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A.1(续)行政区划名称峰值加速度g反应谱特征周期/s行政区划名称峰值加速度g反应谱特征周期/s行政区划名称峰值加速度g反应谱特征周期/s行政区划名称峰值加速度g反应谱特征周期/s城南镇姚李镇吴家店镇十九里镇丁集镇乌龙镇燕子河镇沙土镇固镇镇高塘镇青山镇观堂镇徐集镇龙潭镇响洪甸镇大杨镇分路口镇岔路镇双河镇城父镇江家店镇冯井镇白塔畈镇十河镇单王乡众兴集镇张冲乡双沟镇青山乡夏店镇油坊店乡淝河镇石板冲乡曹庙镇长岭乡古城镇西河口乡叶集镇槐树湾乡龙扬镇平桥乡潘集镇花石乡立德镇罗集乡范桥镇沙河乡张店乡狮子岗乡王截流乡桃岭乡赵桥乡寿县(25乡镇)临淮岗乡果子园乡涡阳县(4街道,20镇)寿春镇城西湖乡关庙乡城关街道双桥镇宋店乡银山畈乡城西街道涧沟镇三流乡铁冲乡城东街道丰庄镇邵岗乡全军乡涡北街道正阳关镇白莲乡张畈乡西阳镇迎河镇冯瓴乡水竹坪乡涡南镇板桥镇彭塔乡霍山县(16乡镇)楚店镇安丰塘镇孙岗乡衡山镇高公镇堰口镇三元乡下符桥镇高炉镇保义镇舒城县(21乡镇)但家庙镇曹市镇隐贤镇城关镇与儿街镇青町镇安丰镇晓天镇磨子潭镇石弓镇瓦埠镇桃溪镇上土市镇龙山镇众兴镇万佛湖镇漫水河镇义门镇茶庵镇千人桥镇大化坪镇新兴镇三觉镇百神庙镇落儿岭镇临湖镇炎刘镇杭埠镇诸佛庵镇丹城镇刘岗镇舒茶镇黑石渡镇马店集镇双庙集镇南港镇佛子岭镇花沟镇小甸镇干汊河镇单龙寺乡店集镇大顺镇张母桥镇东西溪乡陈大镇窑口镇五显镇太阳乡牌坊镇八公山乡山七镇太平畈乡公吉寺镇陶店回族乡河棚镇亳州市(10街道,79乡镇)标里镇张李乡汤池镇蒙城县(3街道,14乡镇)霍邱县(35乡镇)春秋乡谯城区(3街道,22乡镇)漆园街道城关镇柏林乡花戏楼街道庄周街道河口镇棠树乡薛阁街道城关街道周集镇阙店乡汤陵街道双涧镇临水镇高峰乡古井镇小涧镇新店镇庐镇乡芦庙镇坛城镇石店镇金寨县(26乡镇)华佗镇许疃镇马店镇梅山镇魏岗镇板桥集镇孟集镇南溪镇牛集镇马集镇花园镇汤家汇镇颜集镇岳坊镇扈胡镇斑竹园镇五马镇立仓镇长集镇天堂寨镇十八里镇楚村镇洪集镇古碑镇谯东镇乐土镇表A.1(续)行政区划名称峰值加速度g反应谱特征周期/s行政区划名称峰值加速度g反应谱特征周期/s行政区划名称峰值加速度g反应谱特征周期/s行政区划名称峰值加速度g反应谱特征周期/s三义镇梅村镇飞彩街道云岭镇篱笆镇棠溪镇双桥街道黄村镇王集乡东至县(15乡镇)金坝街道汀溪乡小辛集乡尧渡镇向阳镇昌桥乡利辛县(23乡镇)东流镇古泉镇绩溪县(11乡镇)城关镇大渡口镇寒亭镇华阳镇阚疃镇胜利镇文昌镇临溪镇张村镇张溪镇杨柳镇长安镇江集镇洋湖镇溪口镇上庄镇旧城镇葛公镇新田镇扬溪镇西潘楼镇香隅镇洪林镇伏岭镇孙集镇官港镇沈村镇金沙镇汝集镇昭潭镇水阳镇瀛洲镇巩店镇龙泉镇水东镇板桥头乡王人镇泥溪镇孙埠镇家朋乡王市镇花园乡周王镇荆州乡永兴镇木塔乡狸桥镇旌德县(10乡镇)马店孜镇青山乡黄渡乡旌阳镇大李集镇石台县(8乡镇)五星乡蔡家桥镇胡集镇七都镇朱桥乡三溪镇展沟镇丁香镇养贤乡庙首镇程家集镇小河镇郎溪县(9乡镇)白地镇中疃镇横渡镇建平镇俞村镇望疃镇仁里镇梅渚镇版书乡刘家集乡仙寓镇涛城镇云乐乡纪王场乡大演乡十字镇兴隆乡孙庙乡矶滩乡毕桥镇孙村乡新张集乡青阳县(13乡镇)新发镇宁国市(6街道,13乡镇)池州市(11街道,45乡镇)蓉城镇飞鲤镇西津街道木镇镇凌笪乡南山街道贵池区(11街道,9镇)庙前镇姚村乡河沥溪街道秋江街道新河镇广德县(9乡镇)汪溪街道马衙街道丁桥镇桃州镇你峰街道梅龙街道朱备镇柏垫镇天湖街道墩上街道杨田镇誓节镇港口镇池阳街道九华镇邱村镇梅林镇秋浦街道陵阳镇新杭镇中溪镇江口街道酉华镇卢村乡仙霞镇里山街道乔木乡东亭乡宁墩镇杏花村街道杜村乡杨滩乡甲路镇清风街道九华乡四合乡霞西镇清溪街道宣城市(14街道,81乡镇)泾县(11乡镇)胡乐镇殷汇镇泾川镇云梯畲族乡牌楼镇宣州区(8街道,18乡镇)桃花潭镇南极乡涓桥镇西林街道茂林镇万家乡唐田镇澄江街道榔桥镇方塘乡乌沙镇鳌峰街道丁家桥镇青龙乡牛头山镇济川街道蔡村镇梅街镇敬亭山街道琴溪镇附录B高延性混凝土加固低层砌体房屋(资料性附录)B.1一般规定B.1.1本章适用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以及石砌体结构农房的整体性加固。B.1.2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房屋,应依据现场情况和评估结果,宜对危险点依据本规程及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进行加固处置后,再按照本规程相关规定对结构进行抗震整体性加强。B.1.3对开洞率大于50%的砌体墙,应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其余墙体可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加固。B.2砖砌体及砌块砌体结构农房加固B.2.1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加固砖砌体及砌块砌体结构农房,应同时设置竖向和水平条带。