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法在儿科的应用_第1页
灌肠法在儿科的应用_第2页
灌肠法在儿科的应用_第3页
灌肠法在儿科的应用_第4页
灌肠法在儿科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灌肠法在儿科的应用刘静【摘要】Thespleenofchildrenisoftenenoughandpronetoappearnausea,vomitingandothergastrointestinalsymptoms,clystercanmakeuptheshortageoftheoraladministration,suchaseasilyhurtthestomach,andtoobittertoswallowforchildrenastoaffecttheabsorptions,alsocanreducethestimulationofdragtodigestivetract,whileopenagreenchannelforthechildrenwiththedifficultyofpediatricvenipunctureadministration.【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1(024)007【总页数】2页(P91-92)【关键词】灌肠法;儿科;肠道疾病;肺系疾病;辨证论治【作者】刘静【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23尤其为患儿这一特殊群体解决了用药难题。灌肠药物主要通过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吸收,减少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也避免了药物口服经过胃部时的化学反应,保证了药物的作用,且患儿无痛苦,无不良效应,安全可靠,家长易于接受。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份的功能,药物自大肠吸收入体内,通过经脉复归于肺,肺朝百脉宣发肃降,将药物输布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起到整体治疗的作用。所以应用中药汤剂灌肠,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目前在临床单纯应用中药汤剂灌肠的基础上,逐渐开始添加一些西药如蒙脱石散、抗生素、退热止痉药等灌肠治疗。灌肠法最初是用来治疗肠道疾病的方法,中国最早的灌肠疗法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大猪胆汁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倾,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东晋时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大便不通,土瓜根导汁,筒吹入肛门中,取通”。目前灌肠法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肠黏膜,直达病灶,起效迅速。许艳青[1]用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抗生素95.0%80.0%2陈国勋[2]观察双黄连、山莨菪碱联合保留灌肠,佐治小儿腹泻疗效分析,治疗90.0%76.6%[3]95%,对照组以思密达78.0%[4]用肠道微生态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对照组显效率为61.54%77.87%P<0.01,肠道微生态灌肠是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办法,可以避免盲目应用抗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高苏育等[5]用加味七味白术散灌肠配合西药95.4%76.2%[6]应用盐酸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痢疾性腹泻,295.8%77.1%燕等[7]6590.77%9.23%常见疾病,肺与大肠相表里,药物通过大肠吸收后复归于肺。颜志卿[8]中药保92.0%为82.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退热时间短于对照410治疗肺系疾病更直接、快速且疗效持续。依据。周立冬[9-10]12067例,占55.8%,显效35例,占29.2%,无效4例,中药保留灌肠为临床治疗婴幼儿湿疹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近年来,灌肠法在新生儿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陈桂民[11]观察茵栀黄24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药物灌肠法解决了小儿用药的难题,避免了由于服药时哭闹引起的并发症,小儿脾常不足,易发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灌肠法弥补了口服给药易伤脾胃,以及味苦小儿难以咽服而影响药物吸收的不足,减少了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尤其对静脉穿刺困难的小儿,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同时操作简单、安全。小儿直肠多成圆筒状,其前后与侧面弯曲度小,操作中患儿无痛苦,易于接受。现代医学认为,直肠的肠壁组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婴幼儿肠壁较薄,具有通透250%~70%[12],作可见灌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高于口服给药,因此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灌肠法作为一种外治法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要注意,遣方用药要依据相关药物的作用没有变化,所以临床实践必须要辨证用药。【相关文献】[1][2010,20(12):122.[2][业,2010,27(12):157-158.[3].654-2[201026(10):1818-1819.[4]239专业,2010,12(7):74-75.[5]65陕西中医,2010(31):825-826.[6][志,2010,43(8):56-57.[7]652010,31(7):989.[8]2010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