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临床
方药应用(yìngyòng)技巧主讲(zhǔjiǎng)刘喜平1第一页,共六十页。第一(dìyī)部分
组方技能第二页,共六十页。用药(yònɡyào)三弊:1、失之于多以问诊“堆药式”处方,常以十几味,几十味组成之大方,可谓医门八法,法法具备;四气五味(wǔwèi),味味都有。乱箭齐发,以图幸中。是为“鸟枪技术”,终致有药无方,何病能中?如是者,犯了“治病不知约方之律……医之罪也。”(《医门法律》)3第三页,共六十页。2、失之于泛
用药浮泛重叠,没有要领一言清热(qīnɡrè),则三黄、石膏,知、麦、连翘齐头并进;一言滋补,则参、苓、术、草、胶、燕、茸、杞,成套搬来。这种“大拼盘”式处方,屡见不鲜。多与泛实际上是因果关系,医者临证,胸无定见;4第四页,共六十页。3、失之于费
多与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针对性不强,影响了临床疗效,久之则产生了对中医的怀疑而信心不足。这是当前中医阵地(zhèndì)缩小,中医队伍改行或半改行状态的原因之一。5第五页,共六十页。一、方证相应(xiāngyīng),即用成方1、识证用方,抓主症
《伤寒论》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cháihú)证,但见一证即是,不必悉具”案例(ànlì)1:一患者,发热4天,输液不愈,忽闻寒热往来。投小柴胡汤原方(去渣再煎)半剂效。案例2:一鼻衄患者,常规治疗无效,忽闻“劳则剧”。用归脾汤,两剂已,患者数年失眠亦消。6第六页,共六十页。2、证与方合,不自行(zìxíng)组方
如再障(倦怠、乏力、面色(miànsè)萎黄、出血、舌淡脉虚)
3、证与方合,不随意(suíyì)加减
如患者,女,尿频、尿痛、脓血半年,脉数,小腹痛拒按。
一诊:猪苓汤原方3剂,症状消失。数日复发。
二诊:猪苓汤原方加山药9g(虑其久病必虚)3剂。病情加重。三诊:去山药,用猪苓汤原方3剂,症状顿减,尿道稍痛。四诊:猪苓汤原方加海金沙9g,2剂后,病情加重。
五诊:猪苓汤原方10剂而愈。7第七页,共六十页。二、依据(yījù)证情,化裁成方如:桂枝(ɡuìzhī)茯苓丸加红藤(hónɡténɡ)、败酱草、苡米-------急、慢性盆腔炎加红藤、败酱草、莪术-------治盆腔炎性包块加丹参、益母草、水蛭---------治盆腔瘀血症加失笑散、白芥子、海藻、水蛭----治盆腔粘连症加地鳖虫、射干、楮实子---治子宫肌瘤8第八页,共六十页。加泽泻、瞿麦(qúmài)、水蛭----输卵管积水及盆腔囊性占位
加炮山甲、冬葵子、楮实子---前列腺肥大症加石韦、虎杖、乌药(wūyào)---------前列腺炎加莪术、海藻(hǎizǎo)---------------陈旧性宫外孕9第九页,共六十页。三、病证复杂(fùzá),复合用方如胃苓汤;柴胡(cháihú)桂枝汤;柴平汤;八珍汤麻杏二三汤(焦树德方)主治各种寒痰壅肺的咳、痰、喘病症---化痰逐饮,止咳平喘
麻黄、杏仁二陈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gāncǎo))三子养亲汤(苏子、莱菔子、白芥子)10第十页,共六十页。三合汤、四合汤(焦树德方)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苔薄白,喜暖喜按,或虚实寒热并见(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所致的胃痛)---温中和胃,散郁化滞丹参(dāncān)饮(丹参(dāncān)30g、檀香9g、砂仁5g)良附丸(高良姜10g、香附10g)百合汤(百合30g、乌药12g)失笑散(蒲黄、五灵脂各10g,
瘀血明显者:胃脘刺痛,或夜间痛重)11第十一页,共六十页。八味解郁汤(黄煌方)
主治:(1)因精神刺激所致的咽喉异物感(2)消化道症状(zhèngzhuàng)。腹胀,呕吐恶心,食欲不振。(3)四肢常冷,精神紧张、月经期和生气时更甚。(4)胸胁苦满胀痛,有抵抗感。(5)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常无阳性体征或器质性病变,多与情绪有关。----疏肝解郁,消胀除满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苏梗)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壳、甘草)12第十二页,共六十页。八味拈痛汤(自拟方)
