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_第1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_第2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_第3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_第4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安排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二、实施GB/28001标准的必要性三、GB/28001标准有关定义四、GB/28001标准介绍1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与发展1、世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2、中国职业健康安全问题3、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发展情况21、世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据2010年国际劳工组织统计:

a全球每年发生2.7亿起非致命性工作事故(每起事故至少导致工人离岗3天),1.6亿人患职业病,3.37亿人因工受伤。b全球每年死于与工作相关的事故和疾病人数约为230万(职业病占1/4)。这高于每年交通事故死亡120万人、暴力死亡56.3万人、局部战争死亡50.2万人。32、我国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我国有50万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超过2500万人,从职业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新病人数量,我国都居世界首位。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职业病的损失近百亿,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800亿元。成千上万的家庭因此受到毁灭性的灾难和无法治愈的创伤每年国际劳工大会都批评中国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世界人权大会等组织也攻击中国“忽视人权”43、标准发展概况1996.5国际标准化组织召开OHSMS研讨会1996.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1996.美国颁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AIHA指导性文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1997.澳大利亚/新西兰颁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1997.澳大利亚/新西兰颁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通用指南1997.日本工业安全与卫生协会发表JISHA指南1997.挪威发表OHSMS论证标准51997.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行业标准)安全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998.中国劳保学会颁布CSSTLP1001OHSMS—规范及使用指南1998.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论证中心颁布CQC—OSHMS1999.英国、新西兰等13个国家颁布OHSAS180011999.10.中国国家经贸委颁布OHSMS试行标准2001年公布GB/T28001正式标准

3、标准发展概况6欧盟于2005-2007年完成对OHSAS18001:1999的修订方案,并于2007年发布OHSAS18001:2007

中国于2011-12-30转换发布了GB/T28001-2011,于2012-02-01实施3、标准发展概况7二、实施OHSMS标准的意义1.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2.社会关注企业的品质和形象3.使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4.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5.对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长远效益6.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负荷,降低工伤、职业病的发生7.以人为本—劳动力是企业和国家最重要的资源;改善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提高生产率水平和促进经济增产的重要因素。8引言(1/8)GB/T28001-2001无引言部分,GB/T28001-2011增加引言。引言给出了实施GB/T28001-2011标准的目的、意义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模式、特点。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策划实施和运行

检查和纠正措施

管理评审持续改进引言(2/8)10引言(3/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说明本标准采用“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改进(PDCA)”的运行模式。关于PDCA的含义简要说明如下:一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期望的结果。一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一检查: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结果。一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11引言(4/8)目前,由于有关法律更趋严格,促进良好职业健康安全实践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措施更多地出台,相关方越来越关注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各类组织越来越重视依照其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来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以实现并证实其良好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虽然许多组织为评价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而推行职业健康安全“评审”或“审核",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则须在整合于组织中的结构化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12引言(5/8)本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应具备的要素。这些要素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并帮助组织实现其职业健康安全与经济目标。与其他标准一样,本标准无意被用于产生非关税贸易壁垒,或者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义务。GB/T28001规定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使组织在制定和实施其方针和目标时能够考虑到法律法规要求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信息。该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并与不同的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相适应。13引言(6/8)体系的成功依赖于组织各层次和职能的承诺,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GB/T28001的总目的在于支持和促进与社会经济需求相协调的良好职业健康安全实践。

GB/T28001规定了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并可用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非认证性指南标准旨在为组织建立、实施或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基本帮助。14引言(7/8)GB/T2800l包含了可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但并未超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关于遵守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防止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持续改进的承诺而提出绝对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要求。尽管GB/T28001的要素可与其他管理体系要素进行协调或整合,但GB/T28001并不包含其他管理体系特定的要求,如质量、环境、安全保卫或财务管理等体系要求。15引言(8/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详细及复杂程度,文件化的范围及所投入资源等,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例如:体系的范围,组织的规模及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组织的文化等。中小型企业尤其如此。16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使组织能够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它既不规定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不提供详细的管理体系设计规范。17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a.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消除或尽可能降低可能暴露于与组织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中的员工和其他相关方所面临的风险;b.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c.确保组织自身符合所阐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d.通过下列方式证实符合本标准:1)做出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2)寻求与组织有利益关系的一方(如顾客等)对其符合性的确认;3)寻求组织外部一方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18

