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项目_第1页
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项目_第2页
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项目_第3页
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项目_第4页
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项目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名称: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委托单位:淄川区罗村镇人民设计单位:山东泓景建筑景观设计设计

:风景园林专项乙级一、前言二、项目概况工程位置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投资概算三、规划总则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布局四、详细规划环村环河防护林带生态修复防护林带道路防护林带苗圃经济林带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一、前言前言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前言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位于淄川区罗村镇,规划范围北起102省道,南至寨里和罗村交界的大崮山—仇家山,东起沾临高速,西至湖南路(S235省道),总规划面积约20.90平方公里。淄博建陶产业创新园项目是

、市

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全市建陶行业

升级的重要载体,是淄川园区建设、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是一项全新的、紧迫繁重的任务。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的实施,是为构建淄博建陶产业园区防护绿色屏障,建立森林防护墙;是对淄博市主城区及居民区的安全防护和生态保护,是改善淄博建陶产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在美化城市环境、防风抑尘、消除噪音和提高大气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二、项目概况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项目概况项目概况1.工程位置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长廊建设工程位于淄川区罗村镇,规划范围北起102省道,南至寨里和罗村交界,东起沾临高速,西至湖南路(S235省道),总规划面积约1206.9公顷(18122亩),绿化总面积820.65公顷(12323亩)。围绕示范园区,生态廊道建设分东、西、北三面构建生态屏障,生态廊道宽度约600-1500米。本工程涉及

村、洼子村、河东村、罗村、上黄村、下黄村、牟家村、前河村、邢家村、大王村、前宅村11个村,占地类型分基本农田、林地、荒地、矿坑。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项目概况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围绕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分东、西、北三面建设防护林,造林类型分为速生防护林带、生态修复区、道路林网、河道防护林带、经济林带,运用多层次、多类型、效益结合的综合造林模式构筑生态廊道,以形成长期稳定的人工防护林。2.1工程规模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绿化总面积820.65公顷(12323亩)。其中:速生防护林带面积2003亩;生态修复6271亩;苗圃建设1279亩;经济林带1560亩;河道防护林带952亩;道路林网258亩;项目概况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3.工程投资概算本项目概算总投资2834万元建设类型建设面积投资单价分项投资合价速生防护林带2003亩2500元500万元生态修复1912亩苗圃建设1279亩经济林建设1560亩道路绿化258亩40000元1032万元河道防护林带952亩2500元239万元河道808亩村镇厂矿用地4930亩道路61亩土地流转(6052亩)4492亩1300元584万元青苗补偿4492亩1000元449万元设计费30万元总投资估算2834万元三、规划总则规划总则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规划总则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指导思想以建设现代林业为目标,以形成稳固的森林防护屏障为基础,以提高林业生态效益为重点,全面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区生态长廊安全保护及生态防护林工程。充分发挥生态长廊在治理大气污染、防风抑尘、水土保持、涵养水源、改善城市环境、建设生态园区的主体作用,促进工厂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规划原则一、综合性原则生态廊道建设应遵循防护林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生态功能、经济效益、生态景观等功能的需要。二、土地合理利用原则结合土地地质地貌,充分考虑周边环境,规划林带建设类型。注重防护林多层次建设,注重生态景观与周边景观相协调。三、经济性原则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因地制宜、节能高效;统筹前期建设与后期经济效益,尽可能降低前期建设成本和养护费,充分预期后期经济效益,实现生态廊道的可持续性发展。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规划总则四、可操作性原则立足现实,因地制宜,面向未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体现现代化工业展要求。并远近结合,使建设项目富有弹性,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五、不透式防护林建设原则多树种、多品种造林,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基础。营造

林,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保障。树种的合理搭配,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前提。因地制宜、合理密植,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重要条件。针对工业园区防护林带的功能,选择吸收大气污染能力强的树种。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规划总则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规划目标以生态修复林带建设为基础,以环村庄、河流林带建设构成骨架,苗圃、经济林林带建设有机结合。从林业生产角度,系统规划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防护林带,实现产业园区稳定的生态防护屏障。规划布局本次规划以“三区、四带”为布局,进行分区、分段,突出道路林网和村庄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分区规划概要“三区”-----北部生态廊道、西部速生林带、东部经济林带一、北部生态廊道主要为矿坑生态修复建设、道路林网、环村防护林带及苗圃建设。二、西部速生林带主要为环村庄河流防护林带建设及苗圃建设。三、东部经济林带主要为经济林带建设及荒山绿化。“四带”-----环村环河防护林带、生态修复林带、道路防护林带、苗圃经济林带总体规划图北部生态廊道西部速生林带东部经济林带四、详细规划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详细规划环村环河防护林带环村环河防护林带现状分析及规划内容环村环河防护林带建设总面积约2955亩,其中,防护林面积2003亩,锦川河防护林面积952亩。环村防护林涉及

