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 课件_第1页
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 课件_第2页
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 课件_第3页
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 课件_第4页
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ppt课件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ppt课件1主要内容常见的缓慢心律失常起搏治疗适应证分类起搏治疗适应证进展起搏治疗的相关病例主要内容常见的缓慢心律失常2常见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及三分支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冲动发生障碍冲动传导阻滞常见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冲动发生障碍冲动传导阻滞3起搏治疗适应证的制定标准美国:ACC/AHA/HRS欧洲:ESC-欧洲心脏病学会中国:CSPE-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起搏治疗适应证的制定标准美国:ACC/AHA/HRS4起搏器适应证分类I类适应证

有证据和/或一致认为需要植入起搏治疗对患者有益,有用或有效。相当于绝对适应证。II类适应证

起搏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和效果证据不足或专家们的意见有分歧。相当于相对适应证。a类:证据/意见的偏向有用/有效b类:还不能由证据/意见明确说明有用/有效III类适应证

一致认为不需要起搏器。非适应证。起搏器适应证分类I类适应证5起搏器适应证分类(证据来源分级)支持当前建议的证据来源可分为A、B、C三级:级别A:从含有大数量个体的多次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得出的数据级别B:数据来源于一个随机试验或非随机的研究级别C:专家的一致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登记注册研究。起搏器适应证分类(证据来源分级)支持当前建议的证据来源可分为6起搏治疗适应证的进展ACC/AHA/HRS1984199719982002ACC/AHA/NASPE20082012起搏器技术发展+植入技术进展+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起搏治疗适应证的进展ACC/AHA/HRS1984199717新指南的特点强调“症状性心动过缓”是窦房结功能不良起搏治疗的前提扩展了房室阻滞的起搏适应证2008ACC/AHA/HRS适应证新指南的特点强调“症状性心动过缓”是窦房结功能不良起搏治疗的8窦房结功能障碍I类适应证症状性心动过缓,并有与心动过缓有关的证据(C)症状性变时功能不全(C)与常规量药物有关症状性心动过缓(C)II类适应证IIa类:窦房结功能不全,心率<40bpm,但症状和心动过缓的关系不明确(C)不明原因晕厥,经电生理捡查发现窦房结功能不全(C)IIb类:清醒时心率经常<40bpm,轻微症状(C)2008ACC/AHA/HRS适应证强调症状性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障碍I类适应证2008ACC/AHA/HRS适应9窦房结功能障碍III类适应证无症状性窦房结功能不全有窦房结功能不全,但症状与心动过缓无关非必需用药引起的窦房结功能不全无相关心动过缓症状2008ACC/AHA/HRS适应证窦房结功能障碍III类适应证无相关心动过缓症状2008ACC10I类适应症1.IIIº和高度房室阻滞,阻滞在任何水平、并伴有:症状心动过缓(包括心衰症状)及由此导致室性心律失常(C)必需药物导致心动过缓(C)无症状、但心搏停止>3秒或清醒时逸搏频率<40bpm或房室结以下逸搏心律(C)无症状、房颤合并长RR间期(1个或1个以上)>5秒(C)(新增)房室交界处射频消融阻断后(C)手术后房室传导阻滞不能恢复(C)神经肌源性疾病,无论是否有症状(B)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I类适应症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11房室阻滞IIº房室传导阻滞,不论阻滞的类型和位置,只要有症状性心动过缓(B)IIIºAVB,心室频率>40bpm,尤其伴有心脏扩大或左心功能不全或逸搏心律来自房室结以下部位(B)(升级)运动时合并IIº或IIIºAVB,尽管无心肌缺血证据(C)(新增)2008ACC/AHA/HRS适应证多由希浦系病变所致,预后不佳起源部位是决定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多由希浦系病变所12II类适应症IIa类:无症状的IIIºAVB,心室频率>40bpm,不伴有心脏扩大(C)无症状的IIºII型AVB,窄QRS波(若QRS波宽升为I类,B)无症状的IIºI型房室传导阻滞,顺带电生理检查发现其阻滞部位在希氏-浦肯野系统(B)Iº或IIºAVB,有类起搏器综合征的症状或血流动力学变化,用临时的房室起搏时症状减轻(B)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II类适应症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13II类适应症

