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d66b4701170530d091aee4aba14daf4/dd66b4701170530d091aee4aba14daf41.gif)
![2022年10月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d66b4701170530d091aee4aba14daf4/dd66b4701170530d091aee4aba14daf42.gif)
![2022年10月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d66b4701170530d091aee4aba14daf4/dd66b4701170530d091aee4aba14daf43.gif)
![2022年10月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d66b4701170530d091aee4aba14daf4/dd66b4701170530d091aee4aba14daf44.gif)
![2022年10月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d66b4701170530d091aee4aba14daf4/dd66b4701170530d091aee4aba14daf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某居民小区只有一栋18层高的住宅楼,某天在楼下玩耍的小明被楼上抛下的玻璃瓶砸成重伤,民警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仍然无法确认该玻璃瓶是谁抛下,只能确定是该栋居民楼4层以上(包括4层)的居民抛下。在该案例中,应为小明的受伤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是(
)。
A.所有住在该栋居民楼4层以上(包括4层)的居民
B.住在该栋居民楼4层的所有居民
C.小明的监护人
D.住在该栋居民楼的所有居民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题干中能够确定是该居民楼4楼以上(包括4楼)的居民抛下,故应由该居民楼4楼以上(包括4楼)的居民为小明的受伤承担法律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A。2.小说家时常在小说之外抛头露面,这若让主张作者应从作品背后消失的福楼拜来评判,简直是犯了大忌。昆德拉曾对福楼拜深表赞同并加以发挥:小说家一旦自居为公众人物,就会使其作品陷入危险境地。昆德拉的观点,与本雅明所说的“小说诞生于离群索居的个人”可谓殊途同归,均意在强调小说乃是独立观察和思考的产物。不过,也不必过于忧虑。小说家如能秉持真正的专业情怀,即便偶尔抛头露面,也不至于变成通常意义上的公众人物。优秀的小说家自有其智慧与策略,与人群和聚光灯保持必要的距离,使自己得以独立观察和思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小说家是否具有专业情怀非常关键
B.优秀的小说家一般都是离群索居的
C.没必要过分担心小说家是否抛头露面
D.和公众保持距离是小说家的基本修养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归纳。解答这类题目,通常需要分析文段结构。文段为转折结构,转折词“不过”之后的内容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首先介绍了福楼拜、昆德拉、本雅明认为小说家不应抛头露面,应从作品背后消失的观点,接着以“不过”转折指出不必过于忧虑小说家时常在小说之外抛头露面的现象,并分析了不必忧虑的原因。转折后为文段重点,意在说明不必过于忧虑小说家时常在小说之外抛头露面的现象,对应C。A项是文段观点的补充原因,非文段重点,排除。B、D两项是文段转折前的内容,排除。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福楼拜”“昆德拉”“本雅明”这些人的观点,即均认为“小说家不应该抛头露面”,接着通过转折词“不过”引出重点,即“不必过于忧虑”,后文对这一观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文段是“分—总—分”结构,转折后的语句是文段的主旨句,强调“不必过于忧虑小说家抛头露面”。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福楼拜”、“昆德拉”、“本雅明”这些人看来,小说家不应该抛头露面。后利用转折关联词“不过”强调,不必过于忧虑小说家是否抛头露面。后文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故文段重点为转折之后,强调“不必过于忧虑小说家是否抛头露面”,对应C项。
A项,“是否具有专业情怀”为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离群索居”为本雅明的观点,为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基本修养”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小说家的基本修养是什么,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小说课’的兴起与文学生活的变迁》3.论证:在作经济决定时,人们倾向于少考虑或不考虑环境因素,例如作空气与水的清洁度、濒危物种的灭绝等的成本收益分析。环境经济学家认为,要人们多考虑环境因素,就要赋予环境因素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是,经济价值本身就来自人们作出经济决定时所作的成本收益分析。结论: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目标与其研究方法存在着矛盾。
假设以上论证是正确的,则论证对结论的支持力度是:
A.强烈的,赋予环境因素以一定的经济价值是不可能的,除非人们在作出经济决定时考虑环境因素
B.强烈的,除非经济决策对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事物不会造成任何事实上的影响
C.充其量是微弱地,因为上述段落没有证明经济决策者大体上都不会考虑环境因素
D.充其量是微弱地,因为上述论述假设污染和其他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少源自经济决策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题干论证对结论的支持力度,可以分析题干论证与结论的关联性,如果关联性较强则支持力度强,反之则支持力度较弱。由题干论证的第一句、第三句可知,由于人们倾向于少考虑或不考虑环境因素,因此很难给环境因素赋予一定的经济价值,与第二句所述矛盾,从而支持了结论。因此论证对结论的支持力度是强烈的,A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根据题干可知: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目标是要人们多考虑环境因素,研究方法是赋予环境因素一定的经济价值。而题干中的论证说明这一研究方法无法实现研究目标,因为经济价值本身就来自人们作出经济决定时所作的成本收益分析。因此,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目标与其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题干中的论证对结论有强烈的支持力度,除非经济决策对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事物不会造成任何事实上的影响。也就是说,只要经济决策对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事物造成影响,题干中的论证对结论就有强烈的支持力度。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第一点:论证为在作经济决定时,人们倾向于少考虑或不考虑环境因素,要人们多考虑环境因素,就要赋予环境因素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是,经济价值本身就来自人们作出经济决定时所作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二点:结论为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目标与其研究方法存在着矛盾。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目标是要人们多考虑环境因素,研究方法是赋予环境因素一定的经济价值。而题干中的论证说明这一研究方法无法实现研究目标,因为经济价值本身就来自人们作出经济决定时所作的成本收益分析。因此,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目标与其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题干中的论证对结论有强烈的支持力度,除非经济决策对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事物不会造成任何事实上的影响。也就是说,只要经济决策对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事物造成影响,题干中的论证对结论就有强烈的支持力度。
通过分析,只有B项中说法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4.大凡经典名著,都以艺术的形式演绎着时代变迁的故事、________着社会前行的力量;名垂青史的艺术大师,都把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歌作为艺术追求。相比________的宫廷文献,文艺作品应以其特有的艺术旨趣、审美价值和情感功能,去赢得更广大的受众群、去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度,从而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更深远的影响力、更强大的感召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昭示
艰深晦涩
B.积蓄
照本宣科
C.凝聚
循规蹈矩
D.引领
