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二校联考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a8e892ed676ae9c1f3a6fe49b4878f/57a8e892ed676ae9c1f3a6fe49b4878f1.gif)
![2022年安徽省二校联考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a8e892ed676ae9c1f3a6fe49b4878f/57a8e892ed676ae9c1f3a6fe49b4878f2.gif)
![2022年安徽省二校联考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a8e892ed676ae9c1f3a6fe49b4878f/57a8e892ed676ae9c1f3a6fe49b4878f3.gif)
![2022年安徽省二校联考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a8e892ed676ae9c1f3a6fe49b4878f/57a8e892ed676ae9c1f3a6fe49b4878f4.gif)
![2022年安徽省二校联考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a8e892ed676ae9c1f3a6fe49b4878f/57a8e892ed676ae9c1f3a6fe49b4878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高铁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间的缝隙,反应方程式如下:2Al+Fe2O32Fe+Al2O3,其中Fe2O3是()A.还原剂 B.氧化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2、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配制硫酸用量筒量取硫酸时仰视读数B.配制硫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配制NaOH溶液,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定容至刻度线D.称量25.0g胆矾配制1mol/LCuSO4溶液100mL时,砝码错放在左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的摩尔质量为32gB.1mol氢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C.1molCO2的体积是22.4LD.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分子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一定是22.4L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只要它们的分子数相同,所占体积也一定相同C.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的物质都是1molD.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22.4L5、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①HCl②H2SO4③HNO3④NaHSO4⑤CH3COOHA.②④⑤B.④⑤C.①③D.⑤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A.④②⑤①③B.②⑤④①③C.⑤②④③①D.①④②⑤③7、下列关于1.0mol·L-1的NaCl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含1molNaClB.1L溶液中含58.5克NaClC.1molNaCl溶于1L水中D.58.5克NaCl溶于941.5克水中8、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A.Cu2(OH)2CO3 B.Na2O C.Mg(OH)2 D.CH3CH2OH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A.省去洗涤烧杯的步骤B.定容时俯视刻度C.定容时仰视刻度D.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10、将NaClO3和NaI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于烧瓶中,滴入适量硫酸,并水浴加热,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I恰好完全反应,生成I2、Na2SO4和H2O,并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则X为()A.Cl2 B.Cl2O C.Cl2O3 D.ClO21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而其他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B.氢氧化铁胶体、硫酸铜溶液用激光笔照射,均能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道C.胶体区分于溶液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D.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于净水是因为它们具有强氧化性12、在下列状态下,属于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氯化钠晶体 B.液态氯化氢 C.硝酸钾溶液 D.熔融氢氧化钠13、1molCH4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是()A.1.25mol B.5mol C.2.5mol D.4mol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L的NaCl中所含Na+数目为NAB.22.4LCl2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C.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D.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15、下列烃的命题正确的是()A.5-甲基-4-乙基已烷B.2-乙基丙烷C.2,2,3-三甲基丁烷D.3,3-二甲基-4-乙基戊烷16、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Cu+H2O,在该反应中,()A.CuO做还原剂 B.CuO做氧化剂C.氢元素化合价降低 D.铜元素化合价升高17、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氧化性酸⑦一元酸⑧化合物⑨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18、某学生配制100mL1mol·L-1的硫酸溶液,进行下列操作,然后对溶液浓度作精确测定,发现真实浓度小于1mol·L-1,他的下列操作中使浓度偏低的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②量筒中浓硫酸全部转入烧杯中稀释后,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烧杯未洗涤③容量瓶没有烘干④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有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⑤溶液未经冷却即定容⑥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时,加入过快而使液面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⑦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盖上瓶塞反复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比刻度线低,再加水至刻度线⑧定容时仰视读数A.①②④⑥⑦⑧B.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1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BaSO3+2H+=Ba2++SO2↑+H2OB.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Fe+2H+=Fe2++H2↑C.石灰乳跟盐酸反应:H++OH-=H2OD.碳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CO3-+OH-=CO32-+H2O20、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KOHHNO3CaCO3CaOSO2BNaOHHClNaHSO4Na2OCOCCu2(OH)2CO3CH3COOHCaF2COSO2DNa2CO3H2SO4NaOHSO2CO2A.A B.B C.C D.D21、下列实验操作:①用50mL量筒量取5mL蒸馏水;②称量没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时,把药品放在托盘上称量;③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④倾倒液体时试剂不对准容器口;⑤块状药品都要用药匙取用;⑥固体药品用细口瓶保存。