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江苏省昆山市文体广旅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2名编外工作人员101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1页
2022年11月江苏省昆山市文体广旅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2名编外工作人员101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2页
2022年11月江苏省昆山市文体广旅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2名编外工作人员101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3页
2022年11月江苏省昆山市文体广旅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2名编外工作人员101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4页
2022年11月江苏省昆山市文体广旅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2名编外工作人员101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1月江苏省昆山市文体广旅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2名编外工作人员101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某小区居民杨某劝阻同小区居民段某不要在电梯内吸烟,两人发生争吵,后段某心脏病发身亡,死者家属提出索赔。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劝阻者不承担责任。此案中,该判决:

A.体现了道德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依法保护社会公德维护合法者权益

B.体现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统一,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

C.强化了道德对法制的基础作用,为法治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D.强化法治对道德的保障功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

第二步,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劝阻者不承担责任。该判决强化法治对道德的保障功能,助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因此,D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题干并未体现“道德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这是坚持公正司法的表现。A项错误,不当选。

B、C项:题干中说的是司法的公正,不涉及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统一,也不涉及道德对法制的基础作用,B、C项错误,不当选。

2.经史子集,是古代书籍分类的方法。经:经书,指儒家经典;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集:法律条文汇编。()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经史子集”是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①经:是指儒家列为经典和注释经典的著作,如“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②史: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的书。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如《国语》《战国策》等。③子:指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农、医等各种科学技术著作,诸如《墨子》、《庄子》、《韩非子》《本草纲目》《梦溪笔谈》等。④集:是指历代作家诗文集,诸如《乐府诗集》《古诗九十九首》《全唐诗》《古文观止》等。

因此,本题错误。

3.下列四个选项的图形中,能由所给图形转动而成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提问方式中问的是能由所给图形转动而成的是哪个。考生需知道转动包括旋转(绕点转动)和翻转(绕线转动)。

第二步,分析选项。

无论是旋转还是翻转,图形的元素个数不会发生变化。原图中周圈含有16个“X”、中间含有18个“0”、汉字“发票专用章”及“(0)”这几类图形元素。

A项:将原图旋转180°之后得到的图形,“X”这一图形元素的左右两边对应的高度应该一致,由于“X”个数变成了15个,所以导致A选项中“X”左右两侧高度不一致,排除A选项;

B项:将原图绕横轴转动即上下翻转得到类似B项图形,但中间“0”的个数变成了17,排除;

C项:将原图形绕竖轴转动即左右翻转得到C项图形,正确;

D项:“[

]”在原图中没有出现,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4.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不包括:

A.由象形到不象形

B.由定型到不定型

C.由繁体到简体

D.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由象形到不象形,由不定型到定型,由繁体到简体,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本题为选非题,B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5.下列关于能源分类表述错误的是:

A.水能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

B.电能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

C.太阳能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

D.石油是一次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不是清洁能源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能源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一次能源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源。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是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的能源。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成的,是二次能源。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排除法解题。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而电能是并非自然界原有的,需要人加工转换。

A、C两项正确。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水能和太阳能都是自然存在的一次能源,两者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属于清洁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再生能源。

B项错误。电能是二次能源,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

D项正确。石油是自然存在的一次能源,但是石油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不是清洁能源,石油资源使用之后就会不断减少,不可再生。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B项错误,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包括化石燃料、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电能主要来自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是二次能源。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6.在一些地区的实际选举投票中,“委托”成空文,户主代填、代投全家人选票成“惯例”,上述代投票行为,显示了部分人群的(

)没有得到保障。

A.选举权

B.被选举权

C.言论自由权

D.人身自由权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

A项正确、B项错误,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当选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即选举权是公民进行投票,被选举权是公民参加竞选,代投票行为使得部分人并未参与到投票过程中,显示了部分人群选举权没有得到保障。

C项错误,言论自由权是公民对国家、社会的各种事项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其表现形式包括:出版、新闻、演讲、戏曲、音乐、电影、广播、电视等。

D项错误,人身自由权是指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故正确答案为A。7.3,4,6,12,36,(

A.81

B.72

C.108

D.216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观察数列无明显特征,先验证多级数列无规律,再考虑递推数列。,,,可得所求项为。

故正确答案为D。8.出行:雾霾:口罩

A.休息:沙发:电视

B.超车:公路:路标

C.勘探:野外:地图

D.娱乐:海滨:游泳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出行”是行为,“雾霾”是环境,“口罩”是工具,可以造句为“在雾霾天气出行需要戴口罩”,三者为特殊环境中的行为与特殊工具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沙发”是家具,不是环境,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路标”是指路的一种工具,在“公路”上“超车”的时候不需要“路标”,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勘探”是行为,“野外”是环境,“地图”是工具,可以造句为“在野外勘探需要用到地图”,三者为特殊环境中的行为与特殊工具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游泳”不是工具,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9.2013年我国第二产业占比提高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一产业。(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这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故表述错误。10.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下列民俗诗词的寓意与二十四节气对应正确的是:

A.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头柳,更没些闲——立春

B.春雷响,方物长——惊蛰

C.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

D.民贫绝喜冬独暖,客倦翻嫌日渐长——冬至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知识。

第二步,A项:“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头柳,更没些闲”意为“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汉宫春·立春日》。A项正确。

B项:“春雷响,方物长”意为“春雷来到,春天就到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就来了”。惊蛰,标志着天气回暖,春雷始鸣,雷声好像把冬眠中睡得昏昏沉沉的动物们都惊醒了,纷纷走出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B项正确。

