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fba3e0e0bcc50bb200a3843d65855d/70fba3e0e0bcc50bb200a3843d65855d1.gif)
![第2章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fba3e0e0bcc50bb200a3843d65855d/70fba3e0e0bcc50bb200a3843d65855d2.gif)
![第2章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fba3e0e0bcc50bb200a3843d65855d/70fba3e0e0bcc50bb200a3843d65855d3.gif)
![第2章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fba3e0e0bcc50bb200a3843d65855d/70fba3e0e0bcc50bb200a3843d65855d4.gif)
![第2章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fba3e0e0bcc50bb200a3843d65855d/70fba3e0e0bcc50bb200a3843d65855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理论篇国际贸易理论篇1主要研究的问题国与国为什么要进行贸易?——贸易利益的驱动gainsfromtrade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能够进行贸易?——价格不同(供需)basisfortrade供给角度(成本):技术、要素禀赋、生产规模需求角度:收入、偏好贸易格局如何?patternoftrade贸易产生哪些影响?impactsoftrade(商品的价格、生产、消费和福利等)主要研究的问题国与国为什么要进行贸易?2主要理论模型主要理论贡献者关键假设决定贸易模式的因素古典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论亚当.斯密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5.不考虑需求生产技术绝对不同(绝对劳动生产率差)绝对优势论大卫.李嘉图生产技术相对不同(相对劳动生产率差)新古典贸易理论H-O模型赫克歇尔俄林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2.边际成本递增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资源禀赋不同特殊要素贸易模型保罗.萨缪尔森当代贸易理论模型规模经济贸易模型保罗.克鲁格曼1.产品生产具有规模经济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3.竞争的要素市场生产规模不同产品周期贸易模型雷蒙.弗农
生产技术的不同阶段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古典贸易理论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资源禀赋不同保罗.萨缪3
古典贸易理论第2章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第2章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4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斯密绝对成本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5第一节重商主义贸易观点第二节绝对成本理论与斯密模型第三节比较成本理论与李嘉图模型第一节重商主义贸易观点6第一节重商主义贸易观点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二、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第一节重商主义贸易观点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7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定义:通过国家干预使经济繁荣的一组政策(keepthestateprosperousbyeconomicregulation)(一)产生背景时期:15c-17c背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品货币经济大发展:地理大发现拜金主义盛行新的社会阶层--商人出现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定义:通过国家干预使经济繁荣的一组政策8(二)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1、国家财富=黄金(货币)2、出口是获取财富,进口是财富减少3、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game):一方得利必定是另一方受损。(二)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9(一)政策主张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的政策奖出限入的政策管制本国工业,鼓励和扶持幼弱工业政策二、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一)政策主张二、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10(二)重商主义两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TimeRepresentative15c~16c50s16c50s~17cEarlyLatterJ.HalesThomasMunW.Stafford货币平衡论贸易平衡论(二)重商主义两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TimeRepresent11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意义: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局限:1.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2.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忽视生产领域;3.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意义:12第二节绝对成本理论与斯密模型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三、绝对优势理论简评第二节绝对成本理论与斯密模型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13
AdamSmith
EconomistandPhilosopher
1723-1790
代表作: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然发展,并在其追求自己的目的和实施其本身计划的过程中给予它充分自由.”