其中错误的是A.①②③B.③④C.②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2、现有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同温同压下三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A.1:1:1 B.1:2:3 C.3:2:1 D.6:3:2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由A和B两种可溶性盐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下列实验:(1)若A溶液有颜色,试判断,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不限)24、(12分)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8mol;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由第二份进行的实验得知混合物中应含有___________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2)由第三份进行的实验可知12.54克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写沉淀化学式),其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原溶液中是否存在K+_______填“是”或“否)若存在则K+的浓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存在此空可不填)25、(12分)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实验。已知流程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__,③____。(2)四氯化碳是____色、密度比水____的液体。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3)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4)在灼烧过程中,将使用到的实验仪器(除泥三角外)有____(填序号)。A.试管B.瓷坩埚C.坩埚钳D.蒸发皿E.酒精灯26、(10分)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30mL:(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下列空格)A.计算;B.称量;C.___;D.冷却;E.移液;F.___;G.定容;H.摇匀、装瓶。(2)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还有___mL容量瓶,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3)需称量___g烧碱固体,固体应该放在___中称量。(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B.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C.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5)若从所配制溶液取出100mL,再将这100mL溶液加水稀释成1L的溶液,则稀释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27、(12分)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H+和少量的Na+。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剂A化学式___________;生成物B化学式__________。(3)操作I的名称________,操作II的名称______________。28、(14分)(1)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结晶,渗析法等。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①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②提取碘水中的碘,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③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④淡化食盐水,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⑤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的盐酸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2)现有mgHCl溶解到VmLH2O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①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②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③HC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溶液中氢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实验室用食盐晶体与浓硫酸在微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该选择装置___________(填装置的编号,下同)。由于氯化氢气体有害,所以实验室用装置D来收集氯化氢,收集氯化氢时,气体从________管(填“a”或“b”)进入。用水吸收多余的氯化氢气体时,应该选择装置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得到干燥的氯化氢气体,还需要在制取和收集装置之间插入一个装置D,此时D中装入的液体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气体发生在装置的选择要考虑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等因素。实验室制取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不用装置B,其原因分别是制取氧气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二氧化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标准状况下的200体积HCl气体溶于1体积水中,得到密度为1.12g/mL的盐酸,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反应2Al+Fe2O32Fe+Al2O3中,Fe2O3中Fe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降低至0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Fe2O3是氧化剂,B选项正确;答案选B。2、B【解析】
配制硫酸用量筒量取硫酸时仰视读数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溶质的质量偏大,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偏大,故A不符合题意;配制硫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液体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B符合题意;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C不符合题意;称量时,砝码错放在左盘,称量的质量偏大,故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应以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及溶液的体积变化为突破口,只要会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及溶液体积变化,即可推断出配制溶液的浓度的大小变化。3、D【解析】
A.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选项A错误;B.使用物质的量必须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微粒,1mol氢指代不明确,不能确定是氢气还是氢原子,选项B错误;C.标准状况下1molCO2的体积约为22.4L,没有说明标准状况下,不一定,选项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含NA个分子,选项D正确。答案选D。4、B【解析】
