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整体把握课件_第1页
2021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整体把握课件_第2页
2021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整体把握课件_第3页
2021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整体把握课件_第4页
2021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整体把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一轮复习现代文阅1考史统览自从实施新课标以来,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是小说阅读。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2017年高考,全国卷2、3分别命制了一篇散文阅读题,打破了小说阅读一统天下的现状。2018年、2019年全国卷都是小说,2020年全国3卷和新高考山东卷考察的是散文,与全国1卷、2卷的小说平分秋色。考史统览自从实施新课标以来,全国卷文学2考查规律作为文学作品,散文与小说有很多相同与不同之处,其不同在于: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考查规律作为文学作品,散文与小3考纲能力要求

1.理解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B。2.分析综合,①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②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3.鉴赏评价:①体会重要词句的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的表达艺术②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③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能力级D4.探究: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②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③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级F

考纲能力要求1.理解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4一、散文的定义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一、散文的定义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5二、散文的特点1.形散神聚

(1)形散:

①取材自由。可根据需要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等,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②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2)神聚:主题集中、鲜明。2.意境深邃

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二、散文的特点1.形散神聚2.意境深邃6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优秀的散文常常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深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7三、散文的分类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1.抒情性散文

这类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三、散文的分类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8

这类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对人和事的叙述、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子里行间饱含感情。记叙性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2.记叙性散文(1)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

(2)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这类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对人和事的叙述、描绘9

哲理,是奥秘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智慧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高明的散文作者,往往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

3.哲理性散文

哲理散文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极具震撼力的审美效果。哲理,是奥秘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10

这类散文多以描绘景物为主,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其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行文。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4.写景散文这类散文多以描绘景物为主,在描绘景物的同时11四、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相关象征点,使被象征物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使主旨含而不露。

衬托

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手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四、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12先抑后扬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了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事物中,借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这种表现手法使内容具有含蓄性、哲理性、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先抑后扬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13借景抒情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渲染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挥洒铺陈,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从而强化作品的主题。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联想和想象的过程。联想和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联想和想象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渲染14动衬静,静衬动,可以起到烘托作用

动静相衬

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以小见大动衬静,静衬动,可以起到烘托作用动静相衬由15五、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五、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16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反问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反复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17

散文的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了线索,也就抓索了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可以以物为线索,以事线索:可以以人为线索,以情为线索;也可以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六、散文的线索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①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物为线索;②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散文的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了18

散文的主题即散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它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也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七、散文的主题

主题思想表达程式:

本文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写,反映了……的社会生活,赞美了……的精神品质(或批判了……的思想/现象),表达了作者…的理想追求(或思想感情)。散文的主题即散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它是作品19八、散文的语言风格

散文的语言风格一般有绚丽、平实、明快、含蓄、简洁、细腻、豪放、柔婉、幽默、深刻等。八、散文的语言风格散文的语言风格一般有绚丽20(一)了解写了什么——抓住标题和由头

标题,或点明写作对象,或是线索,或表明主旨。关注标题能了解文章写作对象、文体类型、作者感情倾向等,为梳理文脉打好基础。有些文章往往由一个故事(事件、人物)引出,然后围绕这个事件(或人物)生发开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个引出见解的故事或事件,常称之为“由头”。抓住散文的“由头”,就抓住了议论抒情的起点,就能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散文阅读步骤(一)了解写了什么——抓住标题和由头

标题,或点明写作对象,21(二)知道怎样写的——理清思路和关系

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关系,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构思以及局部联系,进而也有利于解题时锁定信息区间。(二)知道怎样写的——理清思路和关系

222021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整体把握课件23

(三)把握为何写——明确主旨和意图

初步把握主旨意图,除通过以上两步感知外,还可从如下角度入手:1.依据题材特点寻主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主旨即景物意蕴→因人明品、借事明理→主旨即情感道理→托物说理、直接说理→主旨即情趣理趣→借景抒情、托物明理→主旨即精神意蕴(三)把握为何写——明确主旨和意图

