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概述......................................................................................................................1安全预评价范围............................................................................................1安全预评价目的............................................................................................1安全预评价依据............................................................................................2法律依据.................................................................................................2行政法规.................................................................................................4市、部规章文件.....................................................................................4标准规范.................................................................................................6有关资料和文件...................................................................................10项目评价报告编制过程及程序..................................................................10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12企业概况......................................................................................................12建设项目概况..............................................................................................1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2项目地理位置.......................................................................................13平面布置...............................................................................................13组织设置和人员配置计划..........................................................................14自然条件......................................................................................................15地形地貌...............................................................................................15Iii2.3.2.气象条件...............................................................................................162.3.3.水文.......................................................................................................162.4.
工艺设备及流程..........................................................................................172.4.1.工艺流程...............................................................................................172.4.2.原料消耗...............................................................................................192.4.3.设备选型...............................................................................................202.5.
配套设施......................................................................................................212.5.1.主要建筑物...........................................................................................212.5.2.道路运输...............................................................................................222.5.3.厂区绿化...............................................................................................222.5.4.供电和通讯...........................................................................................222.5.5.给排水系统...........................................................................................232.5.6.供热采暖与通风...................................................................................242.5.7.维修.......................................................................................................252.5.8.化验室...................................................................................................252.5.9.消防.......................................................................................................252.6.
项目建设资金..............................................................................................26第三章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27生产物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27氢气.......................................................................................................27iii3.1.2.氧气.......................................................................................................283.1.3.氮气.......................................................................................................303.1.4.一氧化氮...............................................................................................313.1.5.一氧化碳...............................................................................................323.1.6.甲醇.......................................................................................................343.2.
危险因素分析..............................................................................................363.2.1.火灾、爆炸危险...................................................................................363.2.2.储罐火灾爆炸危险性...........................................................................373.2.3.其他火灾爆炸.......................................................................................383.2.4.总图布置及建构筑物危险因素...........................................................383.2.5.主要设备及装置危险因素...................................................................383.2.6.自然条件主要危险因素.......................................................................383.2.7.电气方面主要危险因素.......................................................................393.2.8.火灾爆炸...............................................................................................393.2.9.触电.......................................................................................................3910.安全管理主要危险因素.......................................................................4111.特种设备危险因素...............................................................................4112.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4113.高处坠落...............................................................................................4214.物体打击...............................................................................................43iv15.机械伤害...............................................................................................4416.坍塌.......................................................................................................4417.车辆伤害...............................................................................................4518.雷电及静电危险因素...........................................................................4519.其他危险因素.......................................................................................463.有害因素分析..............................................................................................471.噪声与振动...........................................................................................472.温度与湿度...........................................................................................474.辅助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81.配电室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82.火灾爆炸...............................................................................................483.触电.......................................................................................................484.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49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50安全预评价方法简介..................................................................................50安全检查表(SCL)............................................................................50事故树分析(FTA).................................................................................50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PHA)................................................................51危险度评价法.......................................................................................53危险性分析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53v4.1.6.HAZOP
研究的工艺引导词.................................................................544.2.
评价单元的划分..........................................................................................554.2.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554.2.2.评价单元划分.......................................................................................554.3.
评价方法的选择..........................................................................................56第五章定性定量分析....................................................................................................57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评价......................................................................57周边环境条件.......................................................................................57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检查表...........................................................57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小结.......................................................59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60仓储与运输单元分析评价..........................................................................62罐区爆炸事故树分析...........................................................................62储罐区危险度评价...............................................................................65运输过程预先危险性法分析...............................................................66仓储与运输单元小结...........................................................................67电气单元分析评价......................................................................................67电气预先危险性分析...........................................................................67电气单元评价小结...............................................................................69消防单元评价..............................................................................................69vi5.5.1.安全检查表法评价...............................................................................705.5.2.消防单元评价结果...............................................................................705.6.
职业卫生单元评价......................................................................................715.6.1.污水.......................................................................................................715.6.2.中毒.......................................................................................................735.6.3.噪声.......................................................................................................735.6.4.
