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重点难点突破石家庄学院元氏分院李彦朴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重点难点突破石家庄学院元氏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一、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区别:
(1)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公民取代臣民。
(3)以法律取代专制特权。
二、怎样让学生理解“人文主义”材料教学法:“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西斯廷圣母》
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三、文艺复兴的原因、性质、影响原因:一定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影响:1、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2、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3、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4、有力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
5、创造了灿烂的思想文化局限性:过分推崇人文主义,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当时的欧洲正从蒙昧的中世纪走出,发轫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如星星之火逐步燎原,科学和人文的思想一点、一点地照亮了欧洲的天空”。
——《大国崛起》三、文艺复兴的原因、性质、影响四、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新文化运动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的不同及原因。从中思考应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原因:欧洲:①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借助传统文化,便于宣传资产阶级文化;②古希腊、罗马文化十分繁荣,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意大利学者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借助传统文化,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中国:①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求在思想文化上打破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②中国民族危机深重,对此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上,容易产生偏激情绪。四、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新文化运动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的不同五、对比14—16世纪的西欧文艺复兴与我国明朝文化繁盛的局面。从思想、文学、艺术及科技等方面概括明朝与西欧文化领域的相同特征,比较双方的主要差异及原因。相同特征:思想上都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文学艺术方面具有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欧以天文学的革命为开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数学、物理学等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本草纲目》等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来自欧洲的先进水利技术传入中国。五、对比14—16世纪的西欧文艺复兴与我国明朝文化繁盛的局面主要差异:①政治思想:中国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力度不够;西欧以人文主义为旗帜。②科技方面:中国没有突破传统科学技术的范畴;西欧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原因:①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不如西欧,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②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阻碍了科技的发展、传播。主要差异:六、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原因: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因素、直接原因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绘图技术、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
“与郑和不同,葡萄牙人这次带来的不只是友好的问候,当印度人问他们到来的目的时,达•伽马很简练地回答说:‘基督徒,香料’”。
——《大国崛起·海洋时代》六、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七、为什么西、葡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2、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航海经验3、传播天主教的使命感八、多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的活动舞台由大陆转向了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的经济、贸易、政治和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标志着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世界的最早起步.2、从文明交汇的角度,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美洲和亚洲三大文明的汇合和交往。(哥伦布交流)3、从全球化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七、为什么西、葡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八、多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九、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在经济、外交、文化三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
经济上,明朝中后期从菲律宾等地大规模引种西班牙人从中南美洲带来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烟草、南瓜、向日葵、辣椒、番茄等作物,尤其是高产作物玉米、甘薯和马铃薯,使清朝人口急速增长有了粮食保障,还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
外交上:中国开始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实行严格的闭关政策
。
文化上: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西学东渐”九、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十、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比较时间、背景、目的、结果、影响应该思考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明初贡赐贸易,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十、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比较十一、注意西、葡殖民扩张的地理范围及其特点成因。西班牙:以美洲为主,在亚洲占据菲律宾。特点:大片占有殖民地并实行残酷的种族奴役政策。葡萄牙:在非洲和亚洲海岸一带建立据点,在美洲有巴西。特点:以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的办法掠夺财富。十二、资本原始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积累资本的过程,“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手段是赤裸裸的、强盗式的直接掠夺。方式:圈地运动、海外掠夺、奴隶贸易等。十一、注意西、葡殖民扩张的地理范围及其特点成因。第二单元资本主义手工工厂时期的世界一、资产阶级革命之前,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二、为什么英国革命的开端以1640年的议会召开为标志?