初步把握主旨意图,除通24

(三)把握为何写——明确主旨和意图

2.联系开头结尾探意图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情感态度。

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考虑,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如果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

如果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被我们探知。

通过以上3大步骤,我们就已经能确定文章的主旨所在或作者的情感趋向了,文本的内涵已经把握,思路已经理清,这就奠定了解答题目的基础。(三)把握为何写——明确主旨和意图

2.联系开头结尾探意图25记忆里的光(1)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2)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3)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记忆里的光(1)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26(4)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气,呼啸着逼过来。我赶紧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5)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6)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着使用镰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图标,让我感到很特别,仿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关联,或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的事情将要发生……(4)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27(7)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接受的第一批任务就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长。贾队长有个破旧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线绣的镰刀锤头图案。(8)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我对这个图案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然拒绝,他说这个挎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没有干粮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三天,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连同图纸资料和测量仪器牢牢地捆在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边的活物充饥……后来一位老首长把这个挎包奖给了他。(9)贾队长答应在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可以把挎包借给我,但回队时必须带来一挎包当地的土和菜籽、瓜子或粮食种子。原来他每次出海测量都要带一挎包土和各样的种子,有些岛礁最缺的就是泥土。黄海最外边有个黑熊礁,礁上只驻扎着一个雷达兵,一个气象兵,一个潮汐兵,他们就是用贾队长带去的土和种子养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宝贝般地呵护到秋后,果真还结了个小西瓜,三个人却说什么也舍不得吃……(7)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28(10)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叫“铁匠”。虽然大锤换成了水压机和蒸汽锤,但往产品上打钢号、印序号,还都要靠人来抡大锤。我很快就喜欢上了打铁,越干越有味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我成了民间所说的“全科人”: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

(有删减)(10)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29梳理文章脉络线索:记忆里的光(托物言志)事件:(1--6)少年时看火车,初识镰刀图标(7--9)青年时在海军,羡慕镰刀锤头的挎包(10)中年时在工厂,喜欢锻钢打铁的生活。情感: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对共产党党性的认识,从内心对党亲近的特殊感情。梳理文章脉络线索:记忆里的光(托物言志)对共产党党性的认识,30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1)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我”萌生看火车的念头;(2)付诸行动,夜间穿过坟场,耳朵贴在铁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好奇;(3)抒发感受:火车头上挂着光芒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让“我”感到特别,也感到亲切。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31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1)“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2)围绕这一核心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刀和锤头”相关。(3)最后,以“全科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32逐层深入探究文章主旨

“记忆里的光”不仅仅是“镰刀和锤头”的图标,还包含着作者对新事物的向往(看火车),对土地家乡的眷恋(镰刀),对尽忠职守、踏实肯干精神的赞颂(贾队长),对自己勇于锻造意志、不断改变境遇、不断成就自我的成长历程的肯定(抡大锤+文学创作)逐层深入探究文章主旨“记忆里的光”33蒋子龙蒋子龙,男,汉族,1941年8月生,河北沧县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天津文联副主席。现任天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作为著名作家和中国文化的使者,他先后出访过欧美亚等十几个国家。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蒋子龙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改革文学"作家的代表。

代表作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赤橙黄绿青蓝紫》

《锅碗瓢盆交响曲》等

蒋子龙蒋子龙,男,汉族,1941年8月生,河北沧县人。曾任中34专题二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一轮复习现代文阅35考史统览自从实施新课标以来,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是小说阅读。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2017年高考,全国卷2、3分别命制了一篇散文阅读题,打破了小说阅读一统天下的现状。2018年、2019年全国卷都是小说,2020年全国3卷和新高考山东卷考察的是散文,与全国1卷、2卷的小说平分秋色。考史统览自从实施新课标以来,全国卷文学36考查规律作为文学作品,散文与小说有很多相同与不同之处,其不同在于: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考查规律作为文学作品,散文与小37考纲能力要求

1.理解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B。2.分析综合,①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②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3.鉴赏评价:①体会重要词句的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的表达艺术②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③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能力级D4.探究: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②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③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级F