IIb类:

显著的Iº房室传导阻滞PR>300毫秒,病人有左室功能障碍,房室间期较短时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善(C)神经肌源性疾病伴Iº甚至任何程度的AVB,不能确定AVB会进一步进展者(B)药物或药物的毒性作用导致的传导阻滞,停药后仍可能出现房室结功能障碍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短AV间期起搏的不能改善预后II类适应症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短14III类适应症无症状的IºAVB(B)在希氏束以上的无症状的IIºI型AVB(C)房室传导阻滞可被纠正并不太可能复发(例如药物中毒、急性心肌病变或在无症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B)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强调无症状或可逆性心动过缓III类适应症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强15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I类适应证伴有高度AVB或一过性Ⅲ度AVB(B)伴有Ⅱ度Ⅱ型AVB(B)伴有交替性束支阻滞(C)II类适应证

IIa类:晕厥不能(证明)表明由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但其他可能的原因已被排除,尤其是室速(B)HV间期延长(>100毫秒)(B)心房起搏引起的非生理性的希氏束以下阻滞(B)2008ACC/AHA/HRS适应证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I类适应证2008ACC/AHA/HR16

II类适应证

IIb类:神经肌源性疾病引起的任何程度的束支及分支阻滞,无论是否有症状(C)III类适应证分支阻滞无症状也没有房室传导阻滞(B)分支阻滞伴有Iº房室传导阻滞但无症状(B)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II类适应证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2008ACC/AHA/H17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起搏治疗适应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存在室内阻滞。不单以症状作为心脏起搏的主要条件,需要临时起搏治疗者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行永久性起搏。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室内阻滞,近期及远期预后不佳。近期发生心肌梗死,LVEF<0.35且有起搏适应证,应考虑ICD、CRT或CRT-D。2008ACC/AHA/HRS适应证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起搏治疗适应证很大程度上18I类适应证持续存在希氏-浦肯野系统内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交替性束支阻滞,或三度房室阻滞(B)。房室结以下的一过性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伴束支阻滞者(B)。持续和有症状的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C)。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I类适应证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2008ACC/19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II类适应证

IIb类:

房室结水平的持续性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无论有无症状(B)III类适应证不伴室内传导障碍的一过性房室阻滞(B)仅伴左前分支阻滞的一过性房室阻滞(B)不伴房室阻滞的新发束支阻滞或分支阻滞(B)合并束支阻滞或分支阻滞的无症状性持续一度房室阻滞(B)2008ACC/AHA/HRS适应证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II类适应证2008ACC20I类适应证反复发作的有颈动脉窦刺激或压迫导致的心室停搏>3秒所致的晕厥(C)

II类适应证

IIa类:反复发作晕厥,虽诱因不明,但证实有颈动脉窦高敏性心脏抑制反射引起心室停搏>3秒(C)

