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上海市SOEC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上海市SOEC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上海市SOEC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上海市SOEC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上海市SOEC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g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时,压强为1×104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至5×104Pa,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A.3.3×1025 B.3.3×1024 C.7.5×1023 D.7.5×10223、下列仪器可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是()①蒸发皿②漏斗③分液漏斗④表面皿⑤研钵⑥蒸馏烧瓶⑦托盘天平⑧洗气瓶A.②③④⑥⑧B.①②③⑥⑧C.①③⑥⑧D.③⑤⑥⑦⑧4、A.240mL0.2mol·L-1的NaCl溶液配制:需要使用天平、250mL容量瓶等仪器B.向FeCl3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煮沸,可制备Fe(OH)3胶体C.不慎将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D.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时,萃取后的油层不能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而胶体是带电的,因而胶体可以产生电泳现象B.通电时,溶液溶质粒子移向两极,而胶体分散质移向同一极C.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及土壤保肥等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D.纳米碳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因此其属于胶体6、实验室需用450mL0.1mol•L-1硫酸铜溶液,下列有关该溶液的配制说法正确的是A.用天平称取12.5g胆矾B.应选用450mL容量瓶配制溶液C.溶解胆矾的烧杯需用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丢弃D.定容时,眼睛盯着胶头滴管7、下列溶液中,跟100mL0.5mol•L-1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mL0.5mol•L-1MgCl2溶液 B.200mL1mol•L-1CaCl2溶液C.50mL1mol•L-1NaCl溶液 D.25mL0.5mol•L-1HCl溶液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 B.牛奶变酸 C.铁熔化成“铁水” D.木材燃烧9、在某无色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SO42-、Al3+、NO3-B.Na+、K+、HCO3-、NO3-C.Na+、Ca2+、NO3-、CO32-D.K+、Cu2+、NH4+、NO3-10、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4.6g钠溶于水所得溶液中.要使100个水分子溶有1个钠离子,需要水的质量是360gB.根据金属间置换的原理,把一小粒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生成金属铜C.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水浇灭等方法D.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HCO311、在加入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中,下列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SO42-、CO32-、Na+B.Ag+、K+、Ca2+、NO3-C.K+、Ba2+、Cl-、NO3-D.Mg2+、K+、HCO3-、Cl-12、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都能进行:2NaW+X2=2NaX+W22NaY+W2=2NaW+Y2,2KX+Z2=2KZ+X2,由此得出正确的结论是A.X-、Y-、Z-、W-中Z-的还原性最强B.X2、Y2、Z2、W2中Z2的氧化性最强C.还原性X-﹥Y-D.2Z-+Y2=2Y-+Z2能进行13、决定原子种类的是A.质子B.中子数C.质子和中子D.质量数14、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Cu能导电,所以Cu是电解质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C.NaCl溶液导电,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D.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15、2020年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蔓延,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口罩内部有一层防护,可有效将飞沫或病毒等隔绝在外。下列图示操作中与戴口罩原理相似的是()A. B. C. D.16、如图,将潮湿的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试剂不可能是A.饱和食盐水 B.浓硫酸 C.KI溶液 D.NaOH溶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现有失去标签的CaCl2、AgNO3、HCl和Na2CO3四瓶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的成分,将它们编号为A、B、C、D后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实验顺序实验内容实验现象①A+B无明显现象②B+D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③C+B有白色沉淀生成④A+D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各小题:(1)A、C、D三瓶溶液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所含溶质):A溶液________,C溶液________,D溶液________。(2)写出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写出B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18、有一包白色粉末,由BaCl2、K2SO4、CaCO3、NaOH、CuSO4、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份,进行了如下实验:(1)气体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白色沉淀的成分为___________。(2)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3)如若需要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足量的FeCl2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红棕色,其水溶液颜色因浓度不同而不同),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提供以下试剂: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四氯化碳D.KSCN溶液经查阅资料:①氧化性MnO4->Br2>Fe3+>I2;②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若要证明乙同学是正确的,请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选用试剂实验现象第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第二种方法______________(3)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FeBr2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4)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来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甲装置制备了氯气,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1)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认为图甲装置制备的氯气不纯净,其中混有HCl气体和水蒸气,对装置进行了如图乙改进。你认为合理吗?(合理则填入“合理”二字,如不合理则用文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最后均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实验中有少量的氯气散发到空气中,试设计方案将其检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有87gMnO2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得到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在标准状况下,11.2L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0.4g,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之比和质量之比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A正确;B.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且手不能抓住试管夹的短柄,否则会导致试管脱落,B错误;C.胶头滴管要悬空垂直滴加,不能伸入试管中,否则会造成药品的污染,C错误;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不可用手直接拿,否则会烫伤手,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2、C【解析】

11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1g÷44g/mol=0.25mol。根据PV=nRT可知,在温度和体积相等的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此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25mol×5=1.25mol,则含有的分子数是1.25mol×6.02×1023/mol=7.5×1023;综上所述,本题选C。3、B【解析】