主治各类痛证,如:肠粘连、痛经、胃肠痉挛性疼痛(téngtòng)、肿瘤疼痛(téngtòng)等。----行气活血,缓急止痛
金铃子散(元胡、川楝子)失笑散(蒲黄、五灵脂)芍药甘草(gāncǎo)汤(芍药、甘草(gāncǎo))肝气散(原名青囊丸:香附、乌药)13第十三页,共六十页。四、药味繁杂(fánzá),优化配方
英国以前有位老太太家藏一张处方,有30多味草药组成,治疗心源性水肿有特效(tèxiào),有位医家用10年功夫(1865~1875)的时间,从中筛选出洋地黄1味,洋地黄的研究至今尚未结束。古方(gǔfāng)、验方用药过多者,应当分析优选,简化升华,简化后并不影响疗效,还能提高疗效,节约药材,降低费用。-----《医门补要》:“法在乎活,方在乎纯”
14第十四页,共六十页。苏合香丸是15味药组成(zǔchénɡ),以后筛选为6味药制成冠心苏合丸,再筛选成2味药,名苏冰滴丸
乌梅(wūméi)丸原10味药组成,优选压缩成乌梅、川椒2味,名椒梅汤(乌梅30g、川椒10g),治疗胆道蛔虫症疗效满意。
15第十五页,共六十页。艾附暖宫丸(艾叶、香附、当归、吴茱萸、续断、川芎、白芍(báisháo)、黄芪、熟地、肉桂)10味药组成,蒲辅周优化为艾叶、香附2味,疗效不减。补中益气汤中以枳壳代替陈皮治疗胃下垂疗效提高,后用黄芪40g、枳壳15-20g组成(zǔchénɡ),名小补中益气汤,同样能起到补气举陷之功效。
16第十六页,共六十页。四、病证结合(jiéhé),巧用药对山萸肉─女贞子(各12~15g)(中国中医科学院)---补益肝肾(ɡānshèn),养血敛阴。升高白细胞作用,常加入补中益气汤。
丹参(15~30g)─川芎(12~15g)(自拟)---辛通活血(huóxuè),行气止痛。用于“心梗”、“脑梗”、颅脑外伤及其后遗症、突发性耳聋、椎动脉型颈椎病等。17第十七页,共六十页。骨碎补(15~25g)─川芎(12~15g)(自拟)---补肾活血,行气通窍(tōngqiào)。常用于突发性耳聋及其他耳鸣、耳聋。土茯苓(20~30g)─生槐米(20~30g)(赵炳南)
---除湿败毒,凉血祛风。常用(chánɡyònɡ)于血热型牛皮癣、湿疹样皮炎、过敏性皮炎等。18第十八页,共六十页。生槐米─连翘(各15~20g)(自拟)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于血小板减少(jiǎnshǎo),过敏性紫癜。二药富含“芦丁”(维生素PP)有增强毛细血管韧性的作用。僵蚕(15~20g)─蝉衣(12~15g)(杨栗山升降散)---熄风镇静,解毒散结,辛凉泄热(抗过敏)。常用于外感热病(rèbìnɡ)、口眼歪斜、肤热风疹、血燥隐疹等皮肤病。19第十九页,共六十页。葶苈子─车前子(各15~20g)(自拟)
---泻肺平喘、祛痰宁嗽。常用于肺气肿、肺心病、肺水肿、胸腔(xiōngqiāng)积液等咳逆喘满病症。葶苈子(15~30g)─制附片(12~15g)(自拟)
---泻肺行水,温阳化饮。可强心利尿(lìniào),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0第二十页,共六十页。乌贼骨(20~25g)─贝母(bèimǔ)(15~20g)(邓铁涛)
---生肌敛疡,制酸止痛。常用于消化性溃疡反酸明显者。乌贼骨(20~25g)─白芨(15~20g)(自拟)
---生肌敛疡,制酸止痛(zhǐtònɡ)。保护胃黏膜作用。常用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溃疡病之嘈、灼、痛症状明显者。21第二十一页,共六十页。百合(30g)─知母(15~20g)(张仲景)
---养阴除烦,安神缓急。常用(chánɡyònɡ)于脏躁证(神经症、癔病、更年期症侯群)。乌贼骨(15~25g)─茜草(12~15g)(《内经》)
---收摄下元(xiàyuán),固冲止崩。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22第二十二页,共六十页。蒲公英(20~30g)─郁金(12~15g)(自拟)