曲高寡合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所要表达的是一般来说,经典名著演绎着时代变迁的故事,显示着社会前行的力量。A项“昭示”指明白宣示或显示,符合文意。B项“积蓄”、C项“凝聚”和D项“引领”均无显示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C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验证A项,“艰深晦涩”意思是寓意难以理解的文章,与宫廷文献搭配得当。
因此,选择A选项。
5.竹子
对于
(
)
相当于
兔子
对于
(
)
A.竹林;兔耳朵
B.熊猫;草
C.草本植物;动物
D.竹笋;狼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竹林”由众多“竹子”构成,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兔耳朵”为“兔子”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但是词语前后顺序相反,排除;
B项:“竹子”是“熊猫”的食物之一,二者属于对应关系,“草”是“兔子”的食物之一,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是词语前后顺序相反,排除;
C项:“竹子”是“草本植物”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兔子”是“动物”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竹笋”为“竹子”的幼芽状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兔子”与“狼”都是动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6.由于历史悠久和曾经的辉煌,老字号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广泛的知名度,品牌价值不仅附着于产品的使用价值上,而且能够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价格。以中药产品为例,同仁堂是深受消费者信赖的资深老字号,同等价格下,消费者选择同仁堂产品的几率更高。即使老字号产品的价格高出无品牌产品的价格,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难以判断产品的内在品质,为谨慎起见,也会选择老字号产品。
下列对文意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老字号拥有良好的信誉和广泛的知名度
B.老字号的品牌产品更加受消费者的青睐
C.老字号品牌价值提高了其产品的销售量
D.老字号产品价格再高消费者也愿意接受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老字号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其品牌价值不仅附着于产品的使用价值上,且能够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价格,接着以同仁堂的例子具体阐释,指出不管是同等价格下还是价格高于无品牌产品的价格时,消费者都会选择老字号产品。由此可看出,作者意在说明的是老字号的品牌产品更加受消费者的青睐。选项B与此相符。故本题答案选B。选项A非文段重点所在,排除;选项C仅为文段部分内容,排除;选项D表述不恰当,排除。7.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长城
B.衡山
C.颐和园
D.兵马俑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整个自然界都是自然资源,它包括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野生生物、各种矿物和能源等。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与空间。
A项错误,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不属于自然资源。
B项正确,衡山,又名南岳,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峰祝融峰,为“五岳”之一,属于自然资源。
C项错误,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不属于自然资源。
D项错误,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俑作为古代墓葬的一种陪葬品而出现,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不属于自然资源。
故正确答案为B。8.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又想离家出走”女的边拽边训斥
②小雯在路人的帮助下脱离危险
③小雯匆匆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
④小雯大哭说“我不认识你们”
⑤小雯突然被两中年男女拽往面包车
A.⑤-③-②-①-④
B.⑤-④-③-①-②
C.③-⑤-①-④-②
D.③-⑤-④-②-①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
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小雯路上遇险”的过程展开。事件③明显是整个事件的开始,作为首句,排除A、B两项。
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根据第一步的分析可以判断只有C、D两项符合。然而事件②明显是整个事件的结尾,作为尾句,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C。9.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庆市工作总的思路中,方向和路径是:着力重构产业、重组要素、重聚动能、重塑环境,走出一条经济结构更优、体制机制更活、内生动力更足、承载功能更强的发展新路子。(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大庆市政府发《中国·大庆转型发展当标杆全面振兴做表率》一文中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庆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重构产业,在多样性资源转化深度挖潜、在延伸优势产业链增值挖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挖潜,巩固石油工业基础地位,加速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00亿级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构建化工、汽车、电子信息、食品等多元产业体系;重组要素,集聚政策要素、活化体制要素、共享生产要素、嫁接域外要素;重聚动能,全民创业培育一批、成果转化落地一批、盘活存量提升一批、要素引入催生一批、壮大民营涵养一批;重塑环境,在市场生态上打造营商创业好环境,在法治生态上打造公平公正好环境,在信用生态上打造践诺守信好环境,在自然生态上打造绿水蓝天好环境,在人文生态上打造亲商护商好环境,在政治生态上打造想事干事好环境,奋力走出转型发展全面振兴新路子。”
故表述正确。10.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其中年平均生产大豆200万吨左右。同时,还利用国外的耕地、国外的农民,继续开放市场,降低关税或免除关税,年平均进口大豆5800万吨左右。更多利用国外的资源来让我国人民生活得更好。
以上论断基于下列假设,除了:
A.大量进口粮食不会带来粮食安全问题
B.大量进口粮食损害了国内生产者的利益
C.政府相关部门对进口粮食严把质量关
D.进口粮食的价格能被国内群众所接受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干论证,要求找到该论证成立的前提假设,所谓前提假设必须能够支持题干结论。题干推论由“我国利用自己的耕地生产粮食,同时还利用国外相关资源进口粮食”,得出结论“更多利用国外的资源来让我国人民生活得更好”。
A项的大量进口粮食不会带来粮食安全问题、C项的政府严把质量观、D项的进口粮食价格能被国内群众接受,都可以支持“让人民生活得更好”这一结论。
B项,如果把“损害国内生产者的利益”作为前提假设,就得不出“让人民生活得更好”的结论。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除了”,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更多利用国外的资源来让我国人民生活得更好。
论据:利用国外的耕地、国外的农民,继续开放市场,降低关税或免除关税,年平均进口大豆5800万吨左右。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补充前提。否定代入后,大量进口粮食会带来粮食安全问题,就不能利用国外的资源来让我国人民生活得更好,论点不成立,因此,是论点所需的前提。
B项:补充前提。否定代入后,政府相关部门对进口粮食不能严把质量关,就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就不能让我国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好,论点不成立,因此,是论点所需的前提。
C项:补充前提。否定代入后,价格不能被群众接受,就不会让我国人民生活变得更好,论点不成立,因此,是论点所需的前提。
D项:无关选项。否定后,不损害国内生产者的利益,我们无法得知是否会使我国人民生活变得更好,论题不一致,不是前提。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利用国外的资源能让我国人民生活得更好。
无明显的论据。
基于假设,即找到前提条件,可以利用否定代入排除。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如果大量进口粮食会带来粮食安全问题,则不能让人民生活的更好,为必要前提;
B项:如果政府对进口粮食质量不能把关,则会存在质量问题,不能让人民生活的更好,为必要前提;
