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安全培训》课件_第1页
《职业病安全培训》课件_第2页
《职业病安全培训》课件_第3页
《职业病安全培训》课件_第4页
《职业病安全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内容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如何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异疾病。具有法定性:职业病范围和处理办法由国家统一制定和公布。发现职业病必须向有关部门报告;病人享有相应的劳保待遇和赔偿。(工伤:外伤、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与职业有关,但职业危害因素不是该病的直接原因,是诸多因素之一。例:精细作业工人视力低下,高温作业工人的高血压等。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什么是职业病2002年国家颁布的职业病目录:

(绿色字为新增补的职业病)一、尘肺: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2002年国家颁布的职业病目录:

(绿色字为新增补的职业病)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三、职业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三、职业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工业性氟病;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毒;

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农药中毒;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56、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炭疽;2、森林脑炎;3、布氏杆菌病。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炭疽;六、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敏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六、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七、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七、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九、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工人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九、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十、其他职业病:1、金属烟热;2、职业性哮喘;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4、棉尘病;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十、其他职业病:1、金属烟热;职业病危害因素

也即职业病的病因,主要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职业损伤性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

也即职业病的病因,主要(一)化学因素:①外源性化学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三氯乙烯、正己烷等;②生产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粉尘、硅酸盐粉尘、金属粉尘、炭系粉尘、有机粉尘、混合粉尘等。(一)化学因素:(二)物理因素:

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二)物理因素:(三)生物因素:

细菌、病毒引起的职业性传染病,昆虫和尾蚴引起的谷痒症、稻田皮炎;生物蛋白质大量吸入引起发热;某些植物引起支气管哮喘;一些水生动物的体液能引起皮肤角质层特殊组分的溶解等。(三)生物因素:(四)职业损伤性因素:

精神紧张,劳动性疲劳,强迫性体位,不合理工具,个别器官或系统的过度紧张等。(四)职业损伤性因素:法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概念:

《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1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法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概念:

《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近年来新出现的严重职业病中毒事故:苯中毒;正己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三氯甲烷中毒;醋酸乙烯酯中毒;三氯乙烯中毒和变态反应;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等。近年来新出现的严重职业病中毒事故:“凡物皆有毒,只是量的多少”当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浓度(强度)与作用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例:喝酒(生活性);正己烷中毒(职业性)。“凡物皆有毒,只是量的多少”当职业病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1、呼吸道:气体、蒸气、气溶胶(粉尘、烟、雾)2、皮肤:脂溶性(有机溶剂:苯、甲苯,有机锡,四乙基铅等)水溶性(酸、碱。HF)个别金属:汞;某些气态毒物:氰化氢。3、消化道:固体,粉尘。不良卫生习惯(从咽部进入消化道)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1、呼吸道:气体、蒸气、气溶胶(粉尘、烟“把老虎关起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清洁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标准、通风、个人防护、健康监护等。预防粉尘危害的八字经验:革、水、密、风、护、管、教、查“把老虎关起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清洁水怎样预防甲苯(天那水)职业中毒甲苯,为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市面常见的“天那水”、“开油水”、“洗面奶”主要成分为甲苯。(1)、接触机会:甲苯可作为油漆、喷漆、染料的稀释剂。使用甲苯的工种常见的有喷油、丝印、印刷、清洗、粘胶、过油等。(2)、进入途径:主要经呼吸道、皮肤吸入,误服时可经胃肠道吸收。怎样预防甲苯(天那水)职业中毒甲苯,为无(3)、毒性及临床表现:甲苯属中等毒性,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可致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倦睡,严重者可致站立不稳、烦躁、抽搐以至昏迷。长期吸入和接触甲苯,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征,也可引起慢性皮炎、流泪、结膜充血和慢性咽炎等。(4)、预防措施:甲苯虽然有毒,但并不可怕,只要认真落实好“预防有机溶剂中毒的措施”,中毒事故完全可以避免。(3)、毒性及临床表现:甲苯属中等毒性,甲苯使用场所警示牌:警示1、甲苯属中等毒性物质。吸入高浓度甲苯易导致急性中毒;2、甲苯作业场所必须保持良好通风,使用人员应注意戴防毒口罩加强防护;3、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脱离现场,并到医院检查,有可疑甲苯中毒者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甲苯使用场所警示牌:怎样预防噪音病