—AdamSmith
历史背景
14背景:1、资本主义由原始积累向自由竞争过渡2、重商主义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背景:15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2×2×1模型)1、两个国家:USandChina2、两种产品:小麦(Qw)和布(Qc)3、一种投入:劳动(L),劳动在一国之内完全同质4、两国技术水平不同(两国的生产函数不同)劳动生产率存在绝对差异5、劳动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在两国间不可自由流动6、规模收益不变7、商品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8、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9、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2×2×1模型)1、两个国家:16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贸易基础绝对优势的衡量
举例说明分工与贸易模式贸易所得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贸易基础17贸易基础技术水平不同
劳动生产率不同
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绝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以至商品价格的不同。这就是贸易产生的基础。贸易基础技术水平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成本不同商品18绝对优势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优势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绝对优势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19绝对优势的衡量1、生产率:2、生产成本
:如果则中国在布的生产上占绝对优势.3、价格:W为工资率W一定,P与生产成本aLQ成正比
绝对优势的衡量1、生产率:20举例说明中国在生产布上占绝对优势,美国在生产小麦上占绝对优势举例说明中国在生产布上占绝对优势,21生产与贸易模式“每个国家都应该专业生产和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生产模式:中国专门生产布,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贸易模式:中国出口布,进口小麦;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布生产与贸易模式“每个国家都应该专业生产和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22贸易所得P:生产者;C:消费者;两国劳动力总数都为100,且平均用来生产布匹和小麦贸易所得:1、布匹和小麦的总产量提高(布匹增加10,小麦增加25)2、两国的消费水平都提高了(中国小麦消费增加25;美国布匹消费增加10).贸易所得P:生产者;C:消费者;两国劳动力总数都为100,23交换比率中国用1单位布换取的小麦不能小于0.5单位,否则不如自己生产小麦;美国用1单位小麦换取的布不能小于0.8单位,否则不如自己生产布;因此,小麦/布的交换比率应介于0.5和1.25之间。交换比率中国用1单位布换取的小麦不能小于0.5单位,否则不如24三、斯密模型简评
若美国在小麦和布匹的生产上均存在绝对优势(这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是一个普遍现象,发达国家往往在很多部门生产上占绝对优势).根据斯密模型,两国间不会有贸易产生.三、斯密模型简评若美国在小麦和布匹的生产上均存25事实上,在斯密时代,由于英国率先进行产业革命,使得英国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费用远远低于德、法等近邻,但英国始终保持一些产品的进口,这是绝对成本理论难以解释的。因此,绝对优势理论不能成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原因及结构的基础理论。事实上,在斯密时代,由于英国率先进行产业革命,使得英国绝大多26第三节比较成本理论与李嘉图模型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二、比较优势理论简评第三节比较成本理论与李嘉图模型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27DavidRicardo,1772-1823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历史背景DavidRicardo,1772-1823历史背景28时代背景——谷物法的存废之争《谷物法》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制订定了运用关税等限制或禁止粮食进口的《谷物法》。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极力反对,该法1846年被废除。时代背景——谷物法的存废之争《谷物法》29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一)比较优势论(二)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一)比较优势论30(一)比较优势论基本假设贸易基础比较优势的衡量
举例说明生产与贸易模式贸易利益分析贸易结果分析(一)比较优势论基本假设31基本假设比较优势模型的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基本一样,除了强调两国之间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别而不是绝对差别之外。基本假设比较优势模型的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基本一样,除了强调两32贸易基础(相对)技术水平不同
(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
比较成本不同商品相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即使某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是最有效率的,而另一国都是效率最低的,但只要它们在生产不同产品的优势(或劣势)上存在任何差别,它们就能够从相互间的贸易中获益。贸易基础(相对)技术水平不同(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比33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只要出口那些它在生产率上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进口那些它最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它就会从贸易中获益。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只要出口那些它在生产率上最具有34比较优势的衡量(1)相对劳动生产率(RelativelaborproductivityofProduct)
则中国在产品1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比较优势的衡量(1)相对劳动生产率(Relativelab35比较优势的衡量(2)相对要素投入(或相对成本)Relativeinput-requirement(physicalcost)ofProduct1aL1
表示生产一单位商品1所需的投入比较优势的衡量(2)相对要素投入(或相对成本)Relativ36比较优势的衡量(3)产品1的机会成本:
生产一单位产品1所必须放弃的生产产品2的数量比较优势的衡量(3)产品1的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产品1所必37比较优势的衡量(4)相对价格Relativeprice
ofProduct1:
以上四种衡量比较优势的方法,其结果是一致的。比较优势的衡量(4)相对价格Relativeprice38举例说明布小麦中国10050美国110100两国的生产可能性(两国都是100单位劳动)举例说明布小麦中国10050美国110100两国的生产可能性39生产与贸易模式各个国家应专业生产并出口那些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两优择其重,两劣取其轻”生产模式:中国专门生产布,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贸易模式:中国出口布,进口小麦;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布生产与贸易模式各个国家应专业生产并出口那些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40贸易利益分析绝对优势理论中,一国出口产品的绝对成本一定比他国低,进口的产品一定是自己生产成本绝对比他国高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中,一国可能出口比他国生产成本高的产品,也可能从他国进口生产成本不如本国低的产品。贸易利益分析绝对优势理论中,一国出口产品的绝对成本一定比他国41贸易利益举例分析(一般均衡)
交换比例与贸易利益布小麦中国10080美国100120两国的生产可能性(两国都是100单位劳动)贸易利益举例分析(一般均衡)
交换比例与贸易利益布小麦中国142中国美国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封闭经济布50505050小麦40406060交换比例为1:1自由贸易布10050050小麦05012070贸易前,两国100单位劳动平均用来生产布和小麦贸易利益:1、投入劳动不变,可供消费的产品增加2、消费的产品不变,节约劳动投入中国美国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封闭经济布50505050小43(二)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1936年哈伯勒(Haberler)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cost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二)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1936年哈伯勒(Haberler)441.基本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1.基本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45WWmaxCmax⊿W⊿C图1-2PPC和机会成本图示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PossibilityCurves,PPC)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机会成本”则指的是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布)而必须放弃的其它产品(小麦)的数量,例如:CABDWWmaxCmax⊿W⊿C图1-2PPC和机会成本46一个例子在前面关于美国和中国的例子中,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美国要增加种植一单位小麦,就必须放弃5/6单位布的生产。于是,美国种植一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是5/6单位布。相同的道理,中国增加一单位小麦生产的机会成本是5/4单位布。小麦的机会成本在美国要比中国低,因此,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中国在布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一个例子在前面关于美国和中国的例子中,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的472、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如果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而另一国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那么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这种生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根据机会成本理论,美国应专门生产小麦,而中国应专门生产布。在这里我们虽没有作出劳动是惟一生产要素和劳动是同质的假设,但得出的结论与李嘉图基于劳动价值论所得的结论是一致的。2、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如果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483、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3、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49(1)机会成本的三种情形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减。(1)机会成本的三种情形机会成本不变;50机会成本不变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不变,此时PPC为一条直线;WC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的W均为4/5个单位。图1-2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不变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51机会成本递增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增加,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增,此时PPC为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CW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W的数量逐渐递增。图1-3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52机会成本递减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递减,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减,此时PPC凸向原点。CW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W的数量逐渐递减。图1-4机会成本递减机会成本递减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53机会成本不变情况下自给自足时的均衡机会成本不变情况下自给自足时的均衡54一般均衡分析(图形)出口4050China贸易三角进口50-1-1.25ABC605070布小麦US120100-1-5/6ABC小麦布10080·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一个例子一般均衡分析(图形)出口4050China贸易三角进口50-55TheStandardofWelfare注意:在一般均衡的分析中,衡量福利水平的指标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水平而非产品的绝对消费量。因此,贸易后两种商品的消费量都增加的情况可以说明整个国家的贸易所得;但是说明贸易所得并不一定需要两种商品的消费量都增加。TheStandardofWelfare注意:在一般均56贸易结果价格:出口品相对价格上升,进口品价格下降,两国同种产品价格趋于一致分工:
专业分工:各国专门生产其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福利:各国福利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和生产更节约)贸易结果价格:57二、李嘉图模型简评1、进步性:“比较优势”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论证了贸易的基础,在实践上也部分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2、局限性:严格的假设条件难以满足是静态的、短期分析,忽略了动态分析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二、李嘉图模型简评1、进步性:“比较优势”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58例外:不发生贸易的情况布小麦中国50100美国100200例外:不发生贸易的情况布小麦中国50100美国10059summary重商主义的0-sum游戏思想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导致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导致贸易。