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邹城市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山东省邹城市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山东省邹城市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山东省邹城市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山东省邹城市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两种不同的微粒其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分别相等则他们的关系不可能是A.两种不同的原子B.一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C.一种阳离子和另一种阳离子D.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这一观点,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干冰气化 B.氧气转化成臭氧C.二氧化碳溶于水 D.加热碳酸氢铵3、下列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一元素间进行的是A.Cl2+2NaOH═NaCl+NaClO+H2OB.Fe+CuSO4═FeSO4+CuC.2KClO32KCl+3O2↑D.2H2O2H2↑+O2↑4、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H2与B容器中的NH3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则A与B的体积之比为()A.1∶1 B.1∶2 C.2∶1 D.3∶25、欲配制下列四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其中能配制成功的是()A.K+、Mg2+、Cl-、 B.Na+、、Ca2+、C.、K+、、Na+ D.、、Al3+、Cl-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B.氯化钠的分子式为NaClC.离子化合物受热熔化时可以导电D.离子化合物溶解时,离子键不被破坏7、在某无色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K+、HCO3-、NO3-B.Mg2+、SO42-、Al3+、NO3-C.Na+、Ca2+、NO3-、CO32-D.K+、MnO4-、CH3COO-、NO3-8、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漏B.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C.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碘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更大D.若用CCl4作萃取剂,则分层后下层液体呈紫红色9、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后,恢复到起始温度,再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止水夹,这时观察到()A.水进入左瓶 B.水进入右瓶C.水同时进入两瓶 D.水不进入任何一瓶10、铝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HNO3=Al(NO3)3+NO↑+H2O,若配平方程式后,HNO3的计量系数应该是()A.2B.4C.6D.811、类比法是化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下列选项中类比正确的是()A.过量的Cu可以与Fe3+反应生成Fe2+,所以过量的Zn也可以与Fe3+生成Fe2+B.Fe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所以Na也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点燃条件下,铜与Cl2反应产物中铜为+2价,则铁与Cl2反应产物中铁也为+2价D.向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可以看到“先浑后清”,所以向Al(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也可以有“先浑后清”的现象1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由于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其是否漏液D.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可用托盘天平称取10.20g氢氧化钠B.某实验需要900mL的0.1mol/L的硫酸铜溶液,则配得该溶液需称取22.5g胆矾晶体C.用10mL量筒量取5.2mL硫酸,仰视时实际量得液体体积大于5.2mLD.焰色反应实验中,连续做两个样品时,应将铂丝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14、下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简易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一段时间后往蛋壳中滴加几滴酚酞,呈红色B.蛋壳表面缠绕铁丝是阳极C.铁丝表面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蛋壳可阻止生成的氯气与氢气、氢氧化钠溶液接触15、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增大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C.c(OH-)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6、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m~10-7mB.光是一种胶体C.雾是一种胶体D.发生丁达尔效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在Na+浓度为0.5mol/L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已知H2SiO3为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SiO32-和Ag+、Ca2+、Ba2+不共存)阳离子K+Ag+Ca2+Ba2+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现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Ⅰ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L气体Ⅱ将Ⅰ中产生的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2.4gⅢ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2)实验Ⅰ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c(mol/L)________0.25mol/L________________(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计算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18、某溶液中含有X-、Y2-、Z2-三种常见的无机离子。如下图所示,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第④步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含Y2-.(1)判断X-、Y2-、Z2-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2)写出④、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某同学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500mL0.22mol/L的稀硫酸。(1)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涉及的操作如下:①将容量瓶中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②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盛有约16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并小心搅拌;③用规格为的量筒量取mL的浓硫酸;④将已冷却的硫酸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⑤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切;⑥塞好玻璃塞,反复颠倒摇匀;⑦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距离刻度线处;将步骤③、⑦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3)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使得所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A.稀释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时,不小心溅出少量硫酸溶液B.用蒸馏水洗涤烧杯、量筒及玻璃棒,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C.定容时反复上下倒转容量瓶后,发现凹液面最低处低于刻度线,再补加水到刻度线D.量取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E.洗涤容量瓶后,立即用来配制溶液F.稀释浓硫酸结束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20、某实验小组对Na与水反应产生的H2进行探究,为点燃反应生成的H2,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2)①中反应的现象是___。(3)实验小组在点燃利用①装置制得的H2时,实验失败了。他们认为失败的原因是Na的用量太少,Na与H2O的反应速率太快。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___。(4)已知钠、煤油、水的密度分别为0.97g·cm-3、0.80g·cm-3、1.00g·cm-3。在②装置中H2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___。21、KClO3和浓盐酸在不同温度下反应,发生以下两个反应。其变化可表示为反应1:2KClO3+4HCl(浓)=2KCl+Cl2↑+2ClO2↑+2H2O反应2:KClO3+6HCl(浓)=KCl+3Cl2↑+3H2O(1)已知反应1的还原产物为黄绿色的二氧化氯,该反应中被还原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产生0.1molCl2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2)反应2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3)上述反应中浓盐酸表现的性质是(填写编号):反应1中为_________,反应2中为_________。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4)将少量氯气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将少量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Fe2+=2Cl-+2Fe3+,将少量氯气通入FeI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I-=2Cl-+I2,这个事实说明上述反应中具有还原性粒子I-、Br-、Cl-、Fe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标况下,将22.4LCl2通入2L0.5mol/L的FeBr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标况下,将22.4LCl2通入2L0.5mol/L的FeI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所以一种原子和一种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可能都相同,如氕和氘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B.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只要电子数相同时,质子数就不同,例如钠离子和氟离子,故B符合题意;C.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分别相等,可以是两种阳离子,阳离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减去电荷数,如Na+与NH4+质子数都为11,和电子数都为10,均分别相等,可以是两种阴离子,如OH−与F−,故C不符合题意;D.原子和分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所以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可能都相同,如氖原子和氟化氢分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点睛】原子和分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阴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和核内质子数不同。2、A【解析】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即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A.干冰气化是物质的三态变化,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改变;B.同素异形体的转化是化学变化,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C.二氧化碳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离子化合物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生成了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详解:A.干冰气化是物质的三态变化,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改变,是物理变化,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同素异形体的转化是化学变化,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原子重新组合,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二氧化碳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离子化合物NH4HCO3加热分解破坏了旧化学键,形成新化学键,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所以答案选A。3、A【解析】