职业卫生单元评价小结.......................................................................74第六章结论与建议........................................................................................................75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75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75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75结论..............................................................................................................751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第一章概述安全预评价范围本次安全预评价的评价范围为: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25
万吨/年乙二醇项目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危险有害物质、周边环境、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安全设施、公用及辅助工程的安全预评价。本次安全预评价所涉及的环境保护、消防和职业健康危害等方面的内容,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或认可的技术文件为准。安全预评价目的本次评价的目的在于辩识本项目投产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能够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提高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预防因小的失误导致大的灾难,优选有关对策措施和方案,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结合现场勘察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工程项目的危险、危害程度,以及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评估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抵御能力以及应急救援计划是否有效,考查各种安全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安全保护设施是否有效。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出安全卫生风险控制措施的建议和要求。以保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规定的有效贯彻,使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25
万吨乙二醇生产项目利用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进而实现建设工程的本质化安全和生产、效益的稳步增长。本项目安全预评价的首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
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局,国家发改投资[2003]1346
号)、《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要求的通知》(国家安监司办字[2003]92
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实现建设项目安全卫生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2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第二个目的是25
万吨/年乙二醇项目新建项目初步设计前,对其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估本项目发生危险、危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判断其是否可被接受,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以作为设计依据和参考,达到本质安全要求。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低职业危害、最少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劳动安全卫生投资效益。第三个目的是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综合运用国内外科学的评价方法,分析、评价本项目生产装置、设备、工艺、生产过程及公用工程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等级与可接受程度,得出评价结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的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对策措施,在提高项目的本质安全度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水平方面,向设计单位对本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计提出相关要求,为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第四个目的是为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本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和项目建成投产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对拟建工程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明确其危险等级或程度,提出消除、预防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和提高装置安全运行的对策措施,为本良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计、生产安全运行以及日常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投入提供依据。同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3.
安全预评价依据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
年3
月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9
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00
年1
月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
年12
月3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
年1
月1
日起施行)3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年11
月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
年5
月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12月26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年11
月1
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
号)《危险化学品等级管理办法》(国经贸令第35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
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
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
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17
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1346
号)《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规定》(2004
年12
月28
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
版)《剧毒化学品目录》(2012
版)《高毒物品目录》(2003
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总局令第17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发展改革委令2011
第9
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0
号4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令)《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安监总管三[2011]95
号)行政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
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549
号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
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
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
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
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
号);《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
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
号);《国家突发公共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
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
号);市、部规章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
号)5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安监总厅字[2005]43
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
号)《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09]159
号)《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
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
号)《危险化学品目录》(2002
年版)《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卫防字[1987]第82
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3
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的通知(建质[2003]82
号)《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部令第78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今第61
号)《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原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2002]189
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令第3
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
号)《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8
号)6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38
号)《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原劳动部劳部发[1995]332
号)1.3.4.
标准规范《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GB16194-199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防护屏安全要求》GB8197-198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范》GB4387-199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010《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安全色》GB2893-200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7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198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1-2009《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1992《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19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火灾分类》GB4968-198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12265-1990《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1987《剪板机安全技术要求》JB8781-199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199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结构负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9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建筑施工场地环境噪音排放标准》GB12523-199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199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抛(喷)丸设备安全要求》JB10144-199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9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范》GB1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12942-200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l5630-1995《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199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O434-1989《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B5748-1985《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10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8196-20031.3.5.
