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届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届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届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近日,IUPAC将新发现的118号元素命名为Og(),以表彰俄罗斯核物理学家尤金·欧伽涅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Og为第七周期元素B.Og的质量数为118C.Og元素单质为气体D.Og与He为同族元素2、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3、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最终生成物是A.CCl4和HCl B.CCl4和H2 C.CH2C12和H2 D.C和HCl4、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D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BC.四种元素能在同一周期D.原子半径:A>C5、现有mA(s)+nB(g)⇌qC(g)△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ф(B)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m+n<q B.n>qC.x点的混合物中v(正)<v(逆) D.x点比y点的混合物的正反应速率小6、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A.光合作用 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盐的沉积7、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在铁作催化剂下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D.丁的溶液常用于对皮肤、医疗器械等的消毒8、SO2通入BaCl2溶液中并不产生沉淀,而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则图中右侧Y形管中放置的药品组合符合要求的是()①Cu和浓硝酸②氢氧化钠固体和浓氨水③大理石和稀盐酸④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A.①②④ B.全部 C.②③ D.①③9、以下反应中,△H1<△H2的是()A.C(s)+l/2O2(g)=CO(g)△H1;C(s)+O2(g)=CO2(g)△H2B.2H2(g)+O2(g)=2H2O(g)△H1;2H2(g)+O2(g)=2H2O(1)△H2C.NaOH(aq)+HCl(aq)=NaCl(aq)+H2O(1)△Hl;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1)△H2D.S(s)+O2(g)=SO2(g)△H1;S(g)+O2(g)=SO2(g)△H210、下列金属用途和有关性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金属用途金属的有关性质A金可以制成比纸还薄的金箔延展性B生活用铁锅导热性C用铁回收照相定影废液中的银氧化性D用铜制作印刷电路导电性A.A B.B C.C D.D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及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C.冰与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12、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A.2-甲基-4-乙基戊烷 B.2-甲基-3-丁炔C.2,3-二乙基-1-戊烯 D.2,3-二甲基苯13、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OH—+H+H2OB.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2H+CO2↑+H2OD.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OH)3+3H+Fe3++3H2O14、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加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分液B.乙烷中混有乙烯,将混合气体通过高锰酸钾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过NaOH溶液洗气15、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W可以形成W2X、W2X2两种氧化物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X<Z<YC.Y、Z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YO416、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和反应是放出能量的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C.如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17、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宣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铁溶液溶解铜片:Fe3++Cu=Fe2++Cu2+B.用醋酸溶液除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H2O+CO2↑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D.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19、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C.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电解质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20、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乙醇、四氯化碳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D.溴苯、乙醇、乙酸21、固体NH5(也可写为:NH4H)属离子化合物,它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它也能跟乙醇、乙酸、盐酸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H5叙述正确的是()A.1molNH5中含有3NA个N﹣H键B.NH5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C.1molNH5与水反应时,转移电子为NAD.与乙酸反应时,NH5被还原22、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H和K,则相同温度时反应4NH3(g)2N2(g)+6H2(g)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为()A.2△H和2K B.-2△H和K2C.-2△H和K-2 D.2△H和-2K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表中列出的7种元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②③④⑤⑥⑦(1)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其多种核素中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核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2)画出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在④⑤⑦三种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3)元素①与②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4)元素①与③组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由元素②的单质置换出元素⑥的单质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亚硫酸钠在印染、造纸等众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小组用Na2CO3溶液吸收SO2制备Na2SO3。其实验流程如下:查阅资料可知,向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硫的过程中,溶液中有关组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右图是所示。(1)下图中的线表示的组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2)实验时,“反应Ⅱ”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国家标准规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97.0%为优等品,≥93.0%为一等品。为了确定实验所得产品的等级,研究小组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测定。①方法Ⅰ:称取2.570g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加入足量的双氧水使Na2SO3完全氧化生成Na2SO4,再加过量的BaCl2溶液,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质量为4.660g。请通过计算确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②方法Ⅱ:称取1.326g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25.00mL该溶液,滴加0.1250mol·L-1I2溶液,恰好使Na2SO3完全氧化生成Na2SO4时,消耗I2溶液20.00mL。请通过计算确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③试判断Na2SO3产品的等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26、(10分)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放到______(填字母)灼烧成灰烬。A.试管B.瓷坩埚(2)第2步:Iˉ溶液的获取。操作是将灰烬转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___充分搅拌,煮沸,_。(填操作名称)(3)第3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填字母)A.新制氯水B.H2O2C.KMnO4溶液(4)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________色,则证明海带中含碘。27、(12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原电池形成条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如下探究。(1)请填写有关实验现象并得出相关结论。编号实验装置实验现象1锌棒逐渐溶解,表面有气体生成;铜棒表面无现象2两锌棒逐渐溶解,表面均有气体生成;电流计指针不偏转3铜棒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流计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①通过实验2和3,可得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通过实验1和3,可得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将3装置中硫酸换成乙醇,电流计指针将不发生偏转,从而可得出原电池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别写出实验3中Zn棒和Cu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Zn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3的电流是从________棒流出(填“Zn”或“Cu”),反应过程中若有0.4mol电子发生了转移,则Zn电极质量减轻___________g。28、(14分)H2O2是一种绿色试剂,在化学工业中用于生产过氧乙酸、亚氯酸钠等的原料,医药工业用作杀菌剂、消毒剂。某化学小组为探究H2O2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____、____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2)另一研究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H2O2、0.1mol·L-1FeCl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图1方框内的装置示意图(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________图1图2(3)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①可通过观察________,比较得出结论。②有同学提出将0.1mol·L-1FeCl3溶液改为0.05mol·L-1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4)已知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H2O、Fe3+和Cl-三种微粒,甲同学又做了两种猜想。猜想1: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猜想2: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____。完成表格验证猜想:所需试剂操作及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Cl-对H2O2分解无催化作用29、(10分)海洋中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1)步骤①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2)现有烧杯、玻璃棒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完成步骤①的实验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的萃取剂可选择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设计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_____________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答案解析】A、Og为第七周期元素,选项A正确;B、Og的质子数为118,质量数远大于118,选项B不正确;C、Og元素单质为气体,选项C正确;D、Og与He为同族元素,选项D正确。答案选B。2、A【答案解析】

