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原因分析与发展对策_第1页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原因分析与发展对策_第2页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原因分析与发展对策_第3页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原因分析与发展对策_第4页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原因分析与发展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原因分析与开展对策[摘要]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存在地方经济与传统观念、政府投入缺乏与政策导向、专业设置与农民收入多元化、办学条件与办学定位、教育本钱与就业等深层次问题。农村职业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和灵敏多样的办学形式,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突出理论性教学,表达职业性和技能性,建立培训机制,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整合农村职教资源,城乡与校企结合办学,做好高中与中职、中职与高职、招生与就业三个衔接等。[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国家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建立,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2022年11月?国务院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的战略高度,把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科教兴国和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立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农村小康社会建立进程。如何落实?决定?的精神,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安康开展,已成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滞后的现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1996年到达顶峰,此后十年来一直处于滑坡状态,全国县镇农村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入中职的由1996年的26.9%下降到2001年的7.7%,2002年虽有所上升,但与升入高中的增长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且局部毕业生又通过考试进入普通高校。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萎缩,农村职业教育形势开场走下坡路,出现急速下滑,1996年农村地区职业高中招生人数29万,2000年下降到21万,从200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占7.59%,小学文化的占到30.6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49.33%,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09%,而大专及以上的仅占0.56%,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7年[1],义务教育实行的20年后,农民子女教育程度还达不到义务教育的年限。从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四大难点,即招生难、办学难,农学类毕业生就业难和农村干部科技培训开展难[2]。从农村学生受教育年限来看,不同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也有较大的差异,江苏、浙江为7.45年,湖南为7.4年,甘肃为6.9年,贵州为6年。这与城市市民承受教育年限有较大差距,说明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比拟落后。在经济欠兴旺的省份以及中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现象更为严重。以安徽省为例,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比1999年下降了25%,全省职业高中农林类专业2001年比2000年招生人数少了90%,2001年只招到847人,有8所农林中专只完成招生方案的20.9%,其中个别学校只招到10多个人[3]。从承受职业技术培训情况来看,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承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到20%,承受过初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仅占3.4%,承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承受过职业教育培训的那么高达76.4%[4]。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较文化素质更差,在抽样调查的46076个劳动力中,承受实用技术和一技之长的培训人数仅占总数的16.4%,而无一技之长或缺乏实用技术的人数高达83.6%,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只占调查总数的2.2%,获各种技术等级证书的只占5.2%[5]。根据国家统计局对6.7万户农民跟踪调查,总的结果是受教育多的收入高于受教育低的,文盲户、小学文化程度户、初中文化程度户、高中文化程度户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户年人均收入分别为442.8元,529.4元,616.3元,639.8元,740.9元[3]。从江汉平原五县市的考察情况看,非农活动从事者文化程度越高,其收入越高,文盲年收入只有1685元,而小学文化程度的要高出800余元,高初中又比小学文化的高出1100元,中专比高初中的高出2300元,大专那么高出中专近1倍,到达13023元[6]。这一统计与J市农民调查统计一致,底层农民工月收入一般在500元以下,这些人普遍文化素质低,小学文化及以下占到43%,自身素质差,多为靠纯体力挣钱[7]。因此,进步农民的文化素质与科技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必由之路,对于农民子女来说,职业技能培养与进步更为重要。二、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原因分析1.地方经济与传统观念因素职业教育的开展依靠地区经济的支撑,在一定意义上,地区经济状况是职业教育的晴雨表,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在经济兴旺的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形势较好,在经济欠兴旺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情况较差,经济不兴旺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最差,这从农民子女承受义务教育的年限就可看出。经济开展的不平衡、消费力程度的多层次,制约着国民经济开展的良性循环。八亿农民的消费和生活程度普遍低下,在经济不兴旺的偏远地区,农民子女上不起学现象比拟严重。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接近1∶3,农村经济开展明显滞后;另一方面农副产品价格低廉,纯农业收入仅能满足根本生活的需要,农民难以承受子女承受职业教育的消费。传统观念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表现之一是“重普教轻职教〞。地方政府重普教轻职教,对职业教育投入少,致使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招生困难,留不住人才,甚至有的到了名存实亡地步。表现之二是农民的身份地位。