地理位置、圈地运动、都铎王朝的政策等(都铎王朝的政策与斯图亚特王朝政策的比较)。
议会中的反对派及其同国王的斗争、革命的根本问题是什么问题。使学生认识到革命不能仅看形式还要认识革命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第二单元资本主义手工工厂时期的世界地理三、清教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1)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英国国教中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残余,“清教”运动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它反对国王主宰教会,也反对主教制度,这反映出清教对专制制度的否定;清教还强调“勤俭”,主张以勤劳“获得财富”。这正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主张经济自由的要求在宗教形式下的反映。(2)斯图亚特王朝对清教徒的迫害是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三、清教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1)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原因:中世纪的欧洲,政教合一,意识形态主要依靠“宗教神学”;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还比较弱小,他们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在理论上还不能明确提出非宗教的政治纲领,在组织上还未形成自己的政党;加尔文教的主张符合资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信仰和传播清教在成为一场非常广泛的社会思想运动。四、评价圈地运动1、进步性2、灾难性原因:中世纪的欧洲,政教合一,意识形态主要依靠“宗教神学”五、评价克伦威尔的内外政策六、如何评价“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钱乘旦:
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它在这样做的时候,它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从此以后呢,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大国崛起》五、评价克伦威尔的内外政策七、启蒙运动
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为什么高潮在法国?与文艺复兴的比较:背景、主张、核心内容、性质、影响等。与中国19世纪的维新变法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的不同。七、启蒙运动八、主要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法国启蒙思想家从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那里继承了什么?有哪些发展?(1)继承:①对教权主义持否定和批判态度。②否定君权神授,认为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了国家。③建立国家的目的之一是保护私有财产。④认为国家政权应分属于议会和君主掌管。(2)发展:他们在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还希望“开明”君主实行改革;在分权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在社会契约创造国家的思想基础之上,发展成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等,从而将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八、主要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九、法国大革命中对封建制度改造的措施君主立宪派: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贵族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但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吉伦特派:颁布新的土地法,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宣布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赢得了广大人民支持。九、法国大革命中对封建制度改造的措施雅各宾派: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付清,农村公有土地可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地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这就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但由于把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使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占优势,造成法国农业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严重影响了法国工业化的进程。
雅各宾派: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付清十、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
政治、经济评价:1、恐怖政策在保卫共和国、拯救革命方面起了不容抹杀的作用。2、恐怖政策不是正常的资产阶级政策。资产阶级提倡法制,但恐怖时期不经过法律程序。恐怖政策的实质是以暂时牺牲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放弃资产阶级的某些原则来换取群众的支持,实现联合对抗国内外封建势力的进攻的目的。马克思说,恐怖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中出现的“非资产阶级方式”、“平民方式”。十、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3、革命形势好转后应适时停止恐怖政策。但雅各宾派的主要领导人不仅没有果断地停止恐怖,而且还继续利用恐怖手段翦除异己。这时的恐怖政策不再是对付封建势力,而成为维护罗伯斯庇尔统治的工具。3、革命形势好转后应适时停止恐怖政策。但雅各宾派的主要领导人十一、英法两国处理土地的不同方式及影响十二、评价拿破仑战争进步性;侵略性;争霸性
在两个世纪后的今天,法国的现行法律仍基本遵循《拿破仑法典》。《法典》对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拿破仑将它带到了自己征服的每一片国土上。
——《大国崛起》十一、英法两国处理土地的不同方式及影响十三、拿破仑统治法国的措施:
(1)对内政策: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经济上:改革财政,建立法兰西银行,鼓励工商业发展;法律上:重视法制建设,注重依法治国,公布《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文教上:重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2)对外政策:不断的对外战争早期战争:拿破仑帝国与反法联盟的多次战争后期战争:拿破仑力图建立一个欧洲大陆体系,扩大战争,进攻西班牙、俄国等国。十三、拿破仑统治法国的措施:十四、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1、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看,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率先建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授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制使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机构互相牵制、互相均衡,对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这些都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了示范作用。十四、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2、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宪法调整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南方和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一系列治国原则的确立使美国完成了广泛的政治改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3、从局限性看,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这就违背了独立宣言中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深深地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暴露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深刻地说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这部宪法的本质所在。2、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宪法调整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南方和十五、《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不同
《独立宣言》在独立战争进程中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并揭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原则,鼓舞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787年宪法则是在独立战争结束后,为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统治,为建设新国家而制定的根本大法。前者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后者则是一个可操作的法律文件;前者理性主义色彩很浓,后者则更着眼于实际。但1787年宪法在民主性方面比《独立宣言》保守。《独立宣言》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人民民主权和人民革命的权力;而1787年宪法对人民的民主权利没有提及。二者的差异,是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是它们不同作用的结果。十五、《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不同十六、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在国家、人民的权利方面的区别及产生区别的主要原因区别:美国1787年宪法根据启蒙思想家关于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美国总统、国会、最高法院的职责与权利,但却忽视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法国的《人权宣言》详细阐述了天赋人权等道理,体现了要求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却没有提出如何解决当时尚未清除的封建特权问题。十六、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在国家、人民的权利原因:美国是刚刚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防止危害资产阶级利益,故突出三权分立的原则。掌权的资产阶级、种植园主为了自身的利益,不给印第安人公民权,黑奴只按3/5的人口折算,种族歧视明显,所以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法国是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的国家,强调人权有利于摧毁君主专制、等级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两国掌权的资产阶级为维护切身利益,在制订法律时各自选用启蒙思想中对自己最有利的部分。原因:美国是刚刚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十七如何理解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性质及其社会地位
