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十四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参考答案:C略2.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反映了我国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B.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C.政府职能管理范围逐步缩小
D.积极融入全球化市场体系参考答案:B3.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宋教仁遇刺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参考答案:B4.《中国通史》记载:道光二十六年,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出现了“……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外国棉布大量输入C.农民需求大量减少
D.自然灾害破坏严重参考答案:B5.下列事件,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是(
)A.造成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B.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D.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发展为列宁主义参考答案:A工业革命。造成社会上产生和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故选A。BCD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6.维多利亚是英国著名的女王,她从18岁起执政,统治了英国整整63年(1837—1901),她统治的时代是英国历史最为辉煌最令人难忘时代。下列哪项内容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史实(
)A.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B.日不落帝国的发展
C.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福利国家建成参考答案:D7.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南方有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间穿行,就连它们也不会践踏农田,用来讽刺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政策。这说明A.内战后南北矛盾没有彻底消除
B.政策导致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C.农业调整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D.部分人不理解新政的指导思想参考答案:M1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D
解析:罗斯福新政中调整农业的政策,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维持市场的稳定、重建市场信心、保障农场主的利益;材料中“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间穿行,就连它们也不会践踏农田”反映了部分人不理解新政的指导思想。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准确把握。8.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参考答案:C9.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II圾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此处的“三大盟国”是A.美国、英国、中国
B.美国、英国、苏联C.美国、苏联、中国
D.英国、苏联、中国参考答案:A10.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参考答案:C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的一个特点是实行街市制,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选项A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A项;选项B中的市,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排除B项;选项D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坊”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D项;因此本题选C11.当今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
)
①欧洲联盟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
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世界贸易组织
⑤东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参考答案:C12.日本学术界曾提出唐宋变革说,认为唐代是贵族社会的完结,宋代是平民社会的开始。下列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文化现象是A.怀素张旭等草书大师的出现B.情节曲折的传奇小说受到市民欢迎C.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D.《游春图》《步辇图》等风俗画的流行参考答案:C【详解】怀素、张旭等是唐朝的草书大师,唐朝时期情节曲折的传奇小说受到市民欢迎,AB不符合“宋代是平民社会的开始”,排除;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词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的文化需求,符合题意,故选C;《游春图》是隋朝展子虔的山水画,《步辇图》是唐朝阎立本的人物画,故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宋代是平民社会的开始”,联系所学宋词产生的原因分析解答。13.中国古代文人们经常以书法、绘画抒发自己志趣、思想,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和想法。右图为清代“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墨鱼图》,图中鱼的眼睛瞪得很大,被称为“瞪眼鱼”。作者这一夸张的艺术手法的主要寓意A.反映时代变迁,社会动荡和对现实不满
B.试图改造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的想法C.讽刺中国人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大势D.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动向参考答案:A14.下表是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
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
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该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晚清政府税收逐年提升 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C.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D.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参考答案:考点: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表格切入,结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进行思考.解答: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农业税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题,清政府在1895年《马关条约》后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也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侵略也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表格反映的了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故选C15.作为一个雅典公民,伯利克里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
)
A.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述
B.他可能被选举为首席将军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参考答案:C16.《史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这段记载说明A.汉代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工商业成为汉代社会基础C.国家统一促进商业发展