A.气体的体积取决于温度和压强的大小,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在其它条件下,1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为22.4L,A错误;B.根据n==,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气体的分子个数与体积呈正比,B正确;C.在标准状况下,只有体积为22.4L的气体物质才是1mol,其它状态的物质的Vm≠22.4L/mol,C错误;D.根据PV=nRT可知,并不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Vm取决于温度和压强的大小,D错误;答案选B。【点晴】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本题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另外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其它条件下也有可能为22.4L/moL。解答时注意灵活应用。5、A【解析】①HCl为强酸,且与碳酸钡反应生成的是可溶性的钡盐氯化钡,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用BaCO3+2H+=CO2↑+H2O+Ba2+表示;①能代表;②H2SO4为强酸,与碳酸钡反应生成的是难溶性的钡盐硫酸钡,不可以用BaCO3+2H+=CO2↑+H2O+Ba2+表示,②不能代表;③HNO3为强酸,且硝酸钡为可溶性钡盐,硝酸与碳酸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用BaCO3+2H+=CO2↑+H2O+Ba2+表示,③能代表;④NaHSO4,硫酸氢钠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于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该反应不可以用BaCO3+2H+=CO2↑+H2O+Ba2+表示,④不能代表;⑤CH3COOH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所以该反应不可以用BaCO3+2H+=CO2↑+H2O+Ba2+表示,⑤不能代表;答案选A.6、B【解析】
钙离子被碳酸根离子沉淀,镁离子被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被钡离子沉淀,沉淀完全后过滤,过量的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可用盐酸处理。过量的钡离子必须在过滤之前由碳酸根离子沉淀,所以④加过量Na2CO3溶液要在⑤加过量BaCl2溶液之后,过量的钡离子也被沉淀。【详解】钙离子被碳酸根离子沉淀,镁离子被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被钡离子沉淀,沉淀完全后过滤,过量的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可用盐酸处理,盐酸无法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量的钡离子必须在过滤之前由碳酸根离子沉淀,所以④加过量Na2CO3溶液要在⑤加过量BaCl2溶液之后,过量的钡离子也被沉淀,然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加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盐酸.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粗盐提纯、物质除杂。首先判断能够发生的反应和基本的除杂顺序:沉淀、过滤、转化过量离子。根据本反应中钡离子不能被过滤后的盐酸除去,判断出过量的钡离子必须在过滤之前由碳酸根离子沉淀,由此判断出加过量Na2CO3溶液要在加过量BaCl2溶液之后,再来进行答题。7、B【解析】分析:1.0mol·L-1
NaCl溶液表示每升溶液中溶有1mol氯化钠。即1mol氯化钠溶于水配成1L溶液氯化钠浓度为1.0mol·L-1。根据c=nV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溶液浓度有关,溶液体积未告诉,无法计算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58.5克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液体积为1L,氯化钠溶液浓度为1.0mol·L-1,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1mol氯化钠溶于水配成1L溶液,溶液体积为1L,不是溶剂体积,故B错误;
D.58.5克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58.5克NaCl溶于941.5g水中溶液的质量为1000g,溶液密度比水大,所以溶液体积小于1L,浓度大于1.0mol·L-1,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8、A【解析】
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据此分析。【详解】A、Cu2(OH)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且是碱式盐,A正确;B、Na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故为氧化物,B错误;C、Mg(OH)2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故为碱,C错误;D、CH3CH2OH属于有机物,不是碱,属于醇类,D错误。答案选A。9、B【解析】A.溶质损失,会使所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B.溶液体积变小,会使所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C.溶液体积增大,会使所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D.溶液体积增大,会使所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故选B。10、D【解析】
根据转移电子数守恒得,1molNaI中的碘元素由-1价生成单质碘,化合价升高转移1mol电子,故NaClO3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转移1mol电子,故X气体中氯元素的价态为+4价,答案选D。11、C【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能通过滤纸,故A错误;B.氢氧化铁胶体有丁达尔现象,硫酸铜溶液没有丁达尔现象,故B错误;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是胶体区分于溶液的本质特征,故C正确;D.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性,都可用于净水,与是否有强氧化性无关,故D错误;答案为C。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特征12、D【解析】
A.氯化钠晶体是电解质,但不能导电,故A错误;B.液态氯化氢是电解质,但不能导电,故B错误;C.硝酸钾溶液能导电,但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熔融氢氧化钠是电解质,也能导电,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考查电解质的概念,注意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注意: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如SO2、CO2属于非电解质;③条件:水溶液或融化状态,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如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非电解质,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13、C【解析】
1mol与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为、、、,且每一种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均为,根据取代一个氢消耗一个氯气的反应原理分析有机物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故C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14、C【解析】
A.没有给定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出1mol/L的NaCl中所含Na+数目,故A错误;B.没有给定气体的存在状态是否为标况下,所以22.4LCl2的量不一定为1mol,所含分子数不一定为NA,故B错误;C.氧气由氧原子构成,故32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氧气中含2mol氧原子即2NA个,故C正确;
D.56g铁的物质的量为1mol,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由0价升高到+2价,1mol铁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15、C【解析】A、烷烃命名时,应从离甲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且取代基编号总和必须最小,正确的命名为2-甲基-3-乙基已烷,故A错误;B、丙烷中不可能出现乙基,选取的主链错误,应该是2-甲基丁烷,故B错误;C、主链选取和编号均合理,故C正确;D、戊烷主链为4个碳,不可能出现4-乙基,则主链选取有误,正确的命名为3,3,4-三甲基己烷,故D错误。故选C。点睛:烷烃的命名必须遵循主链最长,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等原则;1﹣甲基、2﹣乙基,3﹣丙基都是主链选择错误的典型。16、B【解析】