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操作有:过滤、蒸馏、分液、蒸发、洗气等,根据以上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操作方法判断使用的仪器即可。【详解】①蒸发皿是可用于蒸发浓缩溶液的器皿,可用于蒸发操作;②漏斗可用于过滤操作;③分液漏斗可直接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④表面皿是玻璃制的,圆形状,中间稍凹,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⑤研钵是实验中研碎固体试剂的容器,配有钵杵,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⑥蒸馏烧瓶可以用蒸馏操作;⑦托盘天平是称量仪器,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⑧洗气瓶可用于除杂;因此可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是①②③⑥⑧。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仪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注意掌握常见仪器的构造及正确使用方法,明确常见的分离、提纯混合物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B【解析】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该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即可,因此选项B不正确,气体都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B。5、C【解析】A.胶体不带电,胶体的胶粒带电,因而胶体可以产生电泳现象,故A错误;B.由于溶液中溶质微粒可能不带电,如乙醇溶液,因此通电时不一定向两极移动,故B错误;C.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及土壤保肥等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故C正确;D.纳米碳是纯净物,不属于胶体,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易错点是A项和D项,要特别注意胶体自身不带电,是胶体的胶粒带电,同时还要把握胶体的概念,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混合物,而D项中纳米碳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因纳米碳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因此其不属于胶体。6、A【解析】

实验室没有450mL的容量瓶,应选择大于450mL且规格相近的容量瓶,故应选择500mL容量瓶,配制溶液的体积为500mL,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实验室没有450mL的容量瓶,应选择500mL容量瓶配制,需要胆矾的质量为0.1mol•L-1×0.5L×250g/mol=12.5g,加水配成500mL溶液,故A正确;B.实验室没有450mL的容量瓶,应选择500mL容量瓶配制溶液,故B错误;C.溶解胆矾后的烧杯中会残留少许溶液,需用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减少溶质的损失,故C错误;D.定容时,眼睛应该转移观察容量瓶中的液面是否与刻度线水平相切,故D错误;故选A。7、D【解析】100mL0.5mol·L-1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A项,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2=1mol/L;B项,C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2=2mol/L;C项,C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D项,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答案选D。点睛:求Cl-物质的量浓度与题目所给溶液的体积无关,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1mol溶质能电离出的Cl-个数有关。8、C【解析】A、B、D生成新物质,故A、B、D属于化学变化;C.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故C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9、A【解析】

A.在某无色酸性溶液中:H+与NH4+、SO42-、Al3+、NO3-离子间不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A正确;B.在某无色酸性溶液中,H+与HCO3-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在某无色酸性溶液中,H+与CO32-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且Ca2+与CO32-也不能共存,C错误;D.在某无色酸性溶液中,Cu2+溶液显蓝色,与题给条件不符合,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10、D【解析】A.n(Na)=n(Na+)=4.6g23g/mol=0.2mol,需要反应掉0.2mol水,设水的物质的量为x,由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则1001=x-0.20.2,解得x=20.2mol,水的质量为20.2mol×18g/mol=363.6g,故A错误;B.将Na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时,Na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生成的NaOH再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OH)2沉淀,所以钠不能置换出Cu,故B错误;C.钠易和氧气、水反应,所以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盖灭,不能用水扑灭,故C错误;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易潮解,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会从溶液中析出生成十水碳酸钠,十水碳酸钠失水生成碳酸钠,它的最终产物是Na2CO3,故11、C【解析】

加入石蕊试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如离子之间不反应,且与OH-不反应,则离子可大量共存,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H+、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且H+、OH-反应生成水,故A错误;B.碱性条件下Ag+、Ca2+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离子之间不反应,且与OH-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Mg2+、HCO3-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碳酸根离子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12、B【解析】

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进行判断。【详解】A.2NaW+X2=2NaX+W2,还原性W->X-;2NaY+W2=2NaW+Y2,还原性Y->W-;2KX+Z2=2KZ+X2,还原性X->Z-;所以还原性Y->W->X->Z-,故A错误;B.2NaW+X2=2NaX+W2,氧化性X2>W2;2NaY+W2=2NaW+Y2,氧化性W2>Y2;2KX+Z2=2KZ+X2,氧化性Z2>X2;所以氧化性Z2>X2>W2>Y2,故B正确;C.2NaW+X2=2NaX+W2,还原性W->X-;2NaY+W2=2NaW+Y2,还原性Y->W-;2KX+Z2=2KZ+X2,还原性X->Z-;所以还原性Y->W->X->Z-,故C错误;D.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满足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才可以发生,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还原性Y->W->X->Z-,氧化性Z2>X2>W2>Y2,所以2Z-+Y2=2Y-+Z2不能进行,故D错误;正确答案:B。13、C【解析】

A项、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故A错误;B项、当质子数相同时,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核素,单独中子数不能决定核素种类,故B错误;C、决定原子种类的微粒是质子和中子,故C正确;D、原子核外电子数可以发生变化,但原子种类不变,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C。14、D【解析】

A.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B.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离子必须是电解质自身电离的;C.氯化钠是电解质,但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D.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详解】A.金属铜能导电,但金属铜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选项A错误;B.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但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是碳酸不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选项B错误;C.氯化钠是电解质,氯化钠固体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氯化钠溶液中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但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溶液不是电解质,选项C错误;D.虽然液体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是氯化氢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电解质的强弱与电离程度有关,与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无关,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15、C【解析】