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参考答案:C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依据所学,自战国时期起,我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B与史实不符;D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材料“汉兴,海内为一,……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说明C项正确。故应选C。17.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状况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A.中国政治文明呈现曲折性B.中国民主化水平逐步提升C.公民权益得到法律保证D.国家法制建设步伐加快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图表材料可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选举权”、“鸣放与辩论权”等内容在不同的年代的宪法中存在差别,甚至这些权利“未授予”,说明中国政治文明呈现曲折性。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民主化发展的程度,而是强调中国政治文明呈现曲折性,排除;C项,在某些年的宪法中,中国人民的若干权利没有得到宪法的授予,无法体现公民权益得到法律保证,排除;D项,材料强调中国政治文明曲折性,没有体现国家法制建设步伐加快,排除。1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马克思共同起草该宣言的是(
)A.列宁
B.恩格斯
C.欧文
D.傅里叶参考答案:B19.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重大历史事件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参考答案:D20.宋代的婚俗中,“娶妻不顾门第,直求资财”的风气盛行,在通婚书上要写明男女家中财产状况,嫁娶论财的表现十分明显。在迎亲之前,南方要送花粉一类的东西“催婚”,女家要用帐幔、被褥之类的装点新房,称为“铺房”。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A.婚姻观念发生显著变化
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C.儒家思想对婚姻的影响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参考答案:B21.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示。与d点直接相关的是A.孟子、荀子
B.董仲舒、主父偃
C.朱熹、王守仁
D.李贽、王夫之参考答案:C考察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根据所学可知,d处是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又一高峰,根据图示应是宋明理学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要求;A、C错误,B不合题意。故应选C。22.古代罗马人关于“法”留下了很多论述,其中体现“法治”原则的是(
)A.一切法律都和任何财产有关B.因为法律统治执政官,所以执政官统治人民C.我因感觉到上帝的旨意而笔削于法律D.法律的功能在于命令、禁止、允许和惩罚参考答案: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古代罗马人关于“法”留下了很多论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体现的是法律调解的对象和矛盾的内容,没有体现法治的原则,故A排除。法律统治执政官等鲜明体现了法治原则,故B项正确。C项强调上帝的意志,无法体现法治原则,故C排除。D项强调法律的功能,仅是命令、禁止允许和惩罚,无法体现法治原则,故排除D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原则【名师点睛】罗马法作为奴隶社会法律制度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深受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历史发展的影响。罗马法是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的法律体系,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还确立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原则。如疑罪从无、任何人均无义务指控自己有罪、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法官不得自动审判、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一目了然之事无须证明、一事不再理等等原则对现代法律制度仍然产生重大影响。23.英国《王位继承法》第二条规定:“凡依照本法而即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在加冕时,按照当今国王和已故玛丽女王统治第一年所制定的国会法令(称为加冕宣誓法),举行宣誓仪式,并且应当依照该项法令所定的手续和方式,签署并朗诵其中所规定的誓词。”这段材料说明A.英国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B.英国议会限制了国王个人的自由权利C.英国议会成为真正能够反映民意的政府机构D.英国国王的权威受制于议会,议会立法约束王权参考答案: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英国《王位继承法》是英国议会制定的,整个材料介绍的是英王加冕的程序问题,D正确;ACD材料没体现。24.“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
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C.批驳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D.与“天人感应”说针锋相对参考答案:D25.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外,还包括右图中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26.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参考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材料信息说明魏晋时期出现以抄写经书为职业的人,并且形成一种书法文体,主要是因为当时佛教在我国的盛行,说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密切相关,因此选择C项。A项的“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与题意无关,也不符合史实;B项的“最高成就是‘写经体’”错误,材料只是强调出现了这种新的书体;材料只能说明宗教的发展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D项的“源于宗教艺术”不正确。27.“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该诗反映了奴隶社会何种社会制度(
)A.分封制和井田制
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
D.宗法制与井田制参考答案:A28.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A.极具机密性
B.参与军政决策
C.办事效率高
D.办理军政要务参考答案:A依据材料“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信息可知,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极具机密性,故A项正确;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但只跪奏笔录,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军机处办事效率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着重强调军机处办理军政要务的职责,故D项错误。29.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参考答案:B据题干材料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这说明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仍然存在,且部分士人有怀才不遇之感;孟子“七十者可以食肉”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贫富贵贱、等级门第依然存在,故选B项。仁政思想不能全面涵盖材料信息,A项错误;部分士人的境遇不能说明整个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分封制度的瓦解,故D项错误。30.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蒋介石与李宗仁、汤恩伯等前线将领不同的是,在具体战役上既要考虑“战略”,更要考虑“政略”。