A、Cl2+2NaOH=NaCl+NaClO+H2O中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一元素间进行,故A正确;B、Fe+CuSO4=FeSO4+Cu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化合价降低,故B错误;C、2KClO32KCl+3O2↑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故C错误;D、2H2O2H2↑+O2↑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故D错误;答案选A。4、C【解析】

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根据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可知分子数之比为2∶1,由n==可知,气体的分子数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则体积比为2∶1。故选C。5、D【解析】

能配制成功的标准一是离子要大量共存,二是不能有颜色。【详解】A.Mg2+与反应生成沉淀,且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A不能配制;B.Ca2+和反应生成沉淀,且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B不能配制;C.溶液里有时为紫红色,题目要求配制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C不能配制;D.酸性条件下题中所给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溶于水后都为无色,D能配制。答案选D。6、C【解析】

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受热熔化和溶解时,破坏离子键,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来离子,能导电。【详解】A项、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故A错误;B项、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化学式(或实验式)为NaCl,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分子,故B错误;C项、能导电的化合物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化合物受热熔化时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可以导电,故C正确;D项、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生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键被破坏,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化合物的特点,明确物质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要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判断离子化合物是解答关键。7、B【解析】

题目要求溶液为无色,则有色离子不能存在;酸性溶液,则还存在大量的H+,考虑选项中的离子共存要加上H+。【详解】A.HCO3-、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错误;B.溶液中的离子均不与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Ca2+与CO32-、CO32-与H+不能共存,C错误;D.MnO4-为紫红色,CH3COO-与H+反应,D错误;答案为B8、B【解析】

碘在水中溶解度小,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萃取时,萃取剂与水互不相溶,且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分液时注意两层液体不能重新混合而污染【详解】A.分液漏斗有旋塞,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故A正确;B、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静置,分层后分液,故B错误;C、萃取剂与水互不相溶,否则不能起到分离的目的,且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更大,故C正确;D、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下层呈紫色,故C正确;故选B。9、A【解析】

