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临床检查_第1页
斜视临床检查_第2页
斜视临床检查_第3页
斜视临床检查_第4页
斜视临床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斜视的临床检查一、斜视的基本检查(一)病史:1.眼位偏斜:双眼视轴呈分离状态。部分病人有时正位,注意力不集中时眼斜或凝视时斜2.复视与视混淆:视力模糊:斜视与屈光不正关系密切散瞳验光4.眩晕、步态不稳:由于复视、视混淆而分不清真假物像后天性5.代偿头位:一是为回避麻痹肌作用方向。二是为消除复视或视混淆非眼性斜颈6.戴镜情况:正式验光?戴镜后眼位改变?

一、斜视的基本检查家族史部分患者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也患有斜视,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多基因遗传,国内报道的遗传率为6-9%。可能的诱因

产伤、外伤史,斜视发生前惊吓、高热抽搐史。(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反射发育尚不健全)

一、斜视的一般检查(二)外眼检查(假性眼位偏斜)

假性内斜视:内眦赘皮、鼻根宽阔、负Kappa角、黄斑异位、瞳孔间距小于55mm。假性外斜视:眼间距过宽、正Kappa角、黄斑异位、瞳孔间距大于70mm。假性上斜视:面部不对称、下睑退缩、眼眶肿物、黄斑异位。异常Kappa角

Kappa角的意义:是视轴(连结注视的结点与黄斑的线)和瞳孔轴(通过瞳孔中心垂直于角膜的线)的夹角。临床上根据瞳孔中心来测定。50以内为生理性。正Kappa角假性外斜负Kappa角假性内斜用Visuscope检查注视性质中心凹型中心凹旁型黄斑旁型游走型一、斜视的基本检查(三)屈光检查:1.远近视力2.验光检查散瞳(阿托品)验光,散瞳后的眼位对比。患者屈光状态,是否有弱视。了解发病原因,协助诊断。(四)眼位及斜视角的测定(五)眼球运动检查同异向运动

集合近点的检测:帮助诊断肌性视疲劳

一、斜视的基本检查(六)是否有代偿头位

(七)视功能检查:同视机(三级)、立体图(定量)(八)牵拉试验:

1、术前估计术后复视及病人耐受情况。2、了解肌肉有无机械性牵制、肌肉痉挛及肌肉功能情况。

一、斜视的基本检查(九)隐斜的检查:

隐斜计定量

(十)调节功能检查:AC/A视机(调节性集合/调节):1D的调节使眼轴偏斜的三棱镜度。

斜视的定性诊断1.角膜映光法:是一个检查显性共同性斜视的粗略方法,比较适用于幼儿及弱视、或不能进行详细检查的患者。

斜视的定性诊断

方法:在受检者正前方33cm处置一灯光,嘱注视之。如角膜光反射点位于两眼瞳孔正正央则为正位眼;如果角膜光反射出现于一眼瞳孔正中央,而另眼在瞳孔缘,则偏斜约10~15度;在角膜缘上,则偏斜约45度;在角膜中心与角膜缘之间的中点处,则斜视度约为25~30度。(注:每偏斜1mm约相当于斜视弧

7~7.5度)。

斜视的定量检查1.角膜映光法2.三棱镜加角膜映光法(Krimskytest)150300450注视眼斜视眼不能注视婴幼儿斜视的定性诊断2.交替遮盖试验两眼交替遮盖法:让被检者面对光亮处,两眼注视远处(五米外)或近处(33cmm)目标。先观察双眼位置是否平衡,然后用一不透光的遮眼器或手掌反复交替遮断左、右眼的视线。使被检者两眼没有同时注视的机会,观察在轮换遮盖的瞬间,去掉遮盖的眼球有无转动现象。斜视的定性诊断3.单眼遮盖与不遮盖试验

鉴别隐斜与间歇斜视检查目的显斜OR隐斜第一斜角=?第二斜角何眼为注视眼?结果判断隐斜:挡板撤离,迅速回正位显斜:挡板撤离,停留、缓慢归位共同性?二眼相同显斜OR不同斜视眼:挡板撤离,该眼停留在斜位,另一眼仍注视注视眼:挡板撤离,迅速回正位,另一眼滑向斜位3.三棱镜加遮盖试验方法:将三棱镜置于注视眼前,用遮盖板交替遮盖,打破双眼融合,增减棱镜度数至眼位不动。目的:为他觉的斜视度定量检查。向上250及向下250注视的斜角1510