IIb类:明显有症状的神经-心源性晕厥,合并自发或倾斜试验诱发的心动过缓(B)(降级)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和神经介导性晕厥2008ACC/AHA/HRS适应证I类适应证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和神经介导性晕厥2008ACC21III类适应证颈动脉窦刺激引起的高敏性心脏抑制反应,但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迷走刺激症状(C)。场景性血管迷走性晕厥,回避场景刺激晕厥不再发生(C)。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和神经介导性晕厥2008ACC/AHA/HRS适应证III类适应证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和神经介导性晕厥2008AC22强调心动过缓症状是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前提对于心动过缓的患者,强调症状是植入起搏器必须考虑的因素,无症状、特别是夜间心动过缓患者不建议植入起搏器。房颤合并心动过缓的患者,只有存在较长时间停搏时,才提示有严重的二度AVB,如无症状,至少记录到一次心动周期超过5秒才有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小结强调心动过缓症状是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前提小结23强调传导系统疾病的不可逆性对于慢性的双分支传导阻滞,指南强调传导系统病变的不可逆性是植入起搏器必须具备的条件。小结强调传导系统疾病的不可逆性小结24起搏器适应证的判定有无缓慢性心律失常(SSS、AVB)有无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的症状(实时的,相关联)有无可逆性原因导致(药物、电解质紊乱、缺血、缺氧等)有无其他更有效治疗方法替代(评估起搏治疗的获益与风险)起搏器适应证的判定有无缓慢性心律失常(SSS、AVB)25起搏治疗相关病例起搏治疗相关病例26Case1患者男性,62岁间断心悸、胸闷7月余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余,有陈旧性脑梗塞病史。动态心电图:快室率心房颤动Case1患者男性,62岁27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课件28诊疗经过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恢复窦律术后3个月,患者因胸闷、乏力、黑朦再次入院停用药物后,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诊疗经过29HolterHolter30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课件31评估指征1、有缓慢性心律失常(窦停、交界区逸搏)2、有相关联症状(黑朦)3、排除可逆性原因(药物)结果:符合I类适应证,植入双腔起搏器评估指征32Case2患者女性,53岁间断心悸6月余既往有小脑梗塞病史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阵发性心房颤动Case2患者女性,53岁33心电图提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房早未下传心电图提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房早未下传34HolterHolter35诊疗经过建议方案:1、房颤射频消融术2、起搏器+药物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1月,复查心电图未见缓慢心律失常诊疗经过36ECGECG37HolterHolter38病例1和2的思考:病例1和2的思考:39Case3患者女性,73岁间断胸闷、憋气半月伴晕厥2次既往无特殊病史心电图提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提示双房扩大、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中-重度反流,肺动脉高压(中度)入院后心电监护提示有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给予拳击复律Case3患者女性,73岁40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课件41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课件42病例3的思考:病例3的思考:43Case4患者女性,73岁间断胸闷、憋气半月伴晕厥2次既往无特殊病史心电图提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提示双房扩大、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中-重度反流,肺动脉高压(中度)入院后心电监护提示有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给予拳击复律Case4患者女性,73岁44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课件45诊疗经过建议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术前心电监护提示频发室性早搏,发作多形性室速,持续十余秒钟自行终止建议患者首选植入ICD,因经费不足,家属选择起搏器+药物治疗,在临时起搏+药物治疗基础上,植入双腔起搏器。诊疗经过46小结器械治疗的指证将不断被精确界定患者具有植入起搏器和ICD的指证时,器械的整合和恰当的程控是必要的。所有患者均应首先接受最佳药物治疗医师相信器械植入能带来益处,但患者也具有了解潜在风险和益处后拒绝的权力。选择是否植入起搏器和植入什么样的起搏器是技术更是艺术小结器械治疗的指证将不断被精确界定47Thankyou!Thankyou!48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ppt课件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ppt课件49主要内容常见的缓慢心律失常起搏治疗适应证分类起搏治疗适应证进展起搏治疗的相关病例主要内容常见的缓慢心律失常50常见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及三分支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冲动发生障碍冲动传导阻滞常见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冲动发生障碍冲动传导阻滞51起搏治疗适应证的制定标准美国:ACC/AHA/HRS欧洲:ESC-欧洲心脏病学会中国:CSPE-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起搏治疗适应证的制定标准美国:ACC/AHA/HRS52起搏器适应证分类I类适应证

有证据和/或一致认为需要植入起搏治疗对患者有益,有用或有效。相当于绝对适应证。II类适应证

起搏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和效果证据不足或专家们的意见有分歧。相当于相对适应证。a类:证据/意见的偏向有用/有效b类:还不能由证据/意见明确说明有用/有效III类适应证

