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城市化复习课件_第1页
地理 城市化复习课件_第2页
地理 城市化复习课件_第3页
地理 城市化复习课件_第4页
地理 城市化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

、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

和农业用地等。(2)城市功能区①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②主要类型及特点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提示】

【提示】

城市土地利用和主要功能区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分析如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信息提取】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变化。由示意图可知,在市中心区,曲线①所表示用地类型所占比重最大,曲线③次之,曲线②最小。郊区曲线②所表示用地类型所占比重最大,曲线①次之,曲线③最小。且曲线①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变远所占比重

,2005年与1990年相比,市中心区面积比例

,郊区面积比例;曲线②从市中心向郊区面积比例上升,2005年与1990年相比,市中心区面积比例

,郊区面积比例

;曲线③面积比例

,从市中心向郊区

,但2005年比1990年有所

。下降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较小下降增长1.读我国东部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规划建设后,商业区一般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城市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住宅区的分化,图中最可能成为低级住宅区的序号是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3)该城市工业污染的类型主要为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解析】

第(1)题,从城市规划图及交通布局上看,甲处位于市中心位置,最适宜布局的为商业区。第(2)题,从图中显示的工业区与住宅区的布局来看,④处为工业集中分布的区域,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成为低级住宅区。第(3)题,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该城市的工业区都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垂直的郊外,避免了对城区空气的污染。【答案】

(1)A(2)④靠近工业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3)空气污染工业区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性两个方面(1)距市中心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2)交通通达性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具体分析如下:①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②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一般为住宅用地。③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2.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职业、收入水平、种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例如,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住宅区的分化。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1)~(2)题。(1)图中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A.a>b>cB.a<b<cC.a=b>cD.a>b=c(2)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解析】第(1)题,距市区越近往往地租越高,而由a至b再至c是距离市区越来越远,所以地租高低关系是a>b>c。第(2)题,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的指示意义是外凸处的地租高于附近地区,而图中的外凸处是沿公路或河流的地方,说明沿公路或河流处的地租相对高些,即交通条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参考答案】(1)A(2)B【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分析出:该市地价不同位置都有了提高,分析4个选项中,促使地价提高的因素只能是交通通达度提高。A、D项不符合题意,C项图中显现不出来,且不符合题目要求。第(2)题,甲处地价明显比四周高,可知,该处建设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使地价提高。【答案】

(1)B(2)D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1.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2)题。(1)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2)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3.读某行政区域内的局部城市服务范围图,回答(1)~(2)题。(1)下列服务功能活动的区位选择与对应城市正确的是()A.图示区域的政府管理部门在丁城市B.甲城市可以设立汽车销售中心C.丙城市可以设立大型购物超市D.乙城市中可以设立丁城市所没有的更高级的商业服务活动(2)根据图中的服务区的面积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S甲=S乙B.S丙=S乙C.3S丙=S乙D.6S甲=S丙【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乙、丁为两个同等级别的城市。由正六边形显示的服务范围来看,四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依次是乙=丁>丙>甲。城市等级越高,所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广,服务的级别也越高。图示区域的政府管理部门若在丁城市,则丁城市的服务范围应比乙城市大,与图示范围不符,汽车销售活动需要少数的高消费人群,必须在服务范围大的城市布局方能满足这个条件。由图示信息可以直接看出不同等级城市的面积倍数关系。【答案】

(1)C(2)C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2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该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1970年比值增大,夜间人口与1970年比值减小,昼夜人口密度变化加大,这说明在中心商务区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少,反映出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逐渐分离。第2题,大量人口只在中心商务区工作,而远离中心商务区居住,主要是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答案】

1.C2.B读右图,完成3~4题。3.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A.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D.不宜引进该企业4.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A.①处和⑤处B.①处和③处C.②处和⑤处D.③处和④处【解析】

第3题,造纸企业是污染水源的工业之一,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以判断出,甲城位于乙城的河流上游,该造纸企业布局在甲城的任何位置都会严重污染乙城的河水,因此甲城不适合引进造纸企业,故选D。第4题,住宅区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和城区河流的上游,且距主要交通线要有适当距离以减少噪音污染,故选①处;而CBD应选在城市核心区,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故选⑤。【答案】

3.D4.A5.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甲和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乙,回答下列问题。甲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乙(1)图甲中字母代表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功能分区,包括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与乳牛区,其中表示商业区以及花卉与乳牛区的是()A.a和eB.a和dC.b和dD.b和c(2)乙图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试分析等值线分布的规律及原因。(3)若要在乙图中①②③④处选建一仓储式超市,其最好的区位是_____,理由是____;若建一高级住宅区,最好的区位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解析】第(1)题,商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强,故商业区地租水平最高,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市中心,应是a;从市中心向外依次是住宅区、工业区,到郊外,应该发展农业,由于城市的大量需求,一般最接近城市的农村地区发展蔬菜、乳产品、花卉等易腐或不宜长途运输的高产值产品,更远的地方才发展粮食种植业。第(2)题,市中心处交通通达度最好,地价最高,离开市中心地价降低,但在距离市中心同等距离的条件下,交通便捷程度越高,地价越高。第(3)题,大型仓储式超市集仓储、批发、零售于一体,占地面积大,服务范围广,一般要布局在城市郊区、交通便利的地方,而②正好位于城市两中心之间位置,便于货物集散,且地租较低。高级住宅区要求环境质量好,④处附近有风景区且交通便利,是其最好选择。【答案】(1)B(2)地租由市中心向周围递减,等值线在主要交通干线处向郊区凸出,地租较高。其原因是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干道两旁,通达度相对较高。(3)②位于城市两中心之间,可兼顾市场分布,同时交通便利,地价相对较低④位于城市外缘,环境优美且交通便利第二节城市化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及表格所示:2.地区差异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导致世界城市化进程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表格总结如下: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1)~(2)题。(1)可知该市()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市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2)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信息提取】由图可知,该市中心区有18.1万人迁入