C项:如果进口粮食价格不能被国内群众接受,群众不会购买,不能让人民生活的更好,为必要前提;
D项:如果进口粮食不会损害国内生产者的利益,与人民生活的会不会更好无关,为无关选项;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1.在有违道德却不一定违反制度时,或者说制度设计的预期是想用行为人的道德风险来堵住制度“漏洞”时,这种有漏洞的制度设计,就是对那些
道德、宁冒道德风险也要取得实利的行为人的嘉奖。
A.藐视
B.蔑视
C.轻视
D.诬蔑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横线处通过顿号与后文“宁冒道德风险”构成并列关系,前后语义相近。根据后文“宁冒道德风险也要取得实利”可知,这类行为人明知自己所做之事有违道德却还要做,认为道德约束是没有价值或意义的,从而不加以约束自己,故横线处应表达认为道德不重要之意。A项“藐视”指认为“某种事物”很卑贱、渺小、是没有价值或令人厌恶的,符合文意,当选。B项“蔑视”指小看,轻视,轻蔑鄙视,使用时通常会觉得自己比对方优越,文段中的行为人和道德约束无高下之分,搭配错误,排除;C项“轻视”指小看,不重视,置于文中程度过轻,排除;D项“诬蔑”指歪曲事实,造谣诽谤,败坏他人的名誉,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光明网评论员:政策设计对赌道德是奖励藐视道德者》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顿号表并列,根据“宁冒道德风险也要取得实利”可知,所填词要体现“不重视道德,不管道德”之意。
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诬蔑”指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语义不符,排除D项。A项“藐视”、B项“蔑视”和C项“轻视”词义相近,都有小看的意思,但用法略有不同。B项“蔑视”一般是用在人身上,与“道德”搭配不当,排除B项。C项“轻视”与“藐视”相比语义程度较轻,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A项“藐视”可以与“道德”搭配,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12.免费与管理并不冲突,反而可以_________。把管理等同于收费,甚至把收费当成管理的目标,免费了就______地“不收费不担责”,疏于管理,甚至无人过问。这不仅有违公共管理的价值追求,而且难以将免费的实惠落到实处。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取长补短顺理成章
B.相得益彰堂而皇之
C.求同存异理直气壮
D.合二为一冠冕堂皇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以“反而”为标志,与前文“并不冲突”构成语义上的递进,即二者不但不冲突,还可以互相促进。B项“相得益彰”意为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各自的长处更能充分地显露出来,语义最为恰当。A项“取长补短”意为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也符合文意。C项“求同存异”仅体现共存,并无互相促进之意,故排除。根据后文“把管理等同于收费”带来的一系列坏处可知,二者并非“合二为一”,故排除D项。
对比A、B两项,A项“顺理成章”意为说话、办事合乎情理,为褒义词;B项“堂而皇之”形容大模大样,满不在乎,常用于贬义。横线后“不收费不担责”“疏于管理”“无人过问”均能体现出消极的语态,故B项“堂而皇之”更为恰当;要用A项最好能够加引号以表示特殊含义。
故正确答案为B。13.我国的能源矿产只存储于地下,呈固态或气态。(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能源矿产又称燃料矿产、矿物能源。是赋存于地表或者地下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气态和液态的,具有提供现实意义或潜在意义能源价值的天然富集物。本题干“只存储于地下”,应为“存储于地表或者地下”;“呈固态或气态”,应为“呈固态、气态和液态”。
因此,本题错误。
中国已发现的能源矿产资源有12种。固态的有煤、石煤、油页岩、铀、钍、油砂、天然沥青;液态的有石油;气态的有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地热资源有呈液态、气态的。
14.甲、乙、丙到科技馆参加课外活动,甲每隔3天去一次,乙每隔5天去一次,丙每隔9天去一次,这次他们三人同时见面是星期五,那么下次三人同时见面是(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
D.星期五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甲每4天去一次,乙每6天去一次,丙每10天去一次。下次三人同时见面需要再过4、6、10的最小公倍数60天。每星期有7天,,即再过8个星期零4天三人再次见面。即在星期五的基础上往后推4天,即为星期二。
故正确答案为B。15.河南,山东,江苏,台湾四省的共同点是:
A.平原面积广
B.水域比重大
C.能源丰富
D.人口密度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
第二步,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30人。河南全省总人口9918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4人。山东省人口9579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0人。江苏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111人。中国台湾的地理面积为36193平方公里。人口为2347万,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9人。故河南,山东,江苏,台湾四省的共同点是人口密度大。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占总面积的55.7%。山东省地貌复杂,平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56%。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比86.89%,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台湾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低平地约占1/3。因此河南,山东,江苏,台湾四省,除台湾省之外,平原面积较广。A项错误。
B项: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水域比重大。山东省“山水林田湖”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水面面积6988.92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4.49%。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五大河流下游,长江横穿江苏省南部,中国五大淡水湖,有两个位于江苏,此外还有大小湖泊290多个,水域比重大。台湾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大部分河流受到山脉走向的影响,水能资源较多,但水域面积比重不大。B项错误。
C项:河南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气居第17位,能源丰富。山东查明的矿产资源储量较丰富,资源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江苏省有色金属类矿产资源较多,能源较少。台湾省煤炭、原油、天然气基本依靠进口,能源缺乏。C项错误。
16.依据《继承法》,丧偶儿媳在何种情形下可以作为公婆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A.生活困难
B.缺乏劳动能力
C.与继承人有利害关系
D.尽了主要赡养义务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继承法》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因此,选择D选项。
17.批复是对下级请示事项的答复。(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批复内容总是针对下级来文的请示事项作出答复的。
故表述正确。18.(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
D.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生产方式是指为获取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所以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及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本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生产关系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A项错误。
B项、C项: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的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能动的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所以,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项、C项错误。
19.在加州理工学院2016年毕业典礼的演说中,外科医生兼作家阿图尔·葛文德说,科学就是“致力于系统思考习惯,坚定不移的通过检验和事实观察来构建知识和解释宇宙。”这意味着一条“神奇的路”。葛文德还表示,“你们应该保持怀疑和想象,但不要过度。说到底,你们需要用开放的思维观察世界,收集事实,然后据此来检验你的预测和期望。”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科学需要解释宇宙的崇高理想
