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3ac339f515617c9949ed713b5949da4/63ac339f515617c9949ed713b5949da41.gif)
![2022年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3ac339f515617c9949ed713b5949da4/63ac339f515617c9949ed713b5949da42.gif)
![2022年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3ac339f515617c9949ed713b5949da4/63ac339f515617c9949ed713b5949da43.gif)
![2022年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3ac339f515617c9949ed713b5949da4/63ac339f515617c9949ed713b5949da44.gif)
![2022年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3ac339f515617c9949ed713b5949da4/63ac339f515617c9949ed713b5949da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N2O俗称“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下列反应能产生N2O:3CO+2NO2=3CO2+N2O。下列关于N2O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N2O,消耗67.2LCOB.等质量的N2O和CO2含有相等的电子数C.N2O只有氧化性,无还原性D.上述反应中若有3mol的CO被还原,则转移6NA个电子2、某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所含的氢原子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该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A.78% B.46% C.23% D.11.5%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2H2O===2NaOH+H2↑B.Cl2+H2O===HCl+HClOC.CaCO3CaO+CO2↑D.Ca(ClO)2+2HCl===CaCl2+2HClO4、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Bi和Bi的说法正确的是()A.Bi和Bi都含有83个中子B.Bi和Bi互为同位素C.Bi和B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Bi和Bi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A. B. C. D.6、下列装置及药品和实验室制备的气体相匹配的是()A.甲装置用来制备氧气 B.乙装置用来尾气处理氯化氢气体C.丙装置用来制取氯气 D.丁装置中盛有碱石灰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7、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A.两个反应中NaHSO4均为氧化产物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C.氧化性:MnO2>Na2SO4>NaIO3>I2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1:58、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9、在化学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中,硝酸中被还原和未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A.3:1 B.1:1 C.1:2 D.1:310、—定量CO2通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溶液A,向A溶液中逐滴滴入某浓度稀盐酸,加入V(HC1)与生成n(CO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入的CO2气体为11.2LB.A溶液中n(NaHCO3)=2n(Na2CO3)C.A溶液中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D.A溶液中可能含有NaOH和NaHCO311、下列对1mol/L的Na2SO4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含有1molNa2SO4B.将142gNa2SO4固体溶于1L水可得到1mol/L的Na2SO4溶液C.将142gNa2SO4·10H2O固体溶于少量水后,再将其稀释成1000mLD.从1mol/L的Na2SO4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Na+的浓度都是2mol/L12、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是纯净物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D.胶体属于介稳体系13、有关2L0.1mol/LK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0.1molK2SO4 B.水的体积为2LC.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D.取出1L溶液后,浓度变为0.05mol/L1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萃取操作振荡时,要不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气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蒸发时,蒸发皿必须要垫石棉网加热D.容量瓶、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都要检查是否漏液15、将5mL10mol/L的H2SO4稀释到100mL,所得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2mol/L B.2mol/L C.0.5mol/L D.5mol/L16、20mL0.5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2mol/LB.0.02mol/LC.0.5mol/LD.0.05mol/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淡黄色固体A和气体X存在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A的名称____________,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下图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常温常压下,D、F、K均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A是由单质C在D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反应中生成的部分物质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化合物I的化学式为________;(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19、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50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___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______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______mL量筒最好。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0.5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A.烧杯B.坩埚C.表面皿D.泥三角E.酒精灯F.干燥器(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3)写出步骤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已知MnO2生成Mn2+和H2O)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试剂的化学式)来提取碘,该步骤所用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同时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21、蒸馏是实验室制备蒸馏水的常用方法。(1)图I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常用装置,图中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4)图II装置也可用于少量蒸馏水的制取(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其原理与图I完全相同。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还应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根据方程式知,生成lmolN2O,需要3molCO,由于不能确定外界条件,所以不能确定气体的体积,A错误;B.N2O和CO2每个分子都含有22个电子,物质的量相同含有的电子数相同,B正确;C.N2O中N元素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常用中间价态,化合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N2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错误;D.在上述反应中CO被氧化,而不是被还原,D错误。答案选B。2、B【解析】