B.2.2根据抗震设防烈度不同,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砖砌体及砌块砌体房屋的条带最小宽度和最小厚度应符合表B.2.2的要求。表B.2.2高延性混凝土条带最小厚度和最小宽度设防烈度(条带厚度)6度(10mm)7度(15mm)8度(15mm)竖向条带宽度(mm)a60010001500b6008001200水平及墙顶条带宽度(mm)c6008001000注:表中a表示外墙拐角处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宽度;b表示外墙中部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宽度;c表示楼(屋)盖处或墙顶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宽度。B.2.3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加固部位对应的墙面应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嵌缝处理,嵌缝深度不小于10mm,嵌缝部位灰缝中的浮灰应清理干净。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和水平条带嵌缝可分别参照图B.2.3-1、B.2.3-2进行处理,施工条件允许时也可全部采取嵌缝处理。高延性混凝土横向和竖向条带两个侧边应进行嵌缝处理,且相应位置的砖表面宜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不小于5mm,凿毛宽度不小于120mm。(a)条带宽度不小于1.2m(b)条带宽度小于.2m(c)1-1图B.2.3-1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嵌缝示意图(a)水平条带处墙面嵌缝位置(b)2-2图B.2.3-2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嵌缝示意图B.2.4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房屋外墙拐角处、长墙中部、纵横墙交接处、窗间墙以及一字型外墙端部均宜设置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图B.2.4-1)。图B.2.4-1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设置平面示意图2外墙拐角距门窗洞口边的距离小于竖向条带宽度a时,应将高延性混凝土包至洞口处门(窗)框边(图B.2.4-2)。门(窗)框与外墙外平齐时,应在门(窗)框边的墙体上竖向刻槽并用高延性混凝土压抹填实,刻槽的宽度和深度均取20mm。门、窗框不与外墙平齐时(b)门、窗框与外墙外平齐时图B.2.4-2外墙阳角距洞口边距离小于a时竖向条带布置示意图3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边沿距洞口边距离不大于200mm时,宜将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延伸至洞口边沿,并将高延性混凝土包至门(窗)框边(图B.2.4-3)。图B.2.4-3窗间墙加固平面示意图4一字墙端部应采用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加固,条带宽度不小于b,高延性混凝土应包至墙端,且竖向条带应双面布置(图B.2.4-4)。图B.2.4-4一字墙端部加固平面示意图5加固砖砌体及砌块砌体结构的竖向条带净间距不应大于5m,当竖向条带净间距不满足时,应增加竖向条带宽度或数量。B.2.5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墙楼(屋)盖处应设置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山墙应沿墙顶设置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图B.2.5-1、图B.2.5-2),且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应闭合。(a)(b)图B.2.5-1二层房屋加固条带立面示意图h1:一层层高;h2:二层层高(a)(b)图B.2.5-2单层房屋加固条带立面示意图2房屋含阁楼时,应在阁楼高度处增设一道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条带宽度及厚度与楼(屋)盖处水平条带相同。