C项:“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意为“云朵飘移的天空收起了夏天的景色,草木的枝叶随风摇动,响起了秋天的声音”。这是很清新自然的一句诗,形容夏秋交际时的景色。出自唐代刘言史《立秋》。C项正确。

D项:“民贫绝喜冬独煖,客倦翻嫌日渐长”出自宋代汪炎昶《冬至》。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D选项。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1.美国大律师赫梅尔,在一件赔偿案中代表某保险公司出庭辩护。原告声称他的肩膀被摔下来的升降机轴打伤,至今右臂仍抬不起来。“请给陪审员们看看,你的右臂现在能举多高?”赫梅尔说道。原告慢慢地将手臂举到齐耳的高度,并表现出非常吃力的样子,以示不能再举得更高了。“那么,你在受伤前能举多高呢?”赫梅尔话音刚落,原告不由自主地一下将手臂举过了头顶,引起全庭哄堂大笑。

原告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因果倒置

B.机械类比

C.模棱两可

D.自相矛盾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所犯逻辑错误”,确定为谬误评价。

第二步,分析题干。

原告声称自己被砸伤,手臂只能举到齐耳处。但当他被问到受伤前能举多高时,他却将手臂举过了头顶。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因果倒置强调的是原因和结果颠倒,原告受伤的原因是升降机轴掉落,结果是手臂被砸伤,题干中未体现原因和结果颠倒,排除;

B项:机械类比强调的是将不具有共有属性的物体强行比较,题干并没有作事物类比的过程,排除;

C项:题干最后全庭哄堂大笑,证明结论已经很明显,并没有模棱两可,排除;

D项:原告声称手臂无法抬高的同时又将手臂举过了头顶,前后自相矛盾,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原告声称他的肩膀被摔下来的升降机轴打伤,至今右臂仍抬不起来。

大律师赫梅尔提问原告“你在受伤前能举多高呢?”,原告不由自主地一下将手臂举过了头顶。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题干中原告声称右臂抬不起来,但是最后将手臂举过头顶,明显是前后自相矛盾,不存在因果倒置、机械类比和模棱两可的关系,因此排除A、B、C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题干中原告所犯的逻辑错误,分析题干对话,发现原告一开始说他的右臂受伤抬不起来,后来却一下子将手臂举过头顶,说明原告后来的表现与之前的说法不一致。题干中原告在庭审中先是表现出自己的胳膊受伤不能举太高,但最后为了表示自己以前正常的时候的状态而高高举起,很显然原告的言行前后矛盾,D项正确。故本题选D。12.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占用消防通道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违法者缺乏公共安全观念、对生命和法律缺乏敬畏,以及监管不到位等因素之外,也有着停车难的深层原因。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一些居民区面临停车位紧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当初设计建设的局限,使得这一矛盾愈发凸显。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地方占用消防通道的现象反复出现,治理举措管得了一阵子,却无法管长期、管根本的原因所在。就此而言,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有效解决停车难题,既要管要堵,更要疏要导,这考验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精准度。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等措施

B.在纾解停车难问题上进行的有益探索

C.占用消防通道现象反复出现的原因

D.探讨停车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解释了占用消防通道的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尾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有效解决停车难题既要管要堵,更要疏要导。文段的话题落到最后一句话,接下来应该对对策进行展开论述。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上述语境。A项只能对应“既要管要堵”,而不能体现“要疏要导”,不够全面。C项和D项均是前文已经论述过的内容,接下来一般不会再去论述。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下文内容的推断。解答本题需重点关注尾句,尾句针对文段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建议,根据行文逻辑,下文将围绕这一建议继续展开论述,即具体论述如何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即可确定答案。文段首先指出占用消防通道的行为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是停车难;然后介绍了停车位紧缺问题是一些地方占用消防通道的现象难治理的根本原因所在;最后以“就此而言”进行总结,针对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提出建议,即“要管要堵,更要疏要导”。尾句针对停车难问题提出建议,下文应继续围绕此话题展开论述。

A项未提及停车难的问题,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与尾句“要管要堵,更要疏要导”的建议不符,与文段衔接不恰当,排除。

B项,“在纾解停车难问题上进行的有益探索”与文段尾句话题衔接恰当,当选。

C项,“占用消防通道现象反复出现的原因”在文段已有论述,属于本文信息,排除。

D项,“探讨……原因”与尾句论述的如何解决问题的观点衔接不当,排除。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接语选择题可先关注文段尾句,把握文段尾句核心话题。文段尾句通过“就此而言”得出结论,强调“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有效解决停车难题,既要管要防,更要疏要导,这考验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故文段尾句针对保持消防通道畅通,解决停车难题论述解决对策,后文应继续围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展开,对应B项。

A项,“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等措施”表述不明确,且没有提到尾句核心话题“停车难题”,排除;

C项“占用消防通道现象反复出现的原因”、D项“停车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前文均已阐述,故后文不会再论述,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破解停车难题,畅通生命通道》13.当有人触电或电气设备着火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电器设备着火时,用水扑灭

B.电器设备着火时,用剪刀剪断电线

C.有人触电时,立即将人拉开

D.有人触电时,先切断电源,用绝缘体将电线挑开,再救人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水是导体,用水扑救电气设备的火灾更容易造成触电。

B项错误,剪刀是导体,可能会造成施救人员的触电,十分危险。

C项错误,人体是电的良导体,人为将触电人拉开可能会造成施救人员的间接触电,十分危险。

D项正确,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故正确答案为D。14.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本意是规范政府购买行为、节约财政资金、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采购部门不从价格上把关,便违背了制度的初衷。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一份调研显示,一些地方政府在采购办公用品过程中,有近八成的商品高于市场价格。这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采购需求的不合理,只求贵的不求对的;另一方面则是政府采购招标环节中存在猫腻。政府采购谁来监督一直是采购制度的软肋所在,采购招标在没有阳光的空间操作,反而导致了“逆市场竞争”的乱象。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政府采购制度的初衷是防止腐败

