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土壤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土壤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土壤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土壤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学复习资料112第一、二章一、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能力2、ditrigonalcavity(复三方网孔):由于硅氧四面体片变形,使其六方网孔畸变而成的孔穴。3、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5,土壤粘粒氧化物:是指存在于可变电荷土壤粘粒中铁、镒、铝、硅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二、问答题2、简述土壤的基本功能。(一)土壤的生产功能1、保肥与供肥2、蓄水与供水3、生物支撑4、缓冲环境变化作用(二)土壤的环境功能1、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2、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1)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2)影响水体和溶质流动(3)对污染物有净化作用(4)物质与能量贮存和循环作用3、说明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的结构特征、胀缩性、电荷性质、胶体特性和它们在我国土壤中的分布特征。(一)高岭石:(kaolinite):1:1型晶层结构;无胀缩性;为可变电荷;比表面小,且以外表面为主。胶体特性较弱;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土壤中。蒙脱石:2:1型晶层结构,单位晶胞分子式为Al4Si802o(HO)4;胀缩性很大;为永久电荷;比表面大,内外表面都有,主要是内表面,胶体特性很强。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土壤中伊利石:2:1晶层结构:层间吸附着钾离子,K+半陷在复三方网孔内,(非交换性钾),无胀缩性:同晶替代现象普遍为永久电荷;,比表面较大,内外表面都有,主要是内表面,胶体特性介于高岭石和蒙脱石之间;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土壤中,南方土壤中少第三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腐殖化作用: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变为腐殖物质的过程。*2、腐殖化系数(humificationcoefficient):有机物料中单位质量的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的碳量。三、论述题☆1、论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的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土壤有机质是作物所需的N、P、K、S及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同时,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质部分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可促进矿物风化,有机质矿化可产生大量CO?有利于某些养料的有效化。二)改善土壤肥力特性:物理性质:1、促进良好结构的形成。2、有机质中富含热量,颜色深暗,利于提高地温;化学性质:有机质能增加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生物性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没有它就没有所有生物化学过程。三)提高土壤的保肥和缓冲能力。1、腐殖酸及其盐可组成强的缓冲体系,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2、腐殖质是有机胶体,带有许多功能团,增加土壤的负电荷量,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四)生理活性:促进植物氧化还原作用,提高植物呼吸强度。*2、论述土壤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一)土壤腐殖含有多种功能基,这些功能基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络合和富集能力,可以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被固定,减少重金属离子向植物体的富集。(二)土壤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有强烈的亲和力,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活性、残留、生物降解、迁移等过程有重要影响。(三)土壤有机质是全球碳平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碳库,对全球碳平衡有重要影响。