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样本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136516d60464e72dc95bca5aa7150e/cc136516d60464e72dc95bca5aa7150e1.gif)
![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样本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136516d60464e72dc95bca5aa7150e/cc136516d60464e72dc95bca5aa7150e2.gif)
![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样本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136516d60464e72dc95bca5aa7150e/cc136516d60464e72dc95bca5aa7150e3.gif)
![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样本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136516d60464e72dc95bca5aa7150e/cc136516d60464e72dc95bca5aa7150e4.gif)
![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样本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136516d60464e72dc95bca5aa7150e/cc136516d60464e72dc95bca5aa7150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样本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1《我们的民族小学》学习目标.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背诵自身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课前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关于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词语卡片。第一课时一.导入..展示自身找到的关于图片,介绍自身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师配乐范读。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身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学生试读。.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指名读生字,新词。.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乱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雀”字“小”字下边的撇(1)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学生写字。.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明确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关于句子。.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五.综合性学习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2《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重难: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二.检查预习.开火车读生字。.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字形:“绒”“耍”.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抽读课文。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归纳总结: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2草地会变色的原因。四.理解课文.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朗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二.感知第二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2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汇报表演.4.想像自身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三.理解第三自然段.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转变,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早上:绿色白天:金色晚上:绿色2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身读懂了什么.3汇报: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因此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5朗读:体会草地的转变的原因.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五.完成课后练习二:回顾全文: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爱。六.有感情地朗读。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3《爬天都峰》一.学习目标.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三.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收集关于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教法设计:边读边想法。.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身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导语激情,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很多游客望而生畏,能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因此“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关于,因此是“山字旁”。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关于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关于,中间是条“丝”。.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第二课时教学目的:边读边想,说出“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生朗读课文。.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身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二.深入读议,体会我们互相鼓励爬上峰顶.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师筛选出问题:“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读读议议,释疑。a..“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读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学生读书圈划。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C.“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三.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身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身的收获。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4《槐乡的孩子》学习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自身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学习时间:1~2课时学习准备:.学生自身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明确提出疑问;.教师准备学习网站;学习过程: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从“_”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二.引导自身读懂课文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2.再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3)自身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打开网站:(1)积累词语;(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反馈学习情况: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四.巩固练习.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积累自身喜欢的句子;.说说自身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5《理想的翅膀》教材分析:课文描写课春天小朋友们放风筝的情景。每一只风筝都代表了同学们的理想。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课文学习进行理想教育。.掌握本课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词语。教学重难点:学习从文中找重点句概括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导课:同学们,春姑娘回来了,大自然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把你画的春天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好吗?春天是美丽的季节,在春天里你都想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新授:.在这么美丽的季节里让我们跟随可闻一曲放风筝好不好?.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找一个你记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谁想当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游戏:我说你对。.小组合作进一步学习生字。.谁能说说自身是如何记住生字的。(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字分析生字).开火车读课文,小组比赛。想一想,“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那一句话能概括第二至第六自然段的意思?朗读挑战赛:比一比,谁读得。可以边读边表演。四.学习生字.读生字,纠正字音,.出示“翅膀筝翩舞棒”,学生自身交流谈区别及书写规则。结合语文天地中,描一描、写一写。.出示“胎,棒,竖,勺”:你能说出这些字的笔顺吗?小组同学说一说,再指名回答。你能把这些字写的漂亮吗?学生自身独立写,然后小组评议。说说这些字的笔顺,先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学生可就难写的字数空或描一描后再书写。.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检查指导。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6《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利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二.教学重点:.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学习作者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的表达方法。三.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什么是“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是谁的阵地?二.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可补充介绍: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XX月12日在XX省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四.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气焰嚣张当头一棒几发炮弹淹没仍然敏捷迅速争分夺秒注意以下多音字:挨大血发弹空没五.自身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六.作业:读熟课文,继续了解背景资料。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回顾课文大意。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交流读懂了什么?查字典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理解“当头一棒”。三.引导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一)指导学习第二段。.默读,看自身能读懂哪些问题?.交流讨论: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战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处的环境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白求恩是怎样做的?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互相谈谈感受,小结:白求恩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地工作。(二)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名读课文。.交流读懂了什么?情况万分危急,白求恩丝毫不考虑自身的安危。.重点理解白求恩说的话,思考、讨论: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怎样理解“不是你们的客人”?.指导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三)自学第四自然段,小组交流。四.学习最后一段。.齐读课文。.讨论:“三天三夜”与工作了“69个小时”,你体会到了什么?五.整合全文,巩固提升。.分组朗读描写“环境”和白求恩“表现”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六.积累和利用。找出课文中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想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再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七.课外扩展。引导学生课外收集周围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模仿课文,以“——就是阵地”为主题交流并进行练笔。第三课时(练习课)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陆续—— 迅速—— 关心—— 镇定——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结束—— 同意—— 迅速—— 敏捷——三.按照课文原文填空。.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上,硝烟滚滚,(),小庙被烟雾()了。白求恩仍然()地站在手术台旁。.敌机()地在()吼叫,炮弹()地在周围爆炸。.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很多瓦片。挂在()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扑过来。白求恩仍然()的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四.课文中的三次战斗环境和气氛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白求恩的()、()的崇高品质。五.读下面的一段话,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仍在盘子里。.从哪里看出白求恩的“镇定”?.白求恩为什么能这样镇定?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教案7《张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鼓励学生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身了解的事物。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教学难点: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地震电影片断,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面对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刚才播放的就是地震,这是一种令人十分恐惧的自然现象,它对自然界的破坏相当厉害。在距今2000年左右的东汉时期,人们还不能正确的认识它,(出示地动仪图片)张衡经过研究,发明了一种用于地震的仪器——地动仪,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人们对地震有了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张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前你收集了哪些资料?向大家汇报一下。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明确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梳理问题。[让学生观看地震的现象,对地震有一个认识,对体会古人类对地震的看法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前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他们。出示生词、生字,检查交流。交流识字方法。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说一下,本课主要讲了什么?[通过这个环节设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表面改性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智能食品营养秤合作协议书
- 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2025年春)
- SPM93-MODBUS串行通信协议-V1.0
- 2025年产权委托交易协议标准范文(2篇)
- 2025年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第一学期模版(二篇)
- 2025年个人无息的借款合同(三篇)
- 2025年个人房屋租房合同协议(三篇)
- 2025年个人车抵押借款合同常用版(2篇)
- 2025年五年级丑小鸭阅读心得样本(2篇)
-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设施设备配置要求JTT1066-2016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2024PowerTitan系列运维指导储能系统运维指导
- 沸石转轮知识讲解
- 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医院版
-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指南
- 银行个人业务培训课件
- 2024年ISTQB认证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tpu颗粒生产工艺
- 《体检中心培训》课件
- 肿瘤患者全程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