一致认为不需要起搏器。非适应证。起搏器适应证分类I类适应证53起搏器适应证分类(证据来源分级)支持当前建议的证据来源可分为A、B、C三级:级别A:从含有大数量个体的多次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得出的数据级别B:数据来源于一个随机试验或非随机的研究级别C:专家的一致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登记注册研究。起搏器适应证分类(证据来源分级)支持当前建议的证据来源可分为54起搏治疗适应证的进展ACC/AHA/HRS1984199719982002ACC/AHA/NASPE20082012起搏器技术发展+植入技术进展+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起搏治疗适应证的进展ACC/AHA/HRS19841997155新指南的特点强调“症状性心动过缓”是窦房结功能不良起搏治疗的前提扩展了房室阻滞的起搏适应证2008ACC/AHA/HRS适应证新指南的特点强调“症状性心动过缓”是窦房结功能不良起搏治疗的56窦房结功能障碍I类适应证症状性心动过缓,并有与心动过缓有关的证据(C)症状性变时功能不全(C)与常规量药物有关症状性心动过缓(C)II类适应证IIa类:窦房结功能不全,心率<40bpm,但症状和心动过缓的关系不明确(C)不明原因晕厥,经电生理捡查发现窦房结功能不全(C)IIb类:清醒时心率经常<40bpm,轻微症状(C)2008ACC/AHA/HRS适应证强调症状性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障碍I类适应证2008ACC/AHA/HRS适应57窦房结功能障碍III类适应证无症状性窦房结功能不全有窦房结功能不全,但症状与心动过缓无关非必需用药引起的窦房结功能不全无相关心动过缓症状2008ACC/AHA/HRS适应证窦房结功能障碍III类适应证无相关心动过缓症状2008ACC58I类适应症1.IIIº和高度房室阻滞,阻滞在任何水平、并伴有:症状心动过缓(包括心衰症状)及由此导致室性心律失常(C)必需药物导致心动过缓(C)无症状、但心搏停止>3秒或清醒时逸搏频率<40bpm或房室结以下逸搏心律(C)无症状、房颤合并长RR间期(1个或1个以上)>5秒(C)(新增)房室交界处射频消融阻断后(C)手术后房室传导阻滞不能恢复(C)神经肌源性疾病,无论是否有症状(B)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I类适应症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59房室阻滞IIº房室传导阻滞,不论阻滞的类型和位置,只要有症状性心动过缓(B)IIIºAVB,心室频率>40bpm,尤其伴有心脏扩大或左心功能不全或逸搏心律来自房室结以下部位(B)(升级)运动时合并IIº或IIIºAVB,尽管无心肌缺血证据(C)(新增)2008ACC/AHA/HRS适应证多由希浦系病变所致,预后不佳起源部位是决定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多由希浦系病变所60II类适应症IIa类:无症状的IIIºAVB,心室频率>40bpm,不伴有心脏扩大(C)无症状的IIºII型AVB,窄QRS波(若QRS波宽升为I类,B)无症状的IIºI型房室传导阻滞,顺带电生理检查发现其阻滞部位在希氏-浦肯野系统(B)Iº或IIºAVB,有类起搏器综合征的症状或血流动力学变化,用临时的房室起搏时症状减轻(B)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II类适应症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61II类适应症

IIb类:

显著的Iº房室传导阻滞PR>300毫秒,病人有左室功能障碍,房室间期较短时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善(C)神经肌源性疾病伴Iº甚至任何程度的AVB,不能确定AVB会进一步进展者(B)药物或药物的毒性作用导致的传导阻滞,停药后仍可能出现房室结功能障碍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短AV间期起搏的不能改善预后II类适应症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短62III类适应症无症状的IºAVB(B)在希氏束以上的无症状的IIºI型AVB(C)房室传导阻滞可被纠正并不太可能复发(例如药物中毒、急性心肌病变或在无症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B)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强调无症状或可逆性心动过缓III类适应症房室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强63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I类适应证伴有高度AVB或一过性Ⅲ度AVB(B)伴有Ⅱ度Ⅱ型AVB(B)伴有交替性束支阻滞(C)II类适应证