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Cu+H2O,Cu由+2价降低为0价,H由0价升高为+1价。【详解】A.CuO中Cu元素价态降低,做氧化剂,A不正确;B.CuO中Cu元素价态降低,得电子,做氧化剂,B正确;C.氢元素由0价变为+1价,化合价升高,C不正确;D.铜元素由+2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D不正确;故选B。17、B【解析】
对物质进行分类,最重要的是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单一称为树状分类法,标准多样,称为交叉分类法。注意本题中硝酸用了化学式,即指明了该物质为纯净物,不是溶液。【详解】①硝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硝酸属于酸;②氢化物要求组成元素为2种,而硝酸的组成元素为3种;③氧化物要求组成的元素为2种,而硝酸的组成元素为3种;④硝酸属于酸,且其组成元素中有氧,所以属于含氧酸;⑤硝酸易挥发,属于挥发性酸;⑥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通常由硝酸根离子来表现强氧化性,为强氧化性酸;⑦每个硝酸分子最多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所以硝酸属于一元酸;⑧硝酸为纯净物,组成元素不是一种,所以硝酸属于化合物;⑨硝酸属于纯净物;所以答案选择B项。【点睛】此题也可以采用排除直接选出正确答案。如根据②错误排除A项,根据⑤错误排除D项。18、A【解析】
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nV进行误差分析,凡是使物质的量n偏小或者使溶液体积V偏大的操作都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反之溶液浓度偏高,据此解答【详解】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导致量取浓硫酸体积偏小,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①选;
②量筒中浓硫酸全部转入烧杯中稀释后,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烧杯未洗涤,导致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②选;
③容量瓶没有烘干不影响溶液的配制,故③不选;④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有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导致导致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④选;⑤溶液未经冷却即定容,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⑤不选;⑥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时,加入过快而使液面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导致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⑥选;⑦滴加入蒸馏水,使溶液凹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盖上瓶塞反复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比刻度线低,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⑦选;⑧定容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小,故⑧选。综合以上分析,应选①②④⑥⑦⑧。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19、C【解析】
A.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SO3+2H+=Ba2++SO2↑+H2O,选项A正确;B.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选项B正确;C.石灰乳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石灰乳必须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a(OH)2=Ca2++H2O,选项C不正确;D.碳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选项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选项C为易错点,注意反应物的聚集状态,石灰乳必须写化学式。20、A【解析】
A.各物质的分类正确;B.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故错误;C.一氧化碳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D.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故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酸碱盐或氧化物的分离标准。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电离出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盐,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为碱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21、D【解析】
①量筒量取5mL蒸馏水应该选用10mL量筒;②根据称量没有腐蚀性固体药品时的正确操作分析;③根据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判断;④应该试剂瓶口与容器口紧靠在一起;⑤取块状固体一般用镊子取用;⑥根据广口瓶用来保存固体判断.【详解】①用50mL量筒量取5mL蒸馏水,误差太大,应该用10mL量筒,故①错误;②应在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片,以免污染药品,损坏托盘,故②错误;③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故③错误;④倾倒液体时,应使试剂瓶口与容器口紧靠在一起,故④错误;⑤固体药品取用时,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块状固体一般用镊子,故⑤错误;⑥药品的保存,细口瓶保存细口瓶盛液体,广口瓶才用来保存固体,故⑥错误;故选:D。22、D【解析】
CO、CO2、O3三种气体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3,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结合分子组成计算出各自物质的量,结合V=nVm可知,三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详解】CO、CO2、O3三种气体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3,它们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n(CO)=n(O)=1mol,n(CO2)=1/2n(O)=1/2mol,n(O3)=1/3n(O)=1/3mol,根据V=nVm可知,三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mol:1/2mol:1/3mol=6:3:2,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uSO4K2CO3Cu2++CO32-=CuCO3↓Ba2++SO42-=BaSO4↓CuCO3+2H+=Cu2++CO2↑+H2O【解析】
A和B两种可溶性盐组成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后所得无色溶液加入硝酸钡溶液可得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溶液,说明混合物中含有SO42-、K+;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所得沉淀加入稀硫酸得CO2,说明混合物中含有CO32-,最后得到硫酸铜溶液,则混合物中含有Cu2+;则混合物中含有:SO42-、Cu2+、CO32-、K+;这些离子可以组成两种可溶性物质是K2CO3、CuSO4,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分析,A、B两种可溶性物质是K2CO3、CuSO4,若A溶液有颜色,A为CuSO4、B为K2CO3;(2)A、B两种盐K2CO3、CuSO4在溶解时,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铜和硫酸钾,离子反应为:Cu2++CO32-=CuCO3↓,过滤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离子反应为:Ba2++SO42-=BaSO4↓,过滤得到的沉淀为碳酸铜,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离子反应为:CuCO3+2H+=Cu2++CO2↑+H2O。24、NH4+0.8mol/LBaCO3、BaSO40.04mol、0.02mol是≥0.4mol/L【解析】