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噪声,噪声引起的疾病,我们称它为噪声病。噪声病有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噪声病和噪声性耳聋。非特异性噪声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心悸、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综合症以及心脏、血管、血压的异常。噪声性耳聋是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的内耳损伤,本病起病缓慢,开始常有暂时性的耳聋、耳鸣,脱离噪声环境后逐步好转,医学上称为听觉疲劳,这时如不拖累噪声环境,就会变成耳聋。怎样预防噪音病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接触预防噪声病的措施包括:(1)降低噪声强度(2)采取隔声措施(3)个体防护(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预防噪声病的措施包括:警示:1.噪声能引起耳聋、心血管损害以及神经衰弱综合症等。2.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请坚持戴防噪声耳具。一旦发现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有可疑噪声聋者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警示:怎样预防尘肺病尘肺病是由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病疾病,简称尘肺。尘肺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为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咯痰等症状,一旦患上尘肺,即使脱离粉尘环境,病情仍可继续发展,日益严重。尘肺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粉尘作业工人应注意防护。一、接触机会二、预防措施:革、水、密、风、护、管、教、查。怎样预防尘肺病警示:1.吸入粉尘能引起尘肺病,尘肺病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能力。2.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请坚持戴防尘口罩;3.一旦发现有气短、胸闷、咳嗽等肺部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X线胸片检查,有可疑尘肺病者,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警示: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7、健康监护管理办法8、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9、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10、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法目录

第一章总则(1--12条)

第二章前期预防(13—18条)

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19—38条)

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39—54条)

第五章监督检查(55—61条)

第六章法律责任(62—76条)

第七章附则(77—79条)职业病防治法目录第一章总则(1--12条)

第二用人单位劳动者履行保护健康义务主张保护健康权利政府监管部门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中有关法律关系用人单位劳动者履行保护健康义务主张保护健康权利政府监管部门职第一章总则共12条(1~12条)第一章总则共12条(1~12条)立法宗旨(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立法宗旨(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续)适应范围空间、时间以及对人的效力职业病界定

四个条件:患病主体、职业活动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教材203页《职业病目录》)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续)适应范围空间、时间以及对人的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续)

(第七十八条)

本法第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以外的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治活动可以参照本法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参照执行本法的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续)

(第七十八条)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

(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用人单位责任

(第四、五、六条)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用人单位责任

(第四、五、六条)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第八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第44条: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报告)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第八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职业卫生标准

(第十一条)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公布。(卫生标准与卫生要求的异同——第13条)职业卫生标准

(第十一条)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第二章前期预防共6条(13~18条)第二章前期预防共6条(13~18条)什么是前期预防?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什么是前期预防?前期预防主要内容工作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制度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审查验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特殊作业的管理前期预防主要内容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

(第十三条)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相应的防护设施生产布局合理有配套的卫生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法律、法规及卫生部门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

(第十三条)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第十四条)申报的项目内容申报的责任人申报的时限(教材45页《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21号卫生部令)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第十四条)申报的项目内容前期预防对应的法律责任14条对应罚则64条:限期整改,警告,并处2~5万元。15、16条对应罚则62条:警告,限期改正,10~50万元,关闭。前期预防对应的法律责任14条对应罚则64条:限期整改,警告,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共20条(19~38条)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共20条(19~38条)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应当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组织机构、防治计划、管理制度、档案管理、监测评价、事故应急救援用人单位应当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建立作业场所危害控制制度作业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控制措施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检查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主要内容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续)作业管理原材料和防护设备使用管理、建立规章制度、应急救险、安全操作规程对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性物质、化学品的特别规定控制职业危害转移的规定危害告知的规定未成年工和女职工保护规定职业卫生培训规定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管理职业病防治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续)作业管理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续)用人单位10项保护劳动者健康义务: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所、培训教育)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职业病报告义务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妥善安置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落实职业病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未成年工、女工保护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续)用人单位10项保护劳动者健康义务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续)劳动者7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措施要求提供防护设施和用品、改善工作条件批评、检举、控告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无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参与职业卫生工作民主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续)7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第十九条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的规定