B.政府采购需要在相关监督下进行

C.采购需求的不合理导致政务腐败

D.政府采购中存在大量的违规行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为“分-总”结构,前文阐述了政府采购的初衷,后文着重分析了政府采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缺少监督,根据文段提出的原因给出合理的对策,对应B项,故B项正确。

A项为文段前部分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采购需求的不合理”为一方面的问题,片面且问题本身非重点,排除;

D项为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政府采购的本意,然后指出政府采购中存在不从价格上把关的现象,并用一项研究结果补充论证了此类现象。紧接着详细分析了出现问题的两个原因,最后一句话指出政府采购中的“监督”软肋是导致逆市场竞争乱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判断整个文段是“分—总”的行文结构,因此,重点是文段最后一句,作者阐述这个现象是希望获得解决的对策。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政府采购需要在相关监督下进行”就是针对原因提出的对策。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是引出话题—指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结构,问题是文段的落脚点,结合选项选择与这一问题相关的答案。文段先指出政府采购的本义是规范政府购买行为,防止腐败;接着指出,采购部门不从价格上把关,违背了制度的初衷,主要表现在采购需求不合理、招标环节存在猫腻两个方面;最后指出,谁来监督一直是政府采购制度的软肋所在,采购招标没有监督导致了“逆市场竞争”的乱象。故文段意在说明政府的采购行为需要监督。B项正确,当选。A、C、D三项均为文段部分内容,排除。故本题选B。15.银行卡的6位数密码,一天中如被错误输入三次,银行卡将被锁卡。某人忘记密码中的最后一位数,只好随便输入。那么此人今天可以成功使用银行卡的概率约为:

A.33%

B.30%

C.27%

D.24%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基本概率。

第二步,此人没有成功解锁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三次都没有成功,因此可以使用逆向思维解题,第一次没成功的概率为9/10,第二次没成功的概率为8/9,第三次没成功的概率为7/8,则三次都不成功的概率为9/10×8/9×7/8=7/10,则此人今天可以成功使用银行卡的概率约为1-7/10=3/10=30%。

因此,选择B选项。

16.甲市乙区公安分局所辖派出所以蒋某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为由,对其处以罚款500元,蒋某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的机关是:

A.甲市公安局

B.乙区公安分局

C.甲市人民政府

D.乙区人民检察院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复议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五条第二款,对本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按照下列规定申请行政复议:(二)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题干中,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行为是由甲市乙区公安分局所辖派出所作出的。本案中的派出所属于乙区公安分局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根据法条可知,可申请复议的机关是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即乙区公安分局),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即乙区人民政府)。B项符合法条规定,因此当选。ACD项不符合法条规定,因此不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17.5,10,17,26,(

A.30

B.32

C.36

D.37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观察数列无明显特征,优先考虑做差。原数列做差(后项-前项)得到的新数列为:5、7、9、(

),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应为11。故原数列有:,所求项为:37。

故正确答案为D。18.“国以民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住房、医改、物价等问题引起了百姓的极大关注,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2008年时任宣传部部长的刘云山在《求是》杂志上撰文称:“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住房、医改、物价这些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可采用关键词法加常理法解题。题干问的是“根本途径”,依据常理来讲根本都要从经济上寻找原因,四个选项中只能选C项。C项正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的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住房、医改、物价这些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A、B、D三项错误。改革开放政策、行政体制改革、民主集中制都是上层建筑的范畴,并非根本途径。

故本题选C。19.从某种意义上讲,________了财权,管好了政府的“钱包”,诸如约束三会消费、行政开支、遏制奢侈消费之类的难题,将随之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控制

化为泡影

B.操控

销声匿迹

C.控制

迎刃而解

D.操控

各个击破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该空后文语境,可知表示“管理好财权”的意思。A项和C项的“控制”是指为了确保组织内各项计划按规定去完成而进行的监督和纠偏的过程,符合语境。B项和D项“操控”指控制、掌握,跟“财权”搭配时往往表达贬义色彩,不符合语境感情色彩,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表示政府管理好“财权”和“钱包”后问题也会“随之解决”的意思。A项“化为泡影”意思是形容希望落空,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C项“迎刃而解”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销声匿迹:意思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各个击破: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

20.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

第二步,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这是自然属性,与其他有用物品的共同属性。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是社会属性,商品特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个物品没有使用价值也无价值,不可能成为商品;一个物品仅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也不可能成为商品。

因此,本题错误。

21.月光之所以没有太阳光线强,主要是因为:

A.月亮离地球比较远

B.月亮的能量比较小

C.大气层阻挡的结果

D.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反射的是太阳的光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

第二步,月亮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都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所以,月亮光较为柔和、暗淡。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月时要高。

因此,选择D选项。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被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22.国家扶贫日是(

)年国务院同意设立的,是每年的(

)。

A.2014

10月17日

B.2015

10月9日

C.2016

11月2日

D.2014

11月5日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设立扶贫日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是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因此,选择A选项。

23.研究人员分别给成年小鼠和老年小鼠喂食膳食纤维含量不同的两种食物,持续4周,然后对小鼠血液中短链脂肪酸水平、肠道炎症状况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多补充膳食纤维,不仅可以提高老年小鼠血液中短链脂肪酸水平,而且会显著________小鼠肠道炎症,增强细胞抗炎能力,进而抑制有害化学物质的产生,延缓大脑功能________进程。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减弱

