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_第1页
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_第2页
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_第3页
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_第4页
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中国地理教材电子教案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国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的历程经历了原始经济时期、奴隶制经济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时期和建国后经济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产业结构又在不断地演进之中,并呈现出自己的特征。

本章前言经济时期(Economyperiod)区域经济(Areaeconomic)中国区域经济发展(China'sregionaleconomydevelopment)发展模式(Developmentmode)产业结构(Industrialstructure)

关键词

逻辑框架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建国后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变化与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进程中国经济区域系统历史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时期奴隶制经济时期原始经济时期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第一节历史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建国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三节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总体特征第一节历史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一)“南稻北粟”的史前农业经济中国:考古史前农作物的出土地点在世界各国总最多约一万年以前,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开始从狩猎、采集经济逐步转变为种植业、畜牧经济粟和稻是史前人类种植的主要作物,稻作物主要种植在南方,粟作物主要种植在北方。一、原始经济时期(二)原始聚落的发展与制陶、麻织业的生产

3o51'N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在利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逐步发展为地面上的房屋,形成聚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等可以看到当时的聚居点已经是有规划的形式,半坡遗址中显然已能分出居住、烧制陶器、墓葬等区域范围。在农业和原始聚落发展的同时,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出现铜器冶铸、制陶和麻织等的手工业生产。第一节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奴隶制经济时期指中国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主要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一)产业分工一是农业内部畜牧业与耕作业分离。从夏朝开始。二是手工业与农业分离。三是商业的分离。商代出现了职业商人和货币,商业逐渐与农业分离,商都成为繁华都市。二、奴隶制经济时期第一节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水利工程的兴修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夏商西周金石并用;西周晚期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郑国渠(战国)等著名水利工程,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三)土地制度变革西周实行的“井田制”是中国最早的土地制度,它赋予贵族和奴隶主强制奴隶集体耕作的权力。春秋时期,中下等贵族和自由农民竞相开垦私田,各诸侯国先后都实行了相应的田制改革,呈现多种田制并行的局面。土地私有化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了。(四)城市(城垣)数目不断增多农业剩余的产生,导致手工业与商业的出现。人口增加、商贸往来,诞生了许多城市,如齐临淄、赵邯郸、楚郢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东西方联系交往的“丝绸之路”,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第一节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环太平洋经济圈——亚太二、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时期从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1949年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一)半封建制经济与半殖民地经济并存半殖民经济的表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政治上丧失了独立的国家地位;外国列强掠夺中国资源和经济。半封建制经济的表现:家庭手工业受到外来商品的巨大冲击,以丝茶为主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同买办资本、官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着优势地位。第一节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二)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缓慢,民族经济异常落后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很小,农业占绝对重要地位。种植业中以粮食为主,经济作物不发达;工业主要是采掘业与原材料初步加工业。(三)产业经济的高度对外依赖性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相互勾结,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外资几乎垄断了旧中国的所有工业部门;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充斥中国市场;中国成为了帝国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第一节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四)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三)产业经济的高度对外依赖性贫富差距巨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甚至没有人身自由。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沿海殖民地的现代工业场景与广大内陆地区原始经济场景并存。工业主要分布于沿海的大城市,如重工业集中分布于东北的南部;上海以轻工业为主;天津、青岛轻重工业皆有;广州的丝织与手工业工艺制造。内地工业基本集中于武汉、重庆、太原、昆明等少数城市。农业东部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的交通设施,铁路与水运几乎全部集中于东部,其中铁路尤以东北与华北最为集中。(一)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距离一、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第二节建国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如图11-2和图11-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图11-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元,按2005年价格计算)(资料来源:据1999及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但是,从人均经济水平来看仍然较低。200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仅2940美元,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也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仍属于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之列。(见表11-2下图)图11-3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元/人,按2005年价格计算)(资料来源:据1999及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第一节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二)区域结构从低水平不协调到协调发展转变,区域合作加强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布局着力由沿海向内地推进,在“三线建设”中谋求改变生产力布局过度东倾的状况。改革开放后,按照“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充分利用东部优势,实现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区和增长极。中国的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加强。