3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应延伸至一字墙端部,且当一字墙长度大于2m时,应在墙体半高处增设一道水平条带,条带宽度及厚度可按表B.2.2取值。4两端均设置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的内墙,宜在楼(屋)盖处设置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条带宽度及厚度可按表B.2.2取值。5墙体根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时,宜在墙体根部增设一道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条带宽不宜小于600mm,且水平条带上沿应高出室内地坪不小于200mm。A.2.6房屋端山墙外侧有相邻建筑物时,端山墙上的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及竖向条带可设置在墙体内侧,且外纵墙与端山墙交接部位的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应双面布置(图B.2.6-a)。当墙体内侧不能进行高延性混凝土施工时,应在楼板底部沿横墙设置钢拉杆,钢拉杆直径不小于16mm,拉杆两端设置不小于250mm×250mm×10mm的钢垫板锚固于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外侧(图B.2.6-b)。(a)内侧设置条带b)内侧设置钢拉杆图B.2.6相邻建筑物的端山墙加固平面示意图1——原墙体;2——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A.2.7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与竖向条带相交部位应设置高延性混凝土加腋(图B.2.7)。加腋部位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应与高延性混凝土条带连续施工,严禁留施工冷缝。图B.2.7高延性混凝土条带相交处加腋示意图B.2.8墙体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时,面层厚度可按表A.2.2取值。B.3石砌体结构农房加固B.3.1本节适用于单层毛石砌体墙承重的农房整体性加固。B.3.2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石砌体墙前,应先对石砌体墙的灰缝进行剔缝处理,并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勾缝填实。石砌体表面光滑时,在压抹高延性混凝土之前宜对石砌体表面进行拉毛处理。B.3.3加固石砌体墙时,高延性混凝土条带设置部位同本规程B.2节相关规定,高延性混凝土条带的最小宽度和最小厚度应符合表B.3.3要求。表B.3.3高延性混凝土条带最小厚度和最小宽度设防烈度(条带厚度)6度(15mm)7度(20mm)8度(20mm)竖向条带宽度(mm)a80012001800b80010001500水平及墙顶条带宽度(mm)c80010001500B.3.4石砌体墙的砌筑砂浆饱满度饱满度低于70%或块材松散脱落时,或外纵墙开洞率大于50%时,宜对整片墙体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进行加固,面层厚度可按表B.3.3取值。B.3.5石砌体墙的墙顶部沿外墙周边设置的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中可埋入3根水平铁丝(图B.3.5)。铁丝规格不小于10号,并在墙体拐角处进行搭接,搭接长度每侧1000mm,铁丝应用铁钉固定在墙面上。(a)铁丝布置立面示意图(b)墙体拐角处铁丝搭接示意图图B.3.5墙顶水平条带内铁丝布置示意图B.4构件加固与修复B.4.1墙体裂缝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1墙体裂缝较少且缝宽不大于1mm时,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的相关规定对裂缝进行处理。2墙体裂缝宽度大于1mm且裂缝数量较多时,对裂缝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的规定进行处理后,宜在裂缝部位水平灰缝处嵌入直径为6mm的拉结筋(图B.4.1),并对墙体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进行加固,面层最小厚度按表B.4.1取值。