B.科学需要充满想象的头脑准备
C.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
D.科学需要客观试验的研究手段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用葛文德的话,讲科学就是建立系统思考习惯,通过检验和事实来构建知识。然后讲葛文德给年轻人的建议,即思维应该开放,收集事实来检验预测和期望。文段重点强调通过事实来构建知识,检验期望。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和B项:并非文段重点。D项:属于无中生有。
20.发挥创造性,离不开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注重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提示现象与本质间的差别。它要求对公认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正如李四光所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求异思维:
A.是富有怀疑和批评态度的思维模式
B.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提示
C.是李四光所用过的思维方式
D.是一种传统习惯思维方式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由原文“它要求对公认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可知,
A项正确。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
C项未把握重点,文段引用李四光的话是为了加强论证文中的观点,并不是来强调“李四光所用过”;B项表述错误,根据文段求异思维是指“注重已知和未知之间的矛盾,提示现象与本质间的差别”,而不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提示”;D项理解错误,“传统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文中“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概念相左。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本题看似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实则是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根据文段中对求异思维的解释和描述,来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由“它要求对公认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可知,A项正确。
由“提示现象与本质间的差别”可知,并非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提示”,B项错误。
C项明显不是文段论点,文中李四光的例子只是作为论据,错误。
由“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可知,D项错误。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表述求异思维的重要性,引出文段话题,接着对求异思维进行解释,然后指出求异思维是一种极具怀疑和批评态度的思维,最后援引李四光的观点“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进行论证。文段行文为“分—总—分”结构,主旨句是第三句,主要讲述求异思维要具有高度的怀疑和批评态度。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是文段主要支持的观点。
因此,选择B选项。21.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某品牌汽车设计在韩国,发动机在英国产,燃油泵在德国产,轮胎在日本产,这反映了:
A.贸易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市场全球化
D.生产全球化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
第二步,某品牌汽车设计在韩国,发动机在英国产,燃油泵在德国产,轮胎在日本产,这反映的是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扩大了生产的规模,使生产分工日益向国际专业化分工发展。反映了生产全球化。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贸易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流通领域中国际交换的范围、规模、程度得到增强。贸易全球化的前提是技术的全球扩散。在国际分工发展的基础上,跨国公司将一些成熟的技术和关联性技术扩散到世界各地,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在各国之间进行梯度转移。题干未体现贸易全球化。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资本全球化就是资本的跨国流动。随着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资本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和低成本,资本的跨国流动反过来又促进了国际经济的一体化。题干未体现资本全球化。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市场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题干未体现市场全球化。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22.2,4,8,33,266,(
)
A.8781
B.9364
C.7528
D.6742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数列无明显特征,优先考虑多级数列,经验证多级数列无规律,故考虑递推数列。数列变化较快,优先考虑递推中的乘积规律,有:;;;即,则修正项为0,1,2,下一项为3,所求项。
故正确答案为A。2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
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生产方式的理解。
A项,社会存在是指构成社会的一切存在,有三种表现形式,即物质形态的存在、运动形态的存在以及思维形态的存在。自然物质是社会存在的一部分,生产方式所体现的不是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该项错误,应排除。
B项,物质是客观存在,对意识具有先在性;意识是主观存在,对物质具有派生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方式所体现的不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该项错误,应排除。
C项,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具有不同的侧面,主要是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生产方式所体现的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该项错误,应排除。
D项,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生产方式反映双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该项正确,应选。
故正确答案为D。24.人们抬头仰望太阳,________总是那么安静。春暖花开,日出日落,但在科学家眼中,挂在天上的太阳,却可能发生________变化,进而________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看来
剧烈
作用
B.似乎
剧烈
影响
C.看来
激烈
影响
D.似乎
激烈
作用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横线处内容有变化大的意思,A项和B项“剧烈”指猛烈、强烈,符合文意;C项和D项“激烈”指的是(动作、言论)剧烈或指(性情、情怀)激奋,刚烈,一般用于形容人或战争,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A项“作用”作动词时需要与“于”连用,排除;B项“影响”符合文意,验证第一空,A项“似乎”指好像,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似乎:指仿佛、好像、不确定的意思。看来:指粗略地判断,表示经观察而做出判断。
25.西方经典说,文学是一朵金蔷薇,由无数的金子碎屑合成。《红楼梦》无疑是中国文学的“金蔷薇”,而细节正是形成金蔷薇的那些碎金屑。它庞大丰富的内容,都是通过细节来表达的。当一个人要告诉另一个人:《红楼梦》这书好在哪里,为什么会百读不厌,书里的人物如何使人感动,作者的意图怎样含蓄、巧妙地传达……就要带着那另一个人去领略细节,回味对话,感受心灵的悸动。就像一座大观园,须要开门后一处处走来,一亭一院进去,一草一木赏过,才能知道这园子如何精美,如何曲径通幽。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细节的芳香
B.心灵的悸动
C.金蔷薇的魅力
