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_第1页
《临床流行病学》_第2页
《临床流行病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编辑临床流行病学一.疾病频率测量1.发病指标发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K=100%,1000/千,或10000/万分母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多用该地区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①该年6月30日24时或7月1日0时人口代替②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被2除☻新发病例: 观察期内新发生的病例☻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群,符合2个观察时间、观察地区的人群;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应除外正在患病,曾经患病或因免疫而不会患病的人。☻时间应用:描述疾病分布、提出病因假说,探索可能的病因、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疾病监测资料、前瞻性研究罹患率:同发病率一样,测量新发病例,但它常用于较小范围内或短期内的流行。观察时间以日、三日、周、旬、月,常用于疾病的流行或爆发时病因的调查。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对于慢性病来讲患病率高于发病率。根据观察时间,分为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时点患病率=———————————————×K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某观察期间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期间患病率=————————————————×K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100%,1000/千,或10000/万患病率升高的因素病程延长发病率升高

患病率降低的因素病程缩短发病率下降精品可编辑病例迁入报告率提高易感者迁入

病例迁出健康者迁入治愈率提高病死率提高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如同一个蓄水池当流出量一定时,水源流入量(发病率)时,则蓄水池水量 ,即患病率。若入量(发病率)时,则患病率(如死亡增加或痊愈及康复增快(患病率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发病率和病程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患病率(P)=发病率(I)×病程(D)应用: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流行情况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横断面研究的常用指标感染率:指检查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阳性人数)所占的比例。用于隐性感染率较高的疾病研究。应用: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研究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流行势态和分析防治工作的效果、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二代发病率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续发率=———————————————×100%易感接触者总人数2.死亡指标死亡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口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精品可编辑应用:

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口死亡危险性大小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病因探讨的指标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病死率:指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者的比值。用于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应用: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诊治能力等医疗水平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生存率(存活率)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生存率=—————————————×100%开始随访的病例数应用:

反映疾病的危害程度评价某种治疗的远期疗慢性病 恶性肿瘤结核病等累积(死亡或发病)率=[∑(年龄组(死亡或发病)专率×年龄距)]×100%应用:慢性疾病分布的分析,说明某一年龄以前发生或死于某慢性疾病的累积概率的多少。二.疾病流行的强度平、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传播机制不易实现的传染病、长潜伏期传染病。物中毒。精品可编辑件下的流行水平时,称大流行pandemi三.疾病分布形式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共同影响疾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爆发outbrea又称短期波动、季节性seasonalit、季节性升高,细菌性痢疾、严格季节性,虫媒传染病、周期性periodicit、长期变异secularchang人群分布:年 龄、性 别、职 业、民族和种族、宗 教、婚姻与家庭、流动人口第四章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类型一.描述性研究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它既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也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现况调查:又称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也称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study)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主要用于慢性病的调查。研究目的与应用范围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确定高危人群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效果研究特点研究类型

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提示因果联系普查(Census)调查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优点:早期发现病人、早期治疗缺点:工作量大,易漏诊;不适用于率很低的疾病注意:划分明确范围、统一时间期限、统一诊断方法、漏查率尽量小。抽样调查(Samplingsurvey)随机抽样,调查特定时点、特定范围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优点:省钱、省力、快速、覆盖面大,准确性高。☻缺点:实施与分析比较复杂,不适用于率很低的疾病☻关键:随机抽样随机化抽样的方法:简单随机抽样☻ 每个抽样单元被选入样本的概率是相等的☻ 常用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 当抽样范围与样本都不大时比较容易☻ 适用于小型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抽样系统抽样精品可编辑☻ 首先必须确定抽样范围和样本含量,并给每一个单元依次编号☻ 确定抽样比,即从每多少单元中抽一个单元进入样本☻ 代表性较有保证☻ 必需事先对总体的结构有所了解分层抽样☻把总体按某个(些)标志或特征(如性别、年龄组、居住地区、民族)划分为若干个次级总体(称为层),先从每层内独立抽取一个随机样本,再合成为总体的一个样本。☻比例分配 最适分配整群抽样☻以个体组成的群体作为抽样单元,而用以上三种方法之一进行的抽样。抽得的样本包括若干个群体,对群体内个体则全部加以调查。☻ 优点:易为群众接受,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分级抽样☻ 范围较小的单元,还可依次再抽取范围更小的三级单元及更小的单元。☻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确定研究对象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确定样本量决定因素:预期现患率(Pd、显著性水平(α)计量资料样本大小估计公式计数资料样本大小估计公式t:统计学上的t值 d:容许误差 P:某病现患率 施的步骤☻一确定研究目的☻二确定研究对象☻三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四确定研究变量和制定调查表☻五收集资料精品可编辑☻六资料整理、分析及解释结果☻质量控制常见的偏倚偏倚:从研究设计、实施、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称之为偏倚。偏倚的控制严格遵照抽样方法要求,确保随机化原则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和受检率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和检测方法培训调查员,统一标准和认识做好资料的复查复核工作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辨析混杂因素☻ 选择偏倚无应答偏倚选择性偏倚存活者偏倚☻ 信息偏倚☻ 偏倚防止☻ 随机化☻ 仪器精良、标准统一☻ 严格培训调查员☻ 提高应答率生态学研究: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以群体与疾病的关系。研究目的:提供病因线索,产生病因假设评估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研究类型:生态比较研究、生态趋势研究。二.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和未患这种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些)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1.基本原理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病例对照研究特点:属于观察研究方法即研究者不给研究对象以任何干预,只是客观精品可编辑地收集对象的暴露情况,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即已知对象患病或未患病,再溯其可能有关的原因,设立对照,难以证实因果关系。特征或状态即为暴露因素。暴露因素可以是机体的特征,也可以是体外的;可以是先天的、人体固有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是研究者所关心的任何因素,也称研究变量。如:年龄、性别、BMI、血型、特殊职业暴露、环境污染、疾病家族史、某种基因型、吸烟、少食果蔬、高盐饮食、运动、平衡膳食。危险因素(riskfactor)病例对照研究的分类:☻按设计分类: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不匹配)从设计所规定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抽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对照组人数≥病例组人数;选择对照没有特殊规定。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匹配/配比(matching)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分类频数匹配(又称成组匹配)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一致个体匹配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匹配/配比:以对结果有干扰作用的某些因素或特征作为配比因素,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上保持相同的一种限制方法。目的:提高研究效率N减小,统计检验效率增加,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匹配的注意事项:慎重选择匹配因素一般多只匹配(符合因素)age+gender,其他因素须慎重。可疑病因不作为匹配因素比例一般为1:1,最多不超过1:4避免“匹配过度(overmatching)”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匹配的用途:探索疾病可疑的危险因素,深入检验某个或某些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匹配的目的: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3、衍生的研究类型 略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可比性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主要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异代表性选择的病例要足以代表总体的病例,对照足以代表产生病例的总体人群或源人群(resourcepopulation)样本含量的估计☻人群中研究因素的暴露率☻比值比(oddsratio,OR)☻α值,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把握度1-β根据以上有关参数查表或代公式计算精品样本含量的公式

