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评种草笔记之二:别以分享之名设套_第1页
申论:评种草笔记之二:别以分享之名设套_第2页
申论:评种草笔记之二:别以分享之名设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种草笔记"之二:别以分享之名"设套"刷到美妆博主推荐口红,想去买;看到一段开箱视频,想下单;读到一位宝妈的使用心得,想体验……可以说,现在只要打开手机就有可能被各种信息“种草”。“种草经济”已经渗透生活的各个场景。这其中哪些是真正的分享,哪些是商业的营销,消费者往往很难辨别。“种草”其实由来已久,最早流行于各类大小美妆论坛与社区,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大量扩散到社交媒体平台,随着各种形式的种草社区的兴起,“种草”更是蔚然成风。但是,越来越多的“种草”背离了分享的初衷,而是以分享为名,行广告营销之实。精准触达的“种草笔记”通过体验式推荐,叠加高流量的内容轰炸,极易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从商业化角度来看,不是不可以变现,但这种模式不能以蒙骗消费者为代价;不是不可以推广,但这些做法必须以消费者知悉为条件。同为“种草”,分享和广告营销界定不清,消费者权益则更有可能受损。事实上,多家平台都曾陷入内容造假风波,伪造素人的“种草笔记”,其实是利用人们对原创内容的信任,招募写手代写、代发的所谓消费心得。很多“种草笔记”都含有虚假宣传、夸大其词的内容,让消费者买了吃亏,买了上当。当前,亟待厘清纯粹分享和广告营销的界限。分享与广告之间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是“种草”内容的发布者是否与商家签订合同,收取费用进行宣传推广。无论是素人还是网络红人、大V、关键意见领袖(KOL)、关键意见消费者(KOC),发表个人消费体验,或者友情宣传,不收取任何费用,则不能界定为广告。但如果商家与“种草”信息发布者签订了合同,并向其支付代言费用为企业宣传推广产品,则属于广告。相关发布者必须履行广告法规定的相关义务,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对内容不符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不得发布。然而,“种草”信息发布者签没签约,拿没拿钱,消费者很难通过内容分辨。依据《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目前在一些种草社区上可以看到明确标有“广告”字样的内容,便于消费者区分。但的确还有一些“种草”信息含有很多分享内容,能否界定其为广告,尚需有关法规进一步完善明确。可以说,平台的初心可能是单纯的分享,但在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由于资本和商业的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