A、糖类、油脂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由C、H、O、N等多种元素组成,A错误;B、葡萄糖结构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正确;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正确;故选A。3、A【答案解析】光照条件下,氯气能取代甲烷中的氢原子生成氯代烃和氯化氢,如果氯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则甲烷中的所有氢原子被氯气取代,则生成四氯化碳,同时还有副产物氯化氢,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氯气和甲烷的反应,氯气和甲烷能发生取代反应,明确取代反应的概念是解本题关键,光照条件下,氯气能取代甲烷中的氢原子生成氯代烃和氯化氢。4、A【答案解析】

A、B、C、D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B为O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A为第二周期元素,则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可知A为C元素;C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的原子序数大于8,可知C为Na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为第三周期的Al元素,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来解答。【题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C,B为O,C为Na,D为Al。则A.金属性Na>A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D,A正确;B.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A<B,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B,B错误;C.A与B位于第二周期,C与D位于第三周期,C错误;D.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C>A,D错误;答案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5、D【答案解析】

由图像可知,B的体积分数随着体系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说明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题目详解】A.由图像可知,B的体积分数随着体系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说明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注意A为固体,则n<q,A不正确;B.n<q,B不正确;C.x点B的体积分数高于同压强下的平衡量,说明尚未达到平衡,反应正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v(正)>v(逆),C不正确;D.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x点比y点的压强小,故x点的正反应速率比y点小,D正确。综上所述,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D。6、C【答案解析】

A项,光合作用消耗CO2,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可表示为6CO2+6H2OC6H12O6+6O2,光合作用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下降;B项,自然降雨时H2O会与少量CO2反应生成H2CO3,不会引起CO2含量的上升;C项,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C元素,C元素燃烧后生成CO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D项,碳酸盐沉积指由形成于海洋或湖泊底部的粒装泥状碳酸盐矿物及其集合体,通过生物作用或从过饱和碳酸盐的水体中直接沉淀,水体中生物活动消耗CO2,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碳酸盐沉积不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答案选C。7、D【答案解析】