衰萎

B.减缓

衰弱

C.减轻

衰退

D.减少

衰变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搭配“功能”,A项“衰萎”指衰败萎缩、枯萎,与大脑功能搭配不当,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衰弱”指由强到弱或由大到小,一般形容气势和力量变弱,或神经衰弱,排除。C项“衰退”指身体、精神、意志、功能等趋向衰弱,可以搭配“大脑功能”。D项“衰变”指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粒子而转变为另一种元素,与语境无关,排除。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减轻”意思是使程度减少,可以搭配炎症,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24.燃气公司欲在某新建楼盘内铺设天然气管道连通所有住宅楼,楼与楼之间可铺设管道的路线如图所示,圆圈表示各住宅楼,线段及线上数字表示路线及其长度单位:百米,则铺设的管道最短长度是:

A.1800米

B.1850米

C.1950米

D.2000米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最值问题。观察管道的路线图可知,该楼盘共有6幢楼,要使所有住宅楼都连通,至少需要铺设5条路线,则只需要找到图中能够连通所有住宅楼的5条最短距离即可。要使铺设的管道最短,则应选择数量最少且最短的管道将6幢楼连成一个整体。最先从中心位置C考虑,由图可知,C到A、D、E最短管道分别是400米、250米、300米。剩下的F距离A最短为300米,B距离D最短为600米,则所求为400+250+300+300+600=1850米。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统筹推断。

第二步,要使铺设的管道总长度最短,那么铺设的管道数量应尽量少且每条管道的长度应尽量短。楼盘内共有6栋住宅楼,则最少需铺设5条管道;由图可知,较短的管道有CD、CE、FA、AC,此时A、C、D、E、F均已连通,与B相连的最短管道为BD,所以铺设的管道最短长度是2.5+3+3+4+6=18.5(百米)=1850(米)。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要求“天然气管道连通所有住宅楼”且管道长度最短,那么铺设的管道数量应尽量少且每条管道的长度应尽量短。A~F共6栋住宅楼,因此管道数量最少为5条,根据图示,尽可能选择短的管道,选择FA、AC、CE、CD、BD,此时6栋住宅楼均被管道连通且所用长度最短,总长度为米。

故正确答案为B。25.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和是319,已知商是21,余数是6,问被除数是多少?

A.237

B.258

C.279

D.290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此题可以设除数为x,则被除数是21x+6,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319列式求解。设除数为x,由题意可知,21x+6+x+21+6=319,解得x=13,故被除数为13×21+6=279。故本题选C。26.行驶∶违章∶罚款

A.学习∶成绩∶奖励

B.栽培∶减产∶施肥

C.竞争∶优势∶成功

D.锻炼∶受伤∶医治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行驶过程中违章被罚款,三者为对应关系,且违章是消极原因,罚款是被动行为。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学习过程中成绩好被奖励,但题干只提到成绩,没有提及成绩好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减产是栽培过程结束后产生的结果,而不是过程中能得知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竞争过程中有优势能成功,但优势不是消极原因,成功不是被动行为,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锻炼过程中受伤被医治,三者为对应关系,且受伤是消极原因,医治是被动行为,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27.孙某用24000元买进甲、乙股票若干,在甲股票升值15%、乙股票下跌10%时全部抛出,共赚到1350元,则孙某最初购买甲、乙两只股票的投资比例是:

A.5∶3

B.8∶5

C.8∶3

D.3∶5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用公式法解题。

第二步,设孙某最初购买甲股票投资x元,则购买乙股票投资(24000-x)元。根据“共赚到1350元”,可得:15%x-10%×(24000-x)=1350,解得x=15000,24000-x=9000。

第三步,孙某最初购买甲、乙两只股票的投资比例为15000:9000=5∶3。

因此,选择A选项。

28.信天翁属于鹱形目,有着管状的鼻子,嗅觉灵敏,经常为了觅食在外海上长距离飞行。那些漂浮在海上的塑料垃圾看起来并非美味,可信天翁为什么会吃下它们,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呢?研究人员认为原因在于:对于信天翁而言,这些塑料垃圾闻起来“很好吃”。“美食信号”是一种名叫二甲基硫醚(DMS)的化学物质,这种气味物质在海洋浮游植物的作用下产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无法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

A.鹱形目鸟类当中有一部分物种常聚集在海洋浮游植物丰盛的地方

B.误食塑料垃圾会导致海鸟行动不便、消化道阻塞,健康慢性受损

C.实验证明在海中浸泡三周后的塑料样品上都检测到了DMS成分

D.对DMS气味敏感的鹱形目鸟类可以探测到浓度极低的气味分子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信天翁吃塑料垃圾,是因为它们闻起来“很好吃”。

论据:“美食信号”是二甲基硫醚(DMS),这种气味物质在海洋浮游植物的作用下产生。

本题为选非题,需将三个能够加强的选项排除。论点说的是塑料垃圾闻起来“好吃”,论据在解释为什么闻起来“好吃”,论点论据说的是一回事,所以可以补充论据来加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讨论的是这类鸟中,有一部分聚集在海洋浮游植物丰盛的地方,而海洋浮游植物会产生“美食信号”,让鸟类闻起来“很好吃”,所以解释了题干的论点,能够加强,排除;

B项:讨论的是误食塑料垃圾会给海鸟带来的不良后果,与题干讨论的为什么垃圾闻起来“好吃”没有关系,不能加强,当选;

C项:说明塑料垃圾经过海水的浸泡会产生DMS,解释了为什么信天翁闻着塑料垃圾会觉得“很好吃”,能够加强,排除;