---苦辛利胆,行气解郁。慢性(mànxìng)胃炎,厌食油腻者。白芨(15~25g)─赤石脂(12~15g)(自拟)
---敛疡固脱,收摄止血(zhǐxuè)。用于上消化道出血。23第二十三页,共六十页。红藤─败酱草(各20~30g)
---活血清热,除秽止带。常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慢性(mànxìng)盆腔炎、宫颈炎、附件炎等。带下夹血,月经过多者,减轻红藤量。郁金(yùjīn)(12~15g)─白蔻(5~8g)(自拟)
---化湿和胃,宽中行气。是胃病痛在右上腹,牵及胸背者的引经药对。24第二十四页,共六十页。骨碎补(15~20g)─淫羊藿(20~30g)或补骨脂(12~15g)(自拟)
---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衰老(shuāilǎo)性腰膝痿软,迈步不力之症。苏叶(8g)─黄连(4g)
---苦辛和降,开郁平呕,轻扬止吐。适用(shìyòng)于外感热病,呕逆不止。(沸水冲浸,再沸即可,待温频频呷之,其呕即止。名连苏麻沸饮)。25第二十五页,共六十页。黄精(20~30g)─当归(10~12g)(古方黄精丹)---补益气血,健脑益智。常用于小儿先天弱智,成人轻型疲劳综合征及脑外伤后遗症之头昏、头晕、气虚(qìxū)、善忘等。
青黛(20g)─煅蛤粉(háfěn)(80g)
---清金化痰,止血宁嗽(研极细粉3~5g冲服),常用于痰浊黄黏或痰中带血的呼吸道疾病。26第二十六页,共六十页。桑叶(sānɡyè)(10~15g)─枇杷叶(15~20g)(清燥救肺汤)
---清肺之余热,止阴虚之咳嗽柴胡(cháihú)(10~12g)─泽泻(15~30g)(徐春圃)
---沉降与开达相结合,异类相使,举上达下,通调三焦。常用于各类水肿27第二十七页,共六十页。炒苍术(10~12g)─玄参(xuáncān)(15~20g)(施今墨)---燥润相兼,刚柔相济。有较好的降糖、止渴作用。是糖尿病著名的“药对”。生地榆(15~30g)─炒苍术(10~12g)(张洁古)---燥湿运脾,清肠止痢。用于湿困中焦(zhōngjiāo),下痢赤白。28第二十八页,共六十页。怀山药(15~20g)─车前子(10~12g)(张锡纯)---健脾调中,渗湿止泻。常用于小儿(xiǎoér)脾阴不足,水泻难止。泽泻(zéxiè)(300g)─何首乌(100g)
---祛湿化滞,消浊减肥(降低血脂)。研粗末,15~20g煮水代茶,可以控制脂肪肝。29第二十九页,共六十页。葛根─泽泻(均20~30g)---扩管利尿,定眩止呕。常用(chánɡyònɡ)于内耳眩晕(梅尼埃病)。葛根─桑寄生(各25~30g)---据现代药理(yàolǐ)实验观察,具有扩张血管、降压、降脂、降糖作用。用于改善心脑血液循环,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脑血栓等。30第三十页,共六十页。射干(12g)─牛蒡子(10g)
---宣肺解毒,疏风清热。常用(chánɡyònɡ)于外感咳嗽,咽喉烦痒者。射干(12g)─麻黄(8~10g)
---宣开肺窍,温散伏寒。常用(chánɡyònɡ)于寒伏顽咳,咽喉烦痒者。31第三十一页,共六十页。射干(12g)─牛蒡子(10g)
---宣肺解毒,疏风清热。常用于外感咳嗽(késòu),咽喉烦痒者。射干─蝉衣(各12g):疏风散结,清泄开音。常用(chánɡyònɡ)于咳频声哑,咽喉烦痒者。32第三十二页,共六十页。蒲公英(20~30g)─射干(shèɡàn)(12~15g))(自拟)
---清热败毒,利咽化结。常用于食管炎、胃咽相关综合征。蒲公英(20~30g)─川椒(5~8g)
---寒热并用,苦辛和降,苦不碍脾,燥不伤胃。用于慢性(mànxìng)胃炎,舌苔无明显变化者。
33第三十三页,共六十页。蒲公英(20~30g)─炒苍术(12~15g)
---苦降辛开,除湿安胃。常用于慢性胃炎,吐唾清水(qīnɡshuǐ),舌苔白滑者。
蒲公英(20~30g)─甘松(8~12g)
---苦辛开郁,醒脾止痛(zhǐtònɡ)。常用于慢性胃炎,脘痞而痛,食少纳呆者。34第三十四页,共六十页。蒲公英(20~30g)─藿香叶(12~15g)