对麻痹性斜视查9个诊断眼位的斜视角眼球运动状态检查一、单眼运动1.内转:瞳孔内缘达上下泪小点连线。2.外转:角膜外缘达外眦角。3.上转:角膜下缘达内外眦连线。4.下转:角膜上缘达内外眦连线。二、双眼运动检查双眼同向运动:6个方位,协调一致双眼异向运动:集合运动,双眼内直肌进行辐辏运动

分散运动,双眼外直肌进行分散运动

双眼内旋,双眼外旋集合近点:双眼注视33mm处光源,光点渐向鼻根部移

近,当一眼偏向外方,光源----鼻根距离

正常值:6-8cm,<5cm者集合过强,>10cm者

集合不足A.V运动

检查目的:通过大角度上下运动,可考虑同名肌功能的状况。

检查方法:检查时上下转可超过25

o运动,此时可发现上下不同的斜度差距。

结果判断:当双上直肌不足或双下斜肌过强时,可出现“V”症,当双下直肌不足或双上斜肌过强时,可出现“A”症。歪头试验(Bieschowskytest)原理:当头位倾斜时,正常人会出现姿势反射,使两眼的垂直轴始终保持垂直地面主要用于鉴别上斜肌麻痹和另一眼的上直肌麻痹代偿头位

检查目的:发现头位倾斜的类型,协助麻痹性斜视的诊断。

检查方法:嘱患者保持正常的视物习惯,由检查者直观望诊。

结果判断:

①面向左右转:为代偿水平肌功能不足。

②下颏内收或上抬:为代偿垂直斜度的某垂直肌功能不足。

③头向某肩倾:为代偿旋转斜视而出现头位向某肩倾斜。被动牵拉试验目的:1:将眼球牵拉至正位时,有无复视2:鉴别偏斜的原因是肌肉麻痹还是

机械牵制因素,或兼而有之方法:表麻下用镊子夹住角巩缘牵拉眼球于

所需判别的方向(若欲检查鼻侧有无

牵制,应嘱其向颞侧转动眼球。)结果判断

主动牵拉试验:夹住受限侧,并对抗受累肌的收缩力量,如收缩力不足,说明肌肉麻痹明显

被动牵拉试验:夹住受限侧角膜缘,并向受累肌方向运动,如有张力出现,说明对抗肌挛缩或有机械性限制遮闭试验

检查目的:

眼性斜颈还是非眼性斜颈

怀疑婴幼儿外展是否受限

检查方法:用遮蔽物将一眼盖住

结果判断:遮盖后头位变正,说明为眼性斜颈

。遮盖后眼位变正,并可外转者,说明外转肌肉功能尚好

新斯的明试验

检查目的:鉴别眼肌麻痹还是重症肌无力

检查方法:皮下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mg,10分钟之后观察眼外肌状况一次,连续观察半小时其它相关检查

肌电图(EMG)

眼电图(EOG)

病理学方面的检查:通过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找出局部或全身因素所致麻痹性斜视影像学检查

①CT,②MRI,③颈A造影(CAG),④椎A造影(VGA)实验室检查

血糖、尿糖;内分泌方面检查;神经学及全身其他检查等双眼视功能检查定义:它是外界物体的像,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主要是黄斑布神经兴奋沿视觉知觉系统传入大脑,在视觉中枢将来自两眼的视觉信号综合、分析为一个完整的有立体感知觉的过程。又称双眼单视功能。临床分级:1.同时视:两眼能同时看到一个物体,但不必完全重合。2.融合:在视觉中枢综合来自两眼的相同物像,并在知觉水平形成一个完整印象的能力。3.立体视:双眼由一定的视差,在上述二级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度空间知觉,是双眼视觉的高级部分。

常用方法Worth四孔灯主眼同视机法1.同时视:客观斜视角主观斜视角(重合点)正常值:3~+3º2.融合3.立体视其它立体视检查方法Titmus偏振光立体图:60”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40”AC/A(调节性辐辏/调节)比率的测定

调节与辐辏是两种密切相关的眼生理功能,眼进行调节时所伴随的辐辏(集合)运动为调节性辐辏(集合),将其与调节量之比称为AC/A比率,其正常值为3-5,即1.00D调节引起3-5个三棱镜度辐辏的意思。AC/A(调节性辐辏/调节)比率的测定

E调节辐辏测量AC/A的临床意义临床上调节性的内斜视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由未经矫正的远视所引起,其辐辏的增强与调节过程保持正常的比例关系,即AC/A比率正常。另一种类型的调节性内斜视是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