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_第1页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_第2页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_第3页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_第4页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1什么是读写结合?

我认为,所谓“读写结合训练”,就是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把阅读与写作两个因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目的、有系统、有序列的训练手段,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达到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方法、运用知识和方法,培养和提高读写综合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2

谈到读写结合,很多老师定位于在课堂上动动笔,好像只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写了几句话,就是进行了读写结合。所以,经常发现有的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了几句感受,或者为一个先进模范人物写了几句颁奖词,然后就大说自己这节课突出了读写结合的特色,达到了以写促读的目的。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3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4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5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6

2.读写结合时,所谓的写一定是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不一定是仿照文章结构的仿写,还可以是和课文关联紧密的补白,让写作为学生体验文章蕴含的情感服务。

7

3.在教学结尾处,结合文章时代背景或者作者人生经历进行读写结合,可以深化文章主题,并把主题深刻印在学生心理。

8读写结合的启示:

读写结合中,把一个大的要求分解成小的目标让学生逐步完成,可以化解写作的难度,又可以提高写作的质量。读写结合的启示:9读写结合的启示:

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中,不要求学生写作精彩纷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交流汇报的过程进行指导。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10读写结合的启示:

1.读写结合课不一定都要动笔写作,从课文中获取相应的写作方法,感受写作技巧,体会作文中遣词造句的精妙也是一条路径。

读写结合的启示:11

2.选材和构思是作文的难点,读写结合课上可以从整体入手,探究选材和安排材料的技巧,从而拓展学生编排文章结构的思路。2.选材和构思是作文的难点,读写结合课上可以从12读写结合的启示:读写结合是不一定就是仿写,就是学诗写诗、学文写文,文体之间发生变化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读写结合的启示:13读写结合的启示:

读写结合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语言素材,让学生在转化语言的过程中吸收语言,不仅有利于提高说写能力,同时又进一步深化了读写结合。读写结合的启示:14读写结合的启示:

选择读写结合点不要只盯着文章的内容,盯着文章中精彩的片段,拟定文章标题的能力也需要在阅读学习中进行训练。读写结合的启示:15

读写结合的启示:

小学课本中的诗歌学生往往一读就懂,学诗歌写诗歌这种现学现卖的教学思想不值得推崇,与其让学生花费时间艰难地写出几句“四不像”,不如用心带领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形式,当这样的语言形式积累多了,学生自然也就能写出自己的诗歌了。读写结合的启示:16

读写结合的启示:

不是只有文章的高潮部分、细节描写处、词语优美处才是最佳的读写结合点,在平实的词语中体会到写作的精妙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发现的欣喜,也更容易被学生学习吸收。读写结合的启示:17实验三扑热息痛的制备

实验三扑热息痛的制备18一、目的要求

1、通过扑热息痛的制备,熟悉乙酰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

2、了解固体化合物精制的常用方法,掌握扑热息痛的精制方法。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扑热息痛的制备,熟悉乙酰化反应的基19二、基本原理

对氨基酚与醋酸经乙酰化反应生成对乙酰氨基酚,反应式如下:

常用的乙酰化剂有醋酸、醋酐、乙酰氯等。

使用醋酸时,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水分的存在不利于正反应的进行,为使反应完全,要蒸除稀醋酸。

二、基本原理

对氨基酚与醋酸经乙酰化反应生成对乙酰氨基酚,20三、操作步骤

(1)合成

在干燥的100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沸石,10.9g对氨基酚及14ml冰醋酸,装上一根刺形分馏柱,然后开始慢慢加热,电压~100V,保持微沸状态反应50min。之后改常压蒸馏装置,蒸出乙酸约7-10ml。反应结束,趁热将反应物倒入40ml冰水中(边加边搅拌冰水),有紫色固体析出。冰水冷却10min后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抽干,称重m1(*60%为实际重量)。三、操作步骤

(1)合成21

(2)精制将滤饼转移到烧杯中,加入5ml蒸馏水/每克粗品(约50ml水),电热套加热使其溶解(如果产物溶解未完成,可补加适量的水至产物全溶),稍冷后加入1-2勺活性炭(防止暴沸)和0.5g亚硫酸钠,煮沸脱色10min,趁热抽滤,将滤液转移到烧杯中,冰水冷却10min,析出结晶,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抽干,称重m2(*60%为实际重量),计算产率。

(2)精制将滤饼转移到烧杯中,加入522四、注意事项

1、反应阶段所用仪器需干燥后才可以使用。

2、趁热过滤前仪器需预热,防止结晶阻塞。

3、冰醋酸是腐蚀性液体.使用时要注意安全。四、注意事项

1、反应阶段所用仪器需干燥后才可以使用。23五、思考题

1.试比较冰醋酸、醋酐、乙酰氯三种乙酰化剂的优缺点,工业生产上为何以醋酸为此反应的主要酰化剂?