据题意分析,第一份溶液加入溶液有沉淀产生,推得可能含有;第二份溶液加足量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推得一定含有,一定不存在;第三份溶液利用发生的离子反应,经过计算、推得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即可推出一定存在。【详解】(1)加入足量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8mol气体,气体为氨气,故溶液中含有0.08mol,浓度为,故答案为:;;(2)加足量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可知沉淀既有也含有,质量为4.66g,物质的量为:,碳酸钡质量为:,物质的量为,故答案为:;0.04mol、0.02mol;(3)根据上述分析,溶液中肯定存在、,肯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根据的物质的量为0.04mol、0.02mol,物质的量为0.08mol,根据电荷守恒,若无则的物质的量为0.04mol,若存在则的物质的量则大于0.04mol,故肯定存在,其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等于,故答案为:是;≥0.4mol/L。【点睛】破解离子推断题:(1)肯定性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记住几种常见的有色离子:)(2)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性、指示剂的变化等)(3)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25、过滤萃取无大紫红(或紫)KCl分液、蒸馏BCE【解析】
(1)操作①为分离固体与液体混合物;操作③是从碘水中提取碘,据此分析解答;(2)依据四氯化碳的物理性质,结合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分析解答;(3)F中为相互不溶的两种液体,分离后得到碘的CCl4溶液,据此分析解答;(4)物质的灼烧用到的核心仪器是坩埚,据此分析用到仪器。【详解】(1)操作①前为悬浊液,后为溶液,可知操作①为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操作,即过滤;碘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远大于水,可以用萃取法从碘水中提取碘,所以操作③为萃取;(2)四氯化碳是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F中现象为:溶液分层,下层液体为紫红(或紫)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为氯化钾(KCl),为无色;(3)F中为相互不溶的两种液体,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分液后得到碘的CCl4溶液,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得到I2;(4)给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用泥三角、三脚架、坩埚、坩埚钳和酒精灯,以及玻璃棒,故选BCE。26、溶解洗涤250mL查漏10.0烧杯或表面皿DE0.1mol/L【解析】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据此解答;(2)依据配制步骤选择需要仪器;依据配制溶液体积选择容量瓶规格;容量瓶带有活塞,为防止使用过程中漏水,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3)依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称量腐蚀性物质应在玻璃容器中进行;(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5)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到的仪器: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容量瓶,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30mL,应选择250mL容量瓶,所以还缺少仪器:250mL容量瓶;容量瓶带有活塞,为防止使用过程中漏水,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3)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30mL,应选择250mL容量瓶,需要溶质的质量m=1.0mol/L×0.25L×40g/mol=10.0g;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在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4)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A不选;B.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B不选;C.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C不选;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D选;E.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E选;答案选DE;(5)设稀释后溶液浓度为c,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1.0mol•L−1×100mL=1000mL×c,解得c=0.1mol/L。【点睛】本题明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是解题关键,注意误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27、H2SO4FeSO4过滤蒸发结晶【解析】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H+和少量的Na+,先加过量铁粉,过滤,得到的溶液为FeSO4,固体为Cu和多余的铁,再向固体中加过量稀硫酸,过滤得到Cu,溶液B为FeSO4,蒸发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1)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除了中和酸,还与铜离子反应生成铜,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除去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用“单线桥”表示为,故答案为:;(2)试剂A为稀硫酸,生成物B为FeSO4,故答案为:H2SO4;FeSO4;(3)操作I为过滤,操作II为蒸发结晶,故答案为:过滤;蒸发结晶。28、过滤萃取蒸发蒸馏渗析m/36.5mol100m/(m+V)%或m/(m+V)22.4m/36.5L1000md/36.5(m+V)mol/LmNA/36.5【解析】
(1)①CaCO3是不溶于水的物质,要和石灰水分离,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过滤。
②碘微溶于水,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且苯、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法分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萃取。
③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加热时水挥发,剩余的为氯化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蒸发。
④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加热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咨询合同
- 2025年住宅小区机动车停放安全与管理协议
- 2025年高效酸雾净化器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企业并购协议问答
- 2025年建筑施工照明设备安装安全策划协议书
- 2025年水利项目施工劳务合同
- 2025年酒类销售合作合同
- 2025年医院安保人员雇佣合同范本
- 2025年住宅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与绩效
-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
- MBTI量表完整版本
- 护理操作-吸痰
- 重症肺炎的基本知识宣教
-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 初二上劳动技术课件电子版
- 创业计划书模板-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模板-项目计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30
- 医院护理带教老师竞聘课件
-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高强超薄耐摔玻璃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课件
- 烛之武退秦师 全市一等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