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因此需要判断溶质乙醇与溶剂水的质量关系;每个乙醇C2H5OH分子中含6个H原子,每个水H2O分子中含2个H原子;根据“乙醇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与水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相等”可推算溶液中乙醇与水的质量关系。【详解】根据氢原子数相等,找出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出质量关系。C2H5OH~6H~3H2O46
54此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6%,故答案选B。3、B【解析】
A.反应2Na+2H2O=2NaOH+H2↑属于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Cl2+H2O=HCl+HClO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反应CaCO3CaO+CO2↑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反应Ca(ClO)2+2HCl=CaCl2+2HClO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B。【点睛】一个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就看反应中有无元素化合价变化。4、B【解析】Bi和Bi互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电子数同,中子数不同。5、D【解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所需使用的仪器为天平(或量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详解】A.此仪器为分液漏斗,通常用于分离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A不合题意;B.此仪器为锥形瓶,常用于中和滴定实验中,B不合题意;C.此仪器为圆底烧瓶,常用于固、液加热条件下的制气反应,C不合题意;D.此仪器为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D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A、制备氧气一般用KMnO4受热分解或KClO3和MnO2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如果用H2O2制备O2,用MnO2作催化剂,不需要加热,故选项A错误;B、HCl极易溶于水,因此需要防止倒吸,本装置缺少防倒吸,故B错误;C、制取Cl2,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来制备,故C正确;D、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CO2属于酸性氧化物,因此干燥C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7、D【解析】
A.反应①中NaHSO4中各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NaHSO4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B.反应①中碘元素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应②中碘元素由+5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B错误;C.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由反应②可知NaIO3的氧化性大于Na2SO4,故C错误;D.反应①中生成1mol碘转移2NA电子,反应②中生成1mol碘转移10NA电子,所以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2NA:10NA=1:5,故D正确;故答案为D。8、B【解析】
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相同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沉;答案选B。9、D【解析】
化学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3molCu被氧化,还原的硝酸为2mol。【详解】在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硝酸得电子作氧化剂,硝酸中N元素得电子被还原,铜作还原剂,铜元素被氧化,如果有8mol硝酸参加反应,则有2mol硝酸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被还原的HNO3与和未被还原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2:6=1: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酸性、氧化剂的判断的方法是关键。10、C【解析】
若溶质只有Na2CO3,加入盐酸开始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前后两阶段消耗盐酸体积之比为1∶1,而实际消耗盐酸体积为1∶(4-1)=1∶3,故溶质为Na2CO3、NaHCO3,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由图可知,开始不生成气体,后来生成气体,且耗盐酸体积为1∶(4-1)=1∶3,故溶质为Na2CO3、NaHCO3,由NaHCO3+HCl=NaCl+CO2↑+H2O可知,n(CO2)=0.5mol,Vm未知,不能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该反应消耗盐酸为0.5mol,n(NaHCO3)=0.5mol,由Na2CO3+HCl=NaHCO3+NaCl可知,n(HCl)=n(Na2CO3)=,则原NaHCO3为0.5mol-=,即A溶液中n(NaHCO3)=2n(Na2CO3),故选C。11、D【解析】A.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有关,溶液体积未给出,无法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142gNa2SO4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可得1mol/L的Na2SO4溶液,不是指溶剂的体积为1L,故B错误;C.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为142g÷322g/mol=0.44mol,所以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44mol,溶液体积为1L,所以硫酸钠溶液浓度为0.44mol/L,故C错误;D.1mol/L的Na2SO4溶液中Na+的浓度是2mol/L,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则从1mol/L的Na2SO4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Na+的浓度都是2mol/L,故D正确;答案选D。12、D【解析】
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分子构成时由多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B.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是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所在;C.饱和氯化铁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产氢氧化铁沉淀;D.胶体是一种均一、介稳定的分散系。【详解】A.因为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就是胶体,胶体属于混合物,故A项错误;B.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是有丁达尔效应,故B项错误;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沉淀,故C项错误;D.胶体较稳定,静置不容易产生沉淀,属于介稳体系,故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胶体的介稳性是学生难理解的地方。做题时需要注意,胶体之所以具有介稳性,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作用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互相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此外,胶体粒子所作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13、C【解析】A、2L0.1mol·L-1的K2SO4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2L×0.1mol·L-1=0.2mol,故A错误;B、应是溶液的体积为2L,故B错误;C、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1,故C正确;D、取出1L溶液后,浓度不变,浓度为0.1moL·L-1,故D错误;故选C。14、C【解析】
