也就是说难以通过绩效高低衡量企业创新的成功与否,具有削弱作用。
B项:削弱论据。该项前半句话与论据矛盾,具有削弱作用。
C项:补充前提。客观上,绩效高的企业可以有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况,绩效低的企业也同样可以有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况。题干论据只表明了“创新绩效高的企业在我看来都是创新成功的企业”,但是绩效低的企业仍然可以有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况。若要使论点“创新绩效低的企业在我看来都是创新失败的企业”成立,必须使“绩效低”和“失败”一一对应,否则绩效低的企业也可能是成功的企业,这样论点就不成立了,而该项恰好证明了“绩效低都是失败”,是论证成立的前提假设,具有加强作用。
D项:无关选项。张教授论证的是企业创新绩效高低与创新成功失败的关系,与张教授是否具有区分创新绩效高低的能力无关,只要创新绩效高低客观上能够被区分就可以,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论证过程。
论点:创新绩效低的企业在我看来都是创新失败的企业。
论据:创新绩效高的企业在我看来都是创新成功的企业。
题干论点和论据都在讨论“创新绩效的高低”与“企业创新是否成功”的关系,话题一致,题干问法为“假设”,考虑必要条件。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是对衡量标准的削弱,对加强论证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B项,该项表达的意思与张教授所表达的意思相悖,排除;
C项,是对论据的重复,不是必要的,排除;
D项,如果为真,则该论证具有客观评价标准,那么企业的绩效高低才能被确认,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44.水与山关系更为密切,山是园林的骨架,水是园林的血液。“山无水泉则不活”,山水之间是相互依存和
的。青山碧水,园林显得葱茏碧翠,
,水随山绕,山环水抱,水石交融,景色才能清幽雅逸。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得益彰生意盎然
B.和谐共生欣欣向荣
C.相辅相成富有生机
D.密不可分生意盎然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和”“青山碧水,园林显得葱茏碧翠”可知,此处与“相互依存”构成并列关系,且强调山和水组合起来,让园林的意境更美的含义。A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用来形容山水的结合,符合文意,当选。B项“和谐共生”指彼此配合得当,相依生存,C项“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D项“密不可分”指关系十分紧密而无法分开,均侧重强调两者之间紧密的关系,无法体现出两者结合更佳的含义,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生意盎然”形容充满生气,生命力旺盛,用来形容山水,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A。45.冰壶:冰壶刷:岩石
A.击剑:面罩:橡木
B.台球:球杆:树脂
C.足球:球鞋:皮料
D.跳水:跳板:铝合金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冰壶和冰壶刷二者为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冰壶是由岩石制成的,二者为原材料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击剑运动需要使用到面罩,二者为工具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台球和球杆二者为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台球是由树脂制成的,二者为原材料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足球和球鞋不是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跳水运动需要使用到跳板,二者为工具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46.下列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责毕收,以何市而返。市:集市
B.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
C.项王自度不得脱。度:度过
D.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周:周期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作者曾子。意思是: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其中,“省”是“反省”的意思。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责毕收,以何市而返”出自《战国策·齐策》,意思是:收完债,您需要买些什么东西吗?其中,“市”是“购买”的意思。A项排除。
C项:“项王自度不得脱”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项羽之死》,意思是: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其中,“度”是“估计”的意思。C项排除。
D项:“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出自唐代韩愈《原毁》,意思是,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其中,“周”是“全面”的意思。D项排除。
47.江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例如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
)。
A.黄鹤楼
B.岳阳楼
C.烟雨楼
D.滕王阁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风景名胜的地理位置。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和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A项,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该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B项,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该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C项,烟雨楼位于浙江嘉兴。该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D项,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该项符合题意,应选。
故正确答案为D。
48.下列不属于行政征收内容的有(
)。
A.税收征收
B.建设资金征收
C.资源费征收
D.赞助费征收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
行政征收分为以下几类:1.税收征收;2.资源费征收;3.建设资金征收;4.排污费征收;5.滞纳金征收;6.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征收内容。由此可见,ABC三项均属于行政征收内容。
此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知识补充:
赞助费,是指学生在非户口所在学区上学,或是因成绩等其它原因在非录取学校(初中或高中)上学,要交给学校或幼儿园的额外费用。《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49.下列与火灾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夜间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
B.油锅着火时应当迅速用自来水扑灭
C.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图书档案灭火
D.火灾发生时要利用正常工作的电梯逃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图书档案馆如果发生火灾,最担心的就是扑救之后档案图书的损毁。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的都是气体,挥发后不会对书籍纸张造成任何污染,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图书档案,适宜用来扑救存放贵重设备、图书档案和精密仪器等场所发生的火灾,扑救后不会留下任何污染和痕迹。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煤气属于易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A项错误。