钠燃烧消耗氧气,左侧压强减小,碳燃烧消耗1体积O2的同时又生成相同条件下1体积的CO2,故右侧压强不变,所以水应该进入左瓶;答案选A。10、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铝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HNO3=Al(NO3)3+NO↑+2H2O,则HNO3的计量系数应该是4,故答案为B。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11、D【解析】

A.铜的金属性弱于铁,过量的Cu可以与Fe3+反应生成Fe2+,锌的金属性强于铁,所以过量的Zn可以与Fe3+反应生成Fe,选项A错误;B.Fe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但钠很活泼,Na与硫酸铜溶液作用时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选项B错误;C.氯气的氧化性较强,与金属反应通常生成高价的氯化物,点燃条件下,铜与Cl2反应产物中铜为+2价,而铁与Cl2反应产物中铁为+3价,选项C错误;D.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时发生聚沉,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均能溶于稀硫酸,故向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可以看到“先浑后清”,所以向Al(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也可以有“先浑后清”的现象,选项D正确。答案选D。12、A【解析】

A.酒精和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故A错误;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C.容量瓶有塞子,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其是否漏液,故C正确;D.蒸发操作时,有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故D正确。故选A。13、C【解析】

A.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一位小数,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0.20g氢氧化钠,故错误;B.某实验需要900mL的0.1mol/L的硫酸铜溶液,根据容量瓶的规格分析,需要配制1000mL溶液,则配得该溶液需称取胆矾晶体的质量为0.1×250×1.0=25.0g,故错误;C.用10mL量筒量取5.2mL硫酸,仰视时实际量得液体体积大于5.2mL,故正确;D.焰色反应实验中,连续做两个样品时,应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不能用稀硫酸洗涤,故错误。故选C。14、D【解析】A、蛋壳中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碳棒作阳极,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不变红,故A错误;B、根据装置图,铁丝连有电源的负极,铁丝作阴极,故B错误;C、铁丝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氢气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C错误;D、因为氯气能与氢气、OH-发生反应,因此蛋壳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氯气与氢气、氢氧化钠溶液接触,故D正确。15、C【解析】由于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水减少,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减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由于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所以饱和溶液浓度不变;故C正确。16、A【解析】

A.题干中所提及的雾,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是一种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即10-9m~10-7m,故A正确;B.雾是一种胶体,光不是,故B错误;C.雾是一种胶体,但这不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故C错误;D.雾作为一种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这也不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故D错误。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g+、Ca2+、Ba2+CO32-+2H+=H2O+CO2↑?0.40存在,最小浓度为0.8mol/L【解析】

I:加入盐酸,生成白色胶状沉淀,该沉淀为H2SiO3,原溶液中有SiO32-,Ag+、Ca2+、Ba2+不能大量存在,根据溶液呈现电中性,原溶液中一定含有K+,有气体产生,该气体为CO2,原溶液中含有CO32-,其物质的量为0.56/22.4mol=0.025mol;II:最后得到固体为SiO2,原溶液中SiO32-的物质的量为2.4/60mol=0.04mol;III:向滤液II中加入BaCl2溶液,无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SO42-;综上所述,NO3-可能含有;【详解】I:加入盐酸,生成白色胶状沉淀,该沉淀为H2SiO3,原溶液中有SiO32-,Ag+、Ca2+、Ba2+不能大量存在,根据溶液呈现电中性,原溶液中一定含有K+,有气体产生,该气体为CO2,原溶液中含有CO32-,其物质的量为0.56/22.4mol=0.025mol;II:最后得到固体为SiO2,原溶液中SiO32-的物质的量为2.4/60mol=0.04mol;III:向滤液II中加入BaCl2溶液,无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SO42-;综上所述,NO3-可能含有;(1)根据上述分析,实验I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Ca2+、Ba2+;(2)实验I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3)根据上述分析,NO3-可能含有,也可能不含有,因此NO3-的浓度为?;SiO3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4/(100×10-3)mol·L-1=0.4mol·L-1;SO42-不含有,浓度为0;(4)根据上述分析,K+一定存在,根据电中性,当没有NO3-时,K+浓度最小,n(K+)+n(Na+)=2n(SiO32-)+2n(CO32-),代入数值,解得n(K+)=0.08mol,即c(K+)=0.8mol·L-1。18、Cl-SO42-CO32-BaCO3+2H+=Ba2++CO2+H2OCO2+2OH-+Ca2+=CaCO3↓+H2O【解析】