第二十条用人单位防护设施和用品的规定第二十二条危害公告告知和危害警示的规定严重职业病危害:54种第二十三条应急设施设立和对防护用品管理的规定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场所第二十四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管理的规定谁实施?谁来做?测定期限?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及向劳动者公布检测、评价的目的(不符合标准时)第十九条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的规定

第二十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对提供设备、材料供应商的规定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应该掌握职业病危害的规定第三十条职业病危害的合同告知企业中哪一个部门来具体执行?第三十一条职业卫生培训和劳动者的义务谁接受培训?谁来培训?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对提供设备、材料供应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职业健康检查对象、内容、时间、谁来检、费用、检查结果的处置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内容、保存、期限、使用管理

(教材157《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3号卫生部令)第三十四条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理

(教材214《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第三十五条特殊人群保护什么是未成年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8条:“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职业健康检查第三十六条劳动者享有的劳动保护的权利接受教育培训权利接受职业健康监护权知情权请求权检举、控告权拒绝作业权民主监督管理权第三十七条工会组织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第三十八条职业病防治的费用第三十六条劳动者享有的劳动保护的权利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对应的法律责任19条对应罚则63条:警告,限期整改,2万元20条对应罚则65条:警告,限期整改,5~20万元22条对应罚则63条、65条23条对应罚则65条、68条:责令整改治理,并处5~30万元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对应的法律责任19条对应罚则63条:警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对应的法律责任(续)24条对应罚则65条、72条25条、26条对应罚则66条: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20万元30条对应罚则64条:限期整改,警告,并处2~5万元31条对应罚则63条32条对应罚则64条、68条34、35条对应罚则68条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对应的法律责任(续)24条对应罚则65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共16条(39~54条)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共16条(39~54条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职业病诊断(谁能诊断?何地诊断?)职业病诊断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职业病伤残等级的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劳动者可以在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职业病诊断(谁能诊断?何地诊断?)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诊断人员执业医师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三人以上集体诊断《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诊断医师共同签署诊断机构审核盖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诊断人员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诊断原则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现场调查评价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等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诊断原则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

诊断需要哪些资料?①

身份证明:身份证,工厂工作证明;②职业史:在什么工厂、什么工种,干了多长时间,接触哪些有毒害因素,这些有毒害因素的检测评价报告,以及工作过程中的防护情况等;③健康监护档案:进厂时的上岗体检、工作后的定期体检;④健康损害资料,即看病就医的病历记录等。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