本标准中的所有要求旨在被纳入到任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活动性质、运行的风险与复杂性等因素。本标准旨在针对职业健康安全,而非诸如员工健身或健康计划、产品安全、财产损失或环境影响等其他方面的健康和安全。19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2005,IDT)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实用指南(ISO14001:2004,IDT)GB/T28002-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用指南(OHSAS18002:2008,IDT)203术语和定义3.1可接受风险

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213术语和定义3.2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GB/T19000-2008,3.9.1]注1:“独立的”不意味着必须来自组织外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小型组织,独立性可以通过与被审核的活动之间无责任关系来证实。注2:有关“审核证据”和“审核准则”的进一步指南见GB/T19011-2003。223术语和定义3.3持续改进

为了实现对整体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改进,根据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不断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注1: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注2:改编自GB/T24001-2004,3.2。233术语和定义3.4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不符合可以有若干个原因。注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GB/T19000-2008,3.6.5]243术语和定义3.5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GB/T24001-2004,3.4]253术语和定义3.6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26危险源定义注释(1/3)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根源状态行为27危险源定义注释(2/3)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并不直接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相关,它们应包括在资产管理的范畴内。作为替代的一种方法,对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此方面的损失和破坏,其风险可以通过组织的风险评价过程得到识别,并通过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对其实施控制。28危险源定义注释(3/3)

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能量: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辐射能、生物能等。)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控的各种因素如:物的障碍、人的失误和职业健康安全因素危险源分类29概论事故的致因理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人与机的轨迹交叉理论(原因:人和物)人失误物缺陷环境事故30概论事故的致因理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能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能量失去控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则称发生了事故。当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且超过其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31概论事故的致因理论造成事故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安全管理涉及到:全员、全面、全过程。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32概论构成事故的原因分析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33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厂区平面布局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34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厂区平面布局: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等。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等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等。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有害性)温度、压力、速度、纯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35物的不安全状态生产设备、装置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36物的不安全状态粉尘、毒物、噪声、振动、强光、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仪器、仪表、工具、工位器具、工卡量具等。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等。进入管辖范围的其它设备、设施、物资等。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37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的不符合规定或安全的导致伤害后果的行为)。人的缺陷:知识缺陷知识缺陷的特性——具有绝对性(一个人相对于知识海洋,知识总是不足的)、可自觉性(大凡知识缺乏都可自我感觉到)、可伸缩性(有时够,有时不够。此地够,彼地不够)、可转移性(可传授,也可以讹传讹)。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38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缺陷知识缺陷知识的有效期——知识本身的先进性;本人知识的有效利用期。生理心理缺陷生理心理功能性缺陷的特点——相对性(大家都有,程度有别)、不自觉性(自身缺陷往往不可自觉或自我感觉到了,而缺陷却以显现出来)、个体性(功能性缺陷只能是个人所有)、极限性(功能不会无限大)、波动性(一个人的功能强弱生理、病理、心理、经历、环境等因素影响制约)。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39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缺陷生理心理缺陷的表现性格的差异、生理负荷极限、意志与情感因素、天赋资质、隐伤、后天的训练、病态反应、生理心理低潮期、从众心理与行为。常见不安全心理好奇心、虚荣心、侥幸心。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40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现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就开车操作。检修带电设备时在配电开关处不断电或不挂警示牌。进入机械设备内检修运转部件不设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任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41危险源(危害)分类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按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六类。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42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43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4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453术语和定义3.7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463术语和定义3.8健康损害

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473术语和定义3.9事件

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注1: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注2: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称为“未遂事件”,在英文中也可称为“near-miss”、“near-hit”、“closecall”或

“dangerousoccurrence”。注3:紧急情况(参见4.4.7)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件48未遂事故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反映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一般规律,且说明事故发生后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质或者说其后果的严重度取决于机会因素。49129300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严重伤害轻微伤害没有伤害海因里希法则503术语和定义3.10相关方