D.品味《红楼梦》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援引西方经典,说明文学“由无数的金子碎屑合成”。第二、三句提出观点,指出《红楼梦》丰富的内容都是通过细节来表达的。接下来通过举例具体论证《红楼梦》中细节的魅力。分段是“分-总-分”的脉络,重点强调《红楼梦》中的细节给作品带来的美好。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细节的芳香”与文段话题一致,适合做文段的标题。B项“心灵的悸动”在举例中出现,非重点,排除B项。C项“金蔷薇”是对文学的比喻,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话题,排除C项。D项话题范围过大,没有点明“细节”这个核心话题,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标题添加。解答此类题目应首先梳理文段行文结构,对文段的主旨有所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契合主旨、生动形象的标题。文段首先引入《红楼梦》的话题,指出细节对于《红楼梦》的重要性,然后对此进行具体说明,最后举如何领略大观园之美的例子进一步佐证细节的重要性。由此可知,细节的重要性是文段的论述重点,文段标题应体现这一点。
文段首先援引西方经典语录来引入《红楼梦》的话题,指出细节对《红楼梦》的重要性;接着进一步说明《红楼梦》庞大丰富的内容都是通过细节来表达的,体会《红楼梦》需要领略细节、回味对话才能感受心灵的悸动;最后以如何领略大观园之美的例子来进一步佐证细节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细节的重要性。A项表述与此一致。
B、C、D三项均未体现文段主题词“细节”,排除。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本题为标题填入题。文段开篇引出话题,以“金蔷薇”比喻红楼梦,以“碎金屑”比喻细节,强调红楼梦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优质的细节。后文通过详细的论述进一步对红楼梦细节的优质进行解释说明。故文段重点强调细节是一部好作品的关键,主题词为“细节”。A项契合文段主题,当选。
B、C、D三项均未涉及文段主题词“细节”,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细节的芳香——品味》26.筷子古名曰“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之语。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似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据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关于箸之易名为筷,亦有成说。明陆容于其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有云:“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船家希望行船时安稳平顺,到码头捷足先登,亦在情理之中。“快”又大多以竹制成,就在“快”字头上添个“竹”字头,“筷”字乃成。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导出:
A.筷子是商纣时期发明的
B.名词“筷”这个称谓是在明代出现的
C.筷子是从贵族阶层向劳动阶层普及的
D.吴中是名词“筷”的发源地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筷子的历史似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由“似可追溯”可知,原文表达的是不确定语气,表猜测,而A项“筷子是商纣时期发明的”是确定性表述,属于偷换语气,而且“追溯到……商纣时期”只能说明商纣时期有筷子,并不能得出筷子是那时发明的,属于曲解文意,排除A项。B项根据“明陆容……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筷’字乃成”可知,文段只是强调明代记载了“筷”的由来,但并不是说“筷”这个称谓在明代出现,属于曲解文意,排除B项。C项“筷子是从贵族阶层向劳动阶层普及”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D项对应“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
‘筷’字乃成”,可知“筷”的发源地是吴中,与文意相符。
因此,选择D选项。27.孤独,是需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诚然,如今的青年缺少一份孤独者的精神,上课、工作、陪伴、娱乐,哪怕仅剩下的一些边边角角的时间也都被电脑和手机无情地占据,空虚和寂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许多看似大脑活跃的时间,却完全没有用来思考,不论忙碌还是庸碌都没有留下一些独处的时间,白驹过隙的人生又何来理想?这段话意在强调(
)。
A.独处时间的缺乏,让青年忽略了自身的理想
B.素质教育的缺乏,让青年的学习变得模式化
C.垃圾信息的过饱和,让青年不知思考为何物
D.无用时间的过饱和,让青年没有了方向感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孤独需要独处时间”,而现在的青年却缺少孤独者的精神,原因在于无论工作、娱乐,还是一些零碎时间均被手机、电脑占用。而空闲时间全面被挤占导致青年空虚、寂寞。尾句更是通过反问句,进一步揭示了没有留下用来思考的时间会让青年的人生缺乏理想、迷失方向。故可知文段重点强调当今青年的空闲时间被大量占用,没有独处的时间会使其迷失理想,对应A项。
B项,“素质教育的缺乏”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排除;
C项,“垃圾信息”非文段重点,文段强调的是缺乏独处和思考的时间,且“不知思考为何物”表述错误,文段强调的是缺乏理想,排除;
D项,“无用时间”表述错误,文段并非强调时间没有用,而是缺乏独处的时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无脑”信息过饱和正让一些年轻人陷入迷茫》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要抓住提示作者观点的尾句,正确答案应是对其的同义转述。文段首句指出孤独需要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第二句说明如今青年的时间都被电脑和手机占据,缺少一份孤独者的精神;第三句进一步用反问总结,许多看似大脑活跃的时间,却完全没有用来思考,导致人生没有理想。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一些看似大脑活跃、实则完全没有用来思考的时间对独处时间的过度占用,导致人生空虚、没有理想,也即“无脑”时间的过饱和使青年没有了方向感,D项正确。
A项,文段强调的是独处时间的缺乏让人生变得空虚,而没有说独处时间的缺乏让人忽略了本身所具有的理想;且文段侧重强调的是“无脑”时间过多,占用了独处时间,而不是单纯强调“独处时间缺乏”,排除。B项“素质教育的缺乏”文段未涉及,排除。C项,文段强调的是独处时间被无脑时间所占据,未提到“垃圾信息”问题,且“不知思考为何物”表述不恰当,文段落脚在青年缺乏理想上,排除。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介绍了孤独是需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接着通过“诚然”指出如今青年缺少一份孤独者的精神,空虚和寂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尾句通过问句来提出文段主旨句,强调青年没有独处的时间,导致其忽视了理想。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28.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根据上述定义,属于行政主体的选项是:
A.国务院
B.曹县人民政府
C.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D.智昂网络技术公司
参考答案:A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享有行政权力;
②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
③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国务院依法履行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属于行政主体,符合定义;
B项:曹县人民政府依法履行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属于行政主体,符合定义;
C项: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属于企业,不具备行政权力,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不属于行政主体,不符合定义;
D项:智昂网络技术公司属于企业,不具备行政权力,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不属于行政主体,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B选项。
29.关于我国的地理概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的特征
B.我国土地资源丰富,耕地比重很大
C.我国南方地区水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
D.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社情。
A项错误,我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征。冬季我国要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较大。
B项错误,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
C项错误,在我国北方,降水少、雨季短、河流水量小、且降水更集中于夏季,一年内河流水位变化比较大;而南方降水多、雨季长、河流水量大,且降水的季节变化比较小。
D项正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