(1)性质:资本主义经济;种植园奴隶主:使用奴隶经营农业的资本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主。(2)经济地位:既是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十七如何理解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性质及其社会地位十八、美国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运动的异同
背景、目的、性质、经过、结果十九、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建设
英国《权利法案》
法国:《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拿破仑法典美国:《1787年宪法》十八、美国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运动的异同二十、评价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等历史人物标准:历史的发展目的: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感悟人生,确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十、评价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各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或不利因素;注意各国工业革命对其政局变化产生的影响。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
2、政治: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逐步建立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工人运动兴起3、社会思潮:自由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4、社会阶级结构:社会分裂为对立的两大阶级5、社会经济结构: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进入工业资本主义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兴起;开始了城市化进程6、殖民扩张: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时期三、工业革命的影响7、世界格局: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东方从属于西方8、工业区布局:由分散趋向集中,由河流峡谷走近煤炭产地。如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地区。9、环境: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出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烟尘增多,酸雨等大气污染问题。10、社会生活: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11、人口结构的变化:出生率降低;人口迁移12、中国:两次鸦片战争;近代工业的兴起;向西方学习7、世界格局: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东方从属四、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五、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六、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其留下的深刻启示
彻底消灭反动势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机器、不能孤军奋战;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缺乏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巴黎公社的一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如:革命首创精神、彻底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勇于请人民监督,勇于对人民负责的行政理念等。四、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七、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原因、历史使命、影响
把握各国的具体国情、具体任务、方式和不同结果;八、美国、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道路
分裂的影响、统一的必要性和意义九、对美国西进运动的评价
七、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原因、历史使命、影响十、明治维新成功的措施及成功原因
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现代文明与本土传统的激烈冲突。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
——《大国崛起》
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十、明治维新成功的措施及成功原因十一、19世纪中期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的不同特点
(1)时代背景和革命目标不同(2)领导力主不同(3)革命对象发生变化(4)革命力量发生了变化十、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理解(形成的原因、包括的范围、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标志、评价等)十一、19世纪中期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与17、18世纪的资产阶十二、民族主义潮流
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亚洲革命风暴。
十三、亚洲革命风暴的特点十四、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同印度民族起义的比较。爆发的背景、斗争对象、领导力量和主要参加者、失败的情况十五、亚洲革命风暴与日本明治维新在斗争手段、目标、领导阶级、结果等方面的差异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世界近代现代史(课件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尤其是一些新行业的产生: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通讯工业
)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生产力迅猛发展,但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2、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迎来新的高潮。3、殖民扩张: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4、国际格局:A、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和尖锐化5、工业区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如德国鲁尔工业、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原苏联的欧洲部分工业区域4、国际格局:6、对环境的影响: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7、对中国的影响:侵略战争;资本输出6、对环境的影响:四、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还要注意从技术成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五、垄断组织及其评价(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
自由市场经济如同没有笼头的野马一样狂奔了一个世纪之后,灾难开始出现了。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它在聚拢大量经济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尖锐的社会问题。它损害了工人利益和社会公平,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自由发展。一大批中小企业由于无法在垄断企业的阴影下生存,纷纷破产倒闭,城市贫困人口大量增加。
——《大国崛起》四、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还要注意从技术成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比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垄断作为组织形式,以科学技术为依据,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成为主要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作为资本主义利益的代表的国家政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其经济职能不断扩大,先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到后来开始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最后则发展到直接参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七、主要垄断国家的特征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八、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对世界局势的影响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型、原因及启示十、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经济:英国“世界工厂”——美德后来居上政治:美英法等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充分;封建专制色彩较浓的德、俄、日等国,较多地保留了封建残余势力,奉行专制主义和高压政策,这些国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八、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对世界局势十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过程、内容、评价)十二、亚洲觉醒的理解(原因、新特点