工作场所(3.23)内外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3.15)有关的或受其影响的的个人或团体。51相关方释义相关方:工作场所内外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工作场所内外有关的受其影响的523术语和定义3.11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GB/T19000-2008,3.6.2;GB/T24001-2004,3.15]注:不符合可以是对下述要求的任何偏离:--有关的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律法规要求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3.13)要求。533术语和定义3.12职业健康安全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3.23)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和承包方员工)、访问者或任何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注:组织应遵守关于工作场所附近或暴露于工作场所活动的人员的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543术语和定义3.1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组织(3.17)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制定和实施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3.16)并管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3.21)。注1:管理体系是用于制定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组相互关联的要素。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例如:包括风险评价、目标建立等)、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注3:改编自GB/T24001-20043.8553术语和定义3.1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组织(3.17)自我设定的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要达到的职业健康安全目的。注1:只要可行,目标宜量化。注2:4.3.3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563术语和定义3.15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组织对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注1: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包括测量组织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注2: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背景下,结果也可根据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要求测量出来。573术语和定义3.16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注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为采取措施和设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供框架。注2:改编自GB/T24001-2004,3.11。583术语和定义3.17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GB/T24001-2004,3.16]593术语和定义3.18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潜在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符合可以有若干个原因。注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次发生。[GB/T19000-2008,3.6.4]603术语和定义3.19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注2:当程序形成文件时,通常称为“书面程序”或“形成文件的程序”。含有程序的文件可称为“程序文件”。[GB/T19000-2008,3.4.5]61

3术语和定义3.20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GB/T24001-2004,3.20]623术语和定义

3.21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633术语和定义3.22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64风险评价方法举例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D——危险性大小、即危险性分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从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65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能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风险评价方法举例66

风险评价方法举例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3每周一次2每月一次1每年几次0.5非常罕见67

风险评价方法举例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后果

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灾难,数人死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致残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68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不可承受的风险高度风险中度风险低度风险可忽视的风险69

风险评价方法举例危险等级划分(D)

分数值

危险程度

大于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703术语和定义3.23工作场所在组织控制下实施工作相关的活动的任何物理地点。

注:在考虑工作场所的构成时,组织宜考虑对如下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影响,例如:差旅或运输中(如驾驶、乘机、乘船或乘火车等)、在客户或顾客处所工作或在家工作的人员。71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定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组织应界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72“4.1总要求”

释义“总要求”—建立和保持体系的一般性声明“建立”—所有要素都被证实得到实施“保持”—一旦建立就持续运行确认组织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B/T28001-2011的方法:初始评审

73OHSMS初始评审(1)初始评审:将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与GB/T28001-2011的要求(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这些要求被满足的程度。初始评审将为组织规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和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优先顺序提供信息。初始评审的目的是为了考虑组织面临的所有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以作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的基础.74OHSMS初始评审(2)

初始评审的内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辨识和组织所面临风险的评估;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现有体系、惯例、过程和程序的检查;职业健康安全改进措施的评估;对以往的事件、健康损害相关工作、意外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调查反馈的评估;相关管理体系和可利用的资源。7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在符合组织工作场所定义的前提下,组织可选择在整个组织内或组织的某一部分来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旦工作场所被界定,工作场所内所有与组织或其某部分的活动和服务相关的工作均需包含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在界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时,需注意就体系覆盖人员、活动和场所予以确定。体系的范围不宜将工作场所中可能影响组织员工和受组织控制的其他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的运行或活动排除在外。76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确定和批准本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在界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

a)适合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b)包括防止人身伤害与健康损害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c)包括至少遵守与其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77d)为制定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供框架;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f)传达到所有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旨在使其认识到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g)可为相关方所获取;h)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组织保持相关和适宜78条文解析●方针的制定应全员参与;●承诺的内容更加丰富;●方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传达的范围扩大,以便发挥更大作用。

794.3策划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便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确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程序应考虑: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80--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

注1:按环境因素对此类危险源进行评价可能更为合适。--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81--组织及其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也可参见3.12的注);--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82

组织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

--在范围、性质和时机方面进行界定,以确保其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提供风险的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运用。

对于变更管理,组织应在变更前,识别在组织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中与该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83

组织应确保在确定控制措施时考虑这些评价的结果。

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

--消除;