从户籍管理来看,农村户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身份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开展,近期浙江省全部取消农业户口,实现农民从身份概念向职业概念的转变,是人口管理制度的全新变化,为全国各省区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开了一个好头。2.政府投入缺乏与政策导向因素经费缺乏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不够重视,经费投入比例很小,如农村职业教育落后的贵州省,大局部地州县因经费紧张仅能满足人头费[8]。在目前条件下,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存在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到位造成的。在许多地方,一旦财政吃紧,农村职业教育首先成为牺牲品。从1998~2000年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分配构造中,高等教育、普通高中和小学教育阶段所占比例均在21%~33%之间,而对职业中学的投入比例只到达3%左右,技工学校最高只到达0.6%,因此不可防止地出现农村职业教育因经费缺乏、设备简陋、生源锐减,直接导致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萎缩。假如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只停留在口头上,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开展就只能是一种空想。教育政策导向直接影响农村职业教育,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得以蓬勃开展,一是本科扩招,二是高职高专开展过快,高等教育群众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加之城乡差异的拉大和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上偏见,以及择业观念变化,致使本来条件较差的农村职业中学出现萎缩。三是高校扩招对就业产生极大的压力,使人才市场出现高学历求职者“扎堆〞的情况。四是普通高中升温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冲击很大,因此有的县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合并,形成一块牌子,甚至有的县将职业学校改为普通高中[3],这些因素成为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3.专业设置与农民收入多元化格局因素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与开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如农业科技人才、农村管理人才、农村经贸人才等等。这些人才培养除高职教育外,主要依靠农村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能否提供符合要求的人才,关键在于农村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培养目的和专业设置,但从农村职业学校开设专业来看,一是专业设置单一,涉农专业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开展的需要;二是专业设置不灵敏,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多元化格局的需要;三是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如市场营销、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以及城市建立开展急需的专业或培训工程较少。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开展,农村经济呈多元化趋势。从浙江省2022年农村居民收入比例来看,人均纯收入的48.1%来自工资收入,44.1%来自牧渔业收入,当然还有一些新型的财产性收入和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的收入也占一定的比例。在农民经营收入中,传统的农业收入仅占32.3%。这说明农民收入呈多元化格局[9]。农业与非农产业收入差距,从1990年的3.93倍扩大到2000年的5.29倍。这种多元化的格局和趋势,也必然影响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4.办学条件与办学定位因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日益突出。由于地方政府投入缺乏,农村职业中学普遍存在着资源短缺,条件差,教学设施不齐全,以及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陈旧,实验条件赶不上去,不适应教学理论课的需要,加之老师队伍和教学管理赶不上去,导致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素质较差,动手才能低下,适应市场才能弱等现象。归纳起来,一是实验设备条件缺乏,老旧的实验设备不能得到及时更换,不能适应专业技能培训需要;二是“双师型〞老师比例不够,课堂教学与理论教学差异较大;三是老师待遇差,留不住人才。职业教育的定位在于职业性与技能性,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办学形式上应该是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在校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人才培养目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和劳动力转移,并以劳动力转移技能性人才为主要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农业方面。然而农村职业中学定位不够准确,办学形式单一。办学以专业为主,不注意对农村青年进展短期培训。没有把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极大地限制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开展。5.教育本钱与就业因素目前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教育本钱偏高与就业率低的矛盾。从教育本钱来看,农村职业学校的学费一般在1800元/学年左右,加之食宿、生活费,三年学习本钱生均在15000元以上。假如按2022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计算,三年的收入接近8000,而这只是一个学生三年消费的一半,而对于年学费4000元以上的高职或大学来说,许多农村家庭是难以承受的。从农民收入情况来看,1997年到2022年这7年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4%。但同一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过去有所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进步,教育本钱逐年进步,其幅度远大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致使他们教育支出的愿望降低。毕业生出口不畅,就业率低,工作选择面窄,没有吸引力是导致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重要因素,农民花钱让孩子学习技术,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工作和职业,以求获得较高的货币回报,但目前广阔农村职校毕业生由于多种因素未能找到工作,或工作回报率低,导致农村孩子对上职业中学不感兴趣。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对策从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因素入手,认真抓好中央农村政策和职业教育政策的落实,下大力气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增加农村收入,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伟大工程,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状况,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出路所在。