诊断需要哪些资料?①身份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诊断争议鉴定对诊断有异议时,申请职业病鉴定鉴定的地域管辖:诊断机构所在地地市级、省级设诊断鉴定委员会对市级鉴定不服,可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设专家库,随机抽取鉴定专家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诊断争议鉴定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职业病人保障疑似职业病人保障(第四十九条)职业病人保障(第五十至五十四条)就医、治疗、康复、工作安排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获得赔偿医疗和生活保障费用承担责任用人单位变更时职业病人的安置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职业病人保障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对应的法律责任48、49、50条对应罚则65、68条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对应的法律责任48、49、50条对第五章监督检查共7条(55~61条)第五章监督检查共7条(55~61条)监督检查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措施:调查取证、查阅复制有关资料、采样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可采取的临时控制措施:责令暂停作业、封存有关材料和设备、组织控制事故现场对卫生行政部门及其执法人员的要求(第五十八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监督检查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六章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管理相对人(用人单位、卫生服务机构)行政责任罚种: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罚款、责令停止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责令停止使用、责令限期治理、没收违法所得、取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格等等处罚幅度最高达到50万元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承担健康损害赔偿责任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分刑事责任法律责任管理相对人(用人单位、卫生服务机构)法律责任(续)第七十条:已对劳动者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关闭,并处10~30万元第七十一条:造成严重职业病危害事故: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常见案由及处罚.doc法律责任(续)第七十条:已对劳动者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关闭,并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放射事故管理规定配套规章:职业病分类目录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卫生监督程序······尘肺病防治条例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规范用人单位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技术服务标准与技术规范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框架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职业病危害分类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目录作业场所管理作业管理……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鉴定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监测……标准管理办法职业病分类建设项目设计接触限值检验方法放射卫生防护听力保护规范……事故处理监督程序处罚办法……规范用人单位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技术服务标准与技术规范职业病防治现已发布的配套规章和文件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1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2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3号)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4号)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令25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00263号文)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卫法监发2002108号文)严重职业病危害目录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目录.doc现已发布的配套规章和文件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正在起草的规章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使用管理办法(已发布)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办法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核事故医学应急计划正在起草的规章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使用管理办法(已发布)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法处罚办法职业卫生监督程序职业病统计报告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管理规定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办法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技术规范粉尘作业场所管理规范放射诊疗卫生防护规范工业企业听力保护规范行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标准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卫生要求劳动生理卫生与工效学标准职业危害防护导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发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积极研究采用国际标准,重视标准的可操作性对现有标准认真清理,科学分类丰富标准的种类,满足企业和监督执法的需要。(接触限值、检验方法、设计标准、操作规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发布国家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标准分类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作业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职业危害防护导则劳动生理卫生、工效学标准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职业卫生标准分类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卫生部2002年4月9日发布157项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385种)职业病诊断标准(110)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42)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2)检测方法(1)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卫生部2002年4月9日发布157项工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粉尘(47种)毒物(329种)物理因素(8种)生物因素(1种)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粉尘(47种)职业病目录

10类115种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职业病目录

10类115种尘肺(1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认清法律赋予的防治职业病责任,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职业病防治各项措施认清法律赋予的防治职业病责任,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职业用人单位责任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用人单位责任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及责任制职业危害评价审查作业环境管理劳动用工管理事故应急处理健康监护档案管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及责任制卫生部门的责任实施职业卫生监督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与监督“三同时”的审查对用人单位执行国家法规标准情况的经常性监督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规定和使用监管对有毒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的监管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卫生部门的责任实施职业卫生监督卫生部门的责任(续)制定公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组织职业病防治法宣教,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组织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管理职业病诊断、鉴定、报告工作和专家库监管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用品规范执法程序、管理执法队伍、实施执法监督会同劳动保障部门规定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卫生部门的责任(续)制定公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各级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乡镇政府应当认真执行本法,支持卫生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工会组织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各级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职业卫生法制意识,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职业卫生法制意识,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我国职业病发病的情况2007年底,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69万多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近63万例现有尘肺病人48万多例,已死亡万例每年新增尘肺病例约1万例

每年职业中毒和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人近3万例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实际职业病发生数、死亡数远大于这个报告数有的地方出现“尘肺村”、“中毒村

99我国职业病发病的情况2007年底,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69万多2009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495例,死亡病例748例2009年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3.80%2009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2009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63例2009年共报告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职业病1106例1002009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山东省职业卫生现状工业大省,工业门类齐全,老工矿企业多,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其中许多企业存在职业危害2009年全省有职业危害企业万家,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劳动者150万人;职业病发病呈增长趋势2003-2009年报告新发职业病增长速度超过10%职业病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健康、导致劳动者死亡、致残、过早丧失劳动能力,而且治疗、康复费用较高,给劳动者、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山东省职业病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几百亿元101山东省职业卫生现状工业大省,工业门类齐全,老工矿企业多,中小2003-2008年职业病发病情况职业病发病呈增长趋势;新发职业病以尘肺病、职业中毒为主,分别占%、22.77%;尘肺危害严重。1022003-2008年职业病发病情况职业病发病呈增长趋势国内职业卫生事故2007年凯实实业有限公司硫化氢中毒2007年福建仙游农民工事件2008年耒阳农民工事件2008年日照钢厂事件2009年安徽凤阳农民工事件2009年7月1日,张海超103国内职业卫生事故2007年凯实实业有限公司硫化氢中毒103国内职业卫生事故2002年时风集团2人死亡,31人白血病2002年白沟事件5人死亡,12人患病2004年广东惠州二个电池厂177人镉超标,2人镉中毒2006年重庆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厂某车间4人职工患肺癌死亡104国内职业卫生事故2002年时风集团2人死亡,31人职业病实例