--替代;

--工程控制措施:

--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

--个体防护装备。

84

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组织应确保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确定的控制措施能够得到考虑。

注2: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的进一步指南参见GB/T28002-2011。8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1)危险源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因此,在评价与危险源相关的风险之前,必需首先辨识危险源。如果对危险源未采取控制措施或现有控制措施仍不充分,则宜按照控制措施的层级选择顺序要求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组织需应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来确定用于降低事件风险的必要措施。风险评价过程的总目的在于:认识和理解可能由组织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危险源并确保其对人员所产生的风险能够得到评价、排序并控制至可接受程度。86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2)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宜考虑: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变更管理;文件;持续评审。为确保应用的一致性,应将这些程序形成文件。87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3)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非常规活动和状况的示例:设施或设备的清洁;过程临时更改;非预定的维修;厂房或设备的启用或关闭;翻新整修;极端气候条件;公用设施(如:供电、供水、供气等)的毁坏;临时安排;紧急情况。8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4)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进入工作场所的所有人员(如:顾客、访问者、服务承包方、送货员、员工等),以及:他们的活动而产生的危险源和风险;使用他们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危险源;他们对工作场所的熟悉程度;他们的行为。在评估过程、设备和工作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和风险时,组织应考虑诸如人的行为、能力和局限性等因素89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5)

每当存在人机界面时,组织均应考虑人类工效学:工作性质(工作场所布局、操作者信息、工作负荷、体力劳动、工作类型);职业健康安全(热、光、噪声、空气质量);人的行为(性格、习惯、态度);心理能力(知觉、注意力);生理能力(生物力学、人体测量或人的身体变化)。90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6)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存在虽发生或源自工作场所外但会对工作场所内的人员产生影响的危险源(如相邻组织释放的有毒物质等)。如果组织能够事先预见此类危险源,则应对其进行处置。组织应考虑自身产生的、越过其工作场所边界的危险源,尤其是当法律法规对此类危险源定了相应的义务或责任时。基于法律规定,此类危险源也可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处理。91危险源示例物理性危险源:1、溜滑或不平整场地;2、高处作业;3、高空物体坠落;4、受限空间作业;5、未能考虑人体工效学要求;6、手工搬运;7、重复性工作;8、服饰缠绕、卷入伤害9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7)风险评价的方法在试图确立伤害的可能性时,组织应考虑现行控制措施的充分性。风险评价的详尽程度以能足够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为宜。风险评价应包含与工作人员的协商并促其适当参与,以及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考虑。9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8)组织应管理和控制可能影响其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的任何变更。这包括组织结构、员工、管理体系、过程、活动、材料使用等的变更。此类变更在其引入前应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进行评估。不仅在设计阶段考虑新的过程或运行所带来的危险源和潜在的风险,还应在组织以及现有的运行、产品、服务或供方发生变更时,考虑变更所带来的危险源和潜在风险。9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9)应用控制措施层级选择顺序:a)消除——改变设计以消除危险源,如引入机械提升装置以消除手举或提重物这一危险行为等;b)替代——用低危害物质替代或降低系统能量(如较低的动力、电流、压力、温度等);C)

工程控制措施——安装通风系统、机械防护、联锁装置、隔声罩等;d)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安全标志、危险区域标识、发光标志、人行道标识、警告器或警告灯、报警器、安全规程、设备检修、门禁控制、作业安全制度、操作牌和作业许可等;e)个体防护装备——安全防护眼镜、听力保护器具、面罩、安全带和安全索、口罩和手套。9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基本步骤工作(业务)活动分类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96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系统管理风险评价维持管理检查纠正评审改进持续改善NoYesPLANDOCHECKACTION改善计划和作业控制风险是否可容许危险源辨识严重度大小频率大小979899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识别和获取适用于本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组织应确保对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得到考虑。组织应使这方面的信息处于最新状态。组织应向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传达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

100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概述101

劳动保护——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职业健康安全——劳动保护同一概念、相同内容、不同名称。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劳动保护法规)