);与亚洲革命风暴的比较(领导阶级、革命力量、斗争形式、结果、性质等)十三、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十四、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性质十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过程、内容、评价)十五、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的原因及表现十六、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及意义十五、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的原因及表现十七、19世纪晚期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德奥同盟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最终形成的标志;英法冲突、英俄冲突得以协调的条件;十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战争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如何才能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十九、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在战争中的应用二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惨痛的历史教训十七、19世纪晚期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二十一、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二十二、近代自然科学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上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为科学的发展提出越来越多的新课题和更有利的条件;科学又反作用于生产,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提供了更强大的物质基础。近代自然科学为反对封建迷信,为启蒙思想甚至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二十一、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谢谢各位希望常联系谢谢各位联系方式:QQ:329118668Email:liyanpu@126.com我的博客:凌寒的博客/userlog/75/index.shtml联系方式: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重点难点突破石家庄学院元氏分院李彦朴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重点难点突破石家庄学院元氏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一、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区别:
(1)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公民取代臣民。
(3)以法律取代专制特权。
二、怎样让学生理解“人文主义”材料教学法:“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西斯廷圣母》
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三、文艺复兴的原因、性质、影响原因:一定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影响:1、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2、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3、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4、有力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
5、创造了灿烂的思想文化局限性:过分推崇人文主义,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当时的欧洲正从蒙昧的中世纪走出,发轫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如星星之火逐步燎原,科学和人文的思想一点、一点地照亮了欧洲的天空”。
——《大国崛起》三、文艺复兴的原因、性质、影响四、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新文化运动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的不同及原因。从中思考应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原因:欧洲:①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借助传统文化,便于宣传资产阶级文化;②古希腊、罗马文化十分繁荣,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意大利学者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借助传统文化,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中国:①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求在思想文化上打破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②中国民族危机深重,对此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上,容易产生偏激情绪。四、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新文化运动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的不同五、对比14—16世纪的西欧文艺复兴与我国明朝文化繁盛的局面。从思想、文学、艺术及科技等方面概括明朝与西欧文化领域的相同特征,比较双方的主要差异及原因。相同特征:思想上都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文学艺术方面具有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欧以天文学的革命为开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数学、物理学等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本草纲目》等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来自欧洲的先进水利技术传入中国。五、对比14—16世纪的西欧文艺复兴与我国明朝文化繁盛的局面主要差异:①政治思想:中国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力度不够;西欧以人文主义为旗帜。②科技方面:中国没有突破传统科学技术的范畴;西欧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原因:①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不如西欧,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②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阻碍了科技的发展、传播。主要差异:六、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原因: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因素、直接原因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绘图技术、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
“与郑和不同,葡萄牙人这次带来的不只是友好的问候,当印度人问他们到来的目的时,达•伽马很简练地回答说:‘基督徒,香料’”。
——《大国崛起·海洋时代》六、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七、为什么西、葡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2、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航海经验3、传播天主教的使命感八、多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的活动舞台由大陆转向了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的经济、贸易、政治和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标志着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世界的最早起步.2、从文明交汇的角度,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美洲和亚洲三大文明的汇合和交往。(哥伦布交流)3、从全球化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七、为什么西、葡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八、多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九、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在经济、外交、文化三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
经济上,明朝中后期从菲律宾等地大规模引种西班牙人从中南美洲带来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烟草、南瓜、向日葵、辣椒、番茄等作物,尤其是高产作物玉米、甘薯和马铃薯,使清朝人口急速增长有了粮食保障,还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
外交上:中国开始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实行严格的闭关政策
。
文化上: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西学东渐”九、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十、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比较时间、背景、目的、结果、影响应该思考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明初贡赐贸易,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十、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比较十一、注意西、葡殖民扩张的地理范围及其特点成因。西班牙:以美洲为主,在亚洲占据菲律宾。特点:大片占有殖民地并实行残酷的种族奴役政策。葡萄牙:在非洲和亚洲海岸一带建立据点,在美洲有巴西。特点:以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的办法掠夺财富。十二、资本原始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积累资本的过程,“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手段是赤裸裸的、强盗式的直接掠夺。方式:圈地运动、海外掠夺、奴隶贸易等。十一、注意西、葡殖民扩张的地理范围及其特点成因。第二单元资本主义手工工厂时期的世界一、资产阶级革命之前,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二、为什么英国革命的开端以1640年的议会召开为标志?