---苦辛芳化,逐秽安中。常用(chánɡyònɡ)于慢性胃炎,腹胀泄泻,舌苔白腻者。
以上四组药对,均适用于HP(+)患者,但蒲公英最好勿久煎(据报道(bàodào)其另一作用抗溃疡的有效成分含在根中,故连根用,须切碎)。35第三十五页,共六十页。地龙(20~25g)─麻黄(8~12g)
(全国老慢支协定药对)
---解痉定喘。常用(chánɡyònɡ)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地骨皮(15~20g)─徐长卿(12~15g)(沪上验方)
---清泄肺热,凉血败毒,祛风止痒(zhǐyǎnɡ),有较好的抗变态反应作用。广泛用于过敏性皮肤病和血热型牛皮癣。36第三十六页,共六十页。大青叶(15~20g)─羌活(8~12g)
---苦辛清化,祛风(qūfēnɡ)透表,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用于流感之重症。茵陈(15~30g)─藿香叶(12~15g)
---清热利疸退黄。茵陈苦寒清热利疸,得藿香芳化辛通之佐,其效更捷。治疗(zhìliáo)黄疸性肝炎,不仅效著,且能阻截迁延之患。37第三十七页,共六十页。虎杖(15~30g)─制川乌(10~12g)(沪上名医刘鹤一方)---寒温并用,辛通达(tōngdá)痹。适用一切痹证。乌药─冬葵子(各12g)
---滑利行滞,顺气(shùnqì)通淋。是治疗诸般淋证(急慢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乳糜尿等)最为理想的增效剂。38第三十八页,共六十页。第二部分(bùfen)
用量技能第三十九页,共六十页。艾叶3~5g----开胃;8g左右---温经止血、止痛大量-----引起胃肠道炎症柴胡2~5g------升举阳气(yánɡqì)5~10g-----疏肝解郁10~30g----解肌退热
40第四十页,共六十页。薄荷3g----条达肝木15g---散热利咽,清利(qīnɡlì)头目白术常用量----健脾止泻(炒)30~60g---益气(yìqì)通便(生)41第四十一页,共六十页。黄芪小于10g无利尿;15g左右利尿;30g以上抑制(yìzhì)15g以内---升血压;30g以上降血压赭石9~18g---镇胃降气(jiànɡqì)、止呕止噫(旋复代赭汤9g)
24~30g--镇肝熄风,降气平喘(镇肝熄风汤30g)42第四十二页,共六十页。鸡内金3g---------涩精止遗4.5~12g---调理脾胃(píwèi),消食祛积15~18g----化坚消石五味子1.5~3g----敛肺镇咳6~9g------滋补益肾12g以上(yǐshàng)----降低转氨酶43第四十三页,共六十页。郁金(yùjīn)3~10g----疏肝解郁10~15g---行气(xínɡqì)利胆30~60g---排石黄连龙胆草1~2g-----健胃,增进食欲3~6g-----燥湿(zàoshī),泻火解毒大量------刺激胃壁引起恶心、呕吐;(黄连)30g---降糖(一日量)
120g--糖尿病酮症(一日量)配干姜防伤胃44第四十四页,共六十页。川芎(chuānxiōng)5-8g-----外感头痛;化瘀止血9~12g---肝阳头痛(高血压,药理研究认为:大量降压,小量升压)15-20g----加重出血(麻痹子宫平滑肌,停止收缩(shōusuō))30~40g---瘀血头痛半夏(bànxià)10~15g----止呕、燥湿15~30g----开胃大于30g----安神45第四十五页,共六十页。浙贝9~15g-----清热、润躁、化痰(huàtán)18~30g----解毒散结
龙骨(lónggǔ)牡蛎6~10g----止汗、止血(zhǐxuè)、潜阳12~15g---平喘20g~30g---安神46第四十六页,共六十页。赤芍(chìsháo)30~5Og----消痈散结20~30g-----清热(qīnɡrè)凉血9~15g------活血化瘀60~120g----通腑利胆(疗急黄)白芍30~60g----缓急止痛20~30g----平抑(pínɡyì)肝阳10~15g----益阴和营,养血安胎6~9g------柔肝解郁47第四十七页,共六十页。小剂量(3~9克)---补血(bǔxuè)
归脾汤、八珍汤--3g当归补血汤--6g四物汤-----10g大剂量(15克以上)---活血(huóxuè)