“七七”事变后,蒋决定开辟淞沪战场的重要“政略”依据是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这说明蒋介石实行该“政略”的主要意图是A.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B.确保上海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位C.争取外交上的主动性和树立国际形象D.希望美国出兵以迅速打败日本参考答案:C“蒋介石决定开辟淞沪战场的重要“政略”依据是因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说明蒋介石的作战主要是从外交上考虑,C正确;A是淞沪会战的意义;B中确保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中西方国家不会出兵。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参考答案:(1)答: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2)答: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第(1)问,“措施”,根据材料信息“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概括得出: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等。第(2)问,“作用”,依据材料信息“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减少战略资源供点、消灭了部分海军力量等角度分析。点睛:本题以英法对德国的经济封锁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二战初期历史的认识。从能力上看,本题考查到了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从素养上看,本题考查到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3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为筹集资金开始发行股票。人们来到公司办公室,在本子上记下自己借出的钱,公司承诺对这些股票分红,这就是股票的由来。1609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千上万的国民愿意把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到这项利润丰厚,也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队,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材料二
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各种优惠措施来鼓励私人集资兴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在工业系统确立统治地位。1792年纽约的24名经纪人在华尔街11号共同组织了“纽约证券交易会”,1863年改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的自由转让,特别是利用股票价格进行投机,刺激了人们向工业企业进行股票投资的兴趣。1799年杜邦创立的杜邦火药公司就是用每股2000美元的股票筹措了15股资本创办的,而1902年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则用股票筹措了多达14亿美元的股金资本,成为第一个10亿美元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在一战爆发后不久就被关闭,但很快又重新开放,使得各种债券自由交易支持作战。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票市场崩溃,股价下跌引起的恐慌继而引起了经济的大萧条。(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7世纪前期荷兰股票交易迅速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美国股票交易的突出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股票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国际贸易发展;荷兰逐渐成为“海上马车夫”;海外贸易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政府的支持。(8分)(2)资金流动大、流速快;主要流向工业领域;逐渐形成垄断组织;国际性与全球化加强;(8分)(3)聚集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发展;造成投机行为的猖獗,影响经济秩序稳定,引发经济危机。(9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图为清末民初,我国商品市场中机器棉布及其原料棉纱的流通示意图。(注:“蒙自”属云南省)——资料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信息,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拟定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上海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枢纽。论述: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之一,依托独特的经济地理优势,上海渐成中外贸易集散中心。材料显示,棉纱、棉布大量由上海中转流通运转至全国各大城市。这表现了上海既是近代棉纺业中心城市,也是中外棉纱、棉布集散转运的重要枢纽。这反映了近代上海在中国经济地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示例二:论题:沿海沿江地区近代经济发展较早论述: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多分布于沿海沿江地区,这些地区较早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经济发展较早。材料显示,上海、青岛、汉口等沿海沿江地区棉布、棉纱多向外输出,这反映了其近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优势。示例三:论题: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存在区域差异。论述:鸦片战争后,外资入侵逐渐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其中沿海沿江地区解体时间较早,而内陆地区解体时间较晚。材料显示,沿海沿江城市较内陆城市而言,棉布、棉纱中转流动频繁。这反映了传统自然经济解体程度的区域性差异。示例四:论题:近代经济发展的二元性。论述:鸦片战争后,外资入侵,棉布为代表的洋货横行,逐渐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然而,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反复,例如许多地区的农民以机制棉纱纺织手工土布,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机制棉布的滞销。材料显示,棉布的原料棉纱,仍在中国多数城市存在广阔的市场,这反映了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复杂的二元性。【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棉纱、棉布大量由上海中转流通运转至全国各大城市。这表现了上海既是近代棉纺业中心城市,也是中外棉纱、棉布集散转运重要枢纽,即可得出论题是上海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枢纽,结合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后的经济地位分析即可。根据材料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
- 项目管理效率提升的实施方案
- 建筑工程投资合作协议合同
- 本小区物业管理合同书
- 酒店合作协议书范本旅游
- 智能交通大数据分析平台服务协议
- 债权代偿及担保协议
- 智能穿戴设备研发及生产销售合同
- 医疗器械研发及生产合作协议
- 船舶维修服务采购合同
- DeepSeek1天开发快速入门
- 2025书记员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25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2025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成都四川成都简阳市简城街道便民服务和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招聘综治巡防队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全球废弃食用油 (UCO) 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的催化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环卫工作计划
-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元月调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品质巡检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