D项:如果鹱形目鸟类不能探测到浓度极低的气味分子,那就不会去吃那些垃圾,该项是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可以加强,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无法支持研究人员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研究人员的观点,即信天翁之所以会吃漂浮在海上的塑料垃圾,是因为这些塑料垃圾在海洋浮游植物的作用下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使得其闻起来“很好吃”。要支持该观点,可以说明信天翁吃塑料垃圾的原因确实如此。注意本题要求选择的是“无法支持”的一项,即削弱项或无关项。题干研究人员的观点:信天翁之所以会吃漂浮在海上的垃圾,是因为这些垃圾会在海洋浮游植物作用下产生DMS这种“美食信号”,由此使得这些塑料垃圾闻起来很好吃。

A项,指出部分鹱形目鸟类常聚集在海洋浮游植物丰盛的地方,而海洋浮游植物丰富的地方会使垃圾产生“美食信号”,从而吸引嗅觉灵敏的鹱形目鸟类,支持了研究人员的观点。

B项,指出海鸟误食塑料垃圾的后果,与信天翁为什么会吃塑料垃圾并无关联,属于无关项,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

C项,说明海上的塑料垃圾上确实存在DMS成分,因此信天翁可能会因为这种“美食信号”而去吃塑料垃圾,支持了研究人员的观点。

D项,指出鹱形目鸟类能够探测到浓度极低的气味分子,因此对塑料上带有的DMS气味更敏感,支持了研究人员的观点。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无法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信天翁之所以吃下那些看起来并非美味的漂浮在海上的塑料垃圾,并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是因为对于信天翁而言,这些塑料垃圾闻起来“很好吃”。

论据:①信天翁属于鹱形目、有着管状的鼻子、嗅觉灵敏,经常为了觅食在外海上长距离飞行。②“美食信号”是一种名为二甲基硫醚(DMS)的化学物质,这种气味物质在海洋浮游植物的作用下产生。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因为“美食信号”会吸引鹱形目鸟类。所以“鹱形目鸟类中有一部分物种常聚集在海洋浮游植物丰盛的地方”,加强论据②,具有加强作用,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误食塑料垃圾会导致海鸟行动不便、消化道阻塞,健康慢性受损”,强调误食塑料垃圾后果严重,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论点强调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信天翁会吃下塑料垃圾。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论据。“实验证明在海中浸泡三周后的塑料样品上都检测到了DMS成分”,题干中论据部分提到“美食信号”是DMS导致的,而海中浸泡的塑料样品就会有DMS,因此解释了为什么信天翁会吃下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具有加强作用,排除。

D项:增加论据。“对DMS气味敏感的鹱形目鸟类可以探测到浓度极低的气味分子”,增加了一个新论据,肯定了论点“信天翁可以闻到漂浮在海上的塑料垃圾”,具有加强作用,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29.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

A.执行机关

B.设定机关

C.监督机关

D.审批机关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许可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条,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认为通过本法第十三条所列方式能够解决的,应当对设定该行政许可的规定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B项正确,因此当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AC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正确,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30.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超限效应的是:

A.甲学习成绩很差,父母经常批评他,久而久之他感觉很厌烦

B.乙在会上讲话,开讲30分钟大家觉得他讲的很好,后来由于他讲的时间过久,大家感觉很无聊甚至厌烦

C.丙连续加班一周,感到非常疲惫,对公司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提出了辞职

D.丁是一个老师,她因为儿子意外身亡,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

②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父母经常批评他,属于“刺激作用时间过久”,他感觉很厌烦,体现了“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符合定义;

B项:他讲的时间过久,属于“刺激作用时间过久”,大家感觉很无聊甚至厌烦,体现了“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符合定义;

C项:加班一周,感到非常疲惫,属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提出了辞职,体现了“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符合定义;

D项:儿子意外身亡,属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无法集中注意力,不符合“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31.1,3,4,9,16,15,64,21,(

)。

A.256

B.128

C.27

D.156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数列项数较多,考虑为多重数列。先交叉看,偶数项为:3,9,15,21,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奇数项为:1,4,16,64,(

),是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则其下一项即题干所求项。

故正确答案为A。32.有一项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摄取大量某维生素,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摄取该维生素,结果发现,摄取大量该维生素的人比没有摄取该维生素的人对于流感有更强的抵抗力。这一实验表明维生素会影响人对流感的抵抗力。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两组被实验者的人数相等

B.两组被实验者对流感的抵抗力在实验前是相当的

C.第一组被实验者摄取的维生素大大超出日常生活摄取的量

D.这项研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做出的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维生素会影响人对流感的抵抗力。

论据:通过对比试验,发现摄取大量某维生素的人比没有摄取该维生素的人对于流感有更强的抵抗力。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参加实验人数与论点“维生素会影响人对流感的抵抗力”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论据。该项肯定了该对比试验的科学性,只有实验前二者水平相当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实验只要比较食用组与未食用组的结果即可,与食用组维生素的摄入量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只要保证两组实验条件相同即可,在什么季节做实验与论点“维生素影响人对流感的抵抗力”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33.妄想是指精神病态中产生的缺乏事实根据地坚信自己的某种错误判断和推理,是思维障碍中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

根据上述定义,小丽怀疑自己体内存在某种精灵生物在指挥着自己的言行,这样的情况不属于妄想: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判断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缺乏事实根据地坚信自己的某种错误判断和推理。