故正确答案为D。3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通过观察发现,第一段图形整体求同都有“米”,第二段运用规律,图一和图二都有“木”,所以问号处应选择一个含有“木”的图形,只有A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31.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工作态度:如果你赋予了工作意义,不论工作轻重,你都会感到快乐,自我设定的成绩不论高低,都会使人对工作产生乐趣。如果你不喜欢做的话,任何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困难、无趣,当你叫喊着这个工作很累人时,即使你不卖力气,你也会感到精疲力竭。所以,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负担,人生就是地狱。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应该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B.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会让生活变得美好
C.在工作时设定奋斗目标会使工作变得有趣
D.人在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很容易疲劳和厌烦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讲我们怎样看待工作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最后通过“所以”总结前文,阐述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视工作为一种负担,人生就是地狱。文段结构为“分—总”,“总”强调“学会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会让我们的生活变成天堂”。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文段阐述的是“要在工作中找到乐趣”而非是“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曲解了原文意思。C项:“设定奋斗目标”,文中没有提及。D项:仅是文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片面。
32.(
)
对于
爬行
相当于
青蛙
对于
(
)
A.运动;动物
B.缓慢;害虫
C.螃蟹;跳跃
D.匍匐;蟾蜍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爬行”指爬着向前行走,“运动”可指物体的位置不断变化的现象,“爬行”是“运动”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青蛙”是“动物”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前后词语顺序不一致,排除;
B项:“缓慢”地“爬行”,二者属于偏正关系,“青蛙”捕捉“害虫”,二者属于主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螃蟹”的移动方式是“爬行”,二者属于动物与移动方式的对应关系,“青蛙”的移动方式是“跳跃”,二者属于动物与移动方式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匍匐”指以腹贴地前进,与“爬行”属于近义关系,“青蛙”和“蟾蜍”都是动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33.下列最能体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象的是:
A.直线型组织
B.职能型组织
C.组织分工
D.非正式组织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知识。
第二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用于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是朋友之间门当户对、志同道合的统称。非正式组织是组织种类之一,与正式组织相对。是指以情感、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基础,以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为纽带,没有正式文件规定的、自发形成的一种开放式的社会组织。故非正式组织最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契合。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直线型组织结构是一种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小型组织或现场作业。其特点是组织中的一切管理工作均由领导者直接指挥和管理,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含义无关。A项错误。
B项:职能型组织结构亦称U型组织。又称为U型组织起源于上世纪初法约尔在其经营的煤矿公司担任总经理时所建立的组织结构形式,故又称“法约尔模型”。它是按职能来组织部门分工,即从企业高层到基层,均把承担相同职能的管理业务及其人员组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职务。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含义无关。B项错误。
C项:组织分工管理制度,是指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最主要管理制度之一。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含义无关。C项错误。
3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
根据《宪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故表述正确。35.盐风化作用是指因岩石孔隙中的盐类结晶膨胀而导致的岩石露头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在地貌上表现为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小的几厘米,大的可达几米。盐风化现象在内陆干旱地区和海边表现更为明显,这是陆地上普遍存在的物理风化作用,不仅会导致岩石表面的破碎分解,也会造成建筑石材的粉化脱落,而且在地貌形态塑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它却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忽视和误解,被解释为风蚀或水蚀等其他作用的结果。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的是:
A.盐风化作用对地貌所造成的危害
B.盐风化现象地理分布的相关特性
C.盐风化现象是如何被忽视误解的
D.盐风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过程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介绍了盐化作用的定义,随后指出了盐化现象在地理分布上的一些相关特征以及造成的危害。文段最后通过转折引出重点,即盐化作用一直以来受到地学界的忽视误解。故下文论述的内容应与文段尾句的话题保持一致,即围绕着“被忽视误解”展开论述,对应C项。
A项“造成的危害”、B项“地理分布相关性”、D项“原因及过程”均为上述文段论述过的内容,下文不会再重复论述,均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盐风化地貌:一直被误解,今日始澄清!》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提出“盐风化作用”的概念和形成过程,接下来介绍了盐风化现象的表现、危害和重要性,尾句通过“然而”进行转折,提出它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忽视和误解。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文段接下来应该围绕“忽视和误解”进行具体阐述。
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C项与此话题一致。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下文话题的推断。对于此类题目,从末句入手是基本原则。首先可排除与尾句话题不相关的选项,然后根据行文逻辑,选择与末句话题联系最紧密的一项即可。文段为转折结构,尾句提出盐风化作用“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忽视和误解”,根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进一步论述。A项“对地貌所造成的危害”、B项“地理分布的相关特性”为无关信息,D项“形成的原因及其过程”是前文信息,均可排除。故本题选C。36.一部影视作品的品质好不好,表演是重要因素,位居“声台形表”第一位的声音表演是重中之重。台词功底本是演员安身立命的基本素养,但在快餐式文化的背景下,却被许多人轻视,很多人动辄说“颜值就是正义”“流量就是一切”,配音和替身泛滥让一些演员俨然成了刷脸的机器。长此以往,受到伤害的只能是艺术和观众。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演员需要通过作品不断提升艺术水准
B.表演的质量决定了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C.影视作品的品质是由演员的表演决定的
D.观众对好内容、好演员是有鉴赏能力的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表演”对“影视作品的品质”很重要,之后具体指出“声音表演”是表演的一部分,然后提出的“台词功底”也是表演的一部分,接着后文具体论述轻视“台词功底”的问题,最后指出不良后果。故文段为总分结构,重点在文段首句,对应C项。
A项,未涉及文段的核心话题“表演”,排除;