(四)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没有土壤有机质,就不会有土壤中的生物化学过程,因而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第四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当量孔径:与一定水吸力相对应的土壤孔隙直径,简化公式为:d=3/hd:土壤当量孔径,h:土壤水吸力(毫巴)2、土壤质地:根据土壤机械组成确定的土壤类别名称。分为砂质土、壤质土、和粘质土三类二、问答题:1、说明砂质土和粘质土的肥力特征。1、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砂粒含量高而粘粒含量少,通气孔隙多,毛管孔隙和贮存孔隙少,土壤的通气性好。土壤的透水性好,但持水能力差。砂质土的热容量小,导热率高,对温度不稳定,易升温也易降温,为“热性土砂质土不易结块,耕性好。2、土壤化学性质。砂质土的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粘土矿物含量少,养分含量少。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高,有机质易分解,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缺乏胶体物质,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低,土壤的保肥能力差,养分容易淋失。砂质土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高。4、说明土壤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1、调节土壤水分与空气的矛盾2、调节土壤有机质消耗和积累的矛盾3、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4、改善土壤耕性,利于作物根系伸展5、怎样改善土壤团粒结构。1、增施有机肥料,有机物质分解产物多糖等及重新合成的腐殖物质是土壤颗粒的良好团聚剂;2、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3、合理耕作,如免耕、深松耕等。4,合理灌溉,喷灌、滴灌、渗灌。5、施用化学物质,如石灰、石膏、土壤结构改良剂。第五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田间持水量: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2、达西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土壤的水量与土水势梯度成正比。★二、计算盆栽试验,每盆装干土5kg,已知某土壤含水量为14%,应称取风干土多少kg?若土壤田间持水量为35%,维持盆中土壤相对含水量80%,应灌水多少kg?三、问答题1、简述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水的主要特点。(1)、吸湿水:干燥土粒从空气中吸附气态水分子保持在土粒表面的水分。吸湿水需105C烘干6〜8小时才能将其从土粒表面分离。是无效水。吸湿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叫做最大吸湿量或吸湿系数。土壤吸湿系数主要受土壤质地影响。(2),膜状水(filmwater):靠土粒剩余引力吸附的液态水。膜状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为最大分子持水量。膜状水有无效水和有效水。作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呈现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为凋萎系数。土壤的凋萎系数:砂土5%、壤±10%、粘土15%,,(3)、毛管水:靠土壤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称为土壤毛管水。毛管水可以在土壤毛管中上下左右移动、具有溶解养分的能力、作物可以吸收利用。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第六章一.名词解释1、土壤气通量: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压力下,进入单位体积土壤中的气体总量2、ODR(氧气扩散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土壤截面扩散的氧的质量。二.问答题1土壤空气组成有哪些特点?(1)、与大气相比,氧气含量较低,二氧化碳含量较高。(2)、在渍水土壤中,还有一定数量的还原性气体。(3)、土壤空气组成是变化的。(4)、土壤空气常处于水汽饱和状态。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下塑限:简称塑限,土壤呈现塑性时的含水量2、上塑限:也叫流限,土壤因含水增多而失去塑性,并开始成流体流动时的水量3、阿贝特限:土壤的各个结持度阶段间的分界点含水量。4、土壤结持度:上壤随含水量变化而呈现的土壤相态阶段二、问答题1、什么是土壤胀缩性,影响土壤胀缩性的因素有哪些?土壤胀缩性指土壤吸水或失水时,土壤容积增大减小的现象。影响因素:(1)、土壤粘土矿物类型,2:1型粘土矿物>1:1型粘土矿物;(2),土壤质地,粘土>砂土; (3)、交换性阳离子,低价离子>高价离子;(4)、土壤结构,结构差的土壤〉结构好土壤。第八章一、名词1、土壤阳离子专性吸附:土壤胶体表面的原子与阳离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表面内圈配合物的吸附。2、土壤阴离子专性吸附:阴离子进入粘土矿物或较化物表面的金属原子配位壳中,与配位壳中的羟基或水合基重新配位,并直接通过共价键或配位键结合在土粒表面的吸附盐基饱和度:土壤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3、ZPC--电荷零点(零点电荷PZC):土壤粘土矿物表面不带正电荷,也不带负电荷,其表面电荷等于零,此时的pH值称为电荷零点。4、永久电荷:来自土壤胶体内同晶替代,不随环境pH变化而改变的电荷。5、可变电荷:环境pH变化,土壤胶体的表面电荷的数量和符号发生改变的电荷。二、问答题1、土壤胶体构造是怎样的?(1)、啜(如粘土矿物、腐殖质、粘粒氧化物等)(2)、决定电位离子层(土壤胶体表面的一层离子,决定土壤电荷量和电性)(3)、补偿离子层(包括非活性补偿离子层和扩散层)