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村职教开展指导思想的创新我国有八亿农民,占我国人力资源的绝大多数。传统思想往往重视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无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把进步劳动者素质作为经济开展指标的软指标,没有把职业教育纳入农村整体开展规划,这样就必然形成劳动者素质偏低,难以实现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开展。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形式和充裕劳动力转移的经历,充分证明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先导和根底性作用。只有依靠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农民工的收入情况也充分证明,人力资源的投资具有较高的回报率,是见效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投资。近年来,进城打工农民进入第二代,他们与第一代不同的是,一是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二是具有相应的专业或技能;三是要求更高的经济回报;四是他们的思想、目的更趋同于城市人,更想在城市开展。在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形势下,政府要把投资重点转移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使农村人力资源由资源型向资本型转化。而农村青年到职业学校学习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正是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这是缩小城乡差异、实现指导思想创新的关键。2.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实现农村职教投资体系的创新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把职业教育作为施行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一项伟大工程,并提出重点扶持建立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县级职教中心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10]。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做到认识到位、行为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和目的责任到位[11]等五个到位。明确地方政府职责,做好普教、职教和成教的三教统筹,加强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引导、效劳、标准和保护工作[12]。转贴于论文联盟.ll.促进农村职教开展,除政府投资主渠道外,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体系,引进民办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针对广阔农民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科技教育,政府应首先施行免费培训,解决“三农〞问题,工业反哺农业,资金要用在刀刃上,用在进步农民科技教育上。鼓励企业参与到职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从职工工资总额中提取1.5%~2.5%用于职业技术培训或将其局部直接投资到职业学校用以培训员工,可以减轻政府的教育负担。在政府的统筹下,探究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结合办学的新体系,明确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在开展教育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把职业培训〔不仅仅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人生不断学习进步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独办农村职业教育的场面,只有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才能形成开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师资、实习基地等一系列问题[13]。3.科学定位、办学务实,实现农村职教办学形式的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脱贫致富,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科学定位、办学务实。首先要转变观念,科学定位,由面向农村办学改为面向城乡办学,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职业学校的主要定位与办学目的,人才流向不仅仅限于农村建立、农业消费,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建立、工业消费方面;其次要由学历教育为主转变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目前职业教育倾向于学历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具有许多优势,但存在许多误区,对农村子女来说,这种方式有许多弊端:〔1〕承受教育时间较长,投资大,农民花费多;〔2〕强行灌输的有些理论学生不感兴趣,学习效果较差;〔3〕职业学校毕业生是以打工或农业消费经营性质为主。因此不能把职业教育办成普通教育,要与普通教育区别开来,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追求务实办学,首先是办学与培养人才目的务实,重在培养职业性、技能操作性,工农业消费建立一线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其次是教学与培训内容的务实,教学与理论相结合,理论课与理论课之比以1∶1为好,改善实验设备条件,突出技术操作性、职业技能性和教学理论性,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教学方式上必须改变以往黑板上消费、种田、种菜、养猪、养鱼的传统教学形式,让学生到职业领域亲自操作,老师要在理论性教学课堂上亲自指导学生。为了进一步突出理论性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立,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内实习基地成为验证知识和培养学生根本操作技能的主要场所,校外基地用于学生效劳性锻炼或阶段性学习进步。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既锻炼了动手才能,也能进步学校的社会声誉[14],使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互相补充,形成完好的教学理论体系;再次是教学安排与教学管理的突出实用,如先安排理论课程,其程序为实习——理论——理论,第一次实习是带着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种植加工基地实地考察,使其有所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论学习打好根底,第二次实习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操作技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只要办学定位准确,专业设置灵敏,培训形式多样,专业设置表达职业性,职业培训表达技能性,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能适应市场需要,就能为社会经济和新农村建立输送大量而有用的人才。4.