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_第1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_第2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_第3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_第4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教材简解】

这局部主要教学内容是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同时,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由需要进位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类推出相应的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此外,还适当要求学生把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例题以两个小朋友购置玩具火车和汽车为题材,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通过比拟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口算方法上的异同,帮忙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构造。

“想想做做”一个安排了7道题。以到达稳固和拓展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目标,并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受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受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把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地口算有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设计理念】创设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重视让学生经受自主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沟通,选择合理的算法;重视学生的估算,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力量。

【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嬉戏,唤醒学生学过的旧学问,并在生活情境中,了解估算和精算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学生在尝摸索究过程中,进展学问迁移,通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理解和把握两位数的加法口算方法。最终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自己读题分析,让学生在思索沟通中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通过创设问题,促进学生估算力量的提高。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嬉戏激趣,唤醒旧知

1、口算抢答。

6+8、52+7、36+9、32+40+5、20+30、30+90、300+900、43+20

沟通:说说300+900,(也要数位对齐)。

小结:口算时候也要留意数位的对齐。

【设计思路:通过嬉戏,让学生在嬉戏中唤醒旧知;在抢答中,不但复习了口算也要数位对齐的留意点,还为新课学习作好了学问铺垫。】

二、在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估算和精算的意义和作用

师口述:同学们去过超市买过东西吗?生活中,买东西是不是预先算好要买的东西一共多少钱,然后正好带那么多钱去买。还是先估量一下每样也许的价钱,然后估量一下总价钱就带钱去买?(生答复)

媒体:汽车2()元,火车4()元

1、估算六十多(不进位加法)

师:张教师要买1个玩具汽车和1个玩具火车,作为孩子的生日礼物,我预先打听过了,一个玩具汽车二十几元,一个玩具火车四十几元。(媒体)

问:张教师至少要付多少元?(指名答复)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师口述:我有可能要付61,62,63———,可能吗?

问:什么时候两种价格相加是六十多?

(生答复个位不进位)

2、估算七十多(进位加法)

问:我可能要付七十多元吗?(生答复)追问:为什么?(生答复,个位有进位)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小结:当个位有进位的时候,两种价格相加是七十多。

过渡:我们顾客去买东西,可以估算。但超市里谁不能估算呢?(营业员)

口算,有时候可以估算,有时候需要精算(板书:精算)这要看职业特点

和买东西的多少。

【设计思路:通过嬉戏,估算结果六十多和七十多,学生熟悉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区分和联系。并且感受到估算和精算在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三、新课探究口算方法

师口述:假如我们要精算出买这两个玩具要付多少钱?我们必需知道商品确实切价格。

问:你能说个例子两个玩具的价格,并且两个一共要付六十几元。

(生:汽车xxx火车xxxx一共要付xxx元,教师板书算式)

1、教学44+25(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

(媒体:玩具汽车25元,火车44元)。

⑴问:这样要付多少钱呢?(指名答复)

师: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简单口算吗?

⑵沟通口算方法

问:以44+25为例,你是怎么口算的,有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争论沟通,翻开口算思路,说出三种口算方法:

①44+20=6464+5=69

②40+25=6565+4=69

③40+20=604+5=960+9=69

⑶比拟渗透“转化”

师:我们想出了三种口算方法,这三种口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都看成整十数来口算”,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设计思路:有雨学生对口算加法有较多的阅历积存,鼓舞学生依据自己的学问、阅历和思维习惯主动尽心探究,得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教学44+38(有进位的两位数加法)

师口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大家都会算了,那进位加法呢?

(媒体:火车44元汽车25元客车38元)

问:你能找两个一共要付八十几元的玩具吗?(44+38)

⑴问:火车和客车一共要付多少钱?(44+38)

⑵沟通口算方法,引导学生争论沟通

①44+30=7474+8=82

②40+38=7878+4=82

③40+30=704+8=1270+12=82

⑶比拟渗透“转化”

(和不进位加法一样“都看成整十数来口算”,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比拟两种口算的异同

问: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一样?

师沟通相机小结:两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纳一样的思路和方法,只是需要留意的是相加时要不要进位,今后在口算时要留意适当加以区分。

4、适当拓展,解决新问题

师提出要求:依据图中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列式口算)

小结:口算的方法要选择使计算更简便的方法和适合自己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比拟不进位加和进位加,进一步稳固和把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算法】

四、稳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独立完成在书本上,师巡察指导。(师提示:做口算不要急,要渐渐的,算精确。)

(2)校对答案:师说算式,生答。

(可能消失的错误:25+44,十位上算成2乘4得8;25+49=64没有进位,进位加时简单把进的1忘加。)

(3)师介绍自己的方法:先估一估,再口算。32+57结果是八十多,89;38+57结果是九十多,95

2、想想做做第5题先估量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用教师刚刚介绍的方法)

(1)师:35+32,进位吗?和是几十多?(生:六十多)

结果是多少?(生:67)

(2)剩下的四题自己小声说一说(全班校对)

3、“想想做做”第2题

生一组一组写出得数,在组织沟通。

(突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两位数在口算方法上的联系)

4、“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能看懂这张表吗?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各自计算并填表;指名说说填表时的计算过程;)

问:哪个年级喜爱集邮的人数最多?

5、“想想做做”第4题比一比,算一算

(1)独立完成第一组60+70600+700

指名说说口算过程

(2)师引导:①6个十加7个十,就是13个十,即130;6个百加7个百,就是13个百,即1300;

(3)用口算方法算出后面几组口算

五、拓展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示解题策略。

①解决第一个问题。观看分析,并有条理地说出结果。

②这是动物园各个馆的分布图以及线路图。

从熊猫馆到老虎馆可以怎样走?三条路中走哪条路最近呢?为什么?。

(可以直接看出来;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一估;还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设计思路:培育学生解题的条理性,让学生学习逐步分析、分解简单题型的力量,培育了直观推断力量和简洁推理力量。】

2、出示情景图:(鸡25元鸭29元牛肉18元羊肉23元三个小朋友每人带50元钱)

师:买两样不一样的东西,你可能买什么?