第三步,辨析案例。

小丽只是怀疑,并没有证据,属于“缺乏事实根据”。体内存在某种生物是不符合医学常识的“错误判断”,因此,小丽的情况属于妄想。

因此,选择B选项。

34.短期来看,日趋激烈的竞争必将导致相应区域的主题公园

;而从中长期来看,

了国内外主题公园精粹的集群区域将更有助于吸引来自国内外的增量游客,这对身处其中的本土主题公园而言,将是难得的机遇。

A.此消彼长会聚

B.弱肉强食荟萃

C.优胜劣汰聚集

D.物竞天择融汇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前文“竞争”及后文“精粹集聚区的公园将更多的吸引国内外游客”可知,横线处要体现出由于竞争使得主题公园有的生存下来,有的被淘汰。B项“弱肉强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C项“优胜劣汰”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两项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此消彼长”意为这个下降,那个上升,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物竞天择”意为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竞”与前文“竞争”语意重复,排除。

第二空,由后文“集群区”可知,横线处要体现出汇集、集合之意,C项“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符合文意,当选。B项“荟萃”指英俊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汇集、聚集,与后文“精粹”语意重复,且通常用法为“人才荟萃、群英荟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恐龙”转身记》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导致”可知前后为因果关系,因和果互为提示,因果语义相关,根据“日趋激烈的竞争”提示,该空应体现出激烈竞争的结果。A项“此消彼长”指这个下降,那个上升,体现不出竞争的结果,排除A项;B项“弱肉强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文段中并没有体现出“一方将另一方吞并”的含义,排除B项;D项“物竞天择”侧重强调自然的选择,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C项“优胜劣汰”指优的得以胜出,劣的将被淘汰,比喻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符合“竞争”的提示。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竞争之后的结果,根据备选词语的词义排除与前文“竞争”重复的D。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只能适用于人的A项和与后文“精粹”语义重复的B。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示激烈的竞争导致的相应区域主题公园的结果。“物竞天择”中的“竞”与“竞争”语义重复,排除D。第二空,“会聚”指聚集,多用于人,修饰国内外主题公园不恰当,排除A。“荟萃”指(英俊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汇集;聚集。与后文的“精粹”语义重复,排除B。故本题选C。35.虚拟网络组织结构的缺点有:

A.结构松散

B.凝聚力差

C.稳定性差

D.预见性差

E.保密性差

参考答案:ACDE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虚拟组织结构,也称为网络型组织,虚拟组织指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实体,为迅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的动态联盟。虚拟组织结构是一种只有很精干的核心机构,以契约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为基础,依靠外部机构进行制造,销售或其他重要业务经营活动的组织结构形式。虚拟组织结构具有的特点有:①具有较大的灵活性。②可以共享各成员的核心能力,整合各成员的资源、技术、顾客市场机会。③组织结构松散,稳定性差。④管理者对网络组织的控制力较差,预见性差。⑤组织透明度较高,不利于商业保密。A项对应③,C项对应③,D项对应④,E项对应⑤。

因此,选择ACDE选项。

B项:凝聚力指集体或某一社会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因共同的利益和价值目标结为一有机整体的某种聚合力。虚拟网络组织结构的缺点不包括凝聚力差。B项错误。

36.下列有关期间计算的起止点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民法期间中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B.我国民法期间中的“以上”“以内”“届满”包括本数

C.期间的终点一律为一日的24点

D.期间最后一日的为法定假日,以休假日的后一日为期间最后一天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A、B两项正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九条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超过”、“以外”,不包括本数。”

C项错误、D项正确,《民法典》第二百零三条规定:“期间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结束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期间的最后一日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时;有业务时间的,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为截止时间。”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解除后,考核、竞聘上岗和晋升工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受到(

)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受处分前工资待遇。

A.降低岗位等级

B.警告

C.撤职

D.记过

参考答案:A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知识。

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三十七条,处分解除后,考核、竞聘上岗和晋升工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受到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受处分前的岗位等级和工资待遇。所以,AC符合题干要求。

因此,选择AC选项。

B项: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五条,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四)开除。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三十七条,处分解除后,考核、竞聘上岗和晋升工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所以,警告处分解除后,考核、竞聘上岗和晋升工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三十七条,处分解除后,考核、竞聘上岗和晋升工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所以,记过处分解除后,考核、竞聘上岗和晋升工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8.中外合拍片对中方和好莱坞电影工厂均有好处,但是由于存在文化环境和审美趣味的差异,中国元素很难真正与好莱坞电影________。为了照顾全球影迷的欣赏口味,好莱坞电影只能减少中国元素的分量,因此,仅针对中国内地市场的“中国特供版”便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契合粉墨登场

B.协调东山再起

C.匹配大行其道

D.融合应运而生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词语辨析,解答本题首先需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缺词语的语义。第一空,根据电影与中国元素的关系,排除C。第二空,通过辨析词语语义,排除不符合文段感情色彩和句意的A、B。第一空,分析可知,“中国元素”是“电影”中的一部分,两者不是并列的对象,“匹配”适用于并列的事物,排除C。

第二空,“粉墨登场”多指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这两个词语都含有贬义,不能用于形容“中国特供版”电影的产生,排除A、B。“应运而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为中心词,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因此”可知,该空是由“因此”前的条件“照顾影迷口味”“减少中国元素”产生的一个结果“中国特供版”。C项“应运而生”指顺应某个时机或时代而产生的人或物,符合文意。A项“粉墨登场”侧重强调坏人登上政治舞台,多含贬义,排除A项。B项“东山再起”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文中并没有“中国特供版”先失势后又得势之意,排除B。D项“大行其道”多形容某种新潮事物盛行,成为风尚,根据文意,“中国特供版”是在市场需求的背景下出现的,还未成为流行风尚,排除D项。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融合”指性质不同的事物可以完美的结合成一体,“由于存在……差异”,所以二者很难“融合”在一起,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从第二空入手,A项“粉墨登场”指妆化好了,上台演戏,比喻人们开始在社会上、政坛上等活动起来(含贬义),情感色彩不符合,排除;B项“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此处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应运而生”指适应时机而产生,侧重于趁着一定的形势,从无到有。分析文段,由于中外有文化和审美的差异,中国元素很难与好莱坞电影结合,为了照顾全球影迷的欣赏口味,“便”出现了“中国特供版”,“应运而生”符合文意,保留;D项“大行其道”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由题意可知,“中国特供版”是顺应市场和实际情况而产生的,还没有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C项“融合”一词符合语境。“融合”指性质不同的事物可以完美地结合成一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39.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没有明显数量特征,考虑属性类曲直性。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观察题干图形,均分为内外两部分,图1内外均为直线,图2外曲内直,图3内外均为直线,依此规律,问号处应填入外曲内直图形,排除A、C项;继续观察,题干图形内部均为直线,线条特征明显,线条数依次为4、5、4,呈周期性规律,问号处应填入内部线条为5的图形,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40.驾驶之于(