根据比例模型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题目详解】A.甲烷不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则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A错误;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B错误;C.苯在铁作催化剂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与溴水发生萃取,C错误;D.75%的乙醇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对皮肤、医疗器械等的消毒,D正确;答案为D8、A【答案解析】

SO2通入BaCl2溶液,因为亚硫酸酸性弱于盐酸,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若要产生沉淀,可以通入氧化性物质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或者通入碱性物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据此解答。【题目详解】①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会产生硫酸钡沉淀,故①选;②氨水滴入到氢氧化钠固体中会生成碱性气体氨气,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与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故②选;③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均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故③不选;④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在溶液中能够氧化亚硫酸生成硫酸根离子,会产生硫酸钡沉淀,故④选;答案为A。9、C【答案解析】A.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的热,反应的焓变是负值,故△H1>△H2,故A错误;B.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气态水变为液态水的过程是放热的,故△H1>△H2,故B错误;C.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则反应中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偏低,即△H1<△H2,故C正确;D.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所以△H2<△H1,故D错误;答案为C。10、C【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难度较小。详解:A.金做成金箔,说明有延展性,故正确;B.生活用铁锅,利用其导热性,故正确;C.铁回收银,利用其还原性,不是氧化性,故错误;D.铜能做印刷电路,说明其有导电性,故正确。故选C。11、A【答案解析】

A.碱性氧化物均为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Mn2O7等,故A正确;B.二氧化碳等非电解质溶于水也能导电,则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故B错误;C.冰和水是状态不同的同一种物质,二者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如3O2→2O3,化合价没有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点睛】判断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②电解质本身可能不导电,如NaCl固体,但NaCl是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后熔融状态导电即可,又如HCl气体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形成的盐酸能导电,HCl是电解质;③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Fe能导电,但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12、C【答案解析】

A.戊烷中出现4-乙基,说明选取的不是最长碳链,正确命名为:2,4-二甲基己烷,故A错误;B.2-甲基-3-丁炔,链端选取错误,正确命名为:3-甲基-1-丁炔,故B错误;C.2,3-二乙基-1-戊烯,符合烯烃的命名,故C正确;D.2,3-二甲基苯的编号错误,正确命名为:1,2-二甲基苯(或邻二甲苯),故D错误;答案选C。13、C【答案解析】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A正确;B.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2OH-+2H+═2H2O+BaSO4↓,故B正确;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故C错误;D.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铁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故D正确;故答案为C。【答案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14、B【答案解析】

A、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溴可以跟氢氧化钠反应,溴苯中混有溴,加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分液,故A正确;B、乙烷中混有乙烯,将混合气体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故B错误;C、硝基苯不溶于水,酸可以和碱反应,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故C正确;D、乙烯不溶于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可以被碱液吸收,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过NaOH溶液洗气,故D正确;故答案选B。【答案点睛】有机物中含有乙烯的除杂是一个常考点,要特别注意,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一般不能使用高锰酸钾进行气体的除杂。15、A【答案解析】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可确定X为O元素;X、Z同族,则Z为S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则最外层电子数为6,且与S元素同周期,所以Y为Cl元素;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只能为H。A.H和O可形成H2O和H2O2,故A正确;B.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W<X<Y<Z,故B错误;C.非金属性Cl>S,则HCl比H2S稳定,故C错误;D.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应为HClO4,故D错误;故选A。16、C【答案解析】

A.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能量的变化,故B正确;C.该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故D正确;故选C。【答案点睛】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依据:1)根据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之前的关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2)反应物具有的键能总和与生成物具有的键能总和的大小关系: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ΔH大于0,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ΔH小于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17、C【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成分,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即可。详解:狼毫为动物的毛,属于蛋白质,墨条由炭黑制成;宣纸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多糖;砚台成分为无机盐。故选C。18、D【答案解析】