summary重商主义的0-sum游戏思想60例1: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例1: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61例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的总劳动为800小时。(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是1:24呢?(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计算机小麦中国100小时4小时加拿大60小时3小时例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62例3:假设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X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2。(1)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3)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例3:假设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63例4: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下表给出了4个国家生产1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易模式如何?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3.5,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如果有,怎样变化?美国法国中国泰国大米2598小麦0.5236例4: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下表给出了4个国家生产1单位大64例5: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下表给出了两国生产4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时间。如果美国工资水平是10美元/小时,菲律宾的工资水平是3美元/小时,两国发生贸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应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如果美国的工资上涨为11美元/小时,贸易模式会受影响吗?芯片香蕉单放机汽车美国2551050菲律宾100120250例5: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下表给出了两国生产4种产品所需65国际贸易理论篇国际贸易理论篇66主要研究的问题国与国为什么要进行贸易?——贸易利益的驱动gainsfromtrade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能够进行贸易?——价格不同(供需)basisfortrade供给角度(成本):技术、要素禀赋、生产规模需求角度:收入、偏好贸易格局如何?patternoftrade贸易产生哪些影响?impactsoftrade(商品的价格、生产、消费和福利等)主要研究的问题国与国为什么要进行贸易?67主要理论模型主要理论贡献者关键假设决定贸易模式的因素古典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论亚当.斯密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5.不考虑需求生产技术绝对不同(绝对劳动生产率差)绝对优势论大卫.李嘉图生产技术相对不同(相对劳动生产率差)新古典贸易理论H-O模型赫克歇尔俄林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2.边际成本递增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资源禀赋不同特殊要素贸易模型保罗.萨缪尔森当代贸易理论模型规模经济贸易模型保罗.克鲁格曼1.产品生产具有规模经济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3.竞争的要素市场生产规模不同产品周期贸易模型雷蒙.弗农
生产技术的不同阶段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古典贸易理论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资源禀赋不同保罗.萨缪68
古典贸易理论第2章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第2章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69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斯密绝对成本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70第一节重商主义贸易观点第二节绝对成本理论与斯密模型第三节比较成本理论与李嘉图模型第一节重商主义贸易观点71第一节重商主义贸易观点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二、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第一节重商主义贸易观点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72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定义:通过国家干预使经济繁荣的一组政策(keepthestateprosperousbyeconomicregulation)(一)产生背景时期:15c-17c背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品货币经济大发展:地理大发现拜金主义盛行新的社会阶层--商人出现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定义:通过国家干预使经济繁荣的一组政策73(二)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1、国家财富=黄金(货币)2、出口是获取财富,进口是财富减少3、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game):一方得利必定是另一方受损。(二)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74(一)政策主张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的政策奖出限入的政策管制本国工业,鼓励和扶持幼弱工业政策二、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一)政策主张二、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75(二)重商主义两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TimeRepresentative15c~16c50s16c50s~17cEarlyLatterJ.HalesThomasMunW.Stafford货币平衡论贸易平衡论(二)重商主义两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TimeRepresent76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意义: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局限:1.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2.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忽视生产领域;3.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意义:77第二节绝对成本理论与斯密模型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三、绝对优势理论简评第二节绝对成本理论与斯密模型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78
AdamSmith
EconomistandPhilosopher
1723-1790
代表作: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然发展,并在其追求自己的目的和实施其本身计划的过程中给予它充分自由.”
