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9说“木叶”语文必修下册[核心素养目标定位]1.语言目标:积累诗词名句,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
特点。2.思维目标: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审美目标:梳理“木叶”与“树叶”的不同特征,品味诗词意
象背后的意趣。4.文化目标:自主梳理更多的古诗词意象,加深对传统诗词
的喜爱。[情境导引任务驱动]
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
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特质做一番探幽,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微任务1:自主合作探究,夯基础增素养通过完成“字音、字形、词语”等题目,增加语言素养积淀。(导学提示:学习任务内容详见《晨读素养本》)[通读——理解与梳理]
微任务2:描绘思维导图,理清作者思路1.阅读全文,依据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答: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疏朗空阔暗示性
微任务3:精细研读文本,正确理解文意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高树多悲风”中的“树”的“饱满”形象不同,“秋月
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具备秋风落叶的形象,
诗句意境更加空阔清冷。B.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并挖掘组合语言形象中
潜在的力量,形成丰富多彩的诗歌语言,能够说明“木”
何以具有暗示性的艺术特征。BC.相较于“树”暗示的颜色而言,“木”就显得有些枯黄和
干燥,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也具有了这个特点,
能给人带来疏朗的秋天的气息。D.“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形象和“木叶”
不同,它没有干燥、微黄、疏朗的秋季的特点,它饱
含着水分且较繁密。【解析】偷换概念。原文第5段首句“‘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中的“特征”是指“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而不是“暗示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仿佛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疏朗的特点;而
“树”则没有,它具有繁茂的枝叶,与“叶”都带浓荫的
联想。B.“木”的背后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是
“木”的暗示性所在,在此影响下,“木”很难让我们
想到叶子。CC.“木叶”的形象如此生动,是因为它带有较强的暗示
性。视觉上,它是微黄的而不是碧绿的;触觉上,它
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D.无干燥之感的“黄叶”不具有飘零的意思,所以“雨中黄
叶树,灯下白头人”的“黄叶”就没有“木叶”给人的疏
朗、飘零之感。【解析】以偏概全。对“木叶”形象生动的原因概括不全面。
微任务4:欣赏语言之美4.作者在行文中信手拈来,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请找出几处,并体会一下引用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所引古诗文: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②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③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④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2)作用:①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②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对本文来讲,引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①点上,第②点作用只是附带产生的)
微任务5:探索写作目的5.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中国诗歌语言的基本特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不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写“木叶”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木叶”为例,探究诗歌语言的感染性和启发性。中国诗歌语言的基本特质,就是注重语言的暗示性,追求含蓄不尽。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予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微妙滋味。6.这篇文章为什么把“说‘木叶’”作为标题?而不是把题目定为谈论诗歌语言特质的“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特质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这样论述,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但那势必是另一种行文思路,大概是摆起架子大讲理论,不大容易写得深入浅出。
微任务6:走进批判思维7.本文以精细的美学触觉,辨析了诗歌史上使人钟爱的形象,旁征博引又细致入微,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文学研究方法。但也有人对作者这种“咬文嚼字”的欣赏法不以为然。你认为如何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观点一:我认为“咬文嚼字”的欣赏法是可取的。只有“咬文嚼字”,才能把躲在概念背后的暗示性读出来。在诗歌鉴赏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玩味语言以外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的旨趣。学完《说“木叶”》可知,文中对“木”“树叶”与“木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叶”与“落叶”、“落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观点二:我认为“咬文嚼字”的欣赏法不可取。研究诗歌时,我们不但要细细品味诗歌的字句,还应当先了解诗歌的背景、诗人的生平,对诗歌真正要写的是什么、真正在写的又是什么进行反复的推敲。诗作中,特别是对于一些思想性比较强的朦胧诗、讽喻诗等来说,都是“深入而不浅出”的,它们的主旨往往不大明显,那么在此基础上若是只研究文辞,那就真的是“只知皮毛”了。8.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中认为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这种暗示性常常会形成一个美好的传统。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传统一旦形成,会给文学创作造成俗滥的流弊。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一:我赞同林庚先生的观点。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二:我对林庚先生的观点持谨慎的保留意见。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创作,这种流弊并不少见。[联读——比较与探究]