实行劳动准入制度,实现农村职教就业准入制度的创新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目的,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效劳经济社会开展的才能,是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农村职业中学生源锐减、开展滞后是就业难造成的,就业率的上下直接影响到招生形势。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就是要以就业率作为衡量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标准,建立完善创新就业效劳体系。政府要严格执行劳动准入制度,尽快制定完善各行业、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加强执法力度,除从事农业消费技能人才外,严禁城市允许不具备职业资格人员进入劳务市场,严禁企事业单位使用不具备相应资格人员,要求从业人员走进课堂,先获得相应的从业资格,使人们承受职业教育由生活需要变为工作需要,促使职业教育走上标准化法制化的轨道。学校一是要广泛开展校企结合办学;二是广泛开展“订单式〞培养形式,按需培养。学生实习阶段就直接到单位实习,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工作;三是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改造一些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四要加强就业指导与劳动力市场协调沟通与联络;五是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立,建立一支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学生就业效劳的专业队伍。5.运用市场规律,实现农村职教体系的创新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创新管理体制,放活办学体系,政府由直接参与改为宏观指导,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如专业设置、课程建立、用人机制、教学方式等;其次要打破由政府办教育的传统形式,鼓励私人企业和社会力量办职业学校,形成市场调节竞争的办学机制,再次要改变单一的学历教育体制,改良人才培养形式,把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多样化的职业培训,以满足农村青年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职业教育形式的创新。其四是办学形式的创新,形式上不拘一格,可以随到随学,进出自由,可以办两年或三年的学历班,又可办不定期的技术进步班、职业资格培训班。农村职业学校要和当地劳动部门建立良好关系,当地劳动部门应给予农村职业教育相应的政策,大力支持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资格认证工作。其五是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创新,以质量求生存、求开展,优胜劣汰,迫使局部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质量上下功夫,促使农村职业学校为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培养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使农村职业学校在为地方经济建立和社会开展方面做些实际工作;其六是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促进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效劳管理融为一体。通过灵敏多样的办学形式和教学方式,真正把农村职业教育办实、办活、办大,办出特色,闯出一条农村职教新路,探究农村职教的新体系。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旨在利用教育和科技为农村经济、农业消费、农民生活效劳,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统一管理,分工负责,通力协作,实现宏观管理,微观搞活,在办学形式上围绕市场需要创新,既培养农业技术需要的人才,又培养城市建立需要的人才,为城乡一体化搭起人才之桥。在教学管理上围绕技能创新,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围绕学生成才创新,形成政府宏观管理下的符合市场规律的职业教育创新体系,并通过学历非学历教育,专业教育与资格培训,进步当代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一方面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进步打工农民和进城个体户的收入;另一方面是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效劳,推广实用科学技术,培养农村留得注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人才,扩大农民经济来源。6.整合城乡职教资源,实现农村职教资源配置的创新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和城市学生的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城市职业中学的教学资源相对闲置,这就为农村劳动力效劳带来了新的开展空间。比起农村职业中学来说,城市职业中学办学条件较好。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正是从这点出发,开展对口支援,把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严密结合起来,以此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基地,对进步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实现优势互补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整合城乡职教资源,首先是打破“农〞字格局,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格局,城乡职业教育结合,可以采取多种结合办学方式,县级职业中学招生,城市职业中学培训,技术培训课程与实训课程可安排在城市职业中学进展;其次是充分利用社会职业教育资源,施行校企结合办学,如将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设在企业等;其三是公办职业学校的转制[15],重新确立公办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开展思路,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公办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任务,创新公办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整合农村职教资源,县级职教中心重点办好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其私立职业学校在政府指导下进展必要的重组,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做好三个衔接,一是职业教育要与初中教育实现有效衔接,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或实训环节都应与初中教学相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求学习效果;二是招生与就业的衔接,职业中学要深化到初中学校讲解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就业情况,增强职业中学吸引力使一局部不能升入高中的学生初中毕业后,直接走进职业中学学习;三是职业中学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使一局部愿意上高职继续深造的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的结合办学、城乡一体办学和三个衔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实现农村职教资源配置创新。搞活农村职业教育,为八亿农民真正办件好事和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