,12.4万人迁入城区边缘区,0.2万人迁入远郊区,为人口净

区;

地区有23.3万人迁入近郊区,同时有0.28万人由远郊区迁入和12.4万人由中心区迁入;

有18.1万人从中心区迁入,23.3万人由城区边缘地区迁入,有6.1万人从远郊区迁入,为人口净

;远郊区分别有6.1万人迁入近郊区,0.28万人迁入城区边缘区,为人口净

。【解析】第(1)题,由图中城市各圈层人口迁入迁出的数值即可判断出近郊人口净迁入量最大。第(2)题,正确区分和城市化有关的几个概念,掌握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城市化初级阶段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中心区;城市“空心化”现象是逆城市化的表现,人口由城市迁向农村或其他城市,材料仅反映城市内各圈层的人口迁移,不能判断为逆城市化。也无法判断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故可判断为郊区城市化。【参考答案】(1)D(2)B近郊区迁出城区边缘近郊区迁入区迁出区1.读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信息显示出的建国后我国城市化的表现特点是_。(2)60年间我国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数目增长比例最高的是____,增长比例最低的是____。(3)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我国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4)下列属于我国目前城市化过程表现的是()A.特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B.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C.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D.城市化速度快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解析】

本题借助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来考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解答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明显地表现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2)我国的城市发展地区间不平衡,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3)读图时注意三个时间段,注意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数量的变化比较。【答案】

(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3)东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集(4)D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表: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回答(1)~(4)题。材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材料二见图。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材料三见图。注:PM10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月。(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C.连续的阴雨天气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分析原因。(4)防治该市天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把图中三条折线对应的混浊天数相加,可以得出,12月混浊天气日数最多,7月最少。第(2)题,工业废气、交通工具的尾气都会使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多,近地面的逆温会导致空气对流不畅,加剧大气污染。C、E均可降低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第(3)题,工业区的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导致SO2含量增多。第(4)题,要学会“针对问题找措施”,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大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NOx、SO2、PM10的排放较多,因此可以通过“节能、减排、绿化、治污、法规”等措施进行治理。【参考答案】(1)127(2)ABD(3)空间分布特点:工业区工业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原因:工业区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他区工业污染源少)。(4)措施:①控制污染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2.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臭氧空洞”(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境范围之外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解析】

本题组结合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区,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人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且城市建筑物密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易出现“热岛效应”。第(2)题,城市“热岛”的出现,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易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为避免该问题出现,应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答案】(1)C(2)A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1.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1)定义: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能够对人口的发展、人口迁移持续地产生作用。(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对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婚姻、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如下表所示: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建筑。(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如下表所示:3.中国文化与人口发展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人口观念被现代的人口观念取代。(见下表)人口观念传统观念现代观念婚育年龄早婚早育晚婚晚育子女数量多子多福只生一个好对男孩、女孩的态度男孩才是后代男孩女孩都是后代联姻地域范围狭小扩大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据此完成(1)~(2)题。(1)美国大城市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D.西欧地质条件差(2)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筑有围墙B.园林忌直求曲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D.建筑物线条简洁【解析】

第(1)题,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古建筑,出于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市中心少见摩天大楼。第(2)题,建筑物线条复杂,忌直求曲,多有围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向性。【答案】(1)C(2)D3.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回答完成(1)~(2)题。(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A.韩国、泰国、菲律宾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第(1)题,重男轻女指数受民族传统习俗和经济发展模式等因素影响,我国传统上是农业大国,受儒家学说影响深远,结合传统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我国民间一直就有重男轻女的习俗;表中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的重男轻女指数都较高,说明他们的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第(2)题,“稻米文化”是指传统农业中的水稻种植业,因劳动强度大,对男性劳力的需求量大,逐渐演变为“男孩偏好”,并形成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重视的是子女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对于子女自我发展往往以“大逆不道”扼杀。基督教虽然没有性别偏好,但发达国家并不是都没有性别偏好;从表中可知发展中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并不是都高,菲律宾、委内瑞拉、哥伦比亚、肯尼亚就是例子。【答案】(1)C(2)A

(2009·浙江高考)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回答1~2题。东京都市圈空间结构示意图

1.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A.中期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C.高级阶段D.衰落阶段2.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城乡统一规划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解析】

第1题,结合图例内容,可知东京卫星城开发区和近郊发展区的面积都很大,说明东京的城市化仍在进一步发展,且已进入高级阶段。第2题,东京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渗透出的特点是:圆环式、放射状的发展格局,控制城区的发展,转向周边郊区发展卫星城。A选项,发展公交、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个体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才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B选项,中心城区也需要绿化带。D选项,卫星城市建设可促进乡村转变为城市,但不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答案】

1.C2.C(2010·北京高考)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该城区地表温度是()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4.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解析】

第3题,依据题意这是我国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