)相当于讲课之于(

A.司机教师

B.网络教室

C.汽车学生

D.麦克风导航仪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代入A项,司机的主要工作是驾驶,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讲课。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驾驶和网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在教室讲课。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驾驶汽车是动宾结构的短语,给学生讲课,不构成动宾结构。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驾驶和麦克风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讲课和导航仪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41.微软前技术总监纳森·梅尔沃德2001年组建“智力风险”公司,雇用一群最聪明的人________生产技术专利,迄今已申请了价值8000万美元的专利,这证明“想法”并不________,到处都是,我们以为发明所必须具备的天才、专心、灵感和机缘巧合并不是________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集体虚幻千载难逢

B.合作遥远遥不可及

C.批量稀罕必不可少

D.专门离奇不可替代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根据句意较难排除,可选择从第二空入手。第二空,结合句中的“到处都是”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表示少见的含义。再根据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三步,验证其他两空。第二空,由“到处都是”可知,句意为想法很多,因此此处应填一个表示少见的词语。“虚幻”“遥远”“离奇”都没有少的意思,“稀罕”填入最恰当。

第三空,填入“必不可少”也与句中的“必须具备”相对应。

第一空,填“批量”与“价值8000万美元”的大数据也相对应。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到处都是”可知,应体现并不“少”之意。A项“虚幻”指虚假不真实;B项“遥远”强调距离远;D项“离奇”指不平常,出人意料。三者均不能体现“少”的含义,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稀罕”指稀奇,少见,符合语境。锁定答案为C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第三空。“批量”与“迄今已申请了价值8000万美元的专利”相对应;“并不是必不可少”与“我们以为发明所必须具备……”相对应。均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选择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能力。第二空,根据语境,此处应填入和后文“到处都是”相对的词语,“到处都是”即“多”,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少”,所以应填“稀罕”,初步断定选C项。第三空,通过材料提到的这个公司“迄今已申请了价值八千万美元的专利”“想法到处都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发明并不是那么难,“天才、专心、灵感和机缘巧合”这些因素本来在发明中是“所必须具备的”,但在这个事例中,这些因素并没有得到体现,因此说它们并不是“必不可少”。

故正确答案为C。42.人民检察院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时,不应考虑的因素是:

A.羁押前对社会的贡献

B.悔罪表现

C.案件进展情况

D.身体状况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第十五条,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事实、主观恶性、悔罪表现、身体状况、案件进展情况、可能判处的刑罚和有无再危害社会的危险等因素,综合评估有无必要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A选项羁押前对社会的贡献不属于人民检察院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时应考虑的因素。A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C项、D项:悔罪表现、案件进展情况、身体状况属于人民检察院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时应考虑的因素。B项、C项、D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43.也许有一天,人类能到毗邻行星进行自由探险,使用大功率望远镜认识我们周围的星球;总有一天,我们也将切实探索地球上大洋深处的每一寸土地,以及________的原始森林,却很可能永远无法到地球中心去旅行。由于温度极高、压力极大,地球内部很可能永久性地成为人类无法到达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至禁区

B.郁郁葱葱深渊

C.一望无际绝境

D.神秘莫测彼岸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观察可知第一空备选词语词义较为简单,重点分析文意,选择与文意相符的词语。第三步,根据文段提示信息即可确定第二空词语。第一空,分析可知,文段说的是未来人们可能去以往从未到过的地方探险,所以这里强调的是没有到过,排除B、C。

第二空,由“人类无法到达”可知,第二空填“禁区”最恰当。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所填词语要修饰“原始森林”,且第一空想表达的意思与横线前的“大洋深处的每一寸土地”构成并列关系,再根据横线后的“可能永远无法到”“成为人类无法到达的……”可知,横线处要体现“很少有人类活动或很难到达的地方”之意。B项“郁郁葱葱”指(草木)苍翠茂盛;C项“一望无际”指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A项“神秘莫测”指非常神秘,难以推测,三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B项和C项。D项“人迹罕至”形容荒凉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符合文意。答案锁定为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由于”体现了因果关系,人类无法到达是因为温度极高压力极大超过人类承受范围的极限。D项“禁区”指难以进入的地区或不准许触及的领域,代入文段,符合自然条件的限制带来的结果,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文段“由于温度极高、压力极大······”可知,人类无法到达地球内部。D项“禁区”指不能去到的地方,符合文意,保留。A项“彼岸”侧重一种境界,如“成功的彼岸”“胜利的彼岸”,B项“深渊”、C项“绝境”都偏消极,三者填入此处均不符合文段语境,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根据文段“人类能到毗邻行星”“我们也将切实探索”“可能永远无法到地球中心”“永久性地成为人类无法到达”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强调的是这个原始森林我们能“到”。D项“人迹罕至”中的“至”也侧重“到”,和文段语境匹配,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44.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音乐中,大部分的抒情旋律都是由弦乐声部来演奏的。下列乐器中,不属于弦乐器的是(