表B.4.1高延性混凝土面层最小厚度砌体构件材料类别砖砌体砌块砌体石砌体面层厚度(mm)151520(a)立面示意图(b)剖面示意图(c)拉结筋大样图B.4.1墙体裂缝处理示意图B.4.2门窗洞口过梁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净跨度ln≤1.5m的砖过梁或钢筋砖过梁,当过梁中部竖向裂缝宽度不大于2mm或过梁端部斜裂缝宽度不大于1mm时,可在过梁部位压抹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进行加固(图B.4.2-1),高延性混凝土在洞口边应压抹至窗框边或闭合,条带厚度可按表B.4.1取值。图B.4.2-1门窗洞口过梁加固示意图12对净跨度1.5m<ln≤1.8m的砖过梁或钢筋砖过梁,当砖过梁中部产生宽度大于2mm的竖向裂缝,或端部产生宽度大于1mm的斜裂缝,或过梁产生明显弯曲、下沉变形时,应在过梁底部位增设2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水平钢筋,再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进行加固,钢筋在两端延伸至支座处长度为250mm(图B.4.2-2)。当砖过梁或钢筋砖过梁净跨度1.8m<ln≤2.1m时,过梁底部位增设的水平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图B.4.2-2门窗洞口过梁加固示意图2B.5施工要求B.5.1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砖砌体结构的施工宜按下列工序进行:1清理原构件表面装饰层;2砌体表面嵌缝部位灰缝剔凿;3安装钢筋网、拉结筋;4清理浮灰;5浇水润湿构件表面;6压抹高延性混凝土;7养护。注:“安装钢筋网、拉结筋”的工序只在设计方案中有钢筋网和拉结筋时进行。B.5.2高延性混凝土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且不应进行冬期室外施工,冬期室内施工应采取专门的施工措施。B.5.3高延性混凝土材料进场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和复验:1进场的高延性混凝土材料进场时应检查产品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或产品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型式检验报告应包含《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技术规程》T/CECS997-2022第4.3.1条和4.4.1条规定的所有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检验项目,且检验结果应满足该规程的相关规定。2高延性混凝土材料进场后应见证取样复验其等效弯曲韧性、等效弯曲强度、抗折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进场复验的检验和评定方法应符合《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技术规程》T/CECS997-2022附录B的有关规定。3高延性混凝土材料进场复验应按检验批进行,同一厂家、同一生产批次、同一进场时间每100t成品干混料和纤维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t也按一个检验批计,每一批次、每一个检验项目应抽样留置不少于1组试件,每组3个试件。B.5.4施工准备:1加固施工使用的机具应满足施工需要,且性能应稳定可靠;2加固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3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仔细阅读设计文件和相关产品使用说明书;施工单位应在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并应经培训掌握施工操作要领;4受压加固时应卸除结构构件上的活荷载,必要时应设置临时卸荷支撑;5施工操作脚手架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搭设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6施工样板宜在施工现场加固构件旁采用相同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制作。B.5.4施工要点:1原砌体构件表面碱蚀严重时,应先清除松散部分并用高延性混凝土修补,已松动的勾缝砂浆应剔除。