IIa类:晕厥不能(证明)表明由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但其他可能的原因已被排除,尤其是室速(B)HV间期延长(>100毫秒)(B)心房起搏引起的非生理性的希氏束以下阻滞(B)2008ACC/AHA/HRS适应证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I类适应证2008ACC/AHA/HR64

II类适应证

IIb类:神经肌源性疾病引起的任何程度的束支及分支阻滞,无论是否有症状(C)III类适应证分支阻滞无症状也没有房室传导阻滞(B)分支阻滞伴有Iº房室传导阻滞但无症状(B)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II类适应证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2008ACC/AHA/H65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起搏治疗适应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存在室内阻滞。不单以症状作为心脏起搏的主要条件,需要临时起搏治疗者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行永久性起搏。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室内阻滞,近期及远期预后不佳。近期发生心肌梗死,LVEF<0.35且有起搏适应证,应考虑ICD、CRT或CRT-D。2008ACC/AHA/HRS适应证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起搏治疗适应证很大程度上66I类适应证持续存在希氏-浦肯野系统内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交替性束支阻滞,或三度房室阻滞(B)。房室结以下的一过性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伴束支阻滞者(B)。持续和有症状的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C)。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2008ACC/AHA/HRS适应证I类适应证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2008ACC/67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II类适应证

IIb类:

房室结水平的持续性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无论有无症状(B)III类适应证不伴室内传导障碍的一过性房室阻滞(B)仅伴左前分支阻滞的一过性房室阻滞(B)不伴房室阻滞的新发束支阻滞或分支阻滞(B)合并束支阻滞或分支阻滞的无症状性持续一度房室阻滞(B)2008ACC/AHA/HRS适应证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II类适应证2008ACC68I类适应证反复发作的有颈动脉窦刺激或压迫导致的心室停搏>3秒所致的晕厥(C)

II类适应证

IIa类:反复发作晕厥,虽诱因不明,但证实有颈动脉窦高敏性心脏抑制反射引起心室停搏>3秒(C)

IIb类:明显有症状的神经-心源性晕厥,合并自发或倾斜试验诱发的心动过缓(B)(降级)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和神经介导性晕厥2008ACC/AHA/HRS适应证I类适应证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和神经介导性晕厥2008ACC69III类适应证颈动脉窦刺激引起的高敏性心脏抑制反应,但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迷走刺激症状(C)。场景性血管迷走性晕厥,回避场景刺激晕厥不再发生(C)。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和神经介导性晕厥2008ACC/AHA/HRS适应证III类适应证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和神经介导性晕厥2008AC70强调心动过缓症状是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前提对于心动过缓的患者,强调症状是植入起搏器必须考虑的因素,无症状、特别是夜间心动过缓患者不建议植入起搏器。房颤合并心动过缓的患者,只有存在较长时间停搏时,才提示有严重的二度AVB,如无症状,至少记录到一次心动周期超过5秒才有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小结强调心动过缓症状是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前提小结71强调传导系统疾病的不可逆性对于慢性的双分支传导阻滞,指南强调传导系统病变的不可逆性是植入起搏器必须具备的条件。小结强调传导系统疾病的不可逆性小结72起搏器适应证的判定有无缓慢性心律失常(SSS、AVB)有无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的症状(实时的,相关联)有无可逆性原因导致(药物、电解质紊乱、缺血、缺氧等)有无其他更有效治疗方法替代(评估起搏治疗的获益与风险)起搏器适应证的判定有无缓慢性心律失常(SSS、AVB)73起搏治疗相关病例起搏治疗相关病例74Case1患者男性,62岁间断心悸、胸闷7月余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余,有陈旧性脑梗塞病史。动态心电图:快室率心房颤动Case1患者男性,62岁75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及病例讨论课件76诊疗经过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