口罩内部有一层防护,可有效将飞沫或病毒等隔绝在外,类似过滤;装置A是气体吸收装置,并能防倒吸;装置B是分液;装置C是过滤;装置D是分馏;故选C。16、A【解析】

A项、饱和NaCl溶液与氯气不反应,抑制氯气的溶解,但通过饱和食盐水时导致氯气中含有水分,所以红色布条会褪色,故A正确;B项、将潮湿的氯气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干燥氯气,氯气没有漂白性,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故B错误;C项、氯气和碘化钾溶液反应,将潮湿的氯气通过KI溶液后,氯气被吸收,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故C错误;D项、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潮湿的氯气通过NaOH溶液后,氯气被吸收,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故D错误;故选A。【点睛】氯气没有漂白性,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红色布条褪色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aCl2AgNO3Na2CO3CO32-+2H+=CO2↑+H2OAg++Cl-=AgCl↓【解析】

本题是无机物的推断。HCl和Na2CO3反应生成气体,AgNO3与CaCl2、HCl和Na2CO3反应均生成沉淀,且CaCl2、AgNO3、HCl都能与Na2CO3反应,结合实验中B+D反应生成气体,A+D反应生成沉淀,A+B无现象,则B为HCl,D为Na2CO3,所以A为CaCl2,C为AgNO3,再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来解答。【详解】HCl和Na2CO3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AgNO3分别与CaCl2、HCl和Na2CO3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且CaCl2、AgNO3、HCl都能与Na2CO3反应,结合实验中B+D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A+D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B无明显现象,则B为HCl,D为Na2CO3,所以A为CaCl2,C为AgNO3。(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aCl2,C为AgNO3,D为Na2CO3,故答案为CaCl2;AgNO3;Na2CO3。(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离子反应为:Ag++Cl-=AgCl↓。18、CO2BaCO3BaCl2、CaCO3、NaOHCuSO4、K2SO4KCl取无色滤液C,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淡紫色,则存在KCl,否则不存在KCl【解析】

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白色滤渣加入盐酸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B,说明该滤渣为碳酸盐沉淀,气体B为二氧化碳,肯定有碳酸钙,无色滤液加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氯化钡。据此解答。【详解】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白色滤渣加入盐酸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B,说明该滤渣为碳酸盐沉淀,气体B为二氧化碳,肯定有碳酸钙,无色滤液加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钠,则一定不含硫酸钾。(1)气体B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白色沉淀为BaCO3;(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白色粉末一定含有BaCl2、CaCO3、NaOH,一定不含CuSO4、K2SO4,可能含有KCl;(3)确定氯化钾是否存在,可以用焰色反应,即取无色滤液C,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淡紫色,则存在KCl,否则不存在KCl。【点睛】掌握各物质的溶解性和离子反应,根据溶液为无色,确定不含铜离子,根据白色滤渣能完全溶于盐酸生成气体分析,该物质为碳酸钙,气体为二氧化碳,因为通入二氧化碳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钡离子,但氯化钡和二氧化碳不反应,所以应还含有氢氧化钠,当溶液中有钡离子时,不能含有硫酸根离子,即不含硫酸钾。19、Br2Fe3+CCCl4层不变色D溶液显红色Fe2+不可行Br2和Fe3+都能氧化I—【解析】

(1)由信息可知,溶液为黄色的原因有两种,含溴单质或亚铁离子被溴氧化生成铁离子,据此分析解答;(2)要设计实验证明乙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则需要证明不含溴单质或存在铁离子,据此选择合适的试剂通过现象分析判断;(3)由上述分析可知,还原性亚铁离子大于溴离子,据此分析解答;(4)根据Br2和Fe3+都能氧化I—生成碘单质分析判断。【详解】(1)由信息可知,溶液为黄色的原因有两种,含溴单质或亚铁离子被溴氧化生成铁离子,则甲认为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Br2,乙认为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Fe3+,故答案为Br2;Fe3+;(2)要设计实验证明乙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就需要证明不含溴单质或存在铁离子。若选四氯化碳时有机层为无色,则证明不含溴单质,说明乙同学正确;若选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则证明生成了Fe3+,说明乙同学正确;若选硫氰化钾,溶液变为红色,则证明生成了Fe3+,说明乙同学正确,故答案为C;CCl4层不变色;D;溶液显红色(或B;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3)由上述分析可知,还原性亚铁离子大于溴离子,则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还原性强的易被氧化,则Fe2+先被氧化,故答案为Fe2+;(4)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来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由于Br2和Fe3+都能氧化I—,生成了碘单质,溶液均变成蓝色,因此该方法不可行,故答案为不可行;Br2和Fe3+都能氧化I—。20、MnO2+4HCl(浓)MnCl2+Cl2↑+2H2O在除去HCl气体和水蒸气的同时,氯气与碱石灰也能反应尾气吸收,防治污染环境Cl2+2NaOH=NaCl+NaClO+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