在清理、修整原结构、构件过程中发现的裂缝和损伤,应逐个予以修补,当修补有困难时,应进行局部拆砌。修补或拆砌完成后,应用清洁的压力水冲刷干净。2高延性混凝土施工前,应提前对构件表面浇水润湿,并待构件表面湿润无明水后进行施工。3高延性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机转速不宜小于45r/min,宜按以下投料顺序进行搅拌:先加入水,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干混料,待拌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纤维,继续搅拌不宜少于5min,待纤维分散均匀后停止搅拌。4高延性混凝土单次压抹厚度不宜超过15mm,当面层厚度大于15mm时宜分层压抹,前后两层压抹时间间隔不应超过4h。5高延性混凝土压抹施工完成后,应在高延性混凝土终凝后及时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附录C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建筑(资料性附录)C.1一般规定C.1.1本章适用于6~7度地区三层及三层以下的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承重的建筑。C.1.2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由密肋型冷弯薄壁型钢立柱、顶导轨、底导轨、支撑系统、及型钢区格内填充的轻聚合物浆料在工厂制作形成,该轻聚合物由水泥(或石膏)、发泡聚苯乙烯颗粒、水和外加剂等配制而成。C.1.3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墙体建筑的屋盖由冷弯薄壁型钢屋架、屋面板、支撑系统等组成,屋面板可采用定向刨花板。C.1.4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墙体建筑的楼盖可选用由密肋型冷弯薄壁型钢梁及楼面板组成的轻钢楼盖,楼面板可采用定向刨花板或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C.1.5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建筑宜设计为剪力墙结构体系,也可根据建筑功能需要设置少量的柱和梁,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构平面及立面宜规则、连续,墙体宜在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均匀布置;2结构传力途径应简捷、明确,竖向构件宜连续贯通、对齐,偏心布置时应考虑其不利影响;3不宜采用大跨度结构、大悬挑结构和带转换层的结构;当竖向构件(柱)有转换时,应在柱底设置双向转换梁;4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5楼板布置不宜错层。C.1.6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建筑中结构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及建筑尺度、形状、使用功能,合理确定结构缝的位置和构造形式;2宜控制结构缝的数量,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设缝的不利影响。C.1.7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时,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最大间距不宜超过12m。C.1.8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建筑的基本构件的材料厚度宜符合下列规定:1薄钢板、压型钢板宜采用厚度为0.6mm~0.8mm的钢材;2承重构件的基材厚度不应小于0.8mm,非承重构件的基材厚度不应小于0.6mm;3顶梁、底梁或边梁的基材厚度不应小于0.8mm,且不宜小于连接承重构件的厚度。C.1.9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采用的水泥基轻聚合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表观密度≤800kg/m3;2立方体抗压强度≥0.9MPa;3弹性模量Eg≥250N/mm2。C.2抗震构造措施C.2.1地脚螺栓直径不应小于12mm。