考纲能力要求1.理解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38一、散文的定义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一、散文的定义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39二、散文的特点1.形散神聚

(1)形散:

①取材自由。可根据需要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等,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②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2)神聚:主题集中、鲜明。2.意境深邃

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二、散文的特点1.形散神聚2.意境深邃40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优秀的散文常常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深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41三、散文的分类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1.抒情性散文

这类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三、散文的分类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42

这类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对人和事的叙述、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子里行间饱含感情。记叙性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2.记叙性散文(1)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

(2)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这类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对人和事的叙述、描绘43

哲理,是奥秘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智慧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高明的散文作者,往往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

3.哲理性散文

哲理散文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极具震撼力的审美效果。哲理,是奥秘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44

这类散文多以描绘景物为主,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其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行文。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4.写景散文这类散文多以描绘景物为主,在描绘景物的同时45四、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相关象征点,使被象征物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使主旨含而不露。

衬托

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手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四、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46先抑后扬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了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事物中,借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这种表现手法使内容具有含蓄性、哲理性、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先抑后扬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47借景抒情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渲染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挥洒铺陈,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从而强化作品的主题。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联想和想象的过程。联想和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联想和想象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渲染48动衬静,静衬动,可以起到烘托作用

动静相衬

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以小见大动衬静,静衬动,可以起到烘托作用动静相衬由49五、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五、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50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反问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反复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51

散文的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了线索,也就抓索了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可以以物为线索,以事线索:可以以人为线索,以情为线索;也可以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六、散文的线索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①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物为线索;②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散文的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了52

散文的主题即散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它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也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七、散文的主题

主题思想表达程式:

本文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写,反映了……的社会生活,赞美了……的精神品质(或批判了……的思想/现象),表达了作者…的理想追求(或思想感情)。散文的主题即散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它是作品53八、散文的语言风格

散文的语言风格一般有绚丽、平实、明快、含蓄、简洁、细腻、豪放、柔婉、幽默、深刻等。八、散文的语言风格散文的语言风格一般有绚丽54(一)了解写了什么——抓住标题和由头

标题,或点明写作对象,或是线索,或表明主旨。关注标题能了解文章写作对象、文体类型、作者感情倾向等,为梳理文脉打好基础。有些文章往往由一个故事(事件、人物)引出,然后围绕这个事件(或人物)生发开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个引出见解的故事或事件,常称之为“由头”。抓住散文的“由头”,就抓住了议论抒情的起点,就能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散文阅读步骤(一)了解写了什么——抓住标题和由头

标题,或点明写作对象,55(二)知道怎样写的——理清思路和关系

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关系,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构思以及局部联系,进而也有利于解题时锁定信息区间。(二)知道怎样写的——理清思路和关系

562021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整体把握课件57

(三)把握为何写——明确主旨和意图

初步把握主旨意图,除通过以上两步感知外,还可从如下角度入手:1.依据题材特点寻主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主旨即景物意蕴→因人明品、借事明理→主旨即情感道理→托物说理、直接说理→主旨即情趣理趣→借景抒情、托物明理→主旨即精神意蕴(三)把握为何写——明确主旨和意图

初步把握主旨意图,除通58

(三)把握为何写——明确主旨和意图

2.联系开头结尾探意图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情感态度。

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考虑,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如果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

如果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被我们探知。

通过以上3大步骤,我们就已经能确定文章的主旨所在或作者的情感趋向了,文本的内涵已经把握,思路已经理清,这就奠定了解答题目的基础。(三)把握为何写——明确主旨和意图

2.联系开头结尾探意图59记忆里的光(1)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2)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3)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记忆里的光(1)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60(4)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气,呼啸着逼过来。我赶紧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5)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6)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着使用镰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图标,让我感到很特别,仿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关联,或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的事情将要发生……(4)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61(7)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接受的第一批任务就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长。贾队长有个破旧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线绣的镰刀锤头图案。(8)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我对这个图案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然拒绝,他说这个挎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没有干粮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三天,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连同图纸资料和测量仪器牢牢地捆在礁石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