生沟通(可以估算,也可以精算)

师:你能一下看出哪两样东西不够?

生沟通

【设计思路:通过详细的生活情境,体会所学学问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六、全课总结

师:上完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的学问?

总结:估算对精算也有好处。回去和同学沟通感受。

七、最终安排学生课后的小嬉戏:抢100。

如一人出45,另一人想55,预备10张牌,赢了就拿牌。

附:【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

44+38=82(元)

44+25=69(元)

精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估算

六十几

八十几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2

一、教材依据

苏教国标版数学三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第39—40页的内容。

二、设计思路

提到口算,首先刺激我们神经的就是:算法多样化。关于如何处理好算法多样与优化的问题也始终捆围着我们一线教师,看了沈重予先生关于本单元教材的分析,我好像有所顿悟。我感觉教材编写的意图首先是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非常注意算法的优化,而优化的过程不是他人强加于己的过程,是在逐层的”练习与比照中体悟出来的;不是在一节课内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在计算教学的整个单元中的。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流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计算定位”的问题,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在“体悟”上,盼望通过教材与教师所呈现的不同刺激源来引发不同学生的共性化的思维习惯的碰撞,在不断的比照与反思中“体悟”哪种算法更适合“我”,进而满意共性化学习的需要,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及有用性。

三、教学目标

1、经受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经受探究和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

经受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把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

正确地口算出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六、教学预备

教学课件、积分卡。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探究新知(嬉戏连连看)

1、谈话:“教师知道小朋友们很喜爱电脑嬉戏,我这里也带来了3个,给大家介绍一下:猴岛大冒险、阿达宠物园、什么东东球,想要吗?看到上面的分数了吗?只要你这节课开动脑筋,想方法得到这些积分,你就得到它们了。”出示得分标准:算对一题得1分,回答下列问题对得2分。

谁来读一读它们的积分各是多少?你能提一道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

2、学生提问题并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1)44+25=

(2)44+38=

(3)38+25=

(4)44+38+25=(这一题我们以后在解决)

师:观看我们所列出的算式,都是什么类型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口算的时机许多,今日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3、探究44+25的算法。

师:先独立想一想可以怎样算,再和同桌沟通一下你的想法,仔细听的得1分。

沟通: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

(2)先算4+5=9再算40+20=60最终算9+60=69

(3)先算44+5=49再算49+20=69

(教师适当辅以说明)

师: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爱哪种方法?为什么?用你喜爱的方法自己说一说。

4、探究44+38的算法。

师:这一题会算吗?用你喜爱的方法试着算给同桌听。

师:除了你喜爱的方法,再找一种方法说给同桌听,说得好的加一分。

5、比拟两道算式在计算过程中的不同处和一样处。

小结:一样的是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的思路都是全都的。不同的是第一题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其次题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6、练习:38+25

请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算。

二、稳固深化(积分等你拿)

(一)进入阿达宠物园嬉戏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白兔带我们采蘑菇,每个蘑菇上有两道算式,算对了,蘑菇就采到了。(学生独立完成)

(2)比拟每组题的异同点。如:25+44=69,25+49=74,两道题都是25加四十几,为什么得数分别是六十几和七十几呢?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斑点狗们在比聪慧,都说自己最擅长发觉,其实最擅长发觉的人是我们的小朋友,就让我们擦亮眼睛,开动脑筋,看看这些算式中藏有什么隐秘吧。

(2)先算第1组,说说有什么体会。

(3)再算第2组,说说有什么计算快的隐秘。

(4)独立完成3、4组,集体校对答案。

(二)进入猴岛大冒险嬉戏区。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统计表的统计内容改为统计大猴、小猴采集的香蕉、椰子、芒果的个数。

(1)指导理解统计表,出示问题:哪种水果采集的数量最多?你能不算直接找到答案吗?有什么好方法?(估量得数几十多)

(2)学生独立完成估量过程,指名汇报方法。

(3)验证,再次计算,看估量得对不对。

(4)统计分析: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估量得数是几十多,独立完成后汇报。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此题改为猴岛活动中心的名称,如:保龄球中心、九宫格中心、九子连珠中心、扑克pk中心,幸福休息室。

师:这是猴岛各个活动中心的分布图以及线路图,能看懂吗?

提出问题:(1)从保龄球中心到九子连珠中心可以怎样走?走哪条路最近?让学生看一看,估一估。

(2)大猴从幸福休息室到九宫格中心,小猴从幸福休息室到扑克pk中心,谁走的路近?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三)进入什么东东球嬉戏区。

做“想想做做”第4题。

前面增加一组几加几的算式:6+7=5+9=8+4=

(1)引导学生先口算第一组题。

(2)口算后沟通方法。

(3)让学生说说通过口算发觉了什么?

三、全课总结

1、算一算你的积分卡上一共有多少分?大约能得到哪个嬉戏?在积分卡后面写上你的电子邮箱,下课后教给教师。算完让个别学生汇报一下自己的得分状况,以及选择趋向。

2、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圆满。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44+25=6944+38=8438+25=63

①44+20=64①44+30=74

64+5=6974+8=82

②44+5=49②44+8=52

49+20=6952+30=82

③4+5=9③4+8=12

40+20=6040+30=70

60+9=6970+12=82

…………

八、教学反思:

1、鼓舞学生独立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例题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子嬉戏入手,开放式的呈现,激活了学生的旧有学问,学生们从自己的共性化的思维习惯动身,向我们呈现出多种多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