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发展趋势_第1页
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发展趋势_第2页
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发展趋势_第3页
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发展趋势_第4页
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⑶井管上升或下沉有些储气井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井管慢慢上升的现象,甚至出现处理一次后又继续上升的情况。而有些储气井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井管下沉的现象。对于这两种情况,如不及时的处理,将会造成连接管道破裂、拉断以及连接箍松动等,导致发生冲管事故,导致大量气体喷出,其后果严重。此种情况多数是固井质量不良导致。4.5安全技术措施4.5.1提高天然气气质确保加气站内井管净化处理后的天然气气质符合国际《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2000)要求,避免水、尘、硫化氢等杂质含量超标,避免高压管道、阀门组件堵塞或失效,杜绝储气井排污管道堵塞、井管管壁腐蚀等情况发生。4.5.2井管材料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严格执行SY/T6535-2002,井管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套管钢级应为TP80CQJ,井管应有质量证明文件、试压合格报告等说明其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的文件。4.5.3加强固井技术处理储气井井管一般均为做外壁防腐,如地下水中含有酸、碱等腐蚀性物质与其长期接触,就会产生严重的外壁腐蚀,乃至酿成爆管升空事故。因此,要加强固井技术处理。4.5.4确保排液管排液畅通储气井排液管堵塞而导致无法排出储气井内积液的现象比较常见,因此,应加强运行管理,特别是配置有气体压缩机的加气站,必须经常检查排液管是否畅通,避免积液腐蚀套管内壁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或引发事故。4.5.5完善井管检测技术按规定,储气井全面检测周期为六年,必须定期进行井管的无损探伤和测厚检测。而目前这方面尚无完善的检测手段,因此,加强技术研发已经十分紧迫。4.5.6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标准鉴于现行车用天然气标准的水含量检测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尽快出台新的可操作性强的国家标准,使对CNG水含量的检测更具有可操作性。4.6储气井的储气规模将单口高压储气井近似看成一个高压管束,可以利用下面的计算公式确定储气量:(1)式中—高压储气井储气量(),—高压储气井的几何容积,—标准状态下温度,—标准状态下压力,—平均储气温度,—运行时最高、最低压力(绝对压力),—在最大压力下的气体压缩因子—在最小压力下的气体压缩因子取,由城市输配管网压力确定,取,按以下方法确定:以某天然气为例,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分别为、。对比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2)式中—对比压力—临界压力,将、代入式(2)中,可得。对比温度按下式计算:(3)式中—对比温度—临界温度,将,代入式(3)中,可得。由压缩因子图,可得=0.9.的计算方法同上,通常可取=1.0。平均储气温度根据土壤的温度确定,土壤温度分布取决于土壤的结构和组成、地表覆盖和环境气候。根据温度分布,土壤通常可划分为3层: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通常情况下变温层在地面以下的0~15m范围内,其温度分布受大气条件影响很大;恒温层在地面以下的20~30m范围内,其温度基本不变;增温层在地面30m以下,在该层内随着土壤深度每增加100m,土壤温度增加℃左右。不同的地区土壤温度分布会有所不同。以山东枣庄为例,年恒温层深度40m,年恒温层温度为17℃。用文献的方法估算,在40~200m的深度,气温度为17℃~22℃。故可取20℃为平均储气温度。高压储气井的几何容积的计算公式如下:(4)式中—套管的内径,m—套管的深度,m由SY/T6535—2002《高压气地下储气井》可知,套管外径为177.8~273.1mm。取外径为273.1mm、内径为252.7mm的套管。井深为200~500m,可取井深为200m。将上述数据代入式(4)可得,高压储气井的几何容积约为10。由SY/T6535—2002《高压气地下储气井》可知,高压储气井的几何容积约为10。结论与建议本次设计是用我通过两年半的网络学习、查阅各种资料和结合自身在实际工作的所见所闻编写本论文。通过这次设计,让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1)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我们加快技术改进,尽量缩短储气库的建造时间,减少储气库的投资费用。(2)目前国内外储气库的技术都相当的成熟,但研究与发展方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用惰性气体代替天然气作为储气库的垫层气。地下储气库的气垫气占储气量的15%~75%左右,用天然气做气垫气增加了运营成本,而采用惰性气体作为垫层气可节约可观的投资;②地下储气库工艺设计应统一化和标准化。地下储气库建设采用标准化的工艺设计,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减少了地下储气库地面设计和建设的很多工作。实现地下储气库工艺设计统一化和标准化,是加快建库速度、缩短建库周期、提高建库质量的重要措施。③采用SCADA系统和现代化测量技术对地下储气库的压气、注气装置及整个储气库的运行实施连续监控,提高天然气库存和运转能力,提高经济效益。④加强数值模拟研究。⑤重视地下储气库开发风险的研究。尽快形成地下储气库开发建设风险评价体系,为地下储气库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参考文献[1]朱训.中国矿情(第三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吴忠鹏,贺宇.地下储气库的功能和作用[J].天然气与石油,2004,22(2):1-4[3]华爱刚.天然气管道输送[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4]何寿刚,何贵龙,刘建梅.高压储气井在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应用[J].煤气与热力,2004,24(5):362-365[5]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S][6]段常贵.燃气输配(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张新宇.土壤源热泵地下换热系统温度场分析[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5[8]杜晓瑞,王桂文,王德良.钻井on根据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致谢本论文能以完成,是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xxx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完成的。首先感谢彭善碧老师对我的关心,在百忙之中抽出给我以悉心的指导,并提出了相关修改意见。彭善碧老师专业知识渊博,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作风一直感染着我,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更是给我无尽的启迪。在设计过程中,使我受益最大的不仅仅是xxx老师在一些专业问题上对我的指导,而是她教给我了当遇到一个新问题时,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我对彭善碧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我还要感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各位老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我给予我很多知识的解答,并给我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学习,增强我的知识机构,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使我受益匪浅。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还阅读和参考了大量文献,从中获益非浅。在此,谨向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指导教师:xxx职称:工作单位:所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该毕业论文在收集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工艺及储气库的类型,并介绍了地下储气库在CNG行业中的应用情况,然后总结了地下了地下储气库的发展趋势。该论文的研究方案基本合理,研究思路正确,但研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