广义:指国家有关保护劳动者的全部法律法规。

狭义: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的总和。1、劳动保护与劳动保护法规102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特点科学性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制订是以大量的科学实验的数据为根据的。如:《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等。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技术理论。103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特点强制性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具有国家强制性,是国家权力的体现,严重违反要追究法律责任。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是一切有关的企业、机关和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对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迫工人违章冒险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时,要负法律责任。104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特点不对等性——是调整雇员和雇主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发生的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特别强调对雇主的职责。雇主必须按国家法令、改善劳动条件,搞好安全卫生,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雇主和劳动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105中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是调整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同劳动者安全和健康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如下:国家法律——人大常委会;行政法规——国务院;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地方法规——省、直辖市、自治区,较大城市(省会、省府、特区城市-深圳)人大常委会;地方规章——省、市府(以上城市)各厅局(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行业规章;相关执法部门的通知、公告等;标准(国家、地方、行业);其它要求:行业规范、集团方针、与相关方签署的文件协议等;国际公约。

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体系。

106我国目前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宪法刑法劳动保护基本法劳动保护专项法职业病防治法矿山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国际劳动保护公约环境保护法卫生防疫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标准化法全民企业法三方协商促进履行国际劳工标准公约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劳动保护行政法规劳动保护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劳动保护规章部门规章地方规章1071、宪法——根本大法

在宪法42、43、48、49条中分别规定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保护妇女、母亲和儿童的权益1082、刑法违反交通运输管理制度(第131、132、133条);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第139条);违反规章制度,违章冒险作业(第134条);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第135条);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第136条);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第137条)违反消防管理法规,后果特别严重的(第137条)——造成重大事故的,作出严格的规定及制定相应的刑罚。1093、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法-劳动法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放假第36条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国务院146号令40小时)第38条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交通、铁路、水运、航空的职工(春运)、综合工作计算工作日,全年与标准要差不多的。放射性、有毒有害、强度大的作业及妇女工应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管理性人员、运输人员、采购人员、不定时工作时间综合计算要与标准相一致。各国每周工作时间规定,美国:28-29小时,北欧:29小时,日本92年实行每周五日工作制,全年1960小时中国每周五日工作制,全年(365-114)*8=2008第41条工作需要加班加点:工会与劳动者协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非常规的情况下(灾害、抢修等)可不受此条规定限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第43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1103、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法-劳动法

第六章第52条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老五项、新三项)

老五项

新三项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6、职业健康安全监察制度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7、“三同时”制度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8、职业健康安全预评价制度4、安全卫生检查制度5、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1113、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法-劳动法第53条

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第54条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第55条

特种作业劳动者的专门培训。第56条劳动者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第57条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1123、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法-劳动法

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第58条未成年工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第59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第四阶体力劳动强度,禁忌劳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83)第60条妇女四期(经期、怀孕期、产期、哺乳期(未满一年)的特殊劳动保护。主要有:不安排从事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其他禁忌劳动。产期九十天,怀孕七个月以上女职工不延时和夜班劳动。

1133、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法-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114

3、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确定七项基本法律制度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第57条、第64条)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第16条-43条)三、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5、17、18、20、42、70、91)四、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第44条-51条)五、安全中介服务制度(第12条、第19条)六、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第77条-第95条)七、事故应急和处理制度(33、34、68-70、73-75)115

3、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法-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1164、专项法—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江泽民主席签署第60号主席令予以发布,自2002年5月1日施行。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维护劳动者及职业病人的健康权益是《职业病防治法》的精髓。《职业病是防治法》立法宗旨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和增进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117该法有力地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第30、33、36、49条)接受培训权(第31条)职业卫生防护权和健康保障权(第4、5、6、31、32、33、34、36、50、51、52、54条)检举权、控告权和紧急避险权(第36条)对特殊劳动者(如未成年工、妇女)权益的保障(第35条)4、专项法—职业病防治法118主要内容

前期预防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第13条-共6点)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第14条)职业病防护措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第15、16、17条)

4、专项法—职业病防治法119主要内容对用人单位--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第19—38条)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第19条-共6点)

采取有效的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第20条)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第24条)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第31条)职业病监护工作(第32、33条)明确了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义务职责4、专项法—职业病防治法120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121事故预防-三同时