有关资料和文件《年产25万吨乙二醇项目》(本项目小组编制)《新疆庆华露天煤矿环境影响评价》(新疆庆华集团编制)1.4.项目评价报告编制过程及程序本项目小组首先收集了与此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并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制定了《年产
25
万吨乙二醇项目安全预评价方案》,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通过网络及其他渠道收集评价所需资料,并对该建设项目进行了安全预评价。本项目小组根据评价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该项目的安全对策措施。本项目小组在该建设项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具体要求,编制完成了本安全预评价报告。本项目小组预评价工作程序如下图1-1
所示: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图1-1
安全预评价流程图1112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企业概况新疆庆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投资建设该年产
25万吨乙二醇项目的公司,该项目位于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庆华循环经济园区内,占地
78120m2,预计员工
219
人,其中:工人
90
人,工程师1
人,技术人员
20
人,管理人员
14
名。该项目总投资约为 亿人民币。本公司年设计生产乙二醇25
万吨,碳酸二甲酯1.1
万吨。建设项目概况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年产25
万吨乙二醇项目建设地点:伊宁县庆华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单位:中国庆华集团有限公司新疆能源分公司企业性质:民营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内容:合成气制乙二醇联产碳酸二甲酯及其配套辅助设施土地性质:租赁建设工期:2年建设规模:乙二醇25
万吨、碳酸二甲酯1.1
万吨。项目估算总投资:11.08
亿人民币13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项目地理位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部天山北麓,面积35
万km2,边境线长约2000
km,东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交界,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的桥头堡。伊宁市为伊犁州的首府,位于新疆西部的伊犁河谷中部,地处东经80°04′~29′、北纬43°50′~44°09′之间;南北长52.8km,东西宽35.3km,呈L
型。东连伊宁县,西接霍城县,南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隔河相望,北靠天山支脉科古尔琴山。本项目厂址位于伊宁市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曲鲁海乡伊东工业园的新疆庆华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内。项目周边为荒草地。该公司坐落在新疆庆华循环经济园区内,技术和人力资源依托条件良好。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道路交通便捷,交通状况良好,便于企业原料、产品运输及市场运营。平面布置新疆庆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25
万吨乙二醇项目公司的建设项目,主要由生产车间、办公楼等辅助设施几大部分组成。该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布置主要按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结合厂区地形及新建设施进行总平面图布置的功能划分。主要有CO
羰化偶联工段、、碳酸二甲酯提纯工段、酯再生工段、双效精馏工段、乙二醇合成提纯工段。生产装置的部分公用设施及辅助设施就近布置,生产区域及行政生活区域分开布置。该项目总体布置原则上在符合园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做到节约用地,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场地,满足工艺流程、环保、安全与卫生及道路运输的要求。消防及辅助设施依托于工业园区规划,同时使道路、管线畅通便捷,为施工、安装、维修创造有利条件。具体平面布置情况,见总平面布置图2-1。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图2-1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4.
组织设置和人员配置计划141.班制划分仓储、维修、质检、生产安全监督及生产部门采用“四班三运转”,其余行政部门采用一班制,但24小时有专人值班,年工作时间按7200小时计。2.劳动定员根据常年生产任务制定班次及人员。生产任务量大:三班制,每班15人,共45人,不包括管理人员。生产任务量一般:二班制,每班15人,共30人,一个副班15人。15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人员来源该项目所需人员160
人(其中管理人员15
人),除个别管理人员由母公司新疆庆华集团有限公司直接下派外,其他不足人员通过社会招聘解决。该项目的生产装置操作人员需要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人员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理论培训计划和实际操作培训计划,培训时间不少于1
个月。理论培训要使被培训人员充分理解专业知识,学习整个工艺过程中的细节以及有关公用工程知识。操作培训要使被培训人员充分掌握生产装置实际操作条件以及在事故情况下所采取的处理方法,同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3.
自然条件地形地貌伊宁县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划分为3