)。

A.竖琴

B.小提琴

C.唢呐

D.古筝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振动发音。

A项正确,竖琴作为一种弦乐器,其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音,属于弦乐器。

B项正确,小提琴拉弦或拨弦可发出声音,其发音方式是依靠弦振动发音,属于弦乐器。

C项错误,唢呐是演奏者控制自己的气息,通过气息对哨片的震颤作用发出声音,不属于弦乐器。

D项正确,古筝是琴弦震动,带动面板引起共振发声,属于弦乐器。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45.某选区选民为12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为1000人,甲候选人至少获(

)票才能当选人大代表。

A.500

B.501

C.600

D.601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选举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选举法》第四十四条,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超过应选代表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选代表的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本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名单。如果只选一人,候选人应为二人。依照前款规定另行选举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三分之一;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另行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由此,可以得知某选区选民为12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为1000人,甲候选人至少获501票才能当选人大代表。

因此,选择B选项。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两者是相对而言的,由选民按选区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选举,叫直接选举。在由选民按选区选出本级人大代表的基础上,再由这些代表依法投票选举产生本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和上一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叫间接选举。

46.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的社会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是(

)。

A.WPI

B.CPI

C.GDP

D.GNP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A项错误,WPI即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大宗物资批发价格的加权平均价格编制而得的物价指数。包括在内的产品有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与进出口品,但不包括各类劳务。

B项正确,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项错误,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故GDP指的是国内生产总值。

D项错误,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故正确答案为B。47.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他的这种人生轨迹对于现代人来说,仍有许多启迪意义,关键要看我们如何________这种智慧,来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效率和价值。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看待

B.面对

C.对待

D.汲取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来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效率和价值”可知,文段强调的是把孔夫子的智慧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智慧,填入该空的词语应该有转化为自己的之意。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看待”指招待、款待、对待,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面对”指面临遭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对待”指以特定方式或某种态度看待,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汲取”指吸取、吸收,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48.鲁迅∶《祝福》

A.吴承恩∶《西游记》

B.宋江∶《水浒》

C.喜儿∶《白毛女》

D.茅盾∶《骆驼祥子》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祝福》”的作者是“鲁迅”,二者属于作者和作品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二者属于作者和作品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宋江”是“《水浒》”中的主人公,二者属于主人公和作品的对应关系,排除;

C项:“喜儿”是“《白毛女》”中的主人公,二者属于主人公和作品的对应关系,排除;

D项:“《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不是“茅盾”,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49.有两种农产品甲和乙,甲不能生长在干旱的气候里,乙不能生长在寒冷的气候里。在某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甲,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乙。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这个国家有一半地区的气候既干旱又寒冷

B.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非常寒冷的

C.这个国家根本不种植农产品甲

D.这个国家只能种植农产品甲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或者”,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甲→¬干旱

②乙→¬寒冷

③某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甲或者种植乙。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③中的“甲”和“乙”是对①和②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知:④该国不干旱或者不寒冷,等价于“¬(干旱且寒冷)”,该项与之矛盾,一定为假,可选;

B项:根据④及“或关系”的性质可知:存在非常寒冷的可能,排除;

C项:根据③及“或关系”的性质可知:存在不种植甲的可能,排除;

D项:根据③及“或关系”的性质可知:存在只种植甲的可能,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50.沐浴之于(

)相当于观赏之于(

A.方案负担

B.阳光梅花

C.游泳欣赏

D.洗澡挑剔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验证选项。

A项:沐浴和方案没有必然的关系,负担和观赏没有必然的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沐浴阳光”和“观赏梅花”都是动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沐浴是洗澡,游泳是一种运动,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欣赏和观赏是近义关系,欣赏一般指大体浏览,属于宏观层面;观赏不仅有欣赏另有把玩的意思,较之欣赏更为深入,更为具体,有微观层面的研究,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沐浴和洗澡是全同关系,观赏和挑剔没有必然的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5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大职权的是:

A.修改宪法

B.解释宪法

C.监督宪法实施

D.制定和修改其他基本法律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有解释宪法的权力。即“解释宪法”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的权力而不是全国人大的职权。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B项、C项:根据《宪法》第六十二条第一至三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A项、B项、C项正确。

52.2019年4月,彭某的母亲王某以某园林负责人李某在某公路上挖槽布水管侵占自家未征收土地为由制止李某等人施工。在阻工过程中,李某因阻止王某靠近挖掘机,推搡王某致其倒地。随后彭某与其父亲赶来,因王某向两人诉说被李某殴打,彭某与李某发生口角,继而扭打起来,期间彭某手握石头砸向李某,致使李某鼻部骨折,经市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李某的伤情为轻伤二级。彭某的行为构成(

)。

A.寻衅滋事罪

B.故意伤害罪

C.故意杀人罪

D.过失致人重伤罪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本题是因为阻工纠纷,不是寻衅滋事。

B项正确,故意伤害罪是指针对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定的罪。本题中,李某被认定为轻伤,且是彭某故意为之,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情形。

C项错误,故意杀人罪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题中,李某被认定为轻伤,而非死亡,因此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D项错误,过失致人重伤罪是过失造成他人身体重伤的行为。本题中,李某被认定为轻伤而非重伤,且彭某是故意为之而非过失,因此不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故正确答案为B。53.卧薪尝胆:勾践(

)。

A.举案齐眉:孟光

B.囊萤映雪:车胤

C.闻鸡起舞:匡衡

D.完璧归赵:刘琨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