A.萃取操作振荡时,要不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气,否则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易产生安全事故,故A正确;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测量馏分的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C.蒸发皿属于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所以蒸发时,蒸发皿不要垫石棉网加热,故C错误;D.有活塞的仪器在使用前要检漏,容量瓶、分液漏斗有活塞,所以在使用前要检漏,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明确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15、C【解析】
由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稀释到100mL,所得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答案为C。16、B【解析】
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0mL0.5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L×0.5mol/L500mL=0.02mol/L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过氧化钠CO22Na+O2Na2O2Ca2++CO32-=CaCO3↓【解析】
由转化关系可以知道,淡黄色固体A能与气体X反应生成固体Y与气体B,所以该反应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由此可推知淡黄色固体A为Na2O2,气体X为CO2,固体Y为Na2CO3,反应生成的气体为O2;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CaCO3,所得溶液为NaCl溶液;(1)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固体A为过氧化钠;X的化学式为:CO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过氧化钠,CO2。
(2)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Na+O2Na2O2。(3)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a2++CO32-=CaCO3↓。18、Na2O2NaHCO32Na+2H2O=2NaOH+H2↑2NaHCO3Na2CO3+H2O+CO2↑【解析】
A是由单质C在D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应为Na2O2,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应为H2O,则D为O2,E为NaOH,C为Na,F为H2,由转化关系K为CO2,H为Na2CO3,I为NaHCO3。【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a2O2;(2)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合物I的化学式为NaHCO3。(3)反应①为Na和H2O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反应②为碳酸氢钠的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19、C烧杯和玻璃棒BCD2.0小于13.6mL15mL大于【解析】
(1)配制溶液时,固体需用天平称量、液体需用量筒量取,然后放在烧杯内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冷却后转移入容量瓶,然后加水定容。(2)A.使用容量瓶前,需检查是否漏水,以保证配制过程中溶质不损失;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不能用待配溶液洗涤;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应先放在烧杯内溶解,冷却后转移定容;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应先放在烧杯内溶解,冷却后转移定容;E.溶液定容完成后,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3)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0.1mol/L×0.5L×40g/mol。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4)利用稀释定律,可计算出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选择量筒时,规格尽可能小,但需一次量完。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取浓硫酸体积偏大。【详解】(1)配制溶液时,固体用天平、液体用量筒,然后放在烧杯内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冷却后转移入容量瓶,然后加水定容。在图中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C,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烧杯和玻璃棒。答案为:C;烧杯和玻璃棒;(2)A.使用容量瓶前,需检查是否漏水,以保证配制过程中溶质不损失,A正确;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不能用待配溶液洗涤,B不正确;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应先放在烧杯内溶解,冷却后转移定容,C不正确;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应先放在烧杯内溶解,冷却后转移定容,D不正确;E.溶液定容完成后,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E正确;故选BCD。答案为:BCD;(3)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0.1mol/L×0.5L×40g/mol=2.0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所得溶液浓度小于0.1mol/L。答案为:2.0;小于;(4)设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利用稀释定律,0.5mol/L×0.5L=,V=0.0136L=13.6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15mL量筒最好。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取浓硫酸体积偏大,所得溶液浓度大于0.5mol/L。答案为:13.6mL;大于。【点睛】不管溶质是固体还是液体,也不管在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多少,配制溶液时,都必须将所称取或量取的溶质放在烧杯内溶解,冷却至室温后,才能转移入容量瓶。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Withanolide-A-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Deuterium-oxide-Water-d2-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工业废气净化装置合作协议书
- 中学生必读名著骆驼祥子读后感
- 旅游景区数字化升级建设合同
- 2025年新型分子筛系列产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智能机器人研发与生产合作书
- 私人订制旅行计划取消责任免除协议
- 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
- 关于提高工作效率的致词演讲
- 12J201平屋面建筑构造图集(完整版)
- 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4年
- 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监控系统证券公司接口规范
- 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
- 2025届天津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 水产品冷冻加工原料处理与加工技术考核试卷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整章思维导图
- 全新保密协议模板公安下载(2024版)
- 初一英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 GB/T 4008-2024锰硅合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