类,分别为山地,丘陵和平原。山地:科古尔琴山横卧县境北部,为博罗科努腹背斜的北西构造带断裂移位所形成,山体呈北西—东南走向,海拔1500~3500米,高山带显小,中低山面积较大,由古生代浅海滨海沉积物质和中生代陆相沉积物组成。境内东部的阿布热勒山地,受巩乃斯复
向斜的纬向构造所控制,属于巩乃斯复向斜隆起部分,呈东西走向,向东延伸到新源,海拔2000米以下,属古生代和中生代的褶皱断裂构成,是境内的天然牧场。高山植被多为杂草类、珠牙蓼、高山报春、雪莲等,高山草甸多为五花草甸,以丛生禾草为主,杂类有高大过人的乌头、大蓟、飞燕草等;中山和亚高山带约有0.67万公顷雪岭云杉。丘陵:海拔900~1500米。山前丘陵带是海西褶皱的基底上发育的山前凹陷,并接受了侏罗纪和第三纪地层组成的沉积物,还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褶皱发育十分明显,在吐尔逊沟两旁有第三纪红色页岩露头,前端受逆掩断层移位的影响,降落到第三阶地,古老的阶地都消割成为长岗状平坦前山丘陵地带,上面覆盖着第四纪黄土,部分16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长岗顶部平坦为第四纪陆地,覆有亚砂土。丘陵带为境内主要春秋草场。1200~1500米范围为森林、草甸过渡带。3)平原:可分为科古尔琴山的山前冲积—洪积倾斜平原与它正相交的伊犁河冲积平原两部分。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从长岗前缘往南,宽约8~10千米,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山地大幅度地抬高,河流下切,受风蚀及流水的冲刷搬运使山地碎屑物质堆积在平原上,随着地形坡度的减缓,河流搬运能力的减弱,物质组成也从北到南,由粗变细。气象条件伊宁市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由于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开阔,有利于大气环流和湿气团进入,特别是由于地势抬升的影响,经常形成多雨雪的天气,又靠近伊犁河,气候较湿润。各项绿地指标位居全疆前列,人居环境相对较好,素有干旱区“湿岛”和“塞外江南”之称。年平均气温10.5℃,年降水量245.1mm,全年日照时数3080.8
小时;无霜期190天。冬季市区一般年份最低温≤-30℃,海拔850m~1500m
的地带属内暖带(逆温层),其中以海拔900m~1200m的浅山地带最明显,1
月平均温度较平原地区高4℃以上,一般在11
月初形成,次年3月上旬结束。春季气温上升快,但不稳定,由于冷空气的侵入频繁,易使上升的温度又急剧下降,倒春寒每两年1
次。夏季炎热,平原地区极端最高温度可达39℃~41℃,有稳定的炎热期,最热7
月,平均温度在22℃~23℃。秋季温度下降快,北方冷空气活动加强,9
月上旬出现寒潮和霜冻,农作物易受害。水文根据区域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和地下水分布特征将该区划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分区。伊宁市境内主要有两大水系。即有人民渠、北支干渠、团结渠和十多股泉水。北支干渠和人民渠为伊宁市主要的两条灌渠。人民渠引灌溉,经市区北部5
公里处由东向西流过,在伊宁市境内流程为24.8
公里,进入市区流量为14~15
立方米/秒,出境流量为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9-10
立方米/秒(改建后进入流量为25-30立方米/秒,流出流量为20-25
立方米/秒)。人民渠及北支干渠灌溉面积9333.33
公顷,占全市灌溉面积的70%,其余30%的耕地由团结渠水和泉水灌溉。伊宁市内泉水较为丰富,从东至西有泉水十多处,这些泉水流向南北,水量大小不等,因而形成资源极为丰富、而且水质比大河水良好的伊宁市的泉水系。经查测,得其平均流量为6.857
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为2.16
亿立方米,4-9
月径流量为1.27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储量约为0.904
亿立方米。其所以能保持此储量,主要原因是补给来源较多。北山沟的地表水年径流量为3.55
亿立方米,渗漏的年径流量为1.881
亿立方米,补给了地下水;人民渠、北支干渠等灌溉渠道渗漏的年径流量为0.703
亿立方米,补给了地下水;以泉水形成的溢出带地表水年径流量为2.16
亿立方米,其余0.4
亿立方米均渗入伊犁河排走。泉水的利用率只有20%
左右。4.
工艺设备及流程1.
工艺流程本建设项目的每个工艺流程段如图2-2—2-6
所示:图2-2
草酸酯合成工段17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图2-3
碳酸二甲酯提纯工段图2-4
亚硝酸甲酯再生工段18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图2-5
双效精馏工段图2-6
乙二醇合成提纯工段192.4.2.
原料消耗本建设项目主要原料由中国庆华集团新疆庆华能源有限公司的煤气化装置所提供的合成气。20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原料以及辅助原料的种类、规格及年需求量如表2-1
所示:表2-1
该厂原料消耗表名称年需求量/万吨单位成本(元/吨)年度成本/万元RMB一氧化碳23.6200047200氢气3.342000066800一氧化氮0.151100001510氧气6.916504491.5甲醇6.943700256782.4.3.
设备选型该建设项目的设备方案选择依据产品和技术方案确定,主要设备方案拟定建设规模及生产工艺相适应,以最大限度满足项目投产后生产要求;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能力相互配套,设备质量、性能成熟,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设备选择在保证性能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选取设备应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技术指标要求。建设项目的设备如表2-2
所示。表2-2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台数1塔设备92反应器33压缩机44储罐125泵206换热器287气液分离设备28混合器821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5.
配套设施1.