微任务7:拓展比较阅读,联系挖掘探究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林庚几乎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埋头耕作。他要用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去读解古典文学,同时为了文学创作把古典文学传统重新发明出来。正是他提出的格律体新诗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参照。歌德说,“谁要伟大/必须聚精会神/在限制中才能显出来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单单这终生执着探索的精神就足以让后来者肃然起敬。任何一个试图到更遥远的田地里收割的人们肯定不会忽略这样的讨教。更重要的是,林庚先生有着更为宏阔的文学史视野,人们因先生的新见——如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而生发出来的对古典文学新的理解,正是得益于他的筚路蓝缕之功。(节选自《林庚:发明一个传统》)材料二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有的诗仿佛脱口而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是何等的透明,又是何等的蕴藉。有的诗令人如痴如醉,一种少年的精神伴随着完美的节奏呈现在眼前,其新鲜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脱笔砚者。有的诗表现的是现代意识,而诗的形式却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点。语言是那么浅显,含义却又那么深邃。(袁行霈《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材料三
夜林庚夜走进孤寂之乡遂有泪像酒原始人熊熊的火光在森林中燃烧起来此时耳语吧?墙外急碎的马蹄声远去了是一匹快马我为祝福而歌9.作为一个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林庚有哪些突出的表现?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他用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去读解古典文学。②林庚先生有着更为宏阔的文学史视野,在研究唐诗方面具有开拓之功。③他进行古体诗词和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发扬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④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并创造性地将中国诗歌的民族形式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之中。10.结合前两则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对材料三的诗歌进行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语言朴素,平易如话,不尚修饰;但是意象内涵丰富。以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对比现代人生活的孤独与寂寞,进而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结尾又从幻想回到现实世界中来,远行的马蹄声包含着对寂寞现实的逃离。②诗人的“祝福”深层内涵:既是给远行者的,又是给自己的。在短诗三重意象的建构与表达中,我们可以感到诗人渴望光明的心。
微任务8:相关主题文本阅读1.主题佳句碎片阅读(导学提示:学习任务内容详见《晨读素养本》“主题阅读”)2.主题资料延伸阅读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袁行霈林庚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潇洒自如与宽容大度,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离开我
们,还生活在我们中间。林庚先生自幼颖悟,北国的晴空、古都的文化以及家庭的教养,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林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已致力于诗歌创作。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先后出版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诗集。林先生写诗先是自由体,后来转向新格律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林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38年1月,随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长汀,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时才把主要精力放到古典文学研究上,并于1946年完成了《中国文学史》。1947年,林先生回到北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除继续研究古典诗歌和文学史外,还在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有关新诗创作的文章。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讲坛上才华横溢,名言隽语层出不穷。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宏观认识,结合着对诗句的细密分析,再加上那诗人的风度,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学生。在教学的同时,林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等享誉学术界的著作,直到90岁高龄,还出版了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诗集《空间的驰想》。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有的诗仿佛脱口而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是何等的透明,又是何等的蕴藉。有的诗令人如痴如醉,一种少年的精神伴随着完美的节奏呈现在眼前,其新鲜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脱笔砚者。有的诗表现的是现代意识,而诗的形式却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点。语言是那么浅显,含义却又那么深邃。林庚先生首先是诗人,是以诗人为基点从事文学史研究
的,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从中寻求创作的经验,以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他在诗坛上曾经辉煌过,经过岁月的淘洗,他的诗必将重新赢得新一代的读者。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他的学术研究才能独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林先生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他的《中国文学简史》高瞻远瞩,荦荦大端,有一种卓然不群的气象。他关于屈原和《楚辞》的考证独辟蹊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关于李白的研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
象”,赞扬创造力,给学术界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林庚先生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就在于他的诗歌、学问与人格的统一,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他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既严谨又灵活,有一股朴素纯真的灵气贯注于其诗其学其人之间。林庚先生享年96岁,桃李满天下,直至晚年仍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学者的胸襟,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二者也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他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有了他,这段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才显得完整。林庚先生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他的生命之消失也是一首