可编辑Z 2PP)

PP)

(IP)2或近似公式 N

1 1 0 0(PP)21 0N(ZZ)2P(1P) (P1) (PP 1 0病例组与对照组例数不等时的公式: 1 1c

p(1p)(Z

Z )2病例数:对照数=1:c对照组例数为c*n

n p (p

α β(p p )1 0)01:1匹配设计

M m/p e

1c总对子数

Zm

/2 Zβ

p(1 p) 2(p 1/2) 2p OR/(1 OR) RR/(1 RR)pe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p (1 0

) 1

(1 p )1 0均衡性检验检验两组在研究因素以外其它主要特征有否可比性;两组间非研究因素均加以比较,必要时作显著性检验。成组比较法资料的分析a.χ2检验

N 3092432081268862886χ2

(adbc

)2N 2

2 55.5mmnn

435451517369b.M-H法

(aE(a)|0.5)12MH

21

2V(a)两种方法计算结果一致,表明有联系,但联系强度如何,要计算OR(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adORbc与RR一样,优势比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前提条件: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病例对照研究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好,则OR值就很接近甚至等于RR值.1:1配对资料的分析表5-5 1:1配对研究中疾病与暴露的关系有暴露无暴露有暴露有暴露无暴露有暴露aba+b无暴露cdc+d合计a+cb+da+b+c+d2

(bc1)2bc

cOR b混杂因素作用的估计与分层分析精品可编辑病例对照研究分层资料整理表暴露特征

第i层合计病例 对照有无合 配比法

i i 1iacbnnidi0iacbnnidim1i m进行齐性检验齐性检验 合并χ2与OR值OR值无明显差别,则饮酒是混杂因素 合并OR值OR值有显著差异,则饮酒是明显混? 合并OR本例齐性检验无显著差异,计算合并OR与χ2计算合并OR与χ2值公式M-H法: a

(Ea ) 122合并 χ 2MH

i iV(a )

2合并OR

adi(i i N )i(MH

bc i(i i N )(i☻两组暴露率是否存在差异,用卡方检验验证。即验证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有否统计学联系。其计算可按传统的四格表的专用公式。χ2

adbc2nd)☻RR(relativerisk)相对危险度:表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分析疾病与暴露之间联系强度,是一种概率。病例对照研究中不能计算概率,只能用OR代替RR。RR=暴露组的发生率非暴露组的发生率。(表示E组的发生率是非E)☻OR的含义与RR均同。疾病率小于5%时,OR是RR的极好近似值。☻计算关联强度:比值比(oddsratio,OR)来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即OR=(a/c)/(b/d)=ad/bc。优势比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精品可编辑OR的意义:OR=1:无关联,>1正关联,危险因素<1负关联,保护因素OR0.9~1.1,暴露与疾病无联系OR0.6~0.81.2~1.6,有弱联系OR0.4~0.51.7~2.5,有中度联系OR0~0.32.6,有强联系。☻OR的可信区间:由于OR值是通过一组样本调查所得的点估计值,存在抽样误差。因此,应该估计其可信区间。☻如果OR的95%可信区间包含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