主要建筑物厂区的建筑物主要由生产车间、仓库、配电站、检修站、变电站、分析室、中控室、医务室、食堂、办公楼等辅助设施几大部分组成。主要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如表2-3
所示。表2-3
主要建筑物一览表编号建筑物名称占地面积/㎡耐火等级1储罐区4237二级2发展用地4224二级3仓库2520一级4食堂1474二级5中控室510二级6消防站510一级7配电站289一级8消防水池770二级9生产车间7400一级10行政楼891.54二级11绿化3722.6二级12道路及停车库19100.1二级13空分站510一级14公用工程站510二级15机修室510二级16产品研发化验室900一级17循环水站510二级18锅炉房770一级19紧急事故池510一级20泡沫站589一级21球场857.28二级22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围护结构砌体结构、排架结构采用砖墙围护,框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砌块围护。屋面对于有防爆要求的建筑—生产车间均采用彩色镀层压型钢板做顶棚,达到泄压的目的。有保温要求的房间屋面采用混凝土屋面板,上做水泥珍珠岩保温层和卷材防水层。3.门窗采用电动卷帘门、塑钢门窗、铝合金门窗等。道路运输工厂主要运输原料为合成气、氧气、氢气、氮气和甲醇,用管道输送或是装进储罐通过公路输送。其余辅助材料如催化剂,根据供货点,均采用汽车运输。厂区绿化沿厂区周边及道路在不影响其通行的地段植耐酸抗尘的常青灌木组成绿篱,对厂前区和生产管理区进行重点绿化,种植一些较具观赏性的乔木和花灌木,生产区空地内以植草皮为主,配植小型灌木;绿化树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耐寒、耐酸性、抗尘、易于购买和存活的树种,起到净化环境,美化厂区的作用。供电和通讯1.全场供电该厂10KV
电源由工业园区处的变电站引来。系统采用10KV
高压电缆进厂,经变电所降压为380V
及220V
后,为各用电负荷供电。电能计量采用高压计量方式,力率控制采用低压集中补偿方式。23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厂区配电由变配电室向全厂各用电单位或设备以放射式配电。有火灾爆炸危险环境的车间电气设备选用相应的防爆电气设备;潮湿及腐蚀性环境的车间电气设备选用相应的密闭防潮、防腐型电气设备。2.5.4.2.
通讯化工园区内电信设施由有关部门统一设计,并和市程控电话网相联,与外界联系方便。本项目的电信设施可以依托化工园区内的有利条件进行设计,包括行政管理电话、生产调度电话、扩音对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无线电通信和相应的网路。5.
给排水系统该项目给排水水系统分设;生产、生活供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系统。1.给水系统该项目给水包括生产、生活用水、消防用水。该项目的生活用水在厂内自设净化设备,将引入的城市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处理已达到卫生要求。水压要求不小于0.35MPa,生活饮用水采用21
升灌装纯净水。生产用水实行统一供水,由化工园区统一供应,无需单独设立。厂内按同时发生火灾一处考虑,消防最大用水量为Q:150/s,火灾延续时间为
3h,消防采用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储备水体积为V=2320m³。工艺装置区设固定式消防水炮保护,并在部分工艺装置框架是设消防竖管。2.排水系统该项目的排水系统分为生产生活用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系统。生活污水取最大用水量的85~95%估算,从而进行管道的铺设。本厂中均通过专用管道送至总厂集中经沉淀池处理,然后排入厂区排水主干沟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本工程设生产废水排入全厂生产污水干管,最终进入全厂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工艺装置区和24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罐区围堰内的地面冲洗水和下雨时的初期雨水,经排水地沟收集,然后经全厂地下排水管网送至污水处理站。雨水排放系统设计要求如下:在室外的道路旁适当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本工程范围内的雨水管设一根排出管,排入园区雨水管道;雨水管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并设混凝土基础;雨水口、雨水检查井均采用砖砌筑。初期雨水并入生产废水管网,经过污水处理池排放。6.
供热采暖与通风1.供热考虑到厂区的生产工艺系统产生富余的蒸汽,本厂区采用蒸汽作为主要传热介质。2.