劳动法第53条(安全生产法第24条):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122三同时的主要内容三同时的主要内容:1、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必须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论证。2、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同时编制《劳动安全卫生篇》3、施工单位必要按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4、项目按职业健康安全规定进行竣工验收,不符合规程规范的,不得验收投产。5、项目投入运行后,不得将职业健康安全设施闲置不用,必须要与生产设施同时使用。123

在建设项目前期,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1、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2、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3、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4、大量生产或合一级、二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5、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或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6、劳动行政部门确认的其它危险、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事故预防-预评价124预评价法规劳动部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7.1.1实施)劳动部10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1998.2.5)职业病防治法第15、16条125事故预防-企业管理类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五同时、五查)2)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计划3)安全卫生教育制度4)安全卫生检查制度5)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126安全生产责任制

是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应负安全责任的一种制度。它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组织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就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简述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27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计划1)安全技术是为防止事故,减轻劳动强度,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与组织管理措施。2)计划编制原则,应着重解决对职工安全、健康威胁最大,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3)要特别强调投资效益,措施项目能发挥最大作用。4)计划范围,包括以改善劳动条件(主要指影响安全和健康的),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目的的各项措施。128安全生产教育1)企业单位必须认真地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

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学(班组),并且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三级教育制度)2)对特殊工种工人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训练,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他们操作持证上岗。3)安全活动日和班前后会上检查安全生产情况的制度。129安全卫生教育制度《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劳动部1995.11.8)

生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1、新工人上岗前的三级教育——时间不得少有四十学时。2、换岗、复岗人员的安全教育。3、实施新工艺、新技术和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的针对性安全教育4、特种作业人员专门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持证上岗。国标:(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劳动部:(劳安字[1991]33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130管理人员安全教育1、厂长、经理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四十学时。(合格后任职)2、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一百二十学时3、其他管理人员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四学时4、班组长和安全员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四学时。131安全卫生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内容:主要是五查(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和查事故处理)问题的处理遵循:“三定四不推”原则。三定:定负责人、定办法、定整改时间四不推:班组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班组不推给车车间不推给厂子厂子不推给主管局主管局不推给上一级

检查的主要类型

经常性、针对性、季节性及年度检查。132劳动安全卫生监察

1、我国劳动保护管理体系“四结合”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2、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依据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133职业健康安全监察制度矿山安全监察条例(1982年2月13日国发(1982)30号)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管理办法(劳动部1995年6月20日)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是指劳动行政部门依法配备的行政执行人员。劳动卫生监察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的劳动保护管理体制。134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87]卫防字第60号)职业病目录(2002年10类115种)

1、尘肺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3、职业中毒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6、职业性皮肤病7、职业性眼病、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9、职业性肿瘤10、其他职业病1357、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消防法1998年4月九届人大常委员第三次会议通过)(1)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2)消防安全职责六条:

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2、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3、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5、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136消防法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除上述6条外,还应履行下列职责:

1、建立防火档案;

2、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3、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4、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1378、职业健康安全标准是我国劳动保护法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保护法制管理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安全及卫生标准主要包括产品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作业场所分级标准和卫生标准。现行的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体系,主要由三级构成: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138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体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基础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2894-96安全标志SH3047-96电子工业职业健康安全设计规定方法标准GB/T16008-95车间空气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GB6721-86工伤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卫生标准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11722-89车间空气中钒及其化合物卫生标准图3我国标准体系产品标准GB2811-89安全帽GB6095-85安全带1399、国际公约

是中国政府为保护劳工状况而签订的国际条约、议是书、是中国承担全球职业健康安全义务的承诺;如: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年第七十七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170号)

《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1983.8.11)第155号公约

《三方协商促进履行国际劳工标准公约》1404.3.3目标和方案组织应在其内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和保持形成文件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可行时,目标应可测量。目标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包括对防止人身伤害与健康损害,符合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与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持续改进的承诺。在建立和评审目标时,组织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及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组织还应考虑其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有关的相关方的观点。

141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实现其目标的方案。方案至少应包括:

a)为实现目标而对组织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的指定;

b)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应定期和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方案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目标得以实现。142

条文解析(1/4)