地理位置、圈地运动、都铎王朝的政策等(都铎王朝的政策与斯图亚特王朝政策的比较)。
议会中的反对派及其同国王的斗争、革命的根本问题是什么问题。使学生认识到革命不能仅看形式还要认识革命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第二单元资本主义手工工厂时期的世界地理三、清教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1)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英国国教中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残余,“清教”运动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它反对国王主宰教会,也反对主教制度,这反映出清教对专制制度的否定;清教还强调“勤俭”,主张以勤劳“获得财富”。这正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主张经济自由的要求在宗教形式下的反映。(2)斯图亚特王朝对清教徒的迫害是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三、清教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1)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原因:中世纪的欧洲,政教合一,意识形态主要依靠“宗教神学”;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还比较弱小,他们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在理论上还不能明确提出非宗教的政治纲领,在组织上还未形成自己的政党;加尔文教的主张符合资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信仰和传播清教在成为一场非常广泛的社会思想运动。四、评价圈地运动1、进步性2、灾难性原因:中世纪的欧洲,政教合一,意识形态主要依靠“宗教神学”五、评价克伦威尔的内外政策六、如何评价“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钱乘旦:
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它在这样做的时候,它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从此以后呢,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大国崛起》五、评价克伦威尔的内外政策七、启蒙运动
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为什么高潮在法国?与文艺复兴的比较:背景、主张、核心内容、性质、影响等。与中国19世纪的维新变法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的不同。七、启蒙运动八、主要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法国启蒙思想家从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那里继承了什么?有哪些发展?(1)继承:①对教权主义持否定和批判态度。②否定君权神授,认为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了国家。③建立国家的目的之一是保护私有财产。④认为国家政权应分属于议会和君主掌管。(2)发展:他们在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还希望“开明”君主实行改革;在分权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在社会契约创造国家的思想基础之上,发展成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等,从而将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八、主要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九、法国大革命中对封建制度改造的措施君主立宪派: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贵族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但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吉伦特派:颁布新的土地法,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宣布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赢得了广大人民支持。九、法国大革命中对封建制度改造的措施雅各宾派: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付清,农村公有土地可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地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这就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但由于把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使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占优势,造成法国农业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严重影响了法国工业化的进程。
雅各宾派: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付清十、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
政治、经济评价:1、恐怖政策在保卫共和国、拯救革命方面起了不容抹杀的作用。2、恐怖政策不是正常的资产阶级政策。资产阶级提倡法制,但恐怖时期不经过法律程序。恐怖政策的实质是以暂时牺牲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放弃资产阶级的某些原则来换取群众的支持,实现联合对抗国内外封建势力的进攻的目的。马克思说,恐怖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中出现的“非资产阶级方式”、“平民方式”。十、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3、革命形势好转后应适时停止恐怖政策。但雅各宾派的主要领导人不仅没有果断地停止恐怖,而且还继续利用恐怖手段翦除异己。这时的恐怖政策不再是对付封建势力,而成为维护罗伯斯庇尔统治的工具。3、革命形势好转后应适时停止恐怖政策。但雅各宾派的主要领导人十一、英法两国处理土地的不同方式及影响十二、评价拿破仑战争进步性;侵略性;争霸性
在两个世纪后的今天,法国的现行法律仍基本遵循《拿破仑法典》。《法典》对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拿破仑将它带到了自己征服的每一片国土上。
——《大国崛起》十一、英法两国处理土地的不同方式及影响十三、拿破仑统治法国的措施:
(1)对内政策: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经济上:改革财政,建立法兰西银行,鼓励工商业发展;法律上:重视法制建设,注重依法治国,公布《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文教上:重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2)对外政策:不断的对外战争早期战争:拿破仑帝国与反法联盟的多次战争后期战争:拿破仑力图建立一个欧洲大陆体系,扩大战争,进攻西班牙、俄国等国。十三、拿破仑统治法国的措施:十四、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1、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看,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率先建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授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制使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机构互相牵制、互相均衡,对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这些都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了示范作用。十四、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2、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宪法调整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南方和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一系列治国原则的确立使美国完成了广泛的政治改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3、从局限性看,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这就违背了独立宣言中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深深地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暴露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深刻地说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这部宪法的本质所在。2、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宪法调整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南方和十五、《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不同