采暖生活区的采暖热媒采用热水。热水由电厂的凉水塔提供。热水的平均温度为95℃,采用单管系统。根据工艺要求,冬季需要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如行政楼等,采用散热器热水采暖;车间、工业厂房等以0.3MPa
蒸汽。从室外安全区取的新鲜空气经过热风机组的过滤、加热器的加热通过风机经镀锌薄钢板制风管送至室内。热风机组内的风机及电机均为二套,互为自动切换备用。根据电气危险区划分,决定风机电机是否有防爆要求及等级。3.通风控制室、化验室等处有精密仪器的房间,为保证仪表、精密仪器的可靠运行,室内需恒温恒湿,因此上述房间设置空调。25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现场休息室由于比较分散,故考虑设置空调。2.5.6.4.
储运设施该项目主要贮存设施有一氧化碳、氢气、氧气、乙二醇、甲醇、碳酸二甲酯、一氧化氮储罐区,各种物料贮存天数及贮存量,根据各种物料的特性、产地、运距及产品销售特点确定,确保生产正常运转。原料合成气经总厂由管道或者企业自备罐装车运回分厂,然后经空分站进入一氧化碳和氢气储罐待用,成品乙二醇经管道保温运输。碳酸二甲酯委托伊宁市化工产业集群中的化工物流公司进行运输。维修本工程设置维修车间,负责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设备、仪表、电气、机械的日常维护及检修,大、中修自行解决。化验室化验室的任务:对本工程所需原料、辅助材料、成品进行质量监督和检验,负责标准溶液的配置及全厂的分析仪器的校验。消防消防系统包括厂区室外消防系统和罐区固定式泡沫系统及喷淋系统。厂区设有12
座储罐,分别为储有甲醇的甲类液体储罐,储有氢气的甲类气体储罐,储有一氧化氮、氧气、一氧化碳的乙类气体储罐,储有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的丙类液体储罐,储有氮气的戊类气体储罐。储罐区需设泡沫消防、消防水冷却系统。同时在储罐上设冷却水系统,罐区采用固定冷却方式,着火罐供给强度为2.5L/(min.m3),消防总用水量为230
m3。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重芳烃均属于甲类储存物品,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26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着火罐供给强度为12L/(min.m3),连续供给时间25min,泡沫总量为72
m3。厂区消防用水量应按用水量较大的储罐区冷却水量和配置泡沫用水量计算,消防总用水量约为290
m3。室外消防管网网上布置消防栓并连成环状,采用地上式消防栓和地上式消防水泵结合,依规范进行合理布置。本工程同时配备手提式ABC
类干粉灭火器,灭火器布置在车间、泵房、库房、办公楼、罐区等便于及时发现和使用的地方。2.6.项目建设资金该项目估算总投资110783
万元人民币,其详细内容见《项目可行性分析》。27
年产25万吨乙二醇安全评价报告第三章
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确定系统内存在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方式是安全预评价的重要环节,也是安全预评价的基础。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其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有害因素是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本章将对本建设项目从物质、生产工艺、设备、储存等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1.
生产物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主要有氮气、氢气、氧气、甲醇、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其主要危险性是火灾、爆炸、中毒及腐蚀。先就这些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有害特性分析如下:1.
氢气1.氢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3-1
氢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氢气英文名:hydrogen分子式:H2分子量:2.01危险性类别:第2.1
类易燃、加压气体CAS
号:133-74-0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饱和蒸气压(KPa):13.33(-257.9℃)燃烧热(KJ/mol):241.0临界温度(℃):-240熔点(℃):-259.2临界压力(MPa):1.30沸点(℃):-252.8相对密度(水=1):0.07(-252℃)(空气=1):0.07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引燃温度(℃):400闪点(℃):无意义爆炸下限(%):4.1爆炸上限(%):74.1最小点火能(mJ):0.019最大爆炸压力(MPa):0.720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消防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健康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可引起灼伤。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具有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版排水工程材料绿色采购实施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购物中心店铺租赁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样本下载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供应协议3篇
- 2025版民办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合作办学合同4篇
- 2023-2024年项目安全培训考试题高清
- 2025年五香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各地真题
- 2024年腐乳市场调查报告
- 【京东仓库出库作业优化设计13000字(论文)】
- 保安春节安全生产培训
- 初一语文上册基础知识训练及答案(5篇)
- 初中班级成绩分析课件
- 劳务合同样本下载
-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演示
- GB/T 27030-2006合格评定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
- GB/T 13663.2-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同步练习
-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背背默默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