—AdamSmith
历史背景
79背景:1、资本主义由原始积累向自由竞争过渡2、重商主义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背景:80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2×2×1模型)1、两个国家:USandChina2、两种产品:小麦(Qw)和布(Qc)3、一种投入:劳动(L),劳动在一国之内完全同质4、两国技术水平不同(两国的生产函数不同)劳动生产率存在绝对差异5、劳动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在两国间不可自由流动6、规模收益不变7、商品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8、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9、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2×2×1模型)1、两个国家:81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贸易基础绝对优势的衡量
举例说明分工与贸易模式贸易所得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贸易基础82贸易基础技术水平不同
劳动生产率不同
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绝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以至商品价格的不同。这就是贸易产生的基础。贸易基础技术水平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成本不同商品83绝对优势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优势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绝对优势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84绝对优势的衡量1、生产率:2、生产成本
:如果则中国在布的生产上占绝对优势.3、价格:W为工资率W一定,P与生产成本aLQ成正比
绝对优势的衡量1、生产率:85举例说明中国在生产布上占绝对优势,美国在生产小麦上占绝对优势举例说明中国在生产布上占绝对优势,86生产与贸易模式“每个国家都应该专业生产和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生产模式:中国专门生产布,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贸易模式:中国出口布,进口小麦;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布生产与贸易模式“每个国家都应该专业生产和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87贸易所得P:生产者;C:消费者;两国劳动力总数都为100,且平均用来生产布匹和小麦贸易所得:1、布匹和小麦的总产量提高(布匹增加10,小麦增加25)2、两国的消费水平都提高了(中国小麦消费增加25;美国布匹消费增加10).贸易所得P:生产者;C:消费者;两国劳动力总数都为100,88交换比率中国用1单位布换取的小麦不能小于0.5单位,否则不如自己生产小麦;美国用1单位小麦换取的布不能小于0.8单位,否则不如自己生产布;因此,小麦/布的交换比率应介于0.5和1.25之间。交换比率中国用1单位布换取的小麦不能小于0.5单位,否则不如89三、斯密模型简评
若美国在小麦和布匹的生产上均存在绝对优势(这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是一个普遍现象,发达国家往往在很多部门生产上占绝对优势).根据斯密模型,两国间不会有贸易产生.三、斯密模型简评若美国在小麦和布匹的生产上均存90事实上,在斯密时代,由于英国率先进行产业革命,使得英国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费用远远低于德、法等近邻,但英国始终保持一些产品的进口,这是绝对成本理论难以解释的。因此,绝对优势理论不能成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原因及结构的基础理论。事实上,在斯密时代,由于英国率先进行产业革命,使得英国绝大多91第三节比较成本理论与李嘉图模型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二、比较优势理论简评第三节比较成本理论与李嘉图模型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92DavidRicardo,1772-1823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历史背景DavidRicardo,1772-1823历史背景93时代背景——谷物法的存废之争《谷物法》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制订定了运用关税等限制或禁止粮食进口的《谷物法》。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极力反对,该法1846年被废除。时代背景——谷物法的存废之争《谷物法》94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一)比较优势论(二)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一)比较优势论95(一)比较优势论基本假设贸易基础比较优势的衡量
举例说明生产与贸易模式贸易利益分析贸易结果分析(一)比较优势论基本假设96基本假设比较优势模型的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基本一样,除了强调两国之间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别而不是绝对差别之外。基本假设比较优势模型的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基本一样,除了强调两97贸易基础(相对)技术水平不同
(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
比较成本不同商品相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即使某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是最有效率的,而另一国都是效率最低的,但只要它们在生产不同产品的优势(或劣势)上存在任何差别,它们就能够从相互间的贸易中获益。贸易基础(相对)技术水平不同(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比98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只要出口那些它在生产率上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进口那些它最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它就会从贸易中获益。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只要出口那些它在生产率上最具有99比较优势的衡量(1)相对劳动生产率(RelativelaborproductivityofProduct)
则中国在产品1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比较优势的衡量(1)相对劳动生产率(Relativelab100比较优势的衡量(2)相对要素投入(或相对成本)Relativeinput-requirement(physicalcost)ofProduct1aL1
表示生产一单位商品1所需的投入比较优势的衡量(2)相对要素投入(或相对成本)Relativ101比较优势的衡量(3)产品1的机会成本:
生产一单位产品1所必须放弃的生产产品2的数量比较优势的衡量(3)产品1的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产品1所必102比较优势的衡量(4)相对价格Relativeprice
ofProduct1:
以上四种衡量比较优势的方法,其结果是一致的。比较优势的衡量(4)相对价格Relativeprice103举例说明布小麦中国10050美国110100两国的生产可能性(两国都是100单位劳动)举例说明布小麦中国10050美国110100两国的生产可能性104生产与贸易模式各个国家应专业生产并出口那些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两优择其重,两劣取其轻”生产模式:中国专门生产布,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贸易模式:中国出口布,进口小麦;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布生产与贸易模式各个国家应专业生产并出口那些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105贸易利益分析绝对优势理论中,一国出口产品的绝对成本一定比他国低,进口的产品一定是自己生产成本绝对比他国高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中,一国可能出口比他国生产成本高的产品,也可能从他国进口生产成本不如本国低的产品。贸易利益分析绝对优势理论中,一国出口产品的绝对成本一定比他国106贸易利益举例分析(一般均衡)
交换比例与贸易利益布小麦中国10080美国100120两国的生产可能性(两国都是100单位劳动)贸易利益举例分析(一般均衡)
交换比例与贸易利益布小麦中国1107中国美国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封闭经济布50505050小麦40406060交换比例为1:1自由贸易布10050050小麦05012070贸易前,两国100单位劳动平均用来生产布和小麦贸易利益:1、投入劳动不变,可供消费的产品增加2、消费的产品不变,节约劳动投入中国美国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封闭经济布50505050小108(二)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1936年哈伯勒(Haberler)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cost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二)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1936年哈伯勒(Haberler)1091.基本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1.基本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110WWmaxCmax⊿W⊿C图1-2PPC和机会成本图示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PossibilityCurves,PPC)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机会成本”则指的是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布)而必须放弃的其它产品(小麦)的数量,例如:CABDWWmaxCmax⊿W⊿C图1-2PPC和机会成本111一个例子在前面关于美国和中国的例子中,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美国要增加种植一单位小麦,就必须放弃5/6单位布的生产。于是,美国种植一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是5/6单位布。相同的道理,中国增加一单位小麦生产的机会成本是5/4单位布。小麦的机会成本在美国要比中国低,因此,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中国在布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一个例子在前面关于美国和中国的例子中,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的1122、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如果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而另一国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那么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这种生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根据机会成本理论,美国应专门生产小麦,而中国应专门生产布。在这里我们虽没有作出劳动是惟一生产要素和劳动是同质的假设,但得出的结论与李嘉图基于劳动价值论所得的结论是一致的。2、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如果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1133、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3、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114(1)机会成本的三种情形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减。(1)机会成本的三种情形机会成本不变;115机会成本不变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不变,此时PPC为一条直线;WC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的W均为4/5个单位。图1-2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不变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116机会成本递增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增加,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增,此时PPC为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CW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W的数量逐渐递增。图1-3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117机会成本递减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递减,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减,此时PPC凸向原点。CW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W的数量逐渐递减。图1-4机会成本递减机会成本递减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118机会成本不变情况下自给自足时的均衡机会成本不变情况下自给自足时的均衡119一般均衡分析(图形)出口4050China贸易三角进口50-1-1.25ABC605070布小麦US120100-1-5/6ABC小麦布100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习通《创新创业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珠海房地产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 企业邮箱申请书
- 困难户建房申请书
- 新版人教PEP版三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Unit 3 Part B 第2课时
- 新疆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生态农业中的文化元素创新应用
-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动画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农业保险理赔委托服务协议范本(第三方评估)
- 西安文理学院《动力机械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完整版
- 粤剧课程设计
- 食品感官检验基础品评员的岗前培训课件
- T-CHTS 10021-2020 在役公路隧道长期监测技术指南
- AQ/T 2061-201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正式版)
- 《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教程》课件项目1 系统基本安全防护
- 留置导尿法操作评分标准
- 2024年度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工业园区入伙指南
- 2024-2030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