*2,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CEC:每千克土壤吸附阳离子的厘摩尔数(1)粘土矿物 (2)土壤质地土壤CEC按下列排序:粘土〉壤土〉砂土土壤pH土壤CEC随着土壤pH升高而增大*3、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有哪些?(1)、可逆反应(2)、等价离子交换,如36g钱交换40g钙(3)、服从质量作用定律*4、影响土壤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因素有哪些?(1)-pH:pH升高,土壤对阳离子专性吸附量增加 (2).胶体类型(3).离子本性氧化铁凝胶:Pb>Cu>Zn>Ni>Cd>Co 氧化铝凝胶:Cu>Pb>Zn>Ni>Co>Cd5.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专性吸附机理Cu2+、Zn2+、Hg2+、Pb2+等重金属阳离子对铁、铝氧化物表面的氧原子的极化能力很强,它们能够透过表面的扩散层进入stern层,取代其表面的H原子,与氧原子进行共价键结合,形成表面内圈配合物6、土壤阴离子专性吸附有什么特点。专性吸附是由共价键或配位键引起的,发生在stern层,可在各种电荷土壤上发生,吸附性强,不可代换,使土壤负电荷增加,pH上升。7、图表分析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组成小麦幼苗干重(g)小麦幼苗吸钙量(mg)A40%Ca+60%H2.8011.15B40%Ca+60%Mg2.797.83C40%Ca+60%Na2.344.36以上实验中的ABC三种上壤为同意上样得到三种不同处理,其中含Ca量相同,但Ca+的陪补离子不同,,使得幼苗含钙量顺序为A>B>C,即三组土样的交换性钙的有效度为A>B>Co由于钙含量是相同的,造成的原因是陪补离子的效应不同。Mg"、Na+与胶体的吸附力大小顺序HSMgZ+ANaF即对提高钙离子的有效度的作用是依次减弱的。第九章三、分析讨论图9-3,1、砖红壤、红壤和黄棕壤对NaOH的缓冲曲线。2、三种土壤的极限pH大小排序与其pH相反,为前红壤〉红壤〉黄棕壤,因为土壤极限大小取决于土壤CEC,CEC越大,极限pH越低。3、黄棕壤对NaOH缓冲能力最大,其次为红壤,砖红壤缓冲碱的能力最弱。4、从图中可以看出,钠饱和度为50%左右时,土壤缓冲碱的能力最强。一、名词解释*ESP(土壤碱化度):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极限pH: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全部为致酸离子时的土壤pH值。二、问答题*2、说明土壤pH与磷、铁、铜、锌有效性的关系。

①土壤PH在6.5左右时,各种元素的有效性都较高并适宜多数作物的生长;②PH-7的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最高,而在PH>7时,易产生磷酸钙的沉淀,磷的有效性降低;③铁、铜、锌等元素有效性在酸性和强碱性土壤中高;在PH>7的土壤中,活性铁、铜、锌等离子明显下降,并常出现铁供应不足第十章4、简述磷素在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的固定过程。(1)在石灰性土壤中,土壤溶液中磷酸根离子与土壤钙、镁作用产生一系列磷酸钙、镁盐而逐渐被固定,如磷酸八钙、磷酸十钙等。(2)在酸性土壤中,磷酸根离子与土壤铁、铝作用生成一系列磷酸铁铝化合物而渐被固定。如磷酸铁铝、粉红磷铁矿、磷铝石等。5、土壤有效养分的临界指标。N: ;P:土壤有效磷临界标准为15mg/kg:K:土壤速效钾临界标准120mg/kg十一章一、名词1、土壤发生:成土母质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的影响下,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形成土壤物质的过程。2、成土母质: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碎屑物,形成上壤的初始物质,通过成土过程可发育为土壤*3、灰化过程、土壤渍水带经常上下移动,土体干湿交替,使土壤氧化还原反应长期交替进行,在土体中形成锈纹、锈斑、铁镒结核等物质的过程。*4、铁铝化过程、热带、亚热带地区原生铝硅酸盐矿物强烈分解,土壤中形成和枳聚次生铁铝氧化物的过程。典型土壤:砖红壤、红壤、黄壤5、潴育化过程:土壤渍水带经常上下移动,土体干湿交替,使土壤氧化还原反应长期交替进行,在土体中形成锈纹、锈斑、铁铳结核等物质的过程。十二章二、简答1、土壤发生学分类单元有那些?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2、黄棕壤土属是怎样划分的?硅铁质黄棕壤硅铝质黄棕壤硅质黄棕壤铁质黄棕壤硅钾质黄棕壤红棕土3、砂姜黑土分布和主要性质分布:砂姜黑土主要分布于淮北平原、鲁中南山地丘陵周围的山麓平原洼地、南阳盆地及太行山山麓平原的部分地区,为我国北方暖温带半湿润区的一种非地带性的半水成土壤。理化性质:(1)次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2)土壤质地粘重、胀缩性大。(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