B项:水的沸点在100度,而油的沸点则在300度左右,当往着火的油锅里加水时,水比油重下沉到锅底,接着迅速沸腾蒸发,油会变成微小的油滴飘在空中与空气混合成易燃气体,可能导致整个厨房着火。所以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可以盖上锅盖,或者将身边已经切好的蔬菜迅速倒入锅内灭火。B项错误。
D项:发生火灾时,电梯可能因为断电而将乘坐电梯逃生的人员困在电梯厢内;电梯井直通楼房各层,火场烟气涌入时极易造成“烟囱效应”,电梯里的人员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死亡;发生火灾时遇到高温,电梯厢容易失控甚至变形卡住;在消防人员灭火时,水容易流到电梯内,乘坐电梯逃生的人员有可能触电的危险。所以,火灾发生时不可以利用电梯逃生。D项错误。
50.由于石化能源存在污染及蕴藏量减少的问题,新能源一直被视为重要替代品,其中核能更是各国开发的________。但日本核事故却引起大家对核能安全的________,各国政府无不希望在短期内找出更安全、经济的新能源,以减少对石油长期的依赖。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热点
疑虑
B.要点
警觉
C.重点
忧虑
D.基点
警惕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段第一句话可以看出,核能作为新能源被很多国家重点开发。A项“热点”和C项“重点”这两个词均符合文意。B项“要点”一般用来形容文字性材料或说话,不能搭配“核能开发”,排除B项。D项“基点”指开展某种活动的基础的地方,事物发展的根本,把核能形容成各国发展新能源的基础和根本,程度过重,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文段谈到了核能的消极影响即日本核泄漏事故,这必然会引起各国对于核能安全性的担忧。A项“疑虑”指有迷惑、不相信、犹豫不定等意思,日本核事故的发生已成事实,不用再怀疑,排除A项。C项“忧虑”指忧愁思虑,忧愁担心,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辨析第一空备选词语的侧重点,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热点”指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者信息,或指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要点”指讲话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指重要的据点;“重点”指主要的或重要的部分;“基点”指事物发展的根本。结合句意可知,核能开发是各国能源开发的重要部分,显然“热点”“要点”“基点”用在此处不合适,排除A、B、D。
第二空,填“忧虑”恰当。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开发”,A项“热点”指引起广泛注意的事物,C项“重点”指重要的或主要的,均搭配得当,符合文意,保留;B项“要点”指讲话或文章等的主要内容,D项“基点”强调基础,一般用于金融方面,是债券和票据利率改变量的度量单位,用来形容“核能开发”不恰当,排除B、D两项。
第二空,考查近义词辨析,A项“疑虑”指迷惑、不理解、怀疑、不相信。C项“忧虑”指忧愁思虑,忧愁担心,“日本核事故”所引起的应该是忧虑担心,C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51.学科
对于
(
)
相当于
星座
对于
(
)
A.专业;宇宙
B.数学;银河
C.知识;星空
D.积淀;光年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专业”是“学科”下的进一步细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星座”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但前后词语顺序不一致,排除;
B项:“数学”是“学科”,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银河”会经过一些“星座”,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学科”是“知识”的分类,“星座”位于“星空”,前后都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积淀”与“学科”无明显逻辑关系,“星座”与“光年”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52.有调查表明,使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很多学生玩网络游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作出规定:禁止在校园网上玩网络游戏。
以下哪项最能对学校规定的效果进行质疑?
A.玩网络游戏是不可能被禁止的
B.适度的玩网络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C.学生主要在网吧玩网络游戏
D.要禁止学生在校园网上玩网络游戏,技术上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禁止在校园网上玩网络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论据:有调查表明,使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很多学生玩网络游戏。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论点中论述的是“禁止在校园网玩网络游戏”,而不是全部禁止网络游戏,该项论述网络游戏不可能被禁止,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选项论述的是适度的网络游戏的作用,论点说的是学校的“禁止在校园网玩网络游戏”这一做法的作用,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否定前提。该项说明了学生主要在网吧玩网游而不是在校园网上玩,那么学校指定的“禁止在校园网上玩网络游戏”就起不到让学生不玩网络游戏的作用,那么提高成绩也不成立了,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禁止学生在校园网上玩网络游戏,技术上实现比较困难,说明学校的这种做法很难落实,从而质疑了这种做法的效果,具有削弱作用。
第四步,强弱比较。
否定前提的削弱力度大于增加反向论据,因此C项力度强于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53.“气候难民”指的是生存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人们,这是一个逐渐扩大的族群。某基金会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在未来40年,全球约5到6亿人都面临着沦为“气候难民”的危险。
下列描述中被迫迁移的人们,不属于“气候难民”的是:
A.卡特里娜飓风使得墨西哥海岸的众多居民逃离家乡
B.印度洋海啸导致了印度、泰国等多国居民被迫迁移
C.土地沙漠化使曾经繁荣的楼兰古国消亡,国民外迁
D.海平面上涨使马尔代夫领导人为国民另觅栖身之所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关键词为“气候变暖”、“导致生存受到威胁”、“逐渐扩大的人群”。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卡特里娜飓风是由于特殊气候因素引起的,同时众多居民逃离家乡是一种生存威胁,属于“气候难民”,排除;
B项:印度洋海啸不是由气候因素引起的,一般是由地震或者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波浪,不属于“气候难民”,为正确答案,当选;
C项:土地沙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异或者人类活动引起的,属于“气候难民”,排除;
D项:海平面上涨是由于气候因素引起的,导致国民生存受到威胁,符合定义,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桩基础工程施工安全协议书范本
- 中国农业银行权利质押担保合同范本
- 未来科技趋势下商业创新的路径
- 社交媒体驱动的电商平台竞争模式
- 沟通与领导力携手推动组织成功
- 知识产权教育与电商平台的未来发展趋势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下能力提升十森林及其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 校园文化与红歌融合的教育实践案例研究
- 知识产权在网络安全中的角色与挑战
- 物流行业的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
-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复习课课件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 2024年中考物理科技创新题型(教师版)
- 经营性房屋租赁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4
- JBT 106-2024 阀门的标志和涂装(正式版)
- 煤矿技术员必须会的知识
- (高清版)JTGT 3650-01-2022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 2024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张康之 第8-13章 行政组织伦理-技术时代的行政伦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