根据实验中沉淀的颜色和是否溶于酸分析沉淀的成分,进而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详解】(1)溶液中加入硝酸钡后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含有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钡,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说溶液中有氯离子,故答案为Cl-,SO42-,CO32-;(2)反应④为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离子方式为:BaCO3+2H+=Ba2++CO2+H2O;反应⑤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a2+=CaCO3↓+H2O。【点睛】1.氯离子: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2.硫酸根离子: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3.碳酸根离子:加入氯化钙或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溶解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9、500mL容量瓶、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10mL6.01~2cm③②④⑦⑤⑥①AC【解析】

(1)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基本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根据各步骤判断用到的仪器;(2)依据c=1000ρwM(3)依据c=nV【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500mL容器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量筒、玻璃棒、烧杯、500mL容器瓶、胶头滴管;(2)③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000×1.84×98%98=18.4mol/L,稀释前后溶液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V×18.4mol/L=500mL×0.22mol/L,解得V=6.0mL,所以应选择10mL量筒;故答案为:⑦定容时,开始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距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到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故答案为: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⑦⑤⑥①,故答案为:③②④⑦⑤⑥①;(3)A.稀释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时,不小心溅出少量硫酸溶液,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小,故A正确;B.用蒸馏水洗涤烧杯、量筒及玻璃棒,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是正确的操作,对结果无影响,故B错误;C.定容时反复上下倒转容量瓶后,发现凹液面最低处低于刻度线,再补加水到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C正确;D.量取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导致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的浓度偏大,故D错误;E.洗涤容量瓶后,立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的浓度不变,故E错误;F.稀释浓硫酸结束后,未冷却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F错误;故答案为:A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本题的易错点为(3)中F的误差分析,要注意浓硫酸的稀释为放热过程,稀释后溶液温度升高,溶液的体积膨胀。20、2Na+2H2O=2NaOH+H2↑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试管内H2与O2的混合气体受热而爆炸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在煤油与水的交界处,Na与H2O反应产生的H2使钠上浮,脱离水面,反应停止;当钠表面的H2逸出,钠又回落,与水反应,如此反复,减慢了Na与H2O的反应速率【解析】

(1)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Na的密度比水小,且熔点低,与水剧烈反应放出热量,生成气体,所以现象为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3)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试管内H2与O2的混合气体受热而爆炸,产生危险;(4)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在煤油与水的交界处,Na与H2O反应产生的H2使钠上浮,脱离水面,反应停止;当钠表面的H2逸出,钠又回落,与水反应,如此反复,减慢了Na与H2O的反应速率。21、KClO30.2mol5:1②②I->Fe2+>Br->Cl-2Cl2+2Fe2++2Br-=2Fe3++4Cl-+Br2Cl2+2I-=2Cl-+I2【解析】

(1)同一元素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遵循:高高低低规律。(2)同一元素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产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律是:可相聚,不相交。(3)根据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特点分析;(4)分析每个反应中还原剂、还原产物,利用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分析比较物质还原性的强弱,当同一溶液有多种还原性微粒时,还原性强的先发生反应;然后根据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物质还原性强弱反应先后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详解】(1)在反应1:2KClO3+4HCl(浓)=2KCl+Cl2↑+2ClO2↑+2H2O中,KClO3得到电子变为ClO2,KClO3是氧化剂被还原,ClO2是还原产物;HCl失去电子变为Cl2,HCl是还原剂被氧化,Cl2是氧化产物,反应过程中每产生1molCl2,需转移2mol电子,则反应产生0.1molCl2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2)在反应2:KClO3+6HCl(浓)=KCl+3Cl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