---建立目标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所必需的组成部分。组织宜建立目标以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作出的承诺,包括防止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承诺。---建立和评审目标的过程以及实施为实现目标而所制定的方案的过程,为组织持续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提高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种机制。143条文解析(2/4)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宜既针对组织内广泛、共同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又针对特定于单个职能和层次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可分解为不同的任务,但这取决于组织的规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复杂程度及其时限要求。---组织内不同职能和层次可建立特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44条文解析(3/4)

●目标的建立要考虑六点:1)法律法规要求;2)职业健康安全风险;3)可行的技术方案;4)财务;5)运行和经营要求;6)相关方的观点。145

条文解析(4/4)●为实现目标制定相关方案●方案中要包括三点:职责要求、方法、时间要求●方案随时修改●目标要求:明确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和及时的(SMART)1464.4实施和运行4.4.1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对职业健康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承担最终责任。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式证实其承诺:

--确保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

注1: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基础设施、技术和财力资源。

147

--明确作用、分配职责和责任、授予权力以提供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应形成文件和予以沟通。组织应任命最高管理者中的成员,承担特定的职业健康安全职责,无论他(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职责,应明确界定如下作用和权限:

148

--确保按本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确保向最高管理者提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报告,以供评审,并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注2:最高管理者中的被任命者(比如大型组织中的董事会或执委员会成员),在仍然保留责任的同时,可将他们的一些任务委派给下属的管理者代表。149

最高管理者中的被任命者的身份应对所有在本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公开。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均应证实其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

组织应确保工作场所的人员在其能控制的领域承担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责任,包括遵守组织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要求。1504.4.1释义“责任”意指最终的“职责”,涉及因未完成某事、未开展工作或者未实现目标而需为此被问责的人。所有管理者均宜提供显而易见的证明,以证实其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得到落实。证明方式可包括:访问和检查现场;参加事件调查;为采取纠正措施提供资源;出席且积极参与职业健康安会议;就安全活动状况进行沟通;表彰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等。151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确保任何在其控制下完成对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任务的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应依据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来确定。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确定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需求。组织应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评价培训或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并保存相关记录。152

组织应当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使在本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意识到:

--他们的工作活动和行为的实际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以及改进个人表现的职业健康安全益处:

--他们在实现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程序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参见4.4.7)方面的作用、职责和重要性;

153

--偏离规定程序的潜在后果。培训程序应当考虑不同层次的:--职责、能力、语言技能和文化程度;--风险。154条文解析(1/3)

为使组织控制下的人员能够安全工作或开展活动,组织宜确保他们:---了解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了解其作用和职责---具备必要的能力,以执行可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任务;---必要时得到培训,以获得所需的意识和能力。

155条文解析(2/3)

组织宜要求承包方能够证实其员工具备了安全工作的能力(或)得到了适当的培训。能力和意识具有不同的含义。意识是某事(如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危险源)有察觉。能力是指已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156条文解析(3/3)

培训或其他措施的重点应集中在能力要求和强化意识的需求上。培训方案和程序应考虑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个人能力,如文化和语言能力等。例如,使用易于理解的图片和图表或符号可能更为可取。组织宜确定培训材料是否需采用多语种版本,或者是否有必要使用翻译人员等。1574.4.3沟通、参与和协商4.4.3.1沟通

针对其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用于:--在组织内不同层次和职能进行内部沟通;--与进入工作场所的承包方和其他访问者进行沟通;

--接收、记录和回应来自外部相关方的相关沟通。1584.4.3.2参与和协商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用于:a)工作人员:

—适当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适当参与事件调查;

—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和评审;

—对影响他们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更进行协商;

—对职业健康安全事务发表意见。159应告知工作人员关于他们的参与安排,包括谁是他们的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代表。b)与承包方就影响他们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变更进行协商。适当时,组织应确保与相关的外部相关方就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事务进行协商。1604.4.4文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b)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c)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d)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e)组织为确保对涉及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注:重要的是,文件要与组织的复杂程度、相关的危险源和风险相匹配,按有效性和效率的要求使文件数量尽可能少。161

4.4.5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5.4的要求进行控制。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规定:a)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审批;c)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162

d)确保在使用处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易于识别;f)确保对策划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g)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须保留,则应做出适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