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练-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84)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练-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84)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练-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84)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练-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84)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练-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8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成就例(2018海南卷)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A.进出口贸易增长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 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1(2019清华诊断)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2007年达到21738亿美元;外汇储备1978年为1.67亿美元,2007年达到1.53万亿美元。这主要因为A.加入WTO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D.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2017辽宁六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年为144.6kg公斤,2002年降至78.5公斤,这表明()A.自然灾害致粮食产量下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C.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3(2018乐山三模)下图为新中国1950-2005年粮食产量与人均粮食变动情况。影响变动情况的主要因素是——2001年前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A.经济体制与国家政策的调整B.个体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情C.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持续发展D.人口急剧膨胀供需矛盾突出4(2018百校联盟)右面图表是1978年2007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增长率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和美国经济平均增长率的对比情况。此情况说明我国A.经济实力已经超越美国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熟C.国内经济潜力得到释放D.外向型经济模式已形成5(2016辽宁师附)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6(2018怀化三模)以下是中国1978年和2012年各项经济指标列表。表中各项经济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78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45518942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元)1905680外汇储备(亿美元)1.6733116财政收入(亿元)1132117254A.产业的转型升级 B.抓住战略机遇期C.国家政策的调整 D.主动融入全球化答案:BDCACDC农村改革——民间推动例(2020年天津)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1(2014江苏卷)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2(2016辽宁师附)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感到痛苦的“散伙”实质上是()A.中国农民面对现实的创举B.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建C.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否定D.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3(2019南昌二中)1980年9月一份中央文件强调:农村中凡是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而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这一文件A.鼓励农民突破集体经济的框架 B.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肯定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创新 D.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4(2019洛阳统测)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作者意在说明A.民间力量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C.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D.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5(2018长郡中学)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2018大庆实验)A.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B.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C.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D.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答案:CDACAD家庭联产承包例(2019临川一中)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B.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C.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D.推行土地流转违背了经济规律1(2015长沙模拟)著名党史学家李新记载了这么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某地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所以县里的领导不大愿意把地分给农民。但李新到农民中间一问,农民都支持分地。这件事情可以说明()A.党史学家主要研究农民 B.大包干符合农村实际C.机械化不合农业的方向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2013黄冈月考)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3(2015长郡仿真)1978年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村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30年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15湖南联考)

A.有效维护农民利益B.有违效率与公平的原则C.制度僵化急需改革D.对农民土地物权的确认答案:ABDB农村土地流转例(2017衡阳联考)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表明土地流转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 B.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C.取消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 D.终止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015江西联考)1990年3月,邓小平在谈到农业问题时指出“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据此分析邓小平所指的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未来方向是A.社会主义社会大生产B.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C.适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D.家庭经济与集体经济相结合2(2016东北育才)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力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C.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3(2014衡水月考)《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2017湖师附)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4(2013湖南师附)据某知名杂志撰文指出:“现有的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是一种在给定意识形态框架下的过渡性地权制度安排。”从“过渡性地权制度安排”来看,今后中国农业生产的出路在于 A.分散经营,国家宏观指导 B.规模经营,家庭完全自主 C.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 D.规模经营,限定意识形态答案:BADAC城乡收入例(2012年安徽卷)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表2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1(2020百校联盟)下表是1986—1992年中国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表(人民币:元)。根据数据变化可推知,当时年份农民居民实际收入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指数1986年410.321068.691:2.601987年445.971174.681:2.641988年491691224.271:2.491989年536.221465.761:2.731990年667.621897.291:2.841991年700.042044.261:2.921992年750.352287.521:3.05A.城乡经济实现了协调性发展B.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C.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成为必然D.农村存在大量贫困人口2(2014西工大附中)下A.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B.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着城市经济的发展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经确立3.下表是1978年和1984年某农村居民收入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对比表,由此可知年份农民收入(单位:元)城市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比例1978年133.572.57:11984年355.331.82:1A.农村居民收入超过城市收入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开始C.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成效显著 D.城市居民收入迅速下降4(2015甘肃联考)从历史角度观察,20世纪末期中国市场化改革得以推动,中国经济“奇迹”得以出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改革……可以说,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这种认识是基于A.农村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农民的选择澄清了人们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城市经济体制D.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5(2017江西师附)阅读下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年份城乡比(以农村为1)19573.48:119792.50:119841.71:119902.02:119942.60:1A.身份户口和户籍管理B.粮食收购价格和农资价格C.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D.城乡居民社会流动程度答案:BCCCDC计划和市场-理论突破1例(2017新课标Ⅰ卷)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1(2013年江苏)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2(2014唐山调研)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3.表4是根据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数据编制的。它说明了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B.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异常迅速,即将危及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4(2015武汉模拟)右图是1985年拍摄于云南的照片《集市上的缝纫摊》。对这张照片合理的解读是A.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人力缝纫机成为家庭最重要财产C.服装等生活必需品实行配额供应D.个体经营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兴起5(2018朝阳二练)1984年北京停用牛奶供应证1987年北京停用侨汇券1991年北京停用糖票1992年北京停用肉票、蛋票、肥皂票、居民购货证1993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终结上表反映了A.商品流通走向了市场化B.中国入世市场资源供应充足C.分配制度出现根本变化D.实现了由富国到强国的目标6(2018日照联考)1979年,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第二次经济理论研讨会上,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是其内在机制,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样的认识A.呼应了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B.揭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C.表达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诉求 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7(2019湖南师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形成前,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发展是因为突破了A.社会基本制度范围B.计划与市场的对立观C.完全排斥市场调节D.市场经济“中性”论8(2019广东一模)某学者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的研究生经历:“当时中央的提法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而我的论文提出市场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就因为这样答辩过程反复折腾。”该学者的经历表明当时A.学者忽视了政府调控价值B.中国的经济受制于冷战C.“双白”方针仍未能恢复贯彻D.主流观念亟待继续解放9(2017湖南师附)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这说明A.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B.经济体制之争备受关注C.思想解放加速了改革开放

D.简政放权取得初步成效10(2017衡水猜题)“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B.深圳作为90年代改革开放标志的形成C.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答案:CCBADACBDCC计划和市场——理论突破2例(2018武汉调研)1984年10月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高度赞赏某决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新话”。这里的“新话”主要指中国政府较好地诠释了(2018长郡模拟)A.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B.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C.独立自主和改革开放的关系D.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的关系1(2018南昌二中)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进程B.破除困惑推动农村改革起步C.纠正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整顿D.南方谈话吹响市场变革号角2(2020江西师大附中)1984年,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说:“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邓小平的这段讲话A.有助于缓解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B.有利于解决国营企业的雇工问题C.肯定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D.标志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答案:AAA突破公有制例(2012年大纲卷)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1(2009全国Ⅱ卷)表1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77.622.4199725.538.117.918.5表1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2(2020清华诊断)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城市经济改革开始实施B.市场经济模式初步形成C.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改革D.单一经济结构有所变化答案:DDD“国民平等”例(202024省9月联考)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私营企业所有者要向集体或国营企业支付一定的“管理费”,挂名取得一个非私营的名分。这种被称为戴“红帽子”的做法成为私营企业赖以生存的保护伞。这说明了A.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依然存在B.社会主义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