四妙勇安---60g生化汤-----24g佛手散二至三两(60-90克)当归(dāngguī)48第四十八页,共六十页。6~15g----消积、行气(xínɡqì)、利水
60~120g---杀虫(姜片虫、绦虫(tāochóng))槟榔(bīnlánɡ)6~9g----祛风湿,利关节
9~15g---平肝潜阳
(降压,高血压见肢体麻木、腰膝无力)豨莶草49第四十九页,共六十页。12~15g---清热(qīnɡrè)泻下
3~6g----收敛(shōuliǎn)止泻大黄(dàihuáng)0.9~1.5g---调养气血
12~15g-----活血化瘀(冠心病、痛经)红花1-2g-----健胃消食(大黄苏打片含大黄0.15克)重用(30克左右)--治疗肝病10g左右--凉血止血
50第五十页,共六十页。1~4枚----开肺解表(jiěbiǎo)、清热利咽12~15枚--通便(tōnɡbiàn)
胖大海
鸡血藤
10g左右----补血15g左右----活血(huóxuè)30g左右----化瘀止痛,通经达痹51第五十一页,共六十页。5~8g------利尿(lìniào)消肿10~15g----清热(qīnɡrè)燥湿,杀虫止痒
(细菌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及各种皮肤病)30~60g----宁心安神
苦参(kǔcān)3g-12g----降气宽胸(下气导滞)枳实枳壳15-30g----升提气机
(治脏器下垂,增强胃肠蠕动、收缩子宫)52第五十二页,共六十页。6~12g-----补肾阳、益精血15~18g----润肠通便(tōnɡbiàn)肉苁蓉6~9g------退热(tuìrè)
10~12g----化痰止咳
15g--------利尿(lìniào)、轻泻
桑白皮53第五十三页,共六十页。25g以下-----无明显(míngxiǎn)利尿作用30g----有利尿(lìniào)作用茯苓(fúlínɡ)30g以下----催乳(宜生用)
60g以上----回乳(宜炒用)可配伍牛膝20g、桃红各10g、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密铺》(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2 观察物体-青岛版(五年制)
- 2025年汽车美容员工合同模板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汇编3份)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阅读分享课《灰尘的旅行》 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期末检测(二)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 《第5课 网上搜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四年级下册
- 2024年UV无影胶水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夫妻财产共管与家庭责任分担协议
- 2025年度影视演员安全防护与保险赔偿合同
- 按摩师培训协议书
- 落地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
- 开心麻花《白蛇前传》剧本
- 常州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中职物理课件
- 分子生物学课件:绪论-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 光伏支架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完整
- 波普解析PPT质谱教案资料
- YS/T 431-2000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
- 球墨铸铁管安装规范及图示课件
- ERCP讲义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