诗。他离去得那么从容,没有痛苦,只有潇洒。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也只是想再看一次月圆,而没有看到。他仿佛是为诗而生的,为中国这个诗的国度而生的。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境地,那就是青春、理想和美。我们都为物欲横流、精神苍白的某些现状而痛心,我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在这种背景下,更觉得我们的老师林庚先生之可贵。愿更多的人了解他,尊敬他,学习他,愿他的精神经过我们而得以发扬光大。【深度点评】林先生自幼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一生坚持诗歌创作,诗意新颖,意识现代,语言浅显而含意深邃;林先生的学术研究交融着他的人格魅力,始终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风骨和学者的胸襟、追求完美地统一在林先生身上。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张伟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2006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6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
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20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
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隐居中的林庚,唯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
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不过,“文化大革命”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
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卑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深度点评】这篇文章中作者着力刻画林庚先生身上蕴含着的“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挖掘他治学严谨、淡泊名利、真诚谦和、不媚权贵、清贫自守的高贵品质。文中多处引用了钱理群、张鸣等人评述林庚先生的话,这些引文多为议
论,对表现林庚先生的精神和人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11.阅读《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林庚一生勤于研究,笔耕不辍,成就非凡,但他的生命却始终充满诗意,“就是一首诗”。我们应从他的身上学习什么?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其人生作为都指向青春、理想和美,有追求,潇洒自如,诗意生存。看法:①林先生自幼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一生坚持诗歌创作,诗意新颖,意识现代,语言浅显而含义深邃;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交融着他的人格魅力,始终保持着青年人答:的朝气与活力;③诗人的气质、风骨和学者的胸襟、追求完美统一在林先生身上。观点二:高瞻远瞩,孜孜以求,执着探索,精神永驻,生命如诗。看法:①林先生首先是诗人,一生心系诗歌,从旧体诗到新诗,勤于创作,不断探索,诗歌贯穿生命始终;②学术研究独具慧眼,学风严谨又灵活,一生笔耕不辍,奋斗如诗;③讲坛上才华横溢,诗人风度,吸引学生,教学出色;离去时潇洒从容,生命最后的遗憾也诗意。
12.《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一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庚先生作为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其生活处于隐退者的状态。①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大燕南园,少问世事,淡出了公众视野,连门口路过的学生也不知他是谁。②地位不显赫,在他辞世的消息被报道后,才又被人记起当年的赫赫声名。二是其具有隐退者的精神气质。①看淡名利,超然物外。②平易近人,性格谦和真诚。③面对权贵,不卑不亢,态度温和而不激烈。④在隐居中获得精神自由。⑤纯真、赤诚,追求单纯的快乐。13.这两篇文章在“读林庚”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作为一篇传记,对林庚一生坚持诗歌创作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强调了先生的过人之处在于“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则侧重于表现林庚身上所蕴含的“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相关“整本书阅读”书目]整本推荐1.林庚《唐诗综论》(商务印书馆)2.林庚《中国历代诗歌选(先秦至隋代)》(清华大学出版社)单篇阅读1.林庚《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2.朱光潜《诗人的孤寂》
微任务9:自选情境任务,实践迁移运用【对接高考写作】14.请从以下角度任选一个角度,参照示例,以课文为材料写
一则素材运用。示例: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提升个人素养的香茗。让我们从名利场中走出来吧,让我们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和劳碌的身心吧,静静地坐下来倾听诗,品味诗,吟诵诗,在霞光满天的早晨,在小雨淅沥的黄昏,在万籁俱寂的深夜……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答:______略【情境任务清单】15.请自由选择以下一项情境任务,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并展示实践成果。(1)《说“木叶”》一文在诗的海洋里游弋自如,在行文中许多有关“木叶”的古诗信手拈来。这样不仅使析理有凭有据,而且使文章增添了文化内涵,读之赏心悦目,使我们既受到美的熏陶,又对古诗词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会。请以“经典”为主题,使用引用的手法写一个片段。要求语言富有文化底蕴,150字左右。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年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水利工程与城市雨水利用考核试卷
-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车站与设备建设研究考核试卷
- 合成材料在家居用品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天然气开采业的供应链优化与合作共赢考核试卷
- 医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考核试卷
- 新材料技术在卫生与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创新考核试卷
- 天然气的供应稳定性与安全保障考核试卷
- 智能智能马桶盖市场前景分析考核试卷
- 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方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试卷(含答案)
- 大学美育(同济大学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2024年离婚协议书模板
- 福建省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美甲师)参考试题及答案
- 中考英语过去将来时趣味讲解动态课件(43张课件)
- 广西邕衡教育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检测试题 英语 含答案
- 江苏盐城射阳县招考聘用部分村(居)宣传文化管理员42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频炉维修合同模板
- 液化石油气泄漏应急处理考核试卷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早产儿低体重儿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