承重构件中,自攻螺钉、自钻自攻螺钉和射钉的直径不应小于4.2mm。C.2.2墙体的立柱、楼面梁以及屋架等承重构件应与结构面板或屋面钢拉带或C型龙骨支撑可靠连接。C.2.3墙架柱端部与顶、底导轨的连接,每侧至少设置一个自钻自攻螺钉,且墙架柱端部与顶、底导轨腹板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2mm。C.2.4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建筑结构的抗剪墙体,在上、下墙体间应设置抗拔连接件。抗拔连接件的规格与间距由计算确定(图C.2.4)。图C.2.4抗剪墙连接件布置1-抗拔连接件;2—地脚螺栓C.2.5在屋架上弦应铺设结构板,下弦宜铺设结构板,在屋架腹杆宜设置屋面钢拉带或C型龙骨支撑。当屋架采用钢拉带或C型龙骨支撑时,支撑与所有屋架的交点处应用自钻自攻螺钉连接,钢拉带或C型龙骨支撑的厚度应不小于0.8mm。(图C.2.5)图C.2.5腹杆刚性布置1—桁架上弦;2—交叉钢带支撑;3—桁架下弦;4—桁架腹杆;5—腹杆侧向支撑C.2.6墙体与基础连接的构造符合下列规定:1墙体与基础间应设置地脚螺栓。墙体底导轨与基础连接应按计算确定,其地脚螺栓间距不应大于1200mm,距墙角或墙端部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300mm。2抗剪墙应在下列位置设置抗拔锚栓和抗拔连接件,其间距不宜大于6m。1)在抗剪墙的端部和角部;2)落地洞口部位的两侧;3)对非落地洞口,当洞口下部墙体的高度小于900mm时,在洞口部位的两侧。3抗拔连接件的立板钢板厚度不宜小于3mm,底板钢板、垫片厚度不宜小于6mm,与立柱连接的螺钉应计算确定,且不宜少于6个。4抗拔锚栓、抗拔连接件大小及所用螺钉的数量应由计算确定,抗拔锚栓的直径不宜小于16mm。C.2.7上、下层抗剪墙与楼盖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图C.2.7):(a)条形连接件(b)抗拔连接件(c)腹板加劲件图C.2.7上、下层外部抗剪墙连接1—上层墙面板;2—下层墙面板;3—条形连接件;4—抗拨连接件;5—墙体立柱;6—楼面结构板;7—楼盖梁;8—槽钢端梁;9—腹板加劲件1上、下层抗剪墙与楼盖的连接形式可采用条形连接件或抗拔连接件,条形连接件或抗拔连接件应在下列部位设置:1)抗剪墙的端部、墙体拼接处;2)沿外部抗剪墙,其间距不应大于2m;3)上层抗剪墙落地洞口部位的两侧;4)在上层抗剪墙非落地洞口部位,当洞口下部墙体的高度小于900mm时,在洞口部位的两侧。2抗拔连接件的截面及所用自钻自攻螺钉的数量应由计算确定,其厚度应不小于1.2mm,单根立柱龙骨宽度应不小于40mm,双拼立柱龙骨宽度应不小于80mm。3抗拔连接件与上下层墙体、楼盖采用自钻自攻螺钉连接时,自钻自攻螺钉数量不应少于6个。C.2.8楼面梁与承重外墙的连接构造(图C.2.8)应满足下列要求:图C.2.8梁与承重外墙连接1—腹板加劲件;2—封边梁;3—楼面结构板;4—顶导梁;5—封边梁与顶导梁连接;6—立柱;7—楼面梁1顶导轨与楼面梁应至少用2个自钻自攻螺钉连接;2顶导轨与封边梁应采用自钻自攻螺钉连接,间距同立柱间距。C.2.9单跨简支梁在内承重墙顶部的连接构造(图C.2.9),支撑长度应不小于40mm,支撑于墙体的楼面梁应至少用2个自钻自攻螺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纸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分析考核试卷
- 社会公平正义考核试卷
- 矿石的晶体学和晶体取向与击穿和耗散考核试卷
- 竹制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 磷肥生产设备性能评价与优化策略考考核试卷
- 包装设计的定位与构思
- 种子批发商仓储物流系统优化考核试卷
- 中草药种植的农业产品营销策略考核试卷
- 智能照明系统维修实操考核试卷
- 绿色编织工艺在儿童教育用品考核试卷
- 第六课 呵护花季激扬青春
- MOOC 大学英语听说译-河南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肺栓塞的护理课件
- 墙体底部返潮处理方案
- 综合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招标文件
- 造纸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 《多胎妊娠》课件
- 心理健康-如何培养强大的心理韧性
- 影视标书模板
- 2024年中国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生飞花令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