全国已建立了上百个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覆盖范围的区域合作组织,如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环渤海经济圈、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三)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结构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转变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数目不断增多,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2008年的45.7%,上升了个百分点,年平均上升个百分点。中国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在逐步改变,农村公路、乡村水电发电能力、农村用电量等快速增长,和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在农村都逐渐普及。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过程(一)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阶段(1949年-1978年)建国之初,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不足,资金缺乏,东南沿海地区继承近代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明显超过全国其他地区。这一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模式。按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可划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1-3):(二)区域优先发展阶段(1979年—2000年)1979年以后,国家对沿海地区增大投资份额,并配之以优惠政策,初步打破了在资金和政策等要素配置上的平均主义,促进了沿海地区已有经济潜力的发挥,有利于沿海地区先行发展起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出现了经济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显著特征,区域差距持续迅速拉大。东部和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由1995年的:1,扩大到1999年的:1。1986年~1999年,东部与西部人均收入绝对差额由132元变为2022元,收入之比由:1变为:1。(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转向协调发展。200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2003年国家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6年4月国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总体要求和战略定位等。在新时期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高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建国初期,中国农业占主导,随着经济的建设,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大,但从业人员的比重主要还是集中于农业,第三产业落后。(见表11-4)这一时期,轻重工业的发展比例失调,由原来轻工业占主导,到重工业占大头。轻工业过轻,消费品市场短缺。(见表11-5)(一)第一阶段:1952年-1978年一、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第三节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总体特征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农村剩余劳动力二、三产业专业,促进它们的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和工农业内部的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不同地区的经济获得普遍发展。一、二、三产业的产值与劳动力比重随之发生变化,见表11-6。产业补充性调整。轻重工业产值结构比重也随向平衡趋势发展,见表11-7。(二)第二阶段:1979-1992年(三)第三阶段:1992-2004年外向型经济由沿海向内地延伸发展,形成了沿海、沿江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三次产业产值与劳动力比重进一步调整。见表11-8。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轻重工业产值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重工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见表11-9。(四)第四阶段:2005年以来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向内陆转移,集群式产业区逐渐形成,产业链延长,区域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完善,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演化的驱动力逐渐由以投资、劳动力为主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为主。此期间一产比重继续下降,二产比重继续上升,三产比重变化不大。一、二、三产业产值与劳动力比重进一步变化。见表11-10。二、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一)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中国产业结构在波动中不断调整,1952年-2008年,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52年-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83.5%下降至39.6%,下降了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7.4%升至27.2%,上升了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9.1%升至为33.2%,上升了个百分点。(二)农业结构由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改变了我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结构,农业种植技术提升,使农业生产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粮食供给短缺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从单一的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开始向提高食物结构和品质转变。中国农业向优质、高效、全面发展的新型农业结构模式转变。农业生产内部结构调整优化,具体表现为:种植业在大农业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显著提高;种植业、林业、畜禽水产养殖业内部结构调整进展明显;农产品品质结构大为改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也在不断优化,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小麦带、长江流域油菜带、新疆棉花产业带。(三)工业结构从门类简单到齐全,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工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目前中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囊括了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中国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具体表现在:轻、重工业关系逐步趋于协调,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共同发展转变。(四)服务业结构由传统服务业为主到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转变至2008年,传统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9.2%和13.8%,比1978年分别下降了和个百分点,金融业、房地产业所占比重为14.0%和10.6%,分别比1978年上升和个百分点。历史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时期?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是怎么样的?建国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过程一共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在新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中,第一阶段(1952年-1978年)三次产业产值与劳动力比重的变化是怎么样的?在新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中,第二阶段(1979-1992年)轻重工业产值结构比重变化又如何?新中国产业结构的总体特征是怎样的?与建国初相比,2008年中国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建国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特点的变化?建国后,中国工业与服务业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本章思考题主要参考文献[1]石兴邦.2000.下川文化的生态特点与粟作农业的起源.考古与文物,(4):17-34.[2]王星光,徐栩.2003.新石器时代粟稻混作区初探.中国农史,(3):3-9.[3]刘桂娥,向安强.2005.史前“南稻北粟”交错地带及其成因浅析.农业考古,(1):115-122.[4]刘莉,陈星灿.2000.城:夏商时期对自然资源的控制问题.东南文化,(3):45-61.[5]张光直.2002.商文明.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