B项,“受欢迎程度”从文段无从得知,无中生有,排除;
D项,观众的“鉴赏能力”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实力派演员担纲综艺吹来一股清风》37.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等刑罚的执行。(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非监禁罪犯的社区矫正】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故表述错误。38.(江苏南通)3,7,47,2207,(
)
A.4414
B.6621
C.8828
D.4870847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数列数值相差很大,四个选项中的数值都非常大,且数值与常见幂次数有关,可以考虑递推数列中的幂次规律。
第二步:寻找规律
通过观察发现,题干数列呈现的规律为从第二项开始,以后的每一项数值等于该项前一项数值的平方再减2,即:
;
;
;
第三步:得出答案
根据上述规律,题干括号所表示的数字为,计算尾数可得唯一选项。或简单计算数量级,2000多的平方约为几百万,只有D选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3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观察题干图形,对称特征明显,从左至右图形对称轴方向依次是“/”、“|”、“\”、“—”、“/”,对称轴依次逆时针旋转45°,且每幅图形有且只有1条对称轴,依此规律,问号处应填入仅有1条竖轴对称的图形,只有A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40.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
②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老周不能胜任工作,是个人工作能力问题,并非“工作重压”,不符合定义;
B项:小李刚参加工作,并非“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不符合定义;
C项:刘经理工作繁忙,体现出“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缺乏休息,情绪越来越糟糕,体现出“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符合定义;
D项:老王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未体现“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觉得工作索然无味,未体现“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41.①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②证实绿色霉可以杀菌
③发现瓶子里有绿色的霉
④绿色霉周围没有葡萄球细菌
⑤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瓶子
A.④⑤③②①
B.②⑤③④①
C.①⑤③④②
D.⑤③④②①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观察培养葡萄球菌的瓶子是发现绿色霉及其杀菌作用并用于挽救人的生命的前提,所以⑤排在首位,观察选项可以直接得出正确答案为D。42.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能源的利用引起的,这种能源主要是(
)。
A.电能
B.核能
C.化石能源
D.太阳能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电能是一种经济、实用、清洁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的能源形态。
B项错误,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核能在控制得当的情况下,属于清洁高效能源,但其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大。
C项正确,长期以来,世界能源结构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化石能源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它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是一次能源。燃烧化石能源能够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并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造成例如酸雨、全球变暖,粉尘等环境问题。
D项错误,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能源之一。
故正确答案为C。43.在我国,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
A.六个月
B.一年
C.两年
D.五年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赔偿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九条,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因此,选择C选项。
44.“熙攘的人群中走出一道消瘦的身影。身影的主人是一个青年,青年穿着一件T恤,戴着一顶鸭舌帽,身上斜跨着一个帆布包。很是普通。”这段文字采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这段文字的写作手法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衬托手法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而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用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某种特质。
故表述错误。45.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数汉字笔画,每个组图中汉字的笔画数分别为2,4,6。选项中汉字的笔画数依次是3、5、6、4。
故正确答案为C。
46.掩星是一种天文现象,指一个天体在另一个天体与观测者之间通过而产生的遮蔽现象。科学家经常借助观察这一现象来判断星体是否有大气层。当行星掩过遥远恒星,如果恒星变得模糊之后才消失,那么可以认为(
)。
A.该恒星有稠密的大气层
B.该行星有稠密的大气层
C.该恒星无大气层或大气层稀薄
D.该行星无大气层或大气层稀薄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C项错误,恒星是被遮掩星体,观测者在恒星遮掩前看到的恒星被遮掩后突然变得模糊了,只能说明遮掩星体使恒星变得模糊,与恒星周围是否有大气层无关。
B项正确,被遮蔽恒星变模糊之后才消失,是由于遮掩行星存在有稠密的大气层。行星遮掩了恒星,由于遮掩的行星存在稠密的大气层,在掩星的过程中先是由这层大气层对恒星进行遮掩,大气层可以透光,但也会对光线进行散射和反射,因此在观测者看来恒星会变得暗淡模糊。而当行星完全遮掩恒星后,恒星的光线无法透过行星本体,因此观测者看到恒星消失了。
D项错误,若行星无大气层或大气层稀薄,在掩星过程中,将不存在恒星变得模糊的过程。
故正确答案为B。47.2017年7月7日下午,中国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的是(
)。
A.昆仑山
B.可可西里
C.神农架
D.峨眉山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波兰当地时间2017年7月7日下午,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故正确答案为B。48.下列作品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是(
)。
A.《辛德勒名单》
B.《静静的顿河》
C.《智取威虎山》
D.《战争与和平》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相关知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A项正确,《辛德勒名单》是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写的作品,记录德国企业家辛德勒二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的故事,后由犹太人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成电影。
B项错误,《静静的顿河》是俄国天才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记录的是1912到1922俄国特色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的生活,时间在二战之前。
C项错误,《智取威虎山》是记录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在东北剿匪的故事,时间在二战之后。
D项错误,《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描写19世纪初俄国人民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的小说,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时间在二战之前。
故正确答案为A。49.人有自由意志,即主观判断,个人偏好和选择。从心理学研究来看,越是努力获得的成功,越让人感到幸福;越是需要思考的事物所带来的成功,越让人幸福;越是经过自我控制而得到的满足,越让人幸福。心理学家的追踪实验发现,越是能够忍耐自己冲动的孩子成年以后更容易考大学,更容易结婚,更容易得博士学位,而那些忍不住马上满足自己欲望的孩子更容易退学、更容易离婚,更容易受挫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和其获得的幸福感成正比