尘肺病:一个人不能正常呼吸是什么滋味?

105职业病实例

尘肺病:一个人不能正常呼吸是什么滋味?105106106107107108108企业职业病防治关键控制点防尘防毒设施的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超标点的治理防尘防毒设施的使用维护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职业健康查体职业禁忌症的调离109企业职业病防治关键控制点防尘防毒设施的设置109职业卫生管理

1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2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4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5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6职业卫生培训情况7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8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9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10职业卫生档案管理11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110职业卫生管理

1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110一、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文件、组长、副组长、成员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部门、人员数量、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数量、具体项目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设置等111一、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111二、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职业病防治指导思想总的目标分解目标112二、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职业病防治指导思想112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卫生分类管理各项指标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水平指标包括上岗前职业健康监护率、定期职业健康监护率、离岗时职业健康监护率、应急职业健康监护率、离岗后随访健康监护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水平指标,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标率;113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卫生分类管理各项指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水平指标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标率工伤保险与劳动合同签订水平指标包括工伤保险覆盖率、投保率;职业病人保障权利及相关权益保障水平指标、疑似职业病病人、职业禁忌症患者处理指标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的职业病控制水平指标同时是否规定了落实职业病防治计划的实施措施与实施方案114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水平指标114实施情况公司的职业病防治法计划与国家及省职业病防治规划适应性可操作性通过检查各项指标达标率最后评论职业病防治计划执行情况115实施情况公司的职业病防治法计划与国家及省职业病防治规划适应性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文件、公布方式文件形式但必须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职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规定、职业卫生目标管理和责任制、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病人诊疗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116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文件、公布方式116(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职责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职责相关配合部门的职责内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117(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职责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职责11人员职责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领导小组成员、车间主任、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车间安全员等人员职责接触粉尘、噪声、化学毒物、振动等特殊工种的职业病防治岗位的职责(如:电焊机操作人员岗位职责、砂浆搅拌机操作人员岗位职责、振动棒操作人员岗位职责、龙门架操作人员岗位职责等)118人员职责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领导小组成员、车间主任、专兼职(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申报依据申报的分类(初始申报、变更申报)申报的内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119(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申报依据119(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申报范围和申报管理部门、程序申报的时间在申报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项目时,应按照安监局的要求同时提供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材料、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120(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申报范围和申报管理部门、程序12申报实施情况公司各项申报制度是否齐全是否已进行申报、申报机关申报回执是否存档是否有变更申报等

121申报实施情况公司各项申报制度是否齐全121(三)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部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管理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设计管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122(三)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部实施情况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项目数完成各类职业病危害评价情况各类批复是否取得并存档123实施情况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项目数123(四)年度职业卫生目标管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计划劳动者职业健康查体计划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目标计划职业病病人诊治、疗养计划工伤保险目标培训计划档案管理等124(四)年度职业卫生目标管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计划124(五)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

培训计划培训管理部门培训对象:负责人及管理人员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培训周期:上岗前培训及在岗期间定期培训设立考核管理和文字培训资料保存培训通知、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宣传图片等纸质和摄录像资料等125(五)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培训计划125(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