A、氯化铁溶液与铜片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电荷不守恒;B、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常数为弱酸,不能拆写;C、AlCl3溶液与足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D、金属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题目详解】A项、氯化铁溶液与铜片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A错误;B项、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醋酸为弱酸,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Ac═Ca2++H2O+CO2↑+2Ac-,故B错误;C项、AlCl3溶液与足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D项、金属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ˉ+H2↑,故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注意反应的实质,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锌片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B.电流方向是从Cu片经导线流向Zn片,故B错误;C.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正确;D.因氢离子参加反应生成氢气,氢离子减少,则电解液的pH增大,故D错误;故选C。【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电池装置中,Zn活泼作负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氢离子参加反应生成氢气,则氢离子减少,溶液的pH增大。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电池工作原理,把握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正负极的判断、电流的方向、离子的移动方向。20、B【答案解析】苯、己烷、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但是苯和己烷密度比水小,故这两种物质用水不能鉴别出来,A项错误;苯、乙醇、四氯化碳可以用水来鉴别,因为乙醇与水互溶,而苯和四氯化碳与水分层,苯的密度比水小,苯在上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而四氯化碳在下层,B项正确;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中,硝基苯和四氯化碳的密度都比水大,且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水来鉴别,C项错误;乙醇和乙酸都跟水互溶,故不能用水来鉴别,D项错误。点睛:考查物质的鉴别。鉴别物质时一般首先考虑物理性质,然后再考虑化学性质。本题是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和密度进行鉴别。21、C【答案解析】

A.NH5是离子化合物氢化铵,化学式为NH4H,所以1molNH5中有4NA个N-H键,A错误;B.NH5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NH4H,阴离子氢离子为-1价,铵根离子中氢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为-3价,B错误;C.NH4H中阴离子氢离子为-1价,变成0价的氢,所以1molNH5与水反应时,转移电子为NA,C正确;D.根据NH5与水反应类比知,与乙醇反应时,NH5中阴离子氢离子的化合价由-1价→0价,所以失电子作还原剂,NH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D错误;答案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与计算,题目难度中等,能根据题意判断化合物NH5含有的阴阳离子是解本题的关键。22、C【答案解析】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逆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反之亦然,所以氨气分解的反应热是-2△H。平衡常数是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因此如果化学计量数不变的话,则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正反应平衡常数的倒数。由于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均是原来的2倍,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l2SO2H2SO4HClBaSO3BaSO4Cl2+SO2+2H2O===4H++SO42-+2Cl-【答案解析】