2.精制产品时选水为溶剂有哪些必要条件?应注意哪些操作上的问题。

五、思考题

1.试比较冰醋酸、醋酐、乙酰氯三种乙酰化24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25什么是读写结合?

我认为,所谓“读写结合训练”,就是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把阅读与写作两个因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目的、有系统、有序列的训练手段,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达到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方法、运用知识和方法,培养和提高读写综合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26

谈到读写结合,很多老师定位于在课堂上动动笔,好像只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写了几句话,就是进行了读写结合。所以,经常发现有的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了几句感受,或者为一个先进模范人物写了几句颁奖词,然后就大说自己这节课突出了读写结合的特色,达到了以写促读的目的。

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27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28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29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30

2.读写结合时,所谓的写一定是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不一定是仿照文章结构的仿写,还可以是和课文关联紧密的补白,让写作为学生体验文章蕴含的情感服务。

31

3.在教学结尾处,结合文章时代背景或者作者人生经历进行读写结合,可以深化文章主题,并把主题深刻印在学生心理。

32读写结合的启示:

读写结合中,把一个大的要求分解成小的目标让学生逐步完成,可以化解写作的难度,又可以提高写作的质量。读写结合的启示:33读写结合的启示:

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中,不要求学生写作精彩纷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交流汇报的过程进行指导。走近小学语文教学之读写结合教学讲义课件34读写结合的启示:

1.读写结合课不一定都要动笔写作,从课文中获取相应的写作方法,感受写作技巧,体会作文中遣词造句的精妙也是一条路径。

读写结合的启示:35

2.选材和构思是作文的难点,读写结合课上可以从整体入手,探究选材和安排材料的技巧,从而拓展学生编排文章结构的思路。2.选材和构思是作文的难点,读写结合课上可以从36读写结合的启示:读写结合是不一定就是仿写,就是学诗写诗、学文写文,文体之间发生变化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读写结合的启示:37读写结合的启示:

读写结合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语言素材,让学生在转化语言的过程中吸收语言,不仅有利于提高说写能力,同时又进一步深化了读写结合。读写结合的启示:38读写结合的启示:

选择读写结合点不要只盯着文章的内容,盯着文章中精彩的片段,拟定文章标题的能力也需要在阅读学习中进行训练。读写结合的启示:39

读写结合的启示:

小学课本中的诗歌学生往往一读就懂,学诗歌写诗歌这种现学现卖的教学思想不值得推崇,与其让学生花费时间艰难地写出几句“四不像”,不如用心带领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形式,当这样的语言形式积累多了,学生自然也就能写出自己的诗歌了。读写结合的启示:40

读写结合的启示:

不是只有文章的高潮部分、细节描写处、词语优美处才是最佳的读写结合点,在平实的词语中体会到写作的精妙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发现的欣喜,也更容易被学生学习吸收。读写结合的启示:41实验三扑热息痛的制备

实验三扑热息痛的制备42一、目的要求

1、通过扑热息痛的制备,熟悉乙酰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

2、了解固体化合物精制的常用方法,掌握扑热息痛的精制方法。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扑热息痛的制备,熟悉乙酰化反应的基43二、基本原理

对氨基酚与醋酸经乙酰化反应生成对乙酰氨基酚,反应式如下:

常用的乙酰化剂有醋酸、醋酐、乙酰氯等。

使用醋酸时,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水分的存在不利于正反应的进行,为使反应完全,要蒸除稀醋酸。

二、基本原理

对氨基酚与醋酸经乙酰化反应生成对乙酰氨基酚,44三、操作步骤

(1)合成

在干燥的100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沸石,10.9g对氨基酚及14ml冰醋酸,装上一根刺形分馏柱,然后开始慢慢加热,电压~100V,保持微沸状态反应50min。之后改常压蒸馏装置,蒸出乙酸约7-10ml。反应结束,趁热将反应物倒入40ml冰水中(边加边搅拌冰水),有紫色固体析出。冰水冷却10min后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抽干,称重m1(*60%为实际重量)。三、操作步骤

(1)合成45

(2)精制将滤饼转移到烧杯中,加入5ml蒸馏水/每克粗品(约50ml水),电热套加热使其溶解(如果产物溶解未完成,可补加适量的水至产物全溶),稍冷后加入1-2勺活性炭(防止暴沸)和0.5g亚硫酸钠,煮沸脱色10min,趁热抽滤,将滤液转移到烧杯中,冰水冷却10min,析出结晶,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抽干,称重m2(*60%为实际重量),计算产率。

(2)精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