B.对自由意志的控制程度决定了人们感到幸福的程度
C.幸福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可用心理学方法进行探索
D.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自由意志的含义,接着讲从心理学研究来看,人越能控制自由意志就越幸福,最后通过追踪实验对观点进行论证。文段重点在第二句,强调控制自由意志对幸福感的重要意义。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A项和C项缺少话题词“自由意志”。D项缺少话题词“幸福”。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总分结构,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对观点部分内容加以概括。文段先提出“自由意志”的概念,然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对自由意志控制的程度越高,幸福感越强。并用心理学的追踪实验从正反两方面验证了这一观点。故文段强调的是控制自由意志能够影响人们感受到的幸福程度。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是文段部分内容,是控制“自由意志”的表现之一。C、D两项文段没有提及。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对“自由意志”进行解释说明,接着通过“越······越感到幸福”“越······越让人幸福”,强调自由意志对幸福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一系列追踪实验进一步论证“自由意志和幸福的关系”,故文段重点论述“自由意志”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对应
B
项。
A
项:“努力”仅是“自由意志”的表现之一,表述片面,排除。
C
项:未提及文段核心话题“自由意志”,偏离文段中心,且“进行探索”表述不明确,排除。
D
项:“培养孩子”是文段中举例论证的内容,并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50.处之泰然:镇定
A.大义凛然:壮烈
B.虚怀若谷:谦虚
C.杳如黄鹤:消失
D.似水流年:时间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处之泰然”是指对待发生的紧急情况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表示很“镇定”,二者为近义词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大义凛然”常用来描写勇士受屈时或烈士遇难前的英勇气概,是形容英勇无畏,而不是形容“壮烈”,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虚怀若谷”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与“谦虚”是近义词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杳如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即是指没有消息。“消失”是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二者不是近义词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似水流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青春易逝。与“时间”不是近义词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51.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研发强度高,投资风险大,投资回收期长,试验期发展成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在起步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往往收益很少,甚至亏损。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旦成功,它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收益往往相当具有诱惑力,所以
。
填到上文横线处最合适的是(
)。
A.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慎重
B.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C.政府应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D.政府应限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横线在结尾且横线所在语句出现“所以”,故所填句子应总结前文。前文一部分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起步期和成长期的往往收益很少,然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旦成功,它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收益往往相当具有诱惑力。那么,只有多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实现它诱人的效益。对比分析选项,只有C项符合上述语境,当选。
A项,转折后论述“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旦成功”所带来的好处,可见作者对此的态度是支持的,“应慎重”与文意不符,排除;
B项,“大力发展”程度过重,因为企业在前期会面临“收益很少,甚至亏损”的问题,排除;
D项,“限制”与作者的态度倾向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如何把握?》52.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创造规律、认识规律,但不可以利用规律。(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性质:①可知性:人类可以认识规律。②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不能消灭、创造,违背它,会受到它的惩罚。③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④可利用性: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创造或改变某些条件,认识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挥作用的方式。
所以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规律、认识规律,但不可以创造规律,故题干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意识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统一: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53.研制超材料就是按照特定的规则组合,搭配出不同电磁响应属性的人工复合材料。这些材料的属性除由材料本身决定外,还与其结构的形状、尺寸、排列和组合方式等紧密相关。通过改变超材料关键位置的结构和尺寸,人们就可以像搭积木一般实现对光波、雷达波、无线电波、声波乃至地震波的任意弯曲和精细“裁减”。比如,研究人员借助超材料薄层能让光线绕过物体的属性,开始研究使物体无影无踪的“隐身斗篷”。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超材料的:
A.研制原理
B.应用领域
C.分类标准
D.设计意图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述研制超材料的做法,并简单介绍超材料属性还与复合材料的其他性能相关,第三句具体讲述改变超材料的结构和尺寸后,可以让其实现超功能,尾句通过举例,论证超材料具有的特殊性能。因此文段主要讲述超材料的研制方法,即研制原理。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服务居间合同委托书
- 物业服务外包合同
- 锅炉购销合同书
- 车辆租赁保险服务合同
- 语言编程及算法操作手册
- 水产养殖与渔业技术作业指导书
- 软件外包业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流程优化研究
-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方案
- 保姆雇佣劳动合同书
- 新夫妻离婚协议书参考样板
- 《辛德勒的名单》电影赏析
- T-CVIA 138-2024 移动智慧屏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20S515 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
- 雨棚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
-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 2024尼尔森IQ中国本土快消企业调研报告
- 《药品管理法》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4年印度辣椒行业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骨科医院感染控制操作流程
- 绿化养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食材配送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