(1)由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且A、B和水反应的产物能与Ba(OH)2和AgNO3均产生沉淀,B能与Ba(OH)2产生沉淀,由此可知A为Cl2;B为SO2;A、B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2HCl;B与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SO2===BaSO3↓+H2O;含C、D的无色溶液与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2===BaSO4↓+2H2O;溶液D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故C为H2SO4;D为HCl;E为BaSO3;F为BaSO4。【答案点睛】熟记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的突破口为: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等物质的量与水反应。结合后面沉淀现象,能推知由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24、第2周期ⅣA族612CS2-SiO2+3CSiC+2CO【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根据元素周期表,②为C,位于第二周期IVA族,用作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核素是碳-12,其符号是612C;(2)⑦为S,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④⑤⑦分别是Na、Al、S,其离子分别是Na+、Al3+和S2-,半径大小比较①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②电子层数相同,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有S2->Na+>Al3+;(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其结构式为;(4)①为H,③为O,组成个数比为2:1,即为H2O,其电子式为:;(5)②为C,⑥为Si,反应方程式为:SiO2+3CSiC+2CO。25、(1)线2表示的组分为NaHCO3。(2)NaHSO3+NaOH=Na2SO3+H2O(主要)SO2+2NaOH=Na2SO3+H2O(次要)(3)①98.05%②95.02%③产品为一等品。产品中含有的硫酸钠和碳酸钠,在方案I的测定中,硫酸钠和碳酸钠杂质使得测定值偏高。而方案II是直接测定亚硫酸钠,更可信。【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图像可知在Na2CO3溶液里通入SO2,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SO2+H2O=2NaHCO3+Na2SO3,2NaHCO3+SO2=Na2SO3+2CO2↑,Na2SO3+SO2+H2O=2NaHSO3;据此可知线2表示的组分为NaHCO3;(2)I中得到的是NaHSO3溶液,则II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中和NaHSO3得到Na2S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SO3+NaOH=Na2SO3+H2O(主要)、SO2+2NaOH=Na2SO3+H2O(次要);(3)方法I:Na2SO3+H2O2=Na2SO4+H2O,Na2SO4+BaCl2=2NaCl+BaSO4↓m(BaSO4)=4.660,n(BaSO4)=4.660g÷233g/mol=0.020mol,则经氧化后n(Na2SO4)=0.020mol,m(Na2SO4)=0.020mol×142g/mol=2.840g,根据差量法,原混合物中的Na2SO3:n(Na2SO3)=2.840g-2.570g16g/mol,m(Na2SO3)=2.840g-2.570g16g/mol×126g/mol=2.12625g,w(Na2SO3)=2.12625g2.570g×100%≈82.73%。如若不考虑杂质,则n(Na2SO3)=n(BaSO4)=0.020mol,m(Na2SO3)=0.020mol×126g/mol=2.520g,w(Na2SO3方法II:Na2SO3+I2+H2O=Na2SO4+2HIn(Na2SO3)=n(I2)=20.00mL×10-3L/mL×0.1250mol/L=0.0025mol,m(Na2SO3)=0.0025mol×126g/mol×100mL25.00mL=1.260g,w(Na2SO3)=1.260g方案I中的产品为优等品,方案II中的产品为一等品。但是方案I产品中含有的硫酸钠和碳酸钠等杂质,在方案I的测定中,硫酸钠和碳酸钠杂质对测定有干扰,而方案II是直接测定亚硫酸钠,可信度和精确度都要更高一些。【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图分析、判断与计算【名师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难度较大。无机工业流程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为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类题成为近年来高考的必考题型。流程题的解题思路为: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仔细分析每步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得到的产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该题的难点是纯度计算。26、B玻璃棒过滤B蓝【答案解析】

(1)灼烧海带时,应将海带放入瓷坩埚中灼烧,故B正确;答案选B;(2)将灰烬转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煮沸,使I-充分溶解到蒸馏水中,然后过滤,除去滤渣;答案是玻璃棒;过滤;(3)A、加入氯水,将I-氧化成I2,将会引入Cl-,故A不是最好的;B、H2O2作氧化剂,将I-氧化成I2,H2O2被还原成H2O,没有其他离子的引入,故B是最好的;C、KMnO4作氧化剂,将I-氧化成I2,引入K+、Mn2+杂质离子,故C不是最好的;答案选B;(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即滴加淀粉溶液后,溶液显蓝色,说明有I2生成,即证明海带中含碘;答案为蓝。27、有气体生成发生偏转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形成闭合回路有电解质溶液Zn-2e-=Zn2+2H++2e-=H2↑Cu13【答案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现象、装置特点结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原电池工作原理分析解答;(2)实验3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据此解答。(3)原电池中电流与电子的流向相反,根据负极反应式计算。详解:(1)实验3中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则铜棒表面的现象是有气体生成,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①实验2和3相比电极不一样,因此可得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②实验1和3相比实验3中构成闭合回路,由此可得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形成闭合回路。③若将3装置中硫酸换成乙醇,电流计指针将不发生偏转,由于乙醇是非电解质,硫酸是电解质,因此可得出原电池形成条件是有电解质溶液。(2)锌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则Zn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则Cu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3)实验3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则电流是从Cu棒流出,反应过程中若有0.4mol电子发生了转移,根据Zn-2e-=Zn2+可知消耗0.2mol锌,则Zn电极质量减轻0.2mol×65g/mol=13.0g。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即: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构成电路或参加反应);由还原剂和导体构成负极系统,由氧化剂和导体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