村、洼子村、河东村、罗村、上黄村、下黄村、牟家村、前河村、邢家村、大王村、前河村11个村,村庄集中坐落于河道两侧,沿河两侧防护林宽度50-300米。区域内土地多为农田,地势较为平整,非常适合于林带建设。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河东村前宅村大王村上黄村罗村洼子村1.2规划要求1)林带连续完整;2)成林见效)防风抑尘效果好;4)便于养护管理树种选择树种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速生林品种,如速生杨107、速生杨108、旱柳、速生法桐、白蜡、黑松等。种植模式旱柳、速生杨、速生法桐采用中等用材林种植方式,亩种植100-120株,苗木规格4-5厘米。林带每隔300-500米穿插种植50米宽黑松或白蜡林带。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村环河防护林带黑松旱柳、速生杨黑松法桐、白蜡环村环河防护林带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村环河防护林带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生态修复防护林带生态修复防护林带现状分析及规划内容生态修复区域总面积约6271亩,其中团山、山生态修复区面积约4379亩;矿坑修复区面积约912亩;东部区域荒山修复区面积约1000亩。团山、

山生态修复区前期已基本绿化完毕,植被分布较好;

矿坑修复区为采矿坑,坑周围多为陡坡,坑底深度约10-20米。坑东侧有两处山丘,矿坑南侧有两处

排放场;东部区域荒山修复区为荒山坡地,立地条件较差,土层较薄。矿坑矿坑矿坑矿坑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东部荒山东部荒山2.2.1道路系统规划项目区内生产道路系统规划以加强对

通联系和完善

功能组织为原则,同时道路线位设计结合现状地形、现状道路、矿坑填埋情况等进行设计。道路纵坡度控制在0.3%-10%之间,尽量减少挖填方。生产路规划以式曲线为主、直线为辅,路宽为5米。两侧种植行道树。灌溉设施1、灌溉水源:以自然降雨为主要水源,经过处理达到灌溉水质要求的工业废水为补充水源;结合实际地形,在地势低的区域设置蓄水池。2、灌溉系统给水方式:利用水车进行运水灌溉,采用人工浇灌,保证所有种植植被得到有效灌溉。3、集水池:坡底或崖底雨水汇集处要设计集水池,便于绿化。生态修复防护林带矿坑东部荒山东部荒山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2.2.3树种的选择原则树种的选择是成林的关键,应具备以下特点: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能网络固持土壤;生长迅速,分支稠密,树冠浓密,落叶丰富,易于分解,可以较快的形成枯枝落叶层,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树适种原则;2、乡土性原则;3、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原则;4、抗污染气体、抗粉尘性强原则;5、根系发达,具有一定的固坡护土能力原则;6、具有较好的土壤改良能力,能互利共生原则;7、病虫害防治原则。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生态修复防护林带植物配置植物配置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坚持生态学原理,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在现状植被的基础上,以乔木为主,乔、灌木结合,藤本、草本植物为辅,乔木、

灌木结合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壤、

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植物群落,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植物选择生产路行道树:白蜡、国槐、栾树、臭椿矿坑修复区:国槐、臭椿、垂柳、白蜡、五角枫、刺槐、柿子树、香花槐、黑松、蜀桧、龙柏、侧柏、火炬、黄栌、木槿、黄金槐、连翘、爬山虎、红瑞木、大花金鸡菊。生态修复防护林带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2.2.4治理办法一、一般治理区域地面较为平整,多为废弃荒地,立地条件较好。可采用地形整理,局部回填种植土后,种植

林。二、山体坡面区域,立地条件较差,土质瘠薄,多为刺槐林。可以采用鱼鳞穴种植方式,补植常绿蜀桧、侧柏、黑松,彩叶树火炬、黄栌等。三、采矿坑区域采用坑底覆土种植,断崖和坡面采用“客土续坡”绿化为主。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生态修复防护林带一般治理区域绿化一般治理区域绿化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生态修复防护林带绿化后的采石坑采石坑治理绿化断面图治理前的采石坑客土续坡后的采石坑道路防护林带现状分析道路防护林建设主要位于重山大道和洼子村路两侧,立地条件为农田。重山大道重山大道重山大道洼子村路洼子村路道路防护林带重山大道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2.3.2建设标准道路绿化为两侧设置50米宽绿化带;要求主道路与乡村路绿化,形成道路林网,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2.3.3树种的选择原则A.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群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B.防风防尘原则

以种植高大树种为主,建设林带屏障,利用多层次防护林降低风速,阻隔粉尘。C.生态性原则

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D.景观性原则

熟悉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道路防护林带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2.3.4绿化模式:以高大乔木背景林为主,常绿及花灌木搭配,多种速生树种,尽快达到防护效果。背景林:旱柳、白蜡、法桐。常绿树种:黑松、蜀桧。花灌木:樱花、红叶李、西府海棠、木槿、扶芳藤球等。主要道路模式道路防护林带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道路防护林带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苗圃经济林带苗圃经济林建设指导思想园林苗圃与经济林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运用公园、植物园、苗圃设计规范和标准,探索生产、观赏、休闲、科研、科普等功能结合

。在规划建设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不断丰富自身功能和内涵,一方面牢牢把握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经济林观赏休闲的功能,结合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