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教学设计_第1页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_第2页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_第3页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_第4页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根底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绽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悟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谢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预备

引导学生透景司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闻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齐读)

2、指句读“绝”。

3、指生说记字方法。师:大家都知道,绞丝旁的字多与丝线有关。所以这个字也可以这样说:丝线染成颜色,称为天下独特,就是—绝。

4、扩词:绝技、绝活、绝技。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师范读,留意听教师读诗的节奏。这首诗的节奏是223。

3、自由练读,留意节奏。

4、师生合作,接读。

5、同桌之间像我们师生合作读那样读。

6、指名一对同桌读。

7、男女生接读。

8、同学们读得挺顺当,但读诗要有感情。教师预备了这首诗的配乐,教师配乐读。

9、指名一名同学来配乐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画面?

三、创设情境,细读古诗

1、学习第一句诗

(1)假如把诗配上画,按诗句的描绘,应首先画什么?(黄鹂)

(2)出示“黄鹂”剪贴画。诗中那活泼得意、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什么地方呢?(柳树间)(教师随机板画柳树,并贴上黄鹂)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季节,那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怎样记信这个“鸣”字(谜语:鸟儿把口张,叫声真洪亮)扩词:一鸣惊人、鸣叫、电闪雷鸣。那么你们想漂亮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拘束地)

(3)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读第一句诗,留意节奏。

2、学习其次句诗

(1)诗人正沉醉于黄鹂动听的鸣叫声中,突然眼前拂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们猜猜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

(2)出示“白鹭”剪贴画,并介绍: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雪白,在天空飞行的身姿非常美丽。

(3)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不是)哪个词告知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教师把一行白鹭贴上。)

(4)雪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其次句,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颜色,诗中都表达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的字吗?教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标出来(黄、白、青、蓝)。

(2)在读课文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大家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风光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真是春意融融,生气勃勃,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远处的西岭雪山(板画西岭)

(2)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诗人说“千秋雪”。出示“今”的卡片,组词。

加一点:“今”变为“令”,组词。

现在我们给“令”加偏旁,按学生的汇报板书:岭、铃、羚、领、玲等,口头组词。“令”字变成“含”(变的过程中说:大家看,令字一点被咬掉,放在口中不咽下,就是———含)

师:诗人从窗口向远望,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风光像镶嵌在窗框里一样。(教师边描述边画窗框)

5、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向近处看,又观察门前的什么?(船只)问:船是停着还是行驶着?(师贴船)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位的意思。

去哪儿的船?(东吴)我们一起来背一下百家姓前两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吴是一个姓氏。东吴是三国时期孙权在江苏一带建立的政权,所以东吴指江苏一带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来。

(2)所以从东吴来的船只路途遥远,诗中用一个词———万里。现在同学们能明白这句诗的大意了吧。

船的部首是“舟”字旁,作偏旁时,横变提,而且右半部不出头。

(3)让我们一起用开心的语气齐读三、四句诗。

四、背诵古诗

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吟诵吟诵。

(1)自由背诵古诗。

(2)指名背诵。

(3)齐诵。

五、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进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信任同学们会利用这种学古诗的方法学会更多更好的古诗,有更大的收获!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学习《绝句》,理解古诗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力量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积存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妙,培育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喜爱读古诗吗?我想你们肯定积存了不少古诗吧!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几首古诗就藏在图画里,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

(出示《草》、《宿新市徐公店》的图片,请学生依据出示的图片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

2、师:同学们发觉了吗?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哪个季节的风光?(生:春天)春天是漂亮的、多彩的。有很多人歌颂过春天,有很多人赞美过春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美丽的诗作。今日,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吧。

它的题目是《绝句》(课件出示)

(板书:绝句,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生跟着教师书空)

课件出示:绝句是一种古诗的体裁,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4、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78页,看看杜甫所写的这首绝句是几言绝句。

(学生看后答复)

(二)初读古诗,尝试感悟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检查生字:要读好杜甫的《绝句》,必需穿过一个漂亮的生字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生字和拼音,检查学生的预习状况)

3、师:(课件出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准,还要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味,这也是绝句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让我们通过一个嬉戏体会一下。

4、对对子嬉戏。

师:对对子,同学们都对过吧,和教师一起来对对子!

师:两个、对生:一行

师:黄鹂、对生:白鹭

师:鸣翠柳、对生:上青天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对生:一行白鹭上青天

(下两句同上)

师生合作,师1、3句,生2、4句。

男女生合作,男生1、3句,女生2、4句。

5、师:好了,同学们,读得欢乐吧?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观赏诗中的美景吧。

三、看图说话,领悟全诗。

1、同学们快看,多么漂亮的风景啊?谁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啊?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板书)

2、感悟诗中的颜色。

师:漂亮的风景之所以打动人心,确定少不了美丽的颜色。你能找道这些景物的颜色吗?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发觉了藏在这四种景物中的四种漂亮的颜色,那么在课前导学单中有没有答对啊?

现在,教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些漂亮的风景。

3、感悟前两句。

(1)师:今日教师介绍两个新伙伴给大家熟悉一下,它们来了。(课件出示黄鹂翠柳的图片)

师:谁来说说你观察了什么?

(生:我观察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唱歌。假如学生没有说的很完整,比方说漏掉“两只”“翠绿”,就提示他们说完整。

提示:小鸟叫,可以用哪个字?(鸣,板书)

师质疑:两个。“只”在古代汉语里不做量词用。

师:你能找到藏在这幅画中的诗句吗?(课件出示诗句)

(2)指导朗读。

师:两只小黄鹂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在说话呢,它们在说些什么啊?

随机采访:小黄鹂,你在说些什么啊?那你的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两个黄鹂鸣翠柳”。

(3)师:近处的柳树上有欢快唱歌的黄鹂,那么远处的蓝色的天空中有什么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蓝天白鹭图)。

师:你看到什么了?(生:我观察了一行白鹭在天上飞。)一行:横着排叫行,竖着排叫列。

(随机出示诗句)

师:白鹭在蓝天飞行,用了一个“上”字?你有什么感觉?请你来读一读?哪位同学能让白鹭再往上飞高一点?(请学生朗读)

(一行行同学赛读,理解一行的意思。)

(4)朗读前两句诗。

师: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是多么清爽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