《独立宣言》在独立战争进程中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并揭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原则,鼓舞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787年宪法则是在独立战争结束后,为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统治,为建设新国家而制定的根本大法。前者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后者则是一个可操作的法律文件;前者理性主义色彩很浓,后者则更着眼于实际。但1787年宪法在民主性方面比《独立宣言》保守。《独立宣言》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人民民主权和人民革命的权力;而1787年宪法对人民的民主权利没有提及。二者的差异,是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是它们不同作用的结果。十五、《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不同十六、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在国家、人民的权利方面的区别及产生区别的主要原因区别:美国1787年宪法根据启蒙思想家关于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美国总统、国会、最高法院的职责与权利,但却忽视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法国的《人权宣言》详细阐述了天赋人权等道理,体现了要求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却没有提出如何解决当时尚未清除的封建特权问题。十六、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在国家、人民的权利原因:美国是刚刚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防止危害资产阶级利益,故突出三权分立的原则。掌权的资产阶级、种植园主为了自身的利益,不给印第安人公民权,黑奴只按3/5的人口折算,种族歧视明显,所以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法国是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的国家,强调人权有利于摧毁君主专制、等级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两国掌权的资产阶级为维护切身利益,在制订法律时各自选用启蒙思想中对自己最有利的部分。原因:美国是刚刚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十七如何理解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性质及其社会地位
(1)性质:资本主义经济;种植园奴隶主:使用奴隶经营农业的资本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主。(2)经济地位:既是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十七如何理解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性质及其社会地位十八、美国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运动的异同
背景、目的、性质、经过、结果十九、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建设
英国《权利法案》
法国:《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拿破仑法典美国:《1787年宪法》十八、美国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运动的异同二十、评价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等历史人物标准:历史的发展目的: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感悟人生,确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十、评价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各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或不利因素;注意各国工业革命对其政局变化产生的影响。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
2、政治: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逐步建立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工人运动兴起3、社会思潮:自由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4、社会阶级结构:社会分裂为对立的两大阶级5、社会经济结构: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进入工业资本主义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兴起;开始了城市化进程6、殖民扩张: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时期三、工业革命的影响7、世界格局: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东方从属于西方8、工业区布局:由分散趋向集中,由河流峡谷走近煤炭产地。如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地区。9、环境: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出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烟尘增多,酸雨等大气污染问题。10、社会生活: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11、人口结构的变化:出生率降低;人口迁移12、中国:两次鸦片战争;近代工业的兴起;向西方学习7、世界格局: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东方从属四、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五、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六、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其留下的深刻启示
彻底消灭反动势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机器、不能孤军奋战;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缺乏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巴黎公社的一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如:革命首创精神、彻底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勇于请人民监督,勇于对人民负责的行政理念等。四、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七、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原因、历史使命、影响
把握各国的具体国情、具体任务、方式和不同结果;八、美国、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道路
分裂的影响、统一的必要性和意义九、对美国西进运动的评价
七、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原因、历史使命、影响十、明治维新成功的措施及成功原因
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现代文明与本土传统的激烈冲突。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
——《大国崛起》
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十、明治维新成功的措施及成功原因十一、19世纪中期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的不同特点
(1)时代背景和革命目标不同(2)领导力主不同(3)革命对象发生变化(4)革命力量发生了变化十、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理解(形成的原因、包括的范围、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标志、评价等)十一、19世纪中期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抵押融资担保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大数据分析服务购销合同范本
- 银行金融知识培训课件
- 幼儿园班级工作方案及目标
- 社区居委会个人工作方案
- 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标准模版)
- 中国茯神产品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中国宁式红漆两门柜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中国蚀刻过滤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中国二手电商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理疗店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施工员-土建方向-岗位技能(施工员)考试题库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合作运营合同
- 物业相关法律知识培训
- 2025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呼吸内科专科建设
- 2025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参考答案(97分)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施工班组考核评分表
- 初中虚拟语气讲解PPT精品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