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登记管理,并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妥善保存对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品和产生高危害物质的工艺或场所设置监测系统自动报警装置126(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要立即报告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127(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检测的实施情况日常监测档案是否齐全监测系统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专人分管?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品和产生高危害物质的工艺或场所是否设置监测系统自动报警装置128检测的实施情况日常监测档案是否齐全128检测的实施情况委托的检测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规定,评价报告是否存档、是否告知劳动者、是否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种类、监测或检测时间频次、分布地点、采样方式、浓度(强度)是否符合国家允许标准129检测的实施情况委托的检测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规定,评价报告是否存(七)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查体人数的确定原则查体管理部门对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的处理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查体结果职业健康查体档案存档劳动者接受健康检查的时间应视为正常出勤130(七)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查体人数的确定原则130职业健康查体制度实施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与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签订的委托协议书查体人数是否按规定确定确定职业健康查体的频次、查体项目,能否保证劳动者得到与其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应的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离岗后的医学随访是否按规定完成查体结果是否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受损者是否妥善安置131职业健康查体制度实施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与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健康查体制度实施查体结果是否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查体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已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并努力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知情权不参加或不按要求完成职业健康查体劳动者是否进行处罚132职业健康查体制度实施查体结果是否报告卫生行政部门132(八)职业病人诊疗制度

职业病病人管理部门疑似职业病病人及职业病病人的报告制度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及疗养规定疑似职业病病人及职业病病人的处置规定133(八)职业病人诊疗制度职业病病人管理部门133实施情况是否发生职业病病人及疑似职业病病人是否有各种报告档案134实施情况是否发生职业病病人及疑似职业病病人134(九)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合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健康查体结果等告知告知方式实施:查看合同文本、档案、图片、音像记录等135(九)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合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十)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采取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设施的检修保养周期检修人员、职责发现问题处理方式记录检修情况及时间等规定

136(十)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制度采取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实施记录检修情况及时间问题上报单发现问题的处理记录陪同检修人员签字等137实施记录检修情况及时间137(十一)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

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发放使用制度要求提供个人防护用品的生产、供货单位、使用说明和产品合格证明制度发放方式138(十一)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实施发放标准是否应该符合《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登记和管理是否符合要求139实施发放标准是否应该符合《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十二)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

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结果的处理检查周期、频次奖励、处罚方式发现问题落实方式实施:检查结果记录单、问题上报单、陪同人员签字单等140(十二)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结果的(十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内容应包括: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清单、应急期间组织机构及职责、预警与预测、应急准备、应急报告与应急指令、应急处置、应急终止与后期处置、新闻发布、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周边可利用资源及联系方式成立应急救援分队应急演练频次及记录规定特殊物品的处理方式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141(十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应包括:事故、事件和实施检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是否齐全演练记录、录像等应急救援设备维护维修记录事故报告记录事后调查报告等142实施检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是否齐全142(十四)其他制度

未成年工和女工职业卫生保障制度有害作业转移承包管理制度143(十四)其他制度未成年工和女工职业卫生保障制度143(十五)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根据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的特点制定(制订了交流电焊机操作规程、砂浆搅拌机操作规程、插入式振动器操作规程、龙门架使用操作规程等)操作规程是否齐全,对职工是否进行了培训告知,是否在相关的岗位上墙144(十五)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根据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的特四、警示标示与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

设置制度设置数量及位置标示是否符合要求145四、警示标示与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设置制度145五、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档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职业卫生管理实施档案职业卫生教育档案职业卫生监测档案职工健康监护档案146五、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档案146(一)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档案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申报回执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卫生审查资料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作业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管理情况

147(一)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档案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申报回(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职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规定、职业卫生目标管理和责任制、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病人诊疗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148(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职责、职业(三)职业卫生教育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附:毒物信息卡MSDS)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卫生培训证明劳动者职业卫生宣传培训职业病危害告知(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合同中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等的告知凭证)149(三)职业卫生教育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附:毒物信息卡(四)职业卫生监测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资料(用人单位自身监测)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的公告记录或照片存档)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上报卫生行政部门的记录等150(四)职业卫生监测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150(五)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151(五)